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本思想研究论文

2022-04-30

小编精心整理了《马克思人本思想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通过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治国理政的新思路,对于解决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面临的困境和难题具有战略性指导意义。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中蕴含了丰富的马克思人本思想,是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的又一重大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人民群众为发展的现实基础,以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为终极关怀目标,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为实现途径。

马克思人本思想研究论文 篇1:

马克思人本思想视角下高校精准资助育人质量提升研究

摘 要:马克思人本思想涵盖了人的本质、人的主体地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三重内涵,蕴藏着丰富的育人原理;高校精准资助是秉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而提出的一项重要举措,其价值目标与马克思人本思想存在耦合逻辑关系;提升高校精准资助育人质量,须以马克思人本思想为引领,树立以生为本的资助理念,坚持以生为本的资助立场,构建以生为本的资助模式。

关键词:马克思人本思想;高校精准资助;育人质量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9.02.0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新理念,給学生资助工作指明了新路向和新思路。“精准资助”已成为当前高校开展学生资助工作所遵循的根本方法与基本要求。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把资助育人纳入“十大育人体系”,要求着力提升资助育人质量,这给高校精准资助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如何利用“精准资助”提升资助育人质量成为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马克思人本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蕴藏着深刻的育人原理,与高校精准资助的价值目标存在耦合逻辑关系,用马克思人本思想引领高校精准资助工作是提升育人质量的有效方法与策略。
一、马克思人本思想的三重内涵

人的本质、人的主体地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人本思想的三重内涵。马克思从现实而具体的人出发揭示了人的内在本质、类本质及现实本质,基于实践确证了人的主体地位,并由人的主体地位推演出了其人本思想的最终归宿和落脚点。

1.人的本质

马克思在揭示人的本质之前首先对他所讲的“人”进行了注解,他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1]73他把现实的人作为其思量人本质的立足点,在他看来,人是现实的人,所谓现实的人不是我们口头上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而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马克思由现实的人出发,继而指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需要吃穿住行以及其他一些东西。”[1]78-79他把吃穿住行以及其他需要作为了人从事生产和创造活动的原动力,并认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2]514,这种“本性”就是人的内在本质。正是因为人的内在本质,人才不停地进行“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在马克思看来,“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即人的生产实践活动正是人的类本质,因为这是人所特有的活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规定,人也正是在这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中铸就了一定的社会关系,一定的社会关系反过来又规定了人的现实本质,即人是“一切关系的总和”[1]56。这就注定人总是处于这样或那样的社会关系中,人就是在这样或那样的关系中不停地通过生产实践活动来促成新的社会关系的形成。

2.人的主体地位

马克思非常看重实践,在他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并指出:“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1]76他充分肯定了实践在“全部社会生活”和“感性世界”中的作用与价值,并认为人的主体地位就是在人与物的实践关系中得到了确证,因为“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2]273。在他看来,人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维持自身的存在和促进自身的发展,人也正是在实践过程中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历史就是在人类永不停止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地被创造。人不仅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什么样的人类实践就会造就什么样的历史境遇,什么样的人类实践步伐就会促成什么样的社会发展步伐。正如他所言,“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2]310,“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 ’,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3]118。然而,他又指出,“‘ 历史 ’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3]119。可见,历史不仅仅是由人的实践活动而生成的历史,也是人为了实现自身发展而形成的历史,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也是历史的“剧中人”,人也应是自身发展的主体。

3.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其人本思想的最终归宿和落脚点。马克思指出:“一个种的整体特征、种的类特征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类的特征。”[4]在他看来,人失去了自由也就失去了人作为人的类本质特征,人在无自由状态下所从事的“有意识的活动”也不是人作为社会发展主体的本质规定。他认为,人所从事的任何形式的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实现自身的发展,人在不断满足自身需要、实现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反之,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又推动着人的发展,最终,人成为了一个自由全面的人,社会结成了一个“自由人联合体”,也就是“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5],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6]。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就社会而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决定人的自由发展水平,只有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人自身而言,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人通过“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去实现,因为“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7]。也就是说,这种全面性只有基于现实基础上的实践活动才能促成,它不仅表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所结成关系的全面性,也表现在人的能力、素质、个性等内在观念的全面性。总之,在马克思看来,一切为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提高人综合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都是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条件。


