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交通运输职业教育论文

2022-04-17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现代交通运输职业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本文以南京交通技师学院交通工程专业学生到企业进行工学交替为例,从校企双方制定工学交替方案,研究确定工作任务,组织教学实施,建立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开展研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工学交替教学组织模式,对其他相关专业开展工学交替教学有一定借鉴意义。

现代交通运输职业教育论文 篇1:

职业教育助力现代服务业发展

2012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重点,引导资源要素合理集聚,构建结构优化、水平先进、开放共赢、优势互补的服务业发展格局。而助力现代服务业发展,职业教育肩负着重要职责。2013年8月27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职业教育助力现代服务业发展座谈会,来自教育部、交通部、行业指导委员会、企业和职业院校的代表,就如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努力培养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应用技术技能人才建言献策。

职业教育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职业教育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座谈会上,这样的观点成为与会代表的共识。

国家旅游局人事司副司长余昌国以旅游行业为例指出,30多年来,旅游职业教育一直服务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为我国实现从旅游资源大国向旅游产业强国的跨越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持。余昌国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截至2012年,全国开设旅游相关专业的院校共计2236所,其中高等院校1097所(高职招生973所),中等职业学校1139所。旅游专业在校生共计107.34万人,其中,中、高职院校在校生总数为85.31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79.48%;2012年旅游相关专业毕业生总数为32.51万人,其中中、高职院校毕业生总数为26.82万人,占毕业生总数的82.49%。旅游院校专职教师总数为4.44万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专职教师数1万余人。余昌国说,我国每年都有大批旅游职业院校毕业生进入旅游行业工作,他们构成了我国旅游从业队伍的核心。

北京市交通委副主任李晓松举了两个例子说明职业教育发展对现代服务业的贡献:一是在北京市汽车维修服务企业中,70%以上的管理及技术骨干是职校生;二是2009年,北京地铁四号线开通时,400个行车司机、100多个值班站长是从北京市交通职教集团培训上岗的。“可以说,职业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北京交通行业的发展。”

艺龙旅行网是国内领先的在线旅游服务提供商。其代表表示,在公司用人结构比例中,本科生占28%,高职生占58%,中职生占14%。职业院校毕业生是公司发展最大的支撑力量。

以下相关数据佐证了代表们的观点。《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到的重点产业相关的专业中,有135个中职专业,占中职总专业数的42%;有443个高职专业,占高职总专业数的38%。中职共有29000多个与服务业相关的专业点,在校生数达750多万人;高职专业点共有1900多个,在校生数达560多万人。2011年,我国中职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6.69%,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平均就业率为89.6%。这其中,53%的职业院校毕业生由服务业吸纳就业。

另有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2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了5.8万亿元。3年间,职业院校为第三产业输送了1640多万名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民航、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旅游服务、信息服务等行业一线新增从业人员,职业院校毕业生占七成以上。交通运输类专业毕业生从2010年的37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120万人;旅游服务类专业毕业生从2010年的37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117万人。

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

与会代表在肯定职业教育对现代服务业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指出了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夏杰长指出,据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国服务业就业比重将上升5个百分点,服务业就业人数将增加4027.68万人,服务业将成为我国吸纳第一产业转移人口的最重要产业。这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战。

余昌国指出,我国旅游职业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四点:一是招生人数存在下行风险。如2012年旅游管理类专业高职招生人数为115495人,比2011年减少了14%。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旅游高职院校中最多的是湖北,达75所,而青海、宁夏、西藏分别只有6所、6所、3所;旅游中职学校最多的四川,达212所,而天津、青海、宁夏、西藏还不足5所。教育资源丰富的北京、上海等地,其职业院校数和旅游专业招生人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是旅游职业教育资源分散。2012年全国旅游中等职业学校共招生198139人,平均每个学校只有174人。2012年旅游高职院校中旅游类专业800人以上招生规模的只有12所院校,500人以上招生规模的院校仅占2.4%,200人以上招生规模的也仅占17%,1/3院校的招生数量不足50人。四是新设专业缺乏影响力。如2012年高职旅游管理类14个专业中,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两个专业招生人数均超过4.7万人,占82.3%,而历史文化旅游、休闲旅游、英语导游、邮轮服务与管理、旅游传媒5个专业招生人数均不足100人。而有的专业恰恰是旅游新业态所需要的人才。

