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方法论文

2022-04-19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方法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目的:综述抗心律失常药物靶向性的作用机制、分类、构效关系及研究新进展。方法:回顾性查阅和检索国内外最新靶向性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有关文献。结果:本文综述了新型靶向性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构效关系及研究新进展有助于临床合理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及研发新药提供借鉴。结论:新型靶向性抗心律失常药物依据循证研究结果,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方法论文 篇1:

从心力衰竭指南看中医整体观念的重要性

摘要: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病情复杂,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已成为国际社会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各国重点防治研究的疾病。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中国、美国、欧州心力衰竭指南更新特点,追踪其变化的病理生理基础,认为心力衰竭指南的更新与中医整体观念不谋而合,并从心力衰竭指南的分期分级、药物治疗等方面,探讨心力衰竭治疗中整体观念的重要性。

关键词:心力衰竭;指南;中医;整体观念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4.06.001

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病情复杂,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目前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各国重点防治研究的疾病。20世纪90年代以来,心衰的基础研究与治疗有了一定的突破,各国的心衰诊治指南也在不断更新变化,重点从治“病”变为治“人”,更加关注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一变化与中医临证强调的整体观念不谋而合。笔者现通过分析近年来我国和欧美地区心衰指南更新特点,追踪其变化的病理生理基础,并从其分期分级、药物治疗等方面,探讨心衰治疗中整体观念的重要性。

1 心衰指南更新现状

1.1 美国

1995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学会(AHA)首次公布了心衰诊断和治疗指南,2001年,《成人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开始采用新的心衰分级方法,该分级方法根据心衰的发生、发展进程将其分为A、B、C、D共4个阶段,2005年修订版沿用此方法,并根据不同阶段分层阐述了治疗措施,更易临床操作。2009年更新了《成人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该指南增加了住院心衰患者处理内容,规范了急性心衰住院患者处理措施,详尽阐述了明确心衰原因和诱因的途径及院内药物、器械的正确应用,提出了患者出院注意事项,重申药物治疗仍然是心衰治疗的基石,强调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心衰(不论有无症状)治疗中的地位,如当ACEI不能耐受时,可使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对症状性心衰、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且有液体潴留者,建议首先使用利尿剂,所有症状稳定的心衰和LVEF降低的患者建议使用β受体阻滞剂。这一时期,加压素受体拮抗剂、他汀类治疗心衰和ARB治疗舒张性心衰的临床试验均为阴性。研究显示,B型利钠肽治疗心衰,有的对肾脏有损害,有的对病死率的影响尚不明了。因此,药物治疗没有新的进展[1]。但该指南对某些专题作了切合临床实践的深入阐述,并调整了关于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及心脏再同步治疗的治疗建议。

1.2 欧洲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在1995年、1997年、2001年、2005年、2008年版心衰指南基础上,于2012年发布了新的心衰诊断治疗指南[2]。该指南重视对心衰的诊断,详细阐述了各种诊断手段的应用策略和价值,对临床医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在治疗方面以药物种类为线索,介绍了各类药物在心衰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另外,2012年指南强调了脑钠肽在心衰诊断中的界值及意义,清晰定义了射血分数降低的收缩性心衰(HF-REF)和舒张性心衰(HF-PEF)的诊断条件,明确了心衰患者需要进行的辅助检查项目,强调了甲状腺激素测定的意义,提出了心衰的治疗目标,即缓解心衰的症状及体征、防止再住院及改善存活[3]。其推荐用于所有心功能Ⅱ~Ⅳ级心衰患者的药物有:ACEI/ARB(如不耐受ACEI)、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均为Ⅰ类推荐/证据水平A级),且在药物治疗上明确了起始药物及应用顺序,增加对窦房结起搏电流抑制剂伊伐布雷定的推荐应用,扩大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应用范围。在HF-REF的药物治疗方面,进一步降低了地高辛的应用地位,将之作为在药物及心脏再同步化并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CRT-D)治疗后的辅助用药。

1.3 中国

2002年,我国公布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CHF)治疗建议》在CHF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7年发表的《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吸取了国外指南的优点,纳入循证医学的新进展,补充了我国的流行病学资料,并采纳一些研究成果,以符合我国的国情,便于广大临床医师遵循。该指南强调了心衰发展的全过程及其预防,介绍了心衰发生和进展的各阶段,即从只有心衰危险因素(A阶段)到终末期心衰(D阶段)发生和进展的全过程,突出危险因素的控制,注重从源头遏制心衰,强调预防为首要目标;指南还肯定了利尿剂的基础地位,重申针对过度激活的交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生物学治疗”必要性。

综上所述,21世纪心衰指南最大的突破就是确定了针对心肌重构、以神经内分泌抑制剂为基础的治疗;此后更新、修改的指南在遵循这一原则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明确了许多长期有争议和困惑的问题,更增加了某些临床上棘手和(或)模糊的、热点的专题[1]。

2 心衰指南更新的病理生理基础

心衰药物治疗方案的演变与专业人员对其病理生理的认识变化是密切相关的。20世纪40-60年代的心肾学说将心衰的症状与心脏相关的肾灌注不足相关联,治疗上采用洋地黄和利尿剂;70-80年代,血流动力学理论备受关注,即在强心利尿基础上使用血管扩张剂,同时试用环磷酸腺苷(cAMP)依赖性强心药[4]。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现心衰存在严重的神经内分泌激素紊乱,由此产生“神经内分泌调控”治疗模式,ACEI/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在心衰治疗中受到高度重视。现已明确,造成心衰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肌重构,即一系列复杂分子和细胞机制造成心肌结构、功能和表型的变化[5]。在初始的心肌损伤(心肌梗死、血液动力负荷过重、炎症)以后,有多种内源性的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如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内皮素等)的激活,使心衰患者均有循环水平或组织水平的升高;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系统的长期、慢性激活又促进心肌重构,加重心肌损伤和心功能恶化,后者又进一步激活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系统等,形成恶性循环。

