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警察范文

2022-05-18

第一篇:近代警察范文

中国近代史期末复习大纲,内有近代史详细内容,近代史重点内容

单选、 多选、

辨析、

问答、

材料分析题

第 七

1、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内的主要矛盾?

战后国内主要矛盾:中国人民与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蒋介石集团之间的矛盾。

2、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作了哪些努力?

● 重庆谈判中国共两党的较量

毛泽东应邀赴谈判本身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争取而做出的重大冒险尝试

共产党为和平民主在政权和军队问题上作出重大让步,同意适当比例地收缩解放区和缩编军队 在中共的努力下,重庆谈判达成了有利于和平民主的《双十协定》 ● 政治协商会议台前幕后复杂的政治斗争

为了争取和平民主的前途,共产党采用了团结各民主党派的斗争策略;

政协会议形成关于和平建国、政府组织等有利于和平民主的成果

3、如何理解我们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蒋介石?P174

毛泽东指出:我们必须打败蒋介石,是因为蒋介石发动的战争,是一个在美帝国主义指挥下的反对中国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的反革命的战争。在这种时候,如果我们表示软弱,表示退让,不敢坚决地起来用革命战争反对革命战争,中国就将变成黑暗时间,我们民族的前途就会被断送。

毛泽东又指出:我们能够打败蒋介石,是因为蒋介石军事力量的优势和美国的援助,只是临时起作用的因素;而蒋介石发动的战争的反人民性质,人心的向背,则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在这方面,我们占着优势。人民解放军的战争锁具有的爱过的正义的革命的性质,必要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这就是战胜蒋介石的政治基础。

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P183-186

5. 民盟一届三中全会P184-185 1984年一月,民盟领导人沉钧儒等在香港召开民盟一届三中全会,宣布不接受解散民盟的任何决定,并恢复民盟总部。会议明确宣告,民盟“绝不能够在是非曲直之间有中立的态度”,并之处独立的中间路线不符合中国的显示环境,是“行不通”的。民盟必须站在人民的,民主的,革命的立场,为彻底推翻国民党统治集团,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驱逐美帝国主义出中国,实现人民的民主而奋斗。会议确认中国共产党“值得每个爱国的中国人赞佩”,鸟事“今后要于他们携手合作。这次会议,标志着民盟占到了新民主革命的立场上来。

6、七届二中全会 P188

1949年三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之处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过,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在这次会议室,毛泽东告捷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据此,他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五笔是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他把进北平必做“进京赶考”。

7、国民党政权覆灭的原因分析P173-187 国民党不仅在军事战线上,而且在政治战线上打了败战,处于全民包围之中。

军事战线上的失败表现在哪里?(战略防御阶段:1946年7月到1947年2月,国民党发动了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1947年3月起,国民党开始对陕甘宁边区和山东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人民解放军以内线防御作战的方式先后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战略进攻阶段:“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战略部署,使国民党军队处于被动之中,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由此揭开;战略反攻阶段: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前后历时4个月零19天,歼灭国民党军队的有生力量154万余人。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延续了22年之久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政治战线上的失败表现在哪里?(解放区因土地改革而民心高涨;国统区因政治经济危机而形成了第二条反蒋战线;民主党派做出携手中国共产党反对蒋介石的新选择)

总之,国共两党因阶级立场的不同带来执政方式的差异,使解放区和国统区在经济、政治等方面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产生了民心向背的差异,决定了国民党政权在大陆政权的覆亡。 7.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p192-194

第 六

1、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的标志意义;P144 中国人民在九一八事变后开始的局部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卢沟桥事变是中国全国性抗战的开始,中国在东方开辟了世界第一大规模的反法西斯战场。 2. 国共二次合作的标志p148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即以国共两档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国共一次合作:共产党要建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首先要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实行合作。关于建立统一战线的方式,1922年7月党的二大提出的设想原本是实行“党外合作”,但共产国际驻华代表马林却倡议实行“党内合作”,即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造成为各革命阶级的联盟。这样,国民党就由资产阶级的政党开始转变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成了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组织。国民党的“一大”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1927年7月,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右派不顾以宋庆龄为代表的国民党左派的坚决反对,宣布与共产党决裂,发动了“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公开叛变革命,致使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3、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P153 在抗日战争的初期和中期,游击战被提到了战略的地位,具有全局性的意义。

在战略防御阶段,从全局看,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正规战是主要的,敌后的游击战是辅助的。繁琐,游击战在敌后的广泛开展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迫使敌人不得不把用于进攻的兵力抽调回来保守其占领区,从而对阻止日军的进攻,减轻正面战场的压力,使战争转入相持阶段起来关键性的作用。

