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党的领导

2022-11-06

第一篇:新时代加强党的领导

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谈到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时,第一句就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对于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强调,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完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加强党对各领域各方面工作领导,确保党的领导全覆盖,确保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0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这是总书记深刻总结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这一重要论述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境界。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胜利,进而又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成功。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取得一切胜利和成功的最根本、最关键原因,离开党的坚强领导,中国就会成为一盘散沙,我们为之奋斗的民族复兴大业就根本不可能完成。

我们党在长期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了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毛泽东、邓小平等历代中央领导核心都曾反复强调加强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大力推进党的建设,提出一系列党建新思想,推出一系列党建新举措,使曾经一度出现的党的领导弱化、虚化和从严治党宽松软的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实现了全党思想上的高度统

一、组织上的坚强团结和行动上的高度一致,极大增强了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也正因为如此,才使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显著增强,从而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党的建设也提出了新要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02 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极端重要性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7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

历史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党的领导下开创和发展起来的,也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继续推进。进入新时代,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我们才能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才能始终保持政治定力,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担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旗帜鲜明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同时也要看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保证全党一盘棋,使党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步调一致沿着正确方向阔步前进,才能汇聚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磅礴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需要。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原则,是党的建设题中应有之义。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我们党一以贯之地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党自身建设的方向性、根本性问题抓紧抓实,才使我们党始终成为领导人民进行社会革命的坚强领导核心,带领全国人民攻克了一个个难关、战胜了一个个挑战,党自身也在领导伟大社会革命的实践中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中国共产党从来不是为了自身建设而进行自身建设,党的建设归根到底是为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最终完成党所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实践证明,只有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我们党才能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为改革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可靠保证,才能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03 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基本内涵

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只有党的政治建设搞好了,才能保证党的政治方向对头、政治原则坚定、政治路线正确,才能统一全党意志、凝聚全党力量。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我们党作为一个有着8900多万名党员、在13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大党,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必然导致四分五裂、一盘散沙。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总书记看齐;必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记“五个必须”、严防“七个有之”,以实际行动保证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

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在当今中国,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居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对内政、外交、国防、民族等工作,对国家立法、司法、行政、监察机关,对经济、文化、社会、群团等组织和党外群众进行全面领导。同时,在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个历史进程中,党都居于领导核心地位,始终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地方党委要坚决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积极发挥在本地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在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上下功夫,领导和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和人民团体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配合,形成强大合力,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不断完善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

制度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以党章为根本,以准则、条例等中央党内法规为主干,健全和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供制度保证。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既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又善于集中统一,保证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保证党的决定得到迅速有效的贯彻落实。

要建立健全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强化党的组织在同级组织中的领导地位。

要优化党的组织机构,确保党的领导全覆盖,确保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

要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和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将党委常委会听取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党组工作情况汇报作为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注重发挥这些组织中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善于通过这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来贯彻实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实施党委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 04 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具体体现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党的全面领导必须体现在党和国家事业的全领域,覆盖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全方位,贯穿到党和国家发展的全过程。对此,总书记曾经形象地说过,这就像“众星捧月”,这个“月”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必须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中央令行禁止。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一要体现在加强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上。通过强化党的政治领导,确保党坚定不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通过强化思想领导,使全体党员不断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通过强化组织领导,认真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二要体现在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上。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这就是说,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党的各级组织、宣传、统战、政法等部门,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的党组织,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的党组织,都必须坚决贯彻落实。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三要体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坚持党的领导,绝不仅仅是政治立场和政治原则,也是工作准则和具体要求,更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既然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方面都要靠党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四要体现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战略规划和战略重点,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理所当然应当而且必须统筹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协调领导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全过程。

05 坚定不移地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

把讲政治落实到行动中。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不断增强拥戴核心、维护核心、服从核心、紧跟核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真正做到对党忠诚、襟怀坦白,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地方党委要坚定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积极主动地在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中谋划地方工作,推动地方发展。要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绝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绝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绝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搞变通。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纲领。只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才能推动工作,指导实践。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深化学习教育和宣传阐释,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 不断提高党的全面领导能力。

总书记指出,领导13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如果没有过硬的本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就是一句空话。新时代新任务对党的全面领导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今世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的矛盾和问题发生了深刻变化,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发生了深刻变化,工作对象和工作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对我们党长期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要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不断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紧紧抓住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建设,锻造一支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保证党的全面领导真正落到实处。

