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服饰图案纹样艺术论文

2022-04-22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苗族服饰图案纹样艺术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关键词:湘西苗族;蜡染;纹样;艺术特征蜡染作为一种古老的防染工艺,兼具艺术与技术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湘西苗族蜡染更是独特且富有魅力,贯穿于湘西苗族的生产与生活。文章基于对湘西凤凰古城、湘西苗寨、湘西州博物馆、私人苗族博物馆、苗艺收藏馆等的实地考察调研,阐述了湘西苗族蜡染历史及其分类,总结分析了湘西苗族蜡染纹样的艺术特征。

苗族服饰图案纹样艺术论文 篇1:

傩巫文化视角下苗族服饰纹样符号中的地域特征

摘要:苗族服饰上的纹样被称为是“穿在身上的史书”。苗族万物有灵的宗教信仰,使苗族认为除天地外,树木花草皆可成为崇拜的神灵对象。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是苗族服饰纹样构成的来源。大自然的花草鸟兽及日月星辰,无不在苗族银饰上展现出来。纹样体现出勃勃生机的生命力和形式美,体现了苗族人民崇尚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审美情致。

关键词:苗族 服饰 纹样符号 地域特征

[本论文为“2013年度贵州省艺术科学规划一般课题(课题编号:13BF06)”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苗族主要居住在贵州黔东南的凯里市、台江县、雷山县、施秉等清水江流域,黔东的松江流域,湘西的沅水流域一带。苗族人自古以来就有把本民族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神话传说等剌绣纹样、银饰纹样的形式记录于衣服饰物之上的习惯。如《后汉书·南蛮传》等古籍中就记载了早在尧舜禹时代苗族先民“好五色之服”,流行挑花剌绣服饰。而苗族万物有神的思想,也使得苗族服饰中的纹样符号折射出了苗族先民的傩巫信仰。

一、苗族服饰纹样中的傩巫信仰符号

人类的巫术需求往往来自于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如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等人生礼仪中都蕴含有巫术的思想。但与其他民族不同的是,苗族的傩巫信仰是典型“一切皆有灵”的泛神论,是真实的历史与神话融合后的傩巫文化。

没有文字的民族其审美文化表现形式相对受到限制,服饰作为民族文化传达的载体,涉及传统文化的大部分领域,包含了精神文化的许多内容。苗族万物有灵的多神论思想认为枫树、蝴蝶、牛、猴、虎、鸟、鱼等都是有神性的,把这些东西刺绣在衣服和打造在银饰上,可以得到神灵的保护,康泰平安,吉祥如意,延年益寿。在苗族服饰造型中,无论是日月星辰、江川河流,还是平原山脉、动物植物等纹样都是具有象征意味的。例如松桃苗族服饰纹样中的“盘瓠( 似龙似狗)”[1]的形象,象征着苗民希望能够多繁衍子孙的生殖崇拜。流传下来为儿童制作“狗衣”、“狗帽”的习俗,也是相信儿童穿上“盘瓠”图案的衣帽能够健康成长,反映出儿童的夭折率高和生存条件极为艰苦时代的原始期盼与信仰。无论是宗教还是巫术,其在发展过程中必然衍化出一套完整的礼仪,形成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

二、苗族服饰刺绣纹样符号中的艺术特征

“蝴蝶”[2]形象在苗族文化中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蝴蝶美丽且能作蛹产卵,有吉祥的寓意,加上神话故事的渲染,蝴蝶的形象成为苗族服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黔东南苗族的祭祀活动,其核心是祭祀父系祖先姜央和母系祖先“蝴蝶妈妈”。在苗族的刺绣图案中多有体现,物化的图案基本是以枫叶作为一种“图腾”标记穿在服饰上。苗族服饰造型及图案纹样便把这种崇拜意识注入其中,出现了大量的枫叶图案、蝴蝶图案造型。苗族服饰的“蝴蝶”造型多以蜡染和刺绣的形式出现,但不同地域和不同苗族支系的图案造型与纹样配色又不尽相同。例如,黔东南台江苗族服饰刺绣中的“蝶中套花”、“求子图”等衣袖纹样,蝴蝶造型古朴,色彩華丽而富有装饰性。苗族蝴蝶形象有的又配以亭台楼阁的抽象符号。例如,台江苗族衣袖饰中主纹为庙宇、凤、花、蝴蝶,其中的蝴蝶纹样就是抽象化的符号。苗族服饰纹样中也有蝴蝶与孩子组合寓意“百子”的图案,还有由各种动物拼合而成的蝴蝶图案,体现了“苗族万物起源于蝴蝶妈妈”的寓意。

