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师德建设管理论文

2022-05-01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新时期师德建设管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随着全国高校合并组建,国内综合性大学逐渐扩充,二级学院不断增多,专业不断增加,教学基本建设管理成为综合性大学教学建设管理的基石,是高校教学建设管理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加强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管理,是每位高校各级教学管理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尤其是系级管理者。

新时期师德建设管理论文 篇1:

大数据时代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训室优化管理

[摘           要]  在我国教育教学领域中,高职院校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场所。新时期,随着职业改革的深入,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管理中,实训室建设与管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需建设实训室并优化管理,但受各类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很多问题,如重复性建设、人员配置不足及管理水平不高等。在此情况下,大数据时代加强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训室优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关    键   词]  大数据时代;高职环境艺术设计;实训室管理

一、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内涵与特点

(一)多元化管理主体及市场化运行机制

高职环艺设计专业建设实训基地时要重视企业行业的参与,特别是企业设备和人才等资源的引入,共建并分享校企资源,所以实训室优化管理表现为多元化主体与多样化筹资方式。高技能人才培养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实训基地建设中就要引入市场机制以此实现校企双赢,全面推动经济发展,所以协调管理主体与系统管理至关重要。

(二)企业化管理模式与情境化人才培养环境

高职环艺设计人员实训室重视人才培养情境的真实性与企业文化感化,结合生产工序流程设计生产实训活动,借助企业标语口号与规章制度等,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所以其管理模式的企业化特点比较明显。学校与企业一起安排实践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引导并帮助学生参加实践教学,利用企业真实实践情境从物质方面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条件,实现学做合一,使学生职业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三)实训室功能丰富且核心在于育人

为了明确企业及区域经济发展技术支撑及发展方向,高职环艺设计专业实训室包含的功能比较多,如专业技术研发、技能实训、社会培训与技能鉴定等。高职院校教育中,核心在于育人工作,在实训室安排其他教学活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的情况下,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实训计划、大纲与规程等相关制度,实践中还要严格执行这些制度,确保顺利开展生产实训活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高职环艺设计专业实训室管理现状

随着社会經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人们对于房屋装修品位及舒适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装修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推动力。行业兴起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因而为了更好地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高职院校竞相开设该专业并建设实训室。实际运行中出现了下面一些问题。

(一)管理水平不高,责任划分不明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职院校提供充足资金用于软硬件设施建设,由此推动环艺设计专业实训室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环艺设计专业实训室没有实现有序的管理,特别是管理所属不明确,依然以传统管理模式为主,无法具化到学校、学院与实训中心。这种混乱行为使得高职环艺设计专业实训室资源管理水平不高,实训成效受到严重的影响。另外,受过度扩张影响,环艺设计专业缺乏完善的配套校验体系、教学安排与课程体系,客观因素影响比较大,这主要是因高职院校没有充分认识到环艺设计专业实训管理的重要性。

(二)重复建设项目多,严重浪费资源

高职院校环艺设计专业自身具有一定特性,而且包含很多内容,与其他学科存在很多潜在联系,这种情况下,环艺设计专业实训室包含很多多元化项目。由于很多高职院校自身管理理念落后,沟通不畅,实训室建设与管理出现重复性建设问题,严重浪费了资源。而且受传统教育体制影响,学校硬件设施建设是院校办学实力的重要衡量指标。为了达到标准,高职院校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实训室建设,重复性建设,教学资源与管理经费过大。项目重复建设使得很多设备处于闲置状态,实际使用效率不高,实训室建设效益受到严重的影响。

(三)人才配置少,缺乏改革创新动力

高职院校环艺设计专业教学中,为了提高专业实训室管理效率,必须重视高素质管理队伍的建设。这一过程中,管理队伍与人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素质实训室管理队伍,利于有效提高实训室管理效果,增强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这对学生未来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人员配置不足,管理脱节而且经验不足,实际管理工作效率有待提升。

