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传统文化范文

2022-06-10

第一篇:云南传统文化范文

云南铜业企业文化

一、云铜使命:是指云铜存在的意义、价值和根本目的

传青铜文明建幸福云铜

释义:

“传青铜文明”。人类的冶金技术最早可推到商周时期的青铜冶炼技术,在铜中加入一定量的锡冶炼而成的;而云南是“有色金属王国”,其特有的铜锡共生矿是铸造青铜器的主要原料。江川李家山出土的牛虎铜案,再现了2000多年前古代滇池地区绚丽多姿的青铜文明。今天,诞生于红土高原的云铜集团,把青铜文明薪火相传,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云铜梦”摆到“中国梦”的大盘子中来谋划,促进两个梦想的早日实现是全体云铜人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

“建幸福云铜”。强调以人为本,以员工为要,充分体现“发展依靠员工、发展成果惠及员工”的办企思想,让员工在云铜集团发展有平台、付出有回报、劳动有尊严。云铜幸福与否,要通过员工来判断,通过员工来体验,更要通过员工来创建。所以,员工是“幸福云铜”的建设主体,又是直接受益者。

二、云铜愿景:云铜的理想、抱负和蓝图的描述与勾画

建设中国最具成长性的一流铜业公司

释义:

“最具成长性”:核心要求就是发展速度要最快,发展质量要最好,发展后劲要最足。外在表现为利润增长快、市场空间广、人才储备足、行业优势大、企业形象好;内涵体现在资源掌控能力强、科学管控能力强、科技创新能力强、资本运作能力强、文化引领能力强。

“一流铜业公司”指在资源保障、管理水平、科技创新、人才优势、盈利能力和文化引领等方面当中国铜行业的排头兵。

三、核心价值观:是云铜最基本的信仰和判断言行的是非标准

责任 诚信 开放 卓越

释义:

责任:企业勇于承担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经济责任;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员工爱岗敬业,勤奋工作。

诚信:内部以诚相待,团结协作;外部恪守承诺,与利益相关者合作共赢。遵纪守法,言行一致,诚信立德。

开放:观念开放,吸收新事物,引领新变革;运营方式开放,实现合作双赢、共赢;文化开放,形成融洽、文明、和谐、包容的文化氛围。

卓越:满怀激情,不断追求,勇于超越,努力创造更好的业绩;遵循规律,关注细节,持续改进,争当一流。

四、云铜精神:是建立在共同信念、价值基础之上的群体意识,是企业的历史积淀、文化结晶

励精图治创新求强

释义:

“励精图治”指振奋精神,务实进取,矢志不渝朝着既定目标迈进;顺境中居安思危,兢兢业业,逆境中信念坚定,顽强拼搏。

“创新求强”指依靠智慧和胆略,勇于变革,敢于创新,破解难题,增强云铜的发展能力、盈利能力。

“励精图治、创新求强”是在“敢为天下先、永远争第一”基础上的升华,其务实与创新的内核是一脉相承的,是新形势、新任务下云铜精神的传承与光大。

五、工作理念:是云铜人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与实践所形成的思想观念、精神向往、理想追求,是云铜人理论探索和工作实践的航标

勇为人先同创辉煌

释义:

“勇为人先”指倡导一种为了实现目标,凭借智慧和胆略,敢于创新、勇于突破的理念。

“同创辉煌”一是指依靠员工、班子的团结协作,创造不凡的业绩;二是“同”有“铜”之谐音,寓意要紧扣铜这项主业,依靠铜来做强做大、又好又快发展。

六、核心竞争力:是云铜发展壮大、基业长青的内核、灵魂,是云铜的DNA

持续变革能力

释义:

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DNA,是学不走、偷不来、难以模仿的一种能力,是推动一个企业发展壮大的内核、灵魂,是一个企业保持基业长青的内在能力。

回顾云铜集团成立17年来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四矿一厂”组建集团时,当年亏损1.5亿元。其后,云铜探索了“母子公司双层经营”的体制,为分兵突围创造了条件;积极争取到地方指标实行股改上市,解决了企业发展急需资金的问题;利用股市融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艾萨铜冶炼技术和建设大红山铜矿;争取到政策性关闭破产,使企业轻装上阵;对资源枯竭矿山实施异地安置,改善了员工居住条件;率先实施资源战略,低成本走出云南发展……

一路走来,云铜总是在解困中得到发展,体现在战略和战术上,始终先人一步,多人一招,把握机遇,迅速发展,而背后的支撑,是云铜具备了结合实际、主动变革、敢于变革、善于变革、持续变革的思维和能力,正是这种持续的变革能力,云铜才能在发展的征途上,过关斩将,勇往直前。这种能力,是遵循“世界是运动的”哲学原理,在持续改进、否定自我、超越自我之中逐渐形成的。

核心竞争力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须和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相结合,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为壮大云铜核心竞争力,必须全力培育五大竞争能力要素——

一是资源占有能力——要实现“量多质优、自给率高”目标。

二是成本竞争能力——要实现“运营转型、降本增效”目标。

三是科技创新能力——要实现“创新驱动、创效为先”目标。

四是资本运作能力——要实现“价值增值、效益增长”目标。

五是文化引领能力——要实现“外塑形象、内聚人心”目标。

七、经营管理十法则:

经营管理的十法则——

经营观:依法诚信效益至上

安全观:铁腕长治重拳久安

质量观:精益求精永葆一流

廉洁观:清正为德廉洁是道

环境观:尊重自然和谐共生

学习观:立身之本发展之源

人才观:以用为本尚德尚能

风险观:风险常态重在防控

成本观:全员参与多管齐下

执行观:高效到位拒绝借口

八、文化氛围:

班子文化氛围:阳光坦诚简单包容

释义:集团各级班子成员要心态积极,健康向上,公道正派,做事公开,阳光操作,坦率真诚,人际关系简单不复杂,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努力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事创业氛围。

团队文化氛围:有激情在状态强本领敢担当

释义:集团广大干部员工要有理想,有动力,能力强,爱岗敬业,锐意进取,敢于负责。倡导这种团队文化,旨在把员工队伍打造成一支朝气蓬勃、能征善战、敢于胜利的精英团队。

九、宣传语

传青铜文明建幸福云铜

第二篇:云南民族旅游文化作业

学院:资老师:顾专业:生物科学学号:姓名:付

环 学 院

老 师

2011162177 林

学科:云南民族旅游文化

美丽的雨林之地——西双版纳

引言:

早期人们对热带雨林的认识,来自于

15、16世纪欧洲的探险家和航海家们对热带雨林离奇古怪、玄妙莫测的描述。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里,到处是从未见过的长着奇异板状根的巨树、„„不可思议的老茎杆上的花果、巨叶植物、会运动的植物等各种奇花异果、自然奇观,应有尽有。数不胜数的珍禽猛兽、蚊虫蛭蛇,令人毛骨耸然的怪声和土人与野兽搏斗时的嚎叫,让欧洲探险家和航海家们不寒而栗,惊恐之觉油然而起。这些无法做出的解释,使得热带雨林被罩上了一层原古、神秘、令人着迷而又恐惧的面纱。

直到十九世纪,科学家才把这类生长在年平均温度24℃以上,年降雨量介于2 000mm至4 000mm之间,高温、高湿、多雨,没有明显季节变化的湿热气候区的常绿高大森林植被称为热带雨林。 您想了解雨林吗?您想体验雨林吗?

请跟我来,加入这新奇刺激的雨林之旅吧!

(一)地理位置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北纬21°08′~22°36′,东经99°56′~101°50′.属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湿润区.本区热量丰富,终年温暖,四季常青。一年分为雨季和旱季.距海洋较近,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控制和太平洋东南季风的影响,常年湿润多雨,所以森林繁茂密集,植物盛多。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最南端,全州总面积19112.5平方公里,辖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这里居住著傣族、哈尼族、布朗族、基诺族、拉祜族、佤族、瑶族等十几个民族,傣族是主体民族。

西双版纳东、西、南三面与老挝、缅甸接壤,与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邻近,6条公路通向境外,被誉为“东方多瑙河”的澜沧江——湄公河与老、缅、泰、越、柬水路相连,是我国进 入东南亚各国最便捷的水陆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今天,西双版纳正以它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旖旎神奇的热带、亚热带自然景光、浓郁多彩的民俗风情、璀璨悠久的民族文化、便捷顺当的跨境出国通道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二)历史文化

西双版纳,历史悠久,古时称勐泐,汉代时期属永昌郡(今保山)管辖,到三国时设置过南涪县,到唐宋时期分归"南诏国"统治,元朝于公元1296年设置彻里路军民总管府。1327年改置彻里军民宣抚司。随后又改成车里军民府,车里宣慰使司,直到民国初年(1912)改置普思沿边行政总局,隶属普洱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于1953年1月23日成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各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傣族的“泼水节”、哈尼族的“嘎汤帕”、拉祜族的“拉祜扩”、瑶族的“盘王节”、基诺族的“特懋克”等民族节日,以及各少数民族的饮食、服饰和民居建筑,反映出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

西双版纳地区以傣族人为主要民族,所以西双版纳的文化受傣族文化的深深影

响。傣族文化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尤其是傣族文字、傣族年历以及与傣族有关的历史著作最为出名。一千多年前,傣族人把自己知道的一些历史传说、诗歌等艺术创作记录在树叶、石头上,一直流传到今天,这些历史遗迹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不可不说的还有一个就是傣族的音乐有人说,每一首傣族音乐都蕴藏着独特的神话传说以及美好祝愿,虽然我们听不懂音乐的内容,可是傣乐的曲调却是很迷人的。

西双版纳的民间艺术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木板画是选用上等木头,加上优质的板底,运用各种方法做成的一种木质艺术品,可以用来装饰家居,佩戴等。与木头有关的还有木雕和根雕,西双版纳的木雕是不同于其他地方的,这里的木头是用热带雨林里面的木头,时间久远,木质细腻。此外,西双版纳还有黑陶、蝴蝶为主题的装饰品等。

西双版纳这里有很多历史传说,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传说,最出名的应该就是泼水节的传说了,泼水节的由来是因为通过泼水来把鬼神赶走,以保平安。

竹楼,傣族姑娘,泼水节,是我对西双版纳的初印象。高大的芭蕉树,热带雨林的小气候,雨后有些潮湿,但是周围一直是一片新绿,有些温热,凤尾竹郁郁葱葱,我想这是个旅游的好地方。让我们一起走进西双版纳传统文化,感受一下西双版纳的温度和气息。

(三)自然资源

西双版纳地处热带北部边缘,横断山脉南端。受印度洋、太平洋季风气候影响,具有大陆性和海洋性兼优的热带雨林气候,终年温暖湿润,多雨,静风少寒,干湿季分明。年均气温18°C至21°C,降雨1100mm至1900mm,全年日照时数1700到2300小时。整个地势由北向南全倾斜迭降,两侧高,中间低,形成深度切割的高原地貌形态。州内最高海拔2429米,最低海拔477米,具有山区和坝区的明显区别。全州面积2868.7万亩,其中山地面积占95%,坝区面积占4%,水域面积占1%。万亩以上面积的坝区23个。有耕地163.4万亩,占总面积的5.7%。 全州森林覆盖率达63.2%,有800多万亩热带雨林,其中国家级和省级保护区402万亩,是地球上北回归线附近保存最为完好的一片热带雨林。州内植物和动物种类分别占全国的1/5和1/4,素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物种基因库存”之美称,已列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圈。

(四)美食文化

首先要介绍的是一种水果,芒果,大家都很熟悉吧。你肯定知道芒果无非就是成熟后十分甜美,殊不知当地人还有另一种吃法。就是在芒果还十分青瑟的时候,大约拳头大小,把把皮剥掉,切成条状,蘸着调制的佐料吃,酸酸的芒果味加上辣椒的辣味,十分香脆,让人吃后觉得非常过瘾。除此之外,西双版纳的酸笋煮鱼也很地道。嫩笋腌制后,炒一会儿,加水,水开后放入鱼,再煮鱼,一道酸笋煮鱼就做好了。笋的清香味加上鱼的鲜香味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使人回味无穷。香竹饭也极具傣族特色,以糯香出名。强烈推荐一下香茅草烤鱼,操的芬芳味以及烤制的鱼香味,都让人垂涎欲滴。

菠萝饭、香竹饭、炸青苔、炸牛皮、香茅草烤鱼、烤鸡等都是地道的美味,不仅飘香诱人,而且菜的颜色也很养眼—菠萝饭由紫色的黑糯米加金黄的菠萝做成,牛皮是浅黄色的,晶莹剔透。至于烤鱼和烤鸡,那外酥里嫩的外观仅用眼睛就“品

