政治教员素质教育论文

2022-05-04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政治教员素质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本文通过认识青年教员在军队院校的地位与作用,分析了目前军队院校青年教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

政治教员素质教育论文 篇1:

探析军校教员的继续教育

收稿日期:2008-04-26

作者简介:关宏(1974—),女,汉族,军事经济学院襄樊分院士官教育研究室,讲师,硕士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主要从事继 续教育研究。

丁刚(1959—),男,汉族,军事经济学院襄樊分院士官教育研究室,副教授,主要从事军事教育研究。

摘 要:军校教员继续教育已成为关系到富国与强军战略的一件具有全局性意义的大事,研究与探索军校教员继续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军校教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意义和教育内容来探讨军校教员继续教育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军校;教员;继续教育

21世纪是知识军事迅速发展的时代,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加快、老化周期缩短,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今军队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想在现代社会立足,必须不断更新知识,掌握先进的科技知识与专业技能。知识军事是高度信息化的军事,知识创新与科技创新对军队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军校是接受与传播信息和新知识、新技术最为敏感、快捷、直接的特殊载体,在知识与科技创新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军校教员的职业道德、知识能力素质,将直接影响到军事人才培养的质量,军校教员的继续教育成为军校教育发展的基础条件。

一、全面理解继续教育的含义

关于“ 继续教育”,各国表述不一,英国和德国继续教育是指继初等、中等教育之后的第三个教育阶段,强调的是初始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教育;美国则强调继续教育是在正规教育后进行的一种范围很广的教育,使成人不断获得与本岗位有关的新知识、新技能,同时增长对相邻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我国则把继续教育看做是“对已获得大学学历教育毕业证书和专业技术职称的在职人员不断进行的旨在更新知识和提高能力,以适应社会和科技进步的教育。虽然表述不一,但都认为“继续教育”是一种以知识的更新、补充和能力的提高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是一种终身性的、高层次的追加型的教育。

二、深刻领会军校教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军校教员继续教育是实现富国与强军战略的迫切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劳动者的素质和人才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民群众接受高层次、高质量教育的愿望更加迫切,从而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质量教育必须依靠高质量的教师。而培养高质量的教师不仅要求有良好的教师选拔机制,而且要有完善的教师继续教育体系。军事院校教育作为军事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和军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打赢信息化战争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要求,面对新军事变革条件下军队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军事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知识军事时代的到来,使任何个人资历和受教育程度都不再是永久的资本,军校教员的继续教育尤为重要,必须走在全社会的前面,应把它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因此,军校教员继续教育是实现富国与强军战略的迫切需要。

(二)军校教员继续教育是军队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才是建军治军之本,也是战争制胜的关键因素。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归结到底还要靠大批高素质的军事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在这方面,军事院校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因此,我军院校应着眼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人才为目标,更新教育地更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这样,他们才能培养出更多的杰出人才。而知识的更新、自身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继续教育,所以说军校教员继续教育在军队人才战略中处于重要地位。

(三)军校教员继续教育是教员提高自身素质的内在要求

在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知识军事时代,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对教员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加强教员继续教育,才能不断提高教员的整体水平、适应军校教育转型对教员素质的要求。信息时代改变了教员“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角色,教学方式呈现出跨学科、跨专业的趋势。尤其是现代教育技术给学员营造了平行、横向、多维的学习环境,教学过程将变得更加灵活与复杂。学员已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与教员完全平等的朋友和知己,他们的学习方式将由“重复过去”转向“挑战未来”,学校把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作为重要目标取向。军校教员自身的素质、涵养、觉悟、学识、水平、能力,将直接影响到军校教学工作的质量。因而,必须通过继续教育,强化教员职业道德教育,实施专业化教育,加强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教育技术的培训,提高教员的学历层次与学术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军校教员重新认识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实现由单一型向综合型、封闭型向开放型、专业型向复合型、主体型向主导型角色转变。

三、不断丰富军校教员继续教育的教育内容

军校教员继续教育应根据军校教育发展的要求和教员的实际,按需施教,学用结合,讲求实效;军校教员继续教育的教育内容应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实践性和先进性。