三、高校环艺设计专业实训室建设做法

(一)环艺设计专业实训室布局

高职环艺设计专业实训室包含两个模块,即专业综合实训与文化素质拓展模块。其中,前者包含空间造型实训室、景观工作室、主题情境教室、装饰材料与工艺展示实训室等。后者包含两个系列实训室,即特色工艺实训室,如贝雕、葫芦工坊、书画工坊、珠宝首饰设计、玉雕、油画与陶艺工作室等。另一个为新技术实训室,如3D打印、智能家居设计及数字手绘交互式设计制作等实训工作室。

(二)环艺设计专业实训室建设创新

1.专业实训室创新建设

专业实训室包含空间造型实训室、主题情境教室、景观工作室建设与装饰材料展示实训室,以营造仿真职业与风格空间为主。其中,空间造型实训室倾向于仿真职业空间的建设,融合教学、实训(包含3D打印区)与展示区为一体,加强锻炼学生室内空间设计实战能力,有效增强学生方案设计、空间布局、制图与空间创新等综合能力。而主题情境教室包含日式与欧式两种风格教室,对照实体前提下,学生设计实践并测量实景对比,全面实现学中做、做中学的目标。装饰材料与工艺展示实训室是基于室内施工工艺流程充分体现各施工环节,体现所用地面砖、墙面砖与木地板等材料,确保学生清楚地认识并掌握岗位工作流程、内容、基本材料特点及规格。

实际教学中应用双导师制、课赛结合及项目设计等模式,全面增强学生专业设计能力。还可进行优秀设计名师入课堂,学生到企业或施工现场学习,组织高校室内设计论坛或名师进校园公益讲堂等,为学生传送最新设计理念、案例、新技术及行业发展趋势等相关信息。

2.“传统+现代”相结合的双线建设模式

高素质高技能设计人才要掌握一定的设计工具与技术,对于消费群体的多元化需求,还要具备一定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方可更好地满足。凭借文化素养拓宽实训室建设可弥补学生设计思想与文化素养方面的缺陷,融合传统文化及室内装饰,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艺术文化修养,养成良好的“匠艺匠心”精神,为专业实训室发展提供推动力。结合传统与现代技术,深入发掘并创新传统艺术,增强学生创新意识,促进“创新文化+工匠精神+数字经济”融合,更好地满足大数据时代环艺专业复合型设计人才需求。

建立文化素质实训室以培养并提高学生匠心与创新创业方面的意识,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推出了优秀学生与成功创业实例,其中“匠心葫芦”是最为典型的。如“实用器定制化葫芦礼品研发”项目获得地区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创效大赛特等奖与一等奖,结合专业与综合素质的实训室,传统与现代技术相融合,使得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大幅度提高。

(三)7S管理机制应用于环艺设计专业实训室

高职院校环艺设计专业实训室建设管理过程中,7S管理理念的应用可很好地提升教学质量,降低安全隐患,还可节省教学成本,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也有积极作用,为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提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实际工作中,分类保管与分别登记、全面落实值日保障干净整洁、制度上墙,牢固树立良好师德师风。注重文明礼仪与见面问候,花卉绿植与书法画作,美化环境,构建良好学习环境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学习。定期做好检查与维护,增强学生节约意识,节省纸张、实训材料与水电等能源的使用,重视学生爱护公物意识的养成。

四、高职环艺设计专业实训管理室优化管理

(一)项目化管理专业实训室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高职环艺设计专业是培养该领域人才的重要基地,旨在为行业发展输送更多操作能力强的专业人才。日常教学中优化管理实训室,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促使实训室充分发挥其作用,高职院校要积极构建环艺设计专业针对性实训课程,制定系统化培训计划,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首先,实训室建设过程中要重视联系并融合理论教学课程,确保实训室设备器材、管理设置可充分满足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需求。其次,优化实训室服务性管理。对实训室实施开放性管理模式,旨在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实训,提供必要的定制化服务促使实训室充分发挥其作用,比如配置专业指导老师满足学生不同时间段需求,结合环艺课程有效制定实践操作课程,并提供实践操作指导资料与书籍。最后,实训室的学习教学活动与课程设施,要将学生作为主体,老师发挥指引与辅助学习作用,如设置与环艺设计专业课程有关的软件应用培训、校企合作专项指导、技能培训讨论会、技术应用及创新等活动,借助技能应用测试为学生实操能力的提高打好基础。