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 游击战还俄日人民军队进行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 4.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p155 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持,扩大和巩固,中国共产党总结反“磨擦”斗争的经验,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进步势力主要是指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抗日战争的主要依靠力量。中间势力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争取中间实力需要一定的条件:一是共产党要雨哦充足的力量:二是尊重他们的利益;三是要同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能一步一步地取得胜利。顽固势力是指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即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为此,共产党必须以革命的两面政策来对付他们,即贯彻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斗争不忘统一,统一不忘斗争,二者不可偏废,而一统一为主。同顽固派做斗争时,应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5. 试分析国共两党在抗战中形成的相互配合、不可或缺的抗战态势。

初期:既有战略统一行动,又有战役直接配合

在战略防御阶段,日本侵略者以国民党军队为主要作战对象。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担负了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要任务。 国民党组织了淞沪、忻口、南京、徐州、武汉会战等一系列大战役。此时如尚未形成严格意义上的敌后战场。刚刚改编的八路军主要在山西战区从侧面配合正面战场作战。正在形成中的敌后战场取得了一些漂亮的战役胜利。雁门关、阳明堡是八路军配合正面战场的忻口会战而展开的,忻口会战也成为国共双方配合得最好的一次会战。

中期:两个战场空间脱离,但战略上相互依存、相互配合

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调整了对华政策,以主要兵力进攻敌后根据地,对国民党则以政治诱降为主。国民党的对内对外政策也因之发生了变化。军事上消极抗日,但针对日军的有限进攻还是组织了十几次的大战役。其对内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此后,国民党制造了多次的“反共”摩擦事件。敌后战场成为日军进攻的重点。八路军、新四军广泛地深入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与国民党正面战场形成空间脱离的态势。共产党敌后战场依靠奇异变幻的人民游击战术,牵制了半数以上的日军和绝大部分的伪军。

后期:两个战场关系尽管趋于被动,但基本上保持着战略策应与掩护的关系。 战略反攻阶段,由于国共两党在一党独裁与民主政权立场上的对立,国共两党的关系已趋于被动。在国际反法西斯战局的胜利推进的形势下,虽然由于国民党坚持消极抗日、避战观战的政策,产生了豫湘桂战役这样的大溃败,但国共两党在各自战场上展开的战略反攻,共同宣判了日军失败的命运。

6、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1、制定全面抗战的路线,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

2、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争,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

3、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

7、抗战胜利的意义、原因与基本经验。P166-167 意义:第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抗日战争的省力,结束了日本在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使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第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第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抗日战争的原因:第一: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第二,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抗战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第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没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就没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第二,以爱过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第三,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 第四,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决不惧怕战争。 第五,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党在全民族团结奋斗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第 五

1、1927年后建立的国民党全国政权的性质。P123—124

2、中国革命战略重心转移意味着什么?

中国革命战略重心的转移包括:由主要依靠民众运动转向依靠武装斗争;由主要在城市进行革命转向主要在农村进行革命;由主要依靠工人进行革命转向主要依靠农民并且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

3、三大起义的重要启示有哪些?

1、三大起义提出了武装斗争的宝贵主张,从实践上开始了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2、三大起义在指导思想上依然主张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或配合中心城市的武装起义。它的失败表明,首先夺取中心城市来发展革命已经不可能了,只有到农村去建立根据地才能存活下来。

4、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进行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最有力的工具;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才能最广泛的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阵地,是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基础和依托。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有机的统一体。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必须具备的一个重要思想。

5、遵义会议及其历史意义 p135-136 意义: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第 四

1.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选择借助超然于政治的思想文化改造的方式实现资产阶级民主主义

2、在紧迫的救亡危机面前选择复归现实的政治斗争

3、在特殊的国际国内政治环境中倾向社会主义理想

4、通过深入的理论比较和大胆的实践论证,选择科学的马克思主义

2.十月革命是怎样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p101;

第一,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人的一个启示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第二,十月革命诞生的盛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第三,十月革命以后,五四运动前后的中国思想界,就产生了一批赞成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社会主义开始在中国形成为一股有相当影响的思想潮流。

3.五四运动及其历史特点103-105成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 第一,五四运动变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五四运动提出了“改造强盗世界,不认秘密外交,实行民族自决”和“另起炉灶,组织新政府”这样的口号。表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了。

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如果说,辛亥革命的根本弱点之一,是没有广泛地动员和组织群众,那么,五四运动本身就是一次群众性的革命运动、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4.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的挫折和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现状说明:中国革命需要新的阶级及其政党、需要新的指导思想、需要新的斗争方式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运动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相结合的产物,20世纪初的中国具备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基本条件:

◎ 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 提供了阶级基础 ◎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提供了思想条件

◎五四后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充当了桥梁作用,他们深入工农民众,用马列主义唤醒、武装中国的工农民众,直接推动了中国工人运动与马列主义的相结合。

5.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意义

第一,有了新的领导力量--无产阶级政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有了一个完全新式的,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和唯一的无产阶级政党。 第