尝”得到了。

傣味菜肴味道以酸、辣、香为特色,也许这里常年湿气重吧,辣椒的特殊驱寒除湿功效就成了消除湿气的好办法。不过傣菜里的辣味并不浓烈,没有辣到举不起筷子的地步,而是作为交响乐里的一个小章节,既配合了主题又不喧宾夺主。

傣家人做菜的原料主要来自热带丛林,树叶、花朵、根茎提供了必要的维生素,麂子、竹鼠等野味则可补充蛋白质。如果抱着吃稀奇、吃古怪的心理,不妨试试藏在竹节中的虫子、野生蜂的幼虫。这不仅是对胃口的考验,更是对胆量的锻炼,估计这以后就没有你不敢吃的昆虫了。它制作的过程非常方便,主要分为烤、蒸、剁、腌四大类,辅以香茅草、野芫荽等本地才有的作料,产生的特殊香气非同寻常。

傣家人做菜可谓不拘一格,煮饭用香竹筒来煮,煮熟的饭带着竹筒特殊的香气。需要烧烤的菜肴也不一定用锅具,而可以用芭蕉叶包好,直接放到火上去烤。在别的民族那里可能是边角废料的动物血液、内脏等,傣家人却可以把它加工得有滋有味。

(五)景点

西双版纳的著名景点: 野象谷 曼飞龙佛塔 橄榄坝 独树成林 热带植物园 曼典瀑布 打洛江风光 春欢公园 易武古镇 周总理纪念碑 孔雀湖 水井塔 茶树王 曼斗民俗活动村 泼水节观礼台 曼飞龙水库 空中走廊 白象湖 勐养象形树 民族风情园 曼景兰旅游一条街 允景洪 曼阁佛寺 景真八角亭 澜沧江风光 茶马古道风景区 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 漫湾——哀劳山风景区 沧源佤山 沧源崖画 广允缅寺 基诺山 景谷勐卧佛寺双塔

参考文献:

西双版纳温湿状况及其舒适性评价--《山地学报》1998年04期; 《西双版纳发展论》,黄映玲,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5-1;

西双版纳.勐巴拉娜市民族文化丛书(全套14册)_蓝岭香柏网; 西双版纳旅游线路导游/袁杰/云南人民出版社/图书音像,图书;

社区旅游与边境旅游:社区旅游与边境旅游国际研讨会西双版纳会议论文集;

征鹏,杨能胜. 新编西双版纳风物志.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9. 6;

关传友. 论云南地区的民族竹文化.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8(4);

勐海县民族事务委员编,西双版纳哈尼族民间故事集成,云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 27; 何斯强. 傣族文化中的稻和竹. 思想战线, 1990(5)。

第三篇: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

2010级地科院 综合实习专题报告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景观地域特征分析

学院:地科院

专业:地理科学(师)

年(班)级:2010级02班

姓名:冯颖

学号:222010318011077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景观地域特征探析

摘要:少数民族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语言文化交流的途径之一。在传统文化的保持和传承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地理环境对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少数民族服饰景观的地域类型、特征及时空变异。认为民族服饰是最具有吸引力的旅游景观之一,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开发和利用中应当给予高度重视。

关键字:云南

少数民族

地域特征

民族服饰景观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超过1000万人的3个省区之一。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云南有25个 ,其中人口超过5000人,并有一定聚居区域的少数民族有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 、傣族 、苗族 、傈僳族、回族、拉祜族 、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德昂族、基诺族、水族、蒙古族 、布依族、独龙族和满族等。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云南省共有 4236万人口,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415万,占全省总人口的 1/3 。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虽然低于汉族,但地域分布广泛,全省各地、州、市、县都有。各少数民族因风俗习惯、聚居特点和所处地理环境的不同,呈现出类型和格调不同的服饰景观。

一、地理环境对少数民族服饰影响

云南的自然环境条件复杂,地形崎岖,山地多而平地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差很大,海拔最高达6740m,最低只有76.4m;气候千变万化,冷热各不相同。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显著,滇西北地区位置偏北,海拔较高,全年偏于寒冷;滇中、滇东、滇西地区纬度和地势适中,气候较温和;滇南、滇东南地区纬度和海拔都较低,气候偏于炎热。就具体地域来说,情况又千差万别:山顶积雪严寒,山腰冷凉,山麓温和,坝子倔暖,江河谷底炎热。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从微观和宏观上对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景观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1)地理环境使民族服饰景观呈现出多样性特点 。

由于所处的生态环境差异较大,使云南省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民族呈现出不而的服饰景观。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服饰,不同的服饰具有不同的外观特征。总的来说,归纳为以下几个部分:

高寒山区的民族服饰以厚实、粗糙为特征 ;坝区与河谷的民族服饰则以轻盈 、秀美为基调。

居住在不同地域的同一民族在服饰景观上也呈现出多样性。同是一种民族.居住在山地的与居住在坝区(小盆地)的民族服饰比较,有明显差别。山区全年气温比坝区低,偏于冷凉,气候变化大,一日多变,加上风大、潮湿,给人们的表着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例如,白族服装只是适合大理坝区的气候,住在海拔较高的洱源西山的白族,为抵御寒冷,身上则拉羊皮,并且一年四季如此。

大理山区高海拔地带的彝族,绝大多数人都常年按着整张羊皮做成的羊皮褂,女的还有一个既作为护腰又当做饰物的圆形绣花白团毡(彝族叫“裹背”)。这种服饰在坝区的白族和其他民族中是见不到的。

(2)地理环境对服饰的用料和形制产生直接的影响

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使各民族选择的服饰面料和款式都与所处的生态环境相适应。各地各民族传统服饰的用料,大多就地取材。滇西畜牧业较发达,普遍养羊,有的还饲养牦牛,能确保羊皮和羊毛、牦牛毛用于人们表装的需求,从牲畜养殖到衣服加工,基本上都由各家自己完成。其他地区各民族以麻、棉等天然纤维布、织锦、土布来缝制衣服。民族服饰的制作,在四十多年前多数是由各家手工操作完成的。近几十年,由于经济迅速发展,许多手工业逐渐让位于机械加工业,工业棉、毛织品占领了大部分市场.各民族制在用料来源因此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尽管如此,人们在喜爱各种新衣料的同时,对各类具有传统特色的衣料仍保持着深探的感情。从形制特点看,由于云南民族众多,服饰类型也具有多样性,大致有:

 藏族、普米族和摩梭人男女都普遍穿戴的长衣(袍)裙裤靴装;  彝族、纳西族、白族、部分汉族和苗族男子的披皮或披毡衣裤装 ;

 汉族、白族、彝族、傣族、阿昌族、满族、纳西族、拉祜族、壮族、瑶族、哈尼族、傈僳族、回族的上衣下裤装;

 傣族、布朗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佤族、哈尼族、基诺族、苗族、藏族、

怒 族、傈僳族女子的上衣下裙装等四种类型。如细致划分估计不下几十种。

藏族:长衣(袍)裙裤靴装 傣族:上衣下裙装

3)、地理环境对民族服饰的功能也有影响。

实用是民族服饰的基本功能,但地理环境影响着云南民族服饰的实用性。例如滇西北地区气候寒冷,居住在这一地区的藏族、怒族、僳僳族、纳西族等为适应寒冷的环境,在服饰的形式和用料上均有特别的考虑,对付寒冷和应付异常天气、御寒保暖成为这些地区民族服饰的主要功能。气候炎热地区的民族服饰具有与寒冷地区民族服饰不同的实用功能。例如居住在南亚热带湿热地区的傣族、哈尼族、佤族、拉枯族、布朗族等,他们或逐水而居、或深居山林,大多以从事水田稻作为生,为适应高温、多雨、雾大、潮湿、水流纵横等环境因素,防止日晒、透气纳凉、方便生活和生产活动则成为这些民族服饰韵主要功能。因此其服饰多以简洁、轻薄为特色。而适应环境,同时追求实用和美观,则在傣族服饰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 实用性: 气候寒冷地区:御寒保暖成为这些地区民族服饰的主要功能。

气候炎热地区:防止日晒、透气纳凉、方便生活和生产活动则成为这些民族服饰的主要功能。

 美观性:

气候炎热地区:服饰多以简洁、轻薄为特色,实用而美观.

二、少数民族服饰景观的地域差异

根据各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现象在空间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依据各民族服饰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形成过程,以及服饰的用料、制作工艺、形制和着装方式等服饰文化特质,将云南的民族服饰景观划分为滇西北区、滇中滇东区、滇西南区三个景观区域。在三个景观区域内分别形成特征和差异都较为明显的三种少数民族服饰景观地域类型:寒冷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景观、温暖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景观、炎热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景观 。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景观区划分 1)、寒冷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景观

厚重,衣、裤、帽 ( 包头)、鞋(靴)俱全,衣装层数较多,用料除麻、棉和野生纤维 ( 如火草)织品外,还有天然毛皮或羊毛、牦牛毛制品 ( 如毛布、毡等) 。

2)、温暖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景观

坝区民族夏天穿得较步、较薄,冬天才加上外套、棉衣、毛衣之类,四季穿着不同,服饰的季节性较明显。坝区农村居民从事水田劳作,男女衣装手袖和裤管较宽松,便于下田干活,同时为了在劳动时不拖泥带水,影响动作,男女皆穿坎肩,腰上系带或围腰,收柬自然下垂的衣服下摆。而腰带、围腰又具有装饰性,给衣装增添了美的

感觉。典型者如大理白族和昆明农村汉族。白族主要环绕洱海而居,四季温和凉爽。白族女子一般穿右枉姊妹装,外罩一件棉布或毛褐、灯心绒、丝绒做的坎肩,系净色或绣花围腰,下穿长裤,.着绣花鞋或普通布鞋、皮鞋.头饰扎染巾和白毛巾,用长辫缠绕压住。其服饰紧凑、轻巧,一年中大多数时同都可以穿用,冬天才需增加一定的御寒装备。白族男子一般穿纽扣较多的对襟衣,外罩黑色或蓝色坎肩,下穿长裤,缠白布包头,服饰基词与女装相似,同环境、气候十分协调。各地坝区民族的服饰在气候因素的表现上,风格趋于接近。因气温年较差小,衣服的穿着基调四季大致相同,只需在冬天加上棉、毛衣即可,装束偏于简单、轻巧。

珞巴族服饰——柔软保暖

3)、炎热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景观

滇西南、滇南和滇东南边沿地带,即德宏州、西双版纳州和临沧地区、思茅地区、保山地区、红河治州、文山州部分县区的坝子与河谷地带,属于亚热带,年平均气温较高.长夏无冬,气候炎热。居住在这些地区的民族,以简单、轻薄、凉爽透风为各民族服饰的主调。傣族服饰可以说是气候炎热地区各民族服饰的典型代表:

女子上衣下裙; 男子上衣下裤 (瑞丽也有穿裙的),裤管较宽大,用料多数选择浅色、柔 软、较薄、透气性能好的布料; 喜穿凉鞋、拖鞋或光脚 。如:热带地区的傣族服装“ 五无”,即 “ 帽无顶 、衣无领、裙无腰、裤无裆、鞋无帮”。

三、少数民族服饰景观的时空变异

1)、少数民族服饰的纵向发展

民族服饰的纵向发展即对不同时代民族服饰特征的比较。云南民族服饰有着悠久深厚的历史,各民族服饰是经过提长时期的发展演变才逐渐形的,不同时代的少数民族服饰在用料、形制、制作工艺及其功能上都具有明显的差异。 * 早期云南各民族的服饰比较简陋 、功能单一,以遮体、保暖为主。

* 进入青铜时代以后,经济的发展 和纺织技术的提高,纺织品种类增加 ,衣服样式增多。分为:一是羽装,即用羽毛做的衣服和裙子;二是尾服——衣服的后面挂着一张动物毛皮,拖 着一根长长的尾 巴;三是条纹布衣 ;四是披毡;五是其他各类长短衣服,大概有十多种。

* 唐宋时期是云南民族服饰发展较快的时期。

* 元代至清代,云南民族的纺织、印染、绣花等技艺继续向前发展,少数民族服装各式各样。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政治 、经济、文化的发展,云南民族服饰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 2 0世纪 6 0年代,云南各地的汉族和少数民族,服装主要都采用本地本民族生产的衣 料缝制,穿传统服装的人居多。

* 6 0年代以后 ,由于工业衣料和成衣供应增加,云南内地城乡的衣着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男子穿涤卡布中山装和涤棉、的确凉衬衫的猛增。“ 文革”时期,出现了穿绿军装的热潮,对民族传统服饰带来的冲击不小。

