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铁路物流发展思路

2023-01-05

第一篇:地方铁路物流发展思路

中国铁路物流发展概况

我国铁路物流中心发展报告

基于铁路货运组织改革的现实需要和社会物流体系的迫切期待,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己成为铁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而铁路现代物流中心是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突破口和基点。系统梳理与回顾铁路物流中心形成与发展历程,不仅有助于发现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而且有助于把握其发展的趋势与特征,从而推动铁路货运的科学发展,促进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的高效运行。

(一)铁路物流中心的含义

铁路现代物流中心是在国内外现代物流业迅猛发展、铁路生产力布局不断调整、运输能力不断释放的情况下产生的,以铁路货运场站等资源为基础,融合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和服务理念,为客户提供以铁路运输为主的全方位、一体化现代物流服务的空间场所,其既可作为铁路自身提供物流服务的场所,同时也可作为公共性物流基地吸引相关物流企业入驻共同开展物流服务的场所。铁路物流中心一般具备适度超前、功能齐全、能力强大、装备先进、辐射广泛等特点,它与传统的铁路货运场站相比,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二)我国铁路物流中心的发展历程

我国铁路物流中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以传统货运场站发展为主的萌芽起步期,二是以集装箱中心站、大型装卸车点等具有物流发展理念的节点为主的探索发展期,三是铁路物流中心布局规划方案提出标志着进入系统发展期。

1. 萌芽起步期(2003年之前)

自建国以来,随着铁路网的逐渐完善,铁路货运场站也随之发展,并逐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铁路货运场站网络。进入上世纪80年代,公路运输迅速发展,铁路运量出现了下滑态势,铁道部重点进行了零担运输集中化改革,“七五”期间停办了2000多个车站的零担业务,全路大部分区段取消了沿途零担列车;“八五”期间又重点进行了整车集中化运输的理论分析和局部试点工作,整顿了加冰冷藏车办理站和危险货物办理站;在理论研究和部分路局试点的基础上,铁道部从1996年开始在全路推行货运业务集中化,要求停办日均装卸车数在1车以下的565个车站的货运业务,将平均站间距延长到14公里,1997年停办日均装卸车在3车以下的1042个车站的货运业务,到“九五”末封闭日均装卸车数小于5车的车站货运业务,将平均站间距延长到22公里左右,货运营业站保留2500个左右[ ]。

在货运业务集中化办理、关闭小型货运场站的同时,铁路货场自身也在不断加强服务水平的提升,以实现增运增收,更好地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上世纪八十年代,部分铁路局结合多元经营发展实际开始尝试修建用于企业开展铁路延伸服务的经营基地;九十年代后,铁路多元经营系统为有效缓解铁路货场能力不足的问题,开始大规模建设适应经营需要的自有货场,但普遍规模较小、设施简单。与此同时,铁道部推出多份规范性文件,积极鼓励货运场站拓展服务功能,强调车务段和二等以上货运站要以货场中的相关部门为基础,成立货运营销机构[ ];鼓励发展货场办市场,以形成新的物流集散地,盘活存量资产,有效吸引货源[ ]。

上世纪末,“现代物流”一词在中国大陆掀起了一片热潮,2001年原国家经贸委联合铁道部、交通部等六部委下发了《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铁路系统逐渐认识到物流对于提高运作效率、降低运作成本等方面的巨大作用,这为铁路物流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较好的思想基础。

总的来说,这一阶段的发展以传统货运场站为主、多经物流基地为辅,在公路运输迅速崛起的背景下,形成了优化既有货运场站布局、拓展货场服务功能的发展特色,但并未形成自上而下、具有全局指导性的统一布局优化方案,拓展服务功能多从提升自身收益的角度出发,“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尚未形成。

2. 探索发展期(2003年~2010年)

200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联合铁道部研究提出了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并于2004年1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2003年3月国家发改委批复“全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总体规划方案”(计基础[2003]36号),明确了全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建设方案,提出规划建设上海、昆明、哈尔滨、广州、兰州、乌鲁木齐、天津、青岛、北京、沈阳、成都、重庆、西安、郑州、武汉、大连、宁波、深圳等18个集装箱中心站,以及40个左右靠近省会城市、大型港口和主要内陆口岸的集装箱专办站。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具有综合物流和多式联运的各项功能,如仓储、拆拼箱、加工、包装、配送、商贸、信息处理等,是以铁路集装箱服务为主导的综合物流基地,是铁路物流中心的重要表现形式。

2003年12月,铁道部正式组建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中铁特货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这标志着铁路专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开始了新的探索,对于铁路物流中心发展融入现代物流理念,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在此之后,由三大专业运输公司主导,建设了一批具有典型物流运作特色的行包行邮基地、商品车物流作业基地和专办站。

这一阶段,传统货运场站业务集中化工作继续推进。2003年以来,一些运量较小的货运站已经被逐渐整合,努力实现铁路货运“集中受理、优化装车”,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和管理效率。至2006年,5万吨以下的货运站已减少到925个,平均每100公里营业里程上的小型货运站个数由2001年的2.56个下降为1.26个,小型货运站在路网上的密度减少了大约50%,货车周转时间由2001年的5.08天缩减到4.92天,铁路货运效率有了显著提升[ ]。铁路货运场站的布局调整向着集中化、大型化方向发展,此举适应了现代运输物流的基本需求,符合铁路物流中心的总体发展方向,并已取得较为明显的成绩。