全国民政行指委秘书长,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院长邹文开以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为例指出,与巨大而迫切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相比,现阶段我国养老服务业专业人才培养仍然非常滞后,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院校数量少,养老服务人才培养规模小,难以适应养老服务业发展需要。目前我国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仅有32所、中等职业学校仅有25所,总计年招生数约2500人;同时在职养老服务人员中2/3左右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取得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的约5万人,而我国养老护理员的潜在需求约1000万人。面对上百万养老护理员的巨大市场需求,我国养老服务人才的供给捉襟见肘。二是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层次较为单一,科学的人才培养格局尚未形成。目前我国除了个别中、高等职业院校设有老年服务与管理、护理、家政服务、社区康复4个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外,本科和研究生层次均未设有专门的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高层次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基地、科研基地更是稀缺,严重制约了高层次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和师资队伍的建设。三是养老服务人才培养质量参次不齐,不能适应规模巨大的养老服务人才需求。目前在我国的中高职院校中,多数开设养老服务专业的职业院校普遍面临着“招生难、培养难、就业难”等困境。

安徽演艺集团总经理张居淮以艺术职业教育为例指出,艺术职业教育结构不尽合理,与市场需求脱节。他说,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分层教育不尽合理。如在各类中等艺术职业学校纷纷升格的同时,各类专业也纷纷追求高学历化,分别设为本科专业和高职专科专业,同时,都忽视了中专艺术职业教育的独有特点。二是分类教育不尽合理,目前,艺术职业教育院校在专业设置中,表演技能型的专业设置较多,而市场需求较大的文化创意、文化经纪、宣传推广、市场营销等专业设置不够甚至没有。

对此,教育部职成司司长葛道凯表示,职业教育虽然为服务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今后要进一步改革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推动职业教育和服务产业的深度融合。

职业院校要着力完成六项重点任务

面对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新情况、新挑战,职业教育要如何应对?

上海信息技术学校校长邬宪伟提出“以改革为动力,助力经济发展”。一是改革专业结构,服务经济转型升级。二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助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三是改革教学机制,助力中国经济升级版。邬宪伟提出,现代职业教育不仅可以为现代服务业提供人才支持,还可以助力技术技能的积累。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薛茂云指出,职业院校要全方位构建良性、互动的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的生态系统。其一,提升能力是关键。除了学校的综合实力,教师的“教、学、研、做”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其二,平台建设是基础。要大力整合校企合作资源,提升职教集团层次,做大、做强、做实。要真正树立“大职教”的理念,彻底打通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的瓶颈,建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激发企业的积极性。其三,政府支持是动力。政府要加大力度,出台更多的支持校企合作的政策、法律,更好地实现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使得职业教育较好地满足现代服务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艺龙旅行网代表提出三点建议:希望民营企业可以向国有企业那样举办自己的职业学校,并且是现代职业学校;希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机制能够更加完善,结合区域经济特点和产业特点形成长效机制;希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步伐能更快些。

积极应对,主动出击,方能获得发展。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发言中指出:“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职责,今后一个时期,各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的需要。”

她要求,职业院校要着力完成六项重点任务:

一是组建职业教育集团。职业院校要积极联合服务产业,组建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推动产教融合发展、校企紧密合作。同时,还要增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现代服务业赛项的比重,根据产业发展步伐,及时调整比赛的项目、内容和标准,提升技能大赛与产业发展相同步的水平。

二是调整专业布局结构。要紧密结合区域主要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需要,建立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现代服务业专业体系。要依据区域产业发展趋势和产业布局形态,对本地职业院校服务类专业分布进行合理布局,形成与区域现代服务业分布相吻合的专业布局。同时,要根据区域现代服务业结构,以及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

