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民间剪纸艺术论文

2022-04-18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明清时期民间剪纸艺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于2011年6月1日正式实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很好的保护。民间剪纸艺术作为一种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及经济价值。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规定得过于笼统,对于一些具体的问题并没有明确规定。因此,从民间剪纸艺术如何进行法律保护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促进这一民间传统艺术的持续发展。

明清时期民间剪纸艺术论文 篇1:

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想要更好地传承民间剪纸艺术,就必须让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接触。可以将其与美术课堂的教学相结合,通过美术课堂教育的方式进行思想的渗透,使学生从小就热爱这门艺术。笔者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以及在课堂中的实践研究,探讨在小学美术课堂上传承与创新剪纸艺术的路径,希望对其他民间艺术的传承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剪纸艺术的发展和由来

剪纸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在我国已经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过去,每逢喜庆的节日,各家各户就会开始选用漂亮的纸张剪裁出镂空的图案,贴在自家的门窗上、墙壁上,烘托喜庆的气氛。经考古遗存发现,剪纸在魏晋北朝时期就已经出现,而且那时的剪纸艺术已经相当成熟,到了隋唐时期,这门艺术的发展更是日渐繁荣,到了明清时期,剪纸艺术更是发展到了巅峰期。剪纸作为一门镂空的精美艺术,反映着中国劳动人民的生活,大部分的作品都来自民间的艺人,他们制作的剪纸以其生活的背景和所见所闻为创作的题材,是他们依靠对物体的细致观察,凭借着灵巧的双手创造出来的,表现的是民间艺术家朴实的精神,是人民群众艺术和思想的结晶。

二、为什么要弘扬和传承剪纸艺术

剪纸艺术反映了早期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寄托,历经千年,流传至今,体现了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其从出现到兴盛一直被广大的人们认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但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这门古老而朴实的民间艺术,正在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此前,老一辈的艺术家都是早年通过家族传承才学到这门手艺的,但在现今的社会市场经济环境下,从事剪纸艺术的收入微薄,更多的年轻人考虑到家庭生计的需求,就很难再去从事这样的一项工作,导致剪纸艺术的传承遇到了阻碍。剪纸艺术在我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毫无疑问,这样优秀的民间历史文化是需要传承的,这个艰巨的任务自然落在了青少年的肩上。2004年,中宣部、教育部决定,将每年的9月份作为“中小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在中小学中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爱国主义精神;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因此,我们在选择美术教材内容时,要注重中华传统艺术和民间美术文化的传承。

三、剪纸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安全的隐患

当课堂中主要的教学对象为小学生时,那么剪纸这一门艺术的传承就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剪纸这一项艺术采用纸张和剪刀这样简单的工具进行创作,但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年龄较小,自我约束的能力较差,在课堂中,剪刀这样锋利的工具就很可能弄伤他人或自己。如果要在小学的课堂中传授剪纸艺术,安全问题是必须引起教师和学校重视和重点考虑的问题。

(二)学生的兴趣不高

在现在的教学大环境下,教师和学生对剪纸的了解很少,对这一门艺术的兴趣不高。剪纸课程开设的根本目的是传承和发扬传统手工艺术,而小学生在面对这一个未知的课程,更多的是被动地学习,没有主动进行思考,对于一些手工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这更是一门困难的课程,他们不仅对于剪纸艺术缺少了解,加上动手能力较差,要想学好这一门艺术可谓难上加难。学校和教师想要真正地将剪纸艺术融入课堂,就必须设法提起学生对于这门艺术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能更好地进行学习。

(三)教师缺少明确的教学计划

虽然教育部门明确要求要在中小学中弘扬中国传统的艺术文化,但在很多学校和教师的教学计划中并没有将这一项艺术重视起来,对授课的美术教师也没有提出明确的教学计划和目标;且有些教师的专业技能也不够强,缺乏剪纸的专业知识。他们在课堂中没有向学生讲授剪纸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发展由来,或直接让学生自己摆弄纸张,没有将美术课堂的教学与剪纸艺术有机融合;或由于其他课程的任务繁重,导致美术课堂的教学难以实施。可见,美术课与剪纸艺术的融合还存在着很多困难需要克服。