2006年全路运输工作会议提出“两整合、一建设”,即整合零担业务、整合运量小的货运站,建设战略装车点(后称为大型装车点),进一步推进货运场站布局优化调整。同年,铁道部发布《关于结合“两整合、一建设”工作大力促进多元经营发展的通知》,开始大力推进以大型装车点为重点的物流节点建设,鼓励开展运贸、代理、仓储、流通加工、配送等物流服务。大型装车点是为保障大宗货物运输、缓解货运场站能力不足而兴起建设的。它以稳定的货源条件为基础,要求大宗物资货源量达到日均1列以上、单一品类年运量达到150万吨以上,并配有智能化的装载系统,具有大容量的仓储能力,以及高效率、规模化的作业方法,成为铁路物流中心的又一重要表现形式。至2010年底,全路已经建成大型装车点近710个,这些装车点的货物发送量约占全路货物发送量的40%以上。

2006年《铁路“十一五”发展规划》指出加快落实“集装箱物流中心”建设规划,这是铁路系统的规范性指导文件中首次出现“物流中心”专业名称,表明铁路系统已正式接受“物流中心”的理念并加以推广。同年,由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等五方股东共同组成了中铁联合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主要负责承担18个铁路集装箱物流中心的建设和运营,现已建成运营9个,分别为上海、昆明、重庆、成都、郑州、大连、青岛、武汉、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初步形成了铁路集装箱运输节点网络。

2006~2008年,铁道部科技司、运输局联合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等单位成立项目组,针对“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建设发展规划、发展时机和发展模式”开展了系统研究,提出了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功能结构体系、空间布局宏观规划方案、建设发展模式和运营管理模式等系列研究结论与成果,受到了路内外的广泛关注。2007年,铁道部在青藏铁路建成通车的基础上启动了西藏那曲物流中心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工作;2008年厦门前场特大型货场按照现代物流中心的理念开始了前期市场分析和可研设计。自此,不同铁路局针对货运场站转型升级、多经物流基地,专业运输公司针对行邮行包基地、集装箱物流中心、商品车作业基地等各种形态的物流中心展开了较为广泛的探索实践。

在这一阶段中,铁路物流中心的表现形式不断丰富,三大专业运输公司构建了一批具有现代物流发展理念的物流节点,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特点。但受经营体制的影响,不同经营主体所规划建设的不同物流节点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合作,重复建设、资源利用不足等现象开始出现,如何规范引导既有节点向着合理化、可持续方向发展成为摆在铁路系统面前的重要问题。

3. 系统发展期(2011~ )

2011年,铁道部在前期研究与探索的基础上,制定并发布了《铁路“十二五”物流发展规划》(铁运[2011]69号,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了我国铁路物流中心布局方案,要求“十二五”期间在规划的全国性42个铁路物流节点城市、区域性98个铁路物流节点城市,建设80个左右一级铁路综合物流中心、160个左右二级铁路综合物流中心、300个左右专业型铁路物流中心。《规划》对于铁路物流中心的发展途径也给予了明确的说明:“新建货运场站和铁路物流企业经营基地均应按照物流中心要求进行规划建设,既有货运场站和铁路物流企业经营基地应逐步向物流中心转型,以推进信息化、改善铁路线路、装卸机械、堆场仓库、场内道路和拓展现代物流服务功能为重点进行改扩建;对于受各方面因素制约、发展空间不大的货场,采取关、停、并、转等措施进行优化整合。”《规划》既指明了铁路货场向现代物流中心转型的发展方向,又为各铁路局开展铁路物流中心选址规划提供了可遵循的宏观布局依据。2012年以来,各铁路局和专业运输公司针对铁路物流中心的设计、建设与运营服务等后续重点工作展开了系统性的实践。

二、我国铁路物流中心的发展现状

近两年,随着我国铁路系统在铁路建设中引入了现代物流理念,逐步建设了一批有别于传统货运场站的物流节点,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铁路物流中心规划建设工作扎实推进

根据《铁路“十二五”物流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全国、区域、地区三级物流中心布局方案,各铁路局铁路物流中心选址规划与建设工作稳步推进,铁路物流节点网络进一步完善。目前主要有如下两种做法。

南宁、昆明、兰州等铁路局分别对管内铁路物流中心进行了分级分类规划. 铁路物流中心分级分类规划是铁路物流中心规划与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对铁路物流中心进一步建设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有利于我国铁路物流中心规划建设及后续运营的快速推进与实施。

(二)铁路物流中心功能和设施设备配置初步规范

为进一步推进铁路货运场站向物流中心转型,适应物流市场的需要,铁道部运输局在上海铁路局、成都铁路局出台的铁路货场、专用线货运设备、设施建设相关指导意见的基础上,联合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典型铁路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资储运协会等有关单位和专家学者,积极推进铁路物流中心功能和设施设备配置等相关指导性文件的起草论证工作。至2013年3月,先后发布了《铁路标准化货场管理办法》、《铁路运输装卸机械发展政策措施》、《关于加强铁路货运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铁路货运标识暂行技术规范》、《关于加强铁路货运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铁路货运标识暂行技术规范》、《铁路货运场站功能和设施设备配置指导意见》等文件,对铁路物流中心设计与建设发展提供了较好的规范指导。

其中,《铁路货运场站功能和设施设备配置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铁路物流中心基本功能、增值功能以及辅助功能的具体内容,从选址要求、功能设置、功能区划分与平面布置、货运物流设施设备、信息化等方面对铁路物流中心的平面布局规划与设计建设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基于提高货物门到门运输联运中转和全程物流节点服务效率的理念,在有机吸纳铁道部计划司、建设司、工程鉴定中心的意见建议基础上,文件详细制定了铁路物流中心内仓库宽度、面积,站台宽度、高度以及道路硬度等重要设计建设参数。这对铁路系统建设铁路物流中心、推进铁路货运场站转型升级正在发挥着重要指导作用。目前,新的《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铁路站场客货运设备设计规范规范》正在原铁道部建设司的主持下研究修订。

