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日常行政管理论文

2022-04-19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独立学院日常行政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我国高校大多实行二级管理制度。其中二级学院行政管理水平决定了其执行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或制约着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二级学院的行政化管理必须服从于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明确我国高校二级行政管理的现状并加以改革创新,已成为高校行政管理者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独立学院日常行政管理论文 篇1:

学院治理现代化:从现实到实现

摘要:作为连接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系、教研室、科研团队等)和师生个体的纽带,学院具有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双重权力属性,是当前我国大学内部权力分配的主要矛盾所在。学院治理现代化是大学治理现代化的主要任务之一。学院治理现代化要重构大学和学院的权力关系,建立多元化的治理主体结构,落实教授治学的治理机制,利用信息化治理工具,最终形成以学术为本位、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格局。

关键词:学院治理;大学治理;教授治学;大学内部权力分配;学术管理

一、引 言

大学是底部沉重的学术组织,学院是大学基本的组织单位,不仅是学科专业发展的主要载体,更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功能的实际承担者。作为连接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系、教研室、科研团队等)和师生个体的纽带,学院具有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双重权力属性,是当前我国大学内部权力分配主要矛盾所在。随着大学规模日益扩大,克拉克·科尔笔下的“多元巨型大学”已然成为现实,学院的组织和管理日益复杂,如何协调大学与学院以及学院内部的权力关系成为当前大学治理现代化的主要任务。

二、学院治理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

依据新公共管理理论,从“管理”走向“治理”仅一字之差,却反映出国家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根本转变,在公共事务上更加强调多元主体的互动、协商以及合作,而不是完全依赖单一的政府权力和权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标志着治国理念和方式的重大转型。高校是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属于学术性的公共组织,与治理理论的倡导方向可谓“不谋而合”。因此,治理理论很早就被运用到高等教育领域之中。许多学者指出,政府不能把高校当作下属机构采取行政管理的模式,而应在治理理论的指导下重构政府与高校、高校内部组织之间的关系,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大学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在实践层面上,大学治理已经深入高等教育管理的各个层面:在宏观层面,政府不断扩大大学办学自主权,推进管办评分离;在中观层面,大学积极制定大学章程,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在微观层面,国家开展了“试点学院”改革,学院的学术权力正在强化,教授治学得以推行。

推进学院治理现代化,就要全面准确地理解学院治理现代化的科学内涵。现代化的实质就是现代性的展开与实现,理性则是现代性的核心范畴,强调科学、规范、法治等。俞可平认为:“衡量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至少有五个标准,即法治化、制度化、民主化、协调性、效率性。法治化是前提,制度化是保证,民主化是本质要求,效率是目标,协调性是促使效率目标达成的过程性条件。”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2页。因此,学院治理现代化就是使学院的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法治化、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明确规定学院的相关权力配置和运行机制,确保学院能够协调高效地运行。

以学院治理现代化的内涵为基础,学院治理现代化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四个方面。首先,从治理主体和结构而言,学院治理现代化应当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大学是学术组织,学术性是其本质属性,学院则是大学学术事务和活动的实际承担者。治理的本质不是强调权威和中心,而是突出多元和民主,强调各个主体之间的互动和共同参与,以便更协调、更高效地达成组织目标。具体而言,当前的学院治理模式是党委、行政、教师、学生以及学院其他利益相关者如家长、合作企业等对学院权力进行配置和运用,因此,要明确治理结构,优化相互之间的合作与协商方式,才能更好地实现学术自治,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其次,从治理运行机制而言,学院治理现代化应当明确各个治理主体的权力边界,从人治化走向法治化和制度化。一是外部治理,规范学院与大学、学院与政府、学院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建立规范大学与学院关系的管理体制机制,以明确学院的地位和自治的权力;二是内部治理,规范学院内部党政管理体制、教职工代表大会、学术委员会、学生会等,以明确各主体参与学院治理的权限、范围和方式。要强调的是,虽然各主体都有权参与学院治理,但是并非所有的主体都有权参与决策。各主体作用范围各异,参与途径也不一样,比如教师和学生的作用就各不相同。因此,学院治理现代化一定要制定合理的章程和议事规则,保障各参与主体的权利,真正调动他们参与学院治理的积极性,提高学院治理水平。学院内部治理尤其要协调学术和行政之间的权力配置,保障教师的学术权利,实现不同权利之间的互动、平衡与协调,保证学院能够高效率地履行职能,最终实现多元主体的共同治理。再次,从治理内容而言,学院治理现代化就是大学对学院的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学院内部各项事务的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从外部治理而言,包括大学对学院在财权和人事权等方面的规定,比如建立校院两级成本核算体系,校院在资源、人事分配等方面的权限划分,以及人的权责要点,校院两级规范的专项工作决策体系与议事程序,等等。在内部治理中,要规范学院内部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使教授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顾问委员会、校友会等各个组织科学规范地运作。学院对学科专业发展、教学科研日常运作、师资队伍建设和规划、资源配置、学生管理等重要事务的决策过程也要科學化规范化。最后,从治理工具而言,学院治理现代化要选择合适的方式和手段,利用目标化、信息化的治理工具来达到治理目的。实际上,随着管理权力的下放,很多大学已采取了“目标管理”“标杆管理”等管理学中的治理工具来管理学院,期望推动校院关系的重构,实现职能转换。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分析技术等也被运用到学院管理之中。正如王战军等所言,大数据强调全局思维、战略思维、相关思维,这是现代复杂巨型大学重构校院关系时亟需的重要思维,大数据的分析挖掘能力可以为学院目标管理、学科交叉融合与协同创新、学术生态共同体建构等提供操作层面的技术支持。王战军、肖红缨:《大数据背景下的院系治理现代化》,《高等教育研究》,2016年第3期,第22-23页。

