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中惩罚教育评论论文

2022-04-21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教学过程中惩罚教育评论论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本文对大学实验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情感教育中应采取何种策略两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其中体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对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教学过程中惩罚教育评论论文 篇1:

劳动教育实践中的劳动伦理及构建

摘 要:劳动是人类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既需要教育的帮助,也需要伦理的约束。劳动伦理阐发了劳动教育的价值基础,彰显了劳动教育的道德意蕴,也诠释了劳动教育的价值归宿。劳动教育过程中还存在“技术化”“形式化”“片面化”等教育症结,使劳动伦理的育人效果还存在一定的现实困境。在劳动伦理培育的教育实践中,应该深化劳动伦理教育规律的教学研究,将劳动伦理内化于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探索情感体验的劳动伦理教育进路,推动社会形成尊重和崇尚劳动的伦理认知。

关键词:劳动伦理;劳动教育;伦理困境;伦理构建

一、劳动与劳动伦理

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的基本方式,是人类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1]从马克思这个论断引申,人类社会正是通过劳动创造了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类从事劳动不仅仅是为了自身生存,还要在征服和改造自然中获得自由与发展。由此,劳动就不仅是纯粹机械意义上的物质交换,还蕴含着对人类行为的伦理审视和德性考量,具有一定的伦理向度①。基于劳动人们形成了一套伦理准则,用以引导、协调和约束劳动者之间以及劳动者与生产要素之间的伦理认知。作为社会伦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伦理是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和伦理规范,主要反映了人与其他劳动要素之间形成的伦理诉求与德行共识。简而言之,劳动伦理是对劳动领域中整套伦理图式的概括。这套伦理图式由劳动规范构成,它既能够支配个体劳动,使其能按照既定的方式行动,也能够对个体劳动的倾向加以限制,将其劳动限定在合理的界限内。劳动伦理与劳动行为相互生成,彼此关联。没有劳动的支撑,劳动的伦理诉求会虚置为一种难以实现的乌托邦;没有伦理的约束,劳动也会产生剥削与虐待。对此,有学者对劳动及其伦理也给予了极高评价,“是人而非自然,是人的劳作而非自然的赐予,才是几乎一切有价值东西的源泉:人们要把几乎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归功于他自己的劳动。”[2]当然,现实生活中劳动实践和劳动伦理之间或始终存在着某种张力,但我们不能由此否认二者之间存在着难以割裂的联系。2020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做出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劳动教育正日益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视。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中小学必须开展的教育活动。”[3]在全面加强劳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需要回应劳动实践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发挥劳动伦理的育人功能,促进社会形成正确的劳动观,既是新时代党对劳动教育的要求,也是落实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

二、劳动伦理与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经典论述的重要体现,也是培养社会劳动者价值取向和技能水平的重要保证。劳动过程本身是一个渗透着人性、凝结着伦理的过程。劳动伦理与劳动教育密切相关,同向互动,提升劳动者的劳动伦理水准是劳动教育应有之义。

1.劳动伦理阐发了劳动教育的价值基础

在伦理学的视域中,劳动并不是一个“伦理无涉”的空场,而是在协调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属人”的活动,劳动过程与劳动产品要不断融入道德伦理的要求。由此,劳动必然涉及伦理问题。劳动伦理是人们的伦理准则在劳动实践中的展现,它涉及人们如何对待劳动,在劳动中持有何种动机和行为取向等基本问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劳动态度和劳动意愿。劳动伦理作为劳动教育的道德场域,强调了劳动与社会生产实践的伦理关联,能够让学生在教育活动中认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进而在劳动过程中遵守社会的倫理规范。“劳动教育固然要学习劳动技术、应该有劳动产品的产出,但对于学生发展来讲,最根本的目标不是要生产多少产品,而是确立劳动价值观。”[4]由于劳动价值观是劳动教育的基础,劳动教育也可以转述为是以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积极的劳动态度、热爱劳动与尊重劳动者为核心的教育活动。它通过引导、约束、规范劳动者的行为,进行劳动价值观的评判与论证。由此,劳动伦理观构成了劳动教育的重要维度。重视劳动伦理教育是培育合格劳动者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只有认识到自己劳动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认识到劳动成果的社会价值,才能突破“劳动自利”的困境,自觉将个体劳动融入社会劳动之中。特别是在就业观日益多元的当下,健康向上的劳动伦理能够帮助人们形成尊重与崇尚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劳动价值观,能使人们在获得劳动技能和劳动知识过程中高扬勤劳向善、劳动光荣的价值共识和伦理议题,为劳动教育提供正确的价值指引,从而参与社会劳动秩序的建构。

2.劳动伦理彰显了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

按照涂尔干的分析,“任何能够在整体社会中占据一席之地的活动形式,要想不陷入混乱无序的形态,就不能脱离所有明确的道德规定。”[5]劳动教育注重劳动者技能的传授,更应强调劳动伦理的培育。劳动技能传授体现了劳动教育的智育价值,劳动伦理培育则彰显了劳动教育的道德意蕴。一个“善”的社会应当是这样的,“它向社会所有成员证实,每一个人只要通过自己的诚实合法劳动,就能改变自己的物质条件与生活状况。”[6]劳动伦理作为劳动实践中的道德图式,它与劳动教育相互渗透、互为支撑。劳动教育活动中劳动技能的锻炼与劳动伦理的培育是并行不悖的。特别是在全面加强劳动教育的新时代,劳动伦理体现了历史传统与现代劳动的道德叠加,是引领劳动者奋发向上的光辉旗帜,也是鼓舞劳动者奋勇前行的精神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动精神,提倡通过诚实劳动来实现人生的梦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反对一切不劳而获、投机取巧、贪图享乐的思想[7]。在劳动教育的实践中,劳动伦理所蕴含的道德判断与善恶认知是劳动者对劳动行为产生积极情感体验的前提,它能有效弥补成文劳动制度无法实现的治理功能。通过赋予劳动以伦理和规范,营造劳动生活的道德理想和价值目标,不仅完善了劳动关系治理的手段,还体现了维护劳动秩序的现实意义。

3.劳动伦理诠释了劳动教育的价值归宿

劳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观的重要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视人的自由与解放,认为劳动是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的活动。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私有制导致了劳动行为的异化,“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棚舍。劳动生产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8]这种在私有资本主导下的劳动不是自愿劳动,而是被迫性的异己劳动。“劳动的异己性完全表现