(三)信息化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 近年来,铁路货运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货运管理和客户服务水平也相应提升。铁路货运场站陆续应用了视频采集、条码、RFID、手持终端等物流信息技术设备;车站综合管理系统、车号识别系统、列车预确报系统、运输调度信息系统、铁路办公信息系统不断完善,增强了铁路物流在准时性、货物追踪、车辆识别、信息提取和查询等方面的技术保障,为优化作业流程、提高货运与物流作业组织效率和服务及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铁路口岸站推广应用了口岸信息平台,实现了与海关、质检部门的信息交换。

2012年9月20日,铁路货运电子商务平台在全路范围内投入使用,基本实现了货运需求网上受理,同时为客户提供了业务办理、运力资源公示、信息查询等多样化服务,使铁路运力更加公开、公平地服务于客户。铁路货运电子商务平台的全面推进改变了传统铁路货运场站的生产作业和经营管理方式,实现了铁路货物的装卸、运输组织一体化管理,适应了现代物流的市场需求,有力地推动了铁路传统货运场站向物流中心的转型升级。

(四)营销及全程物流服务理念迅速推广

为适应货运组织改革的需要,实现从以大宗货物为主的货物运输向全方位物流承运转变、从按计划组织运输的生产模式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生产经营模式转变[ ],各路局积极引入现代营销理念,制定并实施货运营销组织方案。截至2013年5月31日,北京局、上海局、济南局等13个铁路局已经成立铁路货运营销中心,哈尔滨铁路局与广铁集团分别成立了货运营销部和货运营销处。通过简化手续、拓宽渠道、敞开收货,取消了货运计划申报、请求车、承认车等繁杂手续,有力地促进了客户在铁路物流中心中接受到最直接、最简便、最快捷的服务。

同时,铁路系统大力发展全程物流,整合运输与物流服务资源,快速构建“门到门”运输体系,推动铁路物流中心延伸功能,在现有装卸、仓储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上门取货装车、送货到门卸车、短途运输等服务领域,搭建“门到门”接取送达网络,推动铁路货运加快向现代物流转型。

三、我国铁路物流中心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铁路物流中心经过多年的发展,努力转变发展方式、积极转变发展观念,挖掘物流资源、拓展服务功能,逐渐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但面对改革的新形势,还面临着服务功能不完备、营销意识较薄弱、技术装备水平较低等问题。

(一)基础设施能力不足,服务功能有待完善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中心区空间急剧扩张,许多传统铁路货运场站和线路被包围于城市中心,如北京铁路枢纽内的和平里站位于二环路内、广安门站位于二环路和三环路之间,逐渐被居民区、商业区包围,使得货运场站转型升级为铁路物流中心的发展空间严重受限,面临急迫的外迁需要。此外,与当前铁路大规模路网建设相比,铁路物流中心建设速度则相对缓慢,尚未形成良好的铁路点线协调能力,甚至影响了百千战略中准时制列车的开行,急需加快落实《铁路“十二五”物流发展规划》的铁路物流中心布局方案。 铁路物流中心的服务功能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当前铁路货运场站的服务功能仍具有明显的传统货运服务特色,依然以货运基本功能为主,缺少仓储、配送、流通加工、包装等多样化的物流增值服务,与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理念要求的服务功能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难以适应当前市场从“少批次、大批量、长周期”向“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及时性”转变的物流服务要求。

(二)经营范围亟待拓展

目前,铁路货场的经营范围受到限制,不能经营仓储、加工、包装等现代物流服务,与“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2003年,铁道部出台的《铁道部关于规范铁路货运营业行为的若干规定》(简称“八不准”),规定了“不准要求货主通过延伸服务或运输代理办理货物运输”等八项禁令。“八不准”的提出杜绝了当时存在的利用铁路运能谋取私利的行为,一些铁路人员间接或直接通过手中紧缺的计划数强制要求货主进行货运延伸服务的手段被禁止。从规范铁路服务行为、树立铁路良好服务形象的角度出发,“八不准”在当时具有较强的必要性和针对性,且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物流市场需求逐渐向包装、加工、“门到门”全程物流等多种延伸服务拓展。同时,随着我国铁路路网的大规模建设,铁路运能得到逐步提升,铁路运输计划的供需状况也将随着运能的提升发生变化,争取更大的服务市场、吸引更多的货源将逐渐成为铁路货运场站经营管理的重要目标,铁路货运场站运营管理的内容也需逐渐向延伸性物流服务发展,而“八不准”的有些内容无疑与此新形势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

另外,我国铁路货运、行包、装卸、货代等部门仍处于分散经营状态,组织机构多、管理层次多,路局、站段各部门实体之间条块分割,致使整个物流供应链中各环节脱节。由此造成运营管理工作中的信息流不畅,整体协作性差,加大了货运作业成本,从而影响了铁路货运与物流集约化经营优势的发挥和铁路物流服务的拓展与运营。

(三)技术装备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铁路物流中心虽然已经装备了相当数量的专业技术装备,但物流技术装备的应用规模和现代化水平仍有待提高。具体表现在技术装备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和配合不力三个方面。

首先,作为现代物流高效搬运和装载工具的托盘没有在铁路物流中心广泛应用和推广,龙门吊、正面吊等大型机械化装卸工具在铁路各物流节点装备的数量也不足,相当数量的货运场站仍以人力装卸为主,不仅装卸效率不高,而且安全保障不足。其次,铁路物流节点内存在很多超期服役、技术状态不良的设备,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先进装备的应用仍然不足[ ]。第三,各种设施设备相互衔接配合不力问题在铁路物流中心中表现明显,例如,由于站台、各类货车车底板高度不尽相同,且缺乏托盘等搬运工具的配合,致使多数叉车作业衔接不畅,影响了效率。

四、我国铁路物流中心的发展趋势

2013年6月15日,中国铁路总公司正式实施货运组织改革,将推动铁路货运全面走向市场,从而实现货运物流一体化发展。在改革货运受理方式、大力发展铁路“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的形势与要求下,铁路物流中心的发展将朝着建设合理化、功能多样化、装备现代化、办理便利化、服务全程化等方向进一步发展。

