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美学含义论文

2022-05-09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美丽的美学含义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诗歌是人类最有智慧最美丽的语言之一。在诗歌中我们不仅可以读到“沉鱼落雁”,“小桥流水”,也可以看到一个民族的历史,听到一个民族的呐喊。在世界诗坛有两位诗人,他们在空间上毫无交集,在时间上也只有几个春秋的重叠。但是在他们的诗歌中我们却都能听到他们为生之养之的土地,为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紧紧相连的人们放声的呐喊。

美丽的美学含义论文 篇1:

法国 艺术人生的中转站

美丽的塞纳河畔,孕育出法国独有的精致和优雅:日落余晖,这里散发出悠悠的文艺气息。人们崇尚她的高贵,爱慕她的浪漫,追逐她的自由。对于每一位热爱艺术的人来说,法国足他们心之向往的圣地。

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中国艺术圈就逐渐兴起了留法的浪潮。最早前往法国求学的艺术家包括林风眠、徐悲鸿、潘玉良等大师,他们在吸收了法国的艺术精华后,毅然回国任教,欲打破中西方艺术语言之间的隔阂。40年代时,在国内师从林风眠的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等艺术家,也在老师绘画风格的影响下,前往法国进修。在那里,他们用西方现代画的形式和油画的色彩技巧,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韵味,将东西方文化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深深影响了中国新一代艺术家们。

在当代艺术圈内,旅法的热潮并未消退,诸多艺术家纷纷追随前辈的脚步,来到法兰西这片迷人土地上,继续书写自己未完的艺术之梦。本刊特别采访了两位旅居法国数十载的中国艺术家,欲探听他们与这个美丽的国度之间,有着怎样特殊的羁绊和情愫。巧合的是,二者在国内学习的都是传统的国画,而法国却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改变,艺术生涯也就此开启了全新的篇章。

瞿倩梅 “法国带给我重生的力量”

2015年7月4日,瞿倩梅带着她的最新个展《藏·魂》亮相上海,展现给世人异乎寻常的绘画篇章。映入视野中的巨幅作品,承载着极其厚实的材料,断崖裂壁般的肌理象征着生命的力量,厚重斑驳的色彩则呈现出细腻的情感。

这,仿佛是一场诉说,一种心灵的沟通。瞿倩梅剖开最真实的自己,无畏将内心的痛苦和挣扎展现于世人面前,只为在茫茫人海中,寻求一种共鸣。

历经坎坷从此作品有了生命

她说这次的灵感来源于西藏。多年前偶然的一次到访,令她在那里找到了自己。回来之后她的脑海中经常浮现出拉萨的画面:朝圣者那虔诚的面孔,额头叩拜撞击的包,用身体丈量苦修之路,布达拉宫的静谧神圣……情感需要宣泄,灵感四处迸发,她再也不满足于在画布上创作,认为只有木板的厚实才能体现出作品的深沉,于是诞生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巨幅作品。

瞿倩梅称,她的作品从不追逐流派,也不刻意传递信息。“这就是我的经历,我的感悟。”诚然,旅法三十年,她的生活发生了太多的改变,法国给予了她生活的另一种可能,也同时造就了她的艺术素质。

瞿倩梅出生于江南,1979年就读于瑞安师范,学习中国画。1985年,怀揣艺术梦想的她来到法国,欲在此实现自己的理想。但很快梦想就受到现实的重创。“身处异国他乡,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先让自己活下来。”她略显无奈地说道。在法国的第一份工作,是为法国国际服装品牌做加工承包商。“那时候也没有时间专门学语言,只能在工作中慢慢积累。”回忆起初到法国时的辛酸,瞿倩梅感慨万分,但即便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她也从未放弃过艺术,只要一有时间就会拿起画笔,继续自己的国画创作,或去博物馆、画廊观看艺术品,锻炼自己对于艺术的感知。