三是改革创新课程教材。在课程开发上,要对接职业标准,根据现代服务业技术和知识密集等特点,加大复合型教学内容,建设新的专业课程体系。特别要注重英语、语文、计算机等公共基础课程开发,以适应现代服务业对从业人员较高文化素质的要求。在教材编写上,要更新教材内容结构,创新教材呈现方式,着力开发出体现产业发展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的创新教材。在教学方式上,要遵循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律和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加快信息化改造传统教学步伐,大力推行模拟、仿真、情景、案例等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四是着力提高教师素质。要着力推动教师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实践教学水平。要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按照教师的专业分工,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师到现代服务业企业实践,了解和熟悉企业岗位实际、工作流程、岗位职业要求,培养教师的岗位实践能力、项目开发能力和指导实训能力。同时,要更多地聘任现代服务业企业技术人员来学校参与教学和实训,努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五是加强综合能力培养。在培养学生时,要注重培养多岗位综合服务能力。职业院校要根据现代服务业不同行业特点,通过开发综合技能包等方式,科学构建多专业渗透的知识技能培养体系,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六是注重开展继续教育。现代服务业具有覆盖面宽、服务面广、技术性强、关联紧密的特点,对从业者的技术技能持续更新提出了很高要求,需要继续教育的有力支撑。加强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衔接,在继续做好传统学历教育的基础上,高度重视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继续教育,是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发展方向。职业院校在这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也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要积极面向企业设置课程,努力承接企业职工培训任务,以助推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

作者:孟凡华

现代交通运输职业教育论文 篇2:

校企深度合作模式下的教学组织实践研究

摘 要:本文以南京交通技师学院交通工程专业学生到企业进行工学交替为例,从校企双方制定工学交替方案,研究确定工作任务,组织教学实施,建立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开展研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工学交替教学组织模式,对其他相关专业开展工学交替教学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校企合作  教学组织  实践研究

课 题:本文系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19年交通运输职业教育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9B124)研究成果。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鼓励企业参与教育教学,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江苏省也出台了《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南京交通技师学院与江苏省苏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本着“长期合作、融合发展”的原则达成了校企协议。根据协议,南京交通技师学院交通工程系学生可以分批到校企共建的联合实训中心进行工学交替,由企业导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指导,实现学习与生产的有机结合。如何组织工学交替,如何实施过程管理,如何建立考评体系这三个就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背景及基础

南京交通技师学院交通工程系公路工程测量、土建工程检测等专业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路桥相关检测试验,但由于存在系部试验设备仪器匮乏,试验设备老旧,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江苏省苏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拥有各类试验检测设备400余台,拥有市场上最先进的一体式落锤弯沉仪、激光平整度仪、美国TROXLER 公司的新型旋转压实仪、无人机等先进检测设备,但因业务扩展,没有合适的厂房,发展受到限制。学院与江苏省苏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本着“长期合作、融合发展”的原则,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双方共建联合实训中心,联合实训中心既满足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又为交通工程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条件,精准培养行业所需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不断提升交通工程系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研究目标及解决的问题

本文主要研究解决学院在推进深层次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工学交替过程中的教学组织、教学管理、教学评价、教学与生产结合等问题进行研究,借鉴国内院校中比较成熟的经验和教学组织模式,通过实践探索研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形成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以求在推进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方面提出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建议或措施。

本文主要研究解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一,分析在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下,学校与企业如何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如何确定工作任务,如何组织实施工学交替,如何让企业获利,如何让学生掌握技能等问题,进一步明确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权利与义务。

第二,研究当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教学组织模式,研究目前组织模式过程中学生管理混乱,学生学不到技能,企业投入成本过大,影响企业正产生产等问题。理性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提出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

第三,针对学院在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教学组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和参考意见,促进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完善。