(一)物流中心建设将向合理化方向发展

为贯彻落实《铁路物流“十二五”发展规划》中铁路物流中心的布局方案,各路局必将加大对既有货运场站的改造提升,以信息化和拓展现代物流服务功能为重点,重新审视、调整铁路货场的定位、布局、分工和功能设置,更新货场设计理念,加快建成一批现代化的铁路物流中心。同时,跨局协调机制的建立又将大力推进全国铁路物流中心的联合发展,提高铁路物流中心综合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快铁路物流网络资源集聚,促进铁路物流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为符合综合运输体系建设要求和现代物流发展需要,加快货运组织改革进程,全面提升铁路全程物流服务能力,各铁路局将会加强铁路物流中心与相关基础设施的有效衔接,加快建设联运中转设施,大力发展海铁联运、公铁联运等为主的多式联运,增强各种运输方式物流设施的衔接和配套,促进完善综合运输网络布局,从而提高物流资源使用效率和物流整体运行效率。

(二)服务功能将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面对客户全程物流服务需求,铁路物流中心将强化运送、装卸、包装、仓储、配送、信息管理等功能的供应链管理与衔接,并且对物流运输实行功能系统化、组织一体化的综合管理,最大程度地为顾客提供全过程、综合性、高质量的增值服务,从而满足顾客多方面的需求。同时,铁路物流中心将积极拓展新的服务范围和经营项目,不断提高铁路货运经营层次和利润水平,将铁路货运从原来的交通运输节点转变为内涵更广、层次更高的物流网络节点。

按照《铁路货运场站功能和设施设备配置的知道意见》(铁运[2013]57号)的要求,铁路物流中心在巩固完善货物到发、中转、装卸搬运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必将拓展仓储、堆存、配送、联运、包装、流通加工、金融物流等增值功能,积极探索自营、外包、联盟的发展模式,以确保中心所承担的货物交付任务能以最合理的方式、尽可能小的成本来完成;除此之外,完善工商税务、银行、海关等配套功能,以方便物流中心核心功能的实现,以吸引更多的客户,产生经济与物流活动集聚效应。

(三)技术装备将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传统货运场站转型升级为铁路物流中心,必将带动铁路传统货运设备的改造升级,陈旧落后、超期服役、技术状态不良的设备将加快淘汰。叉车、龙门吊、正面吊、堆垛起重机、旋转式起重机、超偏载检测装置、动态轨道衡等大型先进机械的投入力度也会不断增强;在拥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铁路物流中心,有望加速建设和改造一批立筒仓、预冷设施和立体仓库等现代物流设施,从而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电子汽车衡、自动分拣设备、堆垛起重机、叉车、托盘等多种现代物流设备也有望配备齐全;无线射频识别、煤炭专用抑尘设备等低能耗、轻污染的高新技术装备亦将广泛应用。

(四)业务办理将向便利化方向发展

当前中国铁路总公司所实施的货运组织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便是改革货运受理方式,做到“简化手续、拓宽渠道、敞开受理、随到随办”,给客户提供最直接、最方便、最快捷的服务。而传统的铁路货运站基本作业包括受理、验收、制票、承运、装车、整理换装、货票交接、卸车、货物交付和搬出等,托运人要按照铁路规定完成其他多项工作,如进货、取货、货物包装、货车或集装箱的施封及特殊货物作业等。在改革的推动下,铁路物流中心的业务受理必将发生重大变革,从繁琐的现场办理到电子商务下的“我要发货”一键受理,业务受理进一步向便利化方向发展;而铁路物流中心内相关管理系统通过与12306有效连接,可实现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增加客户满意度;同时,作业内容和服务方式将由客户决定,货物发送前由铁路物流中心负责取货、仓储,途中作业由铁路物流中心组织开展以铁路运输为主的多式联运服务,货物到达后由铁路物流中心组织货物的分拣、配送等作业,在整个过程中还需要按照客户要求提供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多种物流增值服务。

(五)全程物流服务能力将会显著提升

全程物流服务需要铁路运输企业深入客户供应链,结合客户产销节奏设计服务内容。按照货运组织改革的要求,全程物流要重点突破“站到门”“门到站”的运输配送阶段,因此,承担末端配送的铁路物流中心将会改变过去基于运力配置运输资源的经营理念,深入分析客户的需求,全面利用运输、仓储以及社会物流资源,为客户提供便利、高效、不易被替代的全程物流服务。同时,铁路物流中心的网络化经营优势将会日益明显,积极对接全国性、网络化的大型制造、商贸等企业,承担其他物流企业难以实现的全程物流业务,展开深入联动,灵活采用整合手段进一步提升铁路物流中心网络的广度和服务能力,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全程物流服务的网络分析、开发等方案解决能力,灵活应对不同客户对全程物流的需求。

发展铁路物流中心是关乎铁路货运生存发展与社会物流服务体系完善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铁路物流中心,推动多式联运,变车流集结为货流集结以提高铁路货运整体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将有助于在全国范围内尽快形成物畅其流、快捷准时、经济合理、功能完善、用户满意的社会化、专业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进而推动我国物流园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延伸铁路货运服务链发展铁路物流

8月20日下午,铁道部召开全路电视电话会议,贯彻落实部党组书记、部长盛光祖在太原铁路局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部署延伸铁路货运服务链、加快发展铁路现代物流工作,动员全路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领会部党组提出的多元化经营战略,抓住机遇,大胆探索,扎实工作,努力开创铁路现代物流发展的新局面,为加快转变铁路发展方式、推动铁路科学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今年2月份以来,铁道部党组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决定和胡锦涛总书记考察铁路时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发展主题主线要求,在深入把握新时期铁路重要地位、发展方向、工作标准和重点任务的基础上,通过深入调研、反复思考,比较系统地形成了转变铁路发展方式、推动铁路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部党组认为,推进落实这一总体思路,最关键、最重要的是加快转换铁路经营机制、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这是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铁路工作要求的重大举措,是推动铁路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集中全路的智慧和力量抓紧抓好。