(一)加强师德建设

教育部周济部长在提到师资队伍建设时说:“师德建设决定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败。要想把教育做好,决定性的因素是教师,而在教师素质中最重要的是师德。”教员职业道德内涵丰富,教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教员是“ 灵魂工程师”,不但要教书,更要育人,是学员知识增长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教员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员产生重要而持久的影响。作为教员,必须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教风学风上以身作则,以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引导学员、教育学员,率先垂范,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军校应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员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坚持把师德建设作为教员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在教员继续教育过程中,将师德教育有机渗透于学科培训中,增强教员职业道德教育的主动性。

(二)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

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是新世纪军校教育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针对目前军校教员大多未接受过师范教育的现状,在教员继续教育中,努力构建教员教育知识体系和技能结构,提高教师专业化的水平,加强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和训练,突出教师专业化的特色,整合教员教育的学术性和师范性,提高教员的综合素质。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教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专业能力的培养以及专业精神的熏陶,都要求教员不断地学习和进修,从而不断地提高教员的专业水平。要实现教员的专业化发展,必须对教员进行继续教育,通过继续教育,强化教员职业道德教育,实施专业化教育,提高教员的学历层次与学术水平。因此,教员继续教育是教员的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提高教员学历层次

高校教师高学历化是国际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提高教师素质的必然要求。教育部对高校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提出了具体要求,到2005年,教学科研型高校达到80%以上,教学为主的本科高校达到60%以上。作为军校教员,在学历层次上也应达到相应的要求。因此,必须探索一种教员学历提高教育和继续教育有机结合的方式和方法,不断提高教员的学历层次。目前,军校教员队伍的结构急需进一步优化,学位层次仍然较低,学位提高的速度仍然缓慢。提高现有教员队伍的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改善教员队伍的结构,提升学位水平,加速培养一大批青年骨干教员,直接关系着教员队伍的整体水平。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采取多种方式加大教员培训的力度,重视学历教育,鼓励教员在职攻读学位,优化师资队伍的学历学位结构。

四、努力探索军校教员继续教育的主要途径

军校教员继续教育是军事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强教员继续教育,努力探索军校教员继续教育的途径,才能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造就一批一流的学术带头人,才能适应新时期军事教育对教员素质的要求。

(一)立足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是指在教育专家的指导下,由学校自己发起、组织规划,以解决学校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为直接指向的培训活动,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内涵包括以下三点:一是以校为本,即以学校为培训组织的基本单位,培训的场所也主要在校内。二是以学校实际需求为本,即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目标。三是以校中人为本,即实现学校中人力资源的最大发展。

“校本培训”直接承担着提高本校教师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学业务、院校科研等能力与水平的任务。所以,培训应立足于学校现实,可以聘请其他院校的资深专家来学校讲学,对课堂教学进行案例分析,将教学设计、教学策划、课堂教学评价等作为培训内容,弥补以往培训中存在的针对性不强、效果不好的不足;并把专家授课、集中研讨和课后自学结合起来,整合各类教育培训方式的长处,充分发挥“校本培训”的自主性、灵活性、便捷性,调动起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校本培训中,既可以运用报告、讲座形式,也可以采用科研课题研究、情境设定和扮演分析、微格教学研究、案(课)例分析和行动研究交流等方式。校本培训具有灵活自如地整合多种培训形式的优点,能更好地提高参训人员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校本培训,作为学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存在于学校工作目标中,而且它强调“全员、全程、全面”参与培训和学习,这是校本培训的重要特征。因此,实施校本培训将有利于促进学校所有员工的共同发展。

(二)完善激励机制

许多军校教员仍处于“要我学”的被动状态,甚至认为继续教育是软任务,“学不学都无所谓”。要扭转这种局面,光靠提高他们对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激励与制约机制,形成“外部压力”。军校要理顺教员继续教育的管理体制,转变继续教育的运行机制,使继续教育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教员培训工作要逐步规范化、制度化,教员培训过程要严格管理,培训质量要严格考核,建立教员培训档案,作为聘任上岗的重要依据,建立教员继续教育证书制度,把教员培训和使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教员接受多层次、多角度的继续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教员培训的个性化,鼓励教员进行短期、中期、长期的继续教育。青年教员从岗前培训的第一天起,就步入继续教育的起点,通过终身学习,加强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和训练,努力构建教师教育知识体系和技能结构,提高教员的综合素质,使之真正成为知识的创造者、传播者和应用推广者,成为一名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

