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文化建设论文

2022-05-15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行政文化建设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行政文化是企事业单位进行行政管理的灵魂。目前我国经济建设正处于新常态,经济发展的增速逐渐放缓,很多企事业单位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比较重视的是制度的建设,这样的发展思路并为将行政文化建设放在改革的前沿,最终导致行政文化建设并未与时俱进。

第一篇:行政文化建设论文

行政文化和行政文化建设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摘 要:行政文化反映着行政活动和行政关系中的道德、心理和精神活动状态。行政文化的核心是行政价值取向。它和行政文化的建设对行政管理的影响是广泛的、深远的。

关键词:行政文化;行政文化建设;功能及影响

行政文化——在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中文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具有不同内容,在行政活动领域当中表现为行政文化。行政文化它是与行政文化息息相关的文化,它包含着人们对行政行为的态度和信仰,对行政态度的感情和价值观,也包含着人们所遵循的行政方式和行政习惯。行政文化进一步来说,它包括了人们的行政原则,思想,道德,观念,以及行政价值、行政心理和行政传统等等。行政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文明建设来说,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神话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一定意义上,政治文明建设就是先进的行政体制文化、行政决策文化、行政法制文化建设。就精神文明建设来说,行政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在党政机关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改造和丰富国家公务员的主观世界,从这种意义上来理解,行政文化建设应属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因此,行政文化建设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行政文化一般功能

(一)引导功能。行政文化使行政系统中的群体有明确的正义目标,大家同心同德为这一目标努力奋斗。行政行为具有公共性。

(二)具有规范。功能。行政文化能够引导行政系统的运行,也能够约束行政管理者的行政行为,以至于使行政过线走规范化和程序化的道路。

(三)维系功能。在行政主体与行政对象之间,行政文化形成了他们之间的沟通的桥梁,促使上下形成了凝聚力。行政文化使行政系统中的个人与个人之间有一种广泛的信任关系。

(四)选择功能。在行政过程中能在价值和善恶冲突之间做出自觉和自愿的抉择,并确定采取何种方式 实现行政目标,而进一步依据行政文化的判断价值对行政行为动机进一步检验。

二、对机关内部事务的管理活动的作用

(一)对行政观念的影响。人的心理活动、精神状况和道德要求对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对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的感知、分析、判断和推理等等一系列行为和活动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对行政组织形式的影响。行政组织中存在着管理需要,存在着行政条件和资源状况等因素制约着人们的选择,行政方式、组织制度和管理模式的认同与否,行政主体决定着这些因素。

(三)对行政风气的影响。行政文化能被符合并能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状况下,能够在观念层次上引导良好的行政风气,以及良好的行政风气的养成和发展起主导作用,而进一步以简便的方式改变人的气质和习惯。

三、对国家事务及社会公共管理的作用

(一)保障廉洁的行政行为氛围的前提。社会利益的集中体现廉洁的行政是基础,廉洁行政行为也是行政组织以有效运作和行政组织长期存在的根本所在。廉洁行政的保障是法治,廉洁行政是行政文化的心治。

(二)高效行政的必要条件。行政效率的有无与高低在于人的思想、作风和精神等主观因素。行政人员的搞行政思想为争取高效行政因而具有高效行政思想、为高效的行政的奋斗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的作风是行政文化高效行政的有力保障。

(三)民主行政的前提。民主行政会直接受到行政文化的影响,行政执行人员为达到行政目标,必须依靠一定的民族手段和民主方式,需依赖文化传播的方式宣传和灌输民主行政的观念,以便实现民主的有效性。

四、对行政行为、观念、体制的影响

行政文化通过人们行政意识、行政心理、行政思想、行政习惯对行政决策是否科学果断和可行性的影响很大。在行政过程中行政者要有自觉地行政意识和自觉进取行政思想的人,进而能够成为独立思想的,独立思考当机立断和坚定及灵活的执行者。民主型、明朗型的行政文化氛围会使决策者胸襟开阔,公平正直,坚持原则,具有创造性、灵活性和综合性,从而形成廉正健康的行政风气。行政文化以及行政文化的建设从多方面影响行政体制,文化心理、文化传统、社会制度、政治状况、历史条件、地理环境、民族特性、经济水平等对行政体制发生很大的作用。