必须加快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步伐,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全面从严治党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基础和保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重整行装再出发,各级党委要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决杜绝任何违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言行;坚决剔除那些对党不忠诚不老实、阳奉阴违的“两面人”;坚决巩固拓展正风肃纪成果,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防止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反弹回潮,特别要加大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整治力度;坚决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更有效地遏制增量、更有效地削减存量,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打击农村村霸,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

邓小平同志早就说过:“共产党有没有资格领导,这决定于我们党自己。”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然会赋予各级党组织更多职权,同时也会带来更大责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党真正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第二篇:关于加强新时代机关党的建设的调研报告

习总书记强调:“党的全面领导能不能落到实处,关键看能不能把党建设好、建设强,这就必须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机关党建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聚焦用力、务实从严,走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前头。通过调研思考和工作实践,新时代机关党的建设仍面临固有顽疾、风险诱惑、务党能力不足等诸多矛盾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解决。

一、机关党的建设面临的矛盾问题

一是信仰追求的弱化缺失。反思十八大以来被通报的党员领导干部的贪腐案件,究其原因就是信仰追求出了问题,这就暴露出机关抓党内思想建设和政治引领还存在形式主义的问题。调研中发现,机关党支部抓教育学习照本宣科,以做笔记、写体会、背要点代替学习思考的现象普遍存在;教育方法单一,重形式表象、轻内容实质的情况普遍存在;表态调门高、底数难掌握,思想问题要么发现不了,要么发现了已经无可挽回。

二是沉疴积弊的沾染遗害。机关长期受流毒积弊影响,不良作风积习没有彻底根治。调研中发现,有的机关存在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不严的问题,党费缴纳、思想汇报不主动不及时,党员承诺践诺流于形式,组织生活质量不高,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够较真碰硬;支部议事决策不够规范,会议制度坚持不好,会议记录要素不全;自主抓建能力偏弱,组织生活会制定整改措施后没有形成台账。

三是酒绿灯红的风险诱惑。机关管钱管物,对外交往多,利益诱惑多,廉政风险大,尽管这些年通过巡视的震慑警醒,党风廉政建设面貌焕然一新,但调研中发现,机关管钱管物的廉政风险仍然常态存在,“微腐败”问题还没有完全杜绝;支部管理失之于宽,片面认为廉政监督是纪委的事情,忘却了自身的主体责任;有的机关支部干脆把具体业务全权交由助理员负责,放松了党的领导监督,致使失察失管。

习近平同志早在2009年就强调指出,“机关党建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走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前头”,要“引导广大机关党员、干部做高举旗帜、坚定理想信念的表率,做服务大局、推动科学发展的表率,做转变作风、服务基层群众的表率,做改革创新、保持先进本色的表率”。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提出,“要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求基层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总书记关于加强机关党建“走在前、做表率”的要求,切实加强和改进机关党支部建设尤为重要,这是加强机关党建的重中之重。

(一)深刻认识新时代给基层党建工作带来的新机遇新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一个重大政治判断。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意味着新起点、新任务、新要求。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一定要适应新时代,自觉地站在新的起点上,努力完成党的新任务和新使命。同时,新时代也为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舞台,为基层党组织建设创造了良好环境。我们应当把握这一机遇,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努力开创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局面;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系统学习、深刻理解、努力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决维护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核心地位的政治自觉;转化为改造主观世界、坚定理想信念宗旨、锻炼坚强党性的思想自觉;转化为指导基层实践、推动党建工作、改造客观世界的行动自觉。

(二)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机关党支部建设首位。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推进基层党建创新,要认真落实这一要求,把党的政治建设贯穿基层党建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学习贯彻维护党章,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三)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建设全面过硬机关党支部。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一个重要命题,就是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在机关党建方面,重点是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强化党组(党委)领导责任,抓实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着力解决“灯下黑”“两张皮”问题。还要注意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党支部建设、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落实等内容,并不断总结各地基层党组织的好做法好经验,努力使基层党组织更好地发挥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作用。

二、当前基层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当前机关党支部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与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相比还有一定距离,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对党建工作的认识站位还不够高。一是有些机关基层组织对党建重视程度有差异。凡是对抓党建工作重视、工作基础好的,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就抓得好、有活力;凡是重视程度不够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就存在弱化、虚化的问题。二是有些机关基层党组织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现象。党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有的基层党组织还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效果”的问题,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力和影响力不大,个别基层组织虚化、弱化问题还未完全解决。有的支部存在畏难情绪,思想不解放,视野不开阔,对加强规范化建设不想抓、不会抓,不愿抓、不创新,消极应付;有的支部存在组织活动、业务工作“一锅煮”、“一竿子插到底”的现象。三是有些机关基层党组织“最后一公理”问题还未完全解决。主要是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延伸落地不够,《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赋予机关基层党组织

