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工程专业导论论文

2022-05-16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制药工程专业导论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为了落实课程思政,本文以采矿工程专业导论课程为例,开展了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根据专业导论课程内容,组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积极挖掘采矿工程专业导论课程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意识、专业自豪感、资源节约意识和爱岗敬业精神。

第一篇:制药工程专业导论论文

环境工程专业导论课程改革设想

摘要:环境工程专业导论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入门课,在我校开设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通过该课程的学习,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可以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当前世界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基本的处理处置方法等,为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多来的教学经验和社会发展现状及其生源变化,指导我们对该课程在职业素养、学习素养和工程素养及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革新,以便培养对专业有兴趣、能创新和适应就业环境的新一代大学生。

关键词:环境工程专业导论;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出口

环境工程专业导论在我专业已经开设10多年了,目的是对刚进大学的大学生进行专业引导。开课之初,学习该专业的学生知识结构偏窄,关于环境问题及其造成的原理知之甚少的,故本课程的内容涉及到环境学原理、环境物理学、环境化学和环境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环境伦理、环境法学、环境管理、环境经济等社会科学,清洁生产、环境污染物治理和环境监测等环境工程技术科学等。通过该课程的教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学生可以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当前世界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基本的处理处置方法等,为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随着环境基础知识的深入人心,环境工程专业导论课程内容也随着更新。最近几年,社会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书呆子式学生不适合社会需求,故新入学大学生需要对自己所读的学科和专业应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对自己所处的校园环境和面对的教师、同学应持正确态度,如何在正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评价指导下安排自己学习计划和达到应具备的标准,如何防止和克服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因素,以上诸多内容都是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必将面临且正确解决的问题。为此,低年级学生开设一门比较系统、综合的有关大学学习的指导和专业内容介绍有关的课程势在必行,亦即对专业导论课程进行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一、“环境工程学导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

环境科学是一个多学科的庞大体系组成的新兴学科,在现阶段,环境科学主要是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来研究环境问题,形成与其有关的学科相互渗透、交叉的许多分支学科。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环境保护与各行业之间的密切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世界各国纷纷推行源头控制、绿色化学等清洁生产工艺。我国许多大学都设置了环保课程,而我校开设环境学导论教学课程也有10年多的时间。教学内容上,从最初的环境科普教育,引申到环境学原理教育,从环境学原理教育,扩展到污染控制技术发展战略和趋势教育。从环境科学内容发展到环境工程素养教学,教学内容亦即随着环境学科的发展及时改革教学内容,以满足工程学科学生对专业的足够了解。与之同时,大学教育特别是环境教育的目标越来越清晰化,课程内容还应该包裹以下内容:

(1)环境工程专业教育发展(国际专业教育发展、国内专业教育发展特别强调本专业特色与发展、师资介绍、学科地位);(2)专业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高等教育与培养目标、专业教学活动、培养体系与专业课程);(3)专业方向与专业内容(管理方向、水控、固废处理与处置、大气污染控制和环境监测方向);(4)专业活动与专业资源(专业学术组织、专业学术刊物、专业学术会议和专业网站资源);(5)专业学习与职业成长(专业学习、素质教育、职业规划、专业执业资格考试和综合讨论)。

通过上述内容的教授,要帮助学生理解培养目标,帮助学生了解专业要求,帮助学生增强工程意识,同时指导学生在职业方面的规划与发展,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对本专业毕业生的要求。环境工程教育是对人的一种环境工程素质教育。本课程的教学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改革:

1.强调基本原理和方法,拓宽知识面。为了更好地满足“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方案”关于培养“厚基础、宽专业、能力强、素质高”的专业人才的要求,授课中应该继续加强基本原理与方法的讲授,同时对不同的授课对象侧重点应有所不同。由于环境学的内容变化快,每年的授课中将增加较多的新内容,拓宽知识面,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2.较大篇幅地介绍该学科的新发展,体现内容的先进性。由于本课程的内容在不断变化,而且不同行业环境问题各不相同,各行业是环境问题出现不同,有其特殊性,绿色化学和清洁生产工艺等及时在教材中得到反映,同时有关“三废”治理主要针对化学工艺生产中产生的“三废”,内容上比较新颖,学生学习有其必要性。

3.完善纺织特色教育:重点进行纺织行业介绍,讲述有关的环境问题,引起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对本专业深入细致学习与研究的基础。