* 8 0年代中期以后,市场逐渐活跃 ,服饰商品琳琅满目,款式繁多。 * 现在,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大致有三种情形:

一是日常生活中仍普遍穿戴的传统服装,如白族、纳西族、傣族 、彝族 、哈尼族 、苗族、瑶族、壮族、蒙古族、布依族、水族等民族,其中女性穿传统服装的比例比男性高;

二是传统服装平时穿的少,仅喜庆节日、祭祀活动才穿戴的服饰;

三是仅老年人穿而年轻人不穿的服装,年轻人即使穿戴,也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作了改进;

四是随着旅游宣传和旅游开发而使一些具有民族特色和审美价值的民族传统服饰得以推广,如傣、撒尼、白、佤等民族的服饰。 2)、少数民族服饰的空间变异

在云南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中,各民族之间自古以来就频繁地进行着各种文化交往,而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无不参与到民族文化的交往中,并在交往中相互借鉴、融合和吸纳。这种现象在汉族分布区的边缘地带较为普遍,在这一地带坝区居住的回族、彝族、白族、纳西族、傣族、壮族和布依族等,由于与汉族临近或杂居 ,受汉文化的影响较深,因而在服饰上汉化特征较显著,尤其是男子服饰已与汉族无太大差别。

民族服饰文化的自然交融,一方面丰富了各民族穿戴的内容;一方面又导致民族服饰的差异性不断弱化、相似性逐渐增加,使处于强势的汉文化的地域空间不断向弱

势的少数民族地区扩展。

四、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和利用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的发展是否会因审美观的变化以及第三产业发展的需要,而出现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相反的方向,甚至被现代信息社会文明所同化,使其逐渐丧失民族原有的特质。这是长期以来民族文化保护者们最为担忧的一种现象和过程。 1)少数民族服饰经济价值的利用

经济学的角度讲,民族服饰文化是一项宝贵的资源,对于区域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和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就云南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所显现出的地位和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来看,民族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区域优势已被社会各界所认同,云南在实施建立“民族文化大省”和“旅游大省”的战略中,必将把那些包括服饰文化在内的民族特色文化与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持 、继承和开发利用视为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平时穿少数民族服装能增加地方风情,可以将身上的刺绣图案和挂件进行整理和装裱,作为旅游品出售。路南县彝族的一个支系撒尼人就是身穿民族服装卖她们服装上的刺绣、挂包、手工艺品而获得经济效益,并有专门的制作者,也认识到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重要意义和经济价值,实现民族服饰的时代精神民族服饰的款式、实用功能、艺术效果也有和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及现代审美意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意识也促使民族服饰文化要和时代发展的脉搏共跳动,所以民族服饰文化也存在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不管民族服饰文化怎样发展都不能脱离老的血脉,保持了老的血脉,就延续了本民族活的文化生命,也为保护和发展多元民族服饰文化做出了贡献。云南以自己神奇的山势地貌、多样化的立体气候、神奇的人文景观、丰富多姿的少数民族形象吸引着世人,这些是我省发展旅游事业的先天优势,使云南成为旅游大省。但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浪潮的冲击下,我省的少数民族中青少年汉化严重,民族服饰文化己经流失。正如画家石涛所说:“笔墨当随时代”,少数民族服饰需要自身发展,不断完善,使之充实到时代文化的长河之中,使之丰富

多彩、生动活泼,与多元文化共存,也才显出本民族顽强的生命力。 2)少数民族服饰传统文化的利用

云南的民族服饰文化不应当被忽视,更不应当被曲解为原始和落后。云南传统服饰文化的综述云南传统服饰文化服饰以其众多的服型、多姿的款式、缤纷的色彩及其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已经构成了一个自成体系的文化类型。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云南少数民族服饰融入了一些特殊的文化内涵。在看似简单的衣装中,却融入了一些鲜活而生动的文化内容。因此,服饰不再是简单的衣装,而是一种包含着丰富文化内容的载体,故我们称之为“文化”。云南民族服饰文化可用“多”、“丰”、“彩”、“巧”来形容。“多”,一是民族多,二是服型多。“丰”,是文化内涵积存丰厚。“彩”,即色彩丰富,斑斓多姿。“巧”,构图严谨,疏密有致,巧夺天工。

当民族的文化作为景区的主体参与到地域旅游活动中来时,民族服饰则是最直观也是最具有吸引力的一种旅游景观。民族服饰淀积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在游客的视觉中,面对那些充满异域风情的民族服饰,他们的追求得到的是美感与真实的结合。 因此,在利用和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时,应当对民族服饰给予足够的重视,从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到民族服饰的制作者与穿戴者,都必须了解和尊重具有民族特色、区域特色和现实意义的民族服饰文化。

参考文献:

【1】 王声跃.云南地理【M】.昆明:云南出版社,2002.287-296 【2】 李当岐 服装学概论 1990 【3】 刘军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 1999 【4】 郭净;段玉明;杨福泉 云南少数民族概览 1997

第四篇:云南少数民族的宗教文化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而地处西南边陲的云南则聚居着全国一半以上的少数民族,是宗教文化类型最齐全、宗教现象最丰富的一个省。云南少数民族的宗教文化和西方的宗教文化一样,也毫不例外地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乃至科学知识。尤其是云南各少数民族的宗教更是包容、储藏、沉积着我国丰富的民族文化模式。例如,当我们提到藏族时便会想到哈达;提到傣族时便会想到泼水节;提到回族时便会想到清真寺;提到苗族时便会想到芦笙歌舞;提到白族时便会想到本主庙、三月街„„它反映了每个民族除了其外貌、体质等特征外,各民族还有独特的个性和文化审美图景,有各自的生活环境和社会背景,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文化、宗教文化。

一、巫文化

云南各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意识和巫术仍有着强大的张力。巫术是原始宗教中的活化石,迄今跨越了数千年时空的云南少数民族,巫术对他们仍有着传达神意的审美魅力,他们从各自的祖辈那里传承了一个二元分裂的世界,以其灵验的神迹安顿着人世的现实生活。他们深信世间的一切均受神灵的左右,冥冥中的神灵与人一样具有七情六欲,只要方法得当,神灵仍可以被感知、利诱,甚至可以被威胁。人一旦与神灵沟通便可利用其超人的力量为自己或部族的意愿服务。他们认为与神灵沟通并非一般人所为,只有掌握了神鬼秘诀的巫师方可办到。于是,他们对巫师、巫术产生了强烈的神秘感、敬畏感和依赖感。这些感觉的汇合使之形成了各民族自己的审美体系,他们像欧洲中世纪的基督徒那样,以虔诚而又浓郁的宗教审美情绪,表达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宗教感情以及以人为主体追求现实利益的宗教文化方式。这便是云南少数民族贯在巫文化中的核心内容。