为了生存,她曾做过服装品牌的代理,开过旅行社,涉足金融,却在事业最高峰的时候,被人诬告,不幸入狱。但天性乐观的瞿倩梅,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反而在狱中办起了自己的第一个国画展览。“法国的监狱崇尚人道主义,所以会定期举办一些活动。”瞿倩梅告诉我,“当时由于材料有限,我只能画在手术纸上,但这种纸渗水性很好,有宣纸的功效。”尽管国画在法国当代艺术圈内,并不太受重视,但她的画作在当时也收到了良好的反响,一些外来的社会团体在受邀参观后,更是对其赞誉有加。

1年之后,瞿倩梅重获自由。商业的失利,牢狱的灾难让她逐渐看淡金钱,认清生命的价值,从而决定重新走上艺术的道路。在朋友的帮助下,她在法国连续举办了几次画展,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然而,此时的她却发现,国画已经不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现实与心灵的撞击也无法再用写实性的作品进行呈现。

正如她坦言:“过去的经历,于我而言并不是打击,更像是生命对我的考验和历练。如果我只是单纯地来到法国经商,平平淡淡地赚钱生活,突然哪天想到要画画了,可能也只是继续创作一些国画或油画等。但如今经历了那么多人生的起伏后,我便有了更多的情感需要表达出来。”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瞿倩梅向抽象派靠拢。而材料艺术更是她一直以来所钟爱的,“我最喜欢的艺术家是苏拉尔、塔皮埃斯、安塞姆·基弗,汉斯·哈同等。他们的作品中除了有西方文化之外,还透露出东方水墨般的韵味。”这无疑对于她创作风格的转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瞿倩梅常说,一件艺术品是综合性的,是有生命的,从中你能体会到艺术家的思想和感悟,而她的作品,更是将自己的人生轨迹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虽然在乍看之下,很容易让人觉得受西方风格的影响较多,但仔细看的话,还是会发现东方文化的影子,她称这为“笔墨情怀,是融入血液中不可逆转的感情”。

艺术和美学所有法国人的必修课

法国的精致,是举世闻名的。瞿倩梅说,刚到这座城市的时候,她就被这里的大街小巷,一砖一瓦所深深吸引。“每一堵墙、每一扇门、无不透露出艺术的气息。”而更令她着迷的则是法国人的穿着,色彩协调,搭配得体。“他们会注重每一个细节,从发夹到背包,从项链到裙子,都是要经过精挑细选的,以此呈现出优雅的气质。”

美学,似乎是每一位法国人的必修课。从孩童时期起,他们就开始接触绘画和色彩,从而培养对美的感知。这种自然的教学方式,让孩子的审美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就形成了。“我记得在我女儿很小的时候,有一次我带她和中国来的朋友一起吃饭,在饭桌上她就和我说,坐在她身边的那位阿姨身上的颜色搭配得很协调。”当时听闻此言的瞿倩梅略感惊讶,很难想象会从一个学前班的孩子口中说出这个词,于是她立刻就问女儿,什么算协调?没想到孩子有理有据地回答:“你看她的眼镜框、手表和裙子都是Bordeaux(波尔多酒红色)。”这个意外的小插曲,不禁让瞿倩梅发现,法国的美学教育是真正融入进生活的。“在这边生活久了,都会被感染到,即便是再小的孩子,也会注重穿着的搭配。衣服的好坏、品牌的大小都不重要,关键是要让人感到舒服,这是最基本的功力。”

法国人对于艺术的热爱,是源于内心的,而他们对于艺术家的尊重和重视也让人感动不已。今年,瞿倩梅刚刚搬至巴黎附近的一座小城市,并在那里租了一间别墅,在小花园内进行创作,绿树成荫的环境非常惬意,但她也同时担心起采光问题,于是就在一次闲聊中,与物业随口提了一句。没想到几天之后,对方就找人将这些树叶修剪整齐,在保留美观的同时,也留出足够多的空间解决光线问题。“这就是法国社会对艺术的敬畏和对艺术家的尊重。”瞿倩梅不禁感叹道。而其现在生活所在地区的市政府将于9月下旬至11月下旬,在包括市政府之内的五个文化场所同时举办她的个展,让更多的人感受艺术的魅力。