“鱼”的形象在许多民族的神话故事中都有体现,苗族的鱼与汉族的鱼寓意有相似之处,但由于巫楚文化的相互影响,苗族对鱼、龙等形象有了自己的解释。由于鱼能够大量产子,暗示了鱼具有旺盛的生殖功能。苗族文化中“鱼”就成为繁衍后代的标志。在黔东南雷山苗族衣袖饰中,一般采用锁绣针法表现出丰富的鱼形图案。比如,人鱼交叠,象征男女交欢;鱼腹有子,象征女性怀孕;鱼龙吐珠,象征子孙无尽。

龙纹在苗服中也极为常见。早期苗族部落母系社会没有严格的等级观念,龙形作为服装纹饰人人都可以使用。因苗疆多虫蛇,苗族的男子为了防止蛇虫的叮咬便在自己身上描绘龙或蛟的图案,用来防止蛇虫的叮咬。苗族的龙纹常常是与其他动物形象随意拼贴而产生的,具有原始神话的意味。因此,苗族服饰憨态可掬的“龙”形象比汉族“龙”的形象威严强悍更惹人喜爱。比如雷山西江抬拱式苗绣中的“蚕龙”图案,龙的纹样造型稚拙概略,有的有翼无角,有的甚至无爪,与其说是处于原始造型阶段的龙,不如说是长着许多条腿的可爱蚕虫。西江苗族女子盛装衣袖上的装饰龙纹,最具地域特色的纹样造型表现手法是“花中套花”,即在一个主要图案中装填若干次要图案,鱼肚子里生出桃子,又在桃子里面孕育出了龙。正因为服饰的每一个图案,每一处细节都具有象征的意义,才使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不被其他民族文化同化,同时也将其灿烂的服饰文化流传下来。

三、苗族银饰纹样符号中的地域文化特征

银饰曾是辟邪秽、驱鬼蜮,保平安及光明的象征,后来却逐渐演变为贵与美的体现。苗族用如此大面积的银饰来进行装饰与他们的民族心理、审美意识是分不开的。在苗族各种银饰图案中,寓含着巫术信仰的图像占据装饰物的主要位置,是苗族原始宗教信仰、图腾崇拜的核心图样,其巫术的意味浓厚。例如:丹江苗族支系妇女背部银衣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宗庙”图像造型。丹江苗族每一件银衣都不能少了这个“宗庙”图样。包括妇女银花头围上的骑马武士以及小孩银帽上的神像,在制作过程中都不能随意创造、变形,它具有统管全身银衣片的作用。

银饰造型中与苗族始祖相关的图腾造型中,西江、施洞、排吊等地苗族苗族妇女佩戴的银牛角[3],大小银角冠是牛图腾造型的标志性符号。水牛既是农耕的主力,水牯牛又是祭祀祖先的牺牲。因此苗族认为水牛是具有神性的动物。雷山苗族逢年过节要给牛吃酒肉和糯米饭进行款待。从银匠那里取回新打制的银角时,除了付给工钱外,还要送糯米饭等礼物以示感谢。把银角拿回家时要备酒肉请亲朋好友庆贺,并说:“把门敞开,拉牛来了。”在苗族大型的祭祀活动中祭祀杀牛,是对远祖“蚩尤”的追忆和对族群起源的认同。因此,苗族银角只能在节日或嫁娶等重大场合才穿戴使用。银角冠由银泡、银片组成的银冠左右,加以两支长长的牛角状银片,高高扬起的两弯牛角,既是美丽至尊的象征,也具有明显的牛图腾崇拜的色彩。