二、有了新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不仅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还在推进中国革命进程中探索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第

三、有了新的革命前途

民主革命的前途再也不是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和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并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第

四、与世界革命的关系不同了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自觉地联系在一起相互支持、相互促进。

6、中国共产党建立后为什么会战线新的局面?表现在哪里?P115-119 表现在,制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明确的斗争目标;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中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同时,中国共产党开始从事发动农民的工作,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实行国共合作,并在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掀起大革命高潮,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6.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1、党的一大确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大会明确规定,党的基本任务是领导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党的奋斗目标是彻底消灭阶级,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党实现奋斗目标的手段,是通过阶级斗争,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2、党的二大重申了党的最高纲领,并提出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即党的最低纲领:

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制定,标志着作为一个完备形态政党的正式形成。 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是统一的。如果只有最高纲领,而没有为实现最高纲领而奋斗的阶段性的最低纲领,那么这个最高纲领就是空想,就是一个虚无飘渺的东西;如果只有阶段性的最低纲领,而没有最高纲领,那么我们将失去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7.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P118 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的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并提出要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这个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第 三

1、三民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P61-62 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包括“去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他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局限性:没有从证明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民权主义: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政治革命)局限性: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因而难以是人民民主权利得到真正的保证。 民生主义:民生主义在当时指的是“平均地权”(社会革命)局限性: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徒弟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P67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实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通知,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是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3、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不能实现的根本原因。

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不能实现的原因是帝国主义时代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一切具体原因都是由这个根本原因所决定的。

1.帝国主义时代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造就了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格。

西方资产阶级----低下的社会地位,要生存必须同封建主义进行义无返顾的斗争,造就了它反封建的坚强性格。

中国资产阶级----由封建的地主、官僚、买办和商人转化而来。这使中国的资产阶级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若即若离、藕断丝连的微妙关系。

2. 帝国主义时代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给建立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造成了比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强大的多的障碍。

西方----实现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障碍力量,只有封建势力。

中国----阻碍走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力量则有两个: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3. 帝国主义时代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使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武器已经过时。

同西方早期的资产阶级一样,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所运用的思想武器也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但是它们所处的历史时代却各不相同。民主主义思想对于反封建还可以显得雄风犹存,但对于反帝却是无能为力。

第 二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P44-46 意义: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退过程。

第二。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潮。具有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第三,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第四,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给侵略者以应该的教训。

失败的原因: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这一切都大大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发动,组织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教义毕竟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知道斗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

太平天国未能正确地对待入学。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太平天国失败的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带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指导思想和失败的原因? P49 性质: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以自强,求富为目标) 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

洋务事业: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立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历史作用: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改变。 失败的原因:第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即在封建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维护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发展一些近代企业,为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服务。 第二,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洋务派官员一再主张对外“和戎”,其所兴办的企业一切仰赖外国,他们企图依赖外国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于虎谋皮。

第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派所办的军事工业完全由官方控制,经营不讲效益,大小官员既不懂生产技术,又不懂经营管理,无法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行。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性质、意义和失败的原因? P54-56 戊戌维新运动的性质: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的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是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维新派突破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主张改革君主专制制度。

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在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自由平等,社会进化观念批判封建君主权和封建纲常伦理。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自身局限:第一,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只想通过和平,合法的手段,实现自上而下的改良。 第二,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他们虽然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

第三,惧怕人民群众群众。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

第 一 章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p11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P16

4.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P17-18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第一,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输出资本,压迫中国民族工业商业发展的局面;第二,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第三,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第二篇:中国近代史纲要——近代中国人民的救国探索路

2010-2011年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第2学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科目考查卷

专业:测控技术 班级:测控09-1 任课教师:卢诚 姓名:CHNlyt 学号:090340101YT 成 绩:

近代中国人民的救国探索路

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勾结中国封建统治者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抗本国的封建统治的抗争史;同时更是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政治派别探索国家出路的探索史。这种抗争与探索,对外以反侵略、捍卫民族独立为旗帜;对内以反专制独裁、争取社会进步为核心,抗争与探索互相交织,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中国的近代,从治经由乱再到治,这是经历了一个周期的过程,也即所谓“始衷终”的发展变化。中国的近代,又是一个急剧变化加速发展的过程,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即所谓“亘古未有之巨变”。

无论是农民阶级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还是资产阶级建立西方式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努力,都无法实现中国的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对近代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都没有结合中国国情,因为近代对中国出路的探索都是想把中国发展成为英国式的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国家,而没有考虑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是走不通资本主义路线的,所以注定要失败。

地主阶级抵抗派(改革派)

1

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溃败,使一些地主阶级的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开始注目世界、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其主张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可是,最终因清政府统治者的腐败和自大、闭关政策和地主阶级的局限性而没明显实效,草草地结束了这一阶段的改革。