三十年的光阴,让瞿倩梅在法国找到了全新的生活,而她的这段艺术经历,在旁人看来似乎更像是印证了歌德的那句话:“东方和西方,不会再各自一方。”

杜震君 “法国让我的艺术变得生动起来”

暑期的艺术展览热情,并没有因为炎热的天气而被浇灭,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2015年7月25日,旅法艺术家杜震君的个展《通天网帝国》在上海艺术门画廊开幕。艺术家从《圣经》的巴别塔中获取灵感,以数码多媒体作品向观众呈现了当代人类正在构建的通天网帝国的现状。每一幅作品都使用了大量网络图片,并进行复杂的数码处理,它们分别指向现代全球化社会中矛盾和冲突的不同侧面,从消费主义、气候变化、生态灾难,到个人主义、地缘冲突等。

数码多媒体,应该算是一种前卫的、掺杂高科技的艺术形式,在今天的艺术圈深受人们的喜爱。它摒弃了传统的欣赏方式,让观众也变成展览的一个环节,以参与者的身份,更好地理解艺术品的内涵。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自会觉得这一切理所当然,然而二十余年前,那个网络才刚刚崭露头角的年代,如果有人和你谈用数码的形式来表现艺术,你是否会觉得有些异想天开呢?但恰恰就是在那个时期的法国,杜震君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数码是我在法国接触到的最有影响力的语言”

如果没有来到法国,杜震君也许只是上海大学内一名普通的国画老师,闲来无事时画些国画和油画,充实生活,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除此以外的艺术形式。但生活有时就是如此神奇,它帮助那些不甘平淡,满怀理想的人开辟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大学毕业之后,杜震君选择留校任教,并在空闲时不断吸收艺术文化的信息。“我们那时受法国文化的影响比较大,‘文革’开禁之后,上海第一个比较重要的展览,就是上海美术馆举办的巴比松画派,那是19世纪在巴黎郊区的森林里形成的画派,从那之后才引出了印象派和后印象派。”深受法国艺术影响的杜震君,为了追逐自己的艺术梦,在1991年毅然选择前往法国求学。

和那个年代所有背井离乡的学子一样,初到法国的杜震君首先要做的就是让自己活下来,不过幸运的是,他的生存方式并没有偏离自己的专业。“我第一年生活在波尔多,那里有很多画廊,于是我就将自己的画给他们代卖。”杜震君说道,“我那时是用国画材料来创作西方的抽象画,这种画法是很多刚到国外的艺术家经常会采用的,因为受众比较多。虽然是平民艺术,不属于当代艺术圈,但是一幅画也能卖到几千法郎,足够我当时的学习和生活了。”

除了被西方的风情所吸引之外,杜震君还为法国的科技所折服。“1991年的时候,网络还没有出现,但那时在法国就有一个微型的仪器可以连接电话网,供人们查询电话号码和地址,这无疑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技术了。”杜震君介绍说,这也因此给他启发,让他逐渐开始关注起传统艺术之外的东西。“当时除了绘画,我还搞过一段时间的摄影,不过那时还没有数码相机,都是用胶片拍摄的。”

90年代中期,法国出现了个人电脑,杜震君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在1997年的时候,就读法国雷那美术学院的数码系,也因此成为了第一代将数码科技运用到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之一。“数码,是我在法国接触到的,对我最有影响力的语言。”杜震君坦言。

从西方当代艺术界的发展看来,选择这个专业作为主修的他相当聪明,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冒险的决定。毕竟在十几年前的法国,作为新兴的多媒体数码艺术,即便是法国本土艺术家选择这个专业的都寥寥无几,更不用说是连生存都成问题的艺术系留学生了,可想而知,杜震君所承受的压力和付出的艰辛。但凭借着内心的热爱和追求,他坚持了下来,并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才华。2003年,杜震君在巴黎举行了个展《对人类来说太承重》(Too heavy for humanbeings),作为法国数码艺术史上的第一个个展,得到了艺术界极大的赞赏。