4.工程素养兴趣引导。指出科学与工程区别与联系,强调工程对环境问题解决的重要性,教导学生怎样打好工程基础。

二、新教学大纲重点内容

对旧环境工程专业导论大纲中简单内容、高中已经学的部分如生物环境有关内容删除,对学生通过自学可以得到的知识安排自学如人口与环境关系等,可以简单讲解的就少讲。把节省出的时间一部分用于讲解环境工程专业需要的知识基础和攻克特点,一部分用于讲解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计划、专业课程体系、学生的专业规划。总之,通过教学改革,把环境工程专业导论作为知识青年献身环境工程专业的起点,激发一部分学生真正投入到环境事业中去。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采取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过程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们的互动的过程,让学生们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才能使他们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乐趣。因此,除了从图书馆获得的辅助书籍和期刊作为课外补充材料外,同时在课堂上利用新闻媒介包括网络资源进行学习来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增强环境意识,逐步形成良好的环境道德风尚。

1.案例式教学。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时刻注意用案例教学,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使学生在听“故事”、看“故事”中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点。如在讲授温室效应时,给同学播放《难以忽视的真相》,在讲水气声渣污染状况和污染控制时播放清华大学制作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我校研发的污染控制工程项目录像。并结合实际,进行环境评价分析或交流讨论,让学生始终保持着兴奋状态,在院士和专家的谆谆教导中成长。

2.互动式教学。为了增加与学生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采取下列做法:提前布置下次课的授课内容,并将内容分成若干知识点,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将事先准备好的、围绕授课知识点的有关专题发给各个小组,要求各小组利用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制作电子课件,每次课抽一两个小组上台就自己小组的专题作报告。为增加授课趣味性,我们在授课中经常插播与授课内容密切相关的视频材料。

3.实践式教学。我们鼓励学生在课外亲自动手搜集相关科学资料,就某个问题展开讨论,大胆阐述自己的思想。并结合最新环保条例及规定、法律法规等讲述,推荐环境相关网站及书籍,解读《寂静的春天》等经典书籍。对经常报道的环境问题进行启发式引导,在解决和寻找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兴趣。

4.多媒体教学。我们以多媒体为手段制作的电子教案,克服了传统教学很不直观的缺点,“声情并茂”地给学生以听觉、视觉冲击,既增大了信息量,也最大限度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尤其在播放环境污染状况的图片时,更体现了电子教案的直观性,激发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兰迪教授的最后一次演讲教育学生怎样通向成功的殿堂。

总之,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理顺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关系,充分采用启发式教学、提问式教学、案例式教学、解剖式教学、实践式教学等教学手段。在讲授基本方法的同时穿插最新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左玉辉.环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王云燕,柴立元,杨志辉.冶金特色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科学导论》教学改革与实践[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6).

[3]钱易.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何强,井文涌.环境学导论[M].第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5]汪大翚,徐新华.推广《环境学导论》的教学设想[J].化工高等教育,2000,(3):37-39.

[6]曾丽璇,张秋云,吴宏海.“环境学导论”课的教学实践和思考[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5,12(2):9-10.

[7]Eldon D.Enger,Bradley F.Smith,Environmental Science9th edition.(影印本)[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8]张国强,李志生.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导论[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李登新

第二篇:采矿工程专业导论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与思考

摘 要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为了落实课程思政,本文以采矿工程专业导论课程为例,开展了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根据专业导论课程内容,组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积极挖掘采矿工程专业导论课程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意识、专业自豪感、资源节约意识和爱岗敬业精神。

关键词 采矿工程 专业导论 课程思政 教学设计

Design and Thinking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Content

of Introduction Course of Mining Engineering Specialty

LI Huigui, XU Guosheng, ZHAO Mingzhou, SU Deguo

(School of Mining Engineering, Guizhou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Bijie, Guizhou 551700)

0 引言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并在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并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2]上海大学首先跨出實施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第一步,首创“大国方略”特色课程在全国师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2017年发布了实施纲要,并要求将上海在高校“课程思政”方面的取得的经验向全国推广。[3]“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不同,不能把两者概念混淆,但是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对于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过程中,两者缺一不可,属于同向同行。[4]

为了开展“课程思政”,把思政元素全方位融入专业课课程过程中,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将采矿工程专业导论课课程作为本专业的试点课程,组建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团队,积极挖掘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融入专业导论中,实现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5-6]

