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畲族文化范文

2022-06-04

第一篇:宁德畲族文化范文

浅析宁德畲族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摘要:宁德地区是全国畲族人口聚集最多的地方,其独特的民俗风情吸引着人们对这个民族的风土民情的浓厚兴趣。随着宁德地区旅游事业的逐步发展,如何将畲族具有的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推向现在的民俗旅游市场。本文通过对宁德畲族民俗旅游资源的分析,得出宁德地区畲族民俗旅游资源的丰富。同时由于重视不够开发存在很多的缺陷,然后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仅供参考。

关键词:畲族、民俗、旅游、开发

一、引言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游行程。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而,从某种意思上来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宁德地区是我国畲族人口聚集最多的地方,畲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一个少数民族,其以大分散、小集中的形式分布在偏远山区,畲族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斑斓绚丽的民俗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这些民俗文化也应成为宁德地区旅游开发的优势资源。宁德是迄今为止畲族传统文化遗存保留最多最好的地区。当前,宁德地区正在开发的村落有霞浦县溪南镇白露坑半月里村、八都猴盾畲族文化村和金涵上金贝畲族村等。为使宁德地区的民俗旅游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建设。只有通过合理的布局、统一的规划在保护畲族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开发。才能在旅游产业发展与民俗文化的传承之间找到平衡点和结合点,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带动宁德地区的旅游业及各项经济事业的发展。

二、宁德畲族民俗旅游资源概况

宁德地区的畲族人口约为17万,占全国畲族人口的四分之一。是畲族主要聚居地,保留民族特征明显,民俗文化积淀丰厚,建有规模宏大的中华畲族宫。宁德畲族有着古老而独特的民族风俗,民风古朴,传说文化丰富多彩,主要表现在民居、传统服饰、歌谣、舞蹈、饮食习惯和生产习俗等方面。

1.民居

清代以前畲族的的房子大多以竹子为架搭成的"悬草寮"。这种茅寮称"千柱落脚"或称"千枝落地",四面通风,大多呈"介"字形,有的山寮呈"人"形。茅寮结构低矮,阳光不足,泥土地面,十分潮湿。清代畲族地区才出现"土墙厝"。土墙厝为土木结构,四方筑墙,屋架直接置在山墙上,屋顶呈"人"字形。福安社口坑里畲族村曾有过1座10扇的土墙厝,可住20--30户。近代畲族的房子与汉族的民居大致相同,为土木建筑,朴实无华,极少装饰品,而且大多随势造间,极少见斜门、假窗和粗糙的"石敢当"等镇凶化吉加物。畲族传统宅院注重土墙墙体的厚实,墙上一般不开窗或者只开小窗,以便避风防盗。

2.服饰

畲族的传统服饰,斑斓绚丽,丰富多彩。畲族的服饰崇尚青蓝色,衣料多为自织的麻布。现在畲族男子的服装与汉族无异,而宁德地区的部分畲族妇女的服饰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衣领、袖口和右襟多镶花边,有穿短裤裹绑腿的习惯。畲族妇女的发式与汉族不同。少女喜用红色绒线与头发缠在一起,编成一条长辫子,盘在头上。已婚妇女一般都头戴凤冠,即用一根细小精制的竹管,外包红布帕下悬一条一尺长、一寸宽的红绫。老、中、青不同年龄的妇女,发间还分别环束黑色、蓝色或红色的绒线。冠上饰有一块圆银牌,牌上悬着三块小银牌,垂在额前,畲族称它为龙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凤冠(传说中,高辛帝把自己的三公主许配给斩犬戎番王头有功的盘瓠)。冠上还插上一根银簪,再佩戴上银项圈、银链、银手镯和耳环,显得格外艳丽夺目。

3.音乐

宁德畲族歌言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按畲族的自然习惯和曲调的不同特点,可划分为福安和蕉城调福鼎调、霞浦调和古田调。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和独特的“双条落”二声部盘唱形式。演唱方法有假声、真声和真假声结合三种,以假声的唱法最有民族特色,闽东畲族歌言有“拦路对歌”,“蚕里来客对歌”。“做表姐对歌”,“做亲家伯对歌”等一系列罕见的盘歌习俗及定期定点规模大,群众性广的歌节歌俗。畲族歌言的传承方式多种多样,以手抄唱本和歌节歌俗传承为主。“歌言礼”、“歌言史”、“歌言才”、“歌言情”、“歌言俗”等特征,畲族歌言这种音乐文化形式,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所特有的规律和特点,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舞蹈

畲族是一个具有优良文化传统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中,畲族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艺术,在祖国灿烂的文化宝库中放射着异彩。畲族舞蹈便是其中一朵绽开的奇葩。

宁德,是福建畲族同胞集居地之一。80年代,宁德文化工作者不辞辛劳,爬山涉水,深入畲家村寨采访,与民间畲族艺人一起发掘、整理、改编了畲族舞蹈《龙头舞》、《玲刀舞》和《猎捕舞》等节目。这些独具特色的畲族舞蹈献演之后,令人耳目一新,备受欢迎。

5.饮食

畲族人民日常的主食以米为主,除米饭外,还有以稻米制作成的各种糕点,常统称为“餜”。畲家常食的米饭有籼、粳、糯三种。畲家食用的米饭一粳米最为普遍。除米饭外,番薯仍是畲族农家主食之一。番薯除直接煮熟外,大都是先切成丝,洗去淀粉,晒干藏于仓或桶内,供全年食用。畲族大都喜食热菜,一般家家都备有火锅,以便边煮边吃。除常见的蔬菜外,豆腐也经常食用,农家招待客人最常见的佳肴是“豆腐娘”。还有用辣椒、萝卜、芋头、鲜笋和姜做成的咸卤菜,其中以卤姜最具特色。肉食最多的是猪肉,一般多用来炒菜。饮茶是畲家日常必不可少的,大部分以自产的烘青茶为主。畲族的酒多以白酒和自家酿制的糯米酒为主。典型的食品有:卤姜、咸菜,畲族风味菜,常用辣椒、姜、萝卜等腌制而

成,称为糟辣椒、糟姜等;乌饭,三月三的节令食品,是乌饭树的嫩叶捣细,用汁侵糯米,煮熟后即成乌黑发亮的乌饭,据说吃了乌饭即不怕蚂蚁咬。

6.习俗

畲族的习俗主要包括节日、生产、婚丧嫁娶等。畲族的这些生活习俗与其生活背景都是本民族风俗文化的反映,也是民族旅游业的重要内容。畲族的传统节日有年节也叫春节是畲族最隆重和热闹的节日。“二月二”又称会亲节,是指各地的畲族人民在农历二月二回祖地相聚,举行会亲活动。“三月三”又称乌饭节,是畲族人民纪念本民族英雄同反动统治阶级斗争取得胜利的节日。分龙节为每年的农历五月,是畲族人们祷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娱乐性节日。招兵节是畲族纪念祖先的宗教性节日。生产习俗,畲族人以农为本,据史载,明为种麻、种靛和种茶,同列为畲家三大种植和加工主业。在祭祀日和时令节日里,畲族人常举行祈求神灵庇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仪式。 畲族婚礼,畲族婚姻奉行一夫一妻制,传统崇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畲族女嫁前要行“哭嫁”礼。迎娶前两天,女方亲友以“难为亲家伯”的仪式对待男方代表,新娘临行前,要行“溜筷子”、“留饭”仪式。在畲族的丧礼中,畲族人在送葬前一天晚上,死者亲属、寨邻和前来吊唁的亲友在死者的灵前,人们敲起声音浑厚的牛皮鼓,冲起反扑的粑槽,吹喇叭、放铁炮、奏芦笙,跳起沉重的舞步。

