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学生礼仪教育论文

2022-04-21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职业学校学生礼仪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部分职业学校的班级主题活动并没有得到积极的发展,活动内容不成体系。从国家对中学生德育教育的具体要求,班级主题教育内容符合学生心理特点方面,企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及学生特点方面作了一些调查,总结出适合临沂市理工学校的学生使用的班级主题活动内容。

职业学校学生礼仪教育论文 篇1:

中职学生品行教育现状探究与思考

摘 要:中职学生的品行教育一直是令教育者头痛和棘手的难题。中职学校的学生主流是好的,但部分学生品行状况不容乐观。体现在动力不足、目标缺失、行为不良、懈怠懒惰等,致使中职学校的品行教育工作困难重重,实效性较差。因此,通过对中职学生的品行教育现状的调查和分析,从学生的家庭教育状况、家庭教育水平和环境的调查分析,从小学和初中学生的品行教育效果进行调查分析,旨在掌握品行教育现状并进一步探究有效对策,以达到全面提高品行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目的。

关键词:品行教育;调查分析;策略;中职学生

近年来,中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占整个高中阶段招生的比例逐年下降,致使中职学校的招生形势严峻,生源素质普遍下降。很多学生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劳动观、人生观,道德意识缺失;交不良朋友、赌博、旷课、早恋、性行为、吸烟、酗酒、网瘾、不尊重老师等问题行为时有发生;在实习工作后,他们缺乏职业责任和职业奉献精神;心理问题也偏多……。面对这些问题,学校的品行教育工作任重道远。

要想做好品行教育工作,有的放矢地实现德育功效,就必须深入了解学生品行教育的现状,找到薄弱点。盲目地工作就如隔靴搔痒,起不到成效。因此,我们对621名在校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学生的品行教育现状,以便于针对性地做好品行教育工作。

一、学生品行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一)中职学生家庭环境状况

1.家庭教育水平。中职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父亲初中以下文化占到69.13%,高中文化占23.05%,大专以上仅仅占3.72%;母亲初中以下文化占到64.69%,高中占18.59%,大专及以上仅占5.2%。而且在学生品行形成的过程中,父母的教育影响因素并不高,仅占3.72%。

2.家庭生活水平。本问卷调查显示,月收入1 000元左右的贫困家庭占30.48%。他们经济贫困、生活水平低下、教育能力缺乏。这些学生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比较恶劣,依赖于父母实施的家庭教育状况也不容乐观。这类家庭的家长的个性、学习背景、就业状况和生活压力,使得他们无法对孩子开展良好的家庭教育。

3.父母的工作性质。学生家长的职业是“工人”的约占42.8%;经商的占25.7%;农民占23.8%;待业5.9%;而知识分子仅占0.74%。 可见,工人、农民、待业的弱势群体家庭占到中职学生总数的72.5%。有的学生能够平静地接受家庭贫困的现实,将自己磨练得愈加坚强,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的命运;也有的孩子内心充满焦虑、自卑自怜,甚至自暴自弃、抱怨父母、对社会失去信任;也有的变得虚荣、孤僻、金钱至上。

4.家庭结构。独生子女约占学生总数的62.1%,非独生子女约占37.91%。通过走访班主任,非独生子女学生大多来自于农户和外地农民工、未就业的家庭。通过调查和走访班主任,结果显示,71.83% 的学生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与姥姥姥爷或爷爷奶奶生活的6.32%,单亲家庭占16.29%。

(二)中职学生家庭教育现状

1.家庭氛围。调查显示,学生回到家“没感觉的”占14.46%、感到“无聊”的占9.67%、感到”压抑”的占13.01%,这三项共占37.14%;而家庭环境感觉温馨的占40.92%。和谐、温馨的家庭生活氛围对于子女的良好个性、健康情感、正确认知的形成起到很大的影响,孩子会乐于接受家长的教育和指导,健康快乐地成长。而家庭不和谐、缺乏互敬互爱的家庭环境会造成子女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对家庭失去信心。其人格特点往往表现出攻击性和反叛性,影响良好品行的形成。