(三)采取多种方式

采取多种方式,进一步完善军校教员的培训制度,加大教员培训的力度,是改善教员队伍结构、提高教员素质、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立足于教员整体素质的提高,把教员继续教育与军校人事制度改革和实施教员资格证书制度结合起来,把教员继续教育作为教员资格认定、考核、评聘的必备条件,积极探索教员“培养、培训、管理”一体化的有效机制。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切实搞好教员的岗前培训;采取单科进修、助教进修班、短期研讨班、国内访问学者等形式重点抓好骨干教员的培训,建立骨干教员培训档案,加强跟踪培训和考核,融管、培、用为一体,发挥骨干教员的带头示范和辐射作用;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教员学历提高培训,鼓励教员在职攻读博(硕)士学位,合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强化管理,切实保证在职教员学历提高教育的质量;积极培养青年教员的国际化意识,选送一批有发展潜力的骨干教员到国内外名牌大学进修、合作研究、做访问学者或在职攻读学位。

军校教员继续教育是一项关系到军事人才培养和国防现代化进程的工作,必须努力做好。但是,目前这项工作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经费的投入、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管理等方面,离实际需求仍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如何做好军校教员的继续教育工作,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探究。

参考文献:

[1]车先明,刘邦奇.军事创新教育论[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4.5.

[2]陈云恺.教育现代化与教师继续教育[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1).

[3]马传峰.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2,(10).

[4]张增印.军校管理发展研究[J].海潮出版社,2001,2.

作者:关 宏 丁 刚

政治教员素质教育论文 篇2:

军队院校青年教员队伍建设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摘 要: 本文通过认识青年教员在军队院校的地位与作用,分析了目前军队院校青年教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军队院校 青年教员 教员队伍建设

为适应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要求,大量青年教员步入了军队院校,成为教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加强和完善青年教员队伍建设对提高军队院校教员队伍整体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至关重要。

1.青年教员在军队院校的地位与作用

部队建设关键是人才,基础在教育,教育的关键是教员队伍。近年来,军队院校中的青年教员占相当大的比重,青年教员队伍建设在军队院校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因为一支结构合理、质量合格、群体优良的教员队伍是办好学校的重要保障。青年教员已成为军校教员队伍的主力军,青年教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必须从教员队伍结构出发,把青年教员的培养放到战略地位,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开展教学研究团队、学术创新团队等方面的建设,在提高整体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的同时,促进青年教员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地方院校的青年教员队伍建设已走向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轨道,为军队院校的青年教员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由于军队院校的特殊性,军队院校的非现役教员队伍建设工作必须体现我军的特色,因此不仅要培养非现役教员的教学素质,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政治素质、军人素质,等等。

2.当前军队院校青年教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青年教员队伍缺乏高职称的教员。

在军队院校青年教员(35岁以下)队伍中,副高和正高的高级职称人数几乎为零,青年教员队伍存在严重的结构性失调现象。以我校为例,青年教员初、中级职称教员偏多,而高级职称教员较少,职称结构很不合理。青年高级职称教员数量严重不足,在学科分布上呈现不合理状态,某些学科、专业缺乏专业团队的领军人物,不利于专业的建设和发展。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由于我校近年来选拔了大量的应届博士毕业生充实教员队伍;二是我校的职称评定制度有待改进。

2.2青年教员队伍培养机制不健全,科研创新能力没有充分发挥。

近年来,军队院校的青年教员队伍学历层次有了大幅度提高,军校从不同的途径培养和吸收了各类专业人才,基本达到了新装备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制定相应的培养目标,采用积极的培养方法,培养合适人才的目的。