9项职责和机关纪委5项职责的落实不到位,责任传导有层层衰减的现象。有的支部书记履行主体责任不到位,工作没有落到实处。

(二)机关基层党组织执行力还不够强。有的机关党组织对组织生活制度抓得不实、流于形式,活动开展不经常,存在重工作、轻学习的现象。一是组织生活制度执行度不够。虽已建立严格党的组织生活的长效机制,但在执行过程中,有些制度仅停留在口头上、墙面上、文字上。在工作决策程序上,设计了民主决策,但在实施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前期调研不足,讨论不充分,民主发扬不够,先定调后讨论等现象。二是组织生活存在形式主义现象。党内组织生活存在于只满足于时间、次数要求,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民主传统形式上继承多,实质上突破少,蜻蜓点水多,触及灵魂少。有的同志仍然存在“多栽花、少摘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的好人主义。党建工作计划、学习计划、“两学一做”长效机制活动计划有的存在依葫芦画瓢的现象,满足于应付,规定动作完成得较好,自选动作却不丰富、没有特色。“请进来走出去”活动形式开展得较少,学习形式不够灵活多样。三是基层党组织生活制度执行还不够到位。有的支部对“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业务不熟、执行不力;有的支部的学习档案不完整,甚至有的开了会没记录、没签到,有的党员参加学习没有写学习笔记,没有撰写学习体会,有的支部很少检查党员的学习笔记,对党员学习情况的检查督促流于形式;有的支部听取党员的意见少,找党员谈心交心的活动少,对他们最需关心的是什么、急盼解决是什么、每个人思想怎样,了解不够、不及时,排扰解难意识还不够强,导致一些党员活动开展不在点子上,效率低;有的基层党组织还停留在传统的开会、发文和说教式、灌输式的工作方式上,存在质量不高、流于形式的问题,特别是一些明文规定应该落实的制度没有很好落实。

(三)机关基层党务干部力量配备还比较薄弱。随着形势的发展,机关党建的职责更广、任务更重、要求更高。机关的党务工作者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党务工作者”,而应是党务工作和行政工作“一肩挑”的复合型人才。一些党务人员年龄偏大,存在传统思维定势,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工作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找不到抓手、摸不到门路。特别是支部书记,其作用和地位相当重要,一个支部党建工作抓得好不好、规范不规范,支部书记是关键。但从调研的情况来看,一些机关党务工作者,虽然有搞好机关党建的真诚愿望和充足干劲,但缺乏必需的专业党建知识和能力。

(四)支部自身建设还不够过硬。在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上还存在着差距,表现为对支部的党员管理、党员监督等制度的建设、贯彻情况以及发展积极分子等工作,仅仅是进行督导,认真研究部署和严格管理不够,调度工作进展情况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反馈机制。有的党支部担当意识不够,安于现状,面对新形势缺乏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有的支部工作要求不高,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不积极思考如何解决困难和问题,上交矛盾,不敢担当,不愿负责,怕担责任。存在老好人思想,对党员提醒不多,预警不够,原则性不强。对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面上谈心多,针对性和苗头性问题预防制止少。

(五)基层党建科学考评体系还不完善。党建目标责任考核与业务工作目标指标考核相比,还存在抓落实的措施不够科学、方法比较单一、手段相对落后等问题,党建考评结果运用不够,考评“指挥棒”“风向标”作用没有有效发挥,跟踪问效问责也不够严格。如,对党员如何进行考核评价,特别是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党员应该达到什么水平,如何检测,还没有形成科学的操作性强的考核评价机制,导致在党员管理上,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挫伤了部分党员干部工作积极性。

三、加强机关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几点对策

机关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涉及政治引领、组织设置、群众工作、工作执行等方方面面。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把机关基层党组织打造成坚强战斗堡垒,全面提升机关党建工作水平。

(一)强化政治功能,提高政治站位。机关基层党组织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必须强化其政治功能。一要严格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提高政治站位,站稳政治立场,增强政治定力,强化政治引领,确保绝对忠诚。要推动党内政治生活严起来、实起来,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确保组织生活制度时间不“缩水”,内容不缺项,程序不走样。二要注重党的组织生活创新。要广纳良言,除“三会一课”外,可以举办一些主题党日活动、党知识竞答、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等等,把政治文化建设寓于党员干部教育监督管理之中,使党员干部在政治生活熔炉中和政治文化熏陶中锤炼党性、提升境界。三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作表率,带头参加组织生活和教育活动,形成以身作则、以上率下的正确导向。

