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食品心得感想

2022-09-05

第一篇:功能性食品心得感想

第十三章食品的功能性与功能食品(答案)

第十三章

食品的功能性与功能食品(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功能/保健食品:在已有的营养作用外,凡对人体还具有康复、保健和降低某种疾病发生的作用,并通过科技手段证实了其功效的食品。即既具有营养和感官功能,又具有调节生理机能、防病保健功能的食品。

2、亚健康:当健康状况透支,身体处于有不适的感觉,却又未发现器质性病变的状况时。

二、论述

(一)试论述功能食品的生物活性及功能作用。

1、生物活性物质:功能食品中发挥功能作用的物质,也称为功能食品基料。

生物活性成分:有的可以天然食物中直接分离提取而获得,有的则需将天然成分进行加工方可获得。化学合成品不属于此范畴。

2、目前已被确认的生物活性物质由下列11类:

①活性多样类:膳食纤维、番茹多糖;

②功能性甜味料/剂类:功能性单糖、功能性低聚糖及多元醇;

③功能性油脂类:n-3多不饱和脂肪酸,磷脂及其它复合脂质;

④氨基酸、肽和蛋白质:牛磺酸、谷胱甘肽、金属硫蛋白及免疫球蛋白;

⑤维生素类:各种水溶性和脂溶性维生素;

⑥矿物元素:各种常量和微量元素; ⑦微生态调节剂:乳酸菌类,尤其是双歧杆菌;

⑧自由基清除剂:酶类(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非酶类(VA、VC、VE); ⑨醇、酮、醛与酸类:黄酮类化合物、廿八醇、谷维素、茶多酚、L-肉碱;

⑩低能量或无能量物质:油脂替代品与强力甜味剂;

⑩其它生理活性物质:退黑素、皂苷、叶绿素。

3、功能作用

①延缓衰老:银耳多糖-SOD酶,磷脂-胆碱,金属硫蛋白,VA,VE;

②提高机体免疫力:香茹多糖、裂褶多糖、SOD;

③抗疲劳:乙酰肉碱、硫辛酸;

④抗辐射:银耳多糖、SOD;

⑤抗肿瘤:香茹多糖;

⑥耐缺氧:1,6-二磷酸果糖;

⑦降低胆固醇:壳聚糖、n-3脂肪酸、大豆蛋白;

⑧调节血压:CL-; ⑨调节血脂:磷脂;

⑩调节血糖:果糖;

⑩改善贫血症状:银耳多糖、磷脂。

(二)试论述天然食品中的某些功能性成分(植物化学物)。

1、硫化物: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和大蒜素(氧化型二烯丙基-二硫化物),主要存在于大蒜中的功能性成分,基本物质是蒜苷,在蒜氨酸酶的作用下形成蒜素。具有抑制结肠癌、肺癌和皮肤癌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可制成调味品。进入人体迅速被肝脏摄取,部分代谢为烯丙基硫醇,其它随呼气排出。

2、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为绿茶含有的多酚化合物

没食子儿茶素EGC:热水提取可获得抗消化道和乳腺癌、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冠心病及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3、染料木苷元和染料木苷

①大豆和大豆制品中含有两种异黄酮类物质,一种结构与雌激素相似,称为植物雌激素的杂环酚—染料木苷元(金雀异黄素);另一种是大豆苷元。

②作用:抗癌、降低血浆胆固醇、降低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提高HDL。 ③大豆在发酵过程中染料木苷可转化为染料木苷元。

4、檞皮素:最常见的类黄酮,属多酚。以苹果和洋葱含量最为丰富,具有抑制黑色素瘤及其它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5、异硫氰酸盐:芥子油苷,存在于十字花科植物,细胞壁损伤后可产生黑芥子硫苷酶,引起葡糖异硫氰酸盐化合物水解,生成有实际活性的异硫氰酸盐。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制成抗菌素用于呼吸道和尿路感染。

6、柠檬烯:属单萜类。存在于以柑橘类水果为主的多种水果、蔬菜及香料中,是全柠檬精油的主要成分。可溶解胆固醇结石,预防乳腺癌、肝癌、胃癌、肺癌。公认的安全性调味剂,广泛用于食品、饮料和口香糖中。

7、低聚果糖:主要食物来源是小麦、洋葱、香蕉。改变肠道菌群、促进双歧杆菌增殖,预防便秘,降低甘油三酯、降低血总胆固醇等作用。在胃肠道几乎不被吸收,大部分由肠道细菌水解成短链羧酸(醋酸、丙酸、L-乳酸和丁酸),通过肠壁吸收。公认的安全性食物组分,广泛用于乳制品、焙烤食品、涂抹(酱类)食品、冰淇淋和控制饮食用。

8、植物固醇:主要由β-谷固醇、菜子/油固醇、豆固醇。降低胆固醇,降低血清VLDL和LDL,升高HDL,可作为人造黄油的原料。

9、番茄红素:番茄中的功能成扥,西瓜和番石榴中丰富,属类胡萝卜素,在植物质体中合成,在成熟水果中以长型和针状的晶体形式存在。抗癌、预防冠心病、消除老年视网膜黄斑变性等。用作红/黄色素。

10、角黄素/斑蝥黄素:存在于海鱼、贝类和藻类以及食用菌类,属类胡萝卜素,是β-胡萝卜素代谢的中间产物。增强免疫力,抑制肿瘤生长,预防脂质过氧化的作用。治疗光照性皮肤病,使皮肤变古铜色(不接触阳光使皮肤着色),直接或间接食品添加剂(食用色素、红色色素)。

此外,还有①皂苷:豆科植物中特别丰富,具溶血特性。②蛋白酶抑制剂:豆类、谷类等种子中含量高,抑制肿瘤和抗氧化。③植物凝血素:大豆和谷类制品中,可能具有降低血糖作用。

第二篇:功能性食品学重点知识

功能性食品学划线重点

第1章

绪论

1、食品工业的几个重大变化如下:食品中的膳食纤维含量越来越少。蔗糖和脂肪的使用用量越来越多。动物性食品所占的份额越来越重要。

2、对食品的品质及天然属性要求更高。

3、营养素(Nutrients)的作用不仅仅只局限在预防营养缺乏病,在预防某些慢性病(如肿瘤、心血管病、糖尿病)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营养素要发挥新功能,一般都需要比以往制定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RDA)更高的摄入量。

4、营养素包括六大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元素和水。

5.

功效成分包括7大类:功能性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肽和蛋白质,功能性脂类,维生素和维生素类似物,矿物元素,植物活性成分,益生菌。

6、功能性食品与医药品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1)药品是用来治病的,而功能性食品不以治疗为目的,不能取代药物对病人的治疗作用。

(2)功能性食品要达到现代毒理学上的基本无毒或无毒水平,在正常摄入范围内不能带来任何毒副作用。

(3)功能性食品无需医生的处方,没有剂量的限制,可按机体的正常需要自由摄取。

第2章

生物活性成分和营养学

7、膳食纤维(Dietary

fiber)的定义,是指那些不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多糖类碳水化合物与木质素的总称。

8、膳食纤维的化学组成(1、纤维素2、半纤维素3、果胶及果胶类物质4、木质素)

9、膳食纤维的物化特性(a、高持水性b、吸附作用c、阳离子交换作用d、无能量填充剂

e、发酵作用f、溶解性与粘性)

10、膳食纤维的生理功效(1、低(无)能量,预防肥胖症2、调节血糖水平3、降血脂4、抑制有毒发酵产物、润肠通便、预防结肠癌5、调节肠道菌群)

11、膳食纤维的缺点(1、束缚Ca2+和一些微量元素2、束缚人体对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

3、引起不良生理反应

12、纤维素是β-Glcp(吡喃葡萄糖)经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直链线性多糖。

13、通常所说的“非纤维素多糖”泛指果胶类物质、β-葡聚糖和半纤维素等物质。

14、果胶主链是经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聚GalA(半乳糖醛酸),主链中连有(1→2)Rha(鼠李糖),部分GalA经常被甲基酯化。果胶类物质主要有阿拉伯聚糖、半乳聚糖和阿拉伯半乳聚糖等。果胶能形成凝胶,对维持膳食纤维的结构有重要的作用。

15、膳食纤维持水力大小及束缚水的存在形式对其生理功效的影响。

16、膳食纤维对预防肥胖症十分有利。

17、膳食纤维的生理功效:1.低(无)能量,预防肥胖症2.调节血糖水平(机理主要在于延缓和降低机体对葡萄糖吸收速率和数量。)3.降血脂4、抑制有毒发酵产物、润肠通便、预防结肠癌5、调节肠道菌群)

18、某些品种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如菊粉,还是双歧杆菌的有效增殖因子。

19、真菌多糖结构与抗肿瘤活性之间的关系,不仅涉及多糖初级结构,还与其分子大小、水溶性、粘度及构象形态等有关。

20、低聚糖的生理功效(1、促使双歧杆菌的增殖2、减少有毒发酵产物及有害细菌酶的产生、抑制病原菌和腹泻3、防止便秘4、增强免疫力、抗肿瘤5、降低血清胆固醇6、保护肝功能7、合成维生素、促进钙的消化吸收8、低(无)能量、不会引起龋齿。)

21、低聚糖的具体产品(1.异麦芽酮糖

2.乳酮糖3.大豆低聚糖4.低聚果糖5.低聚乳果糖6.低聚木糖7.低聚半乳糖8.低聚异麦芽糖)

22、半必需或条件性必需氨基酸(牛磺酸,精氨酸,谷氨酰胺)

23、褪黑素是调节生物钟的活性物质。褪黑素对人和动物有镇静作用,并且与分泌量成正比。

24.

酪蛋白磷酸肽(CCP)可以阻止磷酸钙的生成,即CPP的功效可以使磷酸钙成为过饱和状态,阻止初期结晶化的形成。CPP只有与钙等配合使用,才可以促进钙的吸收,起到促进骨骼生长、改善贫血等功效。

25.