在杜震君看来,数码艺术并没有前辈的作品用来参考,作为先行者,他们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摸索。“在法国,有很多人会做数码艺术,但真正成为数码艺术家的却很少。大部分的人会觉得数码艺术很前卫,以为只要从事这个就能成为好的艺术家,其实不然,数码艺术说到底还是当代艺术的一部分。所以艺术的好坏,无关类型,关键还是要看你本身的创作能力以及内心的思想。”

法国人对待艺术的热爱更自然

旅居法国二十四年,杜震君每年都会回国生活一段时间,他感叹国内近年来的飞速发展,却也惋惜国人对于艺术的态度太过“市场化”。“相比之下,欧洲人对我的作品会有更多的共鸣,他们一直都在思考,尽管现在的经济受到危机,但仍旧不妨碍他们会对自己所看到的东西发表自己的观点。可是反观国人,以前‘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不敢思考,现在社会开放了,他们却不愿意思考了。”

就拿这次展览的例子来看,杜震君告诉我,他的作品主要谈的是全球化,从中可以看到欧洲、中国目前正面临的一些问题。“有些西方人会和我聊这些,或者他对此有不同的观点也会和我进行交流,你能感受到他理解了这些作品背后的含义。但中国人更多关注的是市场,他们的出发点就是作品在市场上能不能获得成功,会不会有人欣赏……都是些很实在的问题。”话语间略微透露出无奈之情。

这样的市场环境也直接影响到了孩子的教育之上。今年回国,杜震君帮女儿报了一个暑期的绘画班,孩子将画作带回来之后,他就发现老师修改的痕迹非常之大。“就比如说画一个猫吧,孩子画完之后,老师会不停地修改,拿回来的效果当然是非常好,家长看了也开心,但这到底能给孩子带来多少愉悦呢?”杜震君不禁问道,“在法国,画画就像生活中的一部分,很自然。孩子们从幼儿园就开始接触绘画,老师只会稍微讲解一下,不会做过多的干涉。在他们看来,画画是一件很私人的事,你可以决定自己的作品,能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快乐,这才是最重要的。”他坦言,中国的绘画教育太过功利性了,这样很容易抹杀孩子的天性。

在提到法国文化时,杜震君经常会提到“包容”二字。他告诉我在法国,如果艺术家无法生存下去了,那么可以选择去做老师。当我问到作为中国人是否会不容易被学校所接受时,他给出了否定的答案。“法国没有那么狭隘,只要你有才华,他们都会接受。”而他也经常会与几位欧洲的数码艺术家聚在一起交流,作为唯一的华人,他并没有感受到国籍,文化差异所带来的不便。“在这个圈子里,没有人会问你来自哪里,大家都是同时起步的,唯一在乎的就是艺术本身。”

如今,杜震君在主攻数码多媒体艺术的同时,也会继续自己的油画和国画创作,他说这是骨子里的东西,无论经历多少时间都无法磨灭。偶尔,他也会将其放在互动装置展览中一起展出,他认为所有这些加在一起才组合成了他的生活,他的艺术,“有人会因此觉得我的作品是东西方结合的,我一听就头疼。我创作的时候从来不会考虑这些东西,只是非常单纯的想把自己的经历、生活环境以及对人生的感悟讲述给你听,希望能够让你感同身受。”

作者:Vela

美丽的美学含义论文 篇2:

黑色的相遇兰斯顿.休斯与吉狄马加诗歌中“黑色”意象的异同

诗歌是人类最有智慧最美丽的语言之一。在诗歌中我们不仅可以读到“沉鱼落雁”,“小桥流水”,也可以看到一个民族的历史,听到一个民族的呐喊。在世界诗坛有两位诗人,他们在空间上毫无交集,在时间上也只有几个春秋的重叠。但是在他们的诗歌中我们却都能听到他们为生之养之的土地,为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紧紧相连的人们放声的呐喊。他们就是美国著名的黑人诗人兰斯顿休斯和中国著名的彝族诗人吉狄马加。本文将通过二人诗歌中出现的黑色这一色彩词进行比较进而分析其意象的异同,以找到其背后的文化,历史,以及民族心理的原因。