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的提出使中国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激励着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积极探索强国御侮之道,中国人开始为中华民族的安危奔波。由于实践有限,没有产生实际的效果。

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为了调动农民革命的积极性和把革命推向深入,颁布《天朝田亩制度》。通过这一方案,想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战争环境的紧张和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等规定,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而使这一方案没有真正实行过。最终,农民阶级探求救国之路在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扼杀下以失败收场。

太平天国运动废除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主张小私有制,废除商品经济,具有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落后性;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等都是无法实施的,有空想性。

地主阶级洋务派

在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打击下,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统治集团在如何解决内政外交上的众多危机时发生分歧,形成了顽固派和洋务派。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即“师夷长技以自强”。

由于外国重重阻挠,加上封建顽固势力的破坏、内部力量的分散等导致洋务运动破产。

2

洋务运动是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为目的,没有从政治制度上学习西方,决定了它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但是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第一次把学习西方的思想主张具体实践化。它引进了西方近代科学和生产技术,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并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举办新式学堂,开始了中国的近代教育;促进了西方政治学说、民主思想的传播;民用企业的创办对外国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资产阶级维新派(改良派) 早期维新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民族危机的加深刺激了这一改良维新思想的产生。他们主张君主立宪来救国,具体为:要求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摆脱民族危机;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

从“公车上书”演化为社会政治运动到百日维新失败,说明资本主义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其最大功绩在于起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作用,使更多的知识分子接受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思想。

维新变法思想是当时中国社会最进步的思想,因为它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也是爱国的,因为它把维新思想与挽救民族危亡结合起来。但是其思想主张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内容,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这必然导致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推行维新变法主张依靠的阶级基础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开明绅士,失败是必然的。

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派)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为了加紧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和角逐,民族危机更加严重;《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此时民族资本主义又有所发展,但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限制和阻碍。

3

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以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的思想武器,结合中国国情,用暴力推翻了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提出了三民主义的理论纲领。。

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和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统治和封建帝制,但果实最终被袁世凯所篡夺。

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但是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资产阶级激进派

辛亥革命前,维新派和革命派没有彻底批判封建思想;北洋军阀政府在思想领域推行尊孔复古逆流;一战期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主张方案为“民主"“科学"。具体为: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以西方的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进化论为指导思想,大力宣传资产阶级的新文化,主要内容包括提倡民主和科学。

辛亥革命失败虽然失败了,但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袁世凯的尊孔复古的逆流为民主知识分子所不容,于是爆发了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由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发动的。它有伟大的功劳,也有严重的缺点。运动的倡导者忽视人民群众,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广大群众相结合,使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他们还回避当时对军阀政府的实际斗争,也没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务。

中国资产阶级没有科学的革命理论武装,缺乏革命政党和武装力量的支持,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天生的软弱性导致他们不可能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由于缺少一个深入的启蒙过程,人们不了解民主共 4

和的精神,因而也无法建立组织严密、团结战斗、坚强无比的革命政党。他们也不敢深入地发动群众,因而始终缺少广大群众的支持。辛亥革命时期和民国初年移植西方民主共和制度失败的实践表明,资产阶级的共和国方案不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仍需进行新的探索。

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

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它同时引发了各种新思潮进入中国,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五四运动后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进步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在共产国际建议下,中国共产党决定与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共同进行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1924年1月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取得了反对北洋军阀的北伐战争的胜利。但由于国民党反动集团叛变革命和陈独秀的投降主义错误,致使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

接下来,中共创建了红军,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毛泽东提出了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中国工农红军还胜利地完成了2.5万里长征。

同时,日本加紧了侵华步伐,造成中华民族严重危机,在中共的努力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从而胜利实现了从国内革命战争到民族解放战争的转变。在中共倡导的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展开了历时八年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并取得了伟大胜利。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领导全国人民同以国民党为代表的 5

反动力量进行大决战,结束了国民党22年的反动统治,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结语

通过学习中国近代仁人志士对国家出路的探索,我深刻地了解了国情,坚定了信念: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了国家富强做出了不朽的牺牲,使我深感肩负的重任。当代社会要求我们有开阔的眼界和博大的胸襟,又要求我们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不迷惘,不惶惑。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便是这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相信年轻的我们在党中央的领导下,通过不断完善自己,一定能能够肩负起历史赋予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中国近代史纲要·2010修订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三篇:中国近代社会性质与主要矛盾(近代史论文)[本站推荐]