(二)完善制度机制,提升贯彻执行力。组织生活制度是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根本保证。一是构建制度标准体系。以济南市委组织部印发《关于从严落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的五项制度》为标准,对党支部五项组织生活制度流程和标准进行细化。深入探索创新,对实践中存在问题的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做好废止修改和完善,形成可行、可操作的制度规范。二是坚持跟踪督导。严格支部的考核管理,推行党支部会议记录调阅反馈制度,结合日常工作检查,增强调阅的力度;定期开展基本动作落实自查自纠,掌握基本动作和制度落实情况;切实将党建与行政工作同目标、同责任、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讲评整改。三要坚持问题导向。以上级检查考核、巡视巡察反馈意见为抓手,举一反三,从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行动上要强化自觉,提升标准要求,强化彻底整改,推动机关党建工作上台阶。四要严格奖惩机制。党支部要采取民主、公平、公正、公开的奖惩机制,激发党员的危机意识,鞭策党员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获得党务工作荣誉的党支部工作者,要在职务晋级、岗位聘任、职称评定等方面优先考虑,提高工作积极性。

(三)选好配强党务干部,提升工作能力。一是要选好配强党组织书记。坚持“书记抓、抓书记”,选配政治强、业务精、敢担当、作风正的干部担任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针对机关处室行政负责人与党支部书记“一肩挑”的实际,加大对党支部书记培训力度,增强支部书记履行“一岗双责”的责任担当和能力素质,不断提升党务干部的综合能力。二是要把党建落实作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把解决不落实、落不实问题当作最紧迫的任务,把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市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党务干部做好机关党建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本职岗位上倾情奉献、建功立业。三是要对标先进,创新思路。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鼓励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学习新知识、先进经验,引导机关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站位全局、“兵位帅谋”、善作善成,把工作放在全国、全省的“大坐标”中去审视、去排序,努力向先进看齐,着力对标补短。四是要创新充满活力的工作载体。要善于“铺路子”,党组织要从关心党员群众入手,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的作用,开展新颖且有“人情味”的活动,推动党建与机关文化建设相融合;要善于“搭台子”,要打破固有模式,创造机会为党员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和载体,开展互相学习、交流和提高。要善于“架梯子”,建立科学长效的服务机制,直面党员和群众需求,多组织开展开放、多样、灵活贴心的服务活动,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

(四)加强支部建设,提升组织覆盖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实现党的目标任务的基础。一是要学习借鉴“支部建在连上”的历史经验。机关党组织的设置要立足机关实际,体现机关特点,一般将支部建在处(室),党员人数多的支部要合理划分党小组,形成覆盖全面、组织严密、富有活力的组织体系,这样更有利于党组织教育管理监督党员作用的发挥,有利于主体责任的落实。在当前机构改革中,同步设置党组织工作机构,实现体制对接、制度衔接,防止工作挂空挡。二是要加强党员教育。深入贯彻落实各级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部署要求,积极组织“党员面对面”、“模范党员标准大家谈”等主题讨论活动,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两学一做”、“济南走在前列,机关争做表率”等专题教育活动注重发挥党员模范作用,推行党员承诺制,按照身份、岗位、职责公开原则,签订《党员承诺书》;给党员交任务、压担子,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组建党员服务队、开展“星级党员”评比等活动,鼓励他们果断喊响“看我的、让我上”的口号,帮助党员增强党性、转变作风,得到充分励练。三是要拓宽管理监督渠道。坚持把群众管、组织管和党员自我管有机结合,定期组织开展群众评议党员活动,依靠群众管理监督党员;党支部通过党员汇报、党内互动约谈等,定期掌握并分析讲评党员的思想、工作和作风情况;领导干部、基层党支部书记要摆正自己在党内的位置,以普通党员的身份自觉接受监督。运用现代化手段,大力推广“互联网

+党建”“智慧党建”“灯塔党建在线”等,打造党员乐于参与、充满正能量的网络互动平台,使每个党员都能时刻在党组织的管理监督之中。

(五)坚持服务中心大局,提升发展推动力。坚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任务来谋划推进党建工作。当前就是要把党员干部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加快打造“四个中心”、建设“大强富美通”现代化省会城市的各项部署要求上来。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切实解决机关党建与中心工作“两张皮”问题,深入实施“寻标对标达标创标”行动,推动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规范,着力把机关党建优势转化为完成中心工作的实际成效,把机关党建成效转化为推动中心工作跨越式发展的生产力、凝聚力、战斗力。积极为党员干部搭建干事创业、创先争优平台,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完善党委(党组)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分工负责、机关党委推进落实、处(室)负责人“一岗双责”的责任体系,推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机关党建工作格局。强化“党建是最大政绩”“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政治意识,强化党委(党组)抓机关党建的主体责任,层层压实管党治党责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形成整体工作全力,不断提高机关党建工作质量。