三、研究过程及方法

通过对国内职业学院校企合作模式研究文献的整理和分析,对目前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组织模式的调查,对校企合作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校企合作实践进行研究,在研究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对教育部及劳动部相关文件进行广泛的收集,从图书馆、电子期刊及互联网上对国内校企合作的有关文献进行查阅、收集、分析、综合、加工、整理,从中提炼出有价值,有借鉴意义的内容。

2.调查研究法

通过实地调查、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进行数值上的统计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3.比较研究法

从多方面、多角度研究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与问题,参考有关行政管理学、教育学、职业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选择不同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对比研究,从中探索规律、借鉴有益经验,为本课题研究的深化提供思路和理论基础。

4.实践研究法

以南京交通技师学院与江苏省苏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校企合作为例,过全过程的实践。校企双方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落实生产任务、教学组织形式、建立教学评价体系。安排学生批次进入联合实训中心实训,向企业技术人员学习,共同完成生产任务,达到产教结合的目的。通过实践总结归纳,进行模式构建,形成一种行之有效,可以推广的教学组织模式。

四、研究成果

经过实践研究,发现要想做好学生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企业必须参与教学标准的制定

以往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模式都是学校单方面制定的,由于不掌握企业对人才技能的需求,不了解企业的生产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要想弥补这个缺陷,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企业参与教学标准的制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以及教序组织模式,校企共同制定的教学标准才是最科学、最规范、最实用的标准。

2.实训课题必须与生产实际结合

学生到企业进行工学交替,不能成为企业的负担,而要为企业创造价值,所以学生实训课题必须与生产实际结合,必须为企业服务。实训课题最好由企业制定,企业根据生产实际,对生产任务进行分解细化,让学生参与生产。一方面因学生的参与,企业能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学生自身技能得到锻炼,达到共赢的目的。

3.学生必须以企业员工的身份上岗

学生工学交替实训管理的最大难度在于学生的身份。如果因为是学生身份,就放松劳动纪律的要求,放低考核的标准,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上岗,与员工同一个标准,能让管理者严格管理,能让学生端正态度,尽快进入角色,能让学生学到技能,也能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4.考核评价体系必须由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同建立

评价不能是单方面的,不能只是对学生进行考评,必须同时对学校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学生进行考评。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对学生的生产业绩进行考核,学生反过来对教师、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进行评价。三方共同促进,形成合力,才能共同把工学交替教学组织好。

5.校企合作教学组织案例

南京交通技师学院与江苏省苏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校企共建交通工程系联合实训中心。联合实训中心场地、厂房由学校提供,厂房改造、设备投资由企业负责。经过一年时间,交通工程系联合实训中心顺利建成。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了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教学方案,研讨学生实训的课题,制定学生工作交替计划及相关管理制度,有效地规范了学生工学交替过程管理,形成了一套具体可操作的执行方案。校企双方共同开发了学生工学交替作业指导书和工学交替校本教材,使得教材更加符合实际,贴近企业生产。一年内,共安排交通工程系4个班级160余名学生到校企联合实训中心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工学交替,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在实践中进行改进,在实践中进行完善,在提高学生技能的同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可操作的实践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安排两名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两个月,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邀请企业技术专家到校开设讲座四次,让学生更了解企业新技术、新工艺。这些方式有效提升了交通工程系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五、推广价值

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深入企业进行工作交替。这种组织模式下,可以实现学生、企业、学校三方共赢的局面,进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学生可以与企业零距离接触,可以借助企业的技术和设施设备完成课堂上无法完成的教学完成内容,可以提前感受企业氛围,学习企业文化,体验企业员工的感受,从而进步认清自己所缺,找准学习目标,提升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完善学业计划。

企业可以借用学校的场地进行生产,解决生产场所不足的问题;可以与学校教师共同进行科研,改进生产工艺,提升生产能力;可以指导学生参与生产,完成一些简单的、基础性的工作,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学校可以借助企业资源,与知名企业共建实训基地,让企业技术专家参与课程标准的制定,参与学校授课过程,共同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技能人才。教师可以到企业顶岗锻炼,可以参与企业研发,提升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