二、高校精准资助的价值目标

精准资助是指“通过一定方式找准资助对象,实现差异化的资助内容和资助方式,确保资助目标与资助对象需求之间的高度契合,最大限度地发挥资助育人的效能”[8]。其价值目标在于解困、育才、促发展,与马克思人本思想存在耦合逻辑关系,是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的成果体现。

1.本原目标:解困

马克思人的本质论中规定了人的需要即人的内在本质是形成人的类本质和现实本质的前提,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及从事一切实践活动的原动力,因此,没有理由对人的需要视而不见或避而不谈。人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其中,吃穿住行等基本物质需要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首要前提和必备条件,也是人类从事一切实践活动的原始动力,因为“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穿住行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們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1]74。易言之,离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人就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与解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取得了诸多成就,但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自身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地区发展不平衡,劳资差距、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仍还存在,离“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还有距离,部分经济困难家庭自身发展严重受限。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必须充分关注人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的利益需求,保障他们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群众基础。

高校精准资助是促进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的重要内容,其本原目标就是通过实施经济援助满足贫困大学生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让每一个贫困学生不因生活窘困而影响自身的学业和成长成才,不因条件限制而影响自己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机会,实现“人人有学上”。近年来,国家已投入大量资金完善高校资助体系,2017年,资助高校学生4 275.69 万人次,资助金额1 050.74 亿元,比上年增加94.90 亿元,增幅9.93%,总体上满足了贫困家庭学生的经济需求,保障了贫困学生基本的生活物资需要,使学生的自我发展空间得到了很大提升。

2.根本目标:育才

马克思确证了人是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自身的主体,从这一原理来看,高校精准资助就必须把侧重于对“解困”的追求转变为侧重于对“育才”的追求。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决定力量,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坚实力量。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提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非常重视对全体国民综合素养和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对青年学生的培养极为重视。对于高校而言,人才培养是高校工作的中心工作,高校各项工作都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开展。精准资助工作作为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落实人才培养这个中心工作,把育生成才作为根本目标,不光要实现“人人有学上”,还要实现“人人有技能”。

贫困家庭学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由于成长环境、家庭背景等原因,他们相对一般大学生而言,综合能力较差,面临更大的经济压力、思想压力、学习压力、关爱缺失压力、社交压力等。在实施高校精准资助的过程中,应注重对他们能力的培养,心灵的关怀,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本领,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能够依靠自己的主体力量去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更好地实现自我改进和自我发展,从根本上改变穷苦命运,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家家有希望”。

3.最高愿景:促发展

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且只有当社会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时候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最终建成“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9]。这里的社会形式即共产主义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们可以随着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做事,每一个人都得到充分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我就成为了一个猎人、牧人或批判者。”[1]85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国家的一切职能所在,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但现阶段我国的国情决定我们离建成马克思所描绘的最终社会形式还存在很远的距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此岸”,到未来“自由人联合体”的“彼岸”的一项重要举措[10]。所以,现阶段,国家施行的一系列政策以及作出的一系列部署,皆是为了“不断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高校精准资助工作作为教育脱贫攻坚战略部署中的一部分,其最高愿景也在于此,通过促进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来促进一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高校精准资助育人质量提升策略