蝴蝶造型是苗族银饰不可或缺的重要纹样之一。在银围帕、发簪、银梳、耳环、衣帽饰、项圈、压领、银衣片、背带、腰链、吊饰、手镯、戒指、烟盒、围腰银牌等几乎所有的银饰上都能看到蝴蝶的形象。苗族银饰中还有一种独特的饰物是响铃,不论是项圈还是挂牌、吊牌、围腰吊饰,都常常佩有响铃,这也是一种迁徙的遗风。在响铃声中,人们走过了一道道山水,前呼后应,永不失散。

苗族的银饰虽然出现较晚,但由于苗族口传文化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漫长的迁徙和征战的历程在已经定居多年的苗族生活中刻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如今,他们依然铭记着祖先迁徙和征战的千难万险,回忆着迁徙途中的风物,崇拜着祖先的勇敢顽强。银饰纹样中反映苗族早期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以及清水江迁徙历程的纹样符号十分丰富。例如,“骏马飞度”图案,是苗族服饰和头冠上常用的图案,由马和骑士组成,是苗族先民悲壮迁徙的见证。在台江和雷山苗族银花头饰上,有武士手执刀棍,骑马奔驰的造型纹样。施洞苗族妇女佩戴的银马围帕中左右两边各7名制作精细、头挽高髻、手执兵器立于马背之上的剽悍男人相向而驰。 “星宿花”表示蚩尤和黄帝打仗时,在夜里行军,依靠星宿指引方向,表现了苗族先民们驰骋疆场不断西迁的征战场面。“虎爪花”叙述了迁徙到深山后打虎的故事,等等。妇女背饰银衣片上,也还保留有男子骑马的纹样。另外,苗族妇女胸饰挂牌镂刻有各种刀、剑纹样,妇女常常将各种刀剑、挖耳勺等银饰挂在腰间,表现了苗族人对先祖的缅怀。苗族通过银饰雕刻这种独特的记载形式,其中的蝴蝶、锦鸡、龙、凤纹样与苗族的神话传说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显示了苗族对神话的信仰。在其内心深处烙下祖先的迁徙历程,表现出对先民们的大无畏精神的崇敬之情。

图腾崇拜与巫术直接影响到苗族银饰的造型,产生了鼓钉银额带、鼓钉银镯、鼓钉银梳等银饰。锐角鼓钉象征的是闪电和光明。苗族相信一切锐利之物都可以避邪。

银饰作为苗族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承载着与苗族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思维信仰理念、生产生活方式、巫术祭祀礼仪等文化内涵。地域特色造就了苗族银饰所包含的各种图腾、巫术、神话、民间传说的物化载体,最终使得苗族银饰具有繁、重、多、大的视觉美。它的存在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心理特征,所表现的符号寓意的形态是多样的,区别于其它民族的重要符号和精于其它民族装饰物品的艺术语言。

苗族万物有灵的宗教信仰,使苗族认为除天地外,树木花草皆可成为崇拜的神灵对象。银饰上三角形的枫叶纹代表枫树是祖先之祖,具有生殖崇拜含义的“鱼纹”是苗族从头到脚各种银饰少不了的纹样和造型。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是苗族服饰纹样构成的来源。大自然的花草鸟兽及日月星辰,无不在苗族银饰上展现出来。纹样体现出勃勃生机的生命力和形式美,体现了苗族人民崇尚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审美情致。各种图腾符号与各种动物、花草图案造型灵活搭配,给银匠留下了无限的想象和创造的空间。苗族服饰纹样符号对研究人类交往行为学、苗族历史文化、苗族先民创造的地域文化符号具有深远影响。

注释:

[1] 盘瓠:苗族的始祖。相传苗王的女儿和打败敌人的龙狗交合产下六男六女,互相交配,繁衍子孙。

[2] 相传蝴蝶妈妈送给苗族先祖姜央夫妇一头小水牛,小水牛生长十分迅速,成年后产下一头小水牛,姜央夫妇也同时生下了儿子。之后,姜央夫妇家人丁兴旺,生活富足。

[3] 传说苗族的先祖蚩尤就是头上有角的。据《述异记》记载:“秦汉间说,蚩尤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觚人,人不能向。”

参考文献:

[1] 方李莉.梭戛日记[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

[2] 尹存国.审美中国[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3] 封孝伦.美学与艺术的集思[M].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2014

[4] 刘成纪.自然美学的哲学基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5] [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6] 封孝伦.人类生命系统中的美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李洁,铜仁学院教授,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美术教育、民间美术与文化。

作者:李洁

苗族服饰图案纹样艺术论文 篇2:

湘西苗族蜡染纹样的艺术特征分析

关键词:湘西苗族;蜡染;纹样;艺术特征

蜡染作为一种古老的防染工艺,兼具艺术与技术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湘西苗族蜡染更是独特且富有魅力,贯穿于湘西苗族的生产与生活。文章基于对湘西凤凰古城、湘西苗寨、湘西州博物馆、私人苗族博物馆、苗艺收藏馆等的实地考察调研,阐述了湘西苗族蜡染历史及其分类,总结分析了湘西苗族蜡染纹样的艺术特征。

1湘西苗族笑蜡染概述

湘西苗族自古以来只有语言而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很少有关于蜡染的文字记载和描述,但是他们将各个时期的历史发展变化以及神话传说以蜡染的艺术形式呈现在日常生活物品中,例如:被面、床单、围腰、裙子、上衣等,以图形的方式代替文字记录苗族的古老文化和迁移历史,转变为无声的历史符号。早期的湘西苗族居住于封闭的山区内,伴有交通环境闭塞、经济不发达等不利因素,但正因如此,湘西苗族的蜡染工艺才能不被外来文化冲击,在言传身教中传承保存下來,保留了本土性与民族性的特色。

湘西地区气候湿润,动植物资源丰富,因此,当地苗族人民自己种植棉花和所需染材,养殖蜜蜂、纺纱织布,自给自足。据考证,早年间的湘西龙山县盛产蜡染所需的染材——蓝草,并有专门的大型靛坑来制作染料,早期的蜡染就是把蓝草的根茎浸泡到水中,待其腐烂分解后,将自织的土布直接放到染液里浸泡。20世纪50-70年代,湘西各地已有几百家染坊,凤凰蜡染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因此,又被称为湖南境内的蜡染之乡,蜡染历史悠久。

湘西苗族蜡染演变至今开始追求色彩、技法、纹样上的多重变化,蜡染工艺和工具也更加现代化,不仅有效缩短了蜡染时长,使生产效率更高,并且制出的蜡染产品、工艺品等更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这一系列的变化都在帮助古老的湘西苗族蜡染走出难以发展的困境。

2湘西苗族蜡染纹样分类

图腾崇拜、祖先崇拜、民族崇拜是湘西苗族地区蜡染纹样形成的主要原因,这些纹样以不同的造型出现在苗族的民间工艺品中。他们崇拜、敬仰大自然,将大自然中常见的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等形象作为图腾符号,认为它们可以庇护自己的族人。

2.1按表现形式分类

湘西苗族蜡染纹样在表现形式上可以分为抽象纹样和具象纹样两大类。抽象纹样是苗族人民将客观存在的自然景象高度抽象化的结果,比如由星空、河流、山川等自然景物变化而来的星辰山川纹,以点、线、面元素来代表不同的事物,从而完成对大自然的描绘;具象纹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对具体存在的客观事物的直接描绘,另一种则是将湘西苗族人民脑海中想象的形象与现有事物的形象相结合,从而创造出一种新的、不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2.2按题材分类