一、意象与色彩简论

诗歌意象是诗歌艺术的基本符号,是诗人通过一定的物来表达一定的意的一种方式。意象常常寄托了诗人想表达的情感。比如说读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们便体会到了诗人在明月中都寄托的思念之情。可以说诗歌的意象决定了诗歌的整体风格与特色。对诗歌意象的理解与把握,使我们可以从微观诗学的角度更清晰、更明确地认识诗歌的基本面貌。“意象”是诗歌审美活动的基本元素。所谓意象即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创作出来的艺术形象。意象是一个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诗学概念。意象派创始人埃兹拉·庞德说过:“意象是理智和感情刹那间的错综交合。这种突如其来的‘错综交合’状态会使人顿时产生无拘无束、不受时空限制的自由感,也会使人产生在一些最伟大的艺术作品面前所体验的那种豁然开朗、心胸舒畅、精力弥满的感觉。”我国学者夏之放认为:“在意与象的融汇结合之中,决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而是‘意’(主体方面)始终占据着支配地位、主宰地位。正是这一点,才使意象高于一般的认识表象、记忆表象而成为具有新质的东西,成为创造性想象的光辉成果。”无论是埃兹拉还是夏之放在他们对意象的理解表述中都道出了意象的特性即诗歌中的意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形象,而是诗人因其“主观作用”和想象而成的一种“自由感”与“创造性”。意象突出是诗意的突出体现物,衡量一个诗人成就的大小,一把主要的标尺就是他是否创造了新鲜而厚重的意象。正是由于意象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诗人在诗歌中表达意象时不会随意而为,而是会经过其主观的过滤选择。他会选择那些能表达其情感的意象来表达他想要的意境和想法。而这种选择常常是独特的。这种独特性在于诗人在对词语进行选择的过程中会通过改造其内部系统意义进而改造改变词语约定俗成的含义,从而为词语赋予新的意义。这些被赋予了新意蕴的意象使得读者能够清晰明确的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想法和意图,从而体会到诗人的情感和诗歌的意味。兰斯顿休斯与吉狄马加虽然在其诗歌中都选择和运用了“黑色”这个意象,但由于他们所处的文化,历史,以及民族心理的不同,二人对“黑色”这个意象的限定和赋意是不尽相同的。黑色在他们的诗歌中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色彩词而是具有了诗人因其“主观作用”和想象而赋予了新质的东西。意象是一个古老的美学概念,也是鉴赏诗歌最基本审美元素。可以说把握了意象也就抓住了作者蕴含其中的感情意味也就进入了作者赋予诗歌的意境。

色彩词具有丰富的内涵。在任何一种语言中色彩词都能表达作者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在创作诗歌时,色彩的明暗以及其冷热深浅的感觉最容易触动诗人的内心进而激发诗人的联想与想象。比如说蓝色让人觉得忧郁,紫色给人高贵,红色令人热情,白色孕育纯洁,绿色给人希望,灰色赠以悲凉。色彩学家认为:“色彩是有情感、有表情的,每种不同色彩能唤起不同的情绪,这是人类从古至今的生活经验及普遍性的感受能力。在诗歌意象的浩瀚天地里,蓝紫灰白等不同的色彩词表达了诗人各种不同的情感和心理、成为了诗人内心理念的载体,而读者也会从这些不同的色彩中读到诗人内心的潜流。

二、兰斯顿休斯与吉狄马加诗歌中“黑色”意象的比较

在美国的文学史中,兰斯顿休斯是一位极其重要的人物,这位 二十世纪20年代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中涌现出来的著名诗人用他那包含民族情感的诗歌成为了美国普通黑人群众的代言人。身在这样历史的和文化背景下,休斯的诗歌中我们读到的大多数诗句都能代表黑人的心声。休斯通过他用心用情凝成的诗句试图唤醒他的黑人同胞。作为一个黑人,休斯的诗歌中出现许多的“黑色”这个色彩词是不难理解的。同样地,生长在大凉山的吉狄马加作为彝人的后代,身为崇尚红黄黑三色文化的民族,在其诗歌中 “黑色”这个色彩词的多次出现也是不难理解的。休斯的《当我长大》《梦的变奏》《黑人谈河流》《我是黑人》和吉狄马加的《彝人梦见的颜色》《黑色的河流》《黑色狂想曲》中我们都读到了作者为“黑色”赋予的民族性的基调和意象。在休斯和吉狄马加的诗歌词语中出现了如此多的“黑色”一定不只是语言上的巧合。