3 治疗

随着对心衰病理生理认识的更新,慢性心衰的治疗有了值得注意的转变,即从短期血流动力学/药理学措施,转为长期的、修复性的策略,目的是改变衰竭心脏的生物学性质。心衰的治疗目标不仅仅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针对心肌重构的机制,防止和延缓心肌重构的发展,从而降低心衰的死亡率和住院率。心衰的治疗覆盖了心衰所有的发生发展阶段,即涉及“防”和“治”。

3.1 心衰分期与分级

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根据诱发心衰症状的活动程度将心功能分为4级;美国ACC/AHA 2001年版《成人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将心衰分为A、B、C、D共4个阶段,旨在完善NYHA心功能分级而非替代,突出了预防及早期发现有症状心衰的重要性,能够指导临床医生客观地识别患者病程状况,针对性提出了适宜的治疗策略。我国目前的心衰指南也采用ACC/AHA的分期方法。

ACC/AHA新的分期方法重视心衰的预防,与中医“治未病”思想类似,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强调“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观其发生、发展过程,各种诱发因素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做好心衰防控,可围绕“虚”、“瘀”、“毒”展开,以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依据其病理特征,将重点放在诱因的预防上,更能体现中医“治未病”思想[6]。治未病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是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制定的。新的分期方法包括了发展为心衰的危险因素(A阶段)和心脏结构变化(B阶段),提出在左室功能不全或症状出现之前即采取治疗措施可降低心衰的病残率和死亡率,强调医患双方应高度重视并控制这些危险因素,更加注重从心衰发生的源头和进程上阻断心血管事件链,切实做到以预防为首,阻断心衰的发生和发展。另外,新的分期与分级也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理念,如治疗方案随病情而变,根据分期不同而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原则,正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体现。

3.2 药物治疗

传统观念认为心衰是由心脏泵衰竭引起的血流动力学紊乱,治疗方法被简化为强心、利尿、扩张血管。1987年应用ACEI治疗心衰的临床试验(CONSENSUS),使心衰死亡率降低27%,奠定了神经内分泌抑制剂治疗心衰的基础[7]。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研究人员在ACEI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又进一步使心衰死亡率降低34%~35%。经过多年的实验研究,基于循证医学的原则,新的常规治疗或标准治疗已取代了传统方法。2001-2002年,中国、美国和欧洲心衰治疗指南均认为,CHF的治疗应是以神经内分泌拮抗剂为主的三类(利尿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或再加上地高辛的四类药物的联合应用。利尿剂的合理应用是CHF治疗的基石,较其他药物可以更快地改善患者症状;ACEI为第一类被证明能降低心衰病死率的药物,不仅可使患者症状缓解,还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预后及生存率、抑制心肌重构,是治疗CHF的首选药物[2]。在利尿基础上,ACEI应尽早应用于所有阶段的CHF患者。β受体阻滞剂能够使心衰时交感神经产生的毒性作用阻断,不仅使患者临床状况、心脏功能得到改善,还可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率,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衰的独特之处就是能显著降低猝死率41%~44%[8]。地高辛是治疗心衰最原始的药物,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住院率。

但是,一种药物仅作用在一个生理控制位点上,每种药物都有其局限性。从治疗心衰四类药物的联合应用可以看出,其目的在于干预多种机制,添加、补充药理作用,减少不良反应,改善依从性,联合用药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手段,是治疗心衰的基础,这种“联合”本身也反映了“整体”治疗要求。

4 “整体性”是提高疗效的立足点

传统中医典籍中无“心力衰竭”之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属于中医“喘证”、“怔忡”、“心痹”、“水肿”等范畴。中医学整体观念内涵主要体现在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各个部分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而且,人体与自然界也是密不可分的,自然界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人体。

CHF治疗模式随着时代进步逐渐发生变化。从历年心衰指南的变化可以看出,其治疗思想与中医“整体观念”不谋而合,突出体现了机体、病程、治疗是一个整体的理念。当把心衰的发生、发展全程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时,其治疗的每一阶段、每一步就更具针对性了。ACC/AHA分期和分级的实质是重视患者的个体特征,并将不同阶段的治疗(含“治未病”)纳入整体治疗体系,为整体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服务。心衰的生物学治疗开辟了治疗新纪元,其核心是抑制与心肌重构有关的刺激、介导因素,从而改善心肌的生物学功能。这表明脱离了整体观念,任何一种生物学治疗都是不完整的,因为影响心肌重构有关刺激、介导因素本身就是复杂的,甚至是未知的。

人体每个脏腑、组织或器官各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在结构上彼此衔接、沟通。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联络作用,以五脏为中心,构成了心、肝、脾、肺、肾5个生理系统,即五脏一体观。机体某种内脏器官的功能异常,不仅由某一具体器官的功能异常所导致,也能由其他器官的功能异常引起,即中医五行生克乘侮等生理病理机制。从新的指南中可以看出,心衰不仅是“心”本身的病变,肺、肾等其他器官也会受其影响,出现各种病症。神经内分泌的激活不会只涉及单一器官或组织,往往会调动多个器官参与,因此,心衰干预需要针对整个机体。虽然今后对心衰病理生理机制认识还会有新的进展与发现,甚至会出现颠覆性变化,但对“人体是有机整体”的认识,现代医学与中医是一致的。