中国近代社会性质与主要矛盾

20世纪对于中国近代史研究来说,是开端的世纪,是转型的世纪,是创新的世纪,也是收获的世纪。20世纪中国历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勾结中国封建统治者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抗本国的封建统治的抗争史;同时更是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政治派别探索国家出路的探索史。这种抗争与探索,对外以反侵略、捍卫民族独立为旗帜;对内以反专制独裁、争取社会进步为核心,抗争与探索互相交织,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和学术转型的产物。在几代学者探索、争鸣的基础上,确立了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约110年的中国历史作为中国近代史学科的研究对象。这种认识,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得出的,是以对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形态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的考察为出发点的,是符合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科学的学科体系。运用现代化理论研究近代中国的历史,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简单地以现代化范式替代革命史范式,未必是正确的思考方向。近代中国的时代基调是革命,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社会变迁,以及中外关系的处理,区域发展,少数民族问题,阶级斗争的状况,无不或多或少与革命的进程相联系。

无论是农民阶级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还是资产阶级建立西方式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努力,都无法实现中国的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对近代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都没有结合中国国情,因为近代对中国出路的探索都是想把中国发展成为英国式的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国家,而没有考虑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是走不通资本主义路线的,所以注定要失败.

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它同时引发了各种新思潮进入中国,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这个时期,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外过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矛盾;农民仍然是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主力,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些新的社会力量发展了起来;而工人阶级则代替资产阶级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历史经验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绝大多数人,经过实践的教育,确认了中国共产党关于通过建立人民共和国、走向社会主义的政治主张的确定性;认识到只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在中国政治生活中有效地发挥积极作用,才有光明的前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中国这种崭新的政党制度的确立,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意愿。

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是由于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曲折的斗争,推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上完成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从而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创建,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个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这就为中国人民集中力量进行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历史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武装下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目标才能够真正实现.

锁国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中国近代百多年历史是贫穷落后屈辱挨打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史。作为中华民族的每个成员,要热爱自己的祖国,要了解祖国的过去.

第四篇:近代化学前沿

有机合成中的生物催化

07级化学三班郑黄涛

背景介绍

近年来生物科学发展迅速,酶科学方面研究颇多,许多人将微生物转化或者酶转化技术应用在有机化学合成中,在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许多复杂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工艺中的某些重要反应都已可以用生物转化或是微生物转化替代。尤其随着对单一对映体功能的药物需求量的增长,生物催化也已经用于不对称合成中。

研究对象

生物催化指的是,利用某种酶将有机合成原料(底物)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产物)。在通常的生物体内,酶仅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催化生物新陈代谢中必须的反应,但它的催化作用并不局限于生物自身的物质,同时也能转化外源物质,即催化非天然反应。 相对于传统的有机合成方法,酶催化有以下一些优势:

1、高效率

通常情况下,相比于传统催化剂,酶促反应可以将速率提高108-1010倍,有时甚至高达1014倍,大大超出传统催化剂催化能力[1]。

2、环境友好传统的有机合成催化剂,有些需要强酸强碱高温高压这样的苛刻条件,实现这些条件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有些催化剂含有Cd2+、Hg2+等重金属离子,甚至CN-这样的剧毒物质,对环境也是大大的不利。而酶本身来源于生物体系,自然是可以被自然界降解的。

3、温和条件使用,大大避免了副反应

4、酶彼此相容[2]由于各种酶催化条件相似,专一性又强,由此可以采用一锅煮地方法,连续催化多步反应,省去了转移中间体的麻烦。

5、强选择性酶促反应就很强的选择性特别是立体选择性,因此可用于不对称合成。 研究方法

针对各类生物催化反应,改变影响生物转化速率的各个因素,比如微生物种类及培养方法、反应介质、底物结构以及一些物理因素如氧的供应、搅拌系统、搅拌程度和温度等,以研究各种条件下的转化速率。

国内外研究现状

当今生物转化领域已经进入了充满活力蓬勃发展的阶段,在当今有机合成中酶已经占据重要地位[3~5]。

此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就是其在手性药物合成中的应用。由于生物体对药物手性要求非常高,往往只有一种对映体有药效,另一种无药效甚至有毒性,于是药物的手性合成就显得尤为重要。酶本身源自生物体系,有很强的立体选择性,在此方面自然极其有用。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是先锋霉素的生产,当用化学—酶法时,制备步骤有以前的l0步减少到了6步[6]。 水解酶由于对底物要求宽泛,对映选择性高,不需要辅酶因子,最常用于有机物生物转

化,对水解酶的研究最多,应用也最多。[7]

随着化学家对非天然化合物生物转化研究的加深,也促进了越来越多的不同形式与纯度的的酶的商业开发与应用。[8]

研究前景展望

此领域有待开发一套简单的模型以帮助预测一个给定反应的立体化学结果。另外还需要寻找更丰富的可用于生物转化领域的酶,以扩大该领域的应用面。

总之,随着人们对绿色化学的重视,以及对有机产品手性要求的提高,有机合成中生物转化的应用将越来越宽泛,相信它在不久的将来将会体现出不可估量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2、

3、

4、

5、

6、 Menger FM(1993)Acc.Chem. Res. 26:106 Only proteases are exceptions to this rule for obvious reasons. Turner MK (1995)Trends Biotechnol. 13:253 Faber K,Franssen MCR(1993)Trends Biotechnol.11:461 Faber K(1997)Pure Appl. Chem.69:1613 Bruggink, A. In Enzymes in Action, Green Solutions for Chemical Problems,

Eds. ; Zwanem-burg. B., Mikolajcyky, M.; Kielbasinsky, p., Nato Science Serie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Dordrecht, 2000 , pp. 449~458. Faber,K.Biotransformations in Organic Chemistry,4th ed.,

Springer-Verlag,Berlin,2O0O.