7月8日至9日,盛光祖亲自率领部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专程到太原铁路局进行现场调研,重点就加快转换铁路经营机制、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作了讲话。盛光祖的讲话,高度概括了部党组半年来对推进铁路改革发展所形成的总体思路,对于全路深入贯彻落实部党组的决策部署,加快转换铁路经营机制、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彭开宙在主持会议时指出,今天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是部党组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盛光祖部长在太原局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部署延伸铁路货运服务链、加快发展铁路现代物流工作。各局要认真学习讨论盛光祖部长7月9日在太原局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认真学习今天的会议精神和铁道部下发的《关于延伸铁路货物运输服务链、加快发展铁路现代物流的实施意见》,深刻领会部党组实施铁路多元化经营的战略部署,深刻领会延伸铁路货运服务链条、加快发展铁路现代物流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准确把握加快发展铁路现代物流的政策要求,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班子抓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部党组加快发展铁路现代物流的决策部署上来。要采取多种有效形式,组织局机关有关部门和运输站段、铁路物流企业的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领会部党组

的决策部署和这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加快推进铁路现代物流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彭开宙强调,各单位要认真研究制定延伸货运服务链、加快发展铁路现代物流的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搞好顶层设计,增强实施方案的可操作性,注重规范管理,保证这项工作规范健康发展。延伸铁路货运服务链、加快发展铁路现代物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路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的一项重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涉及面广,各部门、各单位要把这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加快推进,确保部党组的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胡亚东在讲话中指出,延伸货运服务链、加快发展现代物流,是转变铁路运输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是贯彻落实人民群众满意根本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提高铁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这也是部党组推进铁路科学发展总体思路的重要内容,是加快转变铁路运输发展方式的重要步骤,是实施铁路多元化经营战略的重要举措。全路各单位一定要站在推动铁路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延伸铁路货运服务链、加快发展铁路现代物流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这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胡亚东强调,根据盛光祖部长的讲话精神,延伸货运服务链、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的指导思想是:按照转变铁路发展方式、推动铁路科学发展的要求,深入落实铁路多元化经营战略,以发展铁路现代物流为主攻方向,在不断提高铁路货运 “站到站”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加强运输系统与物流企业的紧密协作,延伸货物运输服务链,培育和增强铁路现代物流服务能力,加快构建 “门到门”运输的物流服务体系,努力实现铁路货运向全程物流的转变,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需求,大幅提高铁路货物运输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胡亚东指出,按照这一指导思想,全路要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积极探索、规范运作的原则,全力抓好这项工作的推进落实。一是明确组织体系和职能定位。铁道部要发挥监管督导作用,在推进铁路现代物流发展中主要负责监管督导等工作;铁路局要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切实承担起货运延伸服务的市场开发、营销策划、客户服务、资源配置、生产组织、考核激励等责任,明确铁路局运输部门是货运延伸服务的业务主管部门,明确运输站段是组织完成货运延伸服务任务的生产单位,明

确铁路局物流企业是货运延伸服务的经营主体,明确铁路局非运输企业投资机构是铁路局物流企业的出资人代表。二是规范经营方式和作业流程。要全面分析掌握物流服务需求,积极开展市场营销;要依法签订物流服务合同,诚信提供优质服务;要实施货运业务和延伸服务分票收费;要抓紧建设和运用好铁路电子商务平台。三是做大做强铁路物流企业。要充分发挥铁路局物流企业经营主体的作用,推进企业重组,大力拓展市场,加快建设大型物流基地,尽快培养形成一批网络化、链条化、规模化、具有知名品牌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四是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各局要把有关单位的工作业绩、相关岗位的履职情况、涉及领域的经营活动全部纳入考核,明确计划任务,实施关联考核,规范经济关系。

胡亚东强调,开展货运延伸服务、加快发展铁路现代物流,是实施铁路多元化经营战略的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路一项重要的工作。各单位要按照部党组的部署和要求,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实施方案,加强路风监管,规范经营行为,有规划、有组织、有步骤地抓好推进实施,确保铁路现代物流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篇: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物流产业出现了加速发展的趋势,成为了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传统的铁路货运已不能满足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必须向提供运输、仓储、包装、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多种服务的现代物流业发展。通过探讨铁路物货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业拓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而分析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变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传统铁路货物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拓展的思路及对策。

关键词:铁路货运;现代物流;探索

一、铁路货运现状

最近几年公路、民航、管道运输飞速发展,特别是公路和铁路的竞争很激烈。由于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点不同,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各种运输方式的货运量所占的比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发展速度来看,铁路虽然也在发展,但是不如其它货物运输方式增加的快。铁路在货物运输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减少,而且前几年主要是靠煤运量的增加来支撑的。随着晋煤外运量的逐年下降,及坑口电站的建立,大宗货物的运输量会逐年下降。铁路短途运输市场明显丢失,中长距离货运竞争激烈。加上国家近几年大力扶持公路的发展,全国已经形成一个公路运输网,公路运输已经走了铁路一大块货源。铁路市场份额下降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铁路缺乏竞争意识。

铁路运输部门绝大部分还沿袭着苏联50年代的管理体制,坚持“以生产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以“装、卸、排”为主要的考核指标。各运输部门的主要工作仍然是抓计划、保任务。上级指定计划,下级按计划完成,完全不顾市场的需求。这严重束缚了下级的根据市场需要进行调整的自由性。