提升高校精准资助育人质量,须以马克思人本思想为引领,树立以生为本的资助理念,坚持以生为本的资助立场,构建以生为本的资助模式。

1.树立以生为本的资助理念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树立以生为本的资助理念是高校提升精准资助育人质量的前提。第一,树立公平资助理念。高校精准资助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举措,能否做到公平资助不仅事关每一位贫困家庭学生的前途与命运,而且事关高校和谐校园的创建。对此,高校必须树立公平资助理念,坚决杜绝“偏心”资助、“关系户”资助,做到该资助的一个都不能少,不该资助的一个都不能有,真正发挥精准资助“及时雨”的作用;第二,树立育人成才理念。树立育人成才理念是实现精准资助根本目标的具体要求,高校应积极搭建助学贷款、勤工助学、义务履行奖励、公益劳动获助等多种有偿资助平台,通过各种有偿资助形式塑造学生、锻炼学生、感化学生,提升学生素质,增强学生能力,实现“助学育人、助学乐人、助学感人”的目标;第三,树立大资助理念。高校精准资助工作复杂而又繁琐,提升资助育人质量,仅凭学校一方之力难以完成,需要政府、社会、学生协力推进才能促成。“大资助”并不等于“泛资助”,而是高校通过采取联合政府、携手社会、依靠学生等多种形式促成精准资助价值目标的实现。

2.坚持以生为本的资助立场

坚持以生为本的资助立场是高校提升精准资助育人质量的关键。精准资助的受助对象是贫困家庭学生,从资助中获益的也应是贫困家庭学生,而从目前精准资助工作情况来看,仍有置学生利益于不顾的现象,错把精准资助工作当作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使本应获益的贫困家庭学生未能真正获益。坚持以生为本的资助立场既是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内在规定,也是确保高校精准资助工作“不乱跑”“不跑偏”的“风向标”。第一,实施差异化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因家庭背景不同、致困原因不同、价值观念不同、自身性格不同,在精准资助中的需求也不同,有的侧重于对生活物质的需要,有的侧重于对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有的侧重于对尊重、关爱以及社会支持的渴求,有的侧重于自我实现的殷切期盼,等等。實施差异化资助有助于满足贫困家庭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实现精准资助效益最大化;第二,实施凸显人文关怀的隐性资助。隐形资助并不代表摒弃公平,它所凸显的是对贫困家庭学生的人文关怀,在满足学生物质需要的同时给予学生精神慰藉,做到重视学生心理、尊重学生隐私、关注学生情感、留意学生需求,让无助的学生感受到有温度的资助;第三,引导学生参与资助。学生是精准资助的客体,也是精准资助的主体,不能用慈善主义的态度来看待学生,不能仅仅把学生看成是被同情的对象,而应把他们看成是社会发展的新生动力和改革开放的创造力量,积极引导他们参与资助工作,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作用,让他们在受助过程中由“被动”转向 “主动”寻求发展。

3.构建以生为本的资助模式

高校精准资助是学生资助工作的新思维、新思路,目前还没有较好的模式可循,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精准资助育人功效的发挥,构建以生为本的“服务+发展”双维资助模式是高校提升精准资助育人质量的保障。

一是构建服务型资助模式。高校精准资助工作首先是一项服务工作,需要政府、社会以及学校提供一定的服务保障才能顺利开展。就政府而言,首先要确保资助资金能按时按量发放;其次在资助对象资格认定过程中,地方政府应做到不徇私情、秉公办理,积极帮助高校获取学生及其家庭的全面信息,全力配合高校将贫困学生有效识别出来,做到“应助尽助”;最后,精准资助成效的彰显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监管,政府相关部门对高校精准资助工作要定期考核和评估,防止资助成果造假和假资助现象。就社会而言,精准资助有偿平台的搭建离不开社会相关组织的帮助,如相关企业可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一定的助学基金,开通假期兼职绿色通道,学生在兼职过程中不仅可以获得一笔资助,而且还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与此同时,学生的就业能力在无形中也得到了提高。就学校而言,首先宣传部门要将精准资助政策宣传到位,创新宣传载体和内容,使精准资助政策接地气、入人心;其次,推进精准资助工作层层落实,明确工作职责,强化责任追究,提供技术保障,做好资助动态信息管理工作;最后,做好资助校内监管,确保精准资助工作落实到人、资助有效。