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者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9]在经典作家的理论视域中,异化劳动是一种自我折磨的劳动,显然不是人的自由和解放,无法培育热爱自己工作的劳动者。怀特海基于对教育目的的论述,指出“一个疲劳而厌倦的工人,无论技能多么娴熟,能大量地制造出一流产品吗?不,他会限制自己的产量,对工作敷衍了事,并精于逃避检查。”[10]劳动教育具有塑造人格、磨炼意志、锤炼品格的重要作用,其终极价值是通过劳动走向劳动幸福,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只有在社会主义国家,劳动者是国家的主人,劳动和劳动者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尊重劳动、倡导劳动、保护劳动,是社会主义社会先进性的显著标志;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是社会主义国家劳动者的鲜明特征。”[11]如果说劳动教育是培养劳动者形成尊重与崇尚劳动伦理认知的重要途径,那么劳动伦理就成为劳动教育实践的价值归宿。一种崇劳创新的劳动伦理能使劳动者的劳动精神内化于心,这既能为劳动教育提供精神引领,又能使劳动者获得劳动价值感与意义感,最终实现经典作家所构想的人的自由和解放。

三、劳动教育实践中的伦理挑战

经典作家描绘的经由劳动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是设定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在今天生产力尚待提高的条件下,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在劳动教育实践中,由于劳动教育过程中还存在“技术化”“形式化”“片面化”等教育症结,致使劳动伦理的育人效果还存在一定的现实挑战。

1.劳动教育的“技术化”对劳动伦理的消解

劳动不仅是人类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实践形式,也是促进自身发展的主要方式。劳动应然地作为实践之知,对实现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劳动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还应该引导学生关注劳动成果的价值,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现代课程教育呈现某种技术化实践形式,其主要体现为以标准化、普遍化与客观性课程模式传授知识。这种“技术化”课程教育模式遵循的是效率逻辑,它试图以较小的成本获取较高的教育产出,重视对教育行为的效益评价,将教育注意力主要集中于劳动技能的掌握、劳动能力的提高等可测度的教学效果上。这对传授技术技能是有效的,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在劳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将其基本知识和技能系统化地传授给学生。但问题也比较明显,劳动教育的“技术化”取向把传授知识技能作为重要的规定性,对于劳动活动过程中应遵循的价值意义关注不足,也未能充分考虑情感与精神因素在劳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隔离了劳动与人的发展、幸福与意义的天然联系。劳动的实践意识和情感是创新的基础,正如雅思贝尔斯所指出的,“教育活动着重关注的应当是人的潜能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12]如果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忽视对劳动的伦理价值与情感认知,很容易导致学生将劳动视为简单与枯燥的“干活挣钱”,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成长。并且,一旦人们迷失对劳动意义的感知,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感与人的本真日渐分离,个体劳动就成了整个社会机器上的一个部件,劳动便成为一种负担,变得无聊且痛苦,劳动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用亦被悬置虚空而难以触及。

2.劳动教育的“形式化”对劳动伦理的遮蔽

劳动教育不是关于劳动的说教,而是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接受教育。劳动教育最核心、最本质的价值目标只能是:“培育学生尊重劳动的价值观,培育受教育者对劳动的内在热情与劳动创造的积极性等劳动素养。”[13]它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经由具体的劳动体验进行感悟和反思。可以说,劳动教育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劳动实践。但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劳动教育还存在种种形式化的价值畸变。目前很多学校开展了校内劳动、家务劳动、农事劳动,以及勤工俭学、志愿服务、劳动教育思政课等活动形式。这些教育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检验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具有明显的劳动教育属性。但是问题在于,有的劳动教育只是在“形式”的层面开展,并没有把劳动伦理理念的培育贯穿到劳动教育的全过程。劳动教育忽视了劳动者的价值、情感、道德与精神,客观上造成了学生“劳动世界”与“价值世界”的阻隔。例如,有的学校要求学生每天劳动打卡、提交劳动照片,并配文字说明,然后“提交”就表明学生参加了劳动教育。此種劳动形式看似热热闹闹,实则其变味走调。本质上说,这是形式主义对伦理价值的入侵与置换,它割裂了劳动教育的伦理理念,使劳动教育无法展开内在的、交互的、深层的伦理性活动。实际上,当前社会环境中一夜暴富的思想并不是没有市场,不劳而获的想法也是存在的。为此,我们进行劳动教育,最为关键的是明确年轻一代的伦理价值追求,是看钱、重权、重名利,还是注重一个人对社会所做的劳动贡献?这是根本的伦理价值教育。

3.劳动教育的“片面化”对劳动伦理的割裂

今天劳动被赞颂为价值的源泉。但词汇史的研究表明,劳动实际上并不一直代表着美好。阿伦特认为,拉丁语laborare与法语劳动travailler和德语劳动arbeiten有相同的词根,在这些语言中,与“劳动”对应的词都清楚地含有辛苦操劳之意[14]。今天,个别教育工作者也将劳动教育实践中劳动的概念片面曲解为“劳累”,简单将劳动活动等同于劳动教育,出现劳动教育“非教育化”、劳动课“非课程化”、劳动教育实践“非专业化”等倾向[15],认为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体力活动、义务劳动就是劳动教育。劳动教育的目标固然很多,但重点是要引导学生树立尊崇劳动的价值理念,养成诚实守法的劳动素养,培养奋斗奉献的劳动精神,提高创新创造的劳动能力[16]。

片面的“出力流汗”式的劳动教育并不能形成对辛苦的体力劳动者的尊重。《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握劳动教育基本内涵,“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17]可见,将劳动教育简单化约为体力劳动,就割裂了劳动教育的道德意蕴,也背离了劳动教育的宗旨,容易导致学生对劳动产生排斥心理。更有甚者,劳动教育有时还被片面误读为教育的惩罚方式,认为这种惩罚手段既能避免体罚学生所引起的伦理争议,又能让不讲规矩的学生得到合理的规训。我们说,劳动教育的核心是价值体认,是让学生懂得劳动的本真意义,懂得劳动创造幸福的道理,树立劳动最光荣的理念,让学生在各个层面体验、探究劳动的价值,并内化为自己的伦理价值观。但当劳动被异化为一种处罚手段,劳动自然被视为一种痛苦的、应当避免的人生体验。劳动一旦被受教育者看成负面的、应当刻意避免的教育体验,劳动教育的宝贵价值也就被割裂了。由此,也全然违背了劳动教育的价值体认功能,与劳动教育的目标背道而驰。