上述学院治理现代化是基于治理基本范式的内涵解读,但是在中国背景之下,我们要有更进一步的认识。第一,学院治理现代化没有统一模式。不可否认,基于历史传统,欧美大学的学院治理已然成熟,完成了现代化进程。学院治理现代化可以借鉴欧美大学的路径模式,但并不存在统一的范式。即使在美国国内,学院治理模式也是多样化的。也就是说,我国大学要实现学院治理现代化确实需要国际视野,但是更要结合自身的特征进行探索,学院治理现代化不存在统一的成功范式。第二,学院治理现代化必须保证党的领导。基于政治体制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我国的学院治理现代化必须保证党的领导,坚持党委领导这一基本制度。但是,党的领导是在宏观意义上把握学院的办学方向,更好地为学术服务,并非干扰学术权力和对具体事务进行不恰当的干预。当然,党的领导也意味着我国的学院治理面临更为复杂的权力格局。第三,学院治理现代化不是静态化的。从发展的角度而言,学院治理现代化就是走向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但是,随着外部环境以及主观认识的变化,学院治理现代化的理念、内容、主体、制度以及工具都不可能一成不变,而是会随着大学治理环境的变迁而不断改变。

三、学院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现实问题

“中国大学学院治理经历了1949—1989年领导体制探索期、1989—2009年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期、2010年至今内部治理结构完善期三个时期。在内部治理结构完善期又经历了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完善、教授治学制度和民主管理制度的初步形成。”张德祥、方水凤:《1949 年以来中国大学院(系)治理的历史变迁》,《中国高教研究》,2017年第 1期,第1页。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大学学院治理现代化在理论层面已经达成共识,也出现了有利于学院治理现代化的积极条件,如大学管理的复杂程度加深,大学章程的制定,自主权下放加速,大学办学理念升级更新等。更为关键的是,国家和大学自身已经开展了实践性的探索,“试点学院”改革正在不断推行,也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比如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治理现代化经验)。但是,正如张德祥教授所指出的,我国对大学学院治理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国家政策、理论研究以及具体实践都较少涉及这一问题,治理体系不完善,学院治理现代化整体滞后于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诸多现实问题不利于推进学院治理现代化,需要认真审视。

(一)大学与学院之间权责不明,学院缺少自主权

当前,我国在大学层面,办学自主权不断落实,而在学院层面,自治权的改革却相对滞后。虽然国家开展了“试点学院”改革,支持对院长选拔任用制度、学术委员会制度等进行改革,很多大学也开展了二级管理等改革,但是由于校院关系的复杂性,再加上外部环境等制约因素,从整体而言,在中国大学内部,学校和学院之间仍然是行政化的等级关系,权责关系并没有明确。学校行政职能偏大,学院缺乏自主权的状况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突出表现就是在大多数大学章程中,学校将学院当作下属组织来管理。学院好比一个个“生产车间”,很少制定自己的章程来表明自己的“独立身份”。

(二)学院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民主管理不充分

关于院系内部的治理结构设计,目前,我国高校基本上都拥有行政、党委、教学和科研基层组织、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机构,其中,党委和行政的联合机构处于主导地位。在這方面,学院的组织结构和学校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同样是由行政主导的结构体系。与校级结构不同的是,在学院的治理结构中,院长处于更为关键的位置。对大学章程调查后发现,大多数学校都强调了院长作为行政负责人的权力,在这种组织架构中,教师尤其是普通教师参与学院民主管理的机会并不多。虽然目前学院都设置了二级教代会,但是与校级教代会一样,二级教代会的实际运行方式和效果都不够理想,不能充分表达教师的利益诉求。而学院内部治理的另一重要主体——学生则一直被忽视,普遍未能参与学院治理,学生权力也未被纳入治理结构体系之中。在学院治理中,学生更多被看成治理对象而非治理主体,这一点充分体现在各高校的章程之中,少有大学或者学院在章程中明确规定学生拥有参与学院管理的权力。