第三篇:加强党的领导

加强党的领导,是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根本保证。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维、务实的举措,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坚持思想清醒、政治坚定。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首要位置。深入推进理论武装工作,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党员干部。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推动学习教育科学化、制度化。要把对党忠诚、高举旗帜作为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政治合格的最重要标准。坚定理想信念,切实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党性锻炼,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自觉性坚定性;站稳政治立场,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做到认识不含糊、态度不暧昧、行动不动摇;强化党的意识、党员意识,自觉讲政治、讲党性、讲大局,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维护中央的权威,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确保各项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二)坚持建强班子、带好队伍。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大力选拔使用那些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绝不让不事张扬、埋头苦干、重长远、打基础的人吃亏,绝不让不跑不要、竭力干事的人吃亏,绝不让长期在艰苦岗位上工作的人吃亏。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对干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的考核。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扩大用人民主为核心,完善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让更多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加强对市、县、乡党政正职和各级直属部门正职及关键岗位干部的重点管理。重视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和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积极推进干部上下交流、多岗位锻炼和到发达地区挂职。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大人才工作力度,培养、引进、使用并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新局面。

(三)坚持强化基层、打牢基础。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创新活动载体,形成长效机制,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创科学发展之先、争社会和谐之优。制定全省基层党组织建设五年规划,精心组织、分步实施,先期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为迎接党的十八大、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打下坚实的组织基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选准、育好、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深化和落实“一定三有”、“一制三化”、“四议两公开”等机制和办法,充分调动农村干部积极性,形成完善的基层组织运行机制和治理结构。抓好农村后进党组织整顿转化、中间状态党组织提升水平工作。加强机关党的建设,推进街道社区、国有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领域党建工作。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以党性教育和能力培育为主要内容的“双育工程”。重视在工人、农民、高知识群体、大学生等重点群体中发展党员。严格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不断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四)坚持以人为本、转变作风。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贯穿于干部队伍建设和各项工作之中,教育引导干部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把人民放在心上,把群众当亲人,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向群众学习,拜人民为师,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和创造中汲取智慧与力量,确保各项工作合民情、得民心、顺民意。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持重实际、出实招、办实事,求科学发展规律之真,务社会和谐稳定之实,脚踏实地干工作,掷地有声抓落实,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大兴艰苦奋

斗之风,牢记“两个务必”,坚持厉行节约、拼搏奉献,反对贪图享乐、不思进取。坚持工作在基层、战斗在一线,同人民群众一道攻坚克难,打开工作局面。

(五)坚持制度为根、执行为要。要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做到办事有遵循、行为有规范、执行有尺度。严格遵守“约法八章”,完善党委内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切实发挥党委全委会作用,探索党代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扩大党内民主,推进党务公开,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珍视团结、维护团结、增进团结,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强化制度执行力,切实做到有章必循、违章必究。

(六)坚持反腐倡廉、干事干净。认真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整体推进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各方面工作。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坚决查处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全面加强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为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提供有力保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清清白白做人,扎扎实实干事,切实做到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同志们,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伟大征程已经开启,时代召唤着我们奋勇前进,人民期待着我们再创辉煌。我们一定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坚定信心、锐意

第四篇: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摘要: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属于上层建筑,它们受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的制约,同时又反作用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邓小平指出,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了适应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的需要,我们要不断总结历史经验,从中央到地方,积极地、有步骤地对党和国家领导制度进行改革。

关键词:党和国家领导制度 改革 党政分开

一、为什么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这是因为:

第一,当今世界正处在历史性大变动之中,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当今世界,形势复杂,竞争激烈。只有改善党的领导,党才能够更好地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团结和带领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二,中国正处在历史性的伟大变革之中,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党的领导方式、工作方法和具体制度不加改进和完善,党就难以适应新的要求。党长期以来形成的一套好的领导制度、方法及优良工作作风,都是应该继承和继续发扬的,但有的必然要随着任务、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进、补充和更新。如果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势必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党的领导和战斗力必然会受到削弱。

第三,目前,我们党的实际状况同肩负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荣使命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党内存在着思想不纯、作风不纯、组织不纯的现象,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损害了党的战斗力;在党的领导工作状况方面,一些党的组织不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领导工作涣散软弱,治党不严,一些领导班子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不够,某些消极因素和腐败现象在党内滋长蔓延;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的领导制度方面也都存在着不相适应的问题。所有这些,都需要通过改善党的领导加以解决。