White JS,White DC(1997)Source Book of Enzymes. CRC Press,Boca Raton

7、

8、

第五篇:近代物理概论

1、什么是量子物理学?

量子物理学包含两个层次:一个是原子层次的物质理论:量子力学,正是它我们才能理解和操纵物质世界;另一个是量子场论,它在科学中起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作用。

2、什么是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是研究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态物质,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结构、性质的基础理论,它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

3、经典物理在原子光谱面前是怎样失效的?

为了解释氢原子的线光谱,必须研究氢原子的结构,如果从卢瑟福的原子核式模型出发,那么根据经典电动力学,电子的旋转将引起电磁辐射。因此,电子的轨道半径会越来越小,最后掉入核里,正负电荷中和,原子发生坍缩,可以证明在这一过程中,电子的旋转频率不断增加,辐射的波长也相应地连续改变,那么原子光谱应是连续谱。可是实验现象却不是这样,经典物理在原子光谱面前失效了。

4、为了解释氢原子光谱的实验事实,玻尔提出了哪三条基本假设?

1). 定态假设:电子绕核作圆周运动时,只在某些特定的轨道上运动,在这些轨道上运动时,虽然有加速度,但不向外辐射能量,每一个轨道对应一个定态,而每一个定态都与一定的能量相对应;

2). 频率条件:电子并不永远处于一个轨道上,当它吸收或放出能量时,会在不同轨道间发生跃迁,跃迁前后的能量差满足频率法则;

3). 角动量量子化假设:电子处于上述定态时,角动量L=mvr是量子化的. 什么是光电效应?

光照射到金属上,引起物质的电性质发生变化。这类光变致电的现象被人们统称为光电效应。

5、光电效应具有哪些实验规律?

1). 每一种金属在产生光电效应时都存在一极限频率(或称截止频率),即照射光的频率不能低于某一临界值。相应的波长被称做极限波长(或称红限波长)。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极限频率时,无论多强的光都无法使电子逸出。

2). 光电效应中产生的光电子的速度与光的频率有关,而与光强无关。

3).光电效应的瞬时性。实验发现,即几乎在照到金属时立即产生光电流。响应时间不超过十的负九次方秒(1ns)。

4). 入射光的强度只影响光电流的强弱,即只影响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在光颜色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电流越大,即一定颜色的光,入射光越强,一定时间内发射的电子数目越多。

6、什么是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波函数模的平方代表某时刻t在空间某点(x,y,z)附近单位体积内发现粒子的概率,即|Ø| 2 代表概率密度。

7、什么是德布罗意波统计解释?

1. 从粒子的观点看,衍射图样的出现,是由于电子不均匀地射向照相底片各处形成的,有些地方电子密集,有些地方电子稀疏,表示电子射到各处的概率是不同的,电子密集的地方概率大,电子稀疏的地方概率小。

2. 从波动的观点来看,电子密集的地方表示波的强度大,电子稀疏的地方表示波的强度小,所以,某处附近电子出现的概率就反映了在该处德布罗意波的强

度。对电子是如此,对其它粒子也是如此。

3. 普遍地说,在某处德布罗意波的振幅平方是与粒子在该处出现的概率成正比的。

8、什么是经典波?什么是德布罗意波?二者有何不同?

经典波包括机械波和电磁波,是宏观上主要显示波性的波。

机械波——机械振动在空间的传播

电磁波——由同相振荡且互相垂直的电场与磁场在空间中以波的形式移动,其传播方向垂直于电场与磁场构成的平面,有效的传递能量和动量。

德布罗意波——是对微观粒子运动的统计描述,它的振幅的平方表示粒子出现的概率,是概率波,这种微观粒子的运动主要显示粒性。

9、 什么是自由粒子?

自由粒子是一种特殊的力学体系,它的动量、能量不随时间和空间位置改变。

10、什么是主量子数?

主量子数n是和能量有关的量子数。原子具有分立能级,能量只能取一系列值,每一个波函数都对应相应的能量。氢原子以及类氢原子的分立值为:En=-1/n*2×2.18×10*(-18)J,n 越大能量越高电子层离核越远。主量子数决定了电子出现的最大几率的区域离核远近,决定了电子的能量。N=1,2,3,……;常用K、L、M、N……表示。

11、什么是角量子数?