(三)学院学术决策机制不健全,学术权力被弱化

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自2007 年提出以来,经过不断完善,现在已经是中国大学学院管理主要的决策机制。大多数学校在章程中明确规定了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地位和作用,并制定了实施细则,保证了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贯彻执行。但是,相对于党政权力的决策机制,二级学院作为学术单位所享有的学术权力却少有机构和制度来保障。学院的主要事务是学术事务,教授治学首先应该在学院层面得到贯彻和体现。近年来,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一些大学的学院开始建立学术委员会,实践教授治学,但是从整体而言,很多大学并没有制定明确的制度保证学院的学术权力。这导致学院中的学术委员会或教授委员会“形同虚设”,在学术事务上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学院院长缺乏学术民主的制约,很容易成为“学阀”垄断学术资源,普通教师的学术利益得不到保障。

(四)学院治理能力不足,治理工具落后

具体到大学内部的学院治理,“治理工具”就是指大学为了有效治理学院所采取的策略和手段等。伴随着管理权力的下放,很多大学采取了“目标管理”“标杆管理”等管理学中的治理工具来管理学院,但是在实际中,很多大学简单地把目标管理直接套用到学院管理中,使学院管理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目标管理往往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协商,直接命令学院执行目标;目标体系不够科学,很多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无法量化评估;目标管理中的责权利不对等,学院缺乏必要的人事权、财务权等;目标管理缺乏必要的数据支撑,不能动态考核学院工作,学校无法提供必要的服务等。如果治理工具运用不当,很容易导致学校和学院对立,而且无法保证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反而影响学院对学校发展的认同感。

四、学院治理现代化的实现策略

在当前“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大学内部治理现代化成为激发学术活力的关键着力点,因为不管是一流大学建设还是一流学科建设最终都要通过学院来实现。随着大学自主权的不断下放,学院治理的理念逐渐树立,许多一流大学借助综合改革试点、大学章程建设等契机,大力推动学院治理现代化改革。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学院治理现代化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诸多问题,整体上尚未跳出行政主导的模式,离法治化、制度化、民主化等治理现代化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迫切需要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强化大学作为学术组织的本质特征,重构大学与学院的权力关系

学院治理现代化的根本问题在于大学和学院的权力分配。如果当前大学权力格局不发生解构和重组,大学的行政组织仍然牢牢控制着大学内部的各种权力,将学院视为大学的下属机构,那么,要达到治理现代化是不可能的。大学内部的权力重构是实现学院治理现代化的基础。从起源来看,大学本来就是由相对分散的学院组成的,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大学作为整体组织的管理功能被强化,大学和学院形成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大学负责统筹协调整体发展,提供服务,汇聚与分配各种资源,学院作为实体实现大学发展的目标。很显然,顶层设计、统筹协调等属于大学的决策权力和责任。但是,大学是一个双重自治的机构, “是一个各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教学和研究单位的联合体,是一种教学与学术共同体。因此,大学自治就是由宏观自治和微观自治的双重结构来实现的。”韩水法:《世上已无蔡元培》,《读书》,2005年第4期,第6-7页。所谓宏观自治,是指大学在社会中的独立地位,而微观自治实际上就是大学内部各个学院的自治。学院是学科制度化的产物,专业性决定了学院应当拥有独立的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学院与大学之间是松散结合的关系。“聪明的校长从来不会把院长看成下属。”因此,在大学章程中应当明确大学和学院之间的平等关系,赋予院系以独立性和自主权,学校与学院不是行政化的上下级关系。这点应该成为大学内部的一项根本制度,随着大学“去行政化”而明确并广泛推行。

(二)优化学院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多元化的治理主体结构

某种程度上,学院就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内部结构和大学一样,运行机制取决于各主体对权力的配置和协调。当前,我国大学学院内部治理结构的问题主要是权力主体单一,民主化和规范化的程度不足,需要进一步优化。首先,形成多元利益主体参与的结构。在现代大学中,学院的利益相关者和学校一样多,包括校友、国内外同行专家、政企合作者以及学生家长等。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吸引他们参与学院治理,成为学院发展、学科专业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学院发展章程中应明确规定,成立院务发展委员会或者咨询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吸收重要的外部利益相关者参与学院内部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其作用。学院在进行顶层设计时,在作出重大决定时,有必要赋予利益相关方建议权和参与权,甚至要给予一定的决策权和监督权。例如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已成立顾问委员会参与学院战略规划制定等重大事项,邀请校友、同行专家等担任委员,咨询各方意见。其次,形成多元治理的结构。目前,党政联席会议、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相关制度仍不完善,亟需进一步改进。例如党政联席会议的主体是黨委书记和负责行政工作的院长,教师和学生基本无法参与重要事务的讨论与决策,因此,学院治理应规定教师和学生的参与比例,赋予他们相应的决策权力。

(三)明确划分学术和行政的权限,落实教授治学的治理机制

在学院内部合理划分行政和学术权力是学院治理现代化的关键点,也是当前大学去行政化的突破点。整体而言,在学院中,学术标准、规范以及相应的资源分配依然由行政权力来决定,教授治学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学院治理现代化就是要落实教师治学并使之制度化,这才符合大学组织的本质特性。通俗地讲,学院中的学术事务应该由教师群体说了算。首先,学院应通过章程建设明确行政事务和学术事务的界限和范围,对“哪些学术事项”由“哪些人”以“哪种方式”参与作出明确的规定,行政权力不能随意介入学术事务,如学术标准的制定、职称的评审等等。其次,明确规定以学术委员会等为代表的学术组织构成方式,严格限制以院长和书记为代表的党政人员名额,院长只能作为教师的一员参与讨论和投票。比如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建立学院学术委员会落实教授治学,在维护学术自由和制定学术标准等方面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四)有效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学院治理精细化水平