形体与精神是生命两大要素,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是统一性的反映。近年来,现代医学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与中医学“人与自然统一性”的整体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我国2007年心衰指南加入了心理和精神治疗,是对指南中整体观念的进一步补充。

中医整体观念体现出了一个完整的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自然”医学模式。我们可从中得到启发,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指南。如天人相应理念主要是揭示在预防疾病及诊治疾病时,应注意自然环境及四时、气候等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而目前心衰指南缺少季节、气候、地域等方面内容。事实上,这些因素在心衰的诱因、病因方面是有一定影响的。

5 思考

随着分子生物、细胞生物学及基因工程的深入研究,新的理论和治疗观点不断涌现,对药物也在不断进行重新评价。但在临床应用方面,洋地黄强心苷类药物仍然是治疗CHF的经典药物之一,其优点是增强充血性心衰心脏的收缩能力却不增加心肌耗氧量,但最大缺点是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因此临床使用安全性差,且容易导致致命性的心律失常。2012年ESC心衰指南在HF-REF药物治疗方面,进一步降低了地高辛的应用地位,将之作为在药物及CRT-D治疗后的辅助用药。由此联想到中医药治疗心衰的现状,如近年来流行用大量附子等有毒性、大热的药物来治疗心衰,短期内效果显著,但大量或长期使用会给人体带来哪些不良反应,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反思。

鉴于我国许多心衰患者服用中药的现状,中国心衰指南一直缺少中医干预的内容应是其不足之处。因此,今后还应就此加以完善和补充,从而更好地服务患者。

参考文献:

[1] 戴闺柱.21世纪慢性心力衰竭指南演变的启示[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37(10):867-869.

[2] McMurray JJV, Adamopoulos S, Anker SD, et al. ESC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 2012:The Task Forc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 2012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Develop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Heart Failure Association (HFA) of the ESC[J]. Eur Heart J,2012,33:1787-1847.

[3] 崔炜.2012欧洲心脏病学会心力衰竭指南更新要点[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2,17(5):324-326.

[4] 赵水平,胡大一.心血管病诊疗指南解读[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3.

[5] Colucci WS. Molecular and cellular mechanisms of myocardial failure[J]. Am J Cardiol,1997,80:15L-25L.

[6] 窦荣海,温鑫洋,金华.从虚、瘀、毒探析心力衰竭的中医干预策略[J].中医研究,2013,26(6):10-12.

[7] The CONSENSUS Trial Study Group. Effects of enalapril on mortality in severe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Results of the Cooperative North Scandinavian Enalapril Survival Study (CONSENSUS)[J]. N Engl J Med,1987,316(23):1429-1435.

[8]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076-1095.

(收稿日期:2013-09-09;编辑:梅智胜)

作者:温鑫洋 窦荣海 金华

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方法论文 篇2:

新型靶向性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展望

【摘 要】目的:综述抗心律失常药物靶向性的作用机制、分类、构效关系及研究新进展。方法:回顾性查阅和检索国内外最新靶向性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有关文献。结果:本文综述了新型靶向性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构效关系及研究新进展有助于临床合理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及研发新药提供借鉴。结论:新型靶向性抗心律失常药物依据循证研究结果,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关键词】靶向性;抗心律失常药物(Antiarrhythmic Drug)

心律失常指起源部位、心搏频率、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所引起的心脏节律的异常。其中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可发生于有或者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发病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对生命和健康构成威胁,可显著增加心血管事件的住院率和死亡率,尤其是卒中的发生率。2012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心房颤动治疗指南将其分为5类,首次诊断的房颤、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长程持续性房颤、永久性房颤。房颤的治疗5项原则:抗凝治疗、预防血栓栓塞形成、缓解症状、基础治疗和诱发因素控制心室率,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即控制节律。非药物治疗有手术、射频、电击除颤等治疗手段,但因为其操作有难度易于复发以及并发症等原因,药物仍为一线治疗的首选。本文就近年来有关新型靶向性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机制、分类、构效关系及研究新进展的部分文献资料综述如下:

1 靶向性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构效关系

现有的靶向性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结构具有多样性,这可能与该类药物作用于多类型的离子通道有关。

1.1 甲磺酰胺基是阻断Ikr所需要的药效基团。在化合物结构中引入甲磺酰胺基对于提高靶向活性和消除负性肌力至关重要。许多靶向性药物具有甲磺酰胺基并且具有相似的医学生物学特征,若以乙磺酰胺基或三氟甲磺酰胺基取代甲磺酰胺基化合物的靶向性是下降的。但由于不同化合物的靶点结合部位不同,引入更多的甲磺酰胺基并不一定都增强靶向活性,只有在化合物的适当部位引入甲磺酰胺基才对Ikr离子阻滞有意义。