五、行政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现实需要加强行政文化建设,是适应职能转变、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的现实需要。培育服务型、有限责任型、法治型和廉价效能型行政理念,是形成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的需要及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的内在要求。

(二)行政理念的核心是加强行政文化建设,在指导思想上必需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行政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求真务实,推进行政道德文化建设,贵在经常和坚持;坚持与时俱进,提高公务员行政本领,提高行政成效;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与各方面协调,多方筹措资金,搞好党政机关文化设施建设。

总之,对行政管理的影响和意义是广泛的、深远的,现代化行政管理是行政文化建设的依托,形成自觉的行政意识和科学的行政思想,正确的行政价值和行政理想,健康的行政心理及高尚的行政道德,继承我国优秀行政文化和大力弘扬优秀行政文化为前提,同时合理借鉴外来的行政文化积极吸收中外现代文化中的合理的行政文化因素,为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行政文化及行政文化的建设创造更好的条件,这对提高行政管理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婷.论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行政文化创新[J].沧桑,2005.4.

作者:米丽古力.阿不都茹素力

第二篇:行政文化建设与行政管理的创新策略

【摘要】行政文化是企事业单位进行行政管理的灵魂。目前我国经济建设正处于新常态,经济发展的增速逐渐放缓,很多企事业单位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比较重视的是制度的建设,这样的发展思路并为将行政文化建设放在改革的前沿,最终导致行政文化建设并未与时俱进。本文将就我国行政文化建设与行政管理现阶段额关系进行探讨与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找出具体的创新策略。为促进我国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

【关键词】行政文化建设 行政管理 问题 创新策略

一、引言

当前,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到总体转型时期,这为促进我国企事业单位的行政文化建设提供了关键的节点。在这一关键阶段,要求我国的行政文化应该在价值、观念等不同层面的认知模式上进行行政管理的创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我国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带来了影响和冲击,特别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发展,更是改变了行政管理的观念。行政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对行政管理水平的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和意义。额本文将针对目前我国行政文化建设与行政管理中存在的关系进行深度探析,并根据现实状况寻找有针对性的解决和创新策略,为促进我国行政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行政文化与行政管理之间的联系

行政管理活动的深入必然会受到行政文化的制约,这一制约将影响导向行政管理的决策与执行。在实际行政管理活动中,行政文化的通过行政意识、行政心理、行政思想、行政习惯等对行政管理进行渗透并发生一定的作用。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下表述:

(一)行政文化对行政管理造成全方位的、直接的影响

随着行政文化建设的逐渐完善,开放型的行政文化氛围将对行政管理带来一定的影响,此时行政管理决策者的管理行为更具有民主性、高效性、开放性。而与之相对应的使封闭式的行政文化氛围,而这样的行政文化氛围将会对行政管理的决策者带来陈旧的、之后的、思维僵化的影响。当然,专制的行政文化氛围带来的影响更为严重,将会使行政管理的决策者刚愎自用、专横武断、玩弄权术、争功诿过。可见,良好的行政文化氛围将为行政管理提供健康的、良好的风气,对行政管理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二)行政文化将对行政管理理念带来影响

行政文化的构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深远的、深刻的发展历程。在行政管理人员的工具体管理与实施下,行政文化通过他们的信仰、习惯、观念等在员工心中进行渗透。可见,行政管理人员作为行政管理活动的主体其观念对于行政管理活动效率的高低有着决定性作用。企事业单位的员工进入行政管理活动后,不可避免地会将自己原来的思想观念、认识理念等消极的内容带入其中,并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起到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个人主义,遇事相互推诿的毛病,任人唯亲,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这些将对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活动带来巨大影响。