云南少数民族除了傣、白、纳西、回、彝、壮等族中早已传入了佛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外,其他少数民族宗教大多属于原始的巫文化性质。巫术活动经常以摹仿的方式把现实分散的因素集中起来,将主要目标加以强调,从而获得反映现实的映象。而且在其发生的过程中总要伴随着强烈的情感和奇妙的审美想象,真诚的依赖和执著的追求。云南许多少数民族几乎都用巫术占凶问吉、预言疑难、治病驱鬼、祈年唤雨。巫和卜筮在云南少数民族中流传甚广,巫术活动经常而普遍,其中包括有天文、地理、科学、文艺等各方面的知识。各少数民族中的巫者

和卜筮者,就是这个民族中的智者,他既是少数民族中的预言家,又是这个民族中的知识分子。有的巫者还被认为是这个民族中能洞悉民情乡俗的半神半人,云南的独龙族、佤族、瑶族、苗族、哈尼族、布朗族等都普遍寄希望于巫师、巫术的帮助,去达到与神灵所控制的各种异己力量的和谐共处,去实现用他们的常规方式——世俗 的技术与工具所达不到的企图。

云南少数民族对巫术的执著信念,强烈而虔诚的情感,繁复驳杂的活动方式,造就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浓郁的宗教审美氛围,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征、反映人类童年时代的巫文化。

二、汉传佛教文化

佛教无论在神学理论和行为体系上都是相当成熟的宗教。他作为一种人为宗教传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之后,绝大部分使当地的少数民族原始宗教迅速变为“人为”的民族宗教,如在宇宙观、神鬼家族、人神相通、宗教行为方式、宗教文化表征、寺院宫观、宗教职业等方面都进行全面的兼并和结合,甚至使少数民 族的原始宗教彻底地改头换面,产生了政教合一的政治宗教体制使少数民族的社会文化面貌大为改观。

由于云南地区民族种类繁多,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原始宗教,汉传佛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文化的传入,必然会受到各民族本教的排斥,甚至发生冲突,于是佛教不得不走与本地民族宗教相结合的道路,只有采取和民族本教认同和适应的态度,汉传佛教才能在民族宗教中立足发展。因此,佛教的传入在云南地区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即使是佛教的各宗各派传入云南地区之后,也是各隅一方,互不对立,互不妨碍,以其十分宽容的适应精神融会到各少数民族的宗教文化与审美之中。

三、藏传佛教文化 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是中国佛教的一个支系。它形成于公元7世纪,是传入西藏地区的印度显、密两宗佛教,与汉地北传的大乘佛教和西藏地区固有的本教,互相斗争、互相融合而形 成 的 具有西藏地方特色的佛教,也可称为西藏佛教。云南的藏传佛教主要在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及云南丽江地区的藏族、纳西族和普米族、摩梭人中信仰。在他们的宗教文化与审美艺术活动和风俗习惯中充分体现着他们对佛教的笃信。佛教也不同程度地吸取了本教

的某些祭祀仪式,与当地藏族、纳西族、普米族、摩梭人的地方自然神祗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派别及支系极多,在云南地区有众多的教派,归纳起来有以下四大派别:宁玛派——亦称“红教”;噶举派——亦称“白教”;萨迦派——亦称“花教”;格鲁派——亦称“黄教”。由于教派各异,因而在教义、仪式及“见”、“行”、“修”等问题上也有地域和门户之见。

西藏本教对云南迪庆地区的纳西族、普米族等的影响是深刻的,那么西藏本教的兴衰对云南本教的兴衰是否有着直接的影响呢?回答是肯定的。从公元7世纪初佛教传入西藏受到本教的对抗,本教在斗争过程中占据优势,到8世纪西藏王朝赤松德赞采取了灭本教兴佛教的严厉措施,迫使本教改信佛教,一些本教徒改为佛教徒,也有一部分本教徒流落到藏、滇、川犬牙交错的地方,与当地的普米、纳西等民族和平相处,使西藏本教在这些地方得到生存和发展。因而迄今西藏本教在西藏几乎绝迹,但在藏、滇、川接壤的地区尚保存有本教的残余和众多的演变支系。

然而佛教毕竟是具有强大渗透力的宗教,他随着藏传佛教的形成与发展,不断地侵入到云南的傈僳族、纳西族、藏族、普米族和摩梭人的宗教信仰中,对他们的审美意识形态、文化艺术、风俗习惯等都起着深刻的影响。云南的藏传佛教和西藏佛教是一脉相承的,只是不同程度地吸收了本教的某些祭仪,并和当地藏族、摩梭人、普米族„„的自然神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地方色彩、派系繁多的藏传佛教,使藏传佛教在云南地区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因此,云南的藏传佛教在中国乃至世界佛教中占有着特殊的地位。

四、小乘佛教

公元1世纪前后,佛教出现了大乘、小乘两派。“乘”者是“乘载”、“道路”的意思。后期的佛教自称为大乘,即“大业”、“大道”、“众载”,认为本派能普度众生,救赎他人。而把前期的佛教贬称为小乘,认为他只能自我解脱而无力顾及他人,仅为“小道”、“小业”而已。为此,小乘则自称“上座部佛教”,拒不 接受“小乘”之称。

公元以来,佛教由印度传入亚洲各国,形成了东方世界性的宗教。传入中国汉族地区和朝鲜、日本、越南的为大乘佛教,也称为北传佛教;传入南亚地区的

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斯里兰卡及中国傣族地区的为小乘佛教,也称南传佛教。公元11世纪至14世纪,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正式确立南传上座部佛教为本国的国教。

小乘佛教在教义和理论方面一般持“我空法有”的观点,也就是不承认主体“我”的实在性。但在分析物质世界时又肯定客体的存在,他把现象世界一分为二:一类称为“心法”,包括受、想、行、识等精神和心理的要素;另一类称“法”包括地、水、火、风,分别具有坚(地)、湿(水)、暖(火)、动(风)的属性,即物质要素。