四、劳动教育实践中的劳动伦理构建

自人类步入社会劳动时代,就产生了劳动关系,有了规范和调节劳动实践的伦理准则。劳动伦理已随着人类劳动走过了世世代代,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伦理形态和伦理诉求,在新时代全面加强劳动教育的实践中,劳动伦理的构建可从以下途径展开。

1.深化劳动伦理教育规律的教学研究

劳动伦理的培育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探究劳动伦理的教育规律是劳动教育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课题。劳动伦理教育规律是指探讨劳动伦理教育过程中各要素之间互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基本理论。劳动伦理教育不仅要关注现实的劳动生活,更应该关注劳动者的精神生活与内心世界。首先,要深化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理论对劳动伦理教育的指导。劳动伦理作为新时代劳动教育道德意蕴的体现,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培育学生正确的劳动态度与劳动价值观,在准确认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实质的基础上,确保劳动伦理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方向性。其次,需要创新劳动伦理教育方法的研究。所谓劳动伦理教育方法,就是在劳动伦理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为了达到既定的教育目的所采用的手段和方式。当前,在脑力劳动、复合型劳动、服务性劳动比重迅速增加的时代背景下,劳动伦理的教育方法也应与时俱进,主动适应劳动形态的变化,贴近时代发展与实际生活中的劳动元素。最后,加强劳动伦理在专业课教学中的渗透研究。应充分挖掘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劳动伦理教育资源,在课程中结合专业内容对学生进行劳动伦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理解劳动是一切社会财富的源泉,摒弃不劳而获的思想。

2.将劳动伦理内化于劳动教育的实践之中

社会实践是获得伦理规范的重要维度,在倫理德行培育中实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劳动伦理的培育也应该有机融入劳动教育的实践之中。一方面,劳动教育要回应劳动伦理的价值诉求。劳动伦理的培育可以看成是“为了劳动的教育”,其核心是形成正确的劳动历史观和劳动价值观。在劳动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应将劳动情感、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的培育寓于劳动教育的始终,让劳动过程充溢着伦理精神。通过劳动教育培育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品格。也就是说,劳动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更应培养具有一定伦理品性的劳动者,亦即要关注“人的完善”。并且长远来看,教育对于“人的完善”的促进要比单纯技术性知识的准备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长远考量。另一方面,劳动伦理培育也必须回归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劳动伦理的培育不仅要重视“教以劳动”,还重视“劳动地教”。“劳动教育本身就具有鲜明的实践育人属性,劳动与实践作为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本源上的内在一致性。”[18]劳动伦理的养成需要主动回归劳动实践,培育过程中应走出高高在上的独白式、灌输式的教育模式。通过劳动实践的引导,激励学生立足于劳动现场磨炼劳动意志,主动投身于劳动过程感悟劳动价值,最终实现劳动教育与劳动伦理的过程统一。

3.探索情感体验的劳动伦理教育进路

伦理的培育不同于智性,它不是通过论证得出,主要是通过情感体验而习得。情感体验是受教育者在对劳动的真切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对劳动产生的情感与感悟,能使体验者获得持久和深刻的情感共鸣与价值取向。麦金太尔认为,“道德教育就是一种‘情感教育’。”[19]在劳动伦理培育过程中,情感体验可以通过亲身经历形成对劳动的个性化认识和领悟,它能有效化解劳动教育过程中因“技术化”“形式化”“片面化”等问题所导致的劳动伦理困境,对于劳动价值观的塑造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劳动伦理教育作为一种感化教育,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建立互动关系的过程,这种互动不只是认识关系,也是学生反思自身活动,进行行为仿效的过程。为此,应该积极创设劳动情景,引导学生参加参与到劳动的情感体验中。一方面,要善于从日常劳动事例中汲取素材,挖掘劳动过程中的积极因素。日常劳动素材能体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交往互动与身体力行,可以提高受教育者在既定劳动情景中的伦理认知与价值判断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情感移情的教育作用,让受教育者到特定的劳动场所去体验劳模在劳动活动过程中的伦理情感,用劳模的精神内涵去感召学生的劳动价值取向,在劳动体验的情境中培养学生劳动光荣的认同感。

4.推动社会形成尊重和崇尚劳动的伦理认知

劳动伦理培养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个社会问题。如果社会伦理氛围存在追求好逸恶劳、不劳而获,诚实劳动得不到应有报酬的风气,那么学校的劳动伦理教育也很难取得好的效果。由此,劳动的培育还须做好学校劳动教育与社会伦理认知度的有机结合。劳动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不同劳动者都能感悟到劳动的真实意义,并通过自身劳动努力实现属于他自己的价值目标,这就要求社会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效率与效能,更应将劳动价值置于基础和优先的位置上,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要依靠劳动者,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也应该为了劳动者。并且相对于人们普遍重视的效率问题与技术问题,如何正当地对待劳动与劳动者的伦理问题更具有根本性的价值。当然,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社会伦理并不能通过简单的理论说教就能实现,它需要社会坚持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关注并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为劳动者提供全面的权益保障。保护劳动者是实现尊重和崇尚劳动的重要条件,实实在在的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唯有如此,劳动者才能获得真正的尊严,尊重和崇尚劳动的伦理认知也才能成为社会的意识自觉和价值认同。人们就不仅仅在“劳动挣钱”中得到满足,更能从劳动的事业中得到升华,一个以劳动伦理形塑为核心的劳动教育的科学路径也会自觉形成。

注释:

① 伦理与道德虽然含义和感受不尽相同,“伦”乃外序,“德”乃内心,伦理指外,道德向内。但无论中西,伦理作为群体规范与道德作为个体行为,的确紧密联系,群体规范應表现在个体道德行为和心理上,个体道德行为和心理一般正是群体规范的呈现。两词一般常常约定俗成,不做或极少区分。参见李泽厚:《伦理学新说述要》,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9年,第24—25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8.

[2]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M]. 彭刚,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253.

[3]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J].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20(Z2):2-11.

[4]檀传宝.劳动教育教育论要:现实畸变与起点回归[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38.

[5]涂尔干.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M]. 渠敬东,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12.

[6]高兆明.制度伦理研究——一种宪政正义的理解[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67.