(三)行政文化将对行政管理人才带来影响

行政文化作为行政管理中的灵魂,对于行政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等方面起着引导性的作用。如:行政文化中的行政理念将对行政管理人员参与行政管理活动的基本原则和规则带来影响;行政文化中的价值观将对行政管理人员的行为产生一定的指导作用;行政文化中的行政思想将对行政管理人才的开发与管理带来理论性指导。可见,行政文化对行政管理人员的行为、观念、意识、工作态度、自觉遵守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影响不容小觑。

三、加强行政文化建设,提升行政管理效率的有效策略

(一)确定行政文化建设目标,实现行政管理的现代化创新

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文化是其挼环境,更是行政管理的灵魂。它的创新与完善对行政管理效率的提升、对行政管理的变革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先确定行政文化的建设目标,并以此为导向对行政管理活动进行创新。随着党风廉政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党要求不论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都必须加强廉政建设、公开透明,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行政管理时必须构建高效、廉洁的行政管理体系。

(二)加強行政文化建设的宣传和教育,尽快消除滞后的行政管理思想和认识

行政文化中行政思想的建设是其主要内容,它将直接对行政管理人员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和效果,并对整个行政管理体系的目标、行政管理效率的提升等产生影响。如前所述,消极的、滞后的行政文化思想认识将对行政管理行为产生消极的、负面的影响。因此,尽快消除滞后的、陈旧的行政文化思想是保证行政管理顺利实施的基本前提。如:在一部分行政管理人员中才存在的“等级制”、“官本位”等思想认识,严重的官僚主义思想、人治的理念和认识等这些歪风邪气将对行政管理的效果产生最直接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行政管理人员必须尽快彻底摒弃这些错误的思想认识和观念,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行政管理工作中通过齐抓共管的模式树立良好的行政管理氛围。

(三)加强法制建设,推行依法进行行政管理的行政文化建设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思想的深入实施和渗透,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更是我国行政管理创新的必由之路。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大力度,全面推行法制建设、不断完善行政管理体制,真正在行政管理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局面。例如:企事业单位可以在本单位内部进行法制宣传,通过本单位的网站或者专栏介绍相关的法律知识,让员工树立守法遵纪的好员工;重点提高本单位行政管理人员的向素质和职业道德,使行政管理人员能够真正自觉自愿、全心全意地为单位内的员工服务。

(四)搭建平台,努力消除在互联网环境下行政文化与行政管理创新带来的障碍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带来的影响十分如同一把双刃剑,影响着企事业单位的行政文化建设、行政管理的效果。因此,我们必须尽快搭建平台,加快工作效率,尽量避免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为行政文化建设、行政管理效率的提升带来的影响。如:各企事业单位可以加快电子技术平台的硬件和软件投入为加强行政管理和行政文化建设奠定基础。再如:通过网上通讯工具、电子邮件、门户网站的留言板等不同的方式获得各单位内部员工对行政管理的需求,以此来提升员工对行政管理出的参与热情和参与度。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在互联网背景下,加强行政管理和行政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法治原则、灵活原则、开放性原则,并合理转变员工及行政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和理念,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利用互联网的巨大优势,实现行政管理的法制化、透明化、公开化发展,为行政管理的创新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湧.以“四个全面”引领行政文化建设——访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行政文化委员会会长周文彰[J].杭州(党政刊),2015(12):24-27.

[2]郑飞,文宏,刘志勇等.以先进的行政文化重塑政府治理思维实现公共治理现代化——第九届行政哲学暨“先进行政文化与公共治理现代化”研讨会综述[J].中国行政管理,2014(10):123-125.

[3]王燕萍.行政文化建设与行政管理现代化之探讨[J].黑河学刊,2015(03):67-68.