1 采矿工程专业导论课程概况

采矿工程专业导论课程为面向大一新生的专业基础课,是该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采矿工程是艰苦专业,再加上前几年家长对煤矿的印象较差,造成全国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基本上有转专业的想法,尤其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采矿工程专业导论课程就担负起向学生介绍采矿工程专业是干什么,目前行业发展到什么水平,学了采矿工程专业有什么用,毕业了能去干什么,希望通过这门课让学生对采矿工程专业有一个新的认识,同时也担负起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环境保护意识、爱国情操、社会责任意识、专业自豪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等任务,因此专业导论课开设了以下几部分内容:采矿工程简介及安全现状分析、中国煤炭的开采历史、煤的形成及分类、矿产资源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采矿工程专业的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采煤工艺概述和矿用设备概述。

2 采矿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目前存在的问题

笔者所处的高校属于地方型应用本科高校,专业课老师授课的出发点在于授课教的知识在工作岗位上是否能够用到,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认为课程思政就是“思修”“马原”“近现代史”和“毛概”等思政课程,[7]老师们对课程思政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认为课程思政就是思政课程,专业课中应该只讲专业知识,很难融入思政元素,因此大部分老师也没有去挖掘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思政元素。

3 采矿工程专业导论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与思考

3.1 课程价值目标

采矿工程专业导论课课程思政的价值目标是充分发挥专业导论课的专业知识及思想价值的引领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教育的内容利用PPT及课中潜移默化等手段,让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中学习这些内容,并积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人生规划融入采矿事业中去,树立起良好的爱国精神、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意识、专业自豪感、资源节约意识和爱岗敬业精神。

3.2 思政元素的融入点

3.2.1 采矿工程简介及安全现状分析

本章主要讲述采矿工程专业的重要性、专业简介和安全现状分析;根据主讲内容可以提炼以下几个思政元素:

(1)通过介绍歼20、运20、航母、原子弹、电力、化工材料等与采矿工程专业的关系,突出采矿工程专业对国防、电力、化工、建筑的作用,让学生产生专业自豪感和认同感,促使学生形成爱国、敬业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通过介绍贵州省煤炭发展史,对比新中国成立前贵州省煤炭开采落后现状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煤炭行业发展历程,提炼从煤炭行业发展看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工业方面的卓越成就;从贵州省煤炭发展史,看我省煤炭行业发展的历程,将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优秀传统文化融到讲课过程中,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3)通过介绍采矿专业的开采对象主要有三大类:金属矿床(铁矿、锰矿、铬矿、钛矿、钒矿、铜矿、铅矿等)、非金属矿床(金刚石、石墨、自然硫、硫铁矿、水晶、刚玉、蓝晶石等)和能源性矿产(煤、石油、天然气、页岩气、可燃冰),改变学生对采矿工程专业的片面认识,认为采矿工程专业就是挖煤的,告诉学生看待事物不要片面,不要被表象所迷惑,要看到事物的本质。

(4)通过介绍近10年来煤矿事故的发生率变化情况,让学生了解我国煤矿的安全系数近10年已经提高了20多倍,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改变学生的第一印象(煤矿不安全),告诉学生无论是世界还是我们自身都是不断发展的,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从而取得进步。人生更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困难但又是不断前进的过程。

(5)通过介绍采矿工程专业领域院士的艰苦求学史,从这里可以延伸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教育学生要努力学习,只有现在努力了,将来才能收获成功。

3.2.2 煤的形成及分类

本章主要讲述煤的种类、煤的形成过程;根据主讲内容可以提炼以下几个思政元素:

(1)通过讲述煤炭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了解煤炭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促使学生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2)通过讲解煤炭的形成过程(泥炭-褐煤-烟煤和无烟煤),让学生知道煤炭的每个过程都需要经历很漫长的一段时间,告诉学生事物的发展是规律(量变引起质变),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将来才能找到好的工作,有美好的生活。生活是由点点滴滴组成的,我们要做到“勿因善小而不为,勿因恶小而为之”。

3.2.3 矿产资源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

本章主要介绍煤炭的开采历史、矿产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根据主讲内容可以提炼以下几个思政元素:

(1)在讲述中国煤炭的开采历史时,充分介绍煤炭资源开采发展史的艰辛历程以及先辈们为煤炭事业发展所付出的努力,让学生有历史认同感和专业认同感,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少玩游戏,积极投身到采矿行业中去,报效祖国。

(2)在讲授中国资源开发现状及前景分析时,充分介绍我国矿产资源的现状,告诉学生虽然我国有很多种矿产资源在世界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我国人口比较多,人均资源拥有量很少,让学生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3.2.4 采煤工艺概述

