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育管理论文

2022-05-05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英语教育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伴随着教育制度的转变,高等院校在展开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均充分运用先进的教育体制。本文将在通识教育视角下对大学英语教育管理实践进行深入的研究。大学英语是高等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其教育管理的效率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大学英语教育管理实践性的探究,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加强重视。

英语教育管理论文 篇1:

导师制下英语专业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探究

摘  要:基于对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导师制实行情况的调查,探究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生导师制下教育管理模式。从导师制的内涵、导师制的具体实施、适时反馈、激励制度等方面提出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英语专业学生;导师制;教育管理;认知模式

导师制由来已久。14世纪创办牛津大学的温切斯特主教威廉·威克姆首次提出并实践。19世纪末,导师制才在本科生教育中被运用。20世纪初,在中国以北京大学为首的大学率先在本科生中试行导师制。牛津大学导师制的内涵是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正式或非正式的个别性导师课为指导方式,以导师指导过程中师生交流与思维碰撞为核心的学术精英的教学制度。[1]

本科生导师制是指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以导师为“龙头”,将专业教育思想和思想政治教育充分结合,把传授专业知识与提升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有效结合,全面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成为目前我国高校育人的新途径和新模式。东北林业大学交通学院采用“1+1+n”模式,即两个“1”分别表示各年级辅导员和素质及业务能力水平较高的专业教师担任的班主任,而“n”是指从大学二年级开始根据不同学生个体差异及自身需要通过双向选择,聘任专业导师、学业导师、创新导师、创业导师、就业导师、榜样导师、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直至毕业。[2]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2010年开始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第一届“导师制”由全体教职员工抽签选取学生加以指导,规定导师定期组织学生交流,并发放记录本记录谈话内容,学生的专业四级、八级成绩以及就业情况直接与导师们的业绩挂钩。2015年,学院对导师制度建设又做了相应调整,由学生抽签选取导师,并采用纸质版的表格,要求学生如实填写谈话内容,并附上图片或其他佐证材料如qq聊天记录等。这样学生的自主权、导师制的实际操作性增强了。但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完善。

一、调查实施与结果

1.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针对湖南农业大学2015级英语专业83名学生展开。问卷包括选择题10个和自主问答2个。选择题内容涉及对导师、性别、年龄、性格,导师指导频率、指导内容,学生主动性、参与性、导师制的实施效果等。两个主观题具体为“学生心目中的最佳导师形象”和“最期待导师给予学生哪些方面的指导”等。

2.调查结果: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108名在职员工均承担导师工作,其中包括英语教师92名,行政人员16名(包括双肩挑的教师)。从对2015级学生的调查看,82%的学生的导师都是英语教师,且为女性教师。导师的年龄60%都在30-45岁之间。关于导师的性格(此题不限单项选择),88%的学生认为导师性格温和、平易近人。48%的学生认为导师热情大方。12%的学生认为导师严肃、不易接近。关于与导师见面交流的频率,60%的学生选取了一期一次。32%的学生选择一月一次,只有8%的学生与导师交流是一期多次。交流的内容一般集中在学生学习成绩,学习方法和生活上的指导,对于英语知识检测、英语技能训练的内容师生交流并不多。主动与导师交流的学生占比64%。55.3%的学生有时会跟导师交流生活或学习上的难题,而44.7%学生不会与导师主动交流。59.2%的学生会以导师为榜样。在主观部分的答题中,学生心目中的导师形象依次排序为:平易近人、温柔善良(和善)>专业能力强、专业素养高>耐心、细心>优雅大方、与同时代并进>处事严谨、做事方法科学>言传身教>有自己的见解>有追求>给学生自由、不过多干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关于学生期待与导师交流的内容,学生最关心的是导师能够给予学习和生活上的指导,其次是时刻鞭策学生努力的方向、抓住学习重点,关心他们的学习进度(有些学生的导师是行政人员);还有的学生期待导师指导学习实践、实习指导、参与竞赛以及就业形势分析、考研方面的经验指导,让学生少走弯路。关于交流的形式,不仅限于面对面的交流,老师还可以通过线上交流,如qq或微信指导。不仅有小组之间交流,还可以有一对一的指导。关于指导频率,学生认为一月一次较为适宜,一期多次(6-8次)为好。他们期许导师与学生经常保持联系,让学生更感受到导师的关爱。通过进一步归整分析问卷,课题组发现: 18%的学生的导师为行政人员,得不到英语老师学习上的指导;平易近人的老师更让学生青睐;专业素养高、心态积极乐观的老师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其英语交际能力。