在题材上湘西苗族蜡染纹样主要分为植物类、动物类、人物类,每一类题材的表现形式都有不同,并且这些题材下的蜡染纹样都具有自身的文化寓意。

常见的动物类蜡染纹样有龙纹、鱼鸟纹、龙凤龟、蝴蝶纹这几种,这些动物纹样都是由图腾崇拜、祖先崇拜演变过来的。在当地流传的历史创世史诗《古老话》中,明确地表达了对蝴蝶的尊敬和崇拜,蝴蝶被认为是世界万物的始祖,它从枫木中生长出来,能够使人趋吉避凶、祛除灾病,带来丰收与安宁,因此,蝴蝶纹样积淀着祖先崇拜的原始意识,久而久之变为了苗族特有的一种文化意识。在当地服饰、包被等装饰物上经常能见到各种蝴蝶造型,并与花卉、鸟类纹样相组合,形成“蝶恋花”“鸟蝶图”等图式,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深得苗族群众喜爱。

经典的龙凤龟纹样是由龙头、龟身、凤尾组成,因为只有龟是现实中存在的动物,而龙凤都是传说中勾勒的形象,所以,它属于意向复合实物的造型手法。“龙”寓意苗族男性身强体健,“凤”寓意苗家女子美丽动人,“龟”寓意苗族人民健康长寿,龙凤龟纹样寓意深刻,多应用于桌布、围裙、包巾之上。

植物类蜡染纹样多以山间田野的花草为原型,如棉花、梨花、桃花、狼蕨革草等。相传苗族在长期迁徙过程中精疲力竭,但是途中看见了生气勃勃盛开的梨花又重拾生活的信心,因此,梨花作为苗族传统吉祥纹样保留并流传了下来。狼蕨草是漩涡纹的原型,是以抽象几何形式表现的,在视觉形式上是最引人注目的一种几何纹样,在内容含义上,也是一种说法最多样的纹样。有一种说法是古时候一个姑娘生了病,她的母亲便从山上采回一些狼蕨革的嫩苔,姑娘吃了之后病就好了,为了纪念这棵救命草,人们就仿照这种草的形态画在服装上用作装饰。

人物类蜡染纹样又分为记录苗族人民生活场景、生活习俗和神话传说这几种,如:清清河边水、月光曲、纺线、绣苗花、夜郎神话等,在记录生活场景中多以苗族妇女为主要人物,周围配以一些生活工具或以自然景物为背景。

无论是哪一类的蜡染纹样,它们都积淀着湘西苗族人民的历史意识,文化内涵丰富,主要侧重于表现本土的习俗和人民的生活愿景。虽然与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蜡染纹样有相互贯通之处,但是湘西苗族的传统蜡染不注重华丽的矫饰,以淳朴典雅、纹样优美、立意简略清晰的特点独树一帜。

3湘西苗族蜡染纹样的艺术特征

3.1纹样组织中的节奏与韵律

湘西苗族蜡染纹样在组织形式上的表现是有节奏、规律的,当这些纹样进行有序、有节、有度地变化时会形成秩序的美感,同一纹样反复出现时就会产生节奏感。由于绘蜡工具蜡刀的特点,蜡染纹样以线条勾勒为主,直线与曲线相结合,动静相宜,变化多端。同时,线条的粗细排列具有形式美,流畅的线条也富有动态和节奏感。正是这些线条在纹样中的使用,才能完成巧夺天工的蜡染图案。韵律则是以节奏为基础,进而形成重复律、渐变律、起伏律、交错律。节奏给予蜡染纹样条理性,韵律则赋予其情调。在湘西蜡染中动植物纹样和几何纹样的运用就很好地体现了蜡染纹样的这一艺术特征。