[7]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6-04-30.

[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49.

[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50.

[10]怀特海. 教育的目的[M]. 赵晓晴,张鑫毅,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53.

[11]刘向兵.新时代高校教育论纲[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3.

[12]雅思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 邹进,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4.

[13]檀传宝.劳动教育教育论要:现实畸变与起点回归[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60.

[14]阿伦特.人的境况[M]. 王寅丽,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96.

[15]刘向兵,曲霞,黄国萍. 高校劳动教育体系化构建的学理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21(09).

[16]马志霞,黄朝霞.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核心内容及实践策略[J]. 中国大学教学,2021(10).

[1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 人民日报,2020-03-27(001).

[18]刘向兵.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施体系建构研究[J]. 劳动教育评论,2020(3).

[19] 麦金太尔. 追寻美德:道德理论研究[M]. 宋继杰,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189.

[本文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校级科研项目“公共伦理的维度与实践”(21XYJS007)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周晓燕]

作者:刘泰洪

教学过程中惩罚教育评论论文 篇2:

浅谈大学实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

【摘 要】本文对大学实验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情感教育中应采取何种策略两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其中体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对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大学教育 实验教学 情感教育 情感策略

实验教学是大学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动手能力,使他们能适应将来工作的需求并具有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所以实验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有些老师通常把实验教学简单理解成“讲”和“监”,即先给学生把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等讲好,接下来扮演“监工”角色对学生的操作进行监督,整个过程机械而单调,缺乏情感表达与交流,也很少从情感的角度看待和解决问题。这种缺乏情感教育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很难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1、实验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情感教育并不是新概念,关于它的研究很多,在实践中也得到很好的效果,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中[1-6]。然而,在实验教学中情感教育似乎很少被提及,原因可能是老师觉得它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不大,而且可能有点矫情。与之相反,笔者认为实验教学由于有着面向学生少、师生直接接触时间多等特点,情感教育发挥作用的效率更高,也愈显重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而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只能通过情感教育来完成。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对学生有诸多要求,如实验操作要规范、遵守实验纪律、保持实验良好秩序等。尽管这些都是合理要求,但在执行过程中忽略情感因素则效果不明显。因此,硬性要求要辅以软性的情感诱导才能容易被接受。

二、教学中需要老师不时给学生灌输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只能在感情教育的潜移默化过程中完成。大学教育不仅教授学生专业方面的知识,也要教授学生做人的知识。人的行为受情感影响,情感教育能帮助学生对任何事都能树立正确的情感,使行为不至于失去偏差。实验教学中师生浑然一体,学生更易受到老师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影响。

三、正确的情感教育可以减小实验事故发生的概率。实验有一定的风险性,如烫伤、腐蚀、触电、中毒、起火、爆炸等事故均可能会发生,引起的严重后果谁也承担不起。在情感教育中,我们可以关心比较粗心的学生,不时提醒他要注意实验安全;可以从情感上正确对待每个学生,避免他们报复性地毁坏实验仪器而留下隐患;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关怀,相互提醒,集体养成的安全的操作习惯。

四、情感教育也是实验室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对于理科尤其是化学物理专业的学生,他们有相当多的时间是在实验室度过的,情感教育可以让学生喜欢实验室,喜欢呆在里面进行研究,这样他们的动手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为将来可能的科研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实验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策略

情感教育讲求方法,这些方法我们统称为情感策略。在实验教学中应该采取哪些策略呢?根据多年的实验教学经验,笔者总结出一些经验,现与读者分享如下:

2.1、把自己塑造成富有情感且善于表示情感的个体

如要用情感影响别人,自己必须先是个富有情感的人。如要让情感发挥最佳作用,则需善于表示情感。在带实验的过程中,老师有很多机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当学生做出漂亮的实验结果时应表示赞赏、当学生实验不顺利时应予鼓励、当学生不小心打破仪器时要安慰、当学生态度不端正时要及时指正等等。但表达这些情感不能流于表面,而要发自内心。比如当学生交上来的实验结果很好时,不能只简单说个“好”字就行,而是要把结果认真看一遍,然后指出好在哪再夸奖,这样学生不会觉得老师的表扬只是一种敷衍。鼓励实验完成较慢的学生时要面带微笑,用眼神给予信心,不要因为学生可能耽误你的时间而呈现哪怕是一丁点不耐烦。当学生打破仪器时,老师的感情是最复杂的,因为按照规定学生要部分赔偿,老师于心不忍但又爱莫能助,也不能伟大到替学生赔。对于这种情况我认为最好的情感处理是先关心学生有没有被伤着,再和学生一块收拾现场,等实验结束了再让学生登记同时安慰学生说不一定赔(善意的谎言,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让时间慢慢冲淡此事)。

如果老师富有情感,学生从这里可以获得称赞、鼓励、安慰、信心、纠正、理解等,这有助于学生保持一个健康情绪去完成每一次实验任务。如果老师善于表达,师生关系就比较融洽,老师的教学理念就能得到有效的执行。但要做到这两点需要我们经常地实践与反思。只有当你能做到面对任何情况都可以不带一丝伪然自然而然地产生正确情感时,你才能说是成功的。

2.2、处理矛盾冲突的情感策略

由于实验教学中老师与学生近距离接触,矛盾冲突发生的可能性变大,处理不好容易伤害到师生关系。实验教学中的矛盾冲突的起因通常有三种:一、学生达不到老师的期望或老师达不到学生的期望;二、师生在实验认识上的不一致;三、个性抵触。下面就这三种情况分别谈谈应对的情感策略。

实验教学中老师对学生都有个要求标准,但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通常总有个别学生达不到要求,比如实验没好好预习、数据不认真处理等等。碰到这种学生老师一般出于责任心敦促他们改正,但往往效果不佳而失去耐心,最后可能在心里给他们定位为“烂学生”。这种定位可能会让老师做出一些报复性或惩罚性的情感行为,如讨厌、偏见或评分偏低等。差生在学业上可能会遭遇补考、重修或降级的挫败,其实是可怜一族,因此我们应该给予的是情感关怀而不是情感惩罚。碰到这样的情况,我的处理方法首先是保持平常心,即认为这是客观存在的正常现象,不能做任何影响情绪的解读;第二不能漠视这种现象,带着正确的情感去解决这件事。在我身上就有个一次成功案例。我曾经带过一个实验态度不端正的学生,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都不认真完成,多次劝说也不改。我曾想过不再理他,等到期末考试时对他重点“照顾”让他品尝一下苦果。但教育中惩罚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手段,所以后来我找到一种方法,即在实验结束后让他单独留下来,以平和的态度要求他认真完成预习或实验报告,并给他解答不懂的地方。不难想象这种方法可以得到很好效果。