治理工具虽然是技术性手段,但是能够对治理现代化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当前,学院普遍实行目标管理,往往会因为缺少必要的技术支撑而无法达到预期目标。重构校院权力关系之后,学校和学院的管理职能将会发生重大转变。学校更偏向宏观管理职能,如对全校的学科专业发展进行预测,评估各个学院的发展等,这些职能的实现需要信息化的技术性手段作为支撑,学校要建立大数据分析和共享平台,为学院的科学治理提供充分保障。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数据说话,学院的目标管理和标杆管理可以更有科学性和针对性,实时发现差距和问题,随时调整下一步的发展方略,而且不同学校、不同学院之间的数据可以共享。当前,大学各个职能部门和学院的数据仍然处在封闭状态,数据不对接不共享,信息利用效率较低,无法充分挖掘数据的价值,无法有效实现大数据的决策、咨询、服务等功能。因此,学校应建立大数据平台,使之成为大学治理现代化和学院治理现代化的有力帮手。

五、结 语

学院治理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必经之路。没有学院治理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大学治理现代化,也就不可能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随着大学治理现代化的逐步深入,学院治理现代化也要不断推进,最终形成以学术为本位,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格局。

作者:王骥

独立学院日常行政管理论文 篇2:

加强二级学院行政管理工作的认识与思考

摘要:我国高校大多实行二级管理制度。其中二级学院行政管理水平决定了其执行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或制约着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二级学院的行政化管理必须服从于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明确我国高校二级行政管理的现状并加以改革创新,已成为高校行政管理者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改革;二级学院;行政管理;执行力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对高校三要素的解释是:行政管理、传承知识和科学研究。可见良好的行政管理,是一所高校实现其全部功能的重要基础。自上个世纪 90年代开始,我国高校对其内部的行政管理体制开始改革,国务院曾对此下发了《关于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进行规范。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连续的普遍扩招,各高校都已基本进入发展性、综合性大学阶段。所谓“综合性大学”,一般是指涵盖文、理、工、商、法、医等学科门类齐全、办学规模宏大、科研实力较强的高校。其特点是具有“多学科性”,体现为下辖多个学院(涵盖多个学科),且各学科间相互联系;强调教学与科研并重,并且在一定学科范围内,科学研究工作走在教学的前面,为教学工作提供学术支撑,促进学生科学研究意识和能力;其基础属性是:科学研究多为基础科学,教学内容主要为普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为实现学生培养的目标和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综合型大学多侧重于二级学院化,相应的行政管理逐步重心下移,实行总体规划、分级负责,学院享有一定独立创新责权的管理模式。因此,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逐渐成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和教育研究机构的关注热点。

由此可见,综合性大学的行政管理是指高校确立了计划目标后,以一定的规章制度为基础、采取一系列方法和措施确保各职能部门协调一致、各司其职,带动全校师生职工统一步调、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实现既定发展目标的系统化改革模式。其中的行政管理主要体现在如何处理好领导与专家、教师与管理人员、个体与集体、民主与集中,以及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在当前高校普遍推行二级学院负责制的大背景下,高校二级学院的行政管理工作日益显得举足轻重。换句话说,做好各个二级学院的行政管理工作,在综合性大学的整体运行管理中实现上行下达、落实学校的各项决策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高校的行政管理始终是学校顺利实施教学、科研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学校政令畅通、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施依法治校的必要保障。但在我国高校快速发展的现阶段,却往往缺乏对于高校二级行政管理的深层次理论探讨, 于是导致了行政管理水平滞后于教育改革进展,甚至成为学校深化改革的客观阻碍。

一、现阶段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现状

(一)我国高校普遍存在部门编制庞大,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现象

目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的设置大多参照政府机关而设置,机构繁多、功能过细、编制冗余,甚至不乏因人设岗等情况。在实际办事过程中,每个部门只管理具体行政职责的具体部分, 这就导致一个行政命令需要数个部门集体参与才能完成,极大地影响了办事效率。校内、校外的办事人员也往往需要跑遍多个部门才能办好一件事情。形成了既耽误时间又手续繁琐,出现事难办、脸难看、字难签、章难盖的现象。在事情涉及多部门的情况下,部门之间也往往怕承担责任而相互推诿,这不仅使得行政管理成本增加,还造成了行政管理混乱、对高校形象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盲目服从,主观能动性低