课题组还采取抽样访谈的形式(对象为学生和专业教师),进一步探究有关问题,结果发现: 73.33%学生关于学分制以及选课的问题茫然;20.15%学生学习被动,独立性较差,依赖性较强,学习上缺乏创新性;48.54%学生对于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B类竞赛(英语专业竞赛)以及大学生科创不太了解,科创意识较缺乏,科研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导师制中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培训机制,导师指导的热情有待提高。

二、“1+1+5”英语专业导师制下教育管理模式

英国的导师会对学生提供各种辅导、帮助,其工作目的就是想办法接近学生,积极与之进行思想交流,有效解决他们生活、学习中的问题,满足其在发展过程中的合理需求,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英国导师制的特点有:导师是每一名从业教师及科研人员终身从事的职业。学生事务制度完善,导师是开展学生事务的主要力量。导师职责明晰,工作内容宽泛,涉及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大学注重个人导师的业内培训、培养和奖惩,[3]这可以简化为:导师=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成就学生+提高自身。基于英国导师制,针对英语专业本科生教学的实际情况,导师制度改革势在必行。笔者认为本科生导师制下英语专业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为“1+1+5”导师制教育管理模式,即“一位行政负责人+一位辅导员(班主任)+五位英语专业教师”导师制教育管理模式。管理部門负责人、辅导员(班主任)、英语教师三方共同来承担导师职责,并采用班级、小组和个人为单位的层级形式,并按照学生学业的四个阶段导师们予以分级管理模式。领导班子带头管理、统管全局,辅导员和英语教师加以辅助,让每位学生都享有三方面的关爱与监督。形式上则采用班级、小组和个人为单位分级式管理。一对一的导师制变为三对一导师制,单一的导师制变为多方管理制,班级配备部门负责行政人员,辅导员(班主任)和专业教师,形成以班级为大单位、小组为小单位和个人为主体单位的教育管理模式。让每个班级配备5位英语教师,学生分组接收英语专业教师的指导,让每位学生都享有专业指导。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管理部门、专业教师和学生三位一体模式,构成相互监督相互依存的关系。行政领导主动带头、统筹全局;教辅人员生活关爱、制度严管和专业教师学术指导;学生之间互相监督。这有利于导师之间、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监督、互相帮助。没有多方监督就没有比较,没有相互借鉴就没有进步,这对于学生认知情感的提高,特别是学业和社交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以一个30人的英语专业班为例,其导师制下教育管理模式图可以表示如图1所示。

三、建议

“1+1+5”导师制下教育管理模式,涉及院系负责人带头管理班级,教辅人员充当班主任,专业教师五人一组,分别指导一个班的6人小组,让每位学生充分得到来自三方导师的关爱,并且在班级中明确自己、小组和班级的职责,让行政管理人员、辅导员、专业教师和学生们更具责任心和使命感。

一是明确各级导师的职责。导师的职责涵盖很广,它涉及到有关学生的思想道德、生活、学习、交友、择业等方面的倾情指导。在面对面指导时,导师们要善于用生动的实例传播正能量,在精神层面上给予指导、鼓励,行政负责人在学年之初和结束时要参与班级会议,有效行使监督使命,辅导员作为班主任更应定期参加班会给与学生道德上的指引和生活上的关怀,侧重在精神层面、道德层面、言行规范等方面给与指导;专业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工作,不定期在课堂内外给学生学习上的指导和帮助,重视其自主学习能力、学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导师指导上有明确的分工,但又不是完全割离,既要有共同遵循的职责,又要有各自具体的职责。例如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各级导师的总职责是全面了解四项内容,进行适时指导。具体如表1所示。