(二)加强对实训室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环艺设计专业实训室管理中,设备器材是非常重要的,实际工作中可从以下几方面做好设备器材管理:第一,为设备器材管理设置台账,全面跟踪记录设备维修、保养及更新情况,以此提升设备器材使用效率并延长其使用寿命;第二,作为重要教学资源,设备器材使用要全面,以此提升教学资源使用效率,降低浪费;第三,结合设备器材等资源为相关管理人员合理组织培训活动,明确其工作职责,加大管理人员考核力度,从根本上提升设备管理人员专业素养。

(三)加强实训室教学管理和器材配置

高职院校环艺设计专业实训室优化管理过程中,实施开放性管理模式,要全面践行“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育体制改革理念,创新变革高职环艺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所以,学校要加强宣传并推广实训室教学模式。首先,课堂上充分介绍实训室教学模式的作用,便于学生深入了解实训室,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训室活动;其次,将实训室看作是学生教育学习的第二阵地,丰富教学模式与内容,做好器材配置。环艺设计专业实训室管理中,器材设备配置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要尽可能节俭,以防浪费资源。学校要对实训室设备器材需求做好全面评估,结合本专业学生人数与实训课设置情况,明确设备器材配置数量。采购设备器材前,充分调研了解市场行情,选择高性价比产品类型与型号,在更好地满足使用需求情况下节省成本。而且,实训室整体规模应符合学校整体发展实力。

(四)加强建设实训室环境并做好安全管理

高职环艺设计专业教学中,实训室教学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实训室器材设备配置多,因而要重视室内环境与安全环境。学校实训室优化管理中,要系统化建设其环境条件并做到安全管理,对学生做好保护的同时还要重视保护好器材设备与资料。如,实训室内部装修与美术基础课所用雕塑,要尽量选用绿色环保材料以防材料有害气体损害学生身体健康;实训室内部有很多用电设备器材,要做好保养与维护,从源头上排除安全隐患。针对器材设备与书籍材料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严厉处罚恶意破坏行为。

(五)提升实训室管理人员自身综合素养

环艺设计专业实训室优化管理中,提升相关人员综合素养,可为顺利进行实训室优化管理提供基础保障。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并非单纯的实训室秩序管理人员,还有指导老师与设备维修人员。由于实训室是学生理论实践提高的场所,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因此,现场指导老师自身要有理论教学知识储备,还要精通理论与实践操作,同时指导老师还要了解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各类新技术等,以此作为第二课堂促使实训室充分发挥其作用。实训室优化管理中,学校要加强管理人员培训,了解其岗位业务能力掌握情况,提升人员职业操守与素养;还要定期为相关管理人员组织培训与外出观摩学习活动,利用外出学习交流与观摩提高实训室整体管理水平。

(六)为实训室优化管理提供专项资金

环艺专业优化管理工作中,资金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实际工作中可设置专项管理资金,保障专款专用,提升实训室管理人员待遇,及时维修实训室设备器材并做好更新换代。专项资金管理工作中,首先,安排专门财务人员负责管理,资金来源与使用情况公开透明,定期公示专业资金來源与实际去向;其次,针对专项资金制定相应的收支管理制度以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确保其充分发挥作用。资金来源方面,利用校企合作或吸引第三方企业投资方式,为实训室优化管理提供连续资金保障。

综上所述,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高职院校环艺设计专业教学中,人才培养方向对文化艺术产业人才需求有着重要的影响。环艺设计专业实训室优化管理,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利于为高职院校塑造良好品牌形象。因而,高职环艺设计专业优化管理实训室,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满足产业人才发展需求,推动高职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举措。

参考文献:

[1]李军松.大数据时代高职实训室优化管理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21,18(18):167-168.