(2)铁路托运货物手续繁琐。

托运人想要发走一批货物,必须先报计划,从报计划、受理运单、组织进货配货到装车手续繁琐,周期长,这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而公路随到随运,当场办手续,方便简单。

(3)铁路的价格体系制度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铁路是几个为数不多的由政府定价的国有企业之一。铁路的货运价格受国家的限制,不能根据市场的行情来定,在市场需求大时不能提价,在市场需求小时,不能降低价格。公路是由双方根据市场行情来定,这就加大了灵活性。同时对于一些公益性的运输应该有个政府补贴的政策,因为铁路是一个法人,不是政府,它有自己的独立的核算,要自负盈亏。

(4)铁路的人员素质低、服务态度差。

长期以来由于铁路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垄断性经营,使广大货运员对铁路市场营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铁老大”的思想依然存在。特别是零担运输,货运员动作蛮横,经常把货物弄坏。铁路的赔偿制度不健全,货物损坏后,赔偿率低。客户没有安全感。

总之,铁路存在着许多弊端,它严重地影响着铁路的发展,我们只有逐渐改进这些缺点,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二、传统铁路货运与现代物流业的区别和联系

1.现代物流业的概念 现代物流是指原料、备件的采购、供应开始,经过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半成品、成品的存放、装运,一直到流通部门或直达用户入库验收、分类、仓储、保管、配送,最后送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简而言之,完整的物流应是从供方到需方的完整服务。

2.传统货物运输的概念

传统货物运输是指货物的位移,即将货物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铁路货物运输过程实际是内部物流,基本是由“货主—受理—上站—装车—运送—卸车—货主”这些过程组成的。

3.传统铁路货运与现代物流业的关系

现代物流业与铁路货物运输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即物流包括运输,运输是物流的一个环节。物流就是货物的移动,是运输过程两边的延伸,运输过程的前面先外延为仓储和短途,再延伸为制造,之后延伸为供给原料,运输过程的后面外延为仓储、配送、用户(或消费者、消费企业)。

三、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业拓展的思路及对策

1.要建立与物流业相适应的运输组织体系

要以安全、快捷、准时、方便为原则,对现有运输组织体系进行优化,由粗放式管理向集约式管理转化。例如:在安全上,要全力保证所运输货物的安全,并建立合理快速的赔偿机制,对客户发生的以外损失,能够即使予以赔偿,打造铁路良好的信誉等。

2.要建立网络化的物流组织

铁路货运部门应按物流原理和货主需求扩展业务范围,延伸其运输品、丰富完善其服务功能,使铁路货运业务向更高层次的物流网络转化。 (1)建立物流中心。

(2)各物流中心要以资本或业务为纽带,把依附的延伸服务企业和短途运输企业进行整合和重组,形成合力。

(3)对各物流中心进行集中和联合,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模式,组成大型物流企业集团,形成高度集中、协调运转的全国性、规模化物流网络,以适应物流业集中化的要求。

(4)要与海运、空运、公路等运输方式建立协作关系,互惠互利,建立多种运输有机结合的运输体系,实现多式联运和门到门服务,共同建造现代物流服务。

3.立足现有资源,拓展服务业务,积极变革转型 铁路目前的货运流程为:托运人与铁路签订货物运输合同,车站在货运合同上签订货物搬入或装车日期,货物装车后铁路运输至到站交付。铁路与客户签订的货运合同一般有三种:形式:即整车大宗货物货运合同;其他整车货物货运合同;零担货物和经集装箱运输的货物货运合同。 铁路开展物流服务第一步就应以运输合同内容为切入点、拓展服务业务。服务包括货代公司在发货点负责托运受理、上门服务、上门接货、代办托运手续、计算费用,以及开展为客户办理包装、流通加工、保管、进行分拣和配送等业务。进一步发展后,向上可延伸到市场调查与预测,向下延伸到物流咨询、物流方案规划也制作、物流系统设计等。

4.与货主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现代物流强调“以客户为中心,满足客户需求”,要求铁路货物运输企业与背景企业结成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一方面可以使货主企业减少物流经营成本,有稳定的物流支持保障系统;另一方面可以使铁路运输企业有稳定可靠的货源保证,降低经营风险。因此,铁路与货主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十分必要。为保证铁路与货主战略联盟实现“双赢”,可以通过互联网或者是局域网对接实现信息共享。同时,要保持长期的“双赢”关系,对合作双方进行激励是非常重要的。铁路在日常运输组织中,在运输计划,运力配置等方面应给予合作伙伴优先保证。对合作伙伴集港装船、抢市场、赶季节等有特殊要求的货物,应给予特殊的运输优惠政策。

5.整合现有资源,开展综合性服务,向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 (1)发挥货运站作为物流结点的功能。 在开展物流服务、完成第一步转变的基础上,应重点转向改革传统的货运站和货场的管理,将铁路货运作业、装卸、包装、保管、仓储、流通加工、配送等业务进行整合,将单一的、各自分散的、断续的业务整合成全程优化的各环节之间无缝衔接的完整的供应链系统,确定每个系统货场、货运站的物流服务特性。 (2)重视信息化建设。

物流的信息化是指商品代码和数据的建立、运输网络合理化、销售网络合理化、物流中心管理电子化、电子商务和物品条码技术应用等。当前,铁路首要的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设统一综合的铁路货运物流化经营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一个经济运行的工具和平台,形成一个具网上交易、物品追踪查询、密约提取、仓储管理、个性化服务、电子支付、客户管理、代理商管理等功能的一体化物流电子商务平台,使铁路货运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共享,有效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3)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针对目前铁路物流人才匮乏,管理水平较低的突出问题,铁路企业在这方面要有自己的计划和目标,要营造吸引物流人才的氛围和机制,在实践中有意识地通过长期培养和短期培训,学校培养和在职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强物流业务及外运、外语、海关、商检等相关业务的培训,吸纳一批精通运输、仓储业务,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手段,深谙物流运作规律的人才,建设好自己的物流专业队伍。