二是完善发展型资助模式。发展型资助模式是指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资助育人工作,着眼贫困生的个体发展需求,尊重贫困生的主体地位,关注贫困生的内在需要,注重精神资助,在资助育人工作中促进贫困生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11]。完善发展型资助模式是当前高校精准资助工作实现价值目标的有力举措,高校要以以生为本的资助理念为指导,坚持以生为本的资助立场,提高精准资助工作在实践领域的执行效力,形成经济帮扶、道德浸润、素质提升、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多维工作模式。比如,在励志奖学金评选发放环节,不仅要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考察学生在社会实践、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综合表现,让学生的学习素养和道德素养实现同步提升;在国家助学金申请发放环节,可深入开展感恩教育和励志教育,培养学生拥有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怀;在国家助学贷款办理过程中,可深入开展诚信教育和金融常识教育,培养学生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在勤工助学活动开展环节,着力培养学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创新创业的进取精神。资助结束后,要及时宣传受助典型的先进事迹,讲好励志故事,传播正能量,引导受助学生常怀感恩之心,以实际行动回报国家和社会。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M].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0.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9.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6.

[8] 张永.脱贫攻坚中高校学生精准资助的育人体系建构[J].思想教育研究,2017(11):107-110.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49.

[10] 常修泽.理论价值时代价值人类文明价值“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三重价值[J].人民论坛,2017(2):68-69.

[11] 吕玉.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18(2):60-63.

(责任编辑:钟昭会)

作者:陈娅 田宗远

马克思人本思想研究论文 篇2:

基于马克思人本思想的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研究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通过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治国理政的新思路,对于解决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面临的困境和难题具有战略性指导意义。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中蕴含了丰富的马克思人本思想,是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的又一重大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人民群众为发展的现实基础,以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为终极关怀目标,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为实现途径。进一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对于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人本思想;习近平;社会主义;人民群众

习近平总书记自上任以来针对党和国家所面临的难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全党全国人民在新的起点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这些讲话不仅从整体框架的层面架构起一个新的治国理政体系,同时在学理层面上也为理论界提供了许多新的研究方向。当前,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已经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一项重大的思想任务和政治任务。从马克思人本思想的视角研究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有助于全面解读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更好地指导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一、马克思人本思想及其中国化发展

(一)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的人本思想是一个结构完整的体系,以对资本主义现实社会的考察研究为基础,以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依据,是马克思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唯物主义与以往的哲学有根本性的区别,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们往往将意识性作为研究的重点,本质上是一种一元本体论。马克思发现了实践,并将其引入哲学领域。在这里,人开始依照自我本性正视自己,在社会现实中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实践,马克思实践观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在现实性上实现了人的本质和现实社会包括自然界的真正统一,因此历史唯物主义回归人本身,坚持以人为本,相信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马克思人本思想将人从“天国”带回到“尘世”,“在其现实性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P.118-119),马克思相信人民群主是实践主体是历史创造者,现实社会中的人是一切生产活动中最具有革命性的要素。马克思的人本思想致力于将人从资产阶级的异化劳动中解放出来,它充分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以人的全面自由和解放为终极关怀,正如马克思自己所讲的:“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1](P.459)。实现人的解放最重要的是以生产力的巨大进步为基础,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是基础,而实现这一基础的具体途径就是通过现实的人进行生产、劳动、革命、改革等一切实践活动来实现,离开了人这个实践主体,一切生产要素都成了了无意义抽象。马克思人本思想的概括来说就是以人作为出发点,以人的实践为现实途径,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为最终目标。中国封建社会中也产生有民本思想,如“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实际上是统治阶级为维护其封建统治而对于下层民众的简单认知,封建等级制度下的“民本思想”就是“使民之道”,是把民众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资本,这种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人本思想有着本质区别。