在讲述采煤工艺时,介绍三种采煤工艺,充分对比三种采煤工艺,让学生感受到科技发展对煤炭事业发展的重要性,从这里可以延伸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教育学生要充分利用大学四年的时间,努力学习,不要虚度光阴,报效祖国。

3.2.5 言传身教

言传不如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有时一句话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政治素养和人文素养,在上课以及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应该向学生传播正能量,引导其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

4 结语

本文针对采矿工程专业的特点、授课对象、培养目标及课程思政的要求,设计了5部分内容,在课题组的共同努力下,结合讲授的内容,挖掘出了相应的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导论课程内容中,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资助项目:采矿工程专业导论课程思政;2020年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2020198号),基于OBE理念的《开采损害与环境保护》课程改革与实践,贵州省教育厅本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2018520123),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2018年本科教学质量提升工程项目(2018JG107)

参考文献

[1] 辛国江,丁长松,周燃犀.关于理工科专业课课程思政的一点思考——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导论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 (105):273-275.

[2]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3] 趙鸣歧.高校专业类课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原则、任务与标准[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05):86-90.

[4] 邱仁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阐释[J].思想教育研究,2018(286):109-113.

[5] 何红娟.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建构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3(5):60-64.

[6] 杨涵.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论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切入点[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8,22(2):98-104.

[7] 曾造,曾兵芳,赵高禹.化学专业导论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20,38(3):143-149.

作者:李回贵 许国胜 赵明洲 苏德国

第三篇:软件工程专业以软件导论课程为中心的课程群建设探索

摘 要:软件工程专业近几年来一直是热门专业,如何培养合格的软件人才也是各个高校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将相关课程建设成课程群,以课程群为单位制定教学大纲、编写教案,实施教学计划,以课程群为单位制定合理的考核方案,通过实践证明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软件工程;课程群;人才培养

引言

软件工程专业从招生和就业情况来看,近年来一直呈现上升趋势[1]。软件工程的人才培养方案更注重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很多专业课程都加大了实践课程的比重,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首先,一些理论性较强的学科,鉴于学科特点,本身并没有好的实践方案;其次,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分散性和低耦合度,使得教师在授课、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有针对综合实践能力的训练。针对这种情况,如果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注重课程之间的特点和联系,将原本独立的课程划分为课程群,在授课过程中制定有效的授课方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课程之间的联系,将原来孤立的知识串联起来,综合实践能力将大大提高。

软件工程导论课程作为软件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其重要性一直得到大家的认可,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讲授在软件实施过程中的一系列科学的方法,指导软件开发的有效性和高效性,但是由于课程内容本身太过理论化,向来有着难教、难学、难懂的几个特征。甚至有的学生在学过之后还是不明白此门课程的作用是什么,更別提将其中的知识应用于工程实践中。将这两种特点的课程结合起来,使理论有实践经验,使实践有理论为指导,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将以软件工程导论课程为中心建立的课程群的教学方法为例,探讨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群的实际实践方法。

一、课程群意义及标准

将原本独立的课程建设成课程群,是为了更好地达成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经过多年教学实践证明,单一课程很难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的能力目标,每门课自说自话,即使在设置课程时考虑到课程前后关联,但是在授课时又完全独立,互不干涉,自己有自己的培养目标,这导致了学生难以对知识进行串联,在头脑中不能形成知识链条,更少有同学将其综合、提升、应用了。课程群将几门相关、能够改变之前每门课程单独作战的局面,对于在授课过程中将各门课的培养目标综合为课程群的培养目标。每门课要针对课程群的培养目标重新安排课时、进度、内容,以便与课程群内的其他课程做好衔接,弱化课程的独立性,强化课程之间的耦合性。课程群的设立标准是课程之间要有关联性、整合性[2],课程之间在能力培养和知识点上能够互补,彼此能够促进,使各课程更具完整性,课程群内课程以两到三门为好,由于专业课特性所限,过多的课程组成课程群,不便协调,也不利于课程讲授。