三、宁德畲族民俗旅游开发的前景与现状

1.开发宁德畲族民俗旅游的前景

民俗旅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属于高层次的旅游,而游客想追求的也是这种高文化层次上精神需求的旅游。据有关数据表明,有30%的旅游者认为,旅游的第一吸引物是风光名胜和文物古迹,而认为旅游吸引物是少数民族风情的则占70%。由此可见,独特的民俗风情就以逐步成为国内外旅游者新的吸引点。随着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申世成功,宁德地区的旅游业正在逐步向上发展。而民俗旅游则是旅游业中的一部分。宁德畲族民俗旅游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备原生态性、兼容性、多元性等多种特征。 近年来,宁德市花大力气举办了规模较大的以畲族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畲乡民族风情旅游节,使畲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经济接轨。一年一度的“三月三”畲族歌会。福鼎市每年连续举办的太姥山旅游风情节等节日。民族特色村寨旅游得到发展。宁德地区民族村寨民风淳朴,自然风光优美,畲族村寨旅游资源丰富,畲族服饰、歌谣、饮食、民俗等民族文化元素保存完好,是全国畲族文化保存最好、底蕴最深厚的地区。现在宁德畲乡民俗风情游已初具规模,积聚了一定的人气。如蕉城区上金贝、福鼎市方家山、福安市溪塔、霞浦县白露坑、古田县富达畲族民俗村等畲族村寨旅游点。

民俗风情是民族固有的传统,普遍存在于民间,只要组织得当,就具备旅游价值,项目一旦被开发出来,就可以改善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生活面貌。民俗旅游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旅游开发项目,只要合理开发利用,从实际出发,利用本身特有的优势,把畲族的建筑、服饰、歌舞文化、风味食品等加以整理和修饰,就能保持古朴的民风,特有的民俗风情就可以招揽游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2.畲族民俗旅游的开发仍属于浅层次的开发

宁德畲族民俗旅游的开发仍属于浅层次的阶段,没能够充分体现畲族民俗旅游文化的精华,不能直接反映其民俗文化实际内涵。畲族民俗风情的规划、开发与利用方面尚未到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3.开发畲族民俗旅游的气氛不够浓烈

大力发展畲族民俗旅游业需要全宁德地区上下的协作与配合。要努力发挥地方政府的行政资源,实现每个部门的联动,引进资金,是加快宁德各畲寨民俗旅游发展的基本条件。从当前宁德地区状况来看,畲族民俗旅游开发的力度还是不够大,而当地的畲族人民自身也没有很大的觉悟,只是认为什么能赚钱就往其投入,并没有很大力度的为畲族那些独有的文化和民俗进行宣传。公众宣传投入少,大家对开发畲族民俗旅游的认识不够,总体来说开发畲族民俗旅游的气氛还是不够浓烈的。

4.畲族民俗旅游的产品比较单一 现今来说,宁德地区的畲族民俗旅游产品主要以畲族民间手工艺品为主。如彩带、畲族包、竹编品、、木雕、畲族银器等有价值的手工一品。在加快畲族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要丰富旅游产品。在如今的旅游业中旅游产品也占了很大的一块,如果有足够可以吸引旅游者来这里旅游的旅游产品,这种产品就是很好的。比如福安溪塔村的刺葡萄,它原本只是一种食品产品,可是它吸引了很多的人来这个地方购买,现在那里就有一条葡萄沟。这个就带动这个地方的旅游业。

5.宁德畲族民俗旅游景区景点的宣传力度不够大

虽然宁德地区的畲族民俗旅游资源很丰富,但是知名度还是很低的。来旅游的通常都是周边或者省内其它地区的。很少有很远很远地方的人慕名而来旅游的。在市场上占有的力度不够,景点景区也缺乏高水平的市场化包装。现在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的申世成功,也代表着宁德畲族民俗旅游业的逐步发展。

四、宁德畲族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建议和对策

1.要全面挖掘畲族民俗文化,提升旅游品位

要全面挖掘畲族民俗文化的内涵,运用大量的资源,从全方位的角度来体现畲族民俗风情。结合人们的需求,突出民族特色的东西,来提高旅游产品的娱乐性和参与性,从宗教、社会、经济、游艺竞技等方面的畲族民俗风情上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开发,以提高民俗旅游的吸引力。

2.提高畲族民俗旅游产品的品味

提高民俗旅游产品的品位就是要全力展示民俗文化中的真、善、美,既让旅游者体验到当地鲜明独特的文化差异,又让旅游者领会民俗旅游产品中所包含的普世价值,如勤劳,智慧, 勇敢、和谐等。畲族的民俗风情处处体现着人的精神美。在宁德畲族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应充分挖掘其中的民俗风情美,向旅游者生动而艺术地展现畲族的山水之美、人文之美和劳动之美。追求民俗旅游产品开发的高品位,才能使民俗旅游产品青春常在,保证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加大宣传畲族民俗旅游

按照开发有旅游市场需求的民俗项目,成立专门专家部门对畲族民俗旅游客源市

场进行有效因素的分析。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对畲族民俗风情进行宣传和推广,同时还可以借助一些展销会和博览会,把当地相关的民俗风情及旅游信息展现给大众。从不同侧面和渠道对宁德地区的畲族民俗旅游进行宣传,以此提高知名度,让更多的人了解畲族的民俗文化,同时也让宁德畲族民俗文化走出全省,走向全国,直至走向世界。

4.注重培养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人才

宁德的民俗旅游要在旅游业中取得抢占先机,人才是发展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通过人才的培养和相关学科的研究,下大力度培养旅游专业的人才,特别要结合地方的民俗风情有侧重地培养旅游专业人才,要依托当地的专业专科学校,如宁德师范专科学校和省内外的旅游专科学校来培养,使宁德拥有一支宠大的民俗旅游人才队伍,为旅游事业服务。

5.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旅游环境 加快市区和县城建设步伐,完善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和相关接待设施。加强对城镇道路、旅游景区(点)的环境治理,改善旅游景区(点)的供电、供水、通讯、卫生、餐饮、绿化等条件,净化景区治安环境。完善旅游交通网络,改善各景区(点)的交通条件。改善旅游运输车辆条件,开设通往各重要景区的旅游专线车。

五、总结

宁德目前来说,畲族的民俗旅游资源丰富。而它作为中国畲族人口聚集最多的地方,其独特的畲族民俗风情具有非常大的魅力。只是它的开发还不是很完善,知道那些畲族村寨的人还不多,它还没有把品牌打出去。随着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的申世成功,这将意味着宁德地区的旅游业正在逐步的发展,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时机,不单只是让游客知道宁德世界地质公园,还要让他们知道宁德畲族的民俗风情是多么的具有它自己独特的魅力。还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们知道这个地方,让畲族的民俗文化可以走向中国,走出世界。

第二篇:贵州畲族文化综述

——兼谈保护畲族传统文化初步设想

徐 飞 陈乐基

贵州省畲族分布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麻江县、凯里市、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福泉市和都匀市。

全省畲族人口据1996年统计。共有41524人。其中,麻江分布最多,有3235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6.66%,分布在全县9个乡镇:杏山镇有12216人,碧波乡有5844人,贤昌布依族乡有3547人,谷峒镇有3354人,宣威镇有3058人,下司镇有1602人,坝芒基布依族乡1368人,龙山乡1274人,景阳布依族乡103人。凯里市有畲族1596人,主要分布在炉山镇的六个鸡、角冲两个行政村。都匀市有畲族2979人,主要分布在杨柳街镇谷江片区,沙包堡镇摆楠片区以及洛邦镇的义红等地。福泉市有畲族4583人,主要分布在马场坪、凤山、兴隆、黎山四个乡镇、其中马场坪镇有2088人,风山镇1098人,兴隆镇1041人,黎山乡356人。