作者:谢静

第三篇:行政机关行政文化建设主流化的思考

摘 要:行政文化建设主流化是我国行政机关面临的全新课题。其内涵表现为行政机关应高度重视行政文化建设,并提到议事日程且切实作出安排。主流化相对于边缘化而言,通过行政文化建设,改进我国政府公务员的行政心理、行政意识、行政价值等,全面提升公务员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行政文化建设可选择“指导、交流、训练、设计、奖励”等具体方法;可以实施“调查、规划、执行”三个基本程序,以使先进行政文化成为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的深层推动力量。

关键词:行政机关;行政文化建设;主流化

行政改革和行政发展是我国政府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转变政府职能、调整政府机构、理顺府际关系等都是行政改革的重要内容,而行政文化是行政改革更深层次的问题。一国的行政体制和各项具体制度都是其行政文化的缩影。没有行政文化的变革与创新,行政改革的推进必定会遇到行政文化瓶颈的制约。因此,研究行政文化建设主流化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在行政文化主流化过程中,行政机关负有重要职责。原因是,政府公务员工作于特定行政机关,整个机关的风气、氛围以及精神生活状况等,都会对公务员的心理、意识、价值、个人品位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行政职场构成了培育、养成政府公务员心理、意识、价值的外在环境。行政机关行政文化建设主流化,需要一种意识、一套方法并经历一个过程。

一、意识:行政文化建设主流化的必要性

对行政文化的理解,目前学界并无定论,主要观点有三。观点一,认为行政文化是由行政物质文化、行政规范文化和行政意识文化整合而成的文化模式,其构成包括行政组织物质设施、行政组织制度以及行政人员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生活方式等[1]。观点二,认为行政文化是政府公务员所应共同信守的行为模式、生活方式、人群关系以及价值观念[2](p.292)。观点三,认为行政文化是政治活动中的一种主观意识领域[3](p.105)。以上三种观点都对理解行政文化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思路,但又都各有不足。观点一未能指出行政文化的主体,且内容过于宽泛;观点二指出了行政文化的主体,但也失之宽泛;观点三指出了行政文化与政治活动的联系,但并未突出行政文化的特质。一方面,行政文化确与政治活动有关联,其关联表现在:政治活动是围绕着公共权力的获取、组织、运用、监督等问题而形成的一类社会现象,而行政恰恰是政治的重要构成部分。但另一方面,政治活动的主观意识并不仅限于行政文化,还包括政治文化,而政治文化的主体则远宽于行政文化的主体。如果说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4](p.29),那么,行政文化则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行政态度、信仰和感情。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将行政文化界定为:行政文化是一种特殊文化形态,是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推行政务、管理事务具有普遍制约作用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主要由行政心理、行政意识以及行政价值等要素构成。显然,这个定义偏重从狭义角度界定行政文化,理由主要有二:首先,从学科研究的角度看,行政文化是个跨学科概念,既是行政学概念,又是文化学概念,如果将行政组织物质设施以及行政组织制度等内容统统纳入行政文化的研究范围,则行政文化的研究就会出现承载过重的情形,这不仅不利于行政文化自身的研究,也容易与其他相关研究形成较为严重的交叉,有越俎代庖之嫌。其次,行政文化是行政学的核心概念,如果内涵过宽,就会失去其作为核心概念的本来意义。对这一描述性定义还需做两点说明:

第一,行政文化的主体。行政文化的主体是政府公务员。从行政职能、行政机关、行政机构、行政职位、政府公务员几者的关系看,行政职能具有决定作用。为履行行政职能需要设立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又需要设置内部机构和责、权、利三位一体的行政职位,而行政职位最终还要委托给每个政府公务员。没有这一过程,行政职能的履行是不可能的,但经历这一过程,又会形成一种“公权私掌”的自然现象。也就是说,尽管行政机关是公权力机关,但代表这一机关运用公权力的却是特定的公务员。由于行政治事最终需要依靠政府公务员完成,他们的一言一行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提高政府公务员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理应是责任政府的应有之义,公务员也理应是行政文化的主体。