学生对老师的期望比较单一,就是希望老师课讲得好,当学生觉得老师没讲好而老师却自我感觉良好时矛盾则发生。对此老师的情感反应可能是抱怨学生领悟能力低,也可能是灰心从而变得更加不自信。抱着这样的情感不可能解决问题,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不要想当然使情绪波动,而是要主动与学生交流找出自己的不足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学生是能独立思考的个体,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有时可能按会自己的理解去做而不按书本或老师的要求来做。老师可能认为这样的行为是偷懒,有时会做出大声斥责等过激的情感反应,这可能让学生感到委屈。因此,看到此类行为首先不要抱着学生爱添乱的思想,而是要也了解学生为什么这么做,如果他真的偷懒他会心虚而停止这种行为,如果他有某种理由可以跟他交流再指正。如精确称取样品时一般要求先用托盘天平粗称再用电子天平细称,这样可以减少直接在电子天平上加样的次数,使电子天平尽量保持干净,但有个别学生会省略粗称环节而直接细称,把天平弄得很脏。这些学生可能只注重结果(毕竟这样也可以精确称取样品)而忽略对仪器的损害(不是自家的不心疼)。在此案例中我采取委婉的劝阻方法,以下是我们之间的对话:

师(正常口吻):我不是说过要粗称再细称的吗?你怎么直接就称了呢?

生:老师,我慢慢加也可以得到精确结果啊。

师(手指天平底部):你看你这样把这里弄的好脏啊!会把天平弄坏的。

生:哦,不会的,称完我打扫一下就没事了。

师(编):前面已经坏好几台电子天平,今天实验员说谁要是这样称坏了谁负责。

生:呵呵!是吗?骗人的吧。(说完停止当前操作重新粗称)

读者认为这样的处理方法是不是更好。

如果老师与学生性格截然不同,则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由于个性抵触而引起的矛盾。比如说某个学生在做实验过程中表现过于活跃,爱说话爱表现,乱发表评论甚至给别的学生当起老师。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通常不能容忍,原因在于讨厌这种性格觉得他华而不实。虽然学生也存在问题,但如果我们采取这种情感则有对人不对事的嫌疑。我们有讨厌某种性格的自由,但不能在情感上假公济私,而要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去评估该学生的行为。如果他确实干扰了正常的实验秩序,我们可以以此为由去纠正他,但如果只是性格自然表现而对别学生没有任何影响,则可不必不把事态扩大化,静观其变。总之,出现个性抵触我们一定把握好对事不对人的情感原则。

2.3、情感交流与表示的公平性和差异性

在实验教学中与学生情感交流是了解学生的最佳途径,但是在情感交流过程中必须注意把握公平性原则。如在带实验过程中你想了解某个学生的老家在哪里,那么你必须也要问别的学生同样的问题,尽管你并不是想关心每个学生的老家在哪里,否则在别的学生看来你偏心不喜欢他们,给他们造成情感困扰,所以与每个学生交流是保证公平性的前提。情感表示的公平性则体现为同样的表现应该得到同样的对待。比如当两个学生的实验结果都很好时,你不能只表扬一个而疏忽另一个。我就犯过这样的错误,那位被疏忽的学生一直耿耿于怀而对我一直误解着,后来事情说明了但伤害已造成,不可挽回。所以情感表示的公平性可以避免对学生感情的无心伤害。

情感交流与表示还必须把握差异性原则。学生存在着性别、性格、兴趣爱好、心理素质、学习水平和家庭背景等差异,这必然要求你与每位学生交流的内容有所差异。在选择与学生的交流内容时要慎重,否则你的情感可能伤害到学生的情感。比如有一次我向某位学生打听他们班里学习较好的学生,在交谈的过程中我对那些学生表现出过度的兴趣,该学生并不乐意和我谈这个,找个借口提前终止了交流。后来我了解到该生学习成绩不是很好,我的表现可能让他认为我只喜欢成绩好的学生,伤害到他的感情,这就不难理解他的反应了。所以我建议最好与学生交流能激励他的内容,这样不但避免感情伤害也能起到鞭策的作用。

情感策略方法可能很多,但始终离不开两个“心”——爱心和耐心。爱心让我们有更多的责任心,而耐心让我们能从容地面对困难,坚持两个“心”能创造出轻松活泼的实验氛围,在该氛围中可以顺利实验我们的教育教学目标。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浅见,经过实践检验效果明显,但不够全面,希望同行继续给予补充。

参考文献:

[1]史俊.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教师的作用.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第25 卷,第 6 期,2008,762-765.

[2]郝教谊,乔万敏. 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第17卷,第3期,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69-72.

[3]万文芳. 浅谈大学生情感教育的策略与技巧.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8卷,第2期,2005,15-16.

[4]张干. 从大学生网瘾谈情感教育.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0卷,第4期,2007,499-502.

[5]毕孟琴,姜中元. 对高校教学道德情感教育举措的思考.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第8卷,第4期,2006,51-54.

[6]郑秀明. 关于加强当代大学生情感教育的思考.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6期,2008,108-110.

[7]邹霞.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情感教育.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卷,第5期,2008,221-224.

[8]孙垂青. 关注大学情感教育 改进大学英语教学.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6卷,第2期,2006,50-52.

[9]王秀娟. 让情感教育走进大学语言课堂.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第23卷,第4期,2007,40-41.

[10]李志英,王亚利,赵明根. 寓情感教育与大学化学教学中. 科学教育,第14卷,第3期,2008,20-22.