2.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教育方式。 通过“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对学生父母与学生的关系进行了测评,结果如下:父亲各因子所占比率:“总是惩罚”占56%,“不会理解” 占30%,“总是干涉 ”占41%,“总是拒绝”占51%,“不会保护” 占41% ;母亲各因子所占比率:“总是惩罚”占 50%,“不会理解” 占 27%,“总是理解”占 44%,“总是干涉”占 37%,“总是拒绝”占61% 。

可见,中职学生的家庭教育方式存在问题,这也是部分孩子感到压抑和叛逆的原因。很多家长不能真正做到理解、尊重孩子,简单粗暴,武断专制,缺乏正确、科学的教育方式。这种方式下成长的孩子有的表现得很顺从,但内心却很叛逆,有的甚至对家庭产生恐惧感、冷漠感;但还有的孩子可能就走向公开的敌对和叛逆。

3.家庭教育内容。调查显示:理想教育:24.53%的学生从没接受过,37.91%的学生接受很少;勤俭节约和诚信教育:13.01 %的父母偶尔会,1.85%的父母不会有;言行举止、文明礼貌的教育:15.64%的父母不重视,1.86%的父母很少重视;纪律方面的教育:53.9%学生认为“有,但是不多”,9.29%学生认为“没有”;爱心与感恩方面的教育:47.21 %的学生认为“有,但是不多”,14.5%学生认为“没有”;诚信与质朴方面的教育:43.12%学生认为“有,但是不多”,8.55%学生认为“没有”;责任与义务的教育:44.98%的学生认为“有,但是不多”,8.55%的学生认为“没有”;劳动与敬业的教育:50.19%的学生认为“有,但是不多”,14.13%的学生认为“没有”。

可见,其中绝大部分家庭都对孩子进行过或多或少的上述内容教育,但是由于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的缺乏,教育的效果和程度不够深刻,也没有真正地给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三)中职学生在小学和初中的品行教育状况

1.在小学和初中接受过下列教育内容的人数比例。质朴教育59.7%,诚信教育51.86%,感恩教育88.06%,责任教育74.25%,遵纪守法教育89.18%,责任义务教育62.31%,礼节礼仪教育54.1%,行为规范教育79.48%,爱劳动教育59.33%,理想教育46.64%。在“你认为小学和初中接受过的教育对你的影响最深刻的是什么教育?”的问题中,学生中73.41%的学生认为是感恩教育,其次诚信教育,占66.66%,遵纪守法教育占51.93%,责任占49.81%,行为规范为48.69%,其他的比例很少。

2.思想品行影响调查比例。在对“在你以前的成长过程中,你认为对你的思想品行影响最深刻的是谁?”的调查中,有3.72%的学生认为是在小学,32.69%的学生认为在初中,3.72%的学生认为是父母,7.43%的学生认为是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47.61%的学生认为是同学朋友,认为是其他人的占4.83%。

由此可见,在初中和小学阶段的品行教育还是很全面的。绝大部分学生都接受过全面的品行教育。但是从教育影响来看,真正留给学生深刻印象的并不多,学生的道德知识能被学生接受并形成道德行为习惯的效果并不好。而对品行形成影响最深刻的却是同龄人的影响,学校和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权威和令学生的信服程度并不高。

(四)心理健康状况

数据显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情况良好,绝大部分中职学生积极、乐观、自信,人际关系正常,有目标、有计划,感到充实和满足。但仍有极少部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经SCL90的测量,其中症状“重和极重”的比例分别为:强迫症状1.85%、人际关系2.57%、抑郁1.61%、焦虑1.37%、精神病性0.72%、敌对3.05%、偏执1.77%、恐惧1.21%(这些数据仅供参考)。

二、中职学生不良品行的成因

从调查结果分析,中职学生品行状况不佳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家庭教育薄弱。中职学生家庭生活环境和状况不良,家长个人修养水平、文化水平偏低,家庭教育能力薄弱、教育水平低下、教育方式不科学等,致使学生缺乏正确的、合理的、科学的品行教育,因此家庭教育效果不良。第二,学校教育的失误。表现在教育内容和手段缺乏吸引力,教育方式生硬,致使学生不愿意接受枯燥无味的品行说教,教育内容缺乏生动和感染力,没有真正打动学生,难以在学生心灵深处产生共鸣,也就不能内化为学生的行为习惯。第三,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的浸染,世俗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影响等。