需要强调的是,鼓励学生加强研学活动是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课程计划中的内容。研学活动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设计、执行以及自我评价的一种学习模式。霍光伟等[4]对研学活动提出了几条建议:基于BOPPPS模型的 seminar研学活动;多级创新创业竞赛活动以及各类科技竞赛活动(暑期社会实践调查、专业知识竞赛、英语科技译丛以及论文发表等)。这些研学活动能有效丰富和充实学生在课程学习之外的业余生活。

指导学生不仅要涉及到学生的思想道德、生活、学习等方面,专业教师导师们更要注重不同阶段的侧重点,让学生尽早明晰各个阶段的冲刺目标。例如: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专业教师具体的指导内容可细化为如表2所示。

二是加强导师培训。导师应该在专业素养上不断提高,要培养其爱心和高度的责任心,当徒弟对导师的信任程度较高时,导师通过导师制向徒弟的知识转移效果和导师制对徒弟工作压力的减轻效果更加明显[5]。在工作态度方面,导师在指导徒弟的过程中不但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Ragins & Scandura, 1999),产生心里的满足感和成就感(Bozinoelos, 2004),而且能提升幸福感和组织承诺(Chun et al. 2012)。 现有研究从情感、学习、激励、社会交换和角色压力等视角解释了组织导师制影响结果变量的中介作用机制。[6]定期开展导师交流,院系负责人、辅导员和专业教师的交流以及班级间教师的交流与合作;针对某个班级的学习氛围或针对某个成绩基础薄弱或认知情感力不强的学生,导师们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一个班的五位专业教师导师可以定期交流心得体会取长补短,一方面能促进教师兼得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真正提高其认知情感力。

三是完善对导师的评定制度,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关于现行导师制,学院采取与专四、专八和就业层次不同来对待教师的年终奖励,这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明显。一些认真负责的导师虽与其学生交流颇多,关爱颇多,但专八对一些学生来说存在困难,因此单纯用考试成绩来衡量导师的工作不太全面。有三点建议:1.评价导师可以设立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定量指標包含班级学生过级率、违纪律率、学生参与活动的次数、本科生参加科创、发表论文的数量、本科生获奖情况等;定性指标可以涵盖导师工作积极性(与学生交流次数、谈话内容、辅导情况等)以及学生学期末对导师的满意度等。2.对于三方导师可以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行政管理人员和辅导员建议量化来评价,如检测其下班的次数、参与班级会议的次数和学生谈心的次数等。专业导师主要通过学生班级班长、小组和个人的评价来综合考虑,这样才能做到客观、公正。3.如果评价包含学生、管理者和同行之间的三方评价,那么应以学生评价为主。管理者可以通过调查或走访、座谈了解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导师的工作情况。辅导员或专业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了解各自的导师工作执行情况,互相监督、互为评定。评价要客观、公正,在对导师的评价中,课题组参考湖南农业大学学生对任课老师的网络评价体系的调查,发现有个别的学生评价不客观,导致对教师的评价不合理,这对认真负责、做事严谨的老师是不公平的。因此,对于导师的的评价,只要90%以上的学生认可,即一个班级有27位学生认可,一个小组有4人认可,评价结果才会令人信服。

四是建立合理的奖励制度。关于对导师奖励机制,要以激发导师的积极性为主,奖励那些真正做实事、受到学生好评、特别是在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形成中起积极作用的导师。另外,增设评价激励制度,对学生满意度达到学院前十名的予以奖励,并设立“优秀导师”称号。

五是完善导师与学生的交流模式。在进行指导时,导师通常采用传统的交流方法——面对面谈心。黄广芳[7]总结了国外教师导师制,代表性有两模式,即:传统指导模式与网络指导模式。传统指导模式是一种二元关系,即指导者与被指导者的关系。导师往往是知识渊博、经验丰富、责任心强、乐于助人,这是传统的督导型、传统型导师模式。网络指导模式更加灵活,在信息共享与支持等方面参与、交换和分享,创造了一种平等和谐、优势互补的合作空间。认知学徒模式是建立学习共同体,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教师学习文化,一般包括建模、训练、搭脚手架、反思等,运用到教学中就成为了示范课、辅导、支持与反思性交流。尊重、理解与互助的友好关系。建立网络平台,开展认知学徒模式学习交流,定期进行辅导和反思,让指导和交流更加认知化、科技化、多元化。

参考文献:

[1]王辉,王卓然.牛津大学导师制发展探究与其实[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2 (9):22-24.