黑人是一个被迫来到美洲大陆的民族。自从1619年第一批黑奴被带到美洲大陆来以后,黑人便开始了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心酸的历史。在白人所支配和主宰的文化语境中黑人的一切都被认为是低劣的。黑人被认为是“丑陋而低于白人的种族,是一群没有教养、形状怪异、形同动物的群体”。这样的信条在白人强势的文化语境中不仅被白人所认同也渐渐被一些黑人自己所接受。 处于受支配边缘地位的黑人被看作是生物链的最底层,是可以任意买卖的物品,没有自由,没有尊严也没有权利。黑人自身的传统文化也被抹杀,其民族意识和种族身份也在白人文化的强势中的以淡化。作为一名黑人诗人, 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使休斯自始至终思考和关注着本民族的命运。休斯意识到,惟有唤醒黑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才能改变黑人边缘的身份和低下的地位。在休斯的眼中黑人滋生的文化是美的,黑人黝黑的肤色是美的,黑人的心灵是美的。而只有让所有身长在这片土地上的黑人同胞都认识到黑人民族的美,才能提高黑人的自信从而无所畏惧的去面对一切坎坷与苦难。 “黑而美丽”(black and beautiful)这句著名的诗句让我们看到休斯眼中黑皮肤的美丽———这句呐喊式的宣称也成为了黑人力量的源泉,无数身处底层的黑人因为这句简单的并列句而获得了无穷的自信。“黑而美丽“也为无数身处贫民窟的黑人提供了极大的鼓舞。这就是休斯对黑人肤色最好的评价与解读,也是对“黑人性”最高的颂扬。在《黑人》(Negro)一诗中休斯以黑人民族代言人的角色斩钉截铁的宣称:

我是黑人:

黑得像漆黑的夜,

黑得像我的非洲的深壑。

休斯大多数的诗歌中都可以听到这种声音,坦然而又自信。“我是黑人,黑得像漆黑的夜,”黑色在这里成了全世界最美的色彩,光芒而夺目。而在另一首诗歌《我的民族》(My People)中休斯同样不无自豪的歌颂着黑人民族的美德:

黑夜是美的,

像我的民族的脸;

星星是美的,

就像我的民族的眼;

太阳也美,

我的民族的灵魂同样美。

质朴的语言简单的句式却让我们体会到了休斯身为黑人直接明了地将“黑”等同于美的骄傲,黑色就像星星就像太阳有一种永恒的美。不难读到“黑色”被休斯赋予骄傲自豪的民族性。

降生在彝族三色文化中的吉狄马加依然秉信红色是火文化,象征神圣和荣耀;黄色是精神文化,象征善良、高尚、道义,黑色是铁文化,代表了坚韧、刚强。其诗歌《彝人梦见的颜色》正是反映了吉狄马加所秉承的三色文化:

我梦见过那样一些颜色

我的眼里常含着深情的泪水

我梦见过黑色

我梦见过黑色的披毡被人高高地扬起

黑色的祭品独自走向祖先的魂灵

黑色的英雄结上爬满了不落的星

但我不会不知道

这个甜蜜而又悲哀的种族

从什么时候起就自称为诺苏?