(二) 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历程

马克思主义能够成功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最大的优势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部分指的是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在中国的发展实践中,吸收中国文化,兼具中国特色,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原则,关心群众,发展群众,毛泽东说过:“一切群众的实际问题,都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 [2](P.1031)。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始终贯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取得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以邓小平为核心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胸怀广大人民群众,提出“三个有利于”的价值标准,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治国理政的首位,以人民利益为核心进行经济建设,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断积累物质财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的精神,创造性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胡锦涛领导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则将马克思人本思想直接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理念,提出“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即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充分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不断推进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國化的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执政后继承马克思人本思想的本质,本着执政为民的原则,始终将人民群众放在执政首位,坚持利民而后兴国,继续将马克思人本思想融入中国目前的具体实际。

二、习近平马克思人本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执政之基: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

马克思认为一切历史都是人在追求着自我目的的实践活动,历史唯物主义也把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习近平在执政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人本思想,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现实基础地位,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于首位,他在多个场合都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3](P.70)2012年11月19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公开阐释了中国梦,他强调中国梦的本质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与人民幸福,而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目的是为了人民幸福,同时也只有作为主体的人民幸福了才是真正的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中国梦的现实基点是人民群众,也正是亿万人民群众架构起伟大的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以人民群众为基础的不断探索实践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中人民群众的探索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胜利实现的关键。习近平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牢牢依靠群众,倾听群众心声,“人民有所呼,改革就要有所应,”[4](P.77)改革要与人民群众的智慧相结合,任何没有人民群众支持的改革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 终极关怀:人民群众的自由全面发展

终极关怀也即终极价值实现,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终极关怀包含自由和全面的双重价值维度。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是一种终极价值实现状态,需要一定物质条件做支撑,即只有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才可以实现人的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进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习近平在执政过程中始终胸怀人民,将人民群众利益实现与否作为一切工作的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是全体人民群众参与建设的社会,也是全体人民群众享受劳动成果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阶段,其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在那里人最终以实现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期党和国家的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不仅要以人民作为发展主体,更重要的是要让人民切实得到发展成果,逐步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为人民群众的终极价值实现而奋斗。为实现这一目标,经济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经济新常态”发展理念,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政治上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权利;文化上习近平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人民群众作为创作导向。

(三)现实途径: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

中国梦不是空谈更不是幻想,而是依据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战略,当前中国梦实现的现实途径就是由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伟大实践,即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事业。关于实现中国梦的途径,习近平也着重阐述了“凝聚中国力量”,即凝聚每一位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中华民族儿女的力量。习近平强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仅体现在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更强调的是在奋斗过程中有广大人民的参与。他指出:“紧紧依靠人民,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投身到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中来。”[4](P.129)“一切依靠群众”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在改革开放初期正是安徽凤阳农民勇于创新分田到户,拉开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决定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性质,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否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毛澤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 出版社,2014.

[4]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 版社,学习出版社,2016.

[5]王伟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理论成果—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J].中国社会科学, 2015,(10).

[6]崔秋锁,付秀荣,丁立卿.马克思人本思想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秦 超]

作者:张静璐 胡文静

马克思人本思想研究论文 篇3:

马克思主义的人本管理思想研究

摘 要:

人是管理活动的首要和关键因素,时代呼唤人本管理。西方管理理论的局限性在于仅仅把人本管理当作谋求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工具,马克思主义的人本管理思想的高明之处在于把人本管理的理念贯穿于整个管理活动,以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管理活动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

人本管理;人的本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文献标识码:A

一般而言,管理可以理解为人们通过一定的手段,整合各种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以期达到组织的目标。显而易见,人是管理活动的主导者。作为管理者,他掌控管理资源的分配与协调,而作为被管理者,他与管理资源相结合,接受或服从管理安排。“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因而,正确地处理指挥者即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将直接影响管理活动的效率。