1.2 复合型靶向性药物结构更具有多样性。可以从下途径设计复合型靶向性药物:(1).以现有靶向性药物为先导物进行结构改造,如以胺碘酮的结构为基础,发现该药的结构类似物也具有多重作用机制。如决奈达隆(Sanofi-Aventis, Bridgewater, New Jersey, USA),SSR149744C(Sanofi -Aventis, Bridgewater, New Jersey, USA)和ATI - 2042 (Aryx Therapeutics, Fremont, California, USA)等胺碘酮族化合物。(2).在靶向性药物结构的基础上,模拟其他离子通道阻滞剂的结构特征,对于开发复合型靶向性药物也有一定的意义,如钙拮抗剂维拉帕米类似物,通过模拟其结构特征,在靶向活性中成功引入了钙拮抗活性。(3).具有手性的靶向性药物,其对映体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特征一般都会存在差异,如d,l-索他洛尔,能同时阻滞Ikr和β受体,而d-选择性较高,可阻断Ikr却无β受体阻滞作用,因此研究靶向性药物时应注意其具有手性的药物,其不同的对映体及消旋体的作用机制可能不同,深入研究这些异构体的结构差异将有助于了解药物的作用靶位,从而为药物的设计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

1.3 Iks阻滞剂结构的共性:(1)、有一个或几个被亲水基团隔开的芳环;(2)、有间隔的6个键的2个氢键接受体;(3)、有苯磺酰基基团1-R-4-烷基-苯基(R为任意基团)。(4)、具有Iks阻滯活性的化合物具有2个苯酰氨基,对Iks有较好的活性和选择性。(5)、对于分子的极性氮原子,适当延长其取代支链烷基能增强活性,且其立体选择性对活性影响不大,但与苯环连接的杂环若为异脲和噁唑,则无活性。

2 靶向性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

迄今的证据表明,触发因素和适当的基质改变以维持折返和电活动的持久异常,并引起收缩结构重塑是房颤的特征性改变,现代分子和细胞技术极大的促进了对基质细胞离子通道异常导致房颤的理解,同时高通量筛选技术发展,大大促进药物的最佳靶点的研究进展和新型靶向性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合成。国内尚无新型靶向性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统一分类,按其作用机制可大致分类如下:(1)、选择性作用于心房肌的药物,如维纳卡兰;(2)、选择性作用于缺血心肌的药物,如HMRl883和HMRl098/clamikalant等化合物;(3)、选择性抑制自律性升高的药物,如Ivabradine;(4)、选择性调节钙通道的药物,如JTV519;(5)、选择性作用于缝隙连接的药物,如Rotigaptide。

3 靶向性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机制

传统的抗心律失常药作用于心肌细胞不同的离子通道,通过改变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时程、不应期和电传导特性,或通过影响自律性心肌细胞的4相自动除极发挥作用。这些药物多数同时对多种离子通道、多种心肌组织部位均有治疗作用而选择性较低,例如用于治疗房性心律失常的药物,可能存在明显的致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因此,临床需要治疗更加有效并且安全性高的药物,从而使特异性的作用于心脏某个靶点的药物应运而生。已经证实心肌细胞存在许多离子通道,如某一离子的特定通道,和一种以上离子的共用通道。同时,目前很少有单独作用于一种离子通道的药物,不同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部位存在交集,这就使不同药物合用时,对离子通道的阻断致效应往往产生复杂的电学结果,致心律失常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另一方面,针对房性心律失常的药物往往对心室肌也存在作用,如目前最有效的胺碘酮类药物,由于其阻断钾通道的效应,使心房不应期延长,在治疗房颤的同时,也使心室不应期延长,QT间期延长,进而导致间断扭转性室速。

3.1 新型靶向性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靶点主要集中在七个方面:(1)、特异性的乙酰胆碱调节的K+抑制;(2)、作用于异常Ca2+电流;(3)、缝隙连接调节;(4)、Na+/Ca2+交换抑制;(5)、心肌扩张或心肌缺血诱发的ATP敏感性K+电流离子;(6)、作用于兰尼碱受体Ⅱ;(7)、靶向L型钙离子通道基因。

3.1.1 房颤反复发作导致心房有效不应期进行性缩短,有效不应期的离散度增加和传导速度减慢,主要是通过L型钙通道失活(短效)和减少L型钙通道表达(长效),进而减少L型钙内流(ICa,L)的效应来实现的,该效应可以缩短动作电位平台期,缩短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同时,房颤时,内向Ca2+电流增加,可触发快速心房电活动。另有报道,房颤的电变化还包括减少外向钾电流(瞬时外向Ito和持续外向IKsus),以及超速激活延迟整流IKur,增加内向整流电流,减少依赖ATP的钾电流(IKATP),增加或减少乙酰胆碱(ACh)激活钾电流(IKACh)。这些变化有可能改变静息膜电位和动作电位复极,减轻心房不应期的缩短。

3.1.2 作用于Ikur通道

许多离子通道参与心房肌细胞动作电位。最重要的复极化钾电流是所谓的瞬时外向电流Ito,参与心肌细胞早期复极,超快激活钾电流Ikur,在复极早期和复极化平台期发挥作用,最后是快、慢激活的延迟整流钾电流Ikr和Iks,在平台期和复极化末期仍保持活性【1】。除此以外,其他钾电流如IK1,IKAch(基于Kir3.1/3 .4异四聚)和IKATP也均参与动作电位。对复极化钾电流的阻断可导致动作电位时程的延长,并提高细胞不应期,这些电流因此也被作为开发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新靶点【2】。在这些离子通道中,超快激活的延迟整流钾电流IKur仅存在于人类心房肌,在心室肌上没有表达。IKur由Kv1.5通道所表达,直接针对Kv1.5 mRNA的反义寡核苷酸可以明显减少心房肌上的IKur密度。由于功能性IKur在心房肌上的选择性,Kv1.5通道将成为开发新的心房选择性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靶点。已有研究显示Kv1.5通道阻断剂能够治疗房颤,50μM 4-氨基吡啶,阻断Kv1.5通道,可以延长分离的心房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66%【3】。 在人的心房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心室中没有。Ikur抑制剂可延迟心房的复极化和RP而不影响心室组织,因此不存在致心室心律失常的风险。