[2]李欣.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与管理优化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22):16-18.

[3]闫敬波.高职院校实训室信息化管理策略优化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18):157-158.

[4]张润.基于流程管理的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0,39(7):274-279.

[5]张喆.6S模式在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4):98-100.

编辑 马花萍

作者:孙逸

新时期师德建设管理论文 篇2:

试论如何加强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管理

摘要:随着全国高校合并组建,国内综合性大学逐渐扩充,二级学院不断增多,专业不断增加,教学基本建设管理成为综合性大学教学建设管理的基石,是高校教学建设管理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加强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管理,是每位高校各级教学管理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尤其是系级管理者。

关键词: 教学基本建设管理

.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现状分析:从很多高校合并组建成为综合性高校以来,各个学校迅猛发展,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随着学校专业增加,各校制定了很多教学管理规范性的文件,但基本建设方面规范性管理文件比较欠缺。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各、院、部门、系、办教学管理人员结构复杂、非教学管理专业人员居多;二是系级管理者缺乏工作经验和基本建设管理知识,还不太熟悉教学管理工作内容;三是由于新增专业多,有的是近两年新引进的毕业不久进入高校任教的老师;所以在教学基本建设管理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各级教学管理者对教学基本建设管理能力,应进一步的提升和加强。面对教学基本建设的现状,我们对如何加强教学基本建设管理的内容和意义有了全新的认识。

[JZ]教学基本建设内容、意义和管理措施

教学基本建设内容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队伍建设、管理制度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学风建设等。它们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最重要的基础性建设,应以学校发展目标和总体规划为依据,统筹安排,精心组织,优化整合,突出特色,提高质量,扎扎实实地坚持下去。在每项基本建设中要不断提出改革措施,创造稳定、良好的教学环境。

1.专业建设。学校要遵循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和有关要求,根据学校发展定位、人才市场的需要,优化专业结构,理清建设思路,明确建设方向和目标,制定专业发展规划;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适时地调整培养计划,确定各专业的培养规格和要求,并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经费投入计划。

2.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一项经常性基本建设。加强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促进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基本措施。课程建设要根据教学规律确定课程建设的规划,在统筹安排中进行有计划、有目标、分层次、分阶段的系统建设;建立课程建设评价机制,将对课程建设的要求纳入课程评价的过程以推进课程建设进程;以精品课程建设为中心,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建设的目标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有计划地建设一定数量的校级、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

3.教材建设。教材是教学内容和培养要求的载体,是教与学这两个教学主体相联系的重要桥梁之一,是教学诸多元素中最活跃的元素之一。教材建设应注意使其吻合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进程,使教材建设体现出教学改革和建设的成果;要积极开展教材研究,认真分析现行教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思路,制订切实可行的教材建设规划;建立教材建设委员会,建立科学的教材编写、评价、选用制度,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鼓励使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九五”国家重点教材和教育部推荐的优秀教材;要有计划地组织编写能反映办学特色、专业特色、课程建设成就和教学科研实力的教材。

4.教学队伍建设。一是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和根本任务。教师是承担和实现这一任务的主体,是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益,促进教学改革的关键。为保证高校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必须建立一支数量充足、充满活力、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要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建立竞争激励机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大师资培养的力度,针对不同岗位教师需要,以多种形式进行師资培训;采取特殊政策和措施,大力引进和选聘高学历、高层次以及新专业急需的人才,不断充实教师队伍,尤其是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全体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加大知识更新的力度,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二是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要建立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较高、熟悉教学规律、精通管理业务、数量充足、相对稳定的教学管理干部队伍;有计划地安排教学管理干部的岗位培训和在职学习,开展国内外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相互考察、交流和研修,不断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各级教学管理人员要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认清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树立新的教育教学思想理念,形成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5.教学管理制度建设。要制订并完善教学基本文件,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学期进程计划、教学日历、课程表、学期教学总结等。要建立必要的工作制度,包括学籍管理、成绩考核管理、实验室管理、排课与调课、教学档案保管等制度以及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及奖惩制度,学生守则、课堂守则、课外活动规则等学生管理制度。