在宗教实践方面,小乘佛教初期只是把佛陀视为现实的教祖和导师,主张佛在僧数,对待佛经的态度上一般墨守佛说,学风比较保守,在修持的目标和方上一般偏重于通过长期出家苦修求证阿罗汉果,即以求得自我解脱为目的。在供奉佛像方面一般只供奉释迦牟尼像,寺院的建筑规模较小,结构较简单。 南传上座部佛教进入云南后,主要是在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及部分佤族中信仰。佛教传入西双版纳地区的相当长时期,受到本民族固有原始宗教的抵制,甚至短暂的冲突,因而南传佛教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展、传播极其缓慢直到公元12世纪后期帕雅真入主西双版纳,号称“至尊佛主”,南传佛教才开始启动,但还不能成为傣族等民族的正统宗教,民间仍然信奉本民族固有的原始宗教。

傣族人的原始信仰是务实而功利的,不愿意空泛地恪守信条,信仰正统教义,只是根据本民族自己日常的生产、生活,与自己切身需要的具体目标去确定选择自己的宗教。他们以祖先崇拜为核心,深信只要祭奠祖先神灵便可消灾免难。务实的祭祀仪式贯穿在傣族人的整个生活与生产中,即使在泼水节的欢快中,傣族人也从不忘记要用水洗去灰、洗去汗、洗去凶恶与灾难,祈求吉祥安乐。这种完全世俗化、功利化,以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为核心的傣族原始宗教与南传佛教的那种超凡脱俗、追求人生智慧的空灵审美境界是无法相比拟的。

作为一种外来宗教要在傣家这块土地上安营扎寨,南传佛教也只有委屈自己作出一些取舍与让步。南传上座部佛教只能在其民族原始宗教的信仰中去寻找自己生存的突破口,在佛教的信仰、教义等方面尽力适应当地的民族宗教。例如让傣族原始宗教的神祗进入佛教的寺院,某些巫术仪式进入佛教的礼仪。为了与当

地民族的原始宗教和平共处,南传佛教不得不改变自己不信鬼神和巫术的教旨。这些努力使南传佛教不仅赢得了与当地原始宗教的和平共处,还赢得了当地民众的支持和拥护。南传上座部佛教从此在傣族地区立足扎根,并迅速地发展成了傣族的全民宗教。当地民族还把祭祀鬼神的大任交给了佛寺。这样一来佛寺中的佛爷、和尚除了传播佛教之外,还担负着为当地民众送魂驱鬼的重任。

从此,佛教对当地民族宗教采取了认同和适应的态度。于是,在傣族地区的佛教寺庙中出现了土地神龛、水神塑像等。在祭祀中的巫术等民俗化的有形祭祀、礼仪也在佛寺中进行。民族信仰中的多元化特征,也突出地表现在南传上座部佛教中,南传佛教已成了地方化、民族化了的佛教。与此同时,地方民族宗也接受了外来宗教的改造与融合,傣族的原始宗教逐渐地失去了自己的本来面貌,成了佛化了的宗教 。突出地表现在佛事活动中,人们已无法分清哪些属于印度佛教,哪些属于本民族的自然习俗,更有甚者,全民信佛的傣族,将 自己的一生几乎都交给佛支配。南传佛教已真正达到了战胜当地 原始宗教,使全民族信仰佛教的目的,将佛教的宗旨灌输到了民族的宗教文化中。

南传佛教经过长期的传播和土著化过程,逐渐成为傣族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获得了全民性信仰。对傣族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产生了全面深刻的影响,并且对邻近的许多民族产生了重要的辐射影响,如佤族、阿昌族、德昂族、布朗族等均不同程度地从傣族那里接受了小乘佛教的信仰。南传佛教与当地原生宗教混合在一起互相补充、互相渗透形成了一种具有民族特征的佛教文化,这在云南少数民族宗教文化与审美中是极有代表性的。

第五篇:关于云南大理白族传统社会文化变迁的调查研究

摘要:今天的中国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面临着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地处西南边疆的云南也不例外。这种变化尤其体现在物质和精神文化等方面。本文对大理剑川县和鹤庆县白族居民的语言、建筑、服饰、宗教信仰、传统节日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对其进行了客观论述,总结分析了白族人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现代化 文化变迁 大理白族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2-0013-02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文化变迁是传统文化在新形势下得以保留和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产生和滋养文化的大环境在发生变化,传统文化本身要存在和发展就必须适应这种社会变迁。变迁并不是传统文化及其内涵的全部丧失,而是传统因素和现代因素互渗、整合和文化重构,传统因素在社会生活的不同层面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面对现代化进程,传统文化变迁往往会呈现出一种被动的状况,甚至会朝着消极方向发展,因此,面对现代化的进程,我们要引导传统文化以积极主动态势参与到变迁中来,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我们以在大理的剑川县和鹤庆县的调查资料和对当地人民的访谈为基础,分析大理地区现代化背景下白族文化的变迁。关注大理白族文化在社会文化变迁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对我们了解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变迁是有积极意义的。

二、 研究背景及现状

(一)研究背景

文化变迁是指由于族群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不同族群之间的接触而引起的一个族群文化的改变。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及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如迁徙、与其他民族的接触、政治制度的改变等),村民们的生计方式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不一样的生活状态与方式。现代化进程必然会引起民族文化的变迁。

(二)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白族社会文化的变迁相关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方面:

①对大理白族地区婚丧习俗变迁方面的研究。②对西南山地典型古城人居环境方面的研究。③关于白族服饰文化变迁以及对白族服饰文化特色及其意蕴和白族服饰制作工艺的研究。④关于云南大理白族手工艺品传统文化的变迁方面的研究。

在现代化背景下,云南大理的传统文化在物质、精神等层次上都经历了和正在经历着不同程度的社会变迁。本项目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做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尝试,主要探讨现代化背景下白族社会文化变迁的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白族社会文化变迁中存在的问题,希望通过研究可以得到一些新的启示。

三、研究方法

本选题运用民族学、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文献整理和实地调查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大理地区白族文化的变迁进行分析,了解现代化进程产生的社会影响,对白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提出建议。

四、物质文化变迁的现象分析

(一)服饰的变化

不同地区的白族有着不同的服饰。鹤庆县白族服饰的基本色调是红色和黑色,宽松大方是基本款式。建国后,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服装也逐步改变。剑川县白族男子服饰各乡稍有差异,区别不大。1950年以前头戴线织套头,上身穿大襟短衫,套穿毛蓝、黑、白等色??襟汗褡数件,腰系布带或丝带,小腹前裹肚兜,外罩羊皮褂或鹿皮褂,下身穿毛蓝火黑色宽口长裤。1950年以后,服饰变化不大,布料质量却有很大提高,毛呢和仿毛类衣料大量进入中老年服饰,青年人开始追逐流行款式。随着现代化不断深入,两个地方的绝大多数人穿着基本和其他民族无异。