六、小结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校企双方都在探索互利互惠的工学交替模式。学校要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技能,增加学生的就业筹码,就需要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熟悉岗位,熟练技能,就要让教学组织与企业生产组织结合起来。企业要缩短员工培训,让毕业生尽快熟悉工作岗位,熟悉工作流程,尽快为企业创造價值,提前培养一支相对稳定、爱岗敬业、技术熟练的高素质员工队伍,就要提前参与到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去。所以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工学交替,产教合一的教学组织模式研究将是一个主流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张恭孝,杨荣华,吴秀勇等.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模式下实践教学的组织与运行机制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31).

[2]苟建华.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组织与运行机制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9).

[3]苟建华.校企深度合作模式下高职物流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探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0).

[4]孙涛,秦录芳.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实训中心模式的研究[J].大学教育,2014(7).

(作者单位:南京交通技师学院)

作者:饶松

现代交通运输职业教育论文 篇3:

行业资讯

必配变选配北京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将定期调整

8月5日,北京市教委对2006年颁布实施的《办学条件标准细则》进行调整,教学挂图、录像机等原来“必配”的教学设备变成了“选配”。今后,北京市还将定期调整中小学的办学条件标准,淘汰已不适宜的教学设备,添加新的办学要求,以适应基础教育的发展速度。(《北京日报》)

中国青少年

机器人竞赛在青海开幕

8月4日,由中国科协和青海省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九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在青海省开幕。本次大赛汇聚了大陆及港澳地区的优秀选手,是青海省首次举办如此大规模、高水平的科技竞赛。本届竞赛主题为“快乐成长”,比赛内容为机器人基本技能、机器人创意、机器人挑战等5大项目。(《科技日报》)

山东济宁投资3 858万

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8月4日,济宁市召开2009年农村中小学教学仪器更新工程工作会议,济宁市规划投入3 858万元,用于更新今年农村中小学教学仪器,全市的300所农村中小学将因此改善办学条件。据介绍,该工程将继续按照“以县为主,统一采购,配置实物”的原则,为申报学校更新教学仪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齐鲁晚报》)

新疆将建465所“双语”幼儿园

投资达8.3亿

今年,我国将投入8.3亿元,用于新建和改扩建新疆喀什、和田等七地州、九县市465所“双语”幼儿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尔肯江·吐拉洪在自治区党委召开的2009年度国家少数民族“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各地要进一步做好“双语”幼儿园的规划与布局,加强督查、落实整改,切实做好2009年度国家少数民族“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工作。(8月1日 新华网)

天津新书进学校 政府2亿“埋单”

7月31日,天津市各中小学收到了首批为他们采购的近200万册图书,这批图书实际总码洋为2 329万余元,此项工程作为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项目中的一项重点工程,将由市财政全额“埋单”,计划投入2亿元。该工程将用5年的时间使小学生人均图书数量达到30本,初中生人均图书数量达到40本。(《每日新报》)

苏州中学投1.2亿

改造校园环境硬件设施

近日,苏州中学将进行整体改造,现有的大礼堂、宿舍楼和部分教学楼将全部拆除,并重新规划移地新建,校区内将重现历史上曾有的尊经阁,辟建起国际书院、新的运动场地和学生生活区等,此次改造总投资需1.2亿元。(7月30日 《苏州日报》)

浙江省第二轮“农远工程”

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建设方案

通过专家论证

7月30日,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组织开展第二轮“农远工程”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建设方案专家论证会。会上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方案充分考虑到浙江省义务教育的现状和农村远程教育的实际需求,设计合理。根据方案,到2011年底,浙江省将基本构建省、市、县、学校四位一体的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全面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程莉莉)