三、建议和策略

(一)创设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激发学生美好体验

品行教育的有效性取决于被教育者的“接受”。只有“接受”才会实现品行认知到行为的内化。因此学校的品行教育不能刻板老套,要努力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调动起学生的感官享受。比如,故事会、讲座、社会实践、公益活动、团体心理游戏和勤工俭学等,才会更有效地实现学生的“接受”效果。品行教育绝不是语言的直白说教和灌输,更有效的教育途径应该是首先打开学生的耳朵和眼睛,激发学生的愉悦感和美好体验,然后才是于无声处的、心灵深处的感悟和内观,才会真正地被内化,也才会有行为的改变。

(二)搭建家校联合平台,提升家庭教育功能

家庭是品行教育的第一课堂。良好的亲子关系、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家庭教育的前提。然而中职学生的家庭教育却严重缺失。为了实现学生品行教育的全面提升,学校要创造更多契机,引导家长形成正确、良好的亲子交往观念及交往能力,融洽和谐的家庭氛围,这对学生良好个性、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和接受教育的程度都是非常有影响的。学校多开展一些有益的亲子活动,如一起旅游,读书……还可以在学校举行运动会、军训汇报演出和文艺汇演等重大活动中,邀请家长们一起参加学校的这些活动,让他们在亲子活动中相互关心、支持、鼓励,在活动中增强自信心,这更有利于中职学生的身心成长和品行教育效果。

同时,学校教育要得到家庭教育的大力协作。对问题家庭开办家长学校,对家长的教育方式、教育方法、教育理念进行培训和指导。教师通过与家长沟通,诚恳地向家长传授科学教育孩子的方法,在家庭中为孩子创设平等、民主、温暖、寬松的环境和教育气氛。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品行教育效果。如果学校和家庭各行其是,就势必会削弱教育力量,甚至互相抵消。

(三)贴近学生生活、社会和实际,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人是社会的人,中职学生也是一样。正因如此,品行教育目标、内容、活动应当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和实际,贴近社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出发,先弄清楚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困惑,再了解不同时期学生的不同需求,做到追根溯源。同时还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听得进,看得见,才会触动学生心灵,才有利于学生消化、接受,让学生学到沉甸甸的人生智慧。才会让学生感动其中、震撼心灵,化为行动,真正学到对他们人生和实际有指导的品行教育。由此实现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三者的统一和融合,最后形成良好的品行习惯。

(四)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开辟德育新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基础,也适当扩充和完善了德育的目标和内容。心理辅导老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丰富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和环境,达到自我心理调适、自我发展、心理和谐的目的。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团体心理活动,通过专题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分析解释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使更多的学生关心、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为学生的人生发展保驾护航!

(五)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从点滴中培养和升华

品行教育不能像知识教育那样仅仅用语言符号灌输来获得,它必须以活动体验为载体,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营造氛围,创设教育情境,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性情得到陶冶,心灵受到撞击。比如,举行感恩内容主题班会、开展遵章守纪月活动、演讲活动等,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更重要的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熏陶、感染、体验,从而内省和感悟,形成情感共鸣。同时把品行教育贯穿于日常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时时处处从点滴中培养和训练。

(六)深入社会大课堂,发挥广泛的教育功能

社会这个大课堂会教给学生们在校园里学不到的知识和感悟。学校要积极鼓励和创设机会,让学生参与到工学结合、实训、实习、社会实践、勤工俭学活动中,在体验中感悟和锻炼,这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优秀个性品质和专业能力及专业思想、职业道德的树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会大大提高学生们适应社会、交流沟通、组织协调等多方面能力;使学生了解社会、认识自己,从中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意识,培养进取、负责、坚强的意志品质。

总之,品行教育的使命是陶冶情操,塑造人格,领悟人生。而要达到品行教育的目的,就要先了解学生的现状,知道品行教育的土壤、养料,采取科学适用的品行教育途径和方法,才会使学生铭记于脑、感动于心、动之于行。

参考文献:

[1] 王鹄.浅谈职业学校学生良好自学习惯的养成[J].吉林教育,2010,(26).