第二,行政文化的构成。行政文化主要由行政心理、行政意识、行政价值等构成。行政心理是政府公务员对行政体系及其活动处于感性认识阶段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行政动机、行政态度、行政习惯、行政信仰等;行政意识是政府公务员对行政体系及其活动处于理性认识阶段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行政观念、行政思想、行政原理等;行政价值是政府公务员满足内心欲求并对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人与事具有评价、判断功能的精神范畴,有正向、负向之分,例如,民主、平等、人权或专制、独裁、强权等。在构成行政文化的行政心理、行政意识、行政价值三要素中,行政心理是行政文化的基础,行政意识是行政心理的深化,行政价值不仅是行政心理的深化,而且其本身也是较高层次的行政心理。从发展和相互作用的角度看,行政文化总是从行政心理发展到行政意识,再从行政意识发展到行政价值,因而任何行政意识、行政价值都是行政心理发展的结果,但另一方面,行政意识、行政价值又都在不断地、重复地验证着行政心理,那些稳定的、作用明显的行政心理都是行政意识、行政价值共同作用的结果。

何以行政文化建设应当主流化呢?这个问题涉及行政文化的影响与作用。尽管行政文化的形成需要以一个国家历史的和现实的行政活动为基础,但行政文化一经形成,就有巨大的反作用。与外在的、显性的正式制度不同,行政文化对行政体系、行政制度、政府公务员行为的影响与作用是内在的、深藏的,然而却是巨大的。

(一)对行政体系的影响与作用。行政体系是一定政治体系下由行政组织和政府公务员集合而成的整体。行政文化对一国行政体系的影响不可低估。原因在于,行政文化决定行政体系的统一与分离,行政文化上的分歧有可能导致行政体系的分离,例如,部门保护主义、地方保护主义、地方分裂主义等。从这个意义上看,一个国家的行政体系应当建立在共同的行政文化基础之上。

(二)对行政制度的影响与作用。一定行政体系的行政制度是按照一定的行政价值建构的,其顺序是先有价值,后有制度。例如,“行政听证制”是按照民主、参与的行政价值建构的,“政务公开制”是按照公平、公开的行政价值建构的,等等。从这个意义上看,一定行政体系内的行政制度是这个体系的行政文化的一种外化,行政制度是在行政文化的框架内设置的,不同的行政文化决定了不同的行政制度,塑造了不同行政体系的不同特质。不仅如此,行政文化还影响行政制度的执行,例如,我国行政执法中常出现的有法不执、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问题,究其原因就在于执法人员的法制观念淡漠。

(三)对政府公务员行为的影响与作用。行政治事中人的心理、意识和价值等都会影响人的行为,这种影响有积极、消极之分,也有直接、间接之分。行政文化不仅影响行政决策活动的科学与合理,而且影响行政处理活动的合法与合理。优秀行政文化可以将公共行政引向科学、规范、民主与法制,而落后、腐朽的行政文化往往破坏公共行政规则,扭曲政府官员的价值观和职务行为,将公共行政引向愚昧、专制、偏狭与粗暴。例如,我国一些执法人员程序意识淡漠,以至经常出现野蛮执法的情形。问题的产生固然与程序立法滞后、随意程序泛滥有关,但也与执法人员的行政心理有关。以往人们较少分析执法人员轻慢程序的行政心理,其实这恰恰是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形成了系统而稳固的政治传统,君主政治、全能政治、官僚政治、人情政治等都是这种政治传统的典型表现。封建政治传统不仅有力地维护过封建社会制度,使其长期延续,而且至今对我国政治与行政的发展还有着一定影响。