诗中黑色的披毡,黑色的祭品,黑色的英雄结苍凉肃穆却都也被吉狄马加赋予了民族性。诗中的黑色折射出了诗人身为彝人崇尚刚强,坚毅的品性。

除了用“黑色”表达出的骄傲,休斯在他的诗歌中还为“黑色”赋予了悲凉的意象。作为被迫来到美洲的外来民,黑人被认为是“丑陋而低于白人的种族。是形同动物的没有教养,没有文化,没有地位更不能谈美丽的一个民族。在白人文化的强势支配下,黑人成了被奴役被歧视和被支配的对象。在很长一段时间这种思想成为了美国的主流思想,身处其中的黑人因此而绝望甚至麻木地接受了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一切歧视。因此在休斯的诗歌中“黑色”还有透着一丝悲凉,而悲凉中还担负着一种唤醒黑人觉醒和骄傲的责任。因此在休斯的诗歌《当我长大》中我们就读到了:

那是很久以前了 我几乎忘了我的梦

然而它依然存在 在我面前

像太阳一样明亮—— 我的梦

接着,那道墙升起来 慢慢地 慢慢地升起来

在我和我的梦之间一直碰到天空——墙 阴影

我变成了黑色 我躺在阴影中

我的眼前再也没有梦的光芒

我的头上 只有厚厚的墙 只有阴影

我的双手! 我黑色的双手!

击穿这道墙! 找回我的梦!

帮我打碎黑暗 粉碎黑夜

将这阴影碎成 一千束太阳的光

一千个旋转的梦 太阳的梦!

在诗中黑色成了墙升起的原因了遮住了光芒。黑色成了黑人阴影的源泉。黑色成了梦想的阻隔。而诗人却要用他改变不了的双手,黑色的双手粉碎黑夜打碎黑墙。这种悲凉的气魄表达了休斯的唤醒同胞的责任。

身为彝人的儿子,吉狄马加传承了先辈的文化,并执着的守护着祖先留下来的这片精神家园。作为当代彝族诗歌的开拓者吉狄马加的诗歌和他的前辈们又有着明显的不同。著名的诗人流沙河认为,他的先辈写的是“我看见什么”,并着眼于“人生经验的归纳”,“展列现象的纷繁”;吉狄马加所写的是“我想到什么”,用他的诗“显示灵魂的深邃”,“精神世界的再现”。因此读吉狄马加的诗歌我们很容易读到诗人深邃的灵魂。读诗人诗歌中的黑色我们也很容易读到深邃的忧郁。“在这寂静的时刻,啊,黑色的梦想,你快覆盖我,笼罩我…”“让我的每一句话,每一支歌,都是这土地灵魂里最真实的回音,让我的每一句诗,每一个标点,都是从这土地蓝色的血管里流出,啊,黑色的梦想,就在我消失的时候,请让我对着一块巨大的岩石说话…”在这首《黑色狂想曲》中我们看到了黑色幻化成的深邃,庄严、肃穆、深沉、浓重的意象。

三、结语

综上,色彩的感觉最容易触发诗人的美感和想象。我们看到了在色彩划分中被归为冷色调的色彩词——“黑色”在两位处于不同地域的诗人——兰斯顿休斯与吉狄马加的诗歌中都被赋予了民族性,而由于其所处的文化,历史以及民族心理的不同,休斯诗歌中的“黑色”还有透着一丝悲凉,而悲凉中还担负着一种唤醒黑人觉醒和骄傲的责任。而吉狄马加诗歌中的“黑色”却有着一点深邃的忧郁。通过比较两位风格相近的诗人诗作中同一色彩词的异同让我们更加感受到了世界文化的多元丰富为我们带来的精彩。

参考文献:

[1]陶庆梅.李贺诗歌风格特征论——以意象研究为中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5).

[2]陈圣生.现代诗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3]夏之放.文学意象论[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米丽娜(1979-),女,四川西昌人,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西南民族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生专业在读,研究方向:比较文学。)

作者:米丽娜

美丽的美学含义论文 篇3:

艺术设计中的美学体现

有人说,美丽的事物并不是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喜欢的,但是对绝大多数的人来说是认可的。如果美不在客观实在中体现,那它会怎样的状态存在呢?从‘美’这个字眼来说,我们不仅能从客观的方面对其进行释义,如果想要更好地解释其真正的含义,我们必须要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当中去探索和观察!