目前,军队院校每年都选派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年青教员到清华、北大、国防科大等军地名校进行联合培养,并从部队吸收一些优秀的专业人才加入教员队伍。但这些高素质的人才走上工作岗位后,只是根据单位学科的需要进行研究,而没有将所学的特殊知识结合装备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使专业知识无法进一步深化,科研创新能力不能充分发挥。以我校为例,自实行联合培养政策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基金、博士后基金等基金项目数量年年攀升,确实为学校增添了不少光彩,但由于没有制定长远的培养计划和措施,没有提供足够的条件进行进一步的科研研究和应用,从而影响了青年教员的后期发展。据调查发现,这些青年教员很难融入学校的科研团队,几乎是各自为战,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啃老本的现象。主要原因是:(1)由于青年教员资历浅,很难申请到其他科研项目;(2)由于短期看不到成果且经济回报率低,青年教员不愿参与专家教授的科研团队。

2.3青年教员职称评定制度不够完善。

在教员的职称评定、学术评价工作方面,指标体系缺乏科学的标准和依据,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实质、重眼前轻发展、重考核轻激励的问题。在很多情况下通过教员发表的论文数量等评价教员工作,那些在短期看不到成果的科研工作和教学改革往往遭到封杀。另外,学校对教员教学评价存在过于量化的标准化模式的情况,忽视教员个人教学特色,扼杀教员的个性,等等。

这样的评价很难推动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员素质的提高。在评价主体方面,虽然采用了教员本人自评、教员之间的互评、专家评分及单位领导的核评等多元化评价主体,但在具体操作中却不尽如人意。由于受到竞争效应、情感效应等因素干扰,论资排辈现象严重,评价结果缺乏可信度,甚至失真。

随着军队院校的进一步发展,补充的青年教员人数越来越多,讲师再过几年要评高职,如果院校不制定合理完善的职称评定制度,很难留住人。军地高校优秀的博士应届毕业生看到此情况,可能就不会选择留校,直接影响到院校的声望和教员队伍建设。

2.4青年教员队伍奖励制度不健全,青年教员的工作得不到正确的评价。

除了教学外,各教研室都相应地增加了很多工作量,青年教员花费了很多的精力与时间,可某些单位没有相应的评价政策,计算工作量时一般不计算这部分工作,致使工作量计算不甚合理,挫伤青年教员的工作积极性,对青年教员队伍的稳定非常不利。

3.针对目前军队院校青年教员队伍建设中一些突出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根据军队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构建、打造一支学历水平高、年龄结构合理、有科研能力、有教学能力的青年教员教学团队,是军队院校建设的重要问题。

在当前的形势下,建设一支修养好、专业知识深厚、学术造诣高的青年教员队伍,是十分必要的,要求学校、院系在人才引进、梯队组合、师资培养等方面加以整合,将相关的教育理念贯穿青年教员队伍建设的每一个环节,积极构建优秀的教学团队,打造优秀的青年教员队伍,将新的理念带入教育活动,使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人才素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促进军队院校的建设和改革。

3.1重视青年教员队伍建设。

要充分认识青年教员在军队院校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高度重视加强军队院校青年教员队伍建设,使军队院校青年教员队伍趋于合理和完善。在教学上不以一个特定的教学标准和教学模式要求青年教员,而是重视和保护青年教员的个性和特点,使他们在宽松的氛围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3.2提高青年教员职业道德修养。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事业能否更好地为人类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作贡献。教师职业的重要性因社会和人的发展要求的日益丰富、全面、超前而显现得更突出。教育是国家的基石,教师就是奠基者,厚德方能载物,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和修养水平。军校教员更应该将所有精力放到教育事业上,即立足三尺讲台,献身国防教育事业。教师是培养人、教育人的人,应当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这也是教师的理想和信念的生动体现。因此,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在教师职业道德实践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