吉林省首家

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成立

7月27日,吉林省首家职业教育集团——吉林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正式成立。它是以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牵头单位,以交通运输行业为主导,以自愿加入职教集团的交通运输类职业院校和企事业单位为主体,以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技术服务为纽带,属院校与企业合作育人的群众性社会组织。目前,已有72家企事业单位、院校参与其中。(《吉林日报》)

全国教仪标技委生物分委会标准审定会暨工作会议在

温州市召开

7月26日至29日,全国教学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生物分技术委员会标准审定会暨工作会议在温州市召开。会议审定了《根纵剖模型》等28项教育行业标准送审稿,讨论了2009~2010年生物教育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还进行了《教学仪器设备安全要求总则》等3项国标的宣贯,学习了标准编写的基本要求。(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

东莞拟投33亿打造职教基地

广东省东莞市计划在3年内投入33亿余元,打造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到2012年,高职学院将由目前的3所增至4~5所,在校生人数超过2万;全市公、民办中职学校30~31所,在校生人数超过7.5万。与此同时,东莞还将在东部生态园创建职教城、调整中职学校布局、建立一批具有地方产业特色的骨干专业等,为东莞经济社会双转型提供技能人才支持。(7月24日 《南方日报》)

第24届全国青少年

科技创新大赛在济南举行

7月21日,第2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济南举行,来自全国30个省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34支代表队545名青少年科技爱好者和203名科技辅导员参与大赛。本届大赛主题为“体验·创新·成长”,分为青少年学生、科技辅导员两大板块,设动物学、微生物学、物理学、技术发明等学生作品展区,以及科技辅导员创新项目展区,并进行为期4天的作品展示、测评和问辩等活动。(7月23日 《中国教育报》)

青岛建立全国首个

中学生素质教育学工实践基地

7月22日,青岛市在全国率先建立中学生素质教育学工实践基地,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为学工实践基地揭牌。基地占地174亩,建有机械、模具、数控、机电、焊接、汽修等6个标准实训车间,配备住宿、就餐、办公等设施。每个实训车间配有专职指导教师和齐全的实训设备及安全防护装置,实训指导教师均拥有多年的实际生产经验和教学经验。(人民网)

中国计量学院成立仪器

科学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

近日,中国计量学院——浙江苍南仪表厂仪器科学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正式揭牌。1年前,中国计量学院就与苍南仪表厂建立了联合实验室,较好地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学校为“苍仪”人才的可持续教育、技术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而“苍仪”为学校研究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增强了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科研成果转化的能力。(7月20日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关于大力支持宁夏教育

事业改革发展的合作协议》在京签署

7月14日,教育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在京签署《关于大力支持宁夏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合作协议》。教育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将共同努力,巩固提高宁夏“两基”成果,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高高校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积极动员各方面力量多种形式支持宁夏教育,促进宁夏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全面、协调、持续发展。(中国教育新闻网)

东北、华北地区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研讨会召开

7月13至15日,2009年东北、华北地区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研讨会在沈阳召开。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所长王富、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技术装备处处长蔡耘应邀出席了会议。本次研讨会的主要内容为,新形势下,教育技术装备部门职能如何准确定位;新环境下,如何进一步理顺教育技术装备工作体制机制;当前情况下,如何使督导评估与使用管理相结合。(沈阳市教育技术装备中心)

湖南率先取消高中文理分科

7月13日,湖南省教育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中小学办学行为的规定》,要求各级学校要按照国家和省颁布的课程计划编排学期课程表。除农村教学点可经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在保证主要课程开设的前提下,适当调整课程设置外,其他任何学校不得调整、增减课程和课时,不得赶超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新课。普通高中必须确保学生完成所有必修课程和共同选修课程的学习,不得文、理分科。(《人民日报》)

2009第六届数字环境下

图书馆前沿问题研讨会召开

7月12日,“2009第六届数字环境下图书馆前沿问题研讨会”在华中科技大学开幕。此次会议由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学会数字图书馆研究与建设专业委员会和湖北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联合举办。研讨会为期3天,主要围绕关联数据、图书馆资源与服务、云计算与图书馆、数字出版、元数据等一系列数字环境下图书馆前沿问题展开交流与讨论。(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