注明:本文系海南师范大学第五批教改项目

作者:韦吉崇 李 艳 纪明慧

教学过程中惩罚教育评论论文 篇3:

职业教育中价值观教育的比较研究与实验

近年来,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基层职业院校积极开展有关职业教育的重大课题研究。其中不少项目的研究与实验很有价值,取得的成果也很丰富,但可惜最后的结题材料却只是一大堆具体工作成果的罗列,而未能围绕项目主题进行必要的归纳与提炼。这样的课题能够产生的科研效应往往是比较有限的,甚至最后课题成果影响还不如最初课题组织规模那么大。作为一个科研项目的主持人,如何在把握课题组全体成员大量研究与实验具体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最终形成项目研究的主成果呢?我们来看看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余祖光研究员,是如何对他所主持的一项大型课题进行规范化的科研成果总结的,

余祖光,1951年11月生,曾在企业担任技术员和机电车间副主任,后任北京第一轻工业学校副校长;1990年调入原国家教委,历任职教司中专处副处长、综合处处长、司长助理等职,1994年至今任职教中心研究所副所长(副司级);目前兼任中国职教学会副会长,中华职教社常务理事,全国教科规划职教学科组成员;著有《职业教育改革探索论文集》、《职教改革前沿的探索》、《工作价值观的教育与探索》、《学会做事——在全球化中共同学习与工作的价值观》(译著)等。“职业教育中价值观教育的比较研究与实验”是由他主持完成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受到教育部领导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评价,以及众多媒体的广泛关注,这不但基于项目实施4年中在全国120多所院校开展的深度实验,同时也与课题负责人能够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对项目研究成果进行科学的总结和归纳提升直接相关。

一、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内容。课题研究对象为职业教育中的价值观教育,重点是工作价值观教育。其具体内容:一是工作价值观教育的理论研究与比较研究。研究工作价值观和工作价值观教育的内涵、外延,及其形成规律。进行相关国际经验借鉴、比较,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亚太委员会2005年出版的《学会做事——全球化进程中共同学习与工作的价值观》一书的研究背景、应用范围、使用效果情况,以及部分亚太国家职教领域的实施情况,并与我国教学实验情况进行比较。二是通过课程实验探索我国职业教育中工作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结合我国国情,研究课程范式,包括核心价值观的确定、课程框架、内容安排、呈现形式。教育途径包括课堂教学课程、活动课程、训练课程和专业渗透等。研究借鉴国际经验的教学方法、教学环境。以及建构主义学习方式,使体验教学、情境教学、互动教学等已在其他课程得到应用的新原理、新方法落实到工作价值观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中去。三是工作价值观教育的校企合作研究,包括职业院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研究;工业文化进校园和企业文化进课堂,校企合作中工作价值观教育的内容重点、实施方式、考核评价等。

2 研究方法。课题采取比较研究与实验的方法。在前期研究中采用文献分析、调查研究、比较研究方法:在实验过程中,采用案例研究、综合研究等方法。比较研究的内容以借鉴教科文亚太国际教育与价值观教育委员会的研究成果为主;调查研究内容以我国劳动力市场对劳动者价值观的要求、价值观教育的现状与经验为主,国际经验为辅:实验研究以价值观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为主,其中包括课堂教学、活动课和专业课渗透:最后将实验结果和理论研究成果加以整合、提升。

3 技术路线。根据以往在职业教育中借鉴国际经验的做法,采用“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四步骤技术路线。一是引进,在该阶段通过课题组成员仔细研读、全面领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相关研究成果,研究国内已有经验和相关国家的经验教训。为课题的开展提供具体的借鉴成果和较为系统的研究基础。二是消化,以中、高职院校为主,兼顾普通教育,选择若干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不同地区、不同专业)作为实验单位,开展对不同目标人群的价值观教育的多种实验,以取得多方位的研究成果。实验主要是以原著为蓝本的教学实验活动,目标是有选择地应用,抓住要领、取其精华,在实践中创造性发展。三是吸收,采用《学会做事》原著的课程模式和方法,以我国核心价值体系中有关部分为内容进行教学实验活动。重点解决三个问题:在教学内容上如何突出工作价值观方面的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如何强化理解、评价和行动等环节;在教育途径上解决课堂教育为主、活动课程不足、其他课程渗透不力的问题。四是创新,在国际比较研究和国内实验的基础上形成我国在职业教育中开展工作价值观教育的课程、教学模式建议方案,最终实现《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的若干意见》所倡导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方式,即“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结论与对策

课题研究和实验的结论是:工作价值观教育不仅对学校和学生重要,对社会和企业等用人单位也很重要。课题的实验和研究,探索了通过工作价值观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素质的要求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尝试弥补劳动市场和企业要求与毕业生素质的差距。课题的研究和实验通过具有时代感和中国特色的具体内容、方法、途径丰富工作价值观教育理论。课题在实践层面,利用多种手段和方式、案例和资源。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兴趣,为教师提供可操作的教学模式,提高工作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推动教学改革。同时,课题将通过中国案例和成功模式,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新的研究成果,实现“为可持续发展服务,在技能、知识和价值观等方面培养人类以可持续的方式生活和工作”的世界发展的共同目标。通过4年的研究和实验,课题总结出工作价值观在职业教育中的方法、途径和内容有:

1 突出工作价值观弘扬尊重劳动的文化。我国虽已跻身制造大国但崇尚技艺的氛围并不浓厚,虽然是世界职业教育大国但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程度却不够高。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辛勤劳动为荣”弘扬尊重劳动的文化不可或缺。工作价值观的基础就是尊重劳动和劳动者,工作价值观是价值观在劳动、工作领域的具体体现。课题组通过深刻领会和结合国情的再创造,理出了工作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比如,在人与人自身的关系上,工作价值观提出了最富有意义的工作的5条标准,其中一条为“能够全面充分发挥个人体力、智力、情感和精神潜力”。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在《学会做事》一书中选定的模块有“工作的意义”、“服务的价值”、“分享观点”、“安全地工作”、“维护公正的工作场所”、“创建创新的工作文化”、“界定质量和卓越”和“学做创业者”等。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优先选择了“我是链条上的一环”、“可持续的工作场所”、“对工作崇敬

的再发现”等教学模块。实验学校在进行“尊重劳动”、“服务的价值”两个模块教学时,举出了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判断,制造类学校对“界定质量和卓越”模块的教学有贴切的理解和恰如其分的做法,这样贴近学生生活、工作和未来的工作价值观教育内容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2 学生主动参与是工作价值观教育的好方式。工作价值观教育体系中的知、情、意、行统一的原则。我们并不生疏,但以往的实践却不够充分。近几年。本课题实验证明,四步教学法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工作价值观教育的主动权。在教学实验中教师们从转变角色人手,改变了师生关系,构建了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自身先体验、自身先感动,然后再点燃学生的情感,以平等的身份组织讨论和体验活动,创建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真实想法、真实情感的交流。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有赖于由内而外的自我反省、自我养成,要靠自己的亲身经历,用真心和诚心去感悟;要鼓励学生对教材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个人的感受和独特见解。因此,要让“学生去悟,去自我教育”,这将使其终身难忘。为此,教师要变为协调员、引导员,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参与主体,对此,我们的实验教师通过转变观念和态度做到了。