关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制度是重中之重。邓小平在对待党的领导问题上的基本思想是:一要坚持,二要改善。早在1980年他就提出了“为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的科学命题。

一、坚持党的领导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关系

邓小平认为,坚持党的领导和改善党的领导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过程,二者是辨证的统一。坚持党的领导说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不能削弱,不能动摇;改善党的领导是说要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领导方式等,提高当的领导水平。不坚持党的领导,就谈不上改善党的领导;不改善党的领导,也不可能坚持党的领导。

在对待党的领导问题上,改善党的领导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邓小平更为关心和着重注意解决的问题,他说过:“怎样改善党的领导,这个重大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不好好研究这个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坚持不了党的领导,提高不了党的威信。”

二、如何改善党的领导制度

1、改善党的领导必须改革党的领导制度

邓小平从执政党的特点出发,强调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早在1956年召开的党的八大上,邓小平就针对执政党的地位容易使一些党员和干部沾染官僚主义习气和滋长骄傲自满情绪情况,在强调加强对党员和干部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还强调要从国家制度和党的制度上作出适当的规定,以便对于当的组织和党员实行严格的监督。1980年8月,邓小平在党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所作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全面论述了加强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党和国家领导体制上存在的弊端及其历史根源、思想根源,指出了加强制度建设的方向和措施,是我们改革党和国家领导体制和当内生活制度的纲领性文件。

改善当的领导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工程。邓小平正是从这个视角出发,指出:“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如不认真改革,就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我们就要严重地脱离广大群众。”这些弊端是什么呢?他明确指出:“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现象。”为此,邓小平围绕这些极其关键而又敏感的问题,在领导体制的改革方面,提出了“要理顺党政关系,实行党政分开”。这里,邓小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就是,党组织不是政府,更不是国家的权利机关。邓小平认为:“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就是在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口号下,不适当地、不加分析地把一切权力集中于党委,党委的权力又往往集中于几个书记,特别是集中于第一书记,什么事都要第一书记挂帅、拍板。党的一元化领导,往往因此而变成了个人领导。全国各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个问题。”为此,邓小平提出了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观点。“改革的内容,首先是党政要分开,解决党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这是关键,要放在第一位。”

2、加强思想教育是改善党的领导的关键

在改善党的领导问题上,邓小平把视线盯到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这个领域。他指出:“改善党的领导,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中央认为,从原则上说,各级党组织应该把大量日常行政工作、业务工作,尽可能交给政府、业务部门承担,党的领导机关除了掌握方针政策和决定重要干部的使用以外,要腾出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来做思想政治工作,做人的工作,做群众工作。如果一时还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至少也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重要地位上,否则党的领导既不可能改善,也不可能加强。”邓小平之所以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改善党的领导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来,是因为在他看来,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领导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完成一切任务的有力保证。

特别是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各种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思想容易引起波动,要解决这些问题,在理顺关系,加强管理,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理顺群众情绪,化解种种矛盾,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3、改进党的领导方式是改善党的领导问题的重要内容

改进党的领导方式也是邓小平改善党的领导问题上关注的内容之一。党的领导方式是事项当的领导途径、形式和方法的总称。领导方式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领导目标和任务的实现。科学的领导方式,是实现党的正确领导,完成党的任务的重要条件。

过去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卓有成效的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对于领导革命的胜利和计划条件下的建设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实行群众路线,过去主要是通过群众运动来实现的。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成为领导全国政权的党,仍沿袭过去战争年代的高度集中的领导体制和群众运动的领导方式,这就使党容易产生官僚主义,形成党政不分,以党代政,过分依赖行政权力,直接干预国家政治生活的现象。其结果严重妨碍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党内民主集中制的实行,妨碍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与任务,邓小平提出,“要改善党的领导工作状况”在他看来,新时期党的领导的实现主要是靠以下的运作方式:一是靠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来引导群众;二是靠强有力的思想组织工作来团结群众;三是靠好的党风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影响群众。

三、小结

邓小平突出的把改善当的领导问题摆到全党的面前。以冷静的态度回顾过去,以敏锐的眼光观察现实和关注未来,科学的总结了我们党执政三十多年来的经验教训,他依据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基本原理,结合新的任务和时代特点,不但提出了要改善党的领导制度,改进党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等要求,而且提出了很多改善党的领导的新思路、新观点、新概念和新举措,为我们党勾画了一幅在新的历史时期改善党的领导的美好蓝图。相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伟大的祖国将不断走向兴旺发达之路!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 《邓小平治国方略》邓剑秋 陈建华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3] 《邓小平政治体制理论研究》李景治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第五篇:加强党的领导 搞好教育革命