一、畲族传统文化的存在及特点 (一)族源和语言

贵州省畲族在1996年6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同意认定前,称之为“东家”。“东家”这一名称,是当地汉人对贵州畲族的称呼,认为畲族是由“东边”来的,故有“东家”名。其自称“哈萌”。“哈”意为“客”, “萌”意为“人”,也就是说畲族是“客人”。相邻民族中,瑶族称畲族为“哈朵”,苗族称之为“嘎斗”,仫佬族称之为“喏哈”,布依族称乏为“迥哈”。明清时的一些贵州地方史志又称之为“东苗”、 “佟苗”。

贵州省畲族先祖来源于江西。根据其各姓氏的族谱和碑文记载以及民族成分认定前的考证,其先祖入黔前,居住在江西赣江流域及赣东、赣东北一带。其先祖多是元末和明洪武年间,或奉旨征、讨、迁徙,或避祸而迁入贵州。畲族入黔时,首先落居于贵定平伐一带。在明代,主要散居在今贵。阳、开阳、修文、长顺、贵定、清镇、龙里、都匀、福泉、荔波、麻江、凯里、施秉、镇远、石阡等lO多个县。历史上由于统治阶级的残酷镇压,一部分畲族人被迫融台于其他民族,造成人数减少。后来,余下的畲族人居住的区域,以麻扛县为中心及其临近凯里炉山的干坝、六个鸡、角冲以及福泉、都匀等县(市)的部分地区,连成一个较为广阔,有着共同语言及风俗习惯的共同区域。

贵州畲族虽在数百年前辗转千里来到贵州,但仍保持着本民族的语言。据1982年贵州省民族识别办公室语言组对畲族语言的调查,贵州畲族虽没有文字,但在其聚居的乡镇,男女老幼都说畲语,散居的畲族在社交活动中基本上用汉语。畲族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语支,畲族语与汉语比较,音节分类、性质分类、结构分类基本相同,但语法和语义有很大差别。 (二)家庭习俗

据《平越直隶州志》记载:“东苗有族无姓。”畲族以前有予父连名的习俗。清嘉庆年间(公元l796~1820年)始用汉姓,编排字辈,子父连名的习俗才逐渐废除。现贵州省畲族主要有潘、蓝、雷、金、王、吴、罗、杨、陶、宋、赵、田、李、陆、文、黄、江、葛等姓氏。贵州畲族家庭组成太都是以父母子女的一夫一妻制的父系核心家庭,它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本单位。女子婚后从夫居,所生孩子从父姓,兄弟结了婚,有了子女,大都另立门户。三代同堂多为独子,或是兄弟分了家,父母同幼子居住。

畲族大都以血缘聚族而居。有的一姓一寨,有的数姓合寨,大寨近百户,一般四五十户,小寨十来户,单家独户甚少。居住在一个村寨的,大都是同一姓氏、同一个祖宗传下来的后代。因此,一个村寨或几个村寨同姓同宗都有祠堂和房的组织,祠堂是由各“房”构成。

祠堂主要用来祭祖,陈设神祗牌、香炉供奉祖先。

“房”是家庭一个近亲血缘组织。每个祠堂是由同姓组成,在同姓同宗又按兄弟分出“房”的组织。畲族很重视修房谱,每个姓氏都是,除总谱外,还有分谱,详细载述祖先等及其迁徙的时间和地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贵州畲族有“议榔”组织。一般一寨一个议榔,也有附近几个寨子恋歌组织议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畲族地区建立了各级政权组织。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实行了一系列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发展的政策,大力培养各少数民族干部。民族关系上,畲族人民长期同苗、布、汉等其他民族人民和睦共处,历史上为反抗共同的压迫者、剥削者、并肩战斗,今天为建设祖国,为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而携手合作。 (三)文化习俗

贵州畲族文化,主要是口头文化,以山歌、情歌、叙事歌、民间故事等形式出现。主题思想突出,内容丰富。畲族没有文字,其民族的历史以民间故事、叙事歌代代相传,保留下来。在投有文字的条件下,民间口头创作在文化艺术上造成了畲族独特的风格。另外芦笙、铜鼓、月琴也是畲族常用的乐器。

畲族民间故事往往以山歌的形式传唱流传。一般为四至十二句,句式有五言、七言,长短不一,有严格的韵脚,第

一、

二、四至尾句要压韵。唱法有两种:一种是普通流行的“假声”唱法,这种唱法高亢激昂,极富感染力;另一种是由年龄较大者演唱的真声唱法,这种声调平缓抒情。畲族山歌以抒情为主,极具特殊的艺术魅力。如《劝婆歌》、《盘古开天地》、《粱山伯与祝英台》、《成双歌》、《坐花园》、《三国歌》等。山歌强调反复诉说,加深印象。由于畲族长期生活在山区,因此以山歌为主要娱乐活动,并借此寄托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不同时期的山歌,反映畲族不同时期的生活与思想。

情歌:是畲族青年男女交流思想感情、择偶的主要渠道。情歌词曲优美动听,沁人心脾。如《试心歌》:“姑娘十八一枝花。蜜蜂成群去采纳,有意来采花中蕊,邀请姑娘作回答。”特剐是初次在集会歌堂上相见的青年男女,情歌是他们相识、相知的桥梁。

酒歌:是畲族走亲访友及婚嫁时的一种谦虚劝酒辞令,歌声娓娓动听。如:“东城阳雀叫西城,天黑一唱到天明。阳雀爱叫山形好,千云滔滔为陪亲,害你吟诗以作对,唱了一层又一层,客有好歌我请教,得去吃酒陪六亲,让人前头唱赢了,一定记住你大恩,不谢多来不谢少,谢你一番好殷情。” 畲族由于相当一部分与汉族铬镍共处,一定程度上受汉文化影响,这丰富了畲族民间文学,在畲旗文化的基础上把汉族的小说、戏曲人物故事等编成山歌,如《三国演义》、《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粑槽舞:是畲族人民最独具特色风格的一种民族舞蹈。一般由四人组成,一个打皮鼓,一人春粑糟尾,二人春粑槽头。粑槽舞由鼓声起落带动。用舂杵有节奏地打击粑槽。

芦笙是畲族的主要乐器之一,曲调悠扬高亢,是畲族大型活动必不可少的乐器。芦笙舞是畲族经常举行的文娱活动。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土民志一》所载东西“吹笙唱歌,旋马跳舞”即是指畲族芦筮节、四月

八、祭祖节上畲族青年男女相约到山坡、草坪,吹芦整、唱歌、跳舞、畅叙衷情的盛况。 (四)生活习俗

1、服饰 .

贵州省畲族服饰,民国以前保存完整,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关于畲族服饰,明清史志亦多有记载。 (乾隆)《贵州通志》载:“衣尚浅蓝色,短不及膝,前覆后着,以花巾束发。妇人衣花农。无袖,惟两幅遮前覆后,细褶短裙。”陆次云《峒貉纤志》亦日: “衣短衣,尚蓝,妇著花裳,无袖,遮覆前后而已,细褶裙,仅被其膝。”清《百苗图》日:“妇人穿花衣,无袖,惟两幅遮前覆后,穿纲褶短裙。男子蓄顶发,短衣背甲。” (民国)《麻江县志》载: “妇以花布蒙首,项带银环,柬青带,着青裤。”(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载:“服红花衣,头插自鸡毛。”“男子科头赤脚,衣用青、白、花布,领缘以土锦,妇人盘髻,贯以长簪,衣用土锦,无襟,当幅巾作孔,以首纳而服之,别作两袖,作事则去之。杂缀海贝、铜铃、青、白绿珠为饰。”“椎髻赤足,妇女以锦为衣。”现在,畲族的服饰,因居住地区不同而有差异。贵州都匀畲族男女便装已与汉族、布依族相似,惟女子盛装仍具特色。其盛装头戴蜡染布巾。头巾为自织土布,宽1尺、长2尺,两端镶红绿边各一道,并缀以红缨须,须穿以绿珠,未婚者独辫,已婚者盘鬓将头巾中段挽底团花覆头顶两端左右分缠须垂脑后。上衣为土布,色藏青,无领右衽,下摆长过臀部,袖简靠肩部一般为蜡染,以绿、紫、棕、。黄等色丝绣花。两段交接处及袖口镶锦条。下装为大裆裤,色质同上 衣,.裤脚边沿也镶锦条,系花腰带,扎裹腿。腰带为土锦,长1.2丈,宽1尺,两端有红缨须,裹脚为蜡染土布长1.2丈,由脚踝裹缠至膝。另盛装还须佩以银簪、髻花耳坠、项圈、项链、牙签、银镯、戒指等银饰。