3.2整体构图的规整性

湘西苗族蜡染纹样的规整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纹样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圆形、三角形、方形等几何形态,这些几何形态在排列组合上容易形成规则,具有规律性,并且便于人们记忆;另一方面,体现在清晰的骨架形态上,在一幅蜡染作品中不仅有主题纹样还有辅助纹样,这些纹样组合成的图案都有自己的骨式,十分讲究对称与均衡,因为对称与均衡会带来安定端庄之感,可以使构图规整有秩。

3.3物象的平面化处理

湘西苗族蜡染纹样并不强调所绘对象的实体感与纵深感,而是把剪影似的形象用蜡刀以线条的形式描绘出来,减弱空间的层次感。他们将自然物象简化概括、进行平面化处理,消除物象自身的体积感并且把所有纹样绘制在同—画面中,以平面构图为主。

3.4丰富的内涵和象征寓意

湘西苗族的蜡染纹样大部分都被注入了苗族人民的情感,这种寄情于物可以分为两种表现:一种是以象征或隐喻的手法来表达某种寓义,即以某一具体物象来表现某一抽象的概念,吉祥寓意最为常见。例如,龙纹被予以消灾纳福、造福人类之意,鱼鸟纹中的鱼纹象征女性,鸟纹象征男性,鱼鸟纹则寓意夫妻恩爱。另一种则是借由物象来表达深刻的历史内涵以及对祖先的尊崇,更多地是一种思想的延续。例如,铜鼓纹是由祭祀中所用的铜鼓变化而来的,表达了对祖先的缅怀和崇拜。又如,星辰山川纹则是对自然环境的浓缩,展现了当时的历史面貌。

4总结

随着湘西旅游地区的发展和蜡染传承人的搬迁,湘西苗族地区的传统蜡染现存越来越少,原汁原味的湘西苗族蜡染纹样很难寻找到,因此,更要对加大对当地蜡染的保护和传承力度。在对湘西苗族蜡染纹样有了深入了解后,就可以在保留这些蜡染纹样特征和文化寓意的同时,对其进行创新设计或者再设计,使湘西苗族的蜡染艺术得到传承,进而焕发生机。

作者:王晓雪 唐立华

苗族服饰图案纹样艺术论文 篇3:

龙纹刺绣在苗族服饰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苗族服饰刺绣纹样具有丰富性与多样性,其中最具代表性便是龙纹,经过千百年的演变与传承,苗族服饰中的龙纹刺绣呈现了苗族人的审美价值,彰显了苗族人的心理崇拜。龙纹刺绣作为苗族文化的一部分,其具有标志性、代表性与典型性,为了深入了解龙纹刺绣,本文研究了苗族服饰中龙纹刺绣演变、特点及其应用,旨在弘扬苗族文化艺术,凸显龙纹刺绣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苗族服饰;龙纹刺绣;应用

在我国少数民族中,苗族的人口较多,它作为汉族的主要兄弟民族,与汉族有着相似的民间符号,其中龙纹作为传统图案的一种,它广泛应用于苗族服饰。此时龙纹刺绣不仅蕴含着苗族的历史文化与价值理念,还体现着苗族人的审美意识与表现技巧。为了全面了解苗族龙纹刺绣,使其传统艺术与文化价值得到弘扬与传承,本文探讨了龙纹刺绣在苗族服饰中的应用。

一、苗族服饰中龙图腾及龙形态的演变

苗族服饰中涉及的龙较为丰富与多样,如牛龙、鸟龙、鱼龙及蚕龙等,此时的龙作为结合体,均与其他动物共同组成,与汉族的龙相比,苗族龙造型奇特,如人首鱼神龙、鱼身牛角龙等,此时的龙体现着苗族的传统文化,即农耕文化与鱼文化。同时,苗族人认为龙有善恶,同时也分为山龙、水龙等,其中山龙与山脉与财富有关,而水龙与气候、家庭与健康等有关。苗族人认为龙能够转化善恶,如果在兴建房屋时,未祭祀山龙,则极易触犯山龙,进而便会降灾祸。再者,苗族龙的形态多样、亲和可爱,与人关系紧密。