现阶段我国高校主要的管理模式基本是下级服从上级,相当部分的高校都将学校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权限固定在不同的级别上,形成了由高到低、犹如金字塔般分布的管理体系和权力体系。每逢重大事情发生,下级管理部门总会等待或依赖上级部门发布指令行事。即使出现与现有规章制度相违背的情况,也是上级说了算,这就难免居功自大,而下级管理部门总会等待或依赖上级部门发布指令行事,政策、法规以及原有的办事规则都跑到脑后,坐等领导安排,久而久之形成等靠风气。具体办事的主观能动性大大降低,工作效率低下,人浮于事。另外,由于高校管理工作的运行主要依靠行政机构或行政人员逐级行使行政管理职能来实现,学校的一切资源甚至包括学术资源在内都受控于学校的组织机构和成员,特别是学术资源长期被行政手段干预,使得本应以学术为中心的高等院校在不同程度存在着权力崇拜,导致学术情节、人文关怀逐渐褪色。

(三) 高校行政管理的重内务属性,忽略了其外联作用

高校是一个具有丰富社会属性的实体,因此其行政管理中对内在事务的管理和对外联系合作的管理同等重要。一般而言,学校对内部事务的管理比较到位,但对外管理则较为薄弱。比如学校与校友,与兄弟院校之间、企业或科研单位之间、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与教育主管机构部门、国家行政部门以及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事务处理,往往缺乏规范化的规章制度和执行监督,甚至很少有人对此进行深入研究。长此以往,也必将导致高校外部发展空间受到阻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行政管理人员相关知识学习不够、创新意识不强,服務意识淡薄、行政效能低下。另一方面, 高校行政管理的现行措施还主要是依靠各类规章制度和各岗位职责和主管领导的命令指示,使得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上体现不了职员的自主能动性,下级只是以简单地完成上级意志为己任。

二、尽力提高二级管理成效,是当前高校改革发展的动力

我国高校当前正面临从大学到学科,再从学科到大学交互作用的变革过程。高校的行政管理也伴随着由权力集中转向两级化管理而过渡,因此高校行政管理的二级化进程日益显得重要。只有做好二级管理,使二级学院充满活力,将直接影响到一所高校的变革进程。

在普遍实行二级管理的大趋势下,如何更好地发挥二级学院行政管理作用、实现行政管理的畅通高效,已成为每一个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必须面对的课题。

(一)止步不前不如自我提升

我国高校行政管理机构的大致模式是:实行二级化管理的高校一般都设置数个行政管理岗位,而二级行政管理岗位的一个人员需联系本学院内、外的数个行政管理部门。当某个工作内容涉及到几个部门时,如果出现相互推诿,则办事人员往往疲于应付,其忙乱仓促可想而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如何提高办事效率?这是我们必须面对,而且必须解决的问题。

虽然制度层面上的改革需要上级部门来决定,但通过岗位培训,加强业务熟练程度来提高二级行政管理队伍人员的素质却更为重要。实行二级化管理的高校,其二级学院管理者的能力提升直接影响到整个学校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当然,好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并不代表管理工作的高效率、高质量,还需要管理者掌握现代管理技能、掌握先进的管理技巧、积累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而提高整个管理队伍的素质,就必须强调提高服务意识、强化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岗位职责,使二级学院的行政管理与全校行政管理有机融合。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结构有两种方式:一是引进高素质的、具有良好学科基础的管理人员,彻底改变管理队伍的能力结构;二是对现有管理人员进行岗位培训,较大地提升工作技能。比如培养奉献意识,养成以大局为重的责任感、使之具有良好的沟通及表达能力等。除此之外,所有的管理人员都要具备能独立担当所肩负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创新和控制能力。

(二) 调整现有行政管理模式,优化二级管理环境

“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已成为各高校管理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实行二级化管理的高校,一般都设置了学校总的行政办公平台(中心),实行各部门集中办公以提高工作效率。并以明确的岗位职责规范行政管理,靠责任到人、首问负责等方式提升工作效率;以提高服务理念,树立党员先锋岗等起到促进带动作用等。

在此基础上,应建立公布监督投诉制度(含申诉制度)等,以促进管理的规范性,建立并严格实行考核奖惩制度,以树立正气、奖勤罚懒等措施调动积极性。另外,还应创造适宜的环境,为开展“教授治学、民主决策,实行重大议题集体表决;日常事务严格规章制度,责任到人,适时考核、纠错查漏;以确保政令上通下达,日常工作有条不紊。

(三) 建立健全二级管理制度,管理权限下放,真正做到“责权利三结合”

顺应形势发展,实现科学、民主的行政管理是高校行政改革的发展方向。坚持依法治校、健全各项管理制度,通过二级化管理,充分调动各级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效率,是保障学校行政执行力的保障。

加强学校各级行政部门、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 提高行政管理工作效率。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多,部门间利益存在矛盾,人际关系复杂,管理人员多等等,都加大了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难度,使行政执行力打了折扣,行政管理受到影响。究其根本,就是行政管理部门之间,行政工作人员之间缺乏沟通。若加强管理人员互相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使得工作人员相互理解、相互配合,保障行政管理良好运行。