溶菌酶是母乳中能保护婴儿免遭病毒感染的一种有效成分,它能通过消化道而仍然保持其活力状态。从母乳喂养婴儿的粪便中可找到溶菌酶,而人工喂养婴儿的粪便中不存在。

26、异麦芽酮糖没有双歧杆菌增殖作用,但它的抗龋齿性能特别好。

27、真菌多糖分子量越大其结构功能单位越多,抗癌活性越强。多糖溶于水是其发挥生物学活性的首要条件,降低分子质量、引入支链或对支链进行适当修饰,均可提高多糖溶解度,从而增强其活性。

28、低聚糖的生理功效(1促使双歧杆菌的增殖2减少有毒发酵产物及有害细菌酶的产生、抑制病原菌和腹泻3防止便秘4增强免疫力、抗肿瘤5降低血清胆固醇6保护肝功能7合成维生素、促进钙的吸收8低《无》能量、不会引起龋齿)

29、脂类在人体膳食中占

有重要地位,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构成产能的三大营养素。除此之外,它还有如下的生理作用:

①脂类是人类细胞组织的组成成分,如细胞膜、神经髓鞘都必须有脂类参与。

②脂类衍生物如前列腺素能刺激平滑肌收缩,并在细胞内起调节作用。

③脂类在血浆中的运输情况与人体健康具有密切关系。

④体内储存过量脂类物质将导致肥胖症。

⑤脂类在人体内代谢异常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胰腺类和甲状腺机能低下等疾病与血浆脂类异常也有密切关系。

30、我国推荐脂肪供给量占总能量的20%~30%为宜,其中饱和脂肪酸占10%,多不饱和脂肪酸占10%。胆固醇控制在300mg/d以内。

31、ω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定义(距羧基最远的双键是在倒数第6个碳原子上的,则称为ω-6多不饱和脂肪酸。如果出现在倒数第3个碳原子上的,称为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32、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等3种脂肪酸,不能由机体自行合成而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因此被称为必需脂肪酸。

33、花生四烯酸可由亚油酸经机体转化合成而得到充分供应,因此不强求在膳食中供应。

34、亚油酸和亚麻酸是人体的必需脂肪酸。值得注意的是,必需脂肪酸是全顺式多烯酸,反式异构体无必需脂肪酸的生理功效。

35、a-亚麻酸在体内可代谢生成DHA和EPA。对增强视力有良好的作用。

36、当亚油酸超过膳食总能量的4%-5%时,多余的脂肪将增加癌症的发生几率

37、甘油醇磷脂包括卵磷脂、脑磷脂(丝氨酸磷脂和氨基乙醇磷脂)、肌醇磷脂、缩醛磷脂和心肌磷脂。

38、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具有视黄醇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维生素D(类固醇衍生物D2

D3人体与许多动物皮肤内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可转变为维生素D3),维生素E(具有a-生育酚活性的生育酚、三烯生育酚及其衍生物的总称,包括4种生育酚和4种三烯生育酚)和维生素K(凝血维生素,包括维生素K1,维生素K2,维生素K3和维生素K4,是一大类甲萘醌衍生物的总称。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人体肠道中的微生物也可合成。);

39、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

40、维生素B1(硫胺素脚气病是长期缺乏维生素B1所引起的一种最典型的疾病。与心脏功能密切相关)

41、维生素B2(核黄素,生物氧化过程中起递氢作用)

42、维生素B6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3种。

43、叶酸它不能取代维生素B12对恶性贫血的治疗。

43、机体内,烟酸主要以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两种形式出现,它们是两种重要的辅酶,分别称之为辅酶Ⅰ和辅酶Ⅱ。皮炎、腹泻和痴呆,又称“三D”症状。

44、泛酸作为辅酶A的重要组成成分,食物中广泛存在着泛酸。

45、生物素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食物中,且肠道细菌也可合成生物素,所以一般很少发生缺乏症。

46、维生素B12(钴胺素

促进红细胞的形成和治疗恶性贫血。)

47、在人体内的存在数量极少,但它们都具有重要的生理功效,且必需从食品中摄取,称为必需微量元素。

47、确认是必需的微量元素,包括碘、锌、铁、铜、硒、钴、铬、钼等八种。

可能是必需的微量元素,包括锰、硅、镍、矾、硼等五种。

具有毒性,但剂量低时可能是必需的微量元素,包括氟、锡、砷等。

48、常量元素(钙、磷、镁、钾、钠)

49、人体缺铁,会发生缺铁性贫血。铁摄入过多,会造成机体氧自由基代谢失常,导致基因突变和肿瘤。

铜缺乏症的特征是贫血、骨质疏松、皮肤和毛发脱色、肌张力减退及精神性运动障碍。

缺硒是导致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的重要原因。

胰岛素分泌增加,是临界缺铬的主要标志。

与碘一样过量的钴摄取也会导致甲状腺肿。

缺锰的地区肿癌的发生率高。

氟最重要的生理功效是预防龋齿的发生。预防骨质疏松症。

50、微生态制剂可以分为:益生菌(乳杆菌属,链球菌属,双歧杆菌属)、益生素(促进乳酸菌生长繁殖的物质----亦称双歧因子)和合生素。

第4章

美容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51、皮肤的类型大致分为四种,包括中性皮肤、干性皮肤、油性皮肤和混合性皮肤。

52、黑色素由表皮基底层细胞产生,来源于酪氨酸。阳光中紫外线能够促进黑色素生成。黑色素代谢异常,如后天色素代谢失调而使黑色素细胞受到破坏,就会出现白癜风。

53、皮肤的生物作用:保护和感觉作用,调节体温作用,吸收作用,代谢作用(皮肤含有脱氢胆固醇,经阳光中紫外线照射后,可转变为维生素D),免疫作用,分泌与排泄作用,

54、机体正常的肤色,是由氧化血红蛋白、还原血红蛋白、胡萝卜素和黑色素等四种色素引起的,通常取决于表皮黑色素的含量和分布、真皮血液循环情况以及角质层厚度等。

55、皮肤的颜色是由皮肤表皮层色素颗粒的数量及大小决定的。皮肤的色素主要有黑色素和血色素等。

56、祛斑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水分和膳食纤维,脂肪(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C.B族维生素),矿物质(硒)

57、皮肤角质层中含有某种水溶性成分,使皮肤具有一定的吸湿性,这些成分称为天然润湿因子。天然润湿因子包括糖类、有机酸、氨基酸、矿物元素(如钠、钾、钙、镁)等。

58、皮肤角质层中还包括一些防止水分散失、控制水分转移的复合物。这些复合物由脂质、蛋白质和天然润湿因子等亲水物质组成。

59、皮肤油脂分泌过多,导致皮肤过度角质化、粉刺、皮肤发炎等。油脂对于皮肤的健美又是必不可少的。皮肤分泌的油脂中含有脂肪酸、乳酸、溶菌酶等成分,它们所营造的酸性环境能杀死细菌,气温每升高一度,油脂分泌就会增加10%。

60、皮肤油脂具有润湿,防止水分流失的作用。

61、造成皮肤油脂过度分泌主要有以下三种因素:激素(雄激素可促进皮脂分泌,而雌激素则抑制分泌),精神因素,外界因素。

62、皮肤的pH是尿素、尿酸、盐分、乳酸、脂肪酸、游离脂肪酸、中性脂肪等混合物的pH。因此,健康皮肤偏酸性,介于pH5~5.6之间。这层酸性膜具有杀菌、消毒和抵抗传染病等功能。油性皮肤pH介于5.7~6.5,该pH范围有利于微生物生长,因此易长粉刺、暗疮等。一般认为头部、颈及腹股沟处皮肤偏碱性,而上肢、手背处偏酸性。

63、不仅干性皮肤需要补水,油性皮肤由于油脂分泌过量,也需要补充水分加以平衡。给皮肤补水,一方面可以增加饮水量,另一方面则需要锁住水分,避免水分过度流失。

64、蛋白质是两性分子,其亲水基团能与水分子结合,可以很好的锁住水分,防止流失。维生素C能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

第5章

女性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65、一般在成年女子身体中的脂肪含量超过30%,成年男子超过20%~25%,即可确认为肥胖。过量体重的测定及与标准体重的比较,是评判肥胖最直观而又简便的方法。

66、依据肥胖的起因,通常将之分为单纯性肥胖与继发性肥胖两种。单纯性肥胖的内分泌系统正常,机体代谢基本正常。从脂肪组织的形态出发,可分为早年肥胖

与晚年肥胖两种。早年肥胖的特征是脂肪细胞异常增多,多发生于儿童与青少年期。晚年肥胖的特征是脂肪细胞数量正常,但细胞肥大,多发于成年期。

67、对于减肥食品,首先从低能量食品入手。减肥的基本原则就是要限制能量的摄入,增加其消耗,或两者兼有。减肥食品也不能仅仅停留在高营养、高膳食纤维、低能量方面,还需要提高激素敏感性脂肪酶活力。

68、只有当摄入的能量值小于需要量时,身体内的脂肪数量才会真正的下降,这种情况称为能量赤字。

69、理想的减肥节食办法,是快速减掉脂肪而保留身体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元素的平衡摄入,对减肥效果的产生和巩固也有重要作用。

70、减肥原则:减除体内多余的脂肪,而不单纯以体重减轻为标准,要观察脂肪减少的程度。每日营养素的摄入量,应基本保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不要过分节食以增加减肥速度,因为急剧减少饮食所降低的体重,除脂肪外大部分是水分和肌肉,实际上脂肪的消耗速度是缓慢的。对健康无损害,无不良反应(如厌食、胃肠功能紊乱、体力下降、头晕、腹泻、脱发等)。

71、自由基清除剂包括SOD、CAT(过氧化氢酶)、GSH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和谷胱甘肽。

72、过剩的自由基可发生破坏性反应:阻碍营养物质的扩散并损伤组织的活力。导致体细胞突变并使主要酶的表达缺失,引起机体死亡。引起亚细胞器完整性地丧失和细胞内过氧化脂蛋白碎屑的积聚。减少了生物合成过程、修复过程正常所需能量的供应。引起细胞临界专一功能(如有丝分裂时细胞质的微管的集合和分散)的丧失,而使细胞受损。

73、免疫系统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统一的主要功能系统。免疫衰老主要表现在,免疫中心器官胸腺和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分泌活力与细胞分化的退化上。

74、在脑中可能存在着一个“衰老控制中心”,主要包括神经内分泌轴以及各种神经递质。“老化钟”就在下丘脑。

75、影响衰老的因素—内在因素(遗传,神经-内分泌,免疫,酶),外在因素(环境,社会,生活方式)

76、抗衰老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原理:a调节生物钟b利用McCay效应探讨限食延长寿命的条件、方案与机理,为完善人类的食品与营养提供科学的依据。c增强免疫抗衰老,控制免疫系统并维持其正常的生命活动d应用微量元素抗衰老。e应用抗衰老功效成分。f控制大脑的衰老中心。

77、老年期的特殊营养需求可概括为“四足四低”,即足够的蛋白质、足够的膳食纤维、足量的维生素与足量的矿物元素,以及低糖、低脂肪、低胆固醇与低钠盐等。

78、饥饿延长寿命是以不损害生存的最低能量需求为基准的,否则得到的结果就不是延长寿命而是缩短寿命。限食,就是使试验组动物的进食量相当于自由进食组的50%~60%,同时补充必需营养素使其不致造成营养缺乏。

79、低能量食品和高能量低蛋白质食品可能会产生相同的延长生命效应。

80、在低能量或低蛋白食品甚至于缺少某一必需氨基酸的食品能延长寿命的问题上,最可能的解释是遗传物质与蛋白质的合成过程的变化,这个过程降低了DNA损伤的水平,同时增加细胞也就是有机体的寿命。

81、蛋白质的需求量应占每日总能量的15%~20%以上,以每日1.2g/kg为宜,其中优质蛋白应占一半以上。

82、抗氧化酶蛋白,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和细胞色素C过氧化物酶等,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衰老的功效。

83、摄取高脂肪,尤其是富含饱和脂肪酸的脂肪,会诱导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发生心血管与脑血管疾病,包括心脏病与中风。还会导致结肠癌、乳房癌及宫颈癌等恶性肿瘤。

摄取高脂肪与高能量会使老年人肥胖,对葡萄糖的耐量降低,产生高胰岛素血症,高甘油三酯血与降低血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从而导致糖尿病、高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甚至冠心病。

老年人对脂肪的摄入应作严格控制,控制在占总能量的20%~25%为宜。

84、老年人肠胃功能下降,肠内有益菌群数减少,老年性便秘现象经常出现,因此需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

85、老年人易缺钙导致骨质疏松,补充维生素D将有助于提高对钙的吸收率。此外,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E还具有清除自由基、提高免疫力、抗肿瘤和抗衰老等功效,对老年人来说非常重要。

86、Zn的抗衰老作用主要表现在保护生物膜,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核酸、蛋白质和糖代谢,提高机体的抗自氧化能力,延长动物寿命。

Se抗衰老作用主要表现在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结构、清除自由基、保护生物膜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方面。

Cu的抗衰老作用表现在调节血脂代谢防止动脉硬化、清除自由基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三个方面,