苗族服饰中的龙纹刺绣纹样较为常见,特别是湘西与黔东南地区,此类地区苗族服饰的龙纹刺绣颜色主要为红色、白色与黄色。苗族人对龙十分崇拜,各地区常有招龙、接龙、祭龙与安龙等活动,其寓意多为保平安、盼风调雨顺、家庭和睦、福泽万民等,同时,苗族人也认为龙象征着其民族始祖。

苗族人认为龙是神物,它会赐福于民众,代表着吉祥,苗族龙的形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角,它作为苗族龙最为显著的特征,常为牛角,苗族人认为龙牛相通,同时,也认为龙是自己祖先的化身;其二,头,苗族龙头与汉族龙头具有一致性,但无龙须;其三,身,苗族龙的身体具有多样性,常与其他动物结合,根据调查可知,其形体最少有10种,如牛身龙、蛇身龙、鱼或虾身龙等;其四,尾,苗族龙尾各异,常见的有金鱼尾、羽尾及马尾等。

二、苗族服饰中龙纹刺绣的特点

(一)在刺绣造型方面

苗族服饰中龙纹刺绣的造型源于中华龙文化,同时具有明显的苗族文化特征,通过苗族人的创造,使苗族龙具有了丰富性与独特性,因此,在苗绣中呈现的龙纹造型各异,图案有疏、有密、有聚、有散,同时其曲线十分流畅,以此增加了苗族龙纹的生动性与多变性。

苗族服饰刺绣工艺主要有平绣与锁边平绣,特别是女性服饰上的龙纹,其主要刺绣与苗锦,此时的苗锦是由面纱、丝线、毛线等组成,其材质对刺绣工艺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苗绣服饰刺绣还包括辫子绣、缠绣及梗边打籽绣等,不同刺绣工艺所呈现的龙纹样效果各有不同,从而增添苗绣龙纹的丰富性、多样性与艺术性。

(二)在象征意义方面

苗族服饰中的龙纹呈现着平民的思想,龙不具有独有性与专有性,而是属于苗族所有人,因此,无论穷人、富人、老人、小孩等服饰中均可刺绣龙纹。苗族人认为龙应生活在人间,在苗绣中有训龙、戏龙及骑龙等图案,此时的龙纹传递着苗族人对大自然的渴望,希望能够驾驭自然,同时,其造型均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示着苗族人对吉祥与平安的期盼。

三、苗族服饰中龙纹刺绣的应用

苗族服饰中刺绣的龙纹承载着苗族人对龙的崇拜,自苗绣作为民间艺术品之一,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其龙纹样式的丰富性与创造性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根据苗绣中的龙纹观察可知,其图案稀疏落错、曲线起伏流畅、色彩艳丽缤纷,同时,在高超的刺绣技艺下,苗族龙纹刺绣呈现出了一定的艺术美、造型美与视觉美。

(一)应用体现

在苗族服饰中应用着不同的龙纹刺绣,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地区为黔东南与湘西地区,二者虽然龙纹刺绣各异,但均具有鲜明的创造性与丰富的想象力,具体纹样如下:

1.水牛龙

此纹样分为两种,一种为龙头牛身,另一种为龙神牛头,二者均为水牛角,其身体短胖、四肢发达。对于苗族而言,其對牛有着深厚的情感,牛与龙均为其民族图腾,因此,水牛龙逐渐成为苗绣的重要纹样之一。在黔东南地区,围裙上刺绣水牛龙图案,其场面宏大、色彩艳丽,其底色多为橘色,通常缎面上刺有两条牛龙,多为深蓝色龙纹。

2.蚕身龙

此纹样均为龙头蚕身,其身体短胖,并呈波浪状蠕动,蚕虫特点较为明显。虽然蚕身龙的头较小,但其双眼有神、牙齿尖利、足如鸡爪,它常与方孔钱联用,进而增添了蚕身龙的寓意。在苗族服饰中蚕龙纹多见于苗女装衣袖,通常以绉绣而成,如图1所示。