在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亲切关怀下,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胜利闭幕了。这次会议认真学习邓副主席的重要讲话,围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教育方针的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进一步澄清了思想,明确了方针、政策。会议开得生动活泼,热气腾腾,展示了我国发展教育事业的光辉前景。

粉碎“四人帮”以来,华主席、党中央采取果断措施,扭转被“四人帮”篡改了的教育革命的方向,扫清教育革命前进道路上的主要障碍,特别是改革高等学校招生制度和批判“两个估计”之后,教育战线的形势越来越好。广大教育工作者解除了林彪、“四人帮”强加的精神枷锁,教学和科研的积极性极大提高。学生和青少年学习科学文化的新风尚开始形成。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质量开始逐步上升。许多遭到严重破坏的单位和学校面貌一新。学校风气的转变正在促进整个社会风气逐步改观。这些令人喜悦的新气象说明:我们的教育事业大有希望。

现在,教育战线的路线、方针、政策已经明确,人民群众支持教育工作的热情空前高涨,要进一步发展教育战线的大好形势,关键就在于切实加强各级党委的领导。

各级党委对教育工作的认识,要同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要求,同新时期总任务的要求相适应。教育工作是造就人的工作。古今中外,凡是有远见的政治家,都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伟大领袖毛主席、敬爱的周总理,为了无产阶级千秋万代的事业,从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时起,就一贯高度重视教育工作,为我们党培育了一大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杰出人才。现在,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用很大的力量抓教育,反复教导我们,为了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必须尽快地把教育工作搞上去,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造就一支宏大的工人阶级的知识分子队伍。教育上不去,人才出不来,实现四个现代化就只能是一纸空文。因此,新时期总任务的完成,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教育事业的发展。问题很清楚:如果你真想四个现代化,而且想得很厉害,那就必须把教育工作,把培养人才的工作,放到重要的位置上来。由于实现抓纲治国,三年要大见成效,摆在各级党委日程上的重要任务很多,而人才的培养周期长,见效慢,这就使不少同志,包括一些领导同志,容易产生忽视教育工作的倾向。他们往往把教育工作看作是“软任务”。粮食、钢铁完不成生产任务,他们感到压力很大;完不成培养人的计划,他们就感到没有多大的压力。在各条战线都大干快上的形势下,他们也感到人才不足,但只是空喊,或者当伸手派,却不认真抓教育。这种政治上的近视,是非常错误的,也是十分危险的,必须彻底扫除。

毛主席早就指出,省、地、县三级第一书记要管教育,不管教育的现象是不能容许的。为什么一定要第一书记管教育呢?这是因为,教育工作影响整个社会,牵动千家万户,必须依靠各个部门和各个方面的协同配合、大力支持。比如:教育事业计划的制订和各级各类学校基本建设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就要有计划部门的支持和保证;教学设备和器材的生产和供应,要有工业部门和商业部门的支持;至于学生和广大青少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更需要整个社会的配合。显然,这些问题单靠教育部门是解决不了的,单靠主管教育工作的党委领导同志也不够,只有第一书记亲自动手,才能改变人们轻视教育的思想,克服那种“挤”教育的现象;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更快更好地把教育工作搞上去。粉碎“四人帮”之后,不少省、市、自治区党委的第一书记,带头批判“两个估计”,亲自听取汇报,了解情况,作出指示,积极抓教育工作,迅速改变了教育战线的面貌。我们希望更多的第一书记以及各级党委的主要领导同志,遵循毛主席的教导,下决心把教育工作抓起来。

抓教育工作,同抓其他工作一样,不能满足于一般号召,不能只是在会议上议一议。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把毛主席的教育方针和华主席、党中央的指示落在实处。中共安徽省委针对教育战线某些单位领导班子严重不纯的状况,及时选拔了一批得力的干部担任省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的

一、二把手,加强了领导力量;为了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对用非所学的大学生,进行了对口调整;同时抓紧了教师归队工作,充实了教学第一线;还带头退出了省委第一招待所占用的校舍。由于采取了这些有力措施,大大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事实证明,关键是省、市、自治区党委注意不注意教育问题。安徽、吉林、河北等省一注意,就解决得好。其他地区的党委都应当象这些省委那样,把教育工作扎扎实实地抓紧抓好。