[2]吴晓红,王敏,强添刚."1+1+n导师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 (7):151-153.

[3]夏晓红.从英国导师制看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2008 (1):46-48.

[4]霍光伟,宋彦涛,等.课外研学活动中融入导师制模式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 (32):176-177.

[5]Fleig-Palmer M.M. & Schioorman F.D. Trust as a moderator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toring nd knowldge transfer  Journal of Leadership& Organizational Studies,2011,18(3):334-343.

[6]黄思行,黄亮.组织导师制研究述评[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6 (13):13-19.

[7]黄广芳.国外教师导师制模式对比研究及启示[J].社会科学家, 2010 (7):125-128.

作者:郭滨 曾亚平

英语教育管理论文 篇2:

通识教育视角下大学英语教育管理实效性研究

摘要:伴随着教育制度的转变,高等院校在展开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均充分运用先进的教育体制。本文将在通识教育视角下对大学英语教育管理实践进行深入的研究。大学英语是高等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其教育管理的效率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大学英语教育管理实践性的探究,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加强重视。

关键词:通识教育;大学英语;教育管理

一、前言

在通识视角下对大学英语教育管理的实践性进行研究。首先,研究人员必须要掌握丰富的大学英语专业知识。其次,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教育管理能力。结合教学内容,创新教育管理模式,这样才能规范行动展开实践教育管理,进而有效提升大学教育管理的效率,改善大学英语教育的质量。

二、关于通识教育的深入分析

著名教育家亚里士多德曾指出自由教育的思想,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由发挥学习知识,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此同时,也能使学生的思想观念进一步升华,从而形成良好的品格和修养。通识教育比较注重对人文精神和身心健康的培养。因此,在大学英语教育管理过程中,教育者要注重将人文知识和专业知识结合在一起,对学生展开人文教育管理。教育者要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锻炼,对学生加强文化、素养、思维能力、判断能力等方面的引导,这样学生才会形成综合素养。

三、关于目前大学英语教育管理的现状分析

研究显示,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大学教育管理的现状并不是十分的乐观,其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管理体制不完善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在开设大学英语课程的过程中都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和价值,所以导致很多教育者并不注重教育管理。与此同时,对于大学英语教育管理,高等院校虽然建立了相关的管理制度,但实际上,这些管理制度缺乏完善性,并没有实际的作用。教育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使得教育者无法规范地展开教育管理工作。这样一来,大学英语的教育质量就会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而这也充分说明教育管理体制的重要性。

(二) 教育者缺乏较强的专业管理能力

通过对教育者的考核发现,大部分英语教育者虽然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但在教育管理方面却缺失专业管理技能。在管理的过程中无法找到正确的管理技巧,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下降,教学秩序过于混乱,严重影响教育对学生的指导和培养。实际上,这不仅不利于教师自身教育水平的提升,也会阻碍学生的学习。

(三) 教育管理方法较为单一

实际上,要想提升大学英语教育管理效率,最简单便捷的方法就是运用科学合理的教育管理方法,规范性地展开教育管理工作。但大部分高等院校的教育管理者都无法做到这一点,这主要是因为教育管理方法的单一,教育管理方法缺乏新颖性,无法满足时代發展的需求,这样就导致教育管理者不会引导学生规范的学习,并且过于单一的教育管理方法也无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配合教育者的工作。由此可知,教育管理方法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尤为重要。