3.3破格提拔优秀的青年教员,优化青年教员队伍。

要把领军型青年教员培养作为当前军校建设的重点突出出来。超前筹划,在青年教员中遴选一批教授候选人对象,制定超常措施,进行重点扶持。

我校通过联合培养并从部队吸收部分优秀的专业人才进入教员队伍中,他们大多是应届毕业生,高学历、理论知识也很丰富,但由于我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及一些不成文的规定,致使青年教员队伍中缺乏高职称的教员,人才结构比例严重失调,会阻碍我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鉴于此,我校可以效仿地方高校,每年选一批在科研上有潜力的青年教员,破格提拔为副教授或者教授,进一步加大科研的参与力度,改变科研攻关各自为战、搞小圈子的现象,让这些年轻教员有更多机会负责和参与本单位的课题研究。新补入的教员原则上前两年不担任教学任务,主要是参与科研项目攻关和跟班听课。我校应给予这部分青年教员、教授优于同职级的待遇,这样做不仅使其他青年的教员产生一定的压力,而且可以吸引更多的军地的优秀毕业生,提高我校科研工作的实力,扩大我校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影响。

3.4制定合理的青年教员职称评定、学术评价机制。

完善评价制度,激发教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学校实际建立科学、公正、合理的教员考核办法和指标体系,逐步建立起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教师考核与奖惩制度,提高教员的教学和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建立、实施科学的职称评定制度。稳定和优化教员队伍,创建一流大学,不仅要有一流的师资队伍,更要有一流的青年教员队伍。为了稳定青年教员队伍,加强青年教员队伍建设,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规范职称评定工作,更好地调动青年教员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学校应该建立青年教员系列职称评聘体系,面向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服务工作的青年教员,及时做好他们的职称晋升工作。长期以来青年教员系列职称评定一直没有单独设组,青年教员基本没有正高职称,即使是特别优秀的青年教员要晋升正高职务也没有可能。学校应该在青年教员系列职称评定中设立青年教员研究员职称,以便调动青年教员的工作积极性。

3.5制定并实施有利于青年教员队伍开拓创新和稳定的办法和举措。

3.5.1制定新政策,重点扶持创新。

3.5.1.1青年教员掌握专业前沿,创新能力强,有足够的精力搞好科研工作。因此,在军队项目申请中要改变论资排辈现象,给予青年教员一定的政策扶持。

3.5.1.2对于可延续性课题,特别是联合培养时所研究的课题,要根据需要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使新技术得到更深入的研究并应用到实际装备中。

3.5.2实施新举措,稳定持续发展。

制定并实施有利于青年教员队伍开拓创新和稳定的办法和举措。青年教员队伍的稳定与技术水平,关系到教学改革和长远发展,一支稳定的、技术水平较高的,并具有一定创新精神的青年教员队伍是提高教学和科研成效的重要保证,学校应采取多种措施,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建设一支结构优化、技术水平高、团结协作、具有创新精神且相对稳定的教学、科研人员队伍。对青年教员队伍职称评审制定倾向性政策,逐步推行青年教员担任科研学术带头人的做法。

为调动青年教员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学校应设立“优秀科技工作者奖”、“特色教学奖”等奖励项目,肯定成绩,鼓励上进,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这些奖励要在职称评定、单位考核中具有一定的作用,以此调动青年教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员对学校的工作的满意度。针对教研室各项非教学科研工作,应制定相应的工作量计算办法,以提高青年教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研室各项工作的开展。在物质方面,可以根据工作量、工作质量等,给予各种津贴,特别是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教员,更应该适当给予物质激励,缓解他们的生活压力,使他们安心工作。基础(数学、物理、英语、文法)教研室教学任务重,科研项目相对较少,导致教员的工作积极性降低,动力不足,所以应采取一定的措施鼓励先进,有针对性地制定课时量和工作量的计算办法,对教学获奖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采取各种积极的措施,稳定青年教员队伍,发挥优秀人才的作用。

4.结语

军队院校青年教员队伍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不断发展的工程,要不断总结经验,立足现实,放眼未来,高度重视军队院校青年教员的招聘、管理、培养和提高工作,使军队院校青年教员队伍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更好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邓偊.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策略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11).

[2]于大清.目击西点[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

[3]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Z].2010.7.

[4]刘延福.理工院校大学语文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

[5]王国强.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09.

[6]张文桂,李晓宇,郭剑.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实验队伍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1).

[7]盖晓红.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应对[J].辽宁教育研究,2007(8):118.

[8]张建平.论教师专业成长与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新体系[J].教育与职业,2006(36):54.

[9]赵志鲲,陶勤.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制度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0):114.