2、婚姻

贵州畲族现行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开亲,少有与其他民族特别是与汉族通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有“背带亲”和“姑舅表婚”习俗。有自主婚姻和媒妁聘婚两种方式。自主婚姻为青年男女长期交往生情而自愿成婚。媒妁聘婚则为男方看中某女。聘请媒人到女家提亲而结婚者。聘婚一般要经过求亲、过礼、结亲、出阁、进亲、拜堂、回门过程。

3、丧葬

贵州畲族自明代即已实行棺葬。据(乾隆)《贵州通志》载:“杀牛祭鬼,击鼓作乐。”到民国时期,据《都匀县志稿》载,则是“丧茹素棺殓„„子女亲戚各持糯米饭一团,绕棺痛哭”。现在畲族凡年龄在36岁以上正常死亡者,葬礼有送终、陪饭、送猪、喊饭、家祭、开路、安葬等程序。

4、节日信仰禁忌

贵州畲族的节日较多,几乎每月皆有,但最具民族特色的是祭祖节、四月

八、中秋节等。

祭祖节是畲族最盛大的节日。祭祖节又叫祭鼓脏。祭祖节分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前者叫“大祭”,后者叫“平祭”,大祭每13年举行一次。

四月八是畲族的岁首节,相传这天是药王的诞生日和牛王的诞生日。这天牛要休息,主人家并以好料饲养。据《都匀县志稿》载:畲族“以夏历四月八日为岁首。是日食花糯饭,枫叶染黑,苦李皮染红,杨梅皮染黄,先供祖先”。此节至今仍过。

六月六,为封龙节,相传这天玉皇大帝给畲山“封龙”,象征五谷丰登,风调雨顺,是日,家家备办酒看祭祀土地神。

八月十五中秋节,又称“丰收节”,也是祭祖日。据《都匀县志稿》载:“东苗„„以中秋祭先祖及亲族远近之亡故者。择白牛以旋头角正者为佳,时,其水草以饲至熟牛肥,酿酒砍牛,召集亲属饮酒歌唱,迎鬼师于头人家,以木板置酒馔,循序而呼鬼之名。”此俗现已逐渐消失。

此外,畲族还同其他民族一样过春节、清明节、七月半、端午节等节日。

畲族的蔡忌也较多,有家族性禁忌和全社会之禁忌。如谷雨至中秋,忌打糯米粑和吹芦笙。父母忌日总下种。父母亡故,孝女忌洗脸、忌梳头、忌扫地。祭吊期问主客忌荤等等。 (五)传统工艺

畲族的手工艺制品主要有刺绣、银饰品加工、编织等。

刺绣是畲族妇女传统的手工艺,分插花和挑花两种。畲族女子从小就学刺绣,年久练就了一手精巧技艺。插花是用各种彩色丝线,在插好图案的衬底布上,用绣花针引彩色线,穿插出半凸的各种实体形象。挑花是根据图案的颜色用丝线编织成彩色图案。畲族的刺绣主要用于服饰和背带等。图案多是白果花、茶花、石榴花、牡丹花、月季花、 “寿”字花。

畲族银饰皆是本民族民间工匠加工制作,造型别致、优美,充分体现了畲族人民的审美意识和高超的工艺水平。综上所述,畲族的传统文化,一般来说均体现在该民族语言、文化、教育、服饰、饮食、居住、生产、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喜好、风气、习尚和禁忌等。同其他民族一样,它是各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一种反映,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和表现了民族的生活方式、历史传统和心理感情,即民族特点。

畲族传统文化,除具有民俗的一般特征外,其外部表现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点。

一是民族性。由于畲族的传统文化是在特有的历史、文化土壤上形成的,所有传统文化常常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可见在一个民族内部,大部分风俗习惯为全民族所承认。在民族的整体中,虽然可分成几个阶级地位不同的集团,但对于民族这个共同体来说,他们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啦活和共同文化的心理素质。因此,传统文化所表现出来的风俗习惯,就成为这个民族所共同的东西。这就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性。 二是乡土性。畲族传统文化的乡土性很强。这是传统文化空间上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正如俗话所说: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是由于传统文化受到一定地域的生产、生活条件、地缘关系以及历史传统制约,从而染上浓郁的地方乡土色彩。这就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乡土性。

三是原始性。以畲族的婚俗为例,反映了我国少数民族由于历史发展的不平衡,直到民主改革前还有一些处于原始社会发展阶段,有的虽已进入阶级社会,但仍保留有原始社会的一些遗迹特征,再加上风俗习惯的相对稳定性和传承性的作甩,„使少数民族的很多传统文化具有原始性。畲族的祈祷、禁忌、占卜、巫术等文化习俗中,无不带有浓厚的原始社会色彩。这就是中国少数民族传 统文化的原始性。

四是融汇性。畲族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由于长期处于中央集权的统一多民族的国家之中,经过长期的历史交往。加上居住上的大分散,小聚居,交锴杂居的特点,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在传统文化上也表现了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融汇性。在传统文化上,畲族多与苗族、布依族、侗族、瑶族融为一体,这就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融汇性。

从上述畲族传统文化四个基本特点中,可见民族传统文化确实与民族问题息息相关,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传统文化,他们往往把对自己传统文化的尊重看成对自己整个民族的尊重;相反,在自己的传统文化受到歧视、干涉和破坏时,就会看成是对自己整个民族的侮辱和损害。因此,传统文化确实是民族问题中的一个敏感的因素。

二、保护畲族传统文化的对策及建议

既然民族的传统文化赋予强烈的民族感情,是民族问题中一个敏感的因素,那么,如何保护好畲族的传统文化呢?笔者认为:

(一)要把弘扬畲族传统文化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马克思唯物史观认为,精神文明是指人类改造自然、社会和意识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它包括智力、文化方面和思想、道德方面。一定的精神文明总是同一定的社会意识相联系,特别是同一定的政治思想、人生观相联系,所以没有抽象的精神文明。精神文明总是具体的,历史的,它表现在人类的智慧、知识文化、政治思想、道德面貌、社会风尚、信念理想、觉悟情操和组织纪律性等方面。不同性质的社会有着不同的精神文明。随着社会意识的发展,精神文明必然不断进步。因此,加强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理应把弘扬畲族的传统文化作为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也是畲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所必须。

(二)把尊重畲族的风俗习惯提高到民族平等的高度,慎重对待。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象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进步,这既是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政策,也是衡量一个民族地区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历史上的大民族主义常常对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持皎视、轻蔑、嘲笑、傲慢的态度,以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加以干涉。与此同时,历史上的反动统治阶级在实行民族压迫和强迫同化政策时,着重的也是把自己的风俗习惯强加于别的民族,要他们改变自己的服饰、发式、饮食、礼仪等习惯,借以磨灭被压迫民族的民族特点,这正是被压迫民族最难以忍受和最反感的事情。因此,无产阶级政党十分重视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把这个问题提到到坚持民族平等的高度上去认识。“只有民族自治有权利决定自己的命运,谁也没有权利用暴力干涉这个民族的生括,毁坏它的学校和其他机关,铲除它的风俗习惯,限制它的语言,削减它的权利。”(《斯大林选集》上卷第24页)我们党在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中,也一贯提倡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第四条即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保障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周恩来同志在《关于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中也指出:“民族的风俗习惯比宗教信仰还要广泛,因为一个民族不一定都有信仰一种宗教。有很多民族是信仰多种宗教的,也有几个民族是信仰同一宗教的。如回族和新疆几个民族是信仰同一种宗教的,蒙古族和藏族也是信仰同一种宗教的。但风俗习惯常常是一个民族的一种,因此,风俗习惯也同样应该受到尊重。如果不尊重就很容易刺激感情。”(《红旗》1980年第一期)在这里,尊重是前提,是出发