3.1.3 作用于ATP敏感的K通道

ATP敏感的K通道由一个钾内流通道(kir6.1 or kir 6.2)和一个规则亚基(磺酰脲类受体,SVR1、SVR2A and SVR2B )。研究发现Kir6.2/ SVR2A结合体优先表达于心肌细胞膜表面,因此,一些针对心肌纤维膜ATP敏感的K通道的药物已经开始研发,如新型HMR1883(或其钠盐1098)或者HMR1402既是选择性阻断ATP敏感的K通道。这类药物减弱了心脏电生理特性上的缺血改变并且能预防恶性心律失常。由于ATP敏感的K通道只有在ATP水平下降时才能被激活,因此这类药物仅能特异性的作用于缺血组织,而对正常组织影响微乎其微【4,5,6】。心肌缺血情况下,ATP敏感的K通道的激活促进了钾离子的流出,缩短了APD,由于在复级中的异质性,还产生了一个反折性心律失常的内环。实际上,非选择性ATP敏感的K通道阻断剂(如格列本脲)也可以防止缺血性心律失常,但这些还可带来其他副作用,如促进胰岛素的释放和低血糖症等,并减少冠脉流量,抑制心肌收縮功能【6,7】。

3.1.4 作用于RyRⅡ

心脏正常功能由心肌细胞的收缩与舒张来完成,而心肌细胞的收缩与 Ca2+的释放密不可分。在心肌细胞的肌浆网中存在 Ca2+释放通道——兰尼碱受体Ⅱ ( ryanodine receptor type Ⅱ, RyRⅡ), 开放的 RyRⅡ是胞内 Ca2+释放通道【8】。RyRⅡ主要参与心肌机械收缩过程,它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RyRⅡ功能失调导致Ca2+渗漏是心力衰竭和致死性心律失常的发病基础, 也是心脏猝死的重要病理基础。由各种原因造成 RyRⅡ的基因突变、表达异常或功能异常均可引起心律失常。在静息时表现正常的 RyRⅡ在运动或精神应激的情况下常出现功能障碍, 这是发生致死性心律失常重要的机制。RyRⅡ通道异常可造成 RyRⅡ异常激活, 自律细胞发生早后除极 ( Early after depolarization, EAD)及迟后除极( Delayed after depolarization, DAD), 进而触发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房颤等,甚至有猝死危险【9,10】。有研究表明,β受体阻滞剂如普奈洛尔,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等对RyRⅡ都有抑制作用。近年来,一类选择性的作用于RyRⅡ的药物为心律失常的治疗提供了新途径。JTV519可以增加钙通道稳定蛋白 (calstabin2)与RyRⅡ的亲和力,使RyRⅡ稳定在关闭状态,防止SR泄露钙离子,抑制心律失常的发生【7,11】。 目前的研究显示:钙离子转运调节剂,通过增强钙调蛋白与RyRⅡ的结合,阻滞二者的解离,使RyRⅡ通道处于关闭状态,减少钙离子从肌浆网释放,达到抗心律失常作用。JTV519即是一种钙离子转运调节剂,动物实验显示其可通过减慢肺静脉电位的频率达到预防房颤发生的作用。

3.1.5 作用于晚钠电流

正常的心肌电生理活动中,晚钠电流对动作电位的影响作用不大。但在病理情况下,如遗传性离子通道病,离子通道在病理条件下发生重构等,钠通道快速开放后不完全性失活增强,即引起晚钠电流的增强,表现为动作电位期间钠离子流不断向细胞内流入,内向电流加大,使动作电位延长,从而导致心律失常。由于晚钠电流是由钠通道蛋白开放引起的,因此可以被经典的钠电流阻断剂(Cd2+、河豚毒素、利多卡因、美心律、奎尼丁、氟卡胺等)或者具有阻断钠通道副作用的药物(胺碘达隆)所阻断。但由于这些药物同时影响了瞬时性钠电流,进而影响了兴奋的产生和传播,故此类药物的研究意义不大。因此选择一个有效的晚钠电流抑制剂的关键在于,其必须具备特异性,能够对晚钠电流作用且不影响瞬时性钠电流。目前为止最有效的晚钠电流特异性抑制剂是雷诺嗪(Ranolazine),对于不同的细胞,雷诺嗪[14]最早做为抗心绞痛类药物应用于临床,在36项雷诺嗪减少未溶栓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局部缺血的代谢效率随机对照试验中,观察到雷诺嗪与安慰剂对比减少了心律失常的发生:室速(5.3% vs 8.3%;P<0.001);室上速(44.7% vs 55.0%;P<0.001);新发房颤(1.7%vs 2.4%;P=0.08)。新近,Sossalla及其同事运用接受心外科手术患者的右心房组织标本研究永久性房颤的INa变化和雷诺嗪对INa的抑制作用。对离体心房肌细胞的膜片钳试验结果显示,与窦律相比,房颤的峰钠电流强度显著下降,相反,房颤心房肌细胞的晚钠电流强度显著增加。雷诺嗪可降低房颤患者心房肌细胞晚钠电流强度约60%,但对于窦律患者的心房肌细胞晚期INa电流强度只降低约18%。该研究结果提示雷诺嗪可能会成为治疗房性心律失常一种有前途的新选择。离体实验发现雷诺嗪具有更强的心房钠通道亲和性,进一步证明雷诺嗪不仅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还具有心房选择性晚钠电流的阻滞作用。雷诺嗪对晚钠电流的效能可以达到对电压门控性钠电流抑制作用的的9到38倍。这提示雷诺嗪可能是通过与其他钠通道阻断剂完全不同的结合位点对钠通道蛋白产生作用【13】。变异型F1760A,它是ΔKPQ一个单氨基酸变异的产物。该种变异能大大降低雷诺嗪和利多卡因对晚钠电流的抑制作用。提示了雷诺嗪和利多卡因可能通过作用在钠通道蛋白的相同的结合位点产生作用,而结合机制不同,则可能是雷诺嗪比利多卡因对晚钠电流选择性更高的原因。但同时,雷诺嗪对别的离子通道也有一定的抑制能力,如它同时具有IKr,,ICaL,IKs, IK1,Ito和INCX等电流的抑制作用。因此还需要开发研究出比雷诺嗪更具特异性的药物通过抑制心肌晚钠电流来治疗心律失常【5,13】。

