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学生的头脑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胡同文化》读后感创新写作例说

2022-12-08

德国哲学家亚瑟·叔本华说:“不要让自己的脑袋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这至理句名言对语文教学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那就是不要让学生的头脑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这个启示的形成, 还缘于《胡同文化》的教学实践。

2009年, 笔者申报特级教师, 要向重庆市教委提交一张课堂教学实况录像光盘, 供专家考核评审, 于是借重庆市渝北中学高中2011级11班执教人教版教材中的《胡同文化》。当时学生已进入高二年级, 他们在高一年级第一学期就学过这篇课文, 笔者只能另辟蹊径, 在该班原任课教师实施阅读欣赏教学的基础上, 组织学生进行读后感写作, 要求尝试运用多元创新思维的方法, 从不同角度评价《胡同文化》的观点。

1 地理环境考察法

环境决定论认为文化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法国史学家兼艺术批评家的丹纳认为, 要研究一种精神文化, “必须考察种族生存于其中的环境, 因为人在世界上不是孤立的, 自然界环绕着他。[1]”在丹纳看来, 如果说种族的遗传特征是形成一种文化的内在动力的话, 那么环境则起着重要的外力着用, 因此, 精神文化的产物和动植物界的产物一样, 只能用各自的环境来解释。精神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风土人情、文学艺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总和。不同的地理环境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 由此使不同城市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北京地区地处我国三大地理单元——东北大平原、华北大平原和蒙古高原的交接点上, “东西贡道, 来万国以朝宗”, 成为沟通三大地理单元的中间站, 也是几千年来中原农耕文明与欧亚草原文明碰撞、融合的最前沿。北京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中原农耕民族与蒙古草原民族以及东北民族的冲突与交流、统一与融合的文化特征。这种开放的地理环境使北京人面临风沙侵袭的困扰, 于是居住在胡同的居民建筑四合院以应对。从外观看, 诚如汪曾祺先生所说, “四合院是一个盒子”, 封闭保守;但从本质上分析, 胡同中的四合院以合围形态抵御风沙的同时, 又彰显出外方内阔、象天法地的开放性、包容性的内蕴特征。因此, 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评价说:“北京对我们证明了我们的民族在适应自然、控制自然, 改变自然的实践中有着多么光辉的成就。”[2]以此为思维路径的参照, 学生对《胡同文化》的观点提出质疑, 认为北京开放的地理环境, 多民族的胡同地名文化, 昭示胡同文化的主流并非封闭保守, 而是开放多元。

2 历史思维审视法

苏联学者莱纳认为:“历史思维是运用已成为个人认识方法和历史核心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去分析和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素养。历史思维不完全是针对过去历史的, 它还用历史的观点反映现代生活、现代生活的矛盾和现代生活的各种具体表现, 亦从特定联系的体系中考察他们发生和发展。”[3]北京地区的历史遗存无比丰富, 从北京猿人, 到新洞人、山顶洞人, 再王府井人、东胡林人, 以及代表新石器时代的上宅文化、镇江营一期文化、雪山一期文化, 绵延不绝, 贯穿了从远古到近代的文化遗存层面。938年, 契丹 (辽) 升幽州为南京, 拉开了北京都城历史的序幕。1151年, 海陵王下诏迁都燕京并更名为中都, 不仅是北京建都之始, 而且客观上适应了经略中原和民族融合的需要。十三世纪中叶, 蒙古族建立元朝统一中国, 改中都为大都。从此, 大都城就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而闻名于世。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 成祖朱棣于永乐十九年 (1421年) 正式迁都北京。从此, 中国的中央王朝数百年来定都于此, 北京的都城文化日益走向成熟与繁荣。满族入主中原, 建立起空前大一统的专制帝国, 北京成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政治中心, 也是民族文化融合的中心。胡同和四合院记录了不同时期多民族共同创造北京城市文明的历史, 胡同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生生不息的顽强生命力。以历史文化为凭借, 鉴古知今, 可以预知胡同文化未来命运。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指出:“我们承继了这份宝贵的遗产, 的确要仔细地了解它——它的发展历史、过去的任务同今天的价值”, 从而“掌握它原有的精神来作更辉煌的发展, 为今天和明天服务”[2]。以此为方法论原理, 学生对《胡同文化》的观点提出质疑, 认为胡同和胡同文化虽经历历史沧桑, 但仍传承至今, 生生不息, 称雄于世, 这表明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在商品经济的现代化大潮中未必一定会消亡。

3 时代背景剖析法

时代背景剖析法, 是指知人论世鉴赏方法和时代精神分析方法。中国的知人论世方法源远流长。所谓知人, 就是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创作倾向;所谓论世, 就是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状况和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依此二者求得对作品的充分认识。此说源于孟子, “颂 (诵) 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 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4]。鲁迅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 最好是顾及全篇, 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 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 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 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5]这是对知人论世法的现代解说。在西方, 类似的方法叫“时代精神”分析法。法国史学家兼艺术批评家的丹纳指出:“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6]丹纳所说的“时代精神”, 是指某个时代大多数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理念, 并认为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乃是作品产生的“精神气候”环境。1992年春, 邓小平发表南方讲话, 从根本上解除了传统观念的长期束缚, 敲响了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丧钟, 开启了市场经济新纪元, 为方兴未艾的改革开放大潮注入了强劲动力。正是在这一特定的“精神气候”背景下, 汪曾祺先生于1993年3月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下了题为《胡同文化》的序言。当时, 北京掀起了拆除胡同和四合院以扩马路、建高楼的“现代化”高潮, 引发了文学界、文化界、学术界的争议以及市民的反对。然而, 汪曾祺先生则认为, 胡同和四合院已衰败没落, 胡同文化封闭保守, “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 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亡的。”面对这种判断, 学生提出质疑, 认为胡同文化不是商品经济的包袱, 更不是市场经济历史进程的障碍, 而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 是商品经济的驱动力量, 必将与商品经济相伴相生, 共存共荣。