(四)教育管理模式过于陈旧

现阶段,很多教育管理者思维方式停留在传统的教育管理阶段,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依旧采用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这样就使得教育管理氛围过于沉闷,缺乏活力,并且教育管理效果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改善。因为教育管理模式过于陈旧,教育管理者很难借助先进科学技术创新教育管理模式,种种原因阻碍了教育管理模式的改建。基于此,我们必须要对其加强关注。

(五)教育管理力度匮乏

虽然部分教育管理者开始意识到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对课程、对教学方法进行管理,但是因为没有明确的教育管理要求和标准,从而导致教育管理效率并不是十分的明显。并且因为缺乏相关的监督管理制度,使得教育管理力度较为匮乏,无法产生实质性的作用。与此同时,高等院校也无法约束教育管理者的行为,进而在教育管理中产生大量的问题,严重影响高等院校的发展。

四、关于在通识教育下大学英语教育提出的实践管理对策

(一)结合通识教育的性质和特征展开大学英语教育管理

现如今,我国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明确提出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因此,在进行大学英语教育管理时,教育管理人员也应做到素质教育管理。要充分借助文化知识,丰富学生的文化涵养,转变学生的思想价值观,从而让学生能正确地面对英语课程。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通识教育的性质和特征进行教育管理工作。例如:通识教育具有普遍基础性和全面多元性、修养性的特征,教师借助通识教育的特征不仅能在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英语知识,也能让学生提升自身的交际能力,在日后的工作中运用英语同他人交谈。通识教育中充分包含着自然科学等不同专业的知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各方面的素养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另外,通识教育的修养性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情操,让大学生成为一个复合型的人才。通过在通识教育下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管理,能有效地激发大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帮助大学生塑造良好的品德修养。

(二)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大学英语教育管理体系

在进行英语教育实践管理之前,教育管理者必须要多方面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综合分析,首先要了解大学课程的设置,然后合理地安排教育管理计划。其次,要能掌握大学英语教育知识,设计科学的教育管理方案。教育管理者要能与学生加强互动,根据学生实际需求,运用合理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教育管理者只有真正做到以上几点,英语教育管理效果才会显著提升。大学英语教学管理体系也才会更加健全完善。所以,为了建立健全大学英语教育管理体系,教育者必须要规范教育过程,严格遵循相关的程序,对学生进行管理。

(三)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管理方法

因材施教一直以来都是广为提倡的一种教育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与此同时也能发现学生内在的潜能,进而深入挖掘,让学生成为一个全能型的人才。因此,在进行大学英语教育管理的过程中,教育管理者要能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导和管理。在此过程中,教育者要积极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性和对英语课程的态度,这样教育者就可以掌握学生的英语学习程度,发现学生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帮助学生弥补不足,让学生从心底接受教育者的管理。

(四)构建完整的教育管理模式

为了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管理的效率,提升教育管理的质量,教育管理工作人员应学会创新,转变传统的教育管理思想,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对教育管理模式进行改造和创新。教育者要能够将新颖的教育理念融入到教育管理模式中,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教育管理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想情感。而且新的教育管理模式也有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从而提升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

(五)提升教育管理者的综合素养和管理能力,加强管理力度

现如今,社会发展速度飞快,很多事情都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所以,教育管理者在进行教育管理时要做到与时俱进,这样就需要教育管理者不断地学习和积极主动地参加培训活动,教育管理者能在培训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并形成较好的综合素养。只有教育管理者有效地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才能增加管理力度,让大学英语教育的质量更加符合要求。

五、結束语

综上所述,在通识教育下进行大学英语教育实践管理,教育管理者要能找对方法,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选择适合有效的管理方法。与此同时,要能按照相关要求,不断地完善教育管理方案,这样才能促使教育管理效率不断提升。教育管理者要能采用合理的方法,在提升教育管理效率的基础上,增加自身的管理能力,这对大学英语教育日后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黄换乃,杨媛媛.成功智力理论与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思考[J].现代妇女(下旬),2014(12):12-34.

[2]王丛丛.大学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亚太教育,2015(09):78-90.

[3]陈丽琴,黄乐辉.大学英语教育“引导智慧”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5(07):66-88.