Mn的抗衰老作用体现在参与脑代谢、改善脑功能、促进能量代谢与细胞呼吸及清除自由基的作用。Cr(铬)、Y(钇)和Pd(钯)等也能明显延长小鼠的寿命。

87、母乳对婴儿来说是完全食品,能提供婴儿最初几个月内所需的全部营养素。若采用人工喂养,可能导致婴儿进食过多引起肥胖,或者进食过少引起营养不良。

88、母乳喂养可保护婴儿免患变应性(过敏性)疾病。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是预防应变性疾病的活性成分。

89、通过母乳传输的孕烷二醇,有可能使某些婴儿血胆红素过多。

90、我国营养素供给标准建议乳母在非孕妇女的基础上每日增加3300kJ。乳母的能量供给也不能过多,泌乳量应以既能使婴儿饱足,又能保证乳母身体恢复为宜。乳母膳食中必需含有适量脂肪。当膳食中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时,母乳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也会增多

91、无论乳母膳食中钙的供应量为多少,母乳中钙含量总是稳定的。(乳母膳食中钙的供应量不足时,会自行动用母体骨骼组织中的钙,来维持乳汁中钙含量的稳定。哺乳期间,钙代谢为负平衡。因此,必须增加钙的摄入量,以保证钙平衡。同时还应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以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

母体中的铁很难通过乳腺进入乳汁,因此不会因泌乳而流失。

92、乳母膳食中维生素A必须每日进行补充。

乳母需补充维生素D以促进钙的吸收。

婴儿出生后立即口服或注射维生素K。

当乳母极度缺乏维生素B1时,乳母会分泌出具有潜在毒性的乙二醛,可能导致婴儿患脚气病。

为预防巨红细胞性贫血症的发生,需要在哺乳期间补充叶酸。

93、具有促进乳汁分泌功效的典型配料:主要有钙、铁、锌、碘、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牡蛎肉、胎盘提取物、胶原蛋白、高生物价蛋白质等。

第6章

儿童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94、视力是机体通过眼睛对电子跃迁而吸收不同波长的光所感知的形象、颜色和运动的能力。在医学上,是指分辨两点之间最小距离的能力,即对物体形象的精细辨别能力。

缺乏优质蛋白和维生素A,就会影响视素质的再生和合成,从而引起夜盲、白内障。

B1缺乏时眼球干涩,影响视力。

维生素B2缺乏时视力模糊、畏光、结膜充血、眼睑发炎,它可以降低白内障的风险。

维生素C缺乏晶状体浑浊,视力下降,进而导致白内障。

维生素E可改善血液循环,对治疗某些眼病有一定辅助作用。

缺硒可导致视弱。鹰眼中的含硒量是人眼百倍。

铬——缺乏时,胰岛素的分泌量明显下降,导致高血糖,最终导致晶状体变凸、屈光度增加,形成近视视力。

铜、钼——是虹膜的重要成分,可调节瞳孔大小,保证视物清楚。

锌——能增强视觉神经的敏感度,缺乏时直接影响视黄醇的作用,减弱对弱光的适应能力,还会影响辨色能力。

钙和磷——缺乏易发生视神经疲劳、注意力分散。引起近视。

视网膜黄斑区的黄色素来自叶黄素和玉米黄质两种类胡萝卜素(晶状体中仅有的两类)。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可专一性吸收蓝光,因此可将蓝光的伤害减至最低。

95、人的牙齿分为乳牙和恒牙两种。每人共有28~32颗恒牙,具体数量要看四颗智齿是否长出。

96、突变链球菌致的吸热性侵蚀作用所引起。突变链球菌致龋齿主要经过两个步骤:酸的产生和细菌的依附。不溶性葡聚糖能促进牙斑的形成、加速牙齿龋变的进程。

97、液体食物造成龋齿的可能性比黏性食物要小。粗糙或纤维性食物、油脂等可以减少龋齿的发生。

过多的糖,钙、磷、维生素D、维生素A和维生素B的缺乏,使龋齿率升高。

98、新牙比旧牙更容易受到腐蚀,儿童和少年的龋齿发病率较高。

99、维生素A对形成良好的牙釉质是必要的,缺乏会使牙釉质表面出现裂缝与凹痕,牙齿质量较差

牙齿的生长和矿质化需要维生素D、维生素C和适宜比例的钙、磷。

牙釉质形成过程中,氟化物可增加其强度。

Ø

当饮水含氟量超过1.5mg/L时,会出现氟中毒。常见症状是斑釉的氟化牙,严重时会影响全身骨骼系统的发育,出现氟骨化症而导致残废。

第7章

改善当代“文明病”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100、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高脂肪膳食、吸烟、肥胖、高胆固醇血、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其中影响最大的还是高脂肪膳食、血中胆固醇水平、吸烟、体重

与血压。

影响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高脂肪膳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缺血性心脏病等,这些因素与心血管疾病相似。

101、根据脂蛋白分子密度的不同,可将血浆脂蛋白分为四类: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

102、临床上所称的高脂血症,主要是指胆固醇高于220

~230mg/100mL,甘油三酯高于130~150mg/100mL。

103、与瘦者相比,体胖者合成胆固醇并将其贮存在体内的量似乎要大得多。饱和脂肪会提高血液胆固醇水平,多不饱和脂肪起降低作用。

104、ω-3和ω-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减小冠心病的发病率起多种不同的作用,

105、膳食纤维对预防和改善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纤维抑制或延缓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在淋巴中的吸收,促进体内血脂与脂蛋白代谢正常进行。水溶性纤维效果较好,不溶性较差。

106、大豆子叶中的某些蛋白组分的优越性体现在只对高脂血患者起作用,对胆固醇值正常的人不起作用。

107、补充VA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和利于动脉硬化损伤的回复。大量摄入维生素A对维生素K的凝血功能有拮抗作用。

维生素D过量会促使钙在肾脏等软组织中沉积。引起的损伤作用,可通过摄入同样高剂量的镁来加以预防。

为使维生素K在凝血中充分发挥作用,体内必须含有适量的无机锰。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传统方法是抗凝血,会阻碍维生素K的作用,造成大量出血。

摄入高蛋白的人往往会缺乏维生素B6。

108、高血钙症,通常是因为维生素D过多或缺少镁引起的。

镁可部分防止心血管疾病,也能防止因衰老出现的动脉钙沉积。酸中毒、酗酒、长期服用利尿剂,糖尿病和腹泻等症状会促使体内镁的丢失。

锌对镉的毒性有拮抗作用,有助于防止各种心血管疾病。

缺铜会出现心血管的病变,注意:食品中铁、钼、锌的含量高时,会影响对铜的利用。

硒可以防止心脏病

以葡萄糖耐量因子形式存在的铬,可防止糖代谢异常,糖代谢异常会导致心脏病。长期食用高度精致的碳水化合物食品,将会耗尽体内贮存的铬。

109、糖尿病可分为胰岛素依赖型(IDDM,又称Ⅰ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NIDDM,又称Ⅱ型)两种。

关于糖尿病的起因、发病机理尚未完全弄清,通常认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两者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是最主要的原因。

110、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一)无症状期的表现(3个时期):糖尿病前期

(又称糖尿病倾向或潜隐性糖耐量异常,多见于糖尿病患

者的子女、临床糖尿病人的孪生者。此时期的患者如能采取积极措施有可能不发生糖尿病。)亚临床期(应激状态或妊娠后期表现为糖耐量减低、胰岛素释放曲线延迟、皮质素激发糖耐量试验阳性,但无症状。)隐性期(无“三多一少”症状)

(二)症状期的表现:依赖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起病较急,不少人发病前有明显的诱因(如病毒感染等)。

多饮、多尿、多食、消瘦和乏力症状明显或严重,有酮症倾向或有酮症酸中毒史。病人依赖胰岛素。

 

非依赖型糖尿病多发生在40岁以上成年和老年人,可有肥胖史,起病缓慢,三多一少症状较轻。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正常、较低或偏高,对胰岛素较不敏感。

两种类型糖尿病共有的临床表现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a多尿、烦渴和多饮b多食易饥c消瘦、乏力且虚弱d

感染e出现并发症f其他症状。

111、开发功能性食品的目的在于要保护胰岛功能,改善血糖、尿糖和血脂值使之达到或接近正常值,同时要控制糖尿病的病情,延缓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糖尿病患者的营养特点:a总能量控制在仅能维持标准的体重水平。b一定数量的优质蛋白与碳水化合物。c低脂肪。d高纤维。e杜绝能引起血糖波动的低分子糖类(包括蔗糖与葡萄糖等)。f足够的维生素、微量元素与活性物质。

112、糖尿病患者的能量需要,以维持正常体重或略低于正常体重为宜。

113、可溶性膳食纤维在降低葡萄糖忍耐试验期间和就餐后血液葡萄糖水平是有效的。

薏米、紫草、甘蔗茎、紫菜、昆布和南瓜等药食两用植物或植物果实中的某些活性多糖组分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糖尿病专用功能性食品中,甜味剂的选用非常重要。所使用的甜味剂应以不影响病人血糖水平为先决条件,包括无能量或低能量强力甜味剂,如阿斯巴甜、三氯蔗糖、功能性低聚糖等。

糖尿病患者的脂肪摄入量,逐步降低,多数主张在膳食食品中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比值为1:1:1。另外,胆固醇的摄入量要低于300mg/d。

114、病情控制不好,增加蛋白质量,至少1/3是动物蛋白。合并糖尿病肾病无氮质潴留者,增加蛋白质摄入,伴有肾脏衰竭则减少蛋白质摄取量。

115、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的头发中铬含量较低。缺钾也可导致胰岛素释放不足。铁过量会使人患“青铜色糖尿病”,铁的沉积损伤了胰脏功能。

116、动物试验中两项指标(空腹血糖和糖耐量试验)有一项指标阳性,人体试食试验的糖耐量试验和空腹血糖值两项指标中有一项阳性,且胰岛素不升高,即可判定该受试物具有调节血糖作用。人体空腹血糖下降2mmol/L或30%为显效,下降1mmol/L或10%以上为有效。动物与人体试验结果不一致时,以人体试验结果为准。

117、正常机体在一天24h内的血压不是固定不变的。

高血压分原发性(又称初发性或自发性高血压,找不出单一而有容易鉴定的病因。这种类型高血压患者占总数的90%左右。)与继发性(由于某些疾病引起)两种。

118、WHO建议的适宜摄盐量为3~4g/d,而我国居民的平均摄盐量为12~16g/d。钠的真正生物学意义,通常1g/d即已足够。

钠摄入量过多是高血压的主要起因。过量的钠还会造成浮肿,表现在腿肿和脸肿上。还会引起血栓堵塞血管,

血压升高等。

胃癌死亡率降低而中风死亡率升高。这是由于在当时的膳食中虽然食盐含量减少,但饱和脂肪酸含量升高,多不

饱和与饱和脂肪酸比值下降的原因。

降低食盐摄取量不但能预防高血压,减少因高血压所致中风的死亡率,而且能降低因钠盐所致的萎缩性胃炎而导致胃癌的死亡率。

119、膳食中的钠/钾比例变化在一定情况下也可影响血压。一般认为,钠/钾比为1:1。在限制食盐时,如果发生血钾过低时要补充钾盐。

120、镁对血压具独立于年龄、体重等干扰因子的负性影响。脑血管对低镁的痉挛反应最为敏感,中风可能与血清、脑、脑脊液低镁有关。镁保证钾进入细胞内并阻止钙、钠的闯入。由此可见,钠、钾、钙和镁4种离子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相互联系。