根据蚕身龙可知,其局部多呈放射式、向心式、全景式,其图案造型为人营造了神秘的氛围。同时,苗族服饰中的龙纹融合着真实与虚幻、具体与抽象,它将真实世界肢解后重新构造出新的审美空间与艺术形象,并且利用了多种艺术手段,如夸张、组合,其变形的线条、着色及构图等呈现出了与众不同之美。

3.凤头龙与人头龙

凤头龙纹样为凤头或鸡头,身体修长,并呈锯齿状,它常见于贵州月亮山区,多用于百鸟衣,同时苗族女装肚兜也可见凤头龙纹。人头龙纹样为人头蛇身,头有角、身遍布鳞甲、尾为鱼尾,它常见于苗族妇女围裙。通常情况下,人头龙位于围裙的中间位置,两侧伴有水龙、鱼与虾等,此时人头龙纹样的颜色多为紫红色,色彩鲜明。

苗族服饰中应用的龙纹常位于中间位置,并且周围环绕其他动植物,如花草、鱼虾等,此时的图案具有动态平衡的特点,其体现了苗族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崇拜,也展现了苗族女性的审美价值。

4.其他龙纹

飞龙纹样为龙头、蚕或鸟身,部分纹样有两翼,呈飞翔状,其色彩艳丽,在苗族服饰中多出现在衣袖,主要用于花饰。蜈蚣纹样为蜈蚣头,身体修长纤细,全身遍布须鳍,呈蜿蜒曲线状,展现了曲线美。

(二)应用价值

对于苗族龙纹而言,其具有丰富性与多样性,充满了想象力与创造力,它与苗族人的信仰、习俗及生产等均紧密联系,因此,不同的龙纹刺绣于苗族服饰,不仅属于艺术表现的一种,还承载着苗族文化及其民众的情感。

苗族服饰中应用的龙纹刺绣,其造型各异,色彩艳丽,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如下:一方面,农耕文化,苗族属于农耕稻作民族,在其耕作过程中,水与牛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龙纹刺绣中常见水牛龙,将耕作的牛、水与掌控风调雨顺的龙进行结合,从而获得牛龙的纹样,在苗族服饰中常见牛龙造型,如女装衣袖及盛装,此纹样显示了苗族的农耕文明,体现着苗族人对龙的期盼,望风调雨顺,民富安康。另一方面,生命繁衍,对于任何民族而言,在其发展过程中,生命繁衍均十分重要,在日常生产过程中不仅要依赖生活资料,还要依靠人自身的生产,即:人的繁衍。苗族将鱼作为繁衍符号,主要是由于其有多子的特点,同时它还可以转化为龙,因此,苗族女性服饰中常见鱼龙纹,如图2所示。

四、总结

综上所述,苗族服饰中應用龙纹,不仅表现了龙纹刺绣的技艺,还呈现着民族的信仰与心理,为了传承苗族文化,本文探讨了苗族龙图腾及龙的形态,同时分析了龙纹刺绣在苗族服饰中应用的特点、表现及价值,相信,在此基础上,苗族文化价值将更加凸显。

参考文献:

[1]何圣伦,金科.苗族刺绣中龙纹图案的生态文化意义解读[J].装饰,2015(7):92-95.

[2]梁惠娥,时蕾.论苗族服饰中龙纹图案染织绣技艺之美[J].丝绸,2011(4):32-34.

[3]曾祥慧.试析黔东南苗族服饰的文化整合[J].贵州民族研究,2010(3):71-78.

[4]段泽民.湘西苗族服饰刺绣艺术特色探析[J].美与时代(中旬),2010(3):71-74.

[5]李洁.文化人类学视角下贵州苗族服饰艺术的文化价值[J].美与时代(中),2010(10):50-53.

[6]许凡,赵晶,阳献东.符号与象征——黔东南少数民族刺绣纹样的精神意涵[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3(2):32-35.

作者:郭蓬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内部控制企业财务管理论文下一篇:实验教学改革有机化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