(四) 丰富二级行政管理技术,开展信息化为主的管理技术创新

提高高校各级行政管理的效率,可采取信息化平台。如:校讯通短信平台、腾讯群、微博、讨论组、学院网站及内网办公自动化系统平台等信息化管理方式,及时把有关决定、通知、会议精神等信息及时传达,缩短信息传播和反馈的周期,提高办公效率。教师、学生以及管理者都可以通过信息反馈平台及时有效的沟通,使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更加便捷和高效。

在教育全球化的今天,任何止步不前都會落后,高校的行政管理亦是如此。创新、进步来源于勇于实践、善于实践。高校发展的趋势要求其各级管理人员必须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管理改革、更新管理理念。而管理者的素质,也势必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得到不断提高和优化。

参考文献

[1]张建恒.论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观念的转变[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6,(1).

[2]王琳西.新形势下高校行政管理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07,(6) .

[3]王光明, 李兆辉.高效行政管理建设及发展探究[J].高教研究, 2010 ,(4).

[责任编辑:褚永慧]

作者:王韬

独立学院日常行政管理论文 篇3:

提升教学管理行为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1概述

1.1基本概念

教学管理行为涉及到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与教材管理、教学行政管理、教学过程管理、教师业务管理、教学研究与信息管理、交流合作、教学设施管理等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诸多管理问题。

教学管理行为有效性应包括三层含义:(1)效果,指对行为结果与预期目标吻合程度的评价;(2)效率,指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教学管理行为工作量;(3)效益,指管理行为的收益、价值的实现。

1.2调查研究的对象与主要方法

调研关注某高职学院日常教学管理活动中的人、方式与方法、制度等因素,采用了自然观察法、访谈法、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但观察法、访谈法运用较为开放、非结构化。文献、案例等具该学院院本特征。

1.3调研目的与研究思路

问题提出源自于学院各方面对教学管理活动有效性的质疑。针对性的调查研究目的在于查找学院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探索提升教学管理行为有效性的方式和途径。调研通过选择典型教学管理案例,剖析其具体环节,查找问题,以其解决有效的教学管理行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问题。同时,也尝试研究是否存在特定的因素影响了各方面对教学管理行为有效性的判断,即教学管理有效性评价的影响。最后提出本次调研的结论性意见和建议,以及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2研究过程

2.1.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该高职学院2005年由中专校升格,2007年通过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0年通过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获批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成为省内同类高职院校中唯一的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学院教学秩序长期稳定。各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达到预期目标。教学管理各方面各环节有制度保障,具体工作有流程规范。教学管理部门根据院系两级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与发展布局、学生素质特点等情况,适时修订和调整相关管理制度、工作流程。教学管理人员发挥主动性,积极推进管理理念、管理手段创新,如借助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和自主开发系统提高成绩录入、学生报名、教学采购与申报、课务管理等教学管理工作效率;通过对学生成绩、师生教学评价数据等教学管理信息集成分析,为教学改革、教学管理改革提供基础支持;推进课务两级管理、实习生分类管理按专业指导;学院教务处要求工作人员微笑服务,坚持首问负责制,每学期定期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

各项教学管理任务、教学管理目标如期达成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付出,但也同样少不了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尽心尽力的工作。尽管如此,各级教学管理人员仍然经常通过不同的途径听到教师、师生、上下级教学管理人员、上下级其他行政部门管理人员以及社会人员(学生家长、毕业生等)的抱怨;而抱怨的内容总能用教学管理行为低效或无效来总结。

就总体效果而言,该高职学院教学管理水平逐年提升,且取得了切实的成效,但现实的“差评”反映出师生对教学管理存在更高要求。为此,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启动学院教学管理行为有效性的专题调研。

2.2案例呈现与剖析

调研通过对三个典型的教学管理实践案例的剖析,查找探究问题,以期举一反三,以点代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2.2.1课务管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该学院课务管理包括学期任课安排、课表编排、日常调停课等内容,贯穿整个学期(甚至寒暑假),与教师日常教学密切相关。学院2006年开始使用教学管理系统网络排课,2011年开始院系两级排课,日常调停课随之下放至系(部、办)。近年,每学期均有110个左右的班级参与排课,6个教学单位(二级院系、专业)以及2个校区教学管理部门实际具有相同的排课权限。因专业教学特点,每学期编排两次课表,期中考试前、后各一次。课表使用过程中,如有需要,教师可向授课班级所在教学单位办理调课相关手续;教务处根据学院要求安排国庆、元旦等特殊周次调(停)课。学院具有较为明确和规范的课务管理工作流程。

面向部分教师代表、教研室负责人、基层教学单位教学管理人员进行的访谈表明,课务管理有效性的负面评价通常指向以下内容:课表公布得太晚(影响实验教学安排,不能滿足行业专家教师要求等),个人上课时间安排不合理(如每天都有课、没有腾出预定的时间等),课程教学安排不合理(实验教学时间不足,课程一周教学时间分布不合理等),教师学生课都太多(大班的理论课做实验需要小班进行,只能安排到中午或晚自习上课等);教务处给基层教学单位安排工作时间太紧,不能理解基层教学单位的困难等。