这个世界经历着漫长的岁月,它通过各种客观存在制约着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人类也在感知和探索世界的同时不懈努力地改造着大千世界。“通过人类五官感觉形成的事物构建了世界历史转变形成的产物”,文化心理结构的整体组织结构虽然不能从每个抽象反映出这一现象,但是当它通过特定的个人想法和感受表示为对象的形式,它不仅会带来了人物具象,而且还是与之通用的。

任何一件事情,只有当与不好的方面相反来表达,它才有可能成为美的东西。在艺术上,它邪恶的形象始终是负值,只有在它们的否认当中,它才可以摆到审美的位置。美丽的东西总是很容易被充满爱且善良的人发现的。总结一切人想追求的东西,也就是一般人的理想,因此,如果离开了美丽、善良和爱,它是无法获得它本身的意义的。

那么美是什么呢?“美”离不开人的审美活动。中国传统的美学认为,审美活动就是在物理的世界之外构建一个意向世界,也就是审美对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广义的“美”。

审美活动开始于审美注意。审美注意的出现,取决于主客观两个方面。客观方面的条件主要是指客体的结构形态的新颖程度,客体的风格和意蕴,审美符号和它表现的特殊情感意蕴是密切相关、不可剥离的。那么就设计而言,怎么体现审美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呢?审美观念和审美心理在设计中究竟有什么样的地位?

设计是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学科,它的研究内容和服务对象有别于传统的艺术门类,涉及文化、社会、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审美标准也会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改变。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具有美感经验,使用功能的造型活动,它不仅仅需要具有实用功能,还需要满足它的审美价值,激发人类的购买欲望。因此审美心理在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在面对新鲜的设计作品时,研究过审美心理的设计师更能通过作品与接受者产生共鸣。例如,日本设计师设计的助听器会显得特别的时尚,从外观上跟当下流行的耳机一般无二,这些助听器一上市就很受欢迎,被大多数人容易接受。原因在于日本设计师研究了审美心理,消费者心理需求,抓住了残疾人希望被尊重的消费心理,审美需求。

设计是理性和感性的结合,既有实用性又有观赏性。只有功能美是器具,缺少美观,不能从外表上带给人没的感受。只有艺术美是纯的艺术作品,只能欣赏,不能实用。任何的艺术品,美观和实用性都是相互统一的,相互依存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的实用性是受艺术意识制约的,而艺术则是通过物体本身的实用功能表达体现设计意图和效果。大多数的设计作品,必须通过某种技术,对原料进行加工处理才能形成。例如:我们的现在每个家庭中所必须用到的餐具。餐具的产生体现了人类的智慧与精华。“民以食为天”,而食的容器——餐具,可以说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它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中国餐具的开发设计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好的餐具可能会带给人好的心情,进而促进人们的进餐。而好的餐具理应拥有好的餐具包装与设计,就餐具本身而言,优秀的设计包装可以增加餐具自身的美感和品位;就消费者而言,人们更易于接受那些设计美感、造型独特的产品。

格罗皮厄斯的著作《新建筑与包豪斯》在谈到长标准化设计的问题指出:“当最后的结果应该与标准化的最大乐趣多样化和最大的协调”。独特的设计,并拥有自己的相关实时表面繁荣的风格,以多样化的设计真的是没有几个风格的复制和模仿,而是应该通过产品设计无数个性的形式丰富多彩。

在现代设计中的功能等方面的发展历史,解决,经济,技术,适用性或合理性问题的结构仍然常常被设计中的重头戏。今天,当世界进入电脑时代,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的快速发展社会的,设计不那么突出,甚至在许多情况下,已不再是艺术设计水平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当然,这不是完全功能和其他因素不再设计重要的,但有关的规则和这些重要因素的科学,在今日是更容易为设计者掌握。所以为了能够很快的适应现代的需求和市场需要,必须明白美学对艺术设计的重要意义。美学是艺术设计的前提,要想设计出来的产品被人们认可,就必须了解人们所欣赏的是什么东西。

作者简介:韩家元,女,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2012级平面设计专业。

作者:韩家元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保洁员医院感染论文下一篇:会计委派制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