3 从借鉴到结合国情的本土化开发。关于本土化发展问题,一是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紧密结合热爱人民、热爱劳动、诚实守信、团结互助、艰苦奋斗、崇尚科学,同时增加热爱祖国、集体主义和为人民服务的内涵:二是增加与学生生活、职业贴近的内容,如通过学生参加广交会服务的体验加深对工作意义的认识,财会专业讨论安然事件、食品专业关注饮食卫生、大家共同关注安全生产和环境污染问题:三是宣传先进典型人物、劳动模范的理想与价值观,解决好价值观的底线标准与精英标准的结合;四是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结合,如学习“倡导良好的工作场所”时,同仁堂药店“同修仁德、济世养生”和海尔集团“着眼创新,注重品质,尊重个人,一切以客户为中心”的概括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把时代精神与民族文化传统结合起来。

4 职业院校工作价值观教育的途径。活动课开设、成长训练中的工作价值观教育研究、工作价值观教育的渗透方式、工作价值观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整合等都是经过实验学校实践的行之有效的途径。这些途径具有中国特色。适合青年学生,可以在职业院校操作,具有较强的推广性。

三、成果与影响

截至2009年底,包括前期试点课题,研究实验活动已经持续了4年,参与研究与实验的院校达到120多所,覆盖东部、中部、西部12个省市。参加教学实验的教师有800多人,接受工作价值观教育的本科和中高职学生累计超过20000人。出版专著6本,发表论文50余篇,多数参与学校都撰写了校本教材。这些研究成果为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中工作价值观教育注入了新的理念、内容和途径、方法。中国教育报、北京青年报、中央电视台分别报道了课题实验的情况,《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中国德育》等杂志陆续刊登了课题的阶段研究成果。根据参与课题研究院校的覆盖范围和实验开展的深入程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亚太委员会主任周南召教授认为中国在这一领域中的改革创新已经居于亚太地区领先位置。

1 从问卷看工作价值观教育的效果。为了评价本课题实验活动的效果,总课题组和各子课题组分别安排了测评活动。总课题组在实验开始之前。对7个实验单位的1550名学生进行了前测。在实验开展一个学期之后,总课题组又用同样的问卷对实验单位的学生开展了后测。综合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对于工作价值观的主要要素,如果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选择(由强到弱),排序大致为:诚信、工作的意义、守时、对劳动的认识、正确人生观、服务意识、自信、分享、宽容、安全、环保、全面健康、沟通、竞争、学习能力、创新和创业、职业规划。根据调查结果,职业学校学生目前在这些方面的选择排序大致为(由好到差):服务意识、沟通、对劳动的认识、学习能力、全面健康、竞争、安全、环保、宽容、分享、工作的意义、正确人生观、守时、诚信、自信、职业规划、创新和创业。由此可见,目前青年人的职业素质及价值观离用人单位的要求还有比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守时、诚信、工作的意义方面差距明显,所以在职业学校加强对学生工作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从前测与后测的对比看,调查收到的后测问卷虽然数量不多,但可以看出学生在参加工作价值观教育的实验后在认知层面上的进步。如在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方面,对工作意义的认识上,选择“为他人和社会做贡献”的比例上升了3个百分点,认为工作是“值得做的”比例也上升了近3个百分点;在诚信的问题上,认为“作弊不对,要受到惩罚”的上升了3个百分点:在环保意识方面效果最为显著,上升了12个百分点。上述数据并不能完全说明价值观教育的效果,但至少说明学生在认知方面是有所提高的。

2 从案例看工作价值观教育的效果。一是学生在情感和价值观内化方面的效果。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在实验过程中改“压迫式”教育为“开放式”教育,每堂课的出勤率均在95%以上,甚至一些不在册的学生也主动来听课,参加活动。这表明“学生对思想素质教育课存有逆反和排斥心态”这一判断是不正确的,他们排斥的不是思想素质教育,而是空洞的、说教式的教育方式。湖南株洲中等职业学校在拓展活动中开展价值观教育实验。在情感层面效果显著。学生将这种情感迁移到学习生活之中,能使学生提高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感,增强班级凝聚力,增进学生的交流,进行和谐的沟通,融洽同学间的关系,营造出和谐班级氛围。北京联合大学的学生在学习“尊重与包容”后写下心得:“有人说成功需要金钱与权力,也有人说成功需要勇气和魄力,更有人说成功需要雄心壮志。然而。真正意义上的成功需要尊重与包容,尊重是基石,包容是关键。”山东肥城高级技工学校的学生在听了关于“情绪管理”的讲座后,感到“这样的讲座很新鲜,我很喜欢。原来情绪是可以调节和控制的。过去我认为自己天生的就是好发火,不能改变。以后我要多向老师请教,好让我情绪稳定,这样对自己和周围的人都有好处”。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作用的转变。在实验活动中,一些学校注意突破传统教师作用的局限,将教师定位为协调员。教师向协调员的转变在于通过真实的体验和情感的传递,引导学习者能够对自己原有的观点进行反思,能够对不同的观点作出正确的评价,从而引导学习者去改变自己的行为,形成正确的态度。有的实验单位还将教师的作用进一步拓展,不局限在课堂教学中,而且深入班级活动之中。通过实验活动,教师自身也有比较大的收获。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自身的职业道德也得到了提升。山东鄄城县职教中心的老师把教学实验的特点和效果作了形象化概括:课堂成车间,活动更新鲜;洒下歌声,带来欢