二、方法:行政文化建设主流化的途径

寻找并确定行政机关行政文化建设的方法,首先需要明确行政文化的研究对象和行政文化建设的目的。从研究对象上看,行政文化研究并非研究政府管理中的具体问题,而是研究政府管理中的世界观问题,亦即研究解决政府管理中的具体问题需要什么样的基本态度、基本观念和价值取向;并非研究具体的府际关系、人际关系,而是研究府际关系、人际关系中所体现出的处世哲学;并非研究政府公务员在行政治事或行政执法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而是研究出现这些具体问题的深层次的心理原因。总之,行政文化中的“文化”不仅是指政府公务员的文化知识素养,更重要的是指对政府公务员的行为起主导作用的那些精神因素。可见,公共行政研究应该是一种全面的、系统的研究,既要关注行政职能、行政组织、行政行为、行政程序、行政责任等问题,也要关注政府公务员的心理、意识、价值等问题。行政文化研究的目的是推动行政文化建设,而行政文化建设的目的则是使政府公务员了解、接受并传承古今中外政府管理活动的优秀文化精神,并使其真正成为指导公务员行为的精神力量。

行政文化的研究对象和行政文化建设的目的表明,行政文化更多囿于政府公务员的精神领域,行政文化建设触及的也是政府公务员精神领域的问题。解决人的精神领域的问题,完全不能采用突击的、形式主义的、命令的、短期的方式,而应该采用渐进的、融入的、持续的方式。在这方面,行政机关行政文化建设可供选择的具体方法包括:

(一)指导。作为柔性干预措施,行政指导已在行政机关外部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行政指导同样可以运用于行政机关内部管理,行政机关通过引导、倡导、建议、提示等方式干预政府公务员的学习活动。与命令或管制方式相比较,指导方式基于政府公务员的自愿与心理认同,因而实施效果可能优于强迫命令。行政机关对政府公务员学习活动的指导可以是普遍的,也可以是个别的。普遍指导是指行政机关对不特定政府公务员实施的指导,推荐阅读书目或推崇某种思想、发明、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例如,天津市南开区人民政府行政许可服务中心将行政文化分解为政务文化、作风文化、行为文化、形象文化、内务文化、环境文化等具体形态,并通过编写、发行《创新文集》予以阐释,使中心所有工作人员的观念、行为等逐渐与中心所倡导的行政文化相对接。个别指导是指行政机关对特定政府公务员提出建议、劝勉、指点等,以引导其“为”或者“不为”的一定行为。鉴于行政机关掌握着制度配置与完善的政治资源(权力、权威、组织等)与技术手段,政府公务员对来自于行政机关的个别指导不可能无动于衷。因此,行政机关的个别指导应当谨慎实施,充分尊重被指导者的权益,使个别指导真正成为促进先进行政文化养成的一种有效手段。

(二)交流。由于受到职责权限范围以及专业化分工管理等因素的限制,政府公务员之间的文化交流既不普遍,更不充分。因此,行政机关有必要经常组织文化交流活动,方式包括文化访谈、联席会议、文化论坛、学习小组、阅读沙龙等。以政府公务员的阅读为例,阅读是政府公务员更新知识、拓展才干、提升人文精神、治疗心灵缺陷的有效环节,对此,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在《论读书》一书中评论到:“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来改善一样。例如打球有利于腰背,射箭可扩胸利肺,散步则有助于消化,骑术使人反应敏捷,等等。同样,一个思维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习数学,因为数学稍不仔细就会出错。缺乏分析判断力的人,他可以研习形而上学,因为这门学问最讲究繁琐辩证。不善于推理的人,可以研习法律案例,如此等等。这种种心灵上的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治疗。”[5](pp.205206)但是,从目前情况看,我国政府公务员的阅读活动比较薄弱,一些政府公务员总是借口工作忙、应酬多而不读书、不研习。解决这一问题,行政机关除可以根据不同学习需求推荐阅读书目外,还可以经常组织阅读沙龙进行读书交流活动,使每个公务员的读书心得、文化体验等能够及时被其他公务员所共享。例如,上海市政府于2007年10月试行了《上海市级机关创建学习型机关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这一指标体系的规定,市级机关政府公务员每年的阅读量要达到6~12本书,每周的阅读时间要达到7~10.5小时。尽管这一规定的可操作性值得商榷,但行政机关重视政府公务员阅读活动的思路是可取的。