角量子数l是和能量有关的量子数。电子在原子中具有确定的角动量L,它的取值不是任意的,只能取一系列分立值,称为角动量量子化。L=√l(l+1) ·(h/2π) ,l=0,1,2,……(n-1)。l 越大,角动量越大,能量越高,电子云的形状也不同。l=0,1,2,……常用s,p,d,f,g 表示,简单的说就是前面说的电子亚层。角量子数决定了轨道形状,所以也称未轨道形状量子数。s 为球型,p 为哑铃型,d 为花瓣,f 轨道更为复杂。

12、什么是磁量子数?

磁量子数m是和电子能量无关的量子数。原子中电子绕核运动的轨道角动量,在外磁场方向上的分量是量子化的,并由量子数m 决定,m 称为磁量子数。对于任意选定的外磁场方向Z,角动量L 在此方向上的分量LZ 只能取一系列分立值,这种现象称为空间量子化。LZ=m·h/2π,m=0,±1,±2……±l。磁量子数决定了原子轨道空间伸展方向,即原子轨道在空间的取向,s 轨道只有一个方向(球),p 轨道有3 个方向,d 轨道5 个,f 轨道7 个……。l 相同,m 不同即形状相同空间取向不同的原子轨道能量是相同的。不同原子轨道具有相同能量的现象称为能量简并。

13、什么是自旋磁量子数?

粒子的自旋也产生角动量,其大小取决于自旋磁量子数(ms)。电子自旋角动量是量子化的其值为Ls=√s(s+1) ·(h/2π) ,s= 1/2 ,s 为自旋量子数,自旋角动量的一个分量Lsz 应取下列分立值:Lsz= ms(h/2π), ms=±1/2。

14、什么是玻恩对波函数的统计诠释?

波恩于1926年提出:波函数模的平方代表某时刻t在空间某点(x,y,z)附近单位体积内发现粒子的概率,即|Ø| 2 代表概率密度。如果|Ø| 2大,则电子出现几率大,因而电子出现的目也多,此处为衍射极大值处;反之,如果|Ø| 2小,则电子出现几率小,电子出现的数目也少,此处为衍射极小值处。

15、什么是拉莫尔进动?

磁矩在外磁场B中将受到力矩的作用,力矩将使磁矩u绕外磁场B的方向旋进,这种旋进成为拉莫尔进动。指电子、原子的磁矩、原子核在外部磁场作用下的进动。

16、为什么氦原子的能级和光谱分为两套?

因为氦有两个电子,其总自旋角动量S可以取0或1,其多重态的重数2S+1=1或3,因此其光谱就有单重态和三重态,能级和光谱分成了两套。

17、 对于多电子原子,什么是L-S耦合?什么是J-J耦合?

根据原子的矢量模型,S1,S2合成 S,L1,L2合成L;最后L与S合成J,所以称其为L-S耦合。根据原子的矢量模型,S1,L1合成J1;S2,L2合成J2;最后J1与J2合成J,所以称其为J-J耦合。

18、为什么He原子的(1s1s)3S1态是不存在的?

因为He原子的(1s1s)3S1态的四个量子数n1=n2=1;l1=l2=0;ml1=ml2=0;ms1=ms2=±1/2,即S1 和S2 是同向的,否则不能得到S=1,可是它已经违反了Pauli不相容原理。所以这个状态是不存在的。

19、各壳层和各支壳层中所能容纳的最大电子数是多少?

壳层:Nmax=2n*n支壳层:(Nl)max=2(2l+1)

20、简述史特恩—盖拉赫实验,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简述:装置中的基态原子被加热成蒸汽,以水平速度v通过狭缝S1S2.然后通过一个不均匀的磁场,磁场方向沿着Z轴变化。到达P点处。

说明:史特恩-盖拉赫实验中出现偶数分裂的事实启示人们,电子的轨道运动似乎不是全部的运动。换句话说,轨道磁矩应该只是原子总磁矩的一部分。

21、什么是正常塞曼效应?什么是反常塞曼效应?

把原子放入磁场中,其光谱线发生分裂,原来的一条谱线分裂成几条的现象,被称为塞曼效应。一般情况下,谱线分裂成很多成分,称为反常塞曼效应。特殊情况下,谱线分裂成三种成分,称为正常塞曼效应。

22、什么是能级的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分裂?

由于附加能量以及L和S相互作用导致能级的第一次分裂;自旋磁矩u在原子内磁场中的附加能量引起能级第二次分裂;原子放入外磁场时,B与u的作用使原子又获得附加能量,从而导致能级的第三次分裂

23、 什么是拉波特定则?

将核外所有电子的角量子数相加,偶数对应偶性态,奇数对应奇性态, 因此,Laporte定则表述为:电子的跃迁只能发生在不同宇称的状态间,即电子的跃迁只能是偶性到奇性或奇性到偶性。

24、什么是洪特定则?