121、动物性食物的升压机制很可能有亚油酸相对缺乏的因素参与。高饱和脂肪酸膳食可升压,也可能是动物性食物升压机制之一。

122、应激反应是指机体在受到强烈刺激因子时所产生的一系列可使机体抵抗力增强的非特异性反应。当应激

反应过强或持续时间过久,即可造成机体功能衰竭以至产生疾病和死亡。

123、激素的分泌通常不是一个单一的活动,而是一种协同的工作。下丘脑的作用就像一个开关阀,通过“接通”适当的激素对大脑所接受的神经刺激做出反应。

124、机体对各种应激的反应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报警,抵抗,精疲力竭,

妥善处理应激包括放松、经常锻炼、定期评价诱因。此外,还应认识到应激能向有益方向转化。

125、应激反应根据应激的来源可分为环境应激、精神应激、情绪应激等。

这些应激可导致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量增加,还和某些疾病有关系。

126、遭到创伤、外科手术或感染的人由于食物摄入量减少,致使营养需求复杂化。

补充酪氨酸可使缺氧者的认知能力和情绪得到改善,警觉性增强,烦躁感减少。

127、高强度体力应激将导致糖原消耗,补充糖类物质有利于体内糖原的恢复,对于增强体能、稳定情绪、预防疲劳十分重要。抗应激食品最好应含有3种以上不同的糖类物质。

128、磷脂酰丝氨酸(PS)对认知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改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增强注意力,使情绪稳定。PS对大脑活动有调控作用。对于应激引起的丘脑下部-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活动有缓解作用。

PS可使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障碍者分泌节律恢复正常,并对生物钟异常有修复作用,使甲状腺激素分泌正常化。

129、应激可引起血液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C含量的波动。缺乏症状发生前,补充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B6、泛酸、叶酸和维生素C等是有益的。

一般认为复合维生素抗应激效果比单一维生素明显。

130、硒作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必要组分而发挥抗氧化作用,添加硒还可节省抗应激对维生素E的需要量。硒本身也可增强机体的抗应激能力

131、抑郁症通常指的是情绪障碍,是一种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症。

合理的膳食和经常性的摄入提高精神状态的活性物质,对于避免抑郁症意义重大。

抑郁症的产生不仅与许多精神和躯体疾病有关,而且与社会和外部环境的许多因素有密切关系。

抑郁不等于抑郁症,但抑郁不及时调整和治疗,是可以发展成为抑郁症的。

抑郁症的症状可概括为情绪低落、思维联想过程缓慢和动作减少三大主症及其他表现。

132、抑郁症的危害:导致自杀、给患者带来了无限的痛苦、给抑郁症患者的亲人和朋友带来很多不幸。

132、蛋白质是智力活动的物质基础,色氨酸是一种有效抵抗抑郁症的基本氨基酸。

尽管目前人们对膳食中的ω-6脂肪酸还没足够的重视,但将来有可能通过增加ω-3脂肪酸和降低ω-6脂肪酸摄入量的方法来控制抑郁症的发生。

过少的摄入碳水化合物容易导致情绪败坏,原因是碳水化合物可以直接影响大脑内控制人类情绪的物质血清素的产生,严重情况下血清素的减少会导致抑郁症。

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B6族B12维生素c也具有抗抑郁症的效果。人体内多巴胺含量过低会引发抑郁症,增加其含量会使得心情舒畅。

133、缺锌的人容易患抑郁症。含锌:牡蛎、肝、肾、乳制品。

含硒的食物同样可以治疗精神抑郁问题。硒:干果、鸡肉、海鲜、谷类等。

钙、镁、铬、铁等矿物质的缺乏也可引起抑郁症,而砷、铝、汞等不必要的物质过多,也会引起抑郁症。

第9章

改善胃肠道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134、消化系统反过来对消化吸收也起一定的调控作用,而某些食物本身也影响消化吸收过程。

消化酶大多以非活化形式贮存,在有利环境中被激活。

大量膳食纤维的食品会降低对蛋白质的消化,增加粪丢失。

有益菌还有合成多种维生素,有利于铁、钙吸收的作用。

植酸可与钙、镁等阳离子结合生成植酸钙镁。

食醋可改善消化功能。

食品的性状对于消化道也有很大影响,如咀嚼能够增加酶的作用表面积,食品越精细,消化吸收率可能越高。

液体食品容易被消化吸收,脂肪食物,特别是和蛋白质混合在一起并大块地进入消化道,往往是很难被消化的。

消食片一般是有中药成分或者益生菌类的两类药物。

中药类的消食片主要成分是山楂、神曲、麦芽、鸡内金等,

可以起到促进胃酸分泌和胃肠的蠕动。

针对改善儿童食欲的,应重点观察食欲、食量的改善情况,体重、血红蛋白作为辅助指标。

正常菌群,是微生物与大生物在共同历史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微生态系统。

快节奏的生活、抗生素、激素和同位素大量使用,严重干扰了生态平衡,特别是菌群平衡。

参与有毒代谢产物的细菌包括:大肠杆菌与梭状芽孢杆菌,拟杆菌和粪链球菌,变形杆菌等。

有毒发酵产物是由有害的细菌中的酶产生的,酶的产生又依赖于这些细菌及肠胃生态。

精神压力会导致机体的内分泌失调而影响人体健康,精神压力同样会改变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平衡,双歧杆菌数

急剧减少,有毒微生物却大量增殖。

肠道内的常住菌群和暂住菌群,通常都不是致病的。

肠内正常菌群对宿主发挥有益或有害的作用,依宿主免疫功能水平而定。

乳杆菌对机体的保护作用,主要是促进宿主巨噬细胞对抗抗原,使得血液单核细胞活动至感染部位,从而有效

地提高了抗菌作用。双歧杆菌具有免疫促进作用。

正常情况下经由肝脏解毒后随尿液排出,当肝脏病变时,失去对毒素的解毒作用,从而毒害大脑神经。

目前认为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乳酸菌种类还是有限的,主要是乳杆菌、链球菌、明串珠菌和双歧杆菌属中的几个种和亚种。

乳酸菌产生的菌体外肽多糖,具有免疫原性质,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抗肿瘤的目的。

长寿老人的肠道菌群保持着成年期的状态,双歧杆菌数量高,拟杆菌、梭状芽孢菌和芽孢杆菌等数量较少。

135、功能性低聚糖优于膳食纤维的特点,体现如下:

较小的有效剂量,每日仅需0.7~3g,视不同品种而定。

在推荐范围内不会引起腹泻。

具有一定的甜味,甜味特性良好,无不理想的组织结构或口感特性。

易溶于水,不增加产品的黏度。

物理性质稳定,不螯合矿物元素。

易加入工业化食品中。

第十章

男性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136、疲劳是机体复杂的生理生化变化过程,是机体的生理过程不能将其机能持续在一特定水平或各器官不能维持其预定的运动强度。

137、由于运动引起的机体生理生化改变而导致机体运动能力暂时降低的现象,称为运动性疲劳。

138、应激是一种极端的紧张状态、一种作用于个人的力或巨大压力,可以由疾病、受伤等身体因素和环境、心理因素(如长期恐惧、生气和焦虑)等引起。

139、乳酸在肌肉中堆积越多,疲劳程度就越严重。

140、糖是运动中的主要能源物质,运动时肌肉摄入的糖量可为静止时的20倍以上。

141、若单凭口渴感才摄入水,通常只能补充失水量的50%。

142、肝损伤的种类:(酒精性肝损伤(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而导致的中毒性肝脏损伤

分类-酒精性脂肪肝,酒精

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

药物性肝损伤(简称药肝,是指由于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环境毒物性肝损伤。

143、微量元素硒有“抗肝坏死保护因子”之称。

144、造成肝脏疾病的主要因素有病毒性、酒精性和化学性三大类。由于病毒性和酒精性肝损伤的动物模型不易建立,

145、动物试验:化学性肝损伤动物模型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测定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

146、毛发的生长周期分为生长期、退行期和休止期。

147、脱发可分为先天性脱发、生理性脱发、病理性脱发。

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由于新陈代谢而掉落的头发约50~100根。

148、内分泌异常有时会引起脱发。如垂体功能低下或丧失时,全身毛发包括头发、腋毛、阴毛等也会变得稀少。

第十一章

改善不良环境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149、凡是少量进入体内,能与机体组织发生化学和物理作用,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机体暂时性或永久性病变的化学物质,都称为化学毒物。

化学性毒物按与之接触的方式分生产性与生活性两类。

150、进入体内的毒物一般都经过氧化、还原、水解、结合或自由基反应,然后在细胞的不同部位发挥其毒害作用。

151、许多化学毒物可被代谢酶转化为比原毒物毒性更大的自由基。

152、蛋白质中的含硫氨基酸如甲硫氨酸等,能给机体提供巯基,巯基可结合某些金属毒物从而影响其吸收和排出,或拮抗其对含巯基酶的毒性作用,并为体内合成重要的解毒剂提供原料,这些均有利于机体的解毒与防癌功能。

153、增加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供给量,可以提高机体对苯、磷与卤代烃类等毒物的抵抗力。

154、毒物接触者应适当补充维生素A。

对于汞、甲醇、四乙基铅和砷等引起的神经炎症导致血中丙酮酸含量增高时,补充维生素B1有效。

维生素C对大部分毒物、药物均有解毒作用。

铁、锌、硒、镁、锰和钴等矿物元素对不同的毒物均具有独特的解毒作用。

153、抗辐射功能食品主要是从防护和修复两方面着手

辐射有两大来源,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

按能量的高低或者生物学作用的不同,辐射可分为电离辐射(能量高于10KeV,包括X射线、γ射线、a射线等)和非电离辐射(能量低于10KeV,包括紫外线、太阳光以及电器等产生的辐射)两大类。

放射性物质对机体的危害主要来自放射出的射线。

辐射对人体的损伤也可称为对人体的生物学效应,它可分为躯体效应(白细胞数量减少、消化道损伤等)和遗传效应。

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以及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力是目前抗辐射功能性食品开发的重要方向之一。

154、高温环境又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a高温、强热辐射环境,如炼钢、炼铁和陶瓷窑等工作产所。b高温、高湿环境,如纺织、印染和造纸等工作场所。c夏季露天作业环境。

155、当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机体反而还要受到辐射与对流热的作用使皮肤温度升高,机体只能靠汗液的蒸发散热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156、当环境温度在30~40℃之间时,应在日常推荐量标准基础上,按环境温度每增加1℃增加0.5%能量作为能量的供给标准。而蛋白质只需稍高于常温条件下的供给量即可。

157、高温环境会引起蛋白质需要量的增加,但多发生在下列一些特定情况:a大量出汗而未能及时补充水分,出现失水和体温升高时。b对于热环境尚未适应,汗氮排出量增加而尿氮尚未代偿性减少时。所以蛋白质增加量不大。

158、过高的脂肪反而会引起厌食。糖对于保持机体在高温下的耐力与健康很重要。

159、大量出汗会导致体温升高,能量代谢与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加。

160、缺钾可能是引起中暑的原因之一,因而高温作业者的补钾问题应引起重视。钾的补充剂量为2.6~3.0g/d。

161、缺水和缺盐在临床上均称为中暑。高温作业者,必须注意水、盐、钾、钙、镁的补充。

162、在寒冷环境下,机体的基础代谢率升高。

机体在冷环境中的胃液分泌量和酸度都提高,使胃在较长时间处于排空状态,工作效率下降,同时易发生冻伤。

低温下甲状腺素分泌量增加,体内物质氧化所释放的能量不以ATP形式贮存,而以热的形式向体外释放。

在低温环境中机体代谢方面最具特征的改变,是由以碳水化合物供能为主,逐步过渡到以蛋白质、脂肪供能为主。(因为体内酶谱结构的改变,膳食结构也相应地改变为以蛋白质、脂肪为主。但其血清中总脂质含量、胆固醇含量、低密度脂蛋白与极低密度脂蛋白含量,都比非低温环境下相同膳食条件的人群为低,说明体内供能代谢方式的改变)