笑,三分幽默,十分活跃。教师引着学生走,学生推着教师行。讨论与争辩,朗诵加演讲,互动与评说,合作共分享。与学生同感悟,师生共成长。没有说教,多了微笑,征服了上课睡觉。没了晚寝吵闹。山东经贸职业学院的老师们在价值观教育的亲身实践中感受到师生是平等的关系,只有在民主、宽松、开放、诚恳的氛围中,才能让学生得到真情体验。他们说,职业学校的学生也是新时代的劳动者和创造者,同样应得到教师的尊重,我们有责任帮助他们重整旗鼓,树立信心。三是价值观教育给学生自身带来的改变。北京供销学校通过开展价值观教育,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强。经过价值观教学,学生在自尊、自信方面比刚来学校时有了明显改善,也能够理解自强、自立的意义。学习“生存发展依赖职业”、“服务的价值”等专题后,学生的就业观念出现可喜的变化,逐渐理解工作的意义,劳动在人生中的价值。对于第一份工作,学生不再过于挑剔,而是关注工作岗位和自己职业个性的匹配情况,怎样完善和提高自己,使个人在工作中获得全面发展,为社会做贡献。四是学生行为层面的变化。北京外事职高的学生在学习了“尊重”的价值观后。不仅学到了知识,明白了今后做事的方法,更明白了做人的学问无处不在的道理。同学们更加懂得了尊重的真谛,相互关系更加融洽和谐。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参与了《学会做事》的教学实验后,由100多名选修了此门课程的学生共同创作了一台主题为“我们的未来”的演出,同学们在节目中流露出的真情实感深深打动了每一位观众,他们在校内外演出了近十场,有上千人观看。

3 从社会反响看工作价值观教育的效果。课题前期研究在引进《学会做事》一书的过程中,2005年9月《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就开始连载该书的介绍和主要课程模块的译文,引起了职教学界的关注;自2006年起又连续刊登了谈松华等8位教育界专家对该书的评论文章,引发了广大职教工作者对职业教育中价值观教育改革的深入思考。在中国职教学会领导的鼓励下,课题负责人翻译了《学会做事》一书,2006年5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并前后3次印刷,受到读者的欢迎。课题研究伊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中国教育报》等都有专栏报道。北大平民学校首届课程班就开设了《学会做事》一课,深受农民工朋友们的欢迎,也得到了北大党委书记闵维方教授的肯定,中央电视二台“第1时间”栏目2006年10月以《平民学校重现北大》为题做了报道,《北京青年报》2007年1月也进行了报道,《职业技术教育》杂志长期跟踪报道了课题的研究进程和阶段成果,《全国政协报》等媒体对课题也十分关注。2007年在中国教科文全委会、联合国教科文职教中心和天津市教委联合召开的“国际职业技术教育论坛”上。课题组8位研究人员参加了“职业教育中的价值观教育”圆桌会议,进行了学术交流。

4课题研究和实验的创新。经过3年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在比较广泛的范围内,建立了我国职业教育中价值观教育课程的新范式,实现了从重内容向重过程、从重认知向重评价、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3个转变。课题实验范围不断扩大,参加的学校从10多所扩大到120余所,参加的教师达到数百人,编写了公开出版物和校本教材近10本。总结课题的整个研究过程,我们认为在如下方面实现了工作价值观教育的再创新。一是通过国际比较研究汲取了职业教育中价值观教育的新思路。坚持“引进——消化——比较——创新”的思路,教学上努力体现学习者的个性化、课程的职业化、内容的本土化。教学资源注意三个结合: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与学生思想实际的结合,与职业教育特点的结合。探索了多元化课堂教学样式,体现在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资源多样化、课堂气氛民主化、考核方法过程化、教学方法交互式、学习方法体验式、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二是在教学内容上突出了工作价值观这个重点。工作价值观与基础价值观——劳动的尊严紧密相关,是全部生活领域价值观向工作领域的延伸和扩展,也是企业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以此为重点可以集中研究实验力量,紧密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在课堂教学取得突破之后顺利向活动课程、专业渗透。以及与职业指导相结合,直至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最后企业顶岗实习阶段的渗透。三是发展了奎苏姆宾的四步循环教学法。在处理“四个层面”的衔接和各层面内容的切人中,我们的创新在于:强调知晓层面“数据的收集”、理解层面“案例的引入”、评价层面“情感的交流”、行动层面“活动的设计”。四是探索了工作价值观教育的多种途径。开展了课堂教学、活动课程、成长训练、专业渗透、课程整合、成功教育和第二课堂等多种多样的教育途径的教学实验。研究试验证明,我们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职业教育中价值观教育的新范式,从课程结构到教学方法,都具有可推广性。通过试验,我们也找到了把价值观教育整合到职业教育中的成功做法。

四、改进与完善

课题研究由于时间和经费的制约,其深度和广度都还有不小局限。主要是课题成员中的行业、企业参与不足,不能与整体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结合进行;同时我们的成果与国际交流得还很不充分,这些有待于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地拓展和深化。课题研究的改进与完善方面有:

1 将工作价值观研究实验的参与者扩大到企业。教育部副部长鲁昕2009年12月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大赛颁奖会上提出,职业教育要努力做到“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指出了职业教育文化建设和校企合作的改革方向。事实证明只有把职业学校和企业的力量整合起来才能完成现代工业文化建设、先进企业文化建设和职业院校文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校企合作开展工作价值观教育,将成为职业教育进一步改革创新的优先领域。

2 将工作价值观研究实验范围推广到更多的院校。工作价值观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现代工业文化和先进企业文化建设也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完成这一重任绝不仅仅是职业教育的任务。合格公民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高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阶段,职业教育更是义不容辞。工作价值观教育在任务上需要各级各类教育共同承担。从工作资源上也需要动员整个教育系统的科研力量与人才支撑。

3 将工作价值观教育与相关的课程结合起来。工作价值观教育往往与通用能力培养密不可分,应当将工作价值观教育与相关的课程结合起来,推动整体教学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工作价值观教育的主要载体是课程教学,包括文化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训实习课,因此,研究可行有效的渗透方式方法仍需要进一步深入进行实验。工作价值观的教育需要一个有利的环境,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一定要跟上,同时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与工业文化、企业文化也是一脉相承的,这个“脉”就是工作价值观。

4 将工作价值观教育的研究进行国际推广。中国经济正在走向世界,建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大国形象,具有中国特色科学发展、可持续模式的现代工业文化也应当走出去。我们不仅要有宣传中华传统文化的孔子学院,也要有享誉世界的中国制造文化和中国创新创业文化。课题可以通过中国案例和成功模式,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新的研究成果,实现“为可持续发展服务,在技能、知识和价值观等方面培养人类以可持续的方式生活和工作”的世界发展的共同目标。

作者:余祖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以问题为导向的毕业设计论文下一篇:公路工程建设与工程预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