点。尊重的含义有两层:一是从原则上,以及方法上加以明确规定;二是对那些长期历史发展过程形成的,属于全民族的有益的风俗习惯,给予必要的照顾和保障。

(三)积极引导畲族对落后的风俗习惯进行改革。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涉及范围很广,流传的时间又长,经历了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传承和变异保持了下来,当然是泥沙俱下,既有精华,又有糟粕。从风俗习惯对本民族生存发展的影响来看,可分为健康的,积极的;一般无益无害的;不健康的、消极的三类。毫无疑问,对于不健康的,消极的,即不利于生产、生活、人民身体健康和民族发展繁荣的一些风俗习惯,应该进行改革。随着社会的演进、任何民族都有自然存在移风易俗的客观规律,然而,风俗习惯的自然变化往往落后于社会发展速度,当这种落后造成的差距越来越大的时候,就会对社会发展形成愈来愈严重的阻碍。每个民族要健康顺利地向精神文明方向发展,就必须对本民族一些落后的风俗习惯进行改革。应当看到,改革落后的风俗习惯,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发展要求,也是历史前进对各民族的要求,是保障和帮助各民族改革风俗习惯的自由,更是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的又一个重要内容,不能忽视。

(四)加强精神文明教育,把风俗习惯的改革寓于群众的自觉行动。畲族与其他民族一样,其风俗习惯,无论是好的或是落后的,都不是少数人的小事情,而是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族性的大问题,改革落后的风俗习惯,必须以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为前提,这是民族问题中比较复杂而敏感的问题,必须以尊重本民族意愿为前提。以由需要改革风俗习惯的民族自己解决为原则,什么时候改和怎样改,均取决于本民族的干部和群众,别人不能越俎代庖。应按照《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指出的那样: “在广大城乡要积极开展移风易俗的活动,提倡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克服社会风俗习惯中还存在的愚昧落后的东西。婚嫁丧葬中的陋习要改革,封建迷信要破除。这种改革,要在尊重健康民俗的前提下,在自愿的基础上,由群众自己来进行,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要率先倡导。”因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在取决于本民族干部群众的原则下,应持科学慎重的态度。所谓科学而慎重,就是要求有清醒的客观的认识,适当的科学的方法,在改革之前,应当对本民族风俗习惯作认真的分析:健康的,无益无害的,有害的,要相互区别,拽出应该改革的部份,即使是消极的,有害的应当改革的风俗习惯也应当摸清其成因和存在条件,分析改革簟否成熟,应该用什么改革措施等。改革的全过程耍依靠民族经济本身的发展,要充分认识并掌握风俗演进的自然规律,借助全社会精神文明的新风正气,让本民族全体人民自觉自愿地进行。那种强迫命令,或者不问青红皂白,不讲时机、条件乱改一通的做法,不仅不受本民族人民欢迎,也是党的政策所不允许的。

(五)加大对畲族古籍的挖掘、抢救和整理。贵州畲族人口较少,但古籍资源仍十分丰富,主要表现在歌、诗词、神话、故事等方面,有待挖掘、抢救和整理,把它作为一项永久性的保护措施。

开展对畲族古籍抢救、搜集、整理、编目、出版和研究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化工程。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团结奋斗,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各民族在形成与发展的漫长过程中,都创造和积累了独具魅力的优秀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少数民族古籍就是这个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真实地保存和记录了各民族在历史进程中创造的文化成果,不仅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少数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途径。它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其深远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它自身的范畴,成为历史赋予当今时代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正是这种异彩纷呈而又浑然一体的中华文化,在我国长期统一和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成为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对《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日提要·畲族卷》的编目和实际工作中,我们有以下几点认识和体会:

1、原始性与特色并存。如果说用民族文字书写的古籍是汗牛充栋,那么民族古籍中的口碑文献,就是有文字的民族也有大量口碑文献存世。这些日碑文献叉都极其重要,不仅有文学价值,更有历史和社会价值。这就形成了民族古籍书目控制范围广、类型多的特色。如:畲族说唱类内容较为丰富,各地语言不同,类别也不同,无形中增加了许多搜集的难度和考证的准确性。为了确保真实性,应在调研、搜集、论证的基础上,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广泛听取民族宗教上层和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形成共识,踏实地或比较客观的保留畲族古籍的原始性。

2、历史性与宗教并存。长期以来,虽然我国有关部门对民族古籍做过初步的收录,但距实际存数还相距甚远。绝大多数的民族古籍救存于民间或寺院。由于少数民族的历史发展缓慢,社会发展不平衡,大多数民族古籍与宗教关系密切。有的与佛教、伊斯兰教关系密切,有的与原始宗教密切相关,这不但加重了民族古籍总目提要书目控制上的困难,同时也限制了民族古籍简目登录的“时间下线”尺度。如畲族谱、族源迁徙等。

3、认识与差距并存。对畲族古籍的挖掘、抢救与整理,由于缺乏对民族政策、民族知识、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了解,以猎奇的方式宣传和开发民族传统文化的情况大量存在。作为民族传统文化载体的民族古籍文物流失严重程度已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作为民族自治地方和民族古籍工作部门,对抢救、搜集、保护、整理民族古籍的认识以及与形势和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开展不平衡。二是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滞后,贯彻落实力度不够。三是少数民族干部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思想不够解放,观念比较落后,缺乏开拓创新意识。五是机构不健全,经费不足,多层管理,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第三篇:赣南畲族文化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浅析

江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浅析

一、民俗旅游

旅游是旅游者离开惯常的生活环境到居住地以外,通过自身的感受来获得一种心灵上的“重生”。传统的观光、度假旅游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游客的精神需求,以文化为载体,以体验为方式的民俗旅游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现代游客的精神诉求,现在民俗旅游也来越来越成为吸引旅游者的重要方式,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如此看来,民俗风情旅游不仅仅成为政府部门发展经济、吸引外资的重要文化资源,而且也已经成为满足西方人想像、“了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种途径。

中国有着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旅游资源,很大一部分仍然处于待开发状态。云南、贵州是我国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在当前的旅游发展中已经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其发展的民俗旅游之路。那么在发展民俗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开发?我认为中国旅游业已经进入一个大品牌时代,只有精准定位才能建立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大品牌形象。中央电视台广告中心副主任何海明如是说。“不要放过旅游产品或服务的任何特性,并从品牌中提炼出独特的特性,占据一个细分品类。”现代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也是旅游者深度旅游的开始,随着旅游的频率的增长,人们不再满足于对旅游地表征的肤浅的认识,希望获得的是一次次震撼心灵的“心灵之旅”,谁能打动游客的放心,触动他们心底最深的期望,谁将在旅游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

二、品牌---旅游符号

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中都有对某地的一种最初的印象,也就是某地在我们脑海中最突出的形象的树立,如西湖--杭州、漓江-桂林、丽江-云南,这就是一种旅游符号,有其“能指”和“所指”。江西旅游在中国旅游市场上,它的旅游符号可能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革命圣地、红色旅游。自2000年江西省率先提出“红色旅游”,并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首次提出将革命圣地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进行战略性开发。根据国家旅游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江西红色旅游规模已占全国红色旅游的三分之一,“红色摇篮、绿色家园”这一旅游品牌已经深入心。但是据国家旅游局2011年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数据显示,江西的旅游在全国各省排名仍然处于中等以下水平。究其原因在于江西“红色旅游”象征符号已经深入人心,“红色旅游”资源符号客源群体比较单