[4]匡丽.现代大学英语教育政策实施潜在问题及其解决策略探讨[J].雪莲,2015(29):36-90.

[5]李文娟.大学英语教育改革浅谈[J].知音励志,2016(17):33-78.

[6]陈琴.大学英语教育与国际化城市形象塑造的互动关系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3(10):34-67.

[7]朱文成.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育转型趋势探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02):110-120.

[8]杨娟.浅谈大学英语教育改革[J].文学教育(中),2013(09):45-90.

作者:国佳

英语教育管理论文 篇3:

民办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中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互动作用浅析

摘  要:素质教育视域下,民办高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得到凸显,同时也为民办高校英语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民办高校英语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多方参与与支撑,尤其是英语教师与教育管理者之间的互动力,推动民办高校英语教学体系的优化,达到教学改革的有效性。因此,本文立足于民办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中教师与教育管理者的互动现状,分析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互动价值及内容,最后提出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互动路径。

关键词:英语教师;民办高校;教育管理者;英语教学;互动作用

民办高校英语教学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教师与教育管理者的同时参与与支撑是必要的。然而,一直以来,民办高校英语教学的实施,就存在教师与教育管理者互动不足的问题,这影响了新时期民办高校英语教学的改革。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民办高校在英语教学改革中,以互动为导向,可促进教师与教育管理者互动、学生与教师及教育管理者互动,构建互动的教育机制,以此开展良好的英语教学模式,达到民办高校英语教学实施的有效性,进而彰显民办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价值。

一、民办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中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互动现状

(一)教师与教育管理者互动力度不强

民办高校英语教学的实施,都以英语教师教学为主体,缺乏相关的教学互动环节的融入,而这种英语教学方式、方法,阻碍了英语教学的改革步伐。例如,在民办高校英语教学中,存在教师与学生互动不足以及教师与教育管理者互动不积极的问题,这影响了民办高校英语教学成效的提升。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与教育管理者的工作实践,一直以来都各自为营,缺乏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既不利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也影响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一些教师及教育管理者思想观念落后,未能够意识到教师与教育管理者合作、互动的重要性,影响他们的教学及教育管理实践,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也阻碍了民办高校英语教学的改革。

(二)教师与教育管理者的互动机制完善度不高

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学互动的重要性被提上日程,这也是教学改革的目标与要求。在此背景下,部分民办高校也推进互动教学在自身教育层面中实施与实践,并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效。但教师与教育管理者的互动缺乏一定的制度与章程保障,使两者互动存在不合理、不科学、不协同的态势。例如,部分英语教师与教育管理者互动,未能围绕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相关交流,这影响英语教学的进一步设计与开展,使两者互动成效不佳,不利于民办高校英语教学的革新。

二、民办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中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互动价值

(一)构建协同育人教育体系

在民办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中,要使教师与教育管理者都参与其中,能以互动方式为基础,构建协同育人的教育体系,实现英语教学开展的多方互动、支撑的态势,助力于民办高校英语教学的良好改革。协同育人的教育体系,是立足于民办高校的教育层面,整合学校的所有教育资源,实现多方联动的教育管理模式,诸如发挥教育管理者、教师、辅导员等主体的教育功效,使他们各司其职,融入协同育人体系中,进行有效的互动与交流,获取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信息、英语学习信息等,根据这些信息能够开展良好的教育管理工作及英语教学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达到民办高校英语教学革新的作用性。

(二)优化英语教学体系

首先,教师及教育管理者的观念得到进一步改变,都能意识到互动对教学及教育管理工作开展的意义,响应民办高校教育方针,主动融入互动环节中,促进各自教育理念、教育管理思维的转变,以互动开展良好的英语教学及教育管理工作,在两者教育工作的支撑下,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其次,英语教学评价手段的变革,以往英语教师评价学生,立足于英语的教学层面进行,以学生英语分数、学习成果等信息作为评价要素。而通过教师与教育管理者之间的互动与合作,能立足于学生多个层面,整合学生多方信息,包含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英语语言表达能力、英语阅读能力、道德素养等层面[1],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给予学生评价,使学生通过评价更好地了解自身,助力于学生专业化与职业化共同发展。