(二)建筑格局的变化

白族人把民居建造看成人生中一件大事,是造福子孙的万代根基。白族建筑历史悠久,“一正一耳、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和一进几院”是白族建筑中较为典型的。1980年后,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建筑从材料到结构布局发生明显变化。在剑川县几乎随处可见现代化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平房或楼房,这些新建房屋,不再是传统建筑而是富丽堂皇的新式住宅,但也保留着一些当地的特色,如用木雕装饰,壁画,在院中设池塘、假山等。在鹤庆县,房屋的形式大多为“三坊一照壁”或“四合五天井”布局。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当地建筑格局的变化,但与剑川县相比较而言,鹤庆县的建筑保留更完好一些,走在街道上,可从建筑了解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对两个地方的建筑格局、形式进行对比,说明政府对传统建筑的保留有着重要作用。

五、精神文化的变化

(一)本民族语言的变迁

大理地区白族居民比较多,但也有许多其他民族的居民,他们的语言很容易受到外来强势文化的影响。白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是没有自己的文字。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只能通过口耳相传来传承本民族语言,但口耳相传有很大风险性,会使自己民族的语言逐渐淡化,从而导致白族传统的语言逐渐被人们遗忘,甚至消失。我们进行调研的两个地方就有很大的差别,剑川白族占比达到8984%,其中有95%以上的人口都讲白族话,有些老人甚至都不会讲汉语,小孩只有上幼儿园才会有老师教他们讲普通话;但他们现在所讲的白族语言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渐趋汉化。鹤庆县白族人口有164448人,占总人口的5909%,鹤庆地区少数民族种类较多,所以被潜移默化的程度较大,在鹤庆县只有比较年长的人才会讲白族话。这一变化说明随着现代化发展人们对本民族语言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

(二)原始宗教信仰的改变

古代白族自然崇拜范围甚广,包括天地、水火、动物、植物,尤以动植物为普遍。剑川佛教以密宗为主、禅宗次之,《新纂云南通志?宗教考》说:“滇之佛教,传闻于汉晋,兴隆于唐宋、昌于元,盛于明,而衰落于清。”剑川白族祖先崇拜主要表现为:视坟山为神圣不可侵犯之地;把丧葬看作人生仪礼中庄严的大事,丧葬仪式隆重,民间有“顶棺执葬”传统习惯;1950年以后提倡厚养薄葬,努力简化丧葬仪式等。鹤庆地区对丧葬也较为重视。建国后,提倡简朴,实行丧葬改革。近年来,封建陈规陋习又沉渣泛起。两个地方宗教信仰区别不大,现在人们大多信仰佛教;白族原始崇拜历史久远,但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进步,许多崇拜已经消失。

(三)节日文化的改变

节日文化作为维系民族团结的纽带,承载着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感受,承担着发扬传统文化的重任。剑川民族节日主要有:娃娃街、青姑娘节、梨花节、古城隍庙会、尝新节等。①而鹤庆当地的白族和汉族的传统节日大体接近。建国后,各种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庙会逐渐消失,但为活跃城乡经济,促进物资交流,当地政府利用传统会期,组织物资交流会,如正月天子庙物资交流会等。以这些节日和婚丧大事作为载体,使当地的许多文化得以广泛流传并延续下来,例如:鹤庆的洞经音乐,剑川的木雕。现代化不断加速的过程中,各民族间交流逐渐增多,随着白族与其他民族联姻现象的增多和各地白族居民住所的分散,白族传统节日则有逐渐淡化之势。

六、 结语

任何民族的文化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都会历经很大的变迁,这既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大理地区的白族文化的变迁根据以上描述可发现:

(1) 变迁活动的发生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完全消失,而只是现代文化元素融入到传统文化中,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文化,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们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2) 在大理地区白族传统文化发展与变迁过程中,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都有所改变。现代物质与精神文明的侵入,引发了传统文化及其内涵发生变化。

(3) 在白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当地政府发挥着重大作用。

七、对社会文化变迁的因素分析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流动加速以及各民族间交往日益密切,各民族间文化相互影响,使大理地区传统的白族文化融入了现代主流社会文化成分,同时也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文化。对大理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概括为以下几点:

⑴受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之间的交流和联系日益频繁、便捷。大理地区白族社会文化变迁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较深,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打破了大理白族传统的社会文化习俗,从各方面影响着大理白族的社会文化。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也使得白族居民的生活也有了很大改善 。

⑵受主流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大理境内主要居住的是白族,但也有许多其他民族,近年来,当地白族居民离开自己的居住地到其他地方打工的人逐渐增多,人口大量流动至其他城市并渗透到各行各业,白族居民已开始慢慢地接受和适应当前的主流文化及其他民族的文化。在调查中发现白族社会文化受附近汉族文化的影响较深,从语言、服饰、民居建筑、婚丧习俗、宗教和传统节日等方面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⑶受其本身优越的地理位置影响。大理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旅游资源,并及时得到了开发,推动了大理的经济发展,也提升了大理和大理白族的知名度;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大理境内有许多白族人到旅游景点经商,思想文化和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旅游业的发展为大理的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参考文献:

①鹤庆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鹤庆文化艺术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5:167.

参考文献:

[1]赵孟雄.白族服饰的地方文化特色及文化意蕴[J].思想战线,2010(S1).

[2]金少萍.近现代云南白族地区服饰习尚的变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

[3]费孝通.中华民族的研究新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4]樊泳湄、谭?沁.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变迁研究――以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新华村白族手工艺品为例[J].学术探究,2011.

[5] 罗文海.云南大理白族本主文化建筑的形式与理念[D].昆明理工大学,2004.

[6]和少英.逝者的庆典――云南民族丧葬[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

[7]杨阳.中国少数民族服?赏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8]鹤庆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鹤庆文化艺术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5.

[9](清)鄂尔泰.云南通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

[10]云南省剑川县志编纂委员会.剑川县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

[11]方国瑜.新纂云南通志?宗教考[M].

责任编辑:于蕾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一年级第三期范文下一篇:一课三会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