[2] 吴建涛.强化对职业学校学生的诚信教育[J].新课程:教研,2010,(12).

[3] 谢东风.职业学校情感教育初探[J].现代企业教育,2008,(18).

[责任编辑 魏 杰]

作者:张雪松

职业学校学生礼仪教育论文 篇2:

职业学校班级主题活动内容举隅

[摘 要] 部分职业学校的班级主题活动并没有得到积极的发展,活动内容不成体系。从国家对中学生德育教育的具体要求,班级主题教育内容符合学生心理特点方面,企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及学生特点方面作了一些调查,总结出适合临沂市理工学校的学生使用的班级主题活动内容。

[关 键 词] 班级主题活动;学生心理特点;企业要求

班级主题活动是指以解决学生问题及提升学生发展需要为目标,有主题、有计划、有组织的班级活动。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策划、实施、反思主题活动的过程中学会自我教育、自主发展。它是学校实现德育目标的主要形式,对于职业学校尤为重要。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维持班级相对稳定。但是,大部分职业学校的班级主题活动并没有得到积极的发展,活动内容不成体系,往往是学校德育部门根据当前形式或上级要求临时发起的活动,活动内容缺乏系统性和联系性。哪些主题内容更适合职业学校的学生?为此我们做了一份詳细的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制作了一份适合职业学校的班级主题活动内容表。

一、国家对中学生德育教育的具体要求

根据1988年、1994年和1996年中共中央公布的有关决定,我国学校德育教育主要内容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具体说包括十个方面: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人道主义教育与社会公德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指导)和职业指导教育。

二、班级主题教育内容要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职业中专的学生年龄处于15~17岁之间,相当于高中时期,心理学中称之为“青春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青年,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占主要地位,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有了深刻的发展。其心理发展特点表现在过渡性、闭锁性和社会性上。中学生心理的过渡性表现为两个方面:(1)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既具有儿童期的特点又具有成熟期的特点,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2)青少年期是人由童年向成年的转变时期,各种心理特征逐渐趋向平稳,由人格差异的不稳定到形成比较稳定的人格,特别明显地表现在由对成人的依赖到相对独立方面。闭锁性表现为内心的秘密,表现在与人交往中变得不那么坦率了,即使对最亲近的人也不能做到毫无保留,有时可能以各种形式拒绝回答。社会性是指青少年期,由于社会地位的变化,其活动社会性增强,青少年对社会生活越来越关注。同时,与社会环境的接触越来越多,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中学生以上的心理发展特点决定了这一时期的学生处于半独立状态,又叫强烈的逆反心理,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与父母缺乏有效的沟通,对异性有较为强烈的探知欲望,容易受社会中一些不良行为的影响。所以在举行班级主题活动时要关注学生心理方面的状态。

三、企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

通过与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座谈,阅读有关的文献资料,发现企业对学生的具体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专业素养:要求学生在校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2)综合素养:敬业精神,表现在时间观念、组织纪律淡薄,责任心不强。团队意识、沟通合作能力较差,思维单一,不适合做管理层。学习能力,具有浓厚的厌倦学习思维,缺乏“终生学习,成就终生”的意识。由于绝大多数中职学生年龄偏小,容易产生不适应企业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工作时间、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困扰。而且,多数中职生来自农村,父母、家庭并不能给予他们过多的生理及心理关爱,导致这些学生较容易出现极端性格或心理问题。并且,由于中职学生主要为初中学校中等偏下的学生,他们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了厌学思想普遍存在,使一部分中职学生的就业倾向不健康。这些现象及问题呼吁中职学校重视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解决中职学生的心理困扰,培养他们良好的就业心理能力。

四、结合学校和学生的特点

本次研究对象是临沂市理工学校五个系部的学生,我们发放200份调查问卷,涉及五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调查结果显示89.2%学生喜欢参加主题班会活动;64%的学生认为有效的班级主题活动对自己的行为有较大的影响;66.1%的学生认为现行的班会形式需要改进;68.2%的班级每学期召开主题班会4次以上;40.1%的班级每学期召开主题班会6次以上。90%的学生认为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主题班会较好,并且大部分学生认为班会应该由学生自己主持,班主任指导并进行适当的归纳。55.9%的学生认为在主题班会上教师和学生所占时间应该相同。同时我们也对学生比较喜欢的主题内容和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加强的主题活动内容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用饼形图表示: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比较喜欢的主题内容有青春期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从图2中可以看出,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加强的教育内容有青春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和劳动教育。