6.实践实验教学基地建设。实验和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知识的获取或验证及能力培养的重要步骤。实验实践教学基地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场所,必须认真抓好实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全面规划基地的建设和改造,要规范管理,建立资源合理配置和合理使用的机制。要有计划地建设一批相对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要建立健全实习基地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实习基地的建设标准,明确各级各类实习基地的教学任务与目标,建立起能够调动实习基地教学积极性的有效机制。

7.学风建设。学风主要指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等方面的学习作风。要通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环境建设,逐步形成好的传统。要坚持重在教育,建管结合,以建为主的原则,坚持“校、院共同抓,教师人人管”的做法,把学风建设与学校德育工作结合起来。要通过教学改革,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充分利用素质拓展课、第二课堂等形式扩展学生学习的领域。要特别重视考风建设,通过严肃的教育和严格的管理,彻底制止作弊等错误行为,纠正不良风气。

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教学基本建设管理,在推进高校教学改革和管理创新的同时,不能放松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管理,不断思考构建教学基本建设管理新体系,促进教学基本建设管理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将我国高校等教学基本建设管理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舒志定.论知识创新与大学教师科研活动[J].高教研究,2000,(4).

[2]周绍森,陈东有.试论教育创新的基本特征[J].中国高等教育,2003,(1).

[3]姚燕平.创新教育呼唤教育创新[J].教育研究,2002,(3).

[4]郭平.新时期创新教育简论[J].中国成人教育,2002,(12).[FL)

作者:刘平

新时期师德建设管理论文 篇3:

高中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研究

【摘要】想要积极顺应人民对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必然要建立一支高水准的教师队伍,这也是提升高中教育水平和质量的有效举措,对于院校自身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和作用。基于此,本文针对高中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以供有需人士参考。

【關键词】高中教师  队伍建设  管理策略

教师有着广义和狭义的区分,从前者的角度出发,授业解惑的人都能够成为教师;而从后者的角度出发,教师指的是接受过针对性教育训练且在教育机构中担任教学工作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明确指出,教师就是专业履行教育职责,肩负教书育人并对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进行培养、提升民族素养使命的人。高中教师是经过专业程序考核并在高中院校内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现阶段对于教师队伍建设并未形成权威的界定,站在院校实践管理以及教师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建设教师队伍就是把政府、学校、师资等多方面力量综合到一起,以提高教学水平、培养优秀人才为最终目标,并在国家法律法规要求下,及时弥补实践工作的不足,不断提升教师业务水平的一种自发性举措,并以此实现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最大化。

1.高中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现状

1.1队伍结构不合理

对教师队伍建设、管理水平进行评判的基础依据就包括队伍结构的设计,良好的教师队伍结构需要呈现取长补短、新老相续的和谐发展状态。可是,通过进行大量调查研究可以发现,有些高中学校的教师队伍结构严重缺少合理性,首先体现在性别结构方面,男女性别比例存在很大差异;然后就是教师的职业职称结构缺少合理性,以越南河江省为例,全省教师都是三级职称的教师;最后就是年龄结构缺少合理性,大多教师年龄在30~40岁左右,并未形成青中老三级教师结构。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还存在个别学校师资缺少和过剩两极分化严重的问题,由于教育培训厅和学校并没有编制详细的发展计划,仅仅做出部分统计,导致缺少足够的数据信息,结构缺少统一性,在发展落后地区师资严重匮乏,重点院校内缺少辅导员、优秀教师,国防教育等方面尚未建立起高水准的教师队伍。从整体上来说,就是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得不到提高,各地区的教师数量在学校里得不到平衡。