面向学院层面的教学管理人员(教务处、分校区教学管理办公室)进行访谈,他们基于具体工作效果及相关数据,提出了几组情况比较。

(1)教务处从未出现无课表上课的重大教学事故,但无法满足基层教学单位要求更早一些公布课表,做到更好地为教学服务。近三年共6次教学任务落实与报送工作,所有基层教学单位都不止1次逾期不达,且班级数较多的系(部)逾期次数均不少于3次;但即便是拖延到最后的基层教学单位(甚至其系主任)也会提出要求,要求两三天后公布课表以方便实验教学准备、方便行业兼职教师工作安排等。

(2)两级课务管理之后,有教师反映课程实验安排更加合理,实验调课更便捷;但有关调课汇总数据比较研究及课务管理检查发现,平行班级众多的课程实验调课等并没有显著减少。

(3)两级管理后,教务处没有听到教师、学生对课表的满意程度明显提高或明显降低的评论、意见,但两级管理前后都能听到教师不满意的声音;两级管理后,有教师反映调课手续简便了,但公共课程以及在多个教学单位之间交叉任课的教师反映正常调课不便。无论是两级排课之前还是之后,个别教师总会在课表公布之后要求调整课表,以便使其课表更“合理”。

调研人员分析:(1)学院各专业相关性高,任课具有交叉,且网络排课各项工作任务也具有延续性、关联性,一旦某环节脱节,必然会造成总体工作效果、效率和效益欠佳。排课人员加班加点或者匆忙完成排课,实现了出课表的目标,但就整个教学管理行为的有效性来说,排课效果和质量会有折扣,各级人员工作效率不均衡、总体效益欠佳。该学院现行为两级管理体制,各级教学管理部门相对独立,但又是整体教学管理系统的一个部分。所以,教学管理必须要符合科学管理思路,任何一块短板都会影响整体工作效果。作为系统的一部分,教务处应该反思工作计划、工作要求的合理性,基层教学管理单位对常规工作应该做到心中有数,有计划执行,学院教学管理系统的各个成员应具有系统意识和大局意识。(2)基层教学管理单位更了解本部门专业、课程、教师的特点和需求,课务管理下放可以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但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如人才培养方案中可能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如课程设置、课时数不合理)、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生师比仍需优化、乃至学制和行业办学特点等。上述问题客观上导致教学管理行为整体有效性欠佳,导致无法显著改善实验教学时间紧凑、部分教师工作量过重、学生周课时偏重等问题。(3)教学管理有效性评价需要辩证进行。个别教师对教学管理有效性的评价具有明显的主观性,一些非理性的因素、个人化的原因可能导致其不能客观评价教学管理有效性。教学管理服务对象是众多的师生,一方面,要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性,另一方面,要以人为本,满足师生的合理的个人要求。但就教学管理而言,尊重教育教学规律,确保教育教学目标实现,确保学生学习权利无疑更为重要。

2.2.2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申报突击战

该学院现有部省级以上教学质量工程、教学成果32项,涉及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省级品牌特色专业、省级重点专业群、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省级高职实训基地、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省级精品课程、省级高校精品教材等各类教学质量项目。学院积极培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新增长点,遴选建设院级教学质量工程、教改实践项目48个。该学院高度重视上级教学质量工程、教学成果项目的申报和建设工作。

该学院相关申报工作的基本流程为: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发文和通知(有时候会在书面行文到达之前发出相应口头通知);按照学院要求,教务处解读、分解申报要求,协调相关工作,向基层教学单位下达申报通知;基层教学单位课程、专业或系(部、办)填写申报材料、提供相关支撑素材;受学院委托,教务处组织院内评审;教务处指定专人负责申报材料汇总、加工、装订、报送;上级公布申报结果。如根据效果、效率、效益的角度进行表面化的粗浅分析,可能会认定相关组织管理工作是有效或者高效的,毕竟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加班加点也好、多次返工也罢,闪亮的金字招牌已经收入囊中。但事实并非尽然。

教学质量工程申报工作中,基层教学单位负面评价包括:教务处下达任务时间太紧,大量的文字材料应该做成什么模样、支撑材料应该包括哪些教务处没有提供明确的标准,大量的具体工作以及与其它部门协调工作没有安排好,经常返工浪费人财物,教学或其它工作任务太多无法按期完成申报材料等。

而教务处相关教学管理人员愁容满面则因为:作为申报扎口部门,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各种关于此项目的信息,如上级部门相关负责人评论的只言片语,相关的文件精神或者进一步求证后的具体解释等,然后将这些虽没有深加工但又非常重要的信息及时传达给基层教学单位负责人或者项目负责人,但是却被认为是朝令夕改、指令不明确、乱指挥。学院的规定期限之前收不到、收不齐材料,所收材料凌乱粗糙,需要加班加点再加工。申报材料不合格,被上级主管部门拒之门外或发回整改。