班级主题活动是为学生服务的,内容必须要考虑本学校学生的行为特点,本文调查了200名学生的违纪行为,结果如图3所示:

由图所示,学生在学校内的违纪行为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打架斗殴,男女生不文明交往,旷课迟到,吸烟酗酒,上课玩手机,奇装异服和不适当的化妆等。上课迟到、旷课、玩手机是不遵守课堂纪律行为,男女生不文明交往是青春期教育不到位的结果,奇装异服和不适当的化妆是不注重仪表。在班级主题活动中一定要涉及上述内容。在中职学校中,学生打架事件时常发生,几乎每个学期都有,打架类型涉及多种类型,让班主任非常头疼,本文对学生打架原因也做了调查,调查结果如图4所示:

根据图表所示,学生交往间的不文明行为,如过多的小动作、交往语言不文明等,是造成学生打架事件发生的最主要的原因,为了预防学生打架事件的发生在班级主题活动中应该涉及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内容。

综合以上各方面的因素,通过调查、分析,本文总结出适合本校学生使用的班级主题活动内容。

中专一年级上:

9月:军训有感;法制教育系列一学习《学生手册》;行为规范教育系列一仪表文明(正确装扮)。10月:爱国教育系列一祖国在我心中;行为规范教育系列二举止文明;身心健康教育系列一缓解逆反心理;创业教育系列一书写职业生涯规划。11月:安全教育系列一秋季传染病预防与防治;法制教育系列二学习基本法律常识;身心健康教育系列二避免早恋;遵守课堂纪律。12月:劳动观念培养;行为规范教育三语言文明;诚信考试;培养集体荣誉感。

中专一年级下:

3月:学习雷锋;身心健康教育系列三正确面对生活学习中的压力;安全教育系列二防踩踏教育;自信教育。4月:法制教育系列三法制报告会;青春期教育系列一性心理教育;培养集体荣誉感;创业教育系列二关注兰陵。5月:五四薪火,共筑梦想;感恩父母;行为规范教育系列四交往礼仪;爱护公物。6月:安全教育系列三防溺水教育;诚信教育;身心健康教育四合理发泄情绪;倡导校园环境卫生。

中专二年级上:

9月:感恩教师;青春期教育系列二性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系列一爱岗。10月:爱国主义教育系列二讲述红色英雄故事;身心健康教育系列五学会沟通;法制教育系列四懂法。11月:安全教育系列四校园欺凌行为的预防与防治;吸烟有害健康;自爱教育。12月:正确使用手机;遵守课堂纪律;职业道德系列二敬业。

中专二年级下:

3月:青春期教育系列三性失误的预防以及性健康疾病的防治;创业教育系列三关注临沂;学习中华传统美德。4月:法制教育系列五学习劳动法,为求职保驾护航;安全教育系列四交通安全;营造集体归属感。5月:发扬五四精神;关爱父母;职业道德教育系列三责任心。6月:安全教育系列五食品安全;行为规范教育系列五职场礼仪;自尊教育;强化纪律意识。

中专三年级上:

9月:尊重老师;创业教育系列四关注社会;安全教育系列六网络安全。10月:爱国主义教育系列三品红色歌曲,做时代新人;青春期系列教育四愛情观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系列四团体精神。11月:奉献社会;责任教育;青春期系列教育五男女之间文明交往。12月:安全教育系列七远离毒品;我与创新;成人节活动。

作者:宋学增 韩静

职业学校学生礼仪教育论文 篇3:

中职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美育教育研究

[摘 要] 从中职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美育教育的现状出发,分析职业学校物流专业“以美育人”的意义,将美育教育理念更好地融入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中,能够让职业学校物流专业的学生既掌握专业技能,又提高审美鉴赏能力与职业素养。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美育教育