1.2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高中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中薪资管理也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很多高中学校在发放教师薪资时是以教师的职称等级、岗位津贴、课时补贴为依据,在确定薪资时以学历、职务、工作年限为指标,这种非业绩因素定薪资的方式确实合理性,并不能起到激烈作用。其次,还有些岗位教师的薪资水平并不符合市场劳动力价位,有些执教多年的优秀教师的薪资水平还赶不上市场平均薪酬,而部分普通职位的教师平均收入却远高于市场薪酬,由此可见,正是由于内外部薪酬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所以才导致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不断下降,进而造成大量的人员流失。

1.3聘用制度实施不到位

近年来,我国人事部已明确表示过在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要采用竞争机制,不再实施干部身份终身制,改为实行全员聘任制度。可是通过相关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大多数高中院校在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时,并没有全面发挥出聘用制度的真实作用。一方面,依旧存在着对师资管理行政工作进行干涉的情况;另一方面,在研究聘用岗位工作的整体内容时并未从科学角度出发,导致聘用制度“徒有其表”,同时受现行管理制度束缚,教师编制依旧实行,社会保障机制得不到革新完善,就算是学校领导也没有权利随意分配超员的教学人员,以至于岗位人员分配不科学、不合理,在很大程度上打击教师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1.4教师的业务素质较低

在高中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教师的业务素质是核心和关键,是提升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但是结合当前的调查显示,多数高中教师队伍整体业务素质较低,对先进教学方法掌握程度不够,在教学方法上依然存在传统、落后的“短腿”现象,根本无法满足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要求。

2.加强高中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的有效措施

2.1针对教师队伍建立专门一级管理机构

通过进行实践调研能够发现,现阶段,我国大多数高中学校都尚未建立一个专门管理教师队伍建设的职能机构,普遍都只是挂靠校办公室、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这些学校内部的中层管理机构,导致在高中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方面严重缺少统一协调性,针对部分具体事件如:教师思想动态、人事关系等社会活动以及部分常规管理,包括教师教学计划、常规教学检查、教学成果汇总、教学业务管理等工作抑或是教师思政工作和后勤保障工作等。一旦这些部门之间缺少及时且有效的协调,那么有很大几率会导致解决具体事情的工作效率变得非常低,定然会对教师的心理情绪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严重阻碍到学校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这严重违反了当初想要进行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的初衷。与此同时,也不利于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的整体运转,很可能引发毫无头绪的混乱状况。由此可见,我们非常有必要重视不断健全完善针对高中教师的一级管理机构,如设立专项教师管理办公室,通过这种做法确保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给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2加强校本培训

高中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之一就是校本培训,和传统的培训方法进行比较,校本培训可以把教师的继续教育学习和实践工作有机整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各种成本投入。特别是对于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实施校本培训可以实现把校内各种资源有机整合到一起,使得培训工作可以更好符合实际发展需求,增强培训针对性。通常情况下可以在学期末,结合期末总结,来制定下学期的培训方案,以解决学校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做到因地制宜,校本培训需遵守开放性、全员性原则,全体教师都必须参与进来。还可以通过建立分享平台,增强校本培训的开放性。本校和兄弟学校也可以积极展开交流探讨,取长补短,不断强化校本培训的协调性、综合性。

2.3 鼓励教师自学,提升业务水平

在促进高中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教师队伍业务水平较低的现状,必须要积极鼓励教师自主学习,不断提升其业务水平,以更好地适应当前的教学需求。

一方面,强化教师的学历教育。虽然盲目推崇学历有一定的偏颇之处,但从总体上来说,学历也从很大程度上反应了教师的整体素质。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教育知识难度随之增加,唯有不断强化教师的学历教育,才能促使教师的专业成长。基于此,学校可通过调节课时、双师授课制等,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基础上,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时间和机会;另外,学校还可以在生活费、学费等方面,加大教师的扶持力度。