低温条件与常温明显不同的是膳食中碳水化合物应适当降低,蛋白质正常或略高,脂肪则应适当提高。

163、维生素C对暴寒机体有保护作用。

低温条件下的食盐摄取量应稍高,否则钠含量不足将使基础代谢水平降低,不利于寒冷条件下机体的能量平衡。

第十二章

营养素补充剂和低能量食品的开发

164、维生素和矿物元素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单独以一种或数种天然或化学合成的营养素为主要原料制造而成食品,称为营养素补充剂。(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但不以提供能量为目的的产品,)

165、提供能量的成分共有三种,就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166、要降低食品的能量值,就要适当减少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含量,尤其是高能量的脂肪含量要大幅度降低。

167、减少淀粉、蔗糖和脂肪用量,合理使用低(无)能量填充剂、蔗糖替代品和脂肪替代品,有效调整产品配方,可以使产品的能量降低到所希望的水平。

168、开发低能量食品的核心,在于开发低能量食品配料,包括以下三大类:a蔗糖替代品,含强力甜味剂和填充型甜味剂。b脂肪替代品,含代脂肪、模拟脂肪和改性脂肪。c低(无)能量填充剂,含膳食纤维和一些多糖填充剂。

169、可用来减少食品中能量的方法,目前共有如下三种:a减少单位消耗食品的能量b减少蔗糖使用量c减少脂肪使用量。

170、目前的蔗糖替代品,朝着两个完全相反的方向发展:a高甜度的强力甜味剂(50倍以上)。b低甜度的填充型甜味剂。(0.2~2倍)

171、绝大多数产品的甜味不够纯正,均带有程度不一的苦涩味、金属后味或异味,与蔗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的甜味特性与蔗糖相似。

172、有些糖醇甚至可抑制突变链球菌的生长繁殖,故长期摄入不会引起牙齿龋变化。

173、低(无)能量单糖有结晶果糖和L-糖两种。通常接触的糖几乎都是D-糖,其中属于低能量食品配料的仅D-结晶果糖一种,

174、脂肪替代品:a代脂肪(是以脂肪酸为基础成分的酯化产品,酯键能抵抗脂肪酶的催化水解)b模拟脂肪(以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为基础成分)

c改性脂肪(以天然油脂为原料,通过化学法或酶法,对甘油三酯分子中的部分组成(如脂肪酸链)进行改造或更换,以阻止脂肪酶接近酯键产生水解作用,这样就能降低其能量。)

175、在使用强力甜味剂的同时,配合使用一些填充剂或填充型甜味剂,可以改善产品的质构和口感。

176、一种理想化的低能量食品,要求除能量之外的其他特性,包括产品质构、口感特性和外观色泽等,均与对应的全能量食品一样甚至更理想。

177、目前有实际应用的无能量填充剂主要是膳食纤维,包括水溶性和水不溶性两大类。

第十三章

功能性食品的评价

178、功能性食品的评价,包括毒理学评价、功能学评价和卫生学评价。

LD50剂量小于人可能摄入量的10倍,则放弃该受试物用于食品,不再继续其他毒理学试验。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迈入新世纪的食品工业

第二节

功能性食品学的内容和任务

第三节

功能性食品与人类健康

第四节

功能性食品发展概况

第五节

功能食品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生物活性成分化学和营养学

第一节

功能性碳水化合物

第二节

氨基酸、肽和蛋白质

第三节

功能性脂类

第四节

维生素和维生素类似物

第五节

矿物元素

第七节

益生菌

第八节

矿物质

第4章

美容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第一节

皮肤美容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

祛斑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第三节

祛痤疮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第三节

调节皮肤水油平衡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第5章

女性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第一节

减肥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第二节

抗衰老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第五节

抗衰老保健食品举例

第四节

促进乳汁分泌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第6章

儿童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第二节

改善视力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第二节

抗龋齿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第7章

改善当代“文明病”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第一节

调节血脂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第二节

调节血糖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第三节

调节血压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第四节

抗应激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第六节

改善抑郁症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第8章

中老年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第9章

改善胃肠道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第一节

促进消化吸收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第三节

调节肠道菌群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第10章

男性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第一节

缓解体力疲劳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第二节

保护肝损伤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第四节

促进毛发生长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第11章

改善不良环境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第一节

促进化学毒物排出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第三节

抗辐射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第五节

抗高温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第六节

抗低温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第八节

清咽润喉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第12章

营养素补充剂和低能量食品的开发

第一节

营养素补充剂的开发

第十三章

功能性食品的评价

第一节

功能性食品的毒理学评价

第二节

功能性食品的功能学评价

仅供参考

第三篇:降血糖功能性食品的研究现状

摘要:糖尿病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三大杀手"之一,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是引起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通过注射胰岛素和口服药物可以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但对人体均有一定的副作用。近年来通过消费天然降血糖产品来部分替代糖尿病药物的趋势不断增强。本文综述了对糖尿病人有保健作用的食物资源,以期充分利用我国现有资源的同时能为我国糖尿病的防治有所帮助。 关键词:糖尿病;降血糖;功能食品;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糖尿病患者的数量迅速增加,日前,卫生部公布我国的糖尿病患者约4000万人。专家指出,中国糖尿病人数以每天至少3000人的速度增加,每年糖尿病患者至少增加120万,并且发病年龄更趋于年轻化,目前我国患糖尿病人数仅次于印度,列世界第二位【1】。 由于糖尿病能引起许多并发症,并且累及全身各个系统,给患者精神和肉体上都带来很大的痛苦,而避免和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最好办法就是控制血糖水平。糖尿病并发症多、致残率高等特点,决定了其高昂的治疗成本。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糖尿病所带来的健康支出占整个健康支出的比例已经从当初的2.5%增加到15%,并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这种负担更加沉重。目前,糖尿病治疗手段包括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口服降糖药物和注射胰岛素[5]。因此寻找开发具有调节血糖水平的保健食品,配合药物治疗,在有效地控制血糖和糖尿病的同时降低副作用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1 饮食辅助治疗糖尿病

尽管注射胰岛素和口服药物对糖尿病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同的副作用,尤其对大血管、视网膜、神经组织造成了损伤[6]。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原因非常复杂,而饮食习惯又会影响糖尿病的发展和控制。糖尿病患者控制餐后血糖的最好方法就是在严格控制饮食和运动的前提下结合药物治疗[7]。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相应的药物治疗可以延缓II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发展,并提高生活质量[8]。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多种饮食模式对肥胖和II型糖尿病的发生有较好的阻止作用[4-8]。这就意味着营养调节和积极的生活方式对防止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是有效的,其中饮食治疗对糖尿病控制最为重要[3]。天然降血糖食品具有来源广泛,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等特点,容易被普通人接受,是日常保健、自我调养的最佳手段。因此,使用具有降血糖活性的天然产品作为糖尿病患者的辅助食品和辅助治疗手段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也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此外,Kaput等提出利用营养基因组学的概念来研究糖尿病,以期通过饮食治疗糖尿病的目的。由于不同的人遗传基因不同,对食物及某些慢性病如II型糖尿病的响应程度也不同。遗传基因的不同会造成身高、体重的潜在不同,同时也会造成对食品,食品-基因相互作用,以及对疾病的敏感性不同。营养基因组学通过研究个体基因对食物中的营养素及生物功能成分的响应代谢特点,试图利用饮食和基因来改变个体对疾病的敏感性,最终通过饮食对致病 1 /

3基因进行调节,以达到诊断、治疗糖尿病的目的[3]。

2 天然降血糖活性成分及降血糖食品

近年来,发现许多植物、动物及微生物资源中具有降糖活性成分[4],如燕麦、苦荞、玉米(粉、穗和须均可降糖)、山药、魔芋、薏苡仁、茶叶、苦瓜、豌豆、大豆、大蒜素、冬虫夏草、灵芝、蘑菇、蚕、蚂蚁、牛初乳、蜂胶等。有些微生物能够分泌对α-葡萄糖苷酶有抑制作用的物质。上述天然资源中含有不同的降糖因子,如多糖类、皂甙类、萜类、黄酮类、生物碱类、硫键化合物类、共轭亚油酸等,此外,矿物质和维生素也具有降糖功能,如铬、锌、镁、钙、钒、VC、VE等。

目前开发出的降血糖功能食品很多,如南瓜降血糖食品、胡芦巴胶的降血糖食品、桑叶的降血糖功能食品、黑木耳的降血糖功能食品等。

对糖尿病的治疗具有积极作用的饮食模式,其突出特点是富含天然植物成分。植物成分降血糖的机理各不相同,主要是通过刺激胰岛素的释放,增加葡萄糖受体,抑制糖的异生,减少葡萄糖从小肠的吸收等降低血糖水平[5]。汪宁等[6]研究发现蜂王浆冻干粉可使高糖状态下HepG2 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增加,对胰岛素刺激的HepG2 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增加有协同作用,能降低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的血糖。给予燕麦提取物20 d,糖尿病大鼠的体重和肝糖元含量比模型组明显增加,饮水量比模型组显著降低[7]。黑木耳多糖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值, 并能够增加糖尿病小鼠的糖耐量[8]。何新益等[9]的研究结果表明,苦瓜多糖对过氧化物酶增殖体化受体具有较强的激活效果,暗示苦瓜多糖是一种潜在的降糖、降脂的活性成分。苦瓜碱提多糖还可以提高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葡萄糖耐量以及肝糖原的含量

[2]。苦瓜皂甙能够使受损的胰岛β细胞恢复正常的分泌功能。苦瓜皂甙可能是通过刺激肝糖原合成来降低血糖作用[1]。猴头菌转化银杏叶提取物的转化产物能显著降低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血脂、血糖和果糖胺水平,能有效提高SOD 酶活和增加模型小鼠的体重[7]。玉米特强粉对肾上腺素性高血糖模型小鼠及四氧嘧啶诱发的糖尿病模型小鼠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8]。

3含有其他降血糖功能因子的食品

具有降血糖作用的功能因子还有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等。氨基酸主要有精氨酸、牛磺酸等。日本以山芋(富含精氨酸)为主料、加芝麻与嫩玉米制成称之为“仙根”的降血糖食品。牛磺酸是一种含硫β-氨基酸,具有抗氧化作用,特别是对嘌呤霉素氨基核苷肾炎(PA肾炎)中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有抑制作用【8】。不饱和脂肪酸类有亚油酸、α- 亚麻酸、DHA和EPA等,除可降脂、降低血清胆固醇外,还有降糖作用。研究发现下列食物也可防治糖尿病:蚕蛹(含1-脱氧野尻霉素,已开发金蚕宝降糖制剂)、辣椒(牙买加用其治疗糖尿病)、牛初乳及其制品、降糖鲜奶、莲子芯等【10】。

目前研究较热的为甲壳素,又名壳聚糖,是第二代功能性保健品、生物中唯一的动物性DF。它除具有DF的多种特殊性能和功效外,对糖尿病有很好辅助治疗作用。并且,甲壳素降血糖和尿糖的作用比植物纤维显著得多。