调研人员分析认为:一方面,针对具体的申报项目,教务处等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应反思在工作流程、工作方式、职责分工、时间等安排方面的合理性。基层教学单位、教师也应认识到各级教学管理部门应是一个系统,面对学院外部工作安排时,尤其如此。各级教学管理人员、教师都是系统链条中的一个环节,甚至教学管理工作有效性评价应是结果导向,整体效率和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各级教学管理部门、教学管理人员、教师更应认识到包括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在内的诸多教学管理工作,应是功夫在平时。基层教学单位、专业、课程应、脚踏实地做好院级梯队项目,工作出成效,平时有总结和提炼,才不会“书到用时方恨少”。教务处应该做到长期培育,适时督查,主动提供服务,避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状况出现。

2.2.3教学物资采购的烦恼

典型的关于教务处教学物资采购工作不力的抱怨是这样的:我们要的××(仪器设备、实验物品等)已经报上去好几个星期了,马上实验要用了,耽误上课了……通常这样的抱怨来自一线教师或者系(部、办),教师向教务处工作人员抱怨、向系主任抱怨,系主任向教务处领导或者院领导抱怨。

学院有明确的设备物资采购工作流程。结合相应流程,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分析了教学物资没有及时到位的几种原因:(1)申购时物品规格、数量不准确,需要临时调整;(2)没有在规定的时间申购而后临时申购;(3)特殊物品,无法按正常途径采购;(3)教务处或者其他部门审批未通过;(4)招标采购过程因故延时;(5)已经到了库房没人领。

调研人员结合该学院设备物资采购工作流程,分析认为:(1)该学院现有的教学物资采购工作流程并不复杂,教务处与相关部门应该在制度上规避操作环节可能存在的外部因素影响(比如特殊物品的采购政策、招标采购程序等),做到早做计划、提前准备;外部因素影响确实产生后,各部门、各环节之间应及时发布信息,做到实时沟通反馈,避免或者减少对教学的影响。(2)對于常态的教学管理工作,工作人员应照章办事,避免出现由于责任心不强而犯下低级错误或造成细节失误。管理出效益还在于节约成本、过程优化,教学管理各环节能够按照工作流程办事可以创造更大的管理效益。细节影响成败,管理工作效率来自细节。

3结论与建议

通过选择不同层面的典型教学管理活动案例,剖析教学管理具体环节,分析查找影响教学管理行为有效性评价的影响因素。从而针对性地提出规避教学管理行为“被认为”低效或无效的途径,以及进一步提升教学管理有效性的方式方法。

3.1结论

本文所提教学管理行为指包括教务处、二级院系教学办公室在内的各级教学管理部门实施的教学管理活动,也包括教研室、课程组。

教学管理行为有效性包括三层含义:效果,指对行为结果与预期目标吻合程度的评价;效率,指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教学管理行为工作量;效益,指管理行为的收益、价值的实现。

各级教学管理部门(教务处、系<部、办>乃至教研室)、各级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以及一些教学服务部门都是教学管理系统链条中的一个环节。教学管理效果、效率、效益的全面实现需要教学管理系统各个环节的沟通、协作与努力。

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工作流程以及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办事可以提高教学管理行为的有效性。

各部门或者教师应辩证地评价教学管理行为的有效性,尽量避免主观因素或者非理性因素影响。评价时应考虑到教学管理系统性影响因素。

3.2建议

为了提升教学管理行为的有效性,促进学院教学管理系统的活力,我们建议:

(1)教学管理系统应更加开放,沟通渠道畅通,确保教学管理有效。各级教学管理部门、教学服务部门、教学管理人员主动明确并公布公开各自的教学管理(服务)职责、教学服务形式以及搜集服务对象反馈意见的途径等,以便更好地为教学、为师生服务;教师和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学院定期开展教学管理(服务)主题活动、师生座谈会,建立开放的网络教学管理议事与交流平台等,广泛设立教学管理(服务)宣传栏。

(2)教学管理部门应积极完善、持续改进教学管理规则制度与工作流程;要加强教学管理规则制度与工作流程的执行力度。对于常规教学管理工作,规则制度和固定的工作流程可以提高管理效率,提高管理效益。

(3)各级教学管理人员主动研究工作、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创造管理效益。各级教学管理人员钻研本职本岗工作,通过对工作流程细节的优化,提高管理效率,创造管理效益。教务处以及各级教学管理部门应积极开展专题的教学管理问题调研,如近期教务处针对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以及重修补考时学生出勤率低等问题,研究问题成因,探索可能提高出勤率的途径,以减少教学资源浪费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4)教师和学生是教学管理系统的最重要环节之一。师生开展高质量的教学活动、教学研究活动以及对教学管理部门、教学管理人员的监督和反馈是教学管理活动更加有效的基础和动力。

作者:徐承萍 王德华 宋悦宁 薛若雯 郭新月 金振宏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企业信息管理变革研究论文下一篇: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Fatal error: Call to a member function setFuzzy() on a non-object in /www/wwwroot/99xueshu.com/e/data/tmp/dt_temptext1.php on line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