3.1.6 作用于β肾上腺素能受体

研究已证实,β受体阻滞剂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治疗中可以发挥其多效性。人们从分子生物学、离子通道以及基因研究找到了β受体阻滞剂在该疾病治疗中的靶标——β肾上腺素能受体/cAMP/PKA途径和转录因子血清反应因子(SRF)。该途径和SRF能上调缝隙连接Cx43的形成和内向整流钾通道(IK1),从而引起恶性心律失常的产生。而β受体阻滞剂正是通过抑制β肾上腺素能受体/cAMP/PKA途径和SRF的表达降低miR-1水平,达到抗心律失常的目的和保护受损的心肌。

3.1.7 作用于靶向L型鈣离子通道基因

许多学者认为基因靶向治疗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已经在缓慢性心律失常、房颤、缺血性心肌病以及长QT综合征等疾病的动物模型中进行了研究,并已取得令人振奋的结果。有学者在缺血性心肌病的猪动物模型中转染KCNH2-G628S,发现心室刺激后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几率明显低于转染前。研究表明:可以通过靶向L型钙离子通道基因逆转心房颤动的心房电重构。改变心内传导的策略主要集中在干预借施上:①通过将载有抑制性G蛋白(Gai2)的腺病毒的题因转移至房室结来减少IcaL;②通过将Gem(Ras相关的小G蛋白)的基因转移至肌纤膜来抑制IcaLα亚基开放。然而,基因与细胞转变治疗心津失常的领域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距离临床为时尚早。其主要障碍有:治疗方案在人体内的可实现性,潜在的致心律失常风险.基因表达的时限和地点,还有载体或转基因潜在的毒性作用。

3.1.8 作用于缝隙连接

缝隙连接是存在于细胞间的蛋白质管状,是一种动态结构,有多种因素参与调节通道的开放和关闭,如细胞内PH、Ca2+浓度和细胞膜电位等。缝隙连接有多种功能,它与细胞的代谢和分化,物质的运输和电兴奋的传导等有密切关系。缝隙连接是由连接蛋白构成,在人体心脏内,连接蛋白(Cx)的Cx43, Cx40和Cx45蛋白在心肌细胞内单独或共同表达,形成具有不同传导性和控制性能的通道Cx43和Cx40在心房和传导系统中均有表达成熟期的Cx40主要存在于心室中。心房颤动动物实验及离体细胞研究显示,缝隙连接功能与房颤的发生和持续密切相关,房颤反复发生或持续存在后,心房肌细胞的Cx43表达显著减少,细胞间的传导缓慢,传导的各向异性增强,易形成微折返,加重房颤的发生发展。缝隙修饰剂是新近研究的旨在通过连接蛋白(形成缝隙连接通道的蛋白亚基)的作用改善细胞间偶联的药物(Cx)。缝隙修饰剂Rotigaptide(ZP123)是一种特异性缝隙连接调节剂,通过激活PKC改善缝隙连接间传导,作用于Cx43,促进细胞耦合效应。在雄性SD大鼠离体左房代谢应激时,选择性地防止心房传导减慢,可在代谢性应激时减慢心房传导预防房颤的发生。在慢性容量负荷过重的兔心脏,增加心房传导速度。在犬模型中,可防止心肌缺血导致的传导减慢和缩短房颤持续时间,改善持续室颤兔的除颤阈值。Rotigaptide不影响膜(离子)电流,致心律失常的风险很低。缝隙修饰剂AAP10 (WyethPharmaceuticals, Madison,NewJersey,USA)有可能通过提高Cx43依赖PKC的磷酸化来增加缝隙连接的传导性,但由于稳定性差尚未用于临床。GAP-134是一种二肽的缝隙连接调节剂,也能通过防止代谢应激引发的心房传导速度下降而预防房颤的发生。这些药物能否对慢性房颤心房重塑导致的房颤是否有效尚不清楚。

4 展望

目前,对于抗心律失常药靶向治疗研究不断深入,许多新型靶点被发现,相应的一些特异性的或选择性的作用于这些靶点的药物被开发出来并应用于大型临床试验。但现在仍是抗心律失常药靶向治疗的初始阶段,相信随着心肌电生理和临床药理的不断发展以及更多临床试验的进行,众多新型靶向抗心律失常药物将被陆续用于临床,也会给心律失常的治疗带来新的曙光。总之,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靶向治疗是理论上理想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发展的方向,深入研究和探讨抗心律失常药物靶向治疗的作用靶点,提高靶向性治疗的特异性和选择性,则是我们在未来应该关注和把握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王 春. 氧应激状态与心房kv1.5通道表达及功能改变在心房颤动发生机制中的作用[D].沈阳:中国医科大学,2006:1-59.