[10]崔锐捷.关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N].科学时报,2010-0-27(B4).

作者:苗倩 余志勇 侯洪庆 李艳玲 张辉 姜勤波 徐辉

政治教员素质教育论文 篇3:

任职教育教员队伍建设问题与对策探讨

摘要新时期军事变革不仅要求部队要从编制/体制上进行改革,也要求军校适应这种变革。在新一轮军队院校改革的背景下,更突出了任职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从加强教员队伍建设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适应任职教育需要,为院校健康发展和部队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创造条件。

实现“培养新型高素质军事人才”的教育战略目标,关键在于教育,而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员。教员是院校教学与科研的主体,认真研究和正确把握新形势下教员队伍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既是院校自身建设的需要,更是为部队培养和输送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需要。为适应新时期任职教育需要,积极推进教管机制改革,建立一支政治思想好、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作风过得硬,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教员队伍是院校正规化建设和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

1 实事求是,认清新形势下教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新问题

对军校教员来说,肩负着培育新时期高素质军事人才的神圣职责,只有把自己的工作视为军队的事业、党的事业和国家的事业,充分认识到从事平凡教学工作直接关系到学员的成长、军队的建设、未来战争的胜负以及国防的巩固,才能真正理解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激发内在力量,立志三尺讲台育人才,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给军校教育事业。当前,从院校实际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教员都能忠诚军校教育事业,在本职岗位上辛勤耕耘,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少数教员思想不够稳定,事业心、责任感和奉献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 价值取向发生偏移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日益冲击着人们的头脑,重物质、轻精神;重眼前、轻长远;重自我、轻集体;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腐蚀着人们的思想。与部分先富起来的人相比,军人的收入相对较低,致使个别教员心理失去平衡,少数高学历、“热门”专业的教员有“离军离教”的不良倾向。还有的过于追求名利,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只愿搞科研,不愿搞教学。认为搞教学无名无利,搞科研却名利双收,把主要精力从教学工作中转移到单纯出成果和获利上。甚至还有个别教员,院校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供其读硕、考博、进修深造,不断为其解决家庭实际困难。但是,一旦完成学业,便不愿回校工作,不是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就是试图寻找更为理想的单位,闹着跳槽转业,却根本不考虑回报院校,给院校的教育事业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1.2 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

近几年,由于受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冲击,部分教员使命意识淡化,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工作不安心、不尽心,对工作敷衍应付,得过且过;有的工作标准不高,甘居中游,缺乏创一流的进取精神;有的工作不够努力,学习不够勤奋,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还有的安于现状,不重视继续教育,不注意加强知识更新,难以适应现代教学要求等等。

2 与时俱进,用新思路解决教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新问题

加强教员队伍建设,调动教员工作积极性,既是培养新型军事人才的前提,也是院校创新和发展的动力。面对新形势下教员队伍建设出现的新问题,应该与时俱进,贯彻落实好“四个尊重”要求,用新思路、新观念去解决新问题,用宏伟的事业凝聚人才,用崇高的精神激励人才,用真挚的感情关爱人才,用适当的待遇吸引人才,重点要着力营造好以下三种环境:

2.1 营造尊师重教的环境

营造尊师重教的环境是搞好教员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尊师重教既不应该只是一个口号,挂在口头上;又不应该只是一种形式,流于肤浅中。而是应该在思想上确立尊师重教的意识,尊重教员的主人翁地位,尊重教员的工作,尊重教员在治学、治校上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要使教员在院校建设和教学改革中的主人翁地位充分地体现出来,使教员能积极有效地参与院校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决策,真正发挥教员在院校建设和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2.2 营造开创事业的环境

从一定意义上说,营造开创事业的环境,就是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这是搞好教员队伍建设的关键。要创造民主、开放、公平、动态,既有良性竞争,又有团结协作、生动活泼的有利于教员开展教学、科研的良好环境,确实让教员感到有用武之地,得到社会承认,感到事业有成,从而保持良好的心态,安心本职工作。另外,营造开创事业的环境还要求改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解决后顾之忧,让教员感受到组织上的关怀和院校环境的优越,从而使教员安心教学,努力钻研,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院校的吸引力、凝聚力。