一、旅游主要是以观光、教育为目的,产品的体验性、娱乐性不足,不能满足大众对于异质文化的高品质的旅游心理需求。现在对于江西旅游而言,应该改变以往单一的符号象征,打造更为丰富、更符合江西地区特质的,长远吸引力的民俗旅游产品。

三、江西民俗旅游开发现状 江西有着丰富多彩的地方民俗:以断发纹身悬棺葬为代表的古越人风俗,以畲族文化艺术风俗习惯节庆活动为代表的畲族风情;以客家文艺客家饮食为代表的客家风情;还有景德镇瓷俗、樟树药俗、婺源茶俗、江西傩舞等。江西傩舞和永新盾牌舞被正式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众多的民俗资源当中尤以客家风情、畲族文化、傩舞为代表的江西民俗文化独具地方特色,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有较大的开发利用空间。

但是就江西目前的民俗旅游开发现状看来,除了赣州的各家文化,其他发展都特别滞后。位于赣县的客家文化园建筑风格既秉承了传统文化建筑理念 又结合了浓郁的地方人文特色,现在已发展成为集祭祀庆典、文博展览、商贸活动、休闲娱乐为一体,已成为国内目前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客家文化建筑群,除此之外江西富有地方特色、源远流长的傩文化,虽然受到了政府的重视,但是长期以来只是成为重要节日的表演项目,在民间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傩庙损毁,傩舞、傩戏失传,并没有发展成为惯常的旅游项目。还有江西目前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畲族,是全省惟一成乡镇建制的少数民族 截止2006年9月江西省共建7个畲族乡,九个畲族村,由于长期以来的不重视,畲族民俗风情至今还不为人所知,前途令人堪忧。

四、民俗旅游开发模式探析 民俗旅游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发展民俗旅游要深入的挖掘其中的文化特质,在开发的时候注重文化元素的挖掘、组合。

(一)以节庆带动的民俗旅游开发。

节庆是一种特殊的仪式展演,在我们发展民俗旅游中,节庆的辐射效应非常大,节庆是一个民族民俗活动展演的浓缩和核心,通过特定的节日我们可以领略当地人民的精神信仰,现在的很多节日大都来源于古时的祭祀礼仪,是族群精神的凝聚、团结的重要载体,并且通过民俗节庆,可以让游客在有限的时间感受到当地最为多样化的民俗风情。在江西发展民俗旅游中,可以先开发出具有代表性的民俗节日,以节日的效应,辐射影响其他民俗文化的挖掘和保护。

畲族自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现有人口73万人, 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广东、江西、安徽等省, 其中闽东、浙南占70%,江西位于第三,畲族是一个大分散、小聚居的民族。有着独特民族习俗、文化艺术、民族建筑及其居住的特殊地理环境等, 形成了鲜明的畲族民俗文化旅游特色。

江西信丰自2009年参与全国畲族文化古籍整理,年至今已经连续两届举办了“三月三”畲族乌饭节,开创了全省民族地区自办大型民俗活动的先例。通过节日展示了畲族歌舞、畲族民俗文物、畲族服饰、畲族饮食等独具畲族特色的民族文化,乌饭节活动在全省民族地区引起了强烈反响,通过媒体的报道,很多人了解了畲族,村民看到了旅游带来的巨大效应,都纷纷主动挖掘当地特色, “三月三”乌饭节开创了江西省自办大型民俗活动的先例,利用节庆文化的这种效应,田垅畲族村打出畲乡牌,成立了畲民脐橙、西瓜两个专业合作社,脐橙、西瓜等特色产业也成为畲农致富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

(二)增强民俗旅游资源的娱乐性、世俗性

江西独特的傩文化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江西是傩文化的发源地,尤其以上栗、莲花、等地为主,江西丰富的傩文化资源,重点突出以傩祭、傩俗、傩舞、傩戏为特色的傩文化原生形态,以彰显赣傩在傩文化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价值。目前在傩文化的开发中主要以展览这种静态的表现为主,以实物、图片,辅以声像播放、活态展览等手段给游客以视觉欣赏。江西南昌举办的傩文化画艺术节以及傩文化主题公园,都没有深入挖掘到傩文化的内涵,傩是古代的一种驱鬼的仪式,是人神交流,祈福免灾的一种民俗活动,它的源泉在民众,在生活,因此单纯的以一种静态的、展览的方式不足以领略傩文化的真谛,也不能感受到足够的文化震撼,吸引力大大减弱,目前在民俗旅游中应该增强傩文化的民俗性和体验性,旅游者亲自参与或者亲临观看傩祭、傩戏,了解傩文化的内涵,从而提升旅游认识,亲身制作傩面具,最终达到娱神、自娱的目的。

(三)民俗旅游主体---社区居民的主动性提升 民俗旅游开发中要注重旅游地居民的民族主体意识的提升,强化其民族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开发中注重开发产品的选择,不能一味的为了满足游客猎奇的需要而开发出一些与民族主体意识背离,消弱民族认同的项目,如现在很多民族地区开发的少数民族少女的低俗歌舞表演,还有开发出一些“奇风异俗”满足游客低俗的旅游需求,随着旅游的这种主客关系的错位,民族居民的民族意识会逐渐淡漠,会背离民族主题文化而逐渐被同化。因此一定要确立以民族地区居民为主体的民族开发方向,这样民俗才能得以保持,吸引力才能持续存在。

(三)民俗旅游与其他旅游的组合

江西民俗旅游中可以将其不同类型的民俗旅游资源进行组合,同时也可将江西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进行组合,增强旅游线路的吸引力,使江西旅游的品牌得以提升。如鹰潭要利用龙虎山悬棺表演这一品牌在龙虎山建立古越人民俗馆集中展示古越人悬棺葬习俗、断发纹身习俗、图腾崇拜习俗,干栏式建筑习俗等;可以把畲族民俗文化旅游与上饶、吉安、赣州的旅游产品进行组合,以畲族的乌饭节、中秋歌节、二月二会亲节等传统节庆活动为重点,集中展示畲族的文化艺术成果、婚俗、民族服饰、畲族礼仪把经典的参与性强的趣味性大的活动日常化。赣南客家文化是江西非常重要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把赣南建成赣闽粤客家文化的中心在赣州市或赣县建客家文化城,将客家独特的建筑客家土楼和围屋客家文艺客家饮食等集中展示给游客。

旅游是旅游者离开惯常的生活环境到作为一种特有的经济方式,是通过游客在空间载体上的活动和对旅游产品的消费来实现的,是通过感受来实现的。它不像工业产品,工业产品在车间里生产,或者在商店里销售。那么,旅游营销的品牌价值如何才能实现呢?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游行程。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而,从某种意思上来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

旅游者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亲身体验当地民众生活事项,实现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目前民俗旅游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口头传承文化、民间歌舞娱乐文化、节日文化、信仰文化等。

一、江西旅游资源发展现状 江西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是江西的红色旅游资源,自2000年江西省率先提出“红色旅游”,并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首次提出将革命圣地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进行战略性开发,到现在江西红色旅游的收入已经占到全国红色旅游收入的三分之一多。根据国家旅游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江西红色旅游规模已占全国红色旅游的三分之一,“红色摇篮、绿色家园”这一旅游品牌已经深入心。但是据国家旅游局2011年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数据显示,江西的旅游排名仍然在全国的中等以下水平。

二、江西旅游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作为一个旅游资源大省,江西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一、江西 畲族

江西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人口、历史上

2012年3月24日(农历三月三)在江西信丰举行了第二届“三月三”大型节庆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的很多游客,畲族人民也穿上了自己的节日服装,融入到了歌的海洋,畲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人们擅长以歌曲来表达各自的心声,“三月三”不仅是畲族的祭祀节日,更是畲族男女寻找意中人的“情人节”。在轰轰烈烈的节庆文化的升温之下,我们不禁要问