4 城市个性辩护法

孙家正指出:“拒绝和防止趋同, 保护和彰显个性, 是当代城市建设中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7]人有个性, 城市亦是如此。城市个性是城市社会生活长期形成的人文特色, 是一座城市人文特色的记忆。由此表明, 城市个性与城市的文化内涵有着水乳交融的联系。城市个性以城市的文化内涵为自身的核心灵魂, 而城市的文化内涵则以城市个性为根本表征。二者相辅相成, 共同彰显与其它城市不相同的人文特色。然而, 在经济现代化、城市国际化的浪潮中, 一些城市由于城市规划建设中抄袭、模仿、复制现象十分普遍, 布局雷同、风格相仿的城市街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显著的位置, 人们感到自己的城市愈来愈陌生, 人文特色的记忆愈来愈模糊, 别的城市却愈来愈熟悉, “千城一面”的趋同现象日趋严重。北京的情况正是如此。胡同和四合院虽然“大都很旧了”“有的地基柱甚至已经下沉”, 但它们是北京城市文化的遗存基因。大量的胡同和四合院被拆除, 使北京人赖以生存的城市家园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记忆消失、面貌趋同, 日新月异的现代化虽然不断地满足并刺激着人们的物质需求, 但精神上、心理上的慰藉和憧憬却在不同程度地失落。从维护城市个性化特征的角度出发, 学生对《胡同文化》的观点提出质疑, 明确主张:面对城市国际化对城市特色的挑战, 应保护胡同和四合院等古民居建筑, 坚守北京城市文化个性, 应对城市趋同化的危机。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的学校应该是思考的王国。”这个“思考的王国”应如何建造?周济在一篇文章中既介绍了美国的做法, 又分析了我国的问题, 可资借鉴。他指出:思辨能力的训练在美国是自幼儿园开始就重视的强项。这具体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课堂表述和辩论, 自托儿所开始, 老师就给小孩很多表述的机会, 让他们针对某个问题各抒己见, 发表自己的看法、谈谈自己的经历, 或者跟别人辩论。其二, 就是科学方法这项最基本的训练, 多数校区要求所有学生在小学四五年级时都能掌握科学方法的实质, 这不仅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研究打好基础, 而且为他们今后作为公民、作为选民做好思辨方法论准备。然而, 在国内, 许多博士甚至一些专业的研究员, 从他们研究、思考问题和写论文的方式上看, 都没有掌握科学方法的本质[8]。基础教育的现状更是如此。面对汪曾祺先生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特征的误解, 对胡同文化命运的误判, 中学语文教育界一直无人提出不同见解。无论是高中版语文教材, 还是初中版语文教材, 亦或是中职版语文教材, 都对作者的权威观点呈现出“集体失语”的思维状态。作者怎么说, 教学参考书就怎么说;教学参考书怎么说, 教师就怎么说;教师怎么说, 学生就怎么说。结果自己的头脑变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面对中国教育严重忽视独立思辨能力培养的倾向, 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在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发表演讲时提出中肯建议:中国需要创建一种课程及教学法, 鼓励学生的创造力及独立的思维能力。笔者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对《胡同文化》发表评论, 尽管观点不一定完全被认可, 方法也不一定完全可取, 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人云亦云的弊端, 在引导学生掌握多元思辨方法, 学会独立思考, 朝着把学校的语文教学课堂打造成“思考的王国”的方向, 做出了探索和尝试。为了兑现当年许下的择优推荐学生的习作予以发表的承诺, 笔者将他们的作品纳入搁置了几年的课例整理出来, 也算是有了一个交代。

摘要:《胡同文化》是汪曾祺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所写的序言, 先后入选普通中学和中职学校多个版本的语文教材。面对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特征的误解, 对胡同文化命运的误判, 中学语文教育界一直无人提出不同见解。本文引导学生从不同思维角度和分析方法, 对《胡同文化》发表质疑性评论, 形成读后感创新写作课例。

关键词:胡同文化,多元质疑,写作课例

参考文献

[1]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M].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9.

[2] 梁思成.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J].新观察, 1951.

[3] N.R.来纳.历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M].白月桥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9.

[4] 杨伯峻.孟子, 译注.万章章句下[M].中华书局, 1960.

[5] 鲁迅.鲁迅全集:第六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6] 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4.

[7] 孙家正.建设形神兼备的城市家园:在城市文化国际研讨会上的演讲[J].城市发展研究, 2007.

[8] 周济.思辨缺失中国教育需要独立思考[EB/OL].上海热线:http://www.online.sh.cn/2012-02-2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企业管理会计的影响研究下一篇:高校办公室管理科学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