2.3 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院校改革的目的是优化,而优化的关键是竞争,竞争的成败在公平。要想调动教员工作积极性,必须注重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和环境。

真正的人才乐于竞争。公平竞争的环境是高素质人才的试金石,是搞好教员队伍建设的客观要求。破除“论资排辈”的传统习惯,坚持选贤任能,是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的必需。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需要改革人事制度,打破能上不能下的局面;需要改革分配制度,打破平均主义、吃大锅饭;需要改革编制制度,按需设岗,量才录用,发挥教员在院校建设方向中的决策作用,教学和科研中的主体作用,为其施展才华提供更为广阔的天地。

3 开拓创新,加强教员队伍建设要努力建立健全几个机制

教员队伍建设能不能得到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有没有相关的机制和制度做保障。不断开拓创新,努力建立健全和完善教员队伍建设的各项制度,逐步形成一个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教管机制,是提高教员队伍素质、优化教员队伍结构的重要措施,也是院校教管建设规范化和有效性的必然要求。

3.1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调动教员投身教学科研的积极性

院校教育的质量提高,功能的全面开发,没有教员的激情参与,效果是难以想象的。在教育体制改革的前提下,一是把着眼点放在激活教员的内在动力和调动从事军事教育和军事科研工作的激情上。二是激励机制的创新与改革,必须有助于保护高学历人才的积极性。严格教员任期考核制度,细化教员考核标准,体现其公平、公正、合理性。要结合教员考核、优秀教员评比和教学、科研成果评比等活动,对教学能力强、学术水平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员做到优先晋职(级)、晋衔,优先立功受奖,优先提拔使用,优先送学培养。对工作不安心、教学不专心、履行职责不尽心的教员要实施处罚;对工作平平、考评不称职的教员要推迟晋升。真正实现以工作实绩为标准,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2 建立健全培训机制,大力提高教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要给学员一杯水,教员要有一桶水”。事实上,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日益加快,对教员而言,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要着力提高教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实施继续教育,必须建立健全培训机制。因此,有必要拓宽培训渠道,使更多的教员得到更多的再教育机会。就院校而言,教员培训应坚持在职为主,自学为辅,保证重点,急需优先,普遍提高的原则。要切实制定教员业务培训计划,组织培训活动。一是实施换岗培训,通过不同岗位轮换,使教员既熟悉教学系统,又熟悉机关业务以及学员队的管理,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二是学历再教育和职业再教育并举,提高教员的学历层次和从业能力。三是加强与部队和院校间的联系,实现人才互动、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优势互补的有利局面。另外要重点加强对学科及学术带头人和有发展前途的中青年教员的培养。靠良好的培训机制为教员创造良好的进修深造机会和条件,最终提高教员队伍素质,促进院校发展。

3.3 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员队伍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员队伍,必须建立健全法规制度,形成有效的教员管理机制。要逐步建立教员任职资格制度,确立新的历史条件下军校教员任职的基本条件和素质标准。尤其要规范教员素质考评制度,将考核与使用、培养、晋升及奖惩紧密结合起来,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要根据院校实际实行“优进劣汰”的管理机制。一方面,要敢于扶植有教学科研能力的学科带头人,敢于重奖有重大教学科研贡献的人员;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员的管理,避免教员台上讲马克思主义,台下犯自由主义的现象,淘汰不称职、不合格的教员。要积极探索教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和考核制度,打破教员“职称终身制”,使教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建立进出有序的合理流动机制,保证教员队伍既能健康成长,又具有一定的新陈代谢能力,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4 结束语

从生长型教育到任职教育的转型,对院校来讲是面临的新课题。如何尽快适应这一转型教育,加强教员队伍建设是关键,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开拓思路,改革创新,才能使院校走出自己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袁健康.军校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

[2]王平理,薄磊.部队干部短期培训的效益性对提高院校任职教育质量的启示[J].坦克兵学刊,2005(6).

[3]刘海.信息时代军队院校合成教育体系[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

[4]研究生教育管理讨论论文集[M].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3.

作者:薄 磊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预算管理资金管理论文下一篇:电力生产电力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