要尽快改变教育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严重不相适应的状况,中心环节是迅速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质量,争取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在这方面,急待解决的问题很多。而最重要的,是抓住揭批“四人帮”这个纲,拨乱反正,全面地正确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教育方针。当前,首先要花大力气做好三件事。

思想整顿刻不容缓。教育战线是林彪、“四人帮”推行假左真右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重灾区”。他们披着毛泽东思想的外衣,打着“教育革命”的旗号,不仅炮制了许多极“左”的谬论和反动口号,而且制造了一系列反革命事件和黑典型,严重搞乱了人们的思想。因此,彻底清除“四人帮”的流毒和影响,仍然是极其艰巨、极其重要的任务。要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一大路线和华主席、党中央的一系列指示上来,还是一场严重的斗争。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两个估计”是“四人帮”在教育战线上反动思想的核心,影响最深,危害最大,还远远没有批深批透。在教育战线,组织上属于“四人帮”帮派体系的只是极少数,但是思想上中毒很深,甚至至今还坚持“四人帮”思想体系的人,还是有的。此外,不少同志在工作实践中往往心有余悸,这也是“两个估计”的流毒作怪的表现。余悸和余毒是联系在一起的。只要还有“四人帮”的余毒存在,就难免没有余悸。余毒彻底肃清了,人们的余悸也就消失了。因此,我们必须紧紧抓住“两个估计”,联系各地区、各单位、各学校的实际,认真打好揭批“四人帮”的第三战役。只有这样,才能排除干扰,大胆肯定被“四人帮”否定了的正确的东西,发展教育革命的大好形势。

组织整顿刻不容缓。一年多来,许多单位和学校,由于认真抓了清查工作,整顿了领导班子,很快地改变了面貌。但是,也有一些单位和学校的工作成效甚微,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那里的领导班子程度不同地存在问题。领导班子的整顿应该着重思想整顿,即解决路线、方针、政策问题,但组织整顿也不可忽视。教育战线的运动发展是很不平衡的,凡是没有进行清查和清查很不彻底的单位和学校,一定要把清查工作认真搞到底。这是组织整顿的前提。现在,人们对于“四人帮”的帮派骨干和在十一次路线斗争中问题严重而又不肯改悔的人,对于“风派”、“溜派”、“震派”人物,已有所警惕。但是,对那些同“四人帮”篡党夺权阴谋活动并无牵连,但坚持“四人帮”思想体系至今不肯转弯子的人,对那些不一定有什么高的职位,但是有野心,坚持资产阶级派性屡教不改的人,不少同志还缺乏认识。这种人思想上对华主席、党中央贯彻执行的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方针、政策有抵触,依靠他们怎么能搞好教育革命?因此,在整顿领导班子的时候,必须把他们撤换掉,绝对不能含糊。要把那些密切联系群众的,在十一次路线斗争中表现好的,特别是在当前斗争中立场坚定的同志,提到领导岗位上来。要使整顿后的领导班子,成为能够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战斗的坚强堡垒。

落实党的干部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刻不容缓。在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大多数单位和学校,党的政策已经或正在落实。林彪、“四人帮”强加在广大干部和教师身上的诬蔑不实之词推倒了。他们制造的大量冤案、错案昭雪了。遭到他们打击、迫害或者处理不当的许多同志,安排了适当的工作。但是,由于林彪、“四人帮”假左真右的思想影响没有肃清,有些同志仍然束手束脚,顾虑重重。他们说,落实政策的工作“不能着急”,“要稳当”,甚至认为现在知识分子的作用强调得“过分了”,知识分子又“翘尾巴了”。这些看法是完全错误的。广大干部、知识分子遭受“四人帮”迫害的处境不能再继续下去。师资队伍青黄不接,现有的人才却得不到合理使用的情况,必须迅速改变。当前的主要问题是政策落实得不够,知识分子的作用发挥得不够。即使有些知识分子在思想上、作风上、工作上有这样那样的缺点错误,也应该采取批评、教育的态度,诚恳地帮助他们。人总是有缺点错误的。为什么对知识分子要特别苛求呢!要彻底批判“四人帮”在干部和知识分子政策问题上散布的谬论。落实政策的工作,必须有专人负责,抓紧进行,定期检查,限期完成。这项工作做好了,我们就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大大加快教育革命的步伐。

中共中央决定在明年适当时候召开全国教育大会,这将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喜事。我们相信:只要各级党委认真把教育革命抓紧,一抓到底,教育战线的同志们就一定会做出更大的成就,迎接这个空前的盛会,迎接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突飞猛进的大好局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新时代的机遇和挑战下一篇:学生给家长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