[2] Tamargo,Caballero,Gomez,Delpon. I(Kur)/Kv1.5 channel blockers for the treat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J]. EXPERT OPINION ON INVESTIGATIONAL DRUGS,2009,18(4)399-416.

[3] 梁振涛. 药物对电压门控Kv1.3和Kv1.5的阻断效应和意义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1-114.

[4] Alexander Burashnikov, Charles Antzelevitch. Novel pharmacological targets for the rhythm control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J].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2011,132(3):300-313.

[5] Savelieva,Camm. Anti-arrhythmic drug therapy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current anti-arrhythmic drugs, investigational agents, and innovative approaches[J]. EUROPACE,2008,10(6):647-665.

[6] Billman. The cardiac sarcolemmal ATP-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 as a novel target for anti-arrhythmic therapy[J].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2008,120(1):54-70.

[7] 朱 斌,赵金宪,叶铁虎. ATP敏感性钾通道的阻断剂与开放剂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5,22(1):70-73.

[8] 林 琨. 兰尼碱受体2调节及其与心律失常的关系[J].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0,31(2):168-171.

[9] George,Lai. Developing new anti-arrhythmics: Clues from the molecular basis of cardiac ryanodine receptor (RyR2) Ca2+-release channel dysfunction[J]. CURRENT PHARMACEUTICAL DESIGN,2007,13(31):3195-3211.

[10] Wehrens,Lehnart,Marks.Ryanodine receptor-targeted anti-arrhythmic therapy[J].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2005, 1047:366-375.

[11] McCauley, Wehrens. Targeting ryanodine receptors for anti-arrhythmic therapy[J]. PHARMACOLOGICA SINICA,2011,32(6):749-757.

[12] 张轶男.1-磷酸鞘氨醇对缺血缺氧豚鼠心室肌细胞晚钠电流作用的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0:1-51.

[13] 杨 琳,薛小临,李 丽,孙红梅,张 虹. 心脏晚Na电流对APD频率适应性及药物致心律失常的影响[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1,27(6):472-475.

[14] 吴晓冬,戴德哉. 雷诺定受体与心律失常[J]. 东南大学学报,2005,24(1):55-59.

作者:卿常春 罗锡

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方法论文 篇3:

慢性丙型肝炎的不良反应观察与中医护理效果

【摘要】 目的:观察慢性丙型肝炎药物治疗不良反应情况及中医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

5月-2016年8月医院收治慢性丙型肝炎患者90例,入院患者均采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90例患者治疗过程中20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排在前两位的为体重下降及脱发,分别占25.00%、20.00%;观察组护理后SDS及SA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采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加强患者中医护理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心理波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药物治疗; 不良反应; 中医护理; 心理波动

【Key words】 Chronic hepatitis C; Drug therapy; Adverse reac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Psychological fluctu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Zengcheng District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 5113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07.039

慢性丙型肝炎是由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所致,从而引起肝脏慢性炎症,发病后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引起肝脏坏死、纤维化,严重者将会演变为肝硬化、肝癌,威胁患者生命[1]。常规方法以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为主,是临床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标准治疗方案,能有效地降低病毒载量,降低复发率,但是该治疗方案病程相对较长,治疗费用较高,患者治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2-3]。因此,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加强患者护理对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心理波动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献[4-5]报道显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中医护理效果理想,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心理波动,但是该结论尚未得到进一步证实。为了探讨慢性丙型肝炎药物治疗不良反应情况及中医护理效果,选取2015年5月-2016年8月医院收治慢性丙型肝炎患者90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8月医院收治慢性丙型肝炎患者90例,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21~73岁,平均(56.37±4.27)岁;病程1~10年,平均(4.67±1.43)年。观察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20~75岁,平均(57.02±4.32)岁;病程1~11年,平均(4.71±1.47)年。納入标准:(1)符合慢性丙型肝炎临床诊断标准;(2)均经过生化指标、影像学检查得到确诊;(3)本课题均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不符合慢性丙型肝炎纳入标准者;(2)合并精神障碍或药物禁忌证者;(3)合并由于电解质紊乱以及酸碱平衡失调引起的心律失常。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分期等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入院患者均采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根据患者体重、耐受程度、年龄及基础疾病等皮下注射135 μg/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70055),1次/周;口服10~15 mg/(kg·d)利巴韦林(长白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4692),连续治疗6个月(1个疗程)[6-7]。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入院后向患者宣传、教育慢性丙型肝炎疾病相关治疗、临床症状、治疗过程中注意事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1)情志护理:HCV主要通过血液或体液传染,并且病程较长,迁延不愈,导致患者心理波动较大,不免会产生恐惧、害怕等心理。同时,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时医疗费用相对较大,导致患者思虑过度,引起情绪的低落,影响治疗效果。因此,中医护理过程中善于采用中医认知疗法对患者进行化疗,通过情志疏导及疾病宣传教育等了解患者心理波动情况,帮助患者梳理战胜疾病的信心[8]。(2)膳食护理:为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治疗过程中应加强患者饮食干预,尽可能让患者饮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等,提高机体免疫及临床效果[9]。同时,治疗时可以针对患者临床表现采用中医辩证施护配合汤药进行调理,提高药效,促进患者恢复[10]。(3)不良反应护理: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包括:流感、骨髓抑制、脱发等。因此,治疗过程中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加强患者体位、生化指标检查,针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做出预见性处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11-12]。(4)药物护理:慢性丙型肝炎疾病病程相对较长,患者需要长期用药,一方面患者需要承受疾病带来的痛苦,另一方面需要承受药物不良反应带来的疼痛。因此,治疗过程中护士应加强患者药物护理,让患者按时、按量用药,告知患者药物必须严格遵循医嘱,避免随意增减药物剂量或药物类型,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于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应该立即停止用药,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处理,使得患者的治疗更具针对性。对于符合出院要求患者,护士应加强患者出院前的指导、干预,告知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或不适随诊。(5)对症支持护理:治疗过程中护士应加强患者对症支持护理,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常规,尤其是红细胞、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经白细胞等指标,积极的中医对症护理,最大限度地降低不良反应带来的伤害。