二、软件工程类课程群

(一)课程设置

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会相关技术,更应该掌握如何以工程学的标准做软件开发的能力。软件工程类课程群并不是指所有课程都是软件工程类中的,例如:软件建模技术、软件项目管理、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等,这些课程虽然相关性极高,但并不符合课程群建设中学生能力培养的互补原则。另外,一些纵向课程确实存在前导后续关系[3,4],教学内容上也会互补,但是由于时间的先后关系,使得两门课程很难实现大量的交流与具体内容的协调,因此我们尝试的课程群建设不是纵向课程群,而是横向课程群的建设,即不是前导、后续课程之间的课程建立课程群,而是在并行课中建设课程群,或者说将适合作为课程群的课程设置为并行课程。

软件工程导论课程与同期开设的面向对象语言课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两门课程能够为软件工程导论课程提供实践手段,而软件工程导论课程又为这两门课程提供理论指导。

(二)教学实施

在教学实施前,三门课程确定好课程群的教学目标、实施过程及考核方式,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交流,及时修改、调整授课内容和方式。

三门课程的教师对班级同学进行分组教学[5]。软件开发工作大多以团队工作为主,分组教学的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后期的实践中每组中推选出真实项目组的角色:项目经理、设计师、工程师、测试人员,可以一人兼任多角。每组四人,在软件工程实验课中,按照软件工程的方法学,对系统进行分析、设计,课后使用面向对象的语言课程作为前台界面和业务逻辑,使用数据库技术存储数据,完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从实施过程来讲,首先,在进度上和课时安排上,三门课程要彼此协调。在课程的前半段,三门课程彼此关联比较小,进行到课程中后段,彼此关联越来越多,教学内容上,教师在授课时以本课程内容为主。理论教学中,每门课程的教师都以本课程内容为主。实践教学中,教学内容的设定将与非课程群授课不同。实践内容对于每位学生并非千篇一律,每组同学选定一个题目,组内每名同学根据自己的分工,确定自己的内容,或者共同商议完成相应内容。

理想状态下,教学过程中应有过程考核,可分为:开题考核、期中考核和结果考核,考核形式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每组课前准备材料,在课上轮流向老师和同学展示任务进度。展示内容按设计理念、程序设计、数据库设计,每次展示中,学生和老师根据内容、完成进度、展示质量给出分数。过程监督可以督促每组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对于学生也是相互借鉴和促进,同时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加逻辑性和条理性。但是由于课时、场地、老师的授课时间的冲突,也可以省略开题考核和期中考核,过程由教师在日常课堂中进行监督。

(三)考核标准

在课程群供同学授课的方式中,最后的考核与传统单独授课考核标准的不同体现在对学生实践成果的考核。对于程序设计类课程,考核方式是上机+笔试,而软件工程导论和数据原理课程考核形式则为单一的笔试。课程群建设后,三门课程都可以加入工程的形式来考核,使考核结果更全面。考核中,每门课程需要提交的材料也是不同的。对于软件工程,学生需要提交各个阶段中完成的文档,包括:可行性分析报告、需求分析报告、设计文档。程序设计课程则需要提供一个完整的程序。对于数据库课程,需要提供数据库(和程序一起运行),数据库设计可以写在设计文档中。

考核中,不仅要参考教师的意见,也要参考同组同学与其他组同学的意见,最后实践成绩的组成是由組内互评(20%)+小组互评(30%)+教师评价(50%)共同组成。

因此制定了具体的考核标准,以对学生打分。组内互评的打分标准如表1所示。

小组互评的打分标准如表2所示。

组内互评和小组互评的成绩是每一门课程都采纳的,教师的打分依据的是课程的具体要求。

三、结束语

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局限性,例如,并非所有课程都可以建设成为平行开课的课程群,另外,可以建设课程群的课程,在课时的安排、进度的安排上、实践的安排上都会有一些困难。但同时也看到采用以软件工程课程为核心的课程群授课方式,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对软件工程这门理论课的认识加深了,对于数据库如何与程序结合做出完整的系统有了认识,从实践上认识到数据库设计的原理。对于程序设计语言,更是脱离了之前盲目做程序的状态。由此可见,以课程群为单位进行教学还是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

参考文献:

[1]金英,马吉权,青巴图.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以黑龙江大学软件工程专业“顶石”课程设置为例[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09):52-53.

[2]毕津源.毕业生就业情况研究——以软件工程为例[J].中国市场,2017(09):31-32.

[3]孙琦龙.创新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J].软件工程师,2015,18(10):63-64+62.

[4]龙陈锋,贺智勇,傅卓军,等.软件工程方向课程群建设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2(22):72-75+82.

[5]吕会庆,张巍.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群建设教学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2(14):27-29.

作者:赵立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关于师德师风的论文下一篇:廉政文化进校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