(三)训练。训练是指行政机关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集训、辅导、传授、演练等,使政府公务员掌握某种特长或技能。一方面,政府公务员在日常工作和人际交往中所表现出的态度盛气凌人、语言粗俗刻薄、举止矫揉造作、着装邋遢媚俗等,都是其内在文化修养不足的直接反映。但另一方面,政府公务员的态度、语言、行为、着装等又可以通过有意识的、积极的训练予以改善。因此,行政机关应在注重提升政府公务员内在文化素养的同时,采用多种训练方式改善政府公务员的外在形象。在这方面,我国许多行政机关都有积极的尝试。例如,江苏镇江市行政服务中心2007年9月制定了《镇江市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服务礼仪基本规范》,此后又组织了行政服务礼仪专题讲座,连续开展了服务语言规范周、服务仪表规范周、服务行为规范周等活动,并于2007年10月表彰了一批“礼仪服务标兵”,形成了讲礼仪、讲规范、讲形象的机关文化氛围。

(四)设计。行政心理、行政意识、行政价值的内容可以通过一定的形式加以表现。例如,机关办公场所的布置、机关色调、机关训词、公务员容止、公务员语言等。2007年10月,参加第二届全国行政服务创新论坛的代表参观了天津南开中学。该中学显示出了百余年积淀的深厚文化底蕴,其中的“容止格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对一代代青年学子行止的影响与匡正作用是巨大的、不可低估的。因此,行政机关也可以通过精心设计而营造出工作环境的文化品位,使置身其中的公务员随时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并受其熏陶与影响。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国有些行政机关热衷于修豪华办公大楼、换高档办公设备,以为这样做就是在提升行政机关的文化品位,然而这恰恰是对没有文化、没有自信、精神羸弱的一种真实折射。因此,行政机关设计文化符号,并不意味着高成本和大投入。原因在于,愈有文化的东西往往是愈朴素的东西,是愈远离奢华和浮夸的东西。

(五)奖励。公务员奖励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奖励是指行政机关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公务员给予精神表彰、物质给付。广义奖励的形式除包括精神表彰、物质给付外,还包括职务晋升。对那些在行政文化建设中取得显著成绩的政府公务员,行政机关应予奖励。例如,读书奖励、科研奖励、知识竞赛奖励、政策设计奖励、制度创新奖励等。目前,我国一些行政机关流行“读书无用论”,读书、研习的风气较为薄弱。行政文化奖励既有鼓励先进的功能,也有造学习之舆论,开读书之风尚,使“读书无用论”失去舆论支持的功能。我国《公务员法》第49条列举规定了对公务员实施奖励的10种情形,但并未直接涉及对公务员在行政文化建设中取得成绩的奖励。对于法律规定的这一不足,行政机关可以通过直接适用《公务员法》第49条第10项的规定予以弥补。

三、过程:行政文化建设主流化的程序

行政文化建设主流化是我国行政机关面临的全新课题,意味着行政机关一方面要重视对公务员外在行为的约束,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对公务员内在文化品位的提升。比较而言,后一方面的任务更为困难,更需要用心着力,也更不容易在短时期内见到效果。原因在于,公务员现有行政文化的形成是主观、客观多重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行政文化一经形成又有相对稳定性,改变已经形成的行政文化同样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其间不仅需要行政机关行政文化建设主流化过程,也需要依仗政治体制、行政体制改革推进大背景下公务员职场环境、行政风气的整体改进。换言之,如果公务员所处职场环境从整体上看仍受落后、腐朽的行政文化支配,则公务员选择、坚守先进行政文化的风险就会加大,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虑,公务员很可能被迫愈加远离先进行政文化。结论是:行政机关行政文化建设主流化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完成这一任务,需要三个基本程序:

(一)调查。行政机关的行政文化建设首先需要进行行政文化调查,以全面了解本机关公务员的行政心理、行政意识和行政价值。行政文化调查需要确定调查指标体系,也需要确定调查方法。行政文化调查指标体系是基于调查目的所确定的调查“靶心”,具有系统性和分层次的特点,包括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等。行政文化调查可以确定5个一级指标,即行政心理、行政意识、行政价值、行政文化再造与政府公务员人文精神的提升、行政机关文化;每个一级指标下可以确定若干个二级指标,例如,行政心理指标下的行政动机、行政态度、行政习惯、行政信仰等指标;每个二级指标下可以确定若干个三级指标,例如,行政态度指标下的对公民的态度、对上级与下级的态度、对工作的态度(积极与消极、主动与被动)、对困难的态度(乐观与悲观)、对不同意见的态度、对权力(地位、待遇、利益、荣誉)的态度、对政府改革或者行政发展的态度、对外来行政文化的态度(兼容与排斥)等指标。行政文化调查指标体系不仅是调查的靶心,同时也是设计调查问卷的根据。例如单选题:当您尽力执行公务时,您内心的最大动力是什么?A.公务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B.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C.显示自身的能力;D.达到领导要求,得到领导赏识;E.得到周围同事的好评;F.得到部门或者个人利益;H.其他。这一单选题即是出于调查“行政动机”的需要而设计的。行政文化调查适合采用问卷法、访谈法而不太适合采用座谈法。问卷法的优点是成本低、私密性强,但对回收率、填答环境、填答质量等有较高要求;访谈法的优点是适用人群广、易于深入了解情况、易于排除不确定问题,但对访谈者身份、受信任程度以及访谈题目的设计等有较高要求。行政文化调查的内容极具敏感性,其中,工作动机、态度、信仰、价值观等都涉及公务员的内心体验。对于这些敏感性调查内容,如果调查者不能保证资料的保密、匿名,不注意营造良好的调查氛围,都会使被调查者产生强烈的心理顾虑,并由于这种顾虑而不如实表达自己的看法。因此,行政文化调查应该格外注意调查的保密、匿名以及问题设计的技巧。

(二)规划。在行政文化调查的基础上,行政机关需要制定行政文化建设规划。行政文化建设规划的内容应涵盖行政文化建设的目标、方法、程序、规则、预算等各个方面。目前,我国行政规划种类繁多,按照2005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若干意见》划分,我国的行政规划分为“三级、三类”。所谓“三级”是指国家级规划、省级规划、市县级规划;所谓“三类”是指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可见,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已基本形成。相比之下,我国各级政府的文化建设规划则较为欠缺。因此,我国各级政府在重视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的同时,也应当重视行政文化建设规划的编制,以使行政文化建设主流化得以从抽象变为具体。

(三)规划执行。规划执行是规划目标实现的惟一途径。目前,我国的行政规划普遍存在着执行效力低、容易变动的问题,这些问题在行政文化建设规划的执行上可能同样存在。对于政策或规划执行的复杂性,美国政策科学家查尔斯·E·林布隆评论道:“政策制定中的权力角逐的复杂现象——如迂回、不可预知性、挫折、颠倒和必然的局部失败——在政策执行中成倍地增加了。”[6](p.81)查尔斯·E·林布隆还具体归纳了政策执行中的六大困难,这些困难包括公开政策规范不完善、应用的标准冲突、刺激失效、冲突的指令、能力有限、行政资源不充分等[6](pp.8186)。因此,行政机关应强化执行的力度,使行政文化建设规划不至于束之高阁。

参考文献:

[1]张险峰.试论行政文化[J].理论与改革,1990,(5).

[2]张金鉴.行政学新论[M].台北:三民书局,1984.

[3]王沪宁.行政生态分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

[4][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5][英]弗兰西斯·培根.人生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6][美]查尔斯·E·林布隆.政策制定过程[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责任编辑:岳 林]

作者:郎佩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世界经济概论论文下一篇:大学生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