二、江西畲族文化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1、江西旅游产品比较单一:红色旅游、绿色旅游 民俗旅游比较欠缺

2、畲族旅游的开发对树立畲族民族自豪感,保护民族遗产的重要性。

3、节庆旅游的辐射效应。

该村按照“一村一品”和生态农业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脐橙、西瓜、生猪、养牛等特色产业,成立脐橙、西瓜两支党员带头的志愿服务队,为群众提供上门服务。在服务队的带领下,成立注册了畲民脐橙、精美西瓜两个专业合作社,拓宽了农产品的营销市场。目前,全村脐橙实现人平一亩果,总产量达到250万斤,西瓜种植面积1400亩,年产量达2800多吨,总产值300多万元,脐橙、西瓜等特色产业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该村发展生态农业的做法在全省召开的民族地区“一村一品”经验交流会上得到了充分肯定。

09年投资30多万元新建了34米长、以“和谐畲族”为主题的大型畲族文化墙,新建了一幢畲族民俗文化展览馆和一个具有浓厚畲族特色的歌舞戏台。并于2009年和2010年农历三月初三连续举办了两届“三月三”畲族乌饭节,开创了全省民族地区自办大型民俗活动的先例。通过节日展示了畲族歌舞、畲族民俗文物、畲族服饰、畲族饮食等独具畲族特色的民族文化,乌饭节活动在全省民族地区引起了强烈反响,先后在《人民网》、《江西日报》、江西卫视等10多家中央、省、市媒体进行了报道。该村在挖掘和整理畲族文化工作方面走在了全省民族地区的前列。

畲族文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大分散、小聚居

2、江西的地理位置及文化积淀

3、畲族文化的意识

三、信丰畲族文化旅游的策划

畲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现有人口73万人, 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广东、江西、安徽等省, 其中闽东、浙南占

70%,是一个大分散、小聚居的民族。畲族独特的民族习俗、民族文化艺术、民族建筑及其居住的特殊地理环境等, 形成了鲜明的畲族民俗文化旅游特色。 畲族自称“山哈”,意为住在山里的客户。我省的畲族分布在7个乡80个村500多个村民小组,近15万人,是全国畲族分布的三大省份之一。我们欣喜地发现,近些年来,支撑这个民族结构的固态的东西,正渐渐地回到了畲民的生活中:

2009年,我省首次参与全国畲族文化古籍整理,并成功地承办了第三次全国畲族古籍整理工作会,在会上,我省1000多件古籍、契约等走进出版社。

经过挖掘、整理和建设,如今,全省拥有畲族特色村寨15个。2012年,畲族乡村更是以从未有过的火爆场面和热情,竞争全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项目计划,会昌、崇义等县专门列支几百万元资金投入畲族特色村寨建设。 代表畲族忠勇刚直精神的“铁书”、描绘畲族祖先神话历史的犬王图„„这些畲族文化的载体也在万安、贵溪、会昌等10多个县的民间被陆续发现。 江西舍族的族群祭祀与全国其他地区的舍族一样都与盘颤神话传说中的图腾礼仪 图腾标志图腾禁忌相联带盘饭是金族共同的祖先

在上个世纪,在江西宝山乡安长畲族自治村发现了一副保存完好的,清乾隆十五年所做的《犬王图》,这幅全网图为工笔画,叙述了

畲族山歌是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好它们是让文化元素鲜活起来

畲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自己的文字,因而,畲族山歌成为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好它们,是让文化元素鲜活起来的必由之路。

《高皇歌》在长篇叙事诗歌中最为著名,是一首长达三四百句的七言史诗,反映了畲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和图腾崇拜。“盘古开天到如今,一重山背一重人,一朝江水一朝鱼„„”,在“三月三”乌饭节上,当信丰县安西镇田垅畲族村小的孩子们登上舞台,美妙的歌声四处飘扬时,一个民族的文化韵味也被发挥到了极致。五年级学生王一超自豪地说:“现在,他们学校每个学生都会唱这首山歌了。”

一个民族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必定离不开文化的发展。

对信丰县安西镇田垅畲族村来说,“三月三”乌饭节开创了全省民族地区自办大型民俗活动的先例,随着畲族歌舞、畲族民俗文物、畲族服饰、畲族饮食等一些独具畲族特色的民族文化的一一亮相,也让这个偏远的小村庄声名远播,不远千里前来参加活动的大有人在。利用这种效应,田垅畲族村打出畲乡牌,成立了畲民脐橙、西瓜两个专业合作社,脐橙、西瓜等特色产业成为畲农致富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

同样的现象接连出现在一些畲族乡村。资溪县乌石镇新月畲族村向政府争取、自筹资金、自主投劳,创办了一个畲族文化演艺厅,把本民族的祭祀、山歌、饮食、服饰等文化元素集中起来,同时与畲族村寨的旅游相结合,每年都有近万人来到这个村寨品尝畲族饮食,观赏畲族祭祀,与畲族歌舞相伴。五年间,畲族村民人均收入不断增加,从中等收入步入“小康人家”。

江西民俗旅游开发

以 "

第四篇:大路畲族风情文化旅游村情况介绍

大洲镇外焦村大路自然村位于我区东南部,距市区28里, 2个村民小组,全村现有48户,201人,其中雷姓畲族19户、71人,林地2000余亩,毛竹900余亩,去年人均收入3400元。

大路自然村雷姓畲族历史悠久,文化独具特色,有着深厚的畲文化底蕴。是我区畲族的主要聚集地,至今仍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质素,有自己的语言,有古遗的独特的风情。

大路畲族风情文化旅游村是我市首家以群众自发,公司模式运行的文化旅游项目。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文化展示、市场运作”的指导思想,目前有100%村民已入股参与开发“农家乐”。原造纸厂拆除后的场地已建起“畲族风情文化广场”,大路畲族风情文化旅游村主要开发项目有:

1、畲族风情旅游文化娱乐区:新建畲族风情文化博物馆一座,内设立畲族服饰展示区、图腾文化文物展示区、诗词书画摄影根艺展示区。新建畲族风情文化广场、对歌台,利用三月三,七月七等畲族传统节日举办大型的歌舞节,进行畲族文艺专场演出。

2、畲族饮食文化区:新建畲族土特产购物店、“畲家菜”餐饮服务摊档、畲族饮食街、畲家茶艺馆、畲家客栈等。

3、旅游观光区:畲族古山寨、畲家古村落(桃花源)、江南小三峡、竹海园、九瀑十八潭、天然滑道——石涧坑、绿色长廊、江南绿春湖湿地等景点的开发

第五篇:江西畲族服饰文化产业发展之我见

摘要:众所周知,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有形的物质又是无形的精神载体。在我省,畲族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现在,由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畲族男女服饰基本类同于当地汉人,能保留一定的民族特色的还在人口相对集中的闽、浙两地,尤以闽省畲家妇女特色显著。所以我们必须加快、加紧研究、保护好本省畲族服饰文化。把握畲族服饰的意蕴与创新,为我省文化产业和经济建设做贡献。

关键词:江西畲族 服饰文化 保护 产业发展

一、 畲族的概况

畲族自称“山哈”,“哈”,畲语意为“客人”,“山哈”即居住在山里的客人。自唐以来,畲民们因生存、发展需要,从广东沿福建的山岭向北、西迁徙并不断分支,适时、适地定居在浙西南、江西、安徽等地,与汉民族交错杂居,形成了现在“大分散,小聚集”的居住格局。在迁徙的进程中,该民族不断融入当地的文化、风俗,受汉族文化影响较深,汉化明显,畲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自己的文字,百分之九十九的畲族使用汉语客家方言,通用汉文。作为畲族文化中最醒目的标志之一的民族服饰也不例外,也在不断地吸取当地的文化元素,形成了目前畲族服饰“大相同,小差异”的特点。