三、民办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中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互动内容

(一)教学观念的变革

在素质教育推广与推进过程中,新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形成,使以往的教育管理、教学方式受到一定冲击,促进教师与教育管理者教学观念及教育管理方式的变革。对教师而言,應向多元化教育观念方向发展,拓宽教育路径与思维,汲取新的教育思维理念,改变以往灌输式的英语知识传递模式,多融入新的教育理念,发挥英语根本教育效能,以语言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国际化思维的培养、跨文化能力的教育、人格品质的塑造、自主学习能力的培育、思维能力的发展等,以此达到好的民办高校英语教学实施目的。对教育管理者而言,应进一步理解英语语言教学模式及英语语言教学趋势,以此改变自身的教育管理方式,探索一条适用于英语教师教育教学的路径,与英语教师进行良好的合作,通过有效的教学互动,为学生英语教学、教育管理工作的实践提供良好平台,促使学生从中获取较多英语信息。

(二)文化素养提升

在教育改革视域下,民办高校应做到教育工作开展与时俱进。尤其英语教学的开展,应引入较多英语素材,并要求教师以合理的教育教学方法,将这些素材融入英语教学中,开展良好的英语教学活动,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比如针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引入元多文化内容,使英语教学的实施,不仅重视英美文化的传递,也关注本土文化信息的融入。在此背景下,教师应对这些文化熟知,提升自身文化素养,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基于此,教育管理者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中,应立足于文化层面,不断学习文化知识,改变以往硬性的教育模式,配合英语教师的教育方式与路径,以柔性的教育教学模式,实现两者的融合,以此开展良好的英语教学活动,以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到良好的教育管理成效。学生通过对文化的学习,理解中华优秀文化内涵,并受到感染,可不断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使其不仅能获得良好的英语信息,也能不断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以此达到民办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开展的有效性模式。

(三)教学能力的提升

在文化、知识、技术、信息多方变化与发展进程中,对当代教育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教师与教育管理者作为民办高校的重要教育资源,应在瞬息万变的时代发展背景下,不斷提升自身教育教学能力,以此更好地为学生开展英语教学活动及教育管理活动,促进学生发展,不断增强学生核心能力,使学生成为促进社会发展有用人才[2]。尤其是先进技术的发展,推助教育向信息化发展,需要教师不仅具有高教育能力,也具有信息素养,能运用先进技术制作教学课件,并灵活地运用先进技术与教育工作者、学生进行在线交流、互换意见,为英语教学及教育管理工作开展提供保障。与此同时,教育管理者也应接受时代发展下的挑战,提升综合的教育能力,并运用先进技术在网络平台中与教师交流,获取学生信息,开展教育管理工作,促进学生发展。

四、民办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中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互动路径

在民办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中,教师与教育管理者之间的互动,能够助力于民办高校英语教学的改革,也能推助互动教学模式融入英语教学层面中,提升高校英语教学实施的质量。因此,为了进一步推助教师与教育管理者之间的良好互动,应在不断提升教学管理质量的同时,构建教师与教育管理者互动的机制,以及民办高校教育互动的平台,以此为保障,促进教师与教育管理者的互动在民办高校英语教学中的良好实施。首先,构建教师与教育管理者的互动机制。民办高校应根据教师与教育管理者的互动模式,围绕学生发展需要,构建教师与教育管理者的互动机制,实现教师与教育管理者互动的科学性、系统性,达到协同育人模式。其次,民办高校应构建协同育人平台,立足于网络教育,为教师与学生、教育管理者互动提供空间,促进三方良好的互动,进而不断提升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民办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中,应关注教师与教育工作者之间的互动,以此为基础,优化英语教学体系,发挥民办高校英语教学育人功效,助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而彰显民办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中教师与教育工作者互动的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季明旸.金课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6):135-137.

[2]翟玉娜,郑青茂.英语学习活动观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的应用[J].西藏教育,2021(3):21-25.

(责任编辑:张咏梅)

作者:高敏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林业绿色经济论文下一篇:高校经济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