第九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举办

7月12日,第九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以“加强信息化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深化资源整合与应用,推进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为主题。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会上指出,要进一步加强服务与管理体系信息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全国教育系统信息化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参加论坛的专家学者还就教育信息化健康持续发展、数字校园理性建设、构寻信息化人才培养新模式等话题进行了广泛交流。(《中国教育报》)

开展教师实验操作竞赛

扎实推进实验教学进程

7月9日至11日,四川省首届“天平杯”初中物理教师实验技能竞赛在绵阳举行。来自21个市(州)的63名初中物理实验教师参与竞赛。本次竞赛考核分为基础实验和创新实验,内容为新课程标准中的初中物理探索实验及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物理涉及的全部实验。(四川省教育厅技术物资装备处)

福建安排7.5亿

为中小学校舍防灾避险

福建省计划在今年开始的三年时间里,每年安排专项资金2.5亿元,实施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重点加强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改造,以保障全省600多万中小学生的生命安全,要使学校校舍达到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符合对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和洪水、台风、火灾、雷电等灾害的防灾避险安全要求,将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7月9日 中国新闻网)

西门子自动化

实验室在合肥工业大学落成

7月7日,西门子工业自动化与驱动技术集团教育合作项目与合肥工业大学合作设立的自动化实验室正式落成。实验室建成后,西门子自动化与合肥工业大学的合作将在光伏新能源、分布式控制、节能控制等方面展开,并进一步深入这些领域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合作。此次校企合作实验室的建立,对西门子产品推广应用和学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也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实现了校企共赢。(中国工控网)

江西召开通用技术

试验室建设现场会

7月2日,江西省教育厅在南昌市召开了全省通用技术试验室建设现场会。会上,省教育副厅长王占铭提出,要确保投入,为开设通用技术课程提供物质基础。并要求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学校争取在一年内完成通用技术试验室的建设工作。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刘雪平通报了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进展情况。人大附中校长助理竺豪桢就人大附中在通用技术建设和课程开设方面做了经验介绍。(江西教育装备网)

广州“校讯通”成亮点工程

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6月26日,广州市教育局和广州移动还共同主办了“家校互动,沟通无限”校讯通助力教育信息化座谈会。到场的教育界领导和专家学者针对“校讯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对“校讯通”起到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利用“校讯通”,实现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快捷、实时地沟通。(6月29日http://21cn.com)

2009年全国教学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力、热和电、磁分委会工作会议暨行业标准

审定会召开

6月21日至30日,全国教学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力学、热学和电学、磁学仪器分技术委员会工作会议暨行业标准审定会先后在杭州召开。来自全国的35名力、热和电、磁分委会委员及部分标委会委员出席了会议。会议审定了《微小压强计》等14项力学、热学仪器行业标准和《教学用铅酸蓄电池充电器》等9项电学、磁学仪器行业标准,并且讨论了《可拆变压器》等3项行业标准。(中国教育装备网)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设立年底开表彰会

6月16日,经科技部批准设立的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在京宣布正式启动,首届获奖者表彰大会将于年底举行。该奖项每年评选一次,分为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和促进奖两个奖项。创新奖每年评选100个,旨在表彰推动自主创新、技术进步的高校、企业等单位及个人。促进奖也设100个,旨在表彰营造良好产学研合作的政策环境、投资环境、创新环境的管理部门或金融、中介等单位及个人。(《中国教育报》)

2010年度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推荐产品申报工作开始

日前,协会下发通知,开始2010年度推荐产品的申报工作。为规范教学仪器设备产品市场,扶优扶强,支持技术、应用创新,扩大优秀产品的知名度,进而创名牌产品,破除地区封锁,引导消费,鼓励择优订货,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将继续开展向各级各类学校、采购招标单位以及其他用户推荐教学仪器设备产品活动。(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无菌操作技术护理专业论文下一篇:大学图书馆科学发展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