1912年泰勒出版《科学管理原理》标志现代管理学诞生,由此引发了工厂的管理革命,使以美国为主的欧美国家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随后一百多年间,管理科学的应用范围逐步从企业推广到政党、学校、社会组织乃至个体生命,管理可谓无处不在。由于人是管理活动的主导者,对人性的假设与判断始终构成了管理学发展的逻辑起点。以西方管理学为例,其围绕人性假设理论的发展逐步超越经济效率最大化的物本管理思想,提出更注重发挥人的因素的人本管理思想。然而,在管理实践中,“人本管理”往往流于形式。根究原因,无非是未能正确认识人本管理的“人”,因此在管理的过程中自然也就忽略了“人”。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关于人的科学,论文试图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理论视角探索管理活动中的“人”,以期对人本管理产生更深入的认识。

1 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

从原始社会对剩余产品的分配和留存到当今分部门分领域的专业管理活动,管理实践由来已久。不过管理真正成为一门学科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中认识管理活动中的人始终是西方管理学关注的主要问题。

泰勒被誉为是现代管理学的开山人物,他开创了科学管理时代。为了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避免工人“磨洋工”,消极怠工,他在工厂管理中实行标准动作制,推行计件工资制,以此激励工人。科学管理制度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及周边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效率,同时极大地减少了浪费现象。但泰勒只把人看作“活的机器”,认为人只是从经济利益出发的“经济人”,此乃典型的“物本”管理思维。

随后出现的行为科学时代以梅奥的“霍桑试验”为标志,该理论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人假设”,认为人不仅有经济利益上的考虑,也要有社会交往和心理需要上的追求。始于此,管理学界开始对人的各方面的需求进行综合探索。

上世纪60年代以来,有西方学者针对人的行为提出了X理论,Y理论,超Y理论以及Z理论等。人性假设理论的深化发展表明了管理学越来越重视人的行为,认同人的需求是复杂多样而且具有差异性的,因而必须以动态的眼光看待处于管理活动中的人。客观来讲,由于心理学、行为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管理学界对人的认识和人性假设实现了不断纠偏,与此相对应,现代管理学思想已从物本管理转向人本管理。人本管理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时髦现象,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实施过程中,许多管理者仅仅把人本管理视为实现利益的手段,而对管理的对象“人”置之不理,特别表现为漠视人的发展,这就是西方管理思想最大的局限性。

2 马克思主义的人本管理思想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时期,此时资本主义正在经历从工场手工业到工厂大工业的转变。占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和一无所有的劳动者之间贫富差距急速加剧,工人被迫出卖劳动力,成为一无所有的劳动者,连劳动也成为了异己的力量。马克思主义的管理思想正是立足于工人阶级的立场以深刻的人文情怀批判苛刻的工厂管理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探寻造成人的异化的管理弊端,进而提出要全面深刻地理解人的本质,最终在管理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人的本质为出发点,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落脚点,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管理思想根本不同于西方管理思想独到之处,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本管理思想。

2.1 人的本质是人本管理的出发点

全面深刻地理解人的本质是人本管理的出发点。马克思主义人学始终立足于唯物史观的立场,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的本质,它认为人的本质根本地体现在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三个维度。

人具有自然属性。这里所说的自然属性是指人所一般的共有的生理特性,即“吃、喝、性行为”是人的“动物的机能”,当然,也是“人的真正的机能”。尽管随着现代文明的更替,人类越来越高级,变成区别于动物的会思考、能劳动、有语言的社交动物。但是,人根本也无法摆脱的是恰恰是自然属性,这是人生存和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人具有社会属性。人是社会存在物,人始终生存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离不开社交关系的网络。“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合乎人性的存在的基础,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人的合乎人性的存在,并且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相对于人的自然属性,马克思更强调人的社会属性,认为只有经过社会的熏陶,人的自然属性才能越来越区别于一般的纯粹的动物的自然属性,也就是说,人的自然属性才能成为人的本质属性。