1)由同一电子组态得到的各种能级中,多重数大的,亦即S值最大的,能级位置低; 2)由同一组态形成的同一S内,具有不同L值的能级中,L大的能级位置低;

3)同一组态得到的同L不同J的能级中,J小的能级低称正常次序; J大的能级低 ,称为倒转次序;通常情况下,支壳层电子数少于半满时取正常次序,等于或 大于半满时取倒转次序。

25、求26号元素Fe(铁)的基态电子组态和基态原子谱项。

26、什么是X射线?X射线的性质有哪些?

X射线:是非常短的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电磁波的能量以光子的形式传递。

X射线的性质 :1)X射线能使照相底片感光;2)X射线有很大的贯穿本领;3)X射线能使某些物质的原子、分子电离;4)X射线是不可见光,它能使某些物质发出可见光的荧光;5)X射线本质上是一种电磁波,同此它具有反射、折射、衍射、偏振等性质。

27、X射线标识谱线状谱的特征有哪些?

1.激发管电压特征:每一条谱线对应一定的激发电压,只有当管电压超过激发电压时才能产生相应的特征谱线,且靶材原子序数越大其激发电压就越高;

2.强度特征:每个特征射线都对应一个特定的波长。管电流和管电压的增加只能增强特征X射线的强度,不能改变波长。

28、X射线连续谱的特征有哪些?

连续谱在短波方向上有一个波长极限,称为短波限。它只与管电压有关。X射线的强度是由光子能量和数目决定的。强度与管电流、管电压、阳极靶的原子序数相关。

29、简述连续X射线谱产生的微观机制

能量为ev的电子与阳极靶的原子碰撞时。电子失去自己的能量,其中部分以光子的形式辐射,碰撞一次产生一个能量为hv的光子,这样的光子即X射线。单位时间内到达阳极靶面的电子数目是很多的,绝大多数电子要经历多次碰撞,逐渐失去自身的能力,即产生多次碰撞。由于多次辐射中光子的能量不同,因此出现连续X射线谱。

30、什么是康普顿效应?

在X射线与物质散射的实验中,被散射的X射线中,除了与入射X射线具有相同波长成分外,还有波长增加的部分出现,且这部分X射线的波长因散射角的不同而异。这被称为康普顿效应。

31、康普顿散射与光电效应有何不同?

光电效应中光子本身消失,能量完全转移给电子;康普顿散射中光子只是损失掉一部分能量。光电效应发生在束缚得最紧的内层电子上;康普顿散射则总是发生在束缚得最松的外层电子上。

32、原子核的结合能包括哪些?

体积能Bv:描述核力对结合能的贡献;表面能Bs:对表面核子的体积能给出修正;库仑能;质子间库仑斥力使结合能减小;非对称能:Z≠N时,使得结合能减小;奇偶能:Z,N取奇、偶数进行不同搭配时,结合能各不相同。

33、核力的基本性质有哪些?

1.短程性的强相互作用;2.饱和性的交换力;3.电荷无关性;4.斥力心(排斥心)的存在;5.自旋相关性

34、什么衰变常数?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衰变常数:衰变统计规律式中引入的常数称为衰变常数。

衰变的物理意义:单位时间内的原子核的衰变几率,它标志着衰变的快慢。

35、什么是原子核的质量亏损?什么是原子核的结合能?

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组成,但实验表明,核的质量并不等于相应的质子+中子+电子质量之和,核子结合构成原子后总质量减少了,通常我们称之为质量亏损。

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公式E=mc*2,原子核形成过程中,质量减少了,减少

的质量必然以能量的形式放了出来,这种能量称为结合能。

36、 什么是介子?什么是中微子?

π介子:是原子核或者强子物质的基本组元,在各种介子中,π介子最轻且最重要。

中微子:是轻子的一种,是组成自然界最基本的粒子之一,不带电,自旋为1/2,质量非常轻,速度接近光速。

37、什么是放射性活度?

为了表示某放射源的放射性强弱,人们引入放射性活度A,定义为:放射物在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目。放射物的放射性活度也是按指数规律衰减的。

38、什么是核反应的阈能?

能够引起核反应时,入射粒子所必须具有的最低能量,称为核反应的阈能。

39、 什么是原子核的α衰变、β衰变和γ衰变?

α衰变是原子核自发放射α粒子的核衰变过程。原子核自发地放射出β粒子或俘获一个轨道电子而发生的转变。放出电子的衰变过程称为β-衰变。在 β衰变中,原子核的质量数不变,只是电荷数改变了一个单位。原子核从不稳定的高能状态跃迁到稳定或较稳定的低能状态,并且不改变其组成成分的过程称为γ衰变。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加纳简介范文下一篇:江苏高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