4.我国辅助降糖食品的开发机遇与挑战

我国保健食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华民族悠久的食疗养生及“药食同源”理论产生时期,是我国保健食品开发研制的重要理论基础。据2006年美国商务部报告显示,目前在中国销售的健康食品中90 %为第一代(普通营养品)和第二代(药物提取保健品)。而日本、美国、欧洲等国的产品已经是第三代即功能性食品(自然物质提取)。这类产品将在未来主导中国市场。

降糖保健食品的开发对我国保健品行业来说,既是机遇又充满挑战。首先,我国糖尿病患者增长速度迅速,但降糖保健食品的开发却相当滞后。西方国家的降糖保健食品已发展成为重要新兴产业。降糖保健食品市场巨大,且具有庞大市场操作空间和消费需求,行业效益十分可观。

其次,我国地大物博、有降糖作用的食品资源十分丰富,并且大都同时含有多种功能因子,营养丰富、价廉,作为食品本身就很受人们欢迎。此外,保健食品相关法规的完善将为我国降糖保健食品开发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更为关键的是:①当今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世界各国都十分推崇饮食疗法,大力强调饮食疗法的重要性,强调在饮食疗法基础上配合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等的整体治疗方案。②由于糖尿病的终身不可愈性以及耐药性、抗药性及药品的副作用等原因,这类人群对降糖保健品的需求量非常大。然而,我国降糖保健食品的开发现状却不容乐观。虽然患病人群庞大,但保健意识相对国外来说较薄弱;可利用的资源多,但真正开发成降糖保健品的不多。

总之,引导我国降糖保健品行业正常且高速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或高校、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以期更好的利用我国现有的降糖资源,为我国保健食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韩永双,张海悦,郭新力.降血糖食品的开发[J].食品科技,200717: 89-103

2. 朱芸,刘金荣,张伟. 降血糖药用植资源概述[J].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1):67-68

3. 汪宁,朱荃,周义维,等.蜂王浆冻干粉HepG2 细胞葡萄糖消耗作用及对糖尿病鼠降糖作

用的实验研究[J]. 食品科学, 2006,27(9):233-235

4. 俞发荣,高健,杨青平,等.复方天麦提取物对糖尿病模型大鼠体重及肝糖原含量的影响

[J].甘肃科技,2005,21(12):190-191

5. 韩春然,马永强,唐娟.黑木耳多糖的提取及降血糖作用[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

报,2006,25(5):111-114

6. 何新益,刘仲华.苦瓜多糖降血糖活性的高通量筛选研究[J].食品科学,

2007,28(2):313-316

7. 张慧慧, 董英.苦瓜碱提多糖降小鼠血糖功能的实验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

发,2006,27(7):7-9

8. 石雪萍,姚惠源.苦瓜皂甙降糖机理研究[J].食品科学,2008,29(2):366-368

9. 黄达明,连宾,赵杰文,等.银杏叶提取物的猴头菌转化产物降血糖作用的研究[J].食品

科学,2006,27(12):718-722

10. 李坦,吕刚,申野.玉米特强粉对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的影响[J].北华大学学

报,2007,8(3):245-247

第四篇:功能性食品与健康论文——高血压(定稿)

功能性食品与健康 ——高血压

学院:——————

专业:—————— 学号:———— 姓名:————

功能性食品与健康

——高血压

摘要:在防治高血压的过程中,不仅要坚持药物治疗,还要注意食物治疗,防治病从口入。因为很多高血压的诱发原因不是遗传的,而是后天中饮食不当或饮食不规律导致的。而且,食物治疗比药物治疗更无副作用,更健康。功能性食品是指具有营养功能、感觉功能和调节生理活动功能的食品。用功能性食品帮助我们进行食疗是最科学的选择。

关键字:功能性食品、高血压、原因、建议 正文:

一、功能性食品及高血压

功能性食品是指具有营养功能、感觉功能和调节生理活动功能的食品。它的范围包括:增强人体体质(增强免疫能力,激活淋巴系统等)的食品;防止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便秘和肿瘤等)的食品;恢复健康(控制胆固醇、防止血小板凝集、调节造血功能等)的食品;调节身体节律(神经中枢、神经末稍、摄取与吸收功能等)的食品和延缓衰老的食品,具有上述特点的食品,都属于功能性食品。

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由于部分高血压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高血压又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经过科学实验反复论证,以下人群易患高血压:

1、 父母、兄弟、姐妹等家属有高血压病史者;

2、 肥胖者;酸性体质(体内负离子含量不足)者;

3、 过分摄取盐分者;

4、 过度饮酒者;

5、 孤独者,美国科学家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孤独感会使年龄超过50岁的中老年人患高血压的几率增加,这项研究因此也证明朋友和家庭对人们的健康有益;

6、 过度食用油腻事物者。

二、高血压的诱发原因及危害

高血压的发病原因有:

1、 遗传因素。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

2、 环境因素。

3、 其他:

(1) 体重:肥胖者发病率高。 (2) 避孕药。

(3) 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症。

(4) 年龄:发病率者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5) 饮食:摄入食盐多者,高血压发病率高,有认为食盐<2g/日,几乎不发生高血压;3-4g/日,高血压发病率3%;4-15g/日,发病率33.15%;>20g/日,发病率30%。

科学研究表明,环境中缺乏负离子也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机制。空气负离子经呼吸道入肺,通过膜交换系统进入血液循环,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组织器官,以直接刺激、神经反射以及通过体液方式作用于机体各系统,产生良好的生理效应。当负离子进入血液后,释放出电荷,尽管微乎其微,但对于平衡状态下的血液电荷却很敏感。它会直接影响血液中带电粒子(蛋白质、血细胞)的组成与分布情况,使异常的血液形态与理化特征正常化;并通过促进机体组织的氧化还原过程,特别是通过加强肝、脑、肾等重要组织的氧化过程,激活多种酶系统,对机体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水及电解质代谢起到调整与优化作用。因此,空气中缺乏负离子也是导致高血压产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临床表现为:

1、头疼:部位多在后脑,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若经常感到头痛,而且很剧烈,同时又恶心作呕,就可能是向恶性高血压转化的信号。

2、眩晕:女性患者出现较多,可能会在突然蹲下或起立时有所感觉。

3、耳鸣:双耳耳鸣,持续时间较长。

4、心悸气短:高血压会导致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这些都是导致心悸气短的症状。

5、失眠:多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踏实、易做噩梦、易惊醒。这与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6、肢体麻木:常见手指、脚趾麻木或皮肤如蚁行感,手指不灵活。身体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现麻木,还可能感觉异常,甚至半身不遂。

高血压的并发症有:冠心病、脑血管病、高血压心脏病、高血压脑病、慢性肾功能衰竭以及高血压危象等。高血压危象在高血压早期和晚期均可发生,紧张、疲劳、寒冷、突然停服降压药等诱因会导致小动脉发生强烈痉挛,导致血压急剧上升。高血压危象发生时,会出现头痛、烦躁、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急以及视力模糊等严重的症状。

三、防治高血压的饮食建议

(一) 给高血压患者的几点饮食建议

在防治高血压的过程中,不仅要坚持药物治疗,还要注意食物治疗,防治病从口入。因为很多高血压的诱发原因不是遗传的,而是后天中饮食不当或饮食不规律导致的。而且,食物治疗比药物治疗更无副作用,更健康。

下面是给高血压患者的几点饮食建议:

1、改变饮食习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对自己的饮食进行分析,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限制某些食物,这样才能符合营养要求,提高生活质量。

2、控制热量供应:合适的热量应该根据病情决定,一般以维持理想体重为标准。由于这类患者往往有脂质代谢紊乱,所以减少脂肪摄入不但有助于控制热量,而且还能改善代谢紊乱。

3、低盐、高维生素饮食:高血压肾病患者应控制食盐的摄入,避免盐腌食品;加了防腐剂的食品也应少吃。摄入充足的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对调节体内代谢有益,必要时可服用维生素补充剂。

3、 适量饮茶:如怡尚茶品杜仲茶,含有榭皮素成分,可双向平衡血压、安神助眠、软化血管、提供免疫力,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减少毛细血管脆性,降血脂,扩张冠状动脉,达到平稳降压的目的。

4、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但如果蛋白质摄入过高,就会增加肾脏负担,加重肾脏损害;如果摄入不足,就会影响人体的营养供给。现代药理表明,冬虫夏草具有改善老年人及体制虚弱人群的作用,可以恢复患者的活力和精力;科学的食用虫草可以提升对工作、环境等压力的耐受能力。补充适量优质蛋白质每周吃鱼四次以上与吃鱼最少的相比,冠心病发病率减28%。建议减少食含脂肪高的猪肉,增加含蛋白质较高而脂肪较少的禽类及鱼类。蛋白质占总热量15%左右,动物蛋白占总蛋白质20%。蛋白质质量依次为:奶、蛋;鱼、虾;鸡、鸭;猪、牛、羊肉;植物蛋白中豆类最好。

5、高血压肾病患者限制盐的摄入量:每日应逐渐减至6g以下,即普通啤酒盖去掉胶垫后,一平盖食盐约为6g。这量指的是食盐量包括烹调用盐及其他食物中所含钠折合成食盐的总量。适当的减少钠盐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体内的钠水潴留。

(二)多食蔬果好降压

增加蔬果是关键点,对帮助高血压患者尽早康复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患者要积极掌握自身健康饮食的要点,通过合理的饮食安排促高血压症状的去除。

1、多吃蔬果,补充钾钙

患者在日常应该适当增加蔬果的进食量,这对降低高血压的危害性具有很大帮助。钾与血压呈明显负相关,中国膳食低钾、低钙,应增加含钾多含钙高的食物,如绿叶菜,鲜奶,豆类制品等。其它含钾高的食物如土豆、红薯、香蕉等。但如果是高血压并伴有糖尿病的患者,就要控制含糖量高的食物的摄入,而木耳、海带、紫菜等也含有丰富的钾,更适合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食用。这类食物包括豆类、冬菇、黑枣、杏仁、核桃、花生、土豆、竹笋、瘦肉、鱼、禽肉类,根茎类蔬菜如苋菜、油菜及大葱等,水果如香蕉、枣、桃、橘子等。鱼不论对哪种高血压患者,鱼是首选的,因为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每星期吃一次鱼的比不吃鱼者,心脏病的死亡率明显低。

蔬菜或水果摄入,减少脂肪摄入可使SBP和DBP有所下降。素食者比肉食者有较低的血压。人类饮食应以素食为主,适当肉量最理想。有人提倡,每天吃1-2只苹果,有益于健康,水果还可补充钙,钾、铁、镁等。补钙有人让高血压患者每天服1克钙,8星期后发现血压下降。因此应多吃些富含钙的食品,如黄豆、葵花子、核桃、牛奶、花生、鱼虾、红枣、鲜雪里蕻、蒜苗、紫菜等。

2、高血压患者不能忽视水果降压

高血压患者在平时做好饮食方面的自我调理对于自己的顺利康复是非常重要的,治疗高血压不仅需要低脂低盐的饮食结构,多吃一些利于降压的水果也是高血压患者不可或缺的降压良方。下面大家一起了解一些有利于高血压患者健康的水果。

1、山楂:这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水果,对高血压患者的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据研究发现山楂可促进食物消化,能有效防治心血管疾病,具有扩张血管、强心、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脏活力、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降低血压和胆固醇、软化血管及利尿和镇静作用。所以高血压患者要在平时多食山楂来降压。