人还具有精神属性。人区别于动物的一大特点就是人会思考,人是同时具有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的人。这也表明,人的行为并不一定单纯地出于某一种动机,除了经济利益,还有仁、义、礼、志、信等等。应该说,正是由于人具有精神属性这一复杂多变的本质特征,人才能更好地区别于动物,人才能成为人。

由此可以看出,人的本质属性是复杂多变的,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因而,在人本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更加注重从整体的角度理解人,忽略人的本质属性的任何一方面,人本管理都是不完整的。

2.2 以人为本是人本管理的逻辑过程

人本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思想、管理理念,它的演绎依靠以人为本的管理路径,基本要求就是管理者在开展工作中真正做到把人当目的而非手段,把人当人看。

人是管理的目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了工人的四种异化:和劳动的异化、和劳动产品的异化、和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其他劳动者的异化,这种对工人来说“感到不幸”、“肉体受折磨”、“精神受摧残”的异化从根本而言就是资本家没有把工人当人看,他们作为占有剩余产品的绝对控制者掌握了管理资源的分配,迫使“一无所有”的工人只能依靠出卖劳动力获得生存。显然,资本家的管理字典里根本没有工人作为一个人的存在价值,以剩余利润为本取代了以人为本。随着社会的发展,管理者逐渐认识到人在组织发展的重要性,更加看重人力资本的效率。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管理者的管理思维仍然停留在挖掘人力资源的阶段,而没有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管理的终极目标。以员工福利之一的职业培训为例,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大多局限在劳动者本专业领域范畴,专注于一个领域固然能促进分工效率的提升,但同时也造就了劳动者狭隘的交往关系,不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3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本管理的归宿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本管理的终极目标和宏远蓝图。马克思主义人本管理思想始于人,终于人,它的精髓在于倡导运用合理有效的管理手段来完善人,实现人的复归。

自由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超越“必然王国”,到达“自由王国”的斗争史。从人的存在特性来看,人首先是自然的存在物,人的生理特性和生理需求限制了自由的发挥。从人的社会属性来看,经济、政治、文化等环境因素都可能成为实现人的自由的滞阻因素。但是,作为会思考,会劳动的人,并不会局限于“必然王国”的自由。因为,“这个领域内的自由只能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但是,这个领域始终是一个必然王国。在这个必然王国的彼岸,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但是,这个自由王国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才能繁荣起来。”由此,人类迈向“自由王国”是一个长期过程,前提是超脱“必然王国”的自由,那么这种超脱反应到管理中就是人不但能够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提高物质生产效率以及结成联合体形成社会组织,更重要的是人能够摆脱劳动的异化,运用劳动产品为发展人本身服务,能够享受劳动和管理过程中的乐趣。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的题中之义。在马克思主义人学中,人的发展具有丰富内涵,“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这表现在健康的身体,增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总归一句就是完全占有人的本质。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个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发展,进一步讲“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此外,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建立在更高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基础上,而且还要唤醒人的主体性意识,使其充分意识到他的能动性、创造性。这就是说,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路径,人本管理应该切实关注劳动者全面发展的诉求,创造条件实现人的全面复归。

3 马克思主义的人本管理思想对当今管理活动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的人本管理思想从人的本质出发,深刻揭示人是合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于一身的统一体,表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管理活动的终极目标。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则是人本管理的实现路径,它要求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始终将人当作目的,把人当人看,而绝非将“以人为本”束之高阁。

总而言之,马克思人学视野下的人本管理思想是一种管理的理念,它不是作为简单的提升管理效率的方法,而是作为一种管理的思路,一种管理的哲学贯穿于整个管理活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作者:冼凯欣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技校工作中学生管理论文下一篇:小学语文互动式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