畲族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中人口排列居第 19 位的一个古老的民族,现有人口 70.9 万(据有关资料统计),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等省的百余个县、市。

二、 江西畲族的分布与服饰文化现状

(一)江西畲族的分布情况

我省的畲族分布在7个乡80个村500多个村民小组,近15万人,是全国畲族分布的三大省份之一。这七个畲族乡分别是上饶铅山县太

源畲族乡、上饶铅山县篁碧畲族乡、鹰潭市贵溪县樟坪畲族乡、南康市赤土畲族乡、抚州市乐安县金竹畲族乡、吉安市青原区东固畲族乡和吉安市永丰县龙岗畲族乡。

(二)我省畲乡服饰文化现状

笔者在课题研究期间,带领课题组成员深入上饶铅山县太源畲族乡,鹰潭市贵溪县樟坪畲族乡等地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当地相关的负责人和畲族群众了解当地服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情况。

1、我省畲族服饰总体特征

笔者看到在各畲族乡政府保管的畲族服饰,男、女服装以蓝或黑色为主,只是传统的苎麻或棉大都已被化纤织物所代替。女上装为大襟小袖衫,在衣领袖口和右襟多镶花边,花边多是大红、桃红夹着黄色的花纹,刺绣各种花鸟及几何纹饰,也看到了畲族妇女最具有特色的“凤凰装”与“凤冠”。畲族男子服装基本与汉族相同,男服一般是青色和蓝色大襟短服。

2、在保护和传承上的好的做法

我省注重民族地区经济与文化发展,通过以民族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基础,开发畲族乡村特色产业项目,带动各项文化和经济产业发展。

(1)设立畲族文化广场、服饰博物馆等文化类展示场所,展示畲族发展历史、风俗信仰、服饰及歌舞、特色产品等。如鹰潭市贵溪县樟坪畲族乡。

(2)突出畲族资源特色,建设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特色乡村旅游景区。如吉安龙冈畲族乡以“红色历史、蓝色民俗、绿色生态”发展旅游业。在贵溪市樟坪畲族乡能欣赏到体现畲族精彩艺术的“狗王图”和“马灯舞”,还可听到畲族的多种山歌。

(3)通过举办畲族文化艺术节挖掘、展示畲族文化遗产。2011年4月26日至28日,江西省首届畲族文化艺术节在贵溪举办,预计

2015年4月21日至22日将在江西吉安举办江西省第二届畲族文化艺术节。

这些推广畲族民族风情的做法为保护我省的畲族服饰文化起到一定的作用。

3、依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畲族由于历史上的迁徙与汉族交错杂居,没有形成大块聚居区域,而在长期与汉族交往的过程中,畲族服饰面临被同化而湮没。笔者在畲族乡看不到身穿畲族服饰的畲民。

(2)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变化,生活节奏加快,使得坚实耐磨、保暖为主的传统民族服饰不被新一代畲民们所接受,对他们的经济生活没有实际意义,取而代之的是简洁、明快、具有时代美感的服饰。

(3)随着现代文化的影响,畲民们对于畲族概念越来越淡薄,民族意识一代代淡化,缺少保护、传承本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笔者也了解到如今的畲民家中已没有了本民族服装,在重大畲族活动里,参与者所穿的畲族服饰也由乡政府统一安排穿戴。

(4)如今的青少年一代,他们触摸不到畲族的民族符号与表征,无法领会畲族的精神内涵,没有传承畲族服饰的责任感和主动性。现江西畲族服饰中植物染、手工刺绣等传统手工艺已然缺失,已成为现代工业化的产物,拙朴气息荡然无存。

三、我省畲族服饰文化保护、发展与应用对策

(一)江西畲族服饰文化的保护

1、以保护畲族文化为基础。挖掘文化内涵,开展畲族文化资源普查,全方位、深层次调查研究畲族文化特色内涵。服饰是人类文化的主要载体,研究江西畲族与汉族文化、赣鄱客家文化的交融所形成的具有江西特色的畲族文化,对本省畲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着重要意义。

2、发扬畲族民俗文化,形成鲜明的畲族文化理念。扩大畲族这一古老民族文化在世界的影响,让畲民对自己的文化感到骄傲与自豪。

3、建立传承机制。制定传承计划,使刺绣、染织等手工工艺得以传承。广泛在青少年中进行畲族精神和文化内涵的教育与传播,让年轻一代们形成对畲族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促进畲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江西畲族服饰文化的创新发展

针对本省畲族民族服饰的现状,如何将简洁、明快、具有时代美感的现代服饰元素融合到畲族服饰之中,使畲族人民能在日常的生活中能穿、爱穿、喜欢穿,使畲乡具有真正的民族风情。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畲族聚居的当地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关系到我省畲族服饰存亡的客观现实,对畲族服饰的传承和发展问题进行全面、细仔的调查研究,制订创新、发展规划,落实行动。

2、加大投资力度,增强技术研究的力量,加快科技创新研究的步伐。将畲族服饰元素融合到简洁、明快、具有时代美感的现代服饰之中,组织专门的团队进行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

3、借助于传统的畲族节日(如“三月三”),开展各项与畲族服饰相关的活动,如举办江西畲族服饰设计大奖赛、畲族服饰时尚表现赛等等,以达到展示畲族服饰风采、实现畲族服饰与当今流行服饰融合、传承的目的。

(三)江西畲族服饰文化的应用对策

1、历史上的江西畲族服饰产业

据史料记载,畲族人民是开发江西山区的劲旅之一。他们开辟畲田, 发展农业。大约在宋朝以后,又采用等高线种法,倚山坡,筑梯田。畲族人民还根据山区的特点,经营和发展各种经济作物。据说,畲族

蓝姓以植长种蓝制靛染布而得名,畲民在山区推广种蓝制靛技术,使之成为江西一大利源。赣南“种蓝制靛, 西北大贾岁一至, 泛舟而下, 州人颇食其利”。据说,畲族钟姓以擅长种苎麻织布技术而闻名,这对促进江西山区苎麻种植和加工大有好处。在赣南,“山谷园圃间多种苎”,“不论贫富无不缉麻之妇女”,其他地方也大都如此。历史上江西之所以成为著名的夏布生产省份, 也有畲族开发苎麻种植业的一大功劳。

2、江西畲族服饰文化与现代产业应用

(1)以历史上江西畲族的传统蓝靛染布和苎麻织布技术做为特色产业,成立行业协会,制定产品监管制度,根据规范要求实行定点生产,确保产品的良性口碑,以古朴典雅的原始手工艺的特色,提高市场占有率,更大限度地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将畲族服饰中的苎麻、蓝靛染、刺绣、“凤凰”造型等民族元素用于畲乡旅游产品的开发,同时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吸收外来的、现代的元素,使传统文化服饰流行化,大众化。也可将畲族的服饰元素融入到现代服饰中,在起到保护民族文化的同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用的效果。整合畲族服饰产品产业的各项优势,形成与众不同的色彩、图案内容和表达形式,提升畲族服饰独具特色的整体形象。

(3)营造畲乡氛围,打造畲族风情文化的亮点。畲族服饰产品随之成为旅游市场中的畅销品,建立旅游商品集中销售展示推广中心,实行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管理,将畲乡旅游商品进行展示推广,通过结合如“三月三”等畲族传统民族节日,把畲族旅游品牌做大做强。

总之,通过研究、总结我省畲族服饰文化精髓,由政府到民众,上下合力,采取有效措施,江西畲族服饰定能在现代化的浪潮中得到传承,取得更好的发展。弘扬江西畲族文化精神,体现江西畲族服饰文化特色,打造具有规模优势、人才优势的龙头畲族服饰产品企业,

形成规模效益,不断提高畲族服饰产业的范围与规模,体现畲族服饰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让其为我省文化产业和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力量。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年度工做总结范文下一篇:绵阳市农业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