2、香蕉:香蕉是吃了可以使人快乐的十种食物之一,对于调整高血压患者的情绪有积极意义。同时香蕉可治疗便秘,促进胃部消化。据研究发现,香蕉可治疗高血压,因为香蕉的含钾量十分丰富,可平衡由钠引起的高血压。多吃香蕉可预防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研究显示,每天吃两条香蕉,可有效降低10%血压。

3、猕猴桃:猕猴桃有“水果之王”的美称,对于治疗高血压也是具有非常大的作用,是高血压患者不能忽视的。猕猴桃含有丰富的精氨酸,能有效地改善血液循环,防止血栓的形成,对降低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塞、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有特别大的功效。

4、苹果:苹果是受大众喜爱的水果之一,对人体有很大的营养价值,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也具有很大的功效。苹果含有充足的钾,可与体内过剩的钠结合并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压。同时,钾离子能有效保护血管,并降低高血压、中风的发生率。另外苹果皮具有很好的收敛作用,将苹果皮晒干研末,空腹调服对高血压等病症有一定的疗效。

除此之外,还有补充足量维生素C:高血压患者可以在平时多吃一些含有维C的食物。因为大剂量维生素C可使胆固醇氧化为胆酸排出体外,改善心脏功能和血液循环。桔子、大枣、番茄、芹菜叶、油菜、小白菜、莴笋叶等食物中,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有助于高血压病的防治。

以上是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食用的水果,这些水果对治疗高血压有很重要的积极意义。高血压患者在平时做好自我调节是顺利康复必不可少的,其中对于水果的降压作用高血压患者一定要积极利用。生活中饮食要坚持清淡温热为主,低盐低脂低糖饮食,才是科学规范的。多吃蔬菜瓜果,保持情绪相对稳定。

(三)其他一些降压效果显著的食品

经最新科学研究实验表明,大蒜、芹菜、鸡蛋、蓝莓等食品降低高血压效果显著。

1、大蒜成为高血压患者降压的好帮手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造成动脉硬化的罪魁祸首。血压的正常值,不论年龄大小,都应该小于120/80毫米汞柱,如果动脉壁硬化或血液黏稠度高,血管的压力就会增大。

全蒜物质有效平稳调节血压

全蒜物质具有可靠的调节血压的作用。其中的含硫活性物质,能够通过降低血液黏稠度,使血液流动性变好,还能够通过软化血管壁,增加血管弹性等多种途径来调节血压。可以说是全方位调节血压。最新研究成果证实,血中的一氧化氮值低,也会促发高血压,而全蒜物质中的活性物质,可以提高血液形成一氧化氮的能力,从而对血压产生积极影响。

大蒜降压作用有两大特点:

1、没有副作用全蒜物质是纯天然制剂,没有降压药所具有的任何副作用,安全性很高,可长期放心服用,可见其实降低高血压的好帮手。

2、降压平稳持久人体在不知不觉中,血压逐渐调整至正常水平,而且降压作用持续时间长,患者容易接受,很少发生因血压骤降引起的不适反应,如体位性低血压、昏倒等。所以,和药物相比,全蒜物质的这种降压过程没有不适感,就像下楼梯一样,是一步一步降下来的,“下楼梯式”的降压。

2、多吃芹菜有助于缓解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一方面要按照医师的医嘱,积极的用药,进行符合机体承受能力的运动;另一方面,可以进行科学的饮食疗法。通过食补辅助性的调节血压,维持机体的健康。民间有一种说法,常吃芹菜可以缓解高血压病症,这是真的吗? 芹菜含有一定成分的钙元素,对预防高血压有比较大的医学价值。芹菜是中国人常吃的蔬菜之一,是美国第三位做色拉的主要蔬菜,它既可热炒、又能凉拌,深受人们的喜爱。近年来诸多研究表明,芹菜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据说芹菜还能促进性兴奋,西方称之为“夫妻菜”,曾被古希腊的僧侣列为禁食。泰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常吃芹菜能减少男性精子的数量,可能对避孕有所帮助。芹菜叶柄含水分高,热量低,是钾的优质来源,但含维生素C和A一般,芹菜中白色品种和发白的绿色品种维生素A的含量明显低于不发白的绿色品种。只要可能,芹菜叶柄应该尽可能的与叶子一起食用,因为芹菜叶含钙、铁、钾、维生素A和C的量较叶柄要丰富得多。

多吃芹菜可以有效的改善机体水钠代谢,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芹菜含铁量较高,是缺铁性贫血患者的佳蔬。芹菜中含有丰富的钾,是治疗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的首选之品,对于血管硬化、神经衰弱患者亦有辅助治疗作用。芹菜的叶、茎含有挥发性物质,别具芳香,能增强人的食欲。芹菜汁还有降血糖作用。经常吃些芹菜,可以中和尿酸及体内的酸性物质,对防治痛风有较好的效果。芹菜中含有大量的粗纤维,可刺激胃肠蠕动,促进排便。草本植物学家广泛使用芹菜治疗各种小疾病,最普通的是消除浮肿(人体组织过分积水)等,因为吃了芹菜叶、柄和根能够利尿,可促进人体组织内过量水分的排泄。芹菜、胡萝卜切成小丁用热水烫一下,花生米煮熟,放入调料一起调拌即可。该菜清爽可口,尤适宜肥胖、高血压、便秘的人食用。

饮食疗法对于慢性疾病的治疗,有着很好的疗效。对于高血压的治疗,特别是原发性高血压,除了采取正规的药物降血压之外,还可以采取适宜的食疗。比如多吃芹菜,就可以有效的降低血压。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开拓大家治疗高血压病症的视野。

3、英国最新研究称:吃鸡蛋还可治疗高血压

鸡蛋对人体的健康很重要,它不仅富含我们人体所需的高蛋白质,还可以治疗高血压。

英国《每日邮报》2月25日报道,鸡蛋有益心脏健康,鸡蛋对心脏的影响和处方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这种药通过抑制血管收缩素来降低血压)的工作原理一样,可降低血压。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鸡蛋接触到胃酶后就会生成一种与降压药原理相同的蛋白质。

实验显示,煎鸡蛋在防止血管收缩方面尤其有效。英国萨里大学的布鲁斯·格里芬教授说:“一直以来,人们以为吃鸡蛋与高胆固醇和心脏病有关,现在这种观念需要被推翻。饮食中饱和脂肪的量对我们血液中的胆固醇有一定影响,血液中的胆固醇比我们饮食中胆固醇的量大几倍。英国公众不需要限制吃鸡蛋的数量,应该把鸡蛋列入健康食品行列。

4、 多吃富含花青素蓝莓有效预防高血压

英美研究人员合作完成的一项大规模研究显示,多吃富含花青素的蓝莓有助于预防高血压及其引起的各种疾病。

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研究人员和美国同行在新一期《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报告说,为研究饮食对血压的影响,他们对十多万志愿者进行了长达14年的健康状况跟踪调查。其间,这些志愿者每两年报告一次健康状况,每4年报告一次饮食情况。

研究人员对志愿者的饮食状况进行分析后发现,经常吃富含花青素的蓝莓,并因此大量摄入花青素的人患高血压的风险与不怎么吃蓝莓的人相比要低10%。

参与研究的东英吉利大学教授艾丁·卡西迪说,这项研究证实了花青素具有降血压的功效。花青素属于黄酮类物质,茶、果汁、红酒、黑巧克力等食物中也都含有这类物质。此前人们已经知道黄酮类物质具有降血压的功效,而本次研究显示,虽然人们可以从不同途径摄入黄酮类物质,但还是富含花青素的蓝莓降血压功效最为显著,同样富含花青素的草莓降血压效果也不错。

第五篇:抗辐射功能食品

一. 引入

日本辐射:

目前,国际核事故按严重程度分为零至7级。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初步定为4级,等级低于1979年的美国三里岛核事故和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按照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核事件分级表”的规定,核安全事件共分为7级,其中1级至3级为事件;4级至7级为事故。在“事故”方面,如果达到4级,则表示放射性物质小量释放,公众遭受相当于规定限值的辐射影响,同时,核反应堆堆芯和辐射屏障出现显著损坏,并可能出现工作人员遭受致命辐射的情况;5级属于具有场外风险的事故,放射性物质有限释放,此时核反应堆堆芯和辐射屏障出现严重损坏;6级和7级则分别属于重大和特大事故。】

历史上,1986年的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即被定义为最严重的7级。当时,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导致8吨放射性物质泄漏,直接污染核电站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320多万人受到辐射;1979年的美国三里岛核事故则属于5级。当时,由于核电站机组的制冷系统出现故障,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至少15万居民被迫撤离。

目前福岛核电站周围检测到的放射性物质包括碘131和铯137。碘131一旦被人体吸入,可能会引发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癌。铯137会造成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损伤。 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后,数以千计的青少年因遭受核辐射患甲状腺癌。 日本政府已计划向核电站附近居民发放防止碘131辐射的药物——— 碘片。服用碘片可防止人体吸收放射性碘,降低辐射伤害。同时日本媒体还建议核电站周边民众避免外出,外出时用面罩或湿毛巾护住面部。

抢盐:

3月16日起,中国各地忽然爆发市民抢购食盐“盛况”,大量超市销售一空。个别不良商家借机提价,北京一箱40多元的食盐卖到600元。各地盐业公司纷纷采取措施保障充足供应。微博上很多人的问候语都变成了,“你买盐了吗”。

网上抢购食盐的理由基本有两个,一是吃盐防辐射,二是核辐射污染海盐。对此,卫生部门第一时间就辟了谣,表示吃盐不防辐射,另外中国食盐中海盐比例不超20%。而海盐也大多产自东南沿海,距离日本较远。

碘片的主要成分是碘化钾化合物,是一种稳定性碘,能阻断放射性碘被人体甲状腺吸收,使放射性碘快速地排出体外,达到保护机体组织的作用。但是,碘片也只能阻断放射性碘的吸收,对其他放射性物质是没有作用的。 二. 辐射的种类

对人健康影响较大的辐射主要有两类:

(1)放射性辐射。

例如:核弹、核电站、科研生产所用的粒子加速器、放射源;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射线诊疗设备(X光机、γ手术刀等)等。

(2)电磁辐射

例如:雷达、通讯用的射频发射台、工业用大型电器以及移动电话、微波灶、电磁灶、电脑、电视等家用电器。 补充

电离辐射

拥有足够高能量的辐射可以把原子电离。一般而言,电离是指电子被电离辐射从电子壳层中击出,使原子带正电。由于细胞由原子组成,电离作用可以引致癌症。一个细胞大约由数万亿个原子组成。电离辐射引致癌症的机率取决于辐射剂量率及接受辐射生物之感应性。α、β、γ辐射及中子辐射均可以加速至足够高能量电离原子。 非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之能量较电离辐射弱。非电离辐射不会电离物质,而会改变分子或原子之旋转,振动或价层电子轨态。非电离辐射对生物活组织的影响近年才开始被研究。不同的非电离辐射可产生不同之生物学作用

辐射对生物体的危害较大,可以直接作用于细胞,破坏DNA,使组织细胞变性、坏死,以致机体代谢紊乱,引起免疫、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病变。

三.辐射的危害及机理

1、辐射的危害

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列出辐射对人体的五大影响:

(1)辐射是心血管病、糖尿病、癌突变的主要诱因;

(2)辐射对人体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造成伤害;

(3)辐射是孕妇流产、不育、畸胎等病变的诱发因素;

(4)辐射直接影响儿童的发育、骨髓发育、导致视力下降、视网膜脱落,肝脏造血功能下降;

(5)辐射可使性功能下降,女性内分泌紊乱,月经失调。

补充:

射线能量直接破坏机体组织蛋白质、核蛋白和酶等,还可造成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调节障碍,使机体物质代谢紊乱。电离辐射对人体损伤,分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急性大剂量辐射损伤可引起严重急性放射病或综合症(acuteradiation synd roille,ARS),目前对此病主要采用药物或手术治疗。慢性放射损伤可引起慢性放射病,如慢性皮肤损伤,造血障碍,神经衰弱综合症等。低剂量甚至微剂量照射对机体影响,目前尚未有明确一致结论,但多数研究倾向认为,低剂量放射,远期预后可能导致早衰、诱发细胞遗传学改变,从而引起某些遗传性疾病,诱发血液病并引起某些肿瘤发生率上升。由于慢性辐射对人体影响迁延时间长,在相当长时间内,没有明显病征,因而通过长期食用某些药物治疗显然不可行,对于这种慢性隐性危害,关键在于预防。

2、电磁辐射危害人体的机理

(1)热效应:人体70%以上是水,水分子受到电磁波辐射后相互摩擦,引起机体升温,从而影响到体内器官的正常工作。

(2)非热效应: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都存在微弱的电磁场,它们是稳定和有序的,一旦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干扰,处于平衡状态的微弱电磁场就会遭到破坏,人体也会遭受损伤。

(3)累积效应: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作用于人体后,对人体的伤害尚未来得及自我修复之前,再次受到电磁波辐射的话,其伤害程度就会发生累积,久之会成为永久性病态,危及生命。对于长期接触电磁波辐射的群体,即使功率很小,频率很低,也可能会诱发想不到的病变,应引起警惕。

生物体内:

1)造血:机体受到辐射作用后,会对造血系统产生影响,使血细胞增殖、分裂下降,血细胞来源减少。但由于各类血细胞寿命不同,它们变化有差别,其中自细胞寿命短暂,受辐射后急剧下降,在15 d后明显低于正常组;而成熟红细胞寿命较长,外周血红细胞数量在照射早期无明显下降。血小板寿命为9-10 d,因此在辐射后1~2周内外周血中血小板数下降缓慢,随后因生成血小板数量和功能降低,血小板生成减少,并降至最低水平,持续一段时间后可恢复。

2)产生自由基:辐射损伤也主要是由射线诱导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和OH 等自由基所致脂质过氧化中以OH 自由基引发脂质过氧化的连锁反应为主并造成DNA 蛋白质和细胞膜的损伤。

不全

四.抗辐射功能食品的其主要功能成分

1.螺旋藻

螺旋藻亚急性研究实验中,用Co γ射线一次大剂量照射小鼠,发现螺旋藻对一次性大剂量辐射所引起自细胞降低有保护作用。同时,在亚慢性实验中,发现给予小鼠螺旋藻剂量为1.29/kg和2.4 g/kg时,明显降低多次小剂量Co γ射线辐照所诱发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增加和小鼠睾丸染色体细胞畸变。说明螺旋藻对辐射诱发体细胞和生殖细胞染色体损伤均有明显保护作用,因此可认为螺旋藻有抗辐射效果。(实验如下)看文献1+下两图

60

60

1)富硒螺旋藻的抗辐射作用

富硒螺旋藻可显著提高致死剂量60Co γ 射线照射后小鼠30 d 成活率,含硒藻蓝蛋白使患有急性放射病的NIH小鼠的存活率提高到68%。研究发现,富硒螺旋藻对大鼠胸部γ 射线照射所致早期肺肝纤维增生具有防治效果。放射性肺炎是胸部肿瘤放疗和骨髓移植预处理中一个并发症。尤其当病变发展到纤维化期时,将难以逆转,辐射致肺癌也与其诱发的慢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发展有关。实验观察到富硒螺旋藻能明显抑制照射引起的早期肺水肿,这可能与富硒螺旋藻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维生素有关,尤其是与富硒螺旋藻中的有机硒相互协同能有效地清除炎性因子。实验结果还证明富硒螺旋藻能明显地抑制放射性肺炎所引起的肺组织和肝组织中的羟脯氨酸含量的增加,提示富硒螺旋藻在防治放射所引起肺部和肝部的纤维化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2)富硒螺旋藻抑癌及抗辐射作用机制

癌症的发生与辐射损伤存在密切关系,富硒螺旋藻及其含硒活性物质具有较好的抗癌及抗辐射作用其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的,既有广谱效应机制如抗氧化保护,又有特异性作用如调节特定硒蛋白功能。从硒及螺旋藻活性物质的综合功效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抗氧化保护机制

辐射损伤也主要是由射线诱导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和OH 等自由基所致。脂质过氧化中,以OH 自由基引发脂质过氧化的连锁反应为主,并造成DNA 、蛋白质和细胞膜的损伤。采用联二亚硫酸钠自氧化产生O2 阴离子的体系,发现富硒螺旋藻提取液及硒藻蓝蛋白对O2 阴离子有显著清除作用,且与浓度成正比。采用抗坏血酸-Cu-H2O2 化学体系产生OH 自由基,并以酵母增强化学发光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 富硒螺旋藻提取液与硒藻蓝蛋白对OH 自由基都有清除作用,Se-PC 比PC 有更高的清除作用,清除率可达66% 。因此,富硒螺旋藻及其活性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从而对癌症的发生及急性放射损伤起直接化学防护作用。

2.大豆异黄酮

体内外实验表明,大豆异黄酮能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脂质自由基,提高机体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房岩㈣等实验结果显示,饲食中补充浓度为0.5%大豆异黄酮的小白鼠具有最好抗辐射作用,剂量减少或增加使抗辐射能力下降,说明大豆异黄酮补充剂量要适当,浓度过高可能产生毒性作用。机体受到辐射作用后,会对造血系统产生影响,使血细胞增殖、分裂下降,血细胞来源减少。但由于各类血细胞寿命不同,它们变化有差别,其中自细胞寿命短暂,受辐射后急剧下降,在15 d后明显低于正常组;而成熟红细胞寿命较长,外周血红细胞数量在照射早期无明显下降。血小板寿命为9-10 d,因此在辐射后1~2周内外周血中血小板数下降缓慢,随后因生成血小板数量和功能降低,血小板生成减少,并降至最低水平,持续一段时间后可恢复。(前面已涉及)补充大豆异黄酮可不同程度加速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恢复,说明大豆异黄酮具有明显抗辐射作用。

3. 其他

酸奶,植物多糖,细菌多糖等,详见文献2。

酸奶还具有减轻辐射损伤、抑制辐射后人的淋巴细胞数目下降的作用。动物实验证明,摄入酸奶后的小鼠对辐射的耐受力增强,并减轻了辐射对免疫系统的损害。对于那些长时间面对电脑,每时每刻笼罩在电磁辐射中的上班族来说,利用午饭的时间喝一杯酸奶,对于健康非常有益。 参考:

抗辐射的保健食品的主要成分

根据中国保健协会保健品市场工作委员会提供的资料,目前市场上的抗辐射的保健食品主要依据以下成分起作用:

(1)多糖类

从大量的实验报告中证实:不论是植物、动物或微生物来源的多糖,都具有一定的抗辐射作用。多糖通过活化造血系统和增强免疫力,从而提高机体对辐射的防护能力。

(2)香豆素类

香豆素作为辐射防护剂属于新剂型,国内外尚少有报道。

(3)黄酮类

黄酮可以通过消除氧自由基而起到抗辐射损伤的作用,能够有效地防止辐射所致的组织细胞损伤。

(4)皂甙类

皂甙对机体的许多功能起到调节作用,同时也具有辐射防护作用,主要表现在有助于损伤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

(5)生物碱类

生物碱可以保护造血组织,可以通过改善微循环,增加放射损伤部位的供血和供氧,减轻放射引起的病理变化。

(6)多酚类

茶多酚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及消除自由基作用,可减轻射线辐射对细胞的影响,提高细胞功能状态。

(7)糖甙类

例如,红景天甙可明显降低辐射引起的脾细胞破坏和外周血畸形红细胞的产生。

(8)植物蛋白

藻蓝蛋白有促进造血功能恢复的作用。

(9)胶原物质

例如,鹿胶原对放射损伤所引起的骨髓抑制具有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阿胶具有抗辐射损伤的作用。 4.抗辐射中草药

辐射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骨髓抑制、造血组织功能障碍和外周血白细胞下降以及免疫功能降低。虽然发现了一些有效预防损伤化合物,但因多为含硫物质,毒性较大,直接应用到临床可能性较小。所以,人们期待开发出毒性小,可用于临床防治的产品。因此,通过研究具有活血、补血、升高白细胞和增强免疫功能的中草药开发抗辐射产品,是目前主要的发展方向。

经研究证实,女贞、鱼腥草、红景天、茯苓、陈皮、山楂、枸杞、玉竹、甘草、薏苡仁、黄芪、知母、槲皮素、灵芝、党参、苁蓉、川芎、白术、扁蓄等,均具有明显的抗辐射作用。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中草药抗辐射保健食品就是以这些中药为主要成分开发的。

赠送内容

五、如何正确选择抗辐射保健食品?

选择抗辐射保健食品要遵循以下原则:

1、西方发达国家对辐射防护探索的较早,所以辐射机理的研究基本上是建立在以西医药理论基础之上的,但由于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是具有综合性的,。以一种或少数几种化合物是很难解决辐射对人体的危害的,所以不要依赖抗辐射西药,还是要服用一些抗辐射保健食品或中草药。

2、经常接受放射线的工作人员、接受放疗的人员需要同时增强免疫力和提高造血机能,在选择上也要有所侧重,可以适当选用以人参、阿胶、灵芝等“补药”为主要成分的保健食品,平时也可以长期服用蜂产品、螺旋藻等抗辐射产品。

3、接受电磁污染的人员多不宜长时间服用以人参、灵芝等“补药”保健食品,可以根据个人情况短期调整身体机能;适宜长时间服用蜂产品、螺旋藻等抗辐射产品。

4、如果您经常使用手机和电脑,建议经常服用蜂产品、螺旋藻等抗辐射产品。 提示:

1.注意硒的摄入。氧化损伤是辐射对机体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抗氧化物质因为可以清除自由基,所以具有抗辐射作用。微量元素硒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含硒丰富的食物首推芝麻、麦芽和中药材黄芪,其次是酵母、蛋类、啤酒,海产类有大红虾、龙虾、虎爪鱼、金枪鱼等,再次是动物的肝、肾等肉类,水果和蔬菜中大蒜、蘑菇的含量也相当多。

2.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这些富含维生素A、B、C、E的食物能减轻电磁辐射对人体产生的细微影响,避免神经系统发生紊乱。尤其是草莓,草莓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E以及多酚类抗氧化物质。这些营养物质都可以抵御辐射,并减缓紫外线辐射对皮肤造成的损伤,比如皮肤干燥、出现红斑等现象。

3.辣椒。辣椒之类辛辣食品属于常用调料,同时也是抵御辐射的天然食品。吃辣椒不但可调动全身免疫系统,辣椒、黑胡椒、咖喱、生姜之类的香辛料,还能保护细胞的DNA,使之不受辐射破坏。

4.多饮茶。茶叶中最主要、最精华的成分是茶多酚。茶多酚具有抗辐射作用,可减轻各种辐射对人体的不良影响。广岛原子弹爆炸的幸存者,不少因受到原子辐射,相继发生怪病并陆续死亡,但后来调查发现,凡是长期坚持喝茶的幸存者存活率高,病情轻。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强度螺栓连接施工下一篇:国培培训的感言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