总之,顺应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抓住现代物流发展的有利机遇,掌握WTO贸易的游戏规则,准确定位、扬长避短,既要竞争,又要合作,灵活多变,不断创新,是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业拓展,并推动我国全行业蓬勃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四篇:加强货运组织改革完善铁路物流发展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相当快的发展速度,尤其是电子商务等经济发展势头猛进,与经济发展呈正相关的是社会对运输的需求。在政府加大对铁路,航空,海运,公路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投入的同时,运输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竞争各方各显神通,针对市场的变化纷纷调整各自的发展路线。铁路货运作为我国交通运输的重要一块,不断推进货运组织改革,实现铁路物流的完善与良性健康发展十分有必要。本文立足于当前我国铁路货运组织改革的情况,分析如何进一步完善铁路物流的发展。

关键词:货运组织改革;铁路物流;完善

近几年来,虽然我国铁路在高铁客运运输上的投入不断加大,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可是在伴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及电子商务模式下出现的社会总货运量攀升的背景下,铁路货运却面临着每况愈下的惨景。铁路货运虽然自身制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在国内物流市场上各种各样的物流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民航运输以及快速运输慢慢铺开并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的情况下,铁路运输向现代物流发展面临着内外交困的窘境,进行货运组织改革迫在眉睫。

为此,中国铁路总公司在2013年4月9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货运组织改革的意见》,对货运组织改革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以及改革的主要任务进行了明确的规定,铁路货运改革自2013年6月15日开始在全路范围正式推行。

1 近年采取主要措施

自2013中国铁路总公司决定实行货运组织改革之后,我国铁路运输向物流发展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并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果。

1.1 简化受理,方便客户

①简化受理程序。当客户需要进行发货时,可以通过拨打95306客服电话、拨打货运办理站受理电话、登录95306网站自助办理、到货运营业场所办理和联系铁路营销人员上门服务等五种方式完成,货运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条件限制客户,最大限度的方便客户。同时,在保证国家重点物资运输的前提下,实现了对客户敞开受理,做到随到随办。

②实行“实货制”装车。当客户进行发货时,取消以前提报请求车、审批承运车、通知上火装车等一系列繁琐的程序,实行了“实货制”装车。只要客户有实际货源需要发送,除国家有特殊运输限制的货物外,铁路货运部门必须敞开受理,有货就装,随到随装。

③落实首问负责制。要求所有货运相关工作人员按照铁路货运服务标准,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并保证 95306客服受理电话24小时畅通。

1.2 灵活运价,规范收费。货运组织改革以来,对过去存在的乱收费现象和收费名目进行了彻底清查,对一些货物品类的定价权和议价权进行下放,缩短运价协商流程和周期,对相应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以及收费主体进行了明确规定,同时,对收费管理进行规范化,实行“一口报价、一票核收”的收费原则。

1.3 完善营销体系。货运组织改革按照一体化管理、一体化营销的思路,先后整合了总公司、路局、站段三级相关部门的业务,培养了一批专职营销人员和兼职营销人员营销机构和营销机制,成立各种项目部,大大提升了货运营销能力。

1.4 向现代物流靠拢。在物流行业不断发展的时代,铁路货运在这次改革中着力进行货运铁路网络和货运电子商务的布局与构建,不仅进行了大量的铁路物流基础建设,还配备了相关的物流服务协调机制,开发了铁路货运电商平台,逐步具备了现代物流的雏形。

2 当前铁路物流存在的问题

2.1 相关环节跟不上节奏。虽然铁路货运组织改革在有序进行,但是目前我国与铁路货运紧密相关一些环节,依然停留在过往的运行状态,经营散漫,管理滞后,明显跟不上铁路改革的节奏。比如货物装卸机械化、集装化程度低;仓储管理规范化、无尘化程度差;接取送达门到门服务能力小,货物包装随意化、非标准化等现象依然存在。

2.2 铁路货运代理依然存在。铁路部门本身就属于运输企业,按照国际惯例,是不允许自己成立代理公司的,而我国铁路部门却依旧实施铁路代理运输,并且一直处在经营无序、整体亏损状态。

总的来说,虽然货运组织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我国铁路物流仍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并不具备相当的竞争能力,整体发展水平与社会及自身的期望值仍有较大的差距,需要继续深化货运组织改革,不断完善铁路物流的发展。

3 铁路物流完善发展的策略

3.1 多方向融资,推进建设,缓解运能紧张

虽然国家在铁路交通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一直存在,但是铁路运输相比公路、航运、空运等运输方式依然存在运能紧张的现状,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铁路物流的发展。要想实现铁路物流改革,有必要建设完善的铁路网络,这就需要铁路部门按照《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建设方案,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在国家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要求的指导下,不断继续铁路建设,可以通过设立铁路发展基金、发行铁路债券、促进铁路相关企业上市等方式进行铁路网建设的融资。

3.2 完善基础设施与制度建设,提高服务能力

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程,需要用高瞻远瞩的眼光看问题,不断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自身服务能力。

①改造既有货场,实现向铁路物流中心的转型。铁路传统货场可以在保留原有货场的基本功能,实现向铁路物流中心的转型。即对现有的物流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以提升物流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增值功能拓展,开通流通加工、运输代理、仓储配送等业务,全面提高物流中心的综合服务能力,达到提效增收的目的。

②新建物流园区,完成物流网点布局。按照顶层设计,统一规划的原则,科学合理的在全国布局一级、二级和专业型铁路物流园区,构建物流中心网。同时在规划建设时应考虑物流功能完善,配套设施合理,布局地经济发展状况、交通便利、低碳环保、管理智能化等问题。