1.3 观察指标 (1)观察90例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2)观察两组护理后疾病认知程度情况,包括:疾病认知、自我概念、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知识水平,得分越高,认知度越高[13];(3)心理状态:采用SDS及SAS量表对患者护理前后进行评定,得分越高,心理波动越大[14-15]。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比较行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及构成比 患者治疗过程中20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排在前两位的为体重下降及脱发,分别占25.00%、20.00%,见表1。

2.2 两组护理后疾病认识程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疾病认知、自我概念、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知识水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及SAS量表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SDS及SA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DS及SA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慢性丙型肝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发病后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诱发其他疾病,严重者将为演变为肝硬化、肝癌,威胁患者生命[16]。目前,临床上对于慢性丙型肝炎以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为主,属于慢性丙型肝炎标准治疗方案,药物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症状,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17-18]。但是,由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需要长期用药,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预后。近年来,中医护理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采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19]。本研究中90例患者治疗过程中20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排在前两位的为体重下降及脱发,分别占25.00%、20.00%。中医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该护理能根据每一位患者实际情况、病情及用药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能从情志护理、膳食护理及不良反应护理等多角度对患者护理护理。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疾病认知、自我概念、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知识水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情志护理能加强患者心理评估,了解患者发病前后心理波动情况,帮助患者梳理战胜疾病的信心;膳食护理则能帮助患者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饮食干预,让患者尽可能饮食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通过不良反应护理则能对药物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预见性护理,做好并发症的预防措施,促进患者早期恢复[20]。本研究中,两组护理前SDS及SA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DS及SA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采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加强患者中医护理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心理波动,值得推广應用。

参考文献

[1]张静,杜小萍,李小平.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9):1818-1819.

[2]董慧琳,聂红明,陈逸云,等.陈建杰教授应用“伏邪理论”诊治慢性丙型肝炎的经验[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3,23(1):54-55.

[3]陈洁真,池晓玲.中医防治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过程中不良情绪体会[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8):155-157.

[4] Holland A E,Fiore J F,Bell E C,et al.Dyspnoea and comorbidity contribute to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J].Respirology,2014,19(8):1215-1221.

[5]赵朋涛,池晓玲,李泽鹏,等.基于中医认知疗法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话疗”[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8):155-157.

[6]南月敏,郑欢伟,孙殿兴,等.慢性丙型肝炎个体化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3,21(1):23-26.

[7]朱红梅,孙宇航,彭智,等.第五届慢性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难点和热点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4,22(6):468-469.

[8]李明慧,张艳丽,张璐,等.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强化治疗疗效研究[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2,26(5):374-378.

[9] Roberts J D,Wells G A,Le M M,et al.Point-of-care genetic testing for personalisation of antiplatelet treatment(RAPID GENE): a prospective,randomised,proof-of-concept trial[J].Lancet,2015,379(9827):1705.

[10]张大志.慢性丙型肝炎治疗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及处理对策[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3,21(6):415-416.

[11]谢青,郭斯敏.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失败原因及其处理原则探讨[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3,21(6):417-419.

[12]王桂良,何韵,王笑,等.干扰素α-2b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成本-效果分析[J].现代中西医結合杂志,2014,23(9):919-920.

[13]郭力红,张岁,刘静,等.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及胸腺肽α1治疗对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1):2408-2410.

[14]张晓红,洪春霞,许镇,等.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效果的影响因素[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2,30(7):416-420.

[15]范井月,宋丹,邓燕妹,等.长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不良反应的中医特色护理体会[J].中医临床研究,2016,8(18):82-84.

[16]代俊英.聚乙二醇长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观察及不良反应[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54):78.

[17]陈红波,张永峰,王一凡,等.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5):50-52.

[18]吴桂香,张海燕,高清花,等.干扰素治疗丙肝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护理要点[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142-143.

[19]贺铮铮,李红霞.经静脉吸毒感染艾滋病合并丙肝30例患者的护理体会[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36(11):87-89.

[20]艾书眉,刘志勇,李小梅,等.神农护肝镇痛膏肝区贴敷对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区疼痛的护理[J].河北中医,2016,38(8):1250-1253.

(收稿日期:2017-01-19) (本文编辑:周亚杰)

作者:朱碧华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国际贸易课程改革措施论文下一篇:国家进出口贸易额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