一、美育教育在物流专业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一)中等职业学校对美育教育认识不够充分

随着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越来越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科教兴国战略部署中的重要步骤。而职业教育的定位不仅仅局限于操作型人才的培养和输出,对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才是关键。但是,我国现有阶段的中职教育现状并不乐观。很多中职院校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仍旧采用较为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方式,缺乏对学员理论知识的传授,能够让学员进行实操方面训练的更是凤毛麟角。

(二)物流专业教学模式与教学目标不能有效结合

美育教育是一个全面而系统的教育方式,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国很多的中职院校在教育改革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方式,一方面学校会系统地传授学生专业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会要求学生深入企事业单位的实训场所,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水准。这样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在很多中职院校得到采用。但是在学习借鉴西方的教育方式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很多院校教学模式与教学目标无法做到有機结合。在理论传授和实践过程中,中职院校要时刻做到将美育教育和日常教学进行关联。

(三)美育教育没有深入融合教学中

多数中职学校教师普遍认为美育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教育工程。中职院校的学生又普遍存在文化基础差,学生兴趣低,学生素质普遍较低等问题,所以在中职院校开展德育教育的难度是显而易见的。很多中职院校学生对某些活动可以全身心投入,但是对学习和作业毫不关心,究其根源还是源于他们对学习缺乏兴趣。很多学生根本无法理解美育教育的真正目的,而美育教育应贯穿于整体课堂的始终,应时刻渗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应成为学生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必修课。

(四)物流专业学生对美育教育并不了解

中职院校的学生中普遍存在缺乏人生规划和设定目标的问题。单纯的美育教育,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很多德育课教师都有这样的困惑。传统的德育教育只是副科,学生在上课时,只是当作听故事。德育教育的本質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对一些德育教育的范本和视频很多学生的态度不以为然,所以德育教育的成效可想而知。

二、物流专业教学模式中如何融入美育教育

(一)创建美育校园的大环境

美育教育不仅仅是现有中职院校应该重视的教育模式,更是值得越来越多院校吸收和采纳的,美育教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填鸭式”说教,更是整个学校,甚至教育系统都应该充分重视的教育方式。美育教育是贯穿于教学始终的,它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课外活动的宣传和引导也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仅是一个教师的责任,更是学校和教育系统需要重视的。在美育教育中,可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如通过开展选修课、第二课堂、建立学生社团,如棋社、文学社,举办音乐班、校园歌手大赛等让美育教育深入人心,从而营造轻松和谐的校园美育教育氛围。

(二)在实践实训中进行各种素质能力的培养

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并不是只教会装卸搬运、仓库规划、运输配送,更需要在实践实训操作过程中,进行全方位的素质能力锻炼。如,与人合作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人交流能力、创新和周密的思维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在日常的教学中,专业教师还应该把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感恩教育、挫折教育、个人素养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等融入教学中。

(三)物流专业教学中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

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文体活动。在活动参与中感受团队合作的力量,在竞争中砥砺自我,磨炼自我。在活动参与中实现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塑造。与此同时,中职院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还应该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人生目标,分析自身的优点和缺点,机会与不足。设定学习目标和就业目标,通过做好个人SWOT分析和职业生涯规划来为学生树立信心和人生目标。

(四)把人文教育贯穿于物流教学的始终

在以行动为导向的开放型物流专业教学模式中,还要做到多学科之间的包容与融合,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发展和提高的同时,还应将美学、社交礼仪、商务谈判、工艺鉴赏等方面进行融合。这样做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还有利于将人文教育贯穿于整个物流教学,让学生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还德才兼备,全面发展。让学生成为有责任感、有能力、有目标、有理想、有信仰的物流复合型人才。

美育教育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美育教育有别于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三观”建立、道德风尚和思想情感。从而让中职院校的学生无论在现在的学习中还是日后的就业中都能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王英杰.美育教育基础教程[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

[2]萧枫,姜忠喆.学生美育素质教育[M].吉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

[3]李雪,梁馨元.怎样对学生进行美育素质教育[M].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

[4]李维思.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实施“以美育德”的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14.

作者:贾铁刚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自主学习心理健康研究论文下一篇:兽医实验室信息化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