另一方面,引导教师加强自我学习。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必须要全面加强自我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具体来说,教师应制定完善的学习计划,逐渐养成阅读和学习的好习惯,通过广泛的阅读和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教师还可以借助教研活动等,在交流中学习经验,提升自身的教学管理能力等,最终实现教师的全面发展。

2.4有机结合终身制与聘任制,优化选聘引进工作

高中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在进行入岗前的资质培训时需要较长的耗时,且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从毕业生转型为合格教师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较长的成长周期造成了教师团队的结构稳定性,有利于教育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可是因为有着严格的准入制度且专业性较强,导致竞争压力不大,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把根本制度作为突破点。把教师资质的定期认定和审查得到落实,确保审查结果会对从业资格产生现实影响。对于不合格的教师可以终止聘任,给予相应的整改期限,通过让一线教师产生压迫感,才会感受到职业危机,进而找到积极不懈工作的核心动力。其次,在教师选聘的具体进行时,务必要以学校实情为基础依据,切实结合本校近期发展需要与长远发展战略,不断开辟新渠道、找寻新方法,以吸引条件符合者前来应聘。总的来说,教师选聘工作能否落到实处,对高中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队伍的流动率。因此,需要学校制定健全完善的选聘与引进制度,从根本上掌控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质量。在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进行考察时,务必要结合教学素养、师德师风、专业技能等方方面面,以保障引进教师真正符合学校发展实际需求,最后还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全面调动教师工作热情。

2.5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与奖惩制度

目前我国大部分教师的考评指标采用教学工作量、发表学术论文的级别和数量、参编书的数量等作为绩效考核指标。考核结果是聘用、分配、培养教师以及对教师进行晋升或奖惩的重要依据,当前高中院校教师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中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就是采取缺少科学性、合理性和精准性的考核结果为主要依据,进行的教师判定,并没有把绩效优异者和绩效一般者区分开来的个体潜在特征。因此个人认为在执行教师绩效管理时要充分结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评估,例如教师胜任力、行为、学生评价等等。除此以外,还应重视不断加大对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在对师资队伍建设作出经费投入时,务必要结合现阶段教育规划以及教育质量保障的需求,相关管理单位需要把教育以及培训方面的投资项目放在首要位置,尤其是像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地区、边境地区等等。其次,不断拓宽师资教育培训途径,找到更多科学、合理的培训方式,从大局上考虑教师人员的发展方向以及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不断推动衔接和统一职前培训与职后研修,做到及时普及和定期培训教育的高效整合。

2.6加强师德教育

新时代背景下,要重视不断增强高中教师队伍的凝聚力,树立道德风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务必要不断强化针对高中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与理想教育,致力于打造出团结协作、富有凝聚力、积极进取的战斗团体。首先,要建立一个共同的愿景,促使教师对学校的未来充满信心,向着同一个目标前进。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强化职业意识,丰富职业情感,优化职业行为。引导教师树立教书育人的思想,做好从事教书育人这一职业的心理准备;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思想;建立教师的专业成长规划,通过规划和设计,引导教师把自己的职业生涯置于理性的思考之上,使教师明确其发展的目标,并转化为成长的动力,强化自我设计的激励功能。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高中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研究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其影响范围广泛、涉及因素较多,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考量,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在建设和管理教师队伍时,通过加强校本培训、把终身制和聘任制有机结合并落实、制定科学、完善的绩效管理机制和奖惩制度、加大师资队伍建设投入等方式,最终实现给高中学校招揽更多优秀师资,通过打造高水准的教师队伍,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工作质量以及效率,给我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以及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王莉娜,朱龙.新时代师范院校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培养的几点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06):129-130+133.

[2]王洪斌.谈新时期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管理[J].教育教學论坛,2020(21):32-33.

[3]陈超良.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7):148+161.

[4]向阳.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知识经济,2020(13):159+161.

[5]邵诗淇,闫建璋.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析[J].高校后勤研究,2020(04):31-34.

[6]肖英.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与高效管理的探索[J].江西化工,2020(02):169-171.

作者:李建民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论文下一篇:城建档案与档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