③完善客户档案,实现物流方案定制。以客户为重心提高服务质量,针对客户的不同需求,实行“一户一档,一档多策”,有针对性的制订个性化物流运输方案。同时,适当增加投诉受理工作人员,对线上线下的客户投诉及时进行处理,货物损失,快速理赔,并有效对铁路物流各方面进行监督,提升铁路物流在客户心中的形象。

3.3 不断创新物流产品,提升自身竞争力

市场竞争下,铁路物流部门需要开拓创新,根据市场状况细分客户需求,有效介入客户企业采购、生产、销售、回收等全过程,提供服务一体化、方案多样化的物流解决方案,推出满足不同需求的铁路货运产品。

①零散白货集装化,提高运输时效。针对小批量、多批次的适箱零散白货,铁路物流企业要大力组织货物入箱,继续扩大集装箱运输品类范围;对于非适箱零散白货,铁路物流企业积极推广货物集装化。

②大宗货物总包化,增加服务范围。针对大宗货物,铁路物流企业实行车、机、工、电、辆等各部门一体化服务,一个窗口对接,一口价收费的模式,对客户的生产原材料从采购发送端到产品生产线以及产成品从生产线到销售客户端的物流进行综合物流总包,扩展铁路物流服务范围,提高综合服务质量,解决客户的物流后顾之忧,让其专心搞生产。

③多式联运一体化,提高运输竞争力。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都是集公路与铁路或者集公路与港口于一体的交通中心,为实现铁海联运、公铁联运,进行一站式服务模式提供了可能。 同时,利用集装箱、集装化用具等运输工具,通过逐步完善的短搬资源,使公路、铁路、海运实现无缝对接,从而在全国范围内搭建公路、水路与铁路三位一体的多式联运格局。

④特需列车品牌化,推出铁路VIP。根据客户对一些货物运输时效性极高的运输需求,铁路物流应推出一定数量的“客车化”点到点特需列车,优先安排运力资源,提供固定车次、路线、发到站和固定运行时间、固定运输时效等VIP服务,以开辟快速、便捷、安全、经济、绿色的铁路物流新通道。

3.4 增强接取送达能力,提高自身短板

铁路物流需要不断完善接取送达能力,要充分结合社会运输资源、中铁快运和自有运输资源,全面掌握接取送达信息,实时监督监控各货运中心接取送达汽车运用动态,督促各货运中心物流调度及时安排取送,有效实现接取送达服务网络的构建。

3.5 信息互联互通,进一步挖掘市场

铁路物流要利用网络技术实现物流信息共享,力争实现社会各部门的互联互通,进一步挖掘市场。

①完善服务平台,实现电商拓展。在电子商务不断发展的今天,铁路物流部门要不断进行电商物流拓展,把电商物流作为自身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关键点,加快铁路电商物流平台的建立与完善的步伐。依托95306网站现在所具有的货运电子商务功能,大力发展物流服务,将引流上线、实现交易与铁路物流的转换双轨并举,完善大宗物资交易及物流服务(B2B)、小商品交易及物流服务平台。

②大数据分析,指导创新品牌。充分利用货运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内部生产组织与经营管理的整合,有效使用数据挖掘技术,不断深挖货运需求信息, 进行大数据分析,实时指导货运产品的创新工作。

③信息互联互通,挖掘物流市场。统一目前各部门的数据格式与传输标准,实现与海关、检验检疫、地方物流公司、工商管理等社会部门对外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争取各项优惠政策指标,为进一步挖掘物流市场增添筹码。

铁路货运组织改革对铁路企业来说是一次意义重大的变革。自2013年铁路货运组织改革以来,铁路物流已经在创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上取得明显的成果,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公众对铁路物流的认可度也得到提升。但是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当前铁路货运正处在能否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完善铁路物流发展这条路上,我们还需要继续深化,需要做的更多。

参考文献:

[1]米明,翁振松.铁路运输物流化是铁路适应市场需求的必然选择[J].铁路技术创新,2004:33-34.

[2]张晓峰.浅谈我国铁路物流发展的问题及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2012(23).

第五篇:2014年中国铁路发展煤炭物流建设规模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尽管其他煤炭物流企业主体不具备铁路的优势,但是提升铁路煤炭物流能力还需要从整合现有铁路资源,拓展传统运输增值业务,构建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和大力培养铁路现代物流人才等多方面着手,以提高铁路煤炭物流整体实力。

铁路拥有全国统一的路网体系,为发展煤炭物流提供了网络化的基础设施。尽管煤炭企业也拥有客货汽车、铁路机车、货运车辆及专用线(专用铁路),但相互间缺乏连通性。即使自营铁路里程最长的神华集团,截至2012年底也仅有1466.53km的自营铁路,与国铁10万km的铁路网难以比拟。随着高速铁路和煤运通道的大规模建设,我国铁路煤炭运输路网规模在未来几年还将继续扩大。

铁路拥有遍布全国的煤炭集运站,为发展煤炭物流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条件。在铁路企业市场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煤炭物流资源,尤其是太原、呼和浩特、西安等铁路局为开行重载单元列车采用独资或与其他主体合资的方式配套建设的大型地方煤炭集运站,起装设备齐备,储运设施齐全,交通便利。

铁路拥有完善的规章制度、管理技术和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为发展煤炭物流提供了重要的员工队伍。铁路实行专业归口管理,在长期的运输实践中,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管理规章、制度和办法,多年来实行统一的仓库标准和业务流程,使物资供应、物资服务质量和服务承诺处于全面受控状态。

综上所述,尽管其他煤炭物流企业主体不具备铁路的优势,但是提升铁路煤炭物流能力还需要从整合现有铁路资源,拓展传统运输增值业务,构建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和大力培养铁路现代物流人才等多方面着手,以提高铁路煤炭物流整体实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党风廉政建设考核总结下一篇:电工安全技术交底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