四、如何使剪纸艺术在小学美术课堂得到传承和创新

(一)先采用示范教学的方法,再进行实践操作

想要将剪纸这一门艺术融入美术课程的教学,就必须考虑避免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学习剪纸课程时可能造成的伤害。教师可以采用示范教学的方式。例如,先对学生进行剪纸相关知识和概念的讲述,让学生对剪纸的概念有所了解,再采用视频演示教学或教师操作教学的方法,为学生演示剪纸的制作过程。如创作窗花这样的剪纸作品,教师应先进行基本操作的方法演示,让学生对剪纸图形有了基本的认知;在实际操作环节中,教师要为学生明确讲述操作手法和注意事项,必要时,应选用安全性能较高的剪刀让学生进行实践的操作。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真正地了解剪纸这一门艺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文化。

(二)组织与剪纸相关的比赛或活动

学生对于剪纸这门艺术的兴趣不高,原因是对剪纸的了解较少,或是还没有真正地体会到剪紙的艺术美。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可以在校园内开展相关的剪纸比赛或活动。例如,学校在每年固定的日期开展剪纸艺术活动,收集学生制作的独具趣味的剪纸作品进行比赛,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投票,选取他们认为创作最好的剪纸作品,学校对得票最多的剪纸作品给予奖励。举办比赛活动,不仅让每位学生都参与了进来,比赛的竞争气氛,也能让学生对剪纸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这就在无形中传播着剪纸这一门艺术。学生在创作剪纸作品时,不仅运用了教师在课堂传授的基础知识,同时也加入了自身独特的想法,在创作的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乐趣。兴趣的提高,是传承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只有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才会去学习这门艺术,剪纸艺术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三)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制订教学计划

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能帮助教师了解所教学的内容是否达到了学生能够接受的标准。不同的民间传统艺术教学,有着不同的方法和目标。剪纸这门艺术,是运用剪刀和纸张这样简单的制作工具创作而成的,纸张对折多次之后要想剪裁出漂亮的图案,就必须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和构图能力。教师可以先锻炼学生掌握造型的构图能力。例如,在课堂的授课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展示早期中国各个地区不同的剪纸作品,根据地域的不同,向学生介绍剪纸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层意义,给学生讲述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早期人们生活的环境和劳作方式,带领学生结合剪纸的图案去发现其中的不同之处。也可利用视频播放一些简单图案的创作过程。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了解了早期中国人民的生活现状,更能够结合作品感受剪纸艺术的发展。简单的图形内容的演示,能帮助学生提高想象能力和构建剪纸作品的创作能力。

五、结语

我们发现,大量民间的传统艺术由于得不到好的传播,正在慢慢地失传。当前,国家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展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教育。中华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播,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学生在小学的阶段的学习生活,是相对轻松而快乐的,我们不能只局限于文化课程的教学,而要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和实践中华的传统民间文化。在学校教学的环境中,将剪纸艺术融入小学的美术课堂,不仅能使学生在文化课的学习之余得到很好的放松,还能进一步地让小学生了解这一民间艺术,并使之得到传承和发扬。

作者:张宇

明清时期民间剪纸艺术论文 篇2:

民间剪纸艺术的法律保护

摘 要:《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于2011年6月1日正式实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很好的保护。民间剪纸艺术作为一种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及经济价值。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规定得过于笼统,对于一些具体的问题并没有明确规定。因此,从民间剪纸艺术如何进行法律保护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促进这一民间传统艺术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民间剪纸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

民间剪纸艺术的来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可谓历史非常的悠久,当时的剪纸作品用于类似祭祀神灵的活动,在当时古人们用镂空雕刻的方法将类似薄片的材料制作成各种精美的工艺品,但到了汉代,纸张的发明才导致剪纸艺术生成。通过对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剪纸作品观察,反映民间剪纸艺术在唐代水平就已达到非常高的地步,宋代造纸技术的提高,促进了民间剪纸艺术的推广。民间剪纸艺术在明清达到鼎盛,运用的领域更加广泛,包括节日的花灯上的花纹、日常用品上也出现了剪纸的身影。技艺惊人、活灵活现的民间剪纸作品体现出民俗文化的精髓。

一、民间剪纸艺术保护的现状

如今有关民间剪纸艺术所产生的法律问题层出不穷:郭宪于2000年3月8日以国家邮政局侵犯其美术作品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使用权及获得报酬权为由,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个案件经过多次审判,最后判定国家郵政局侵犯了郭宪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使用权及获得报酬权。但是此案所产生的赔偿金额与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声有点反差。某艺术品公司将其五幅作品在个别细小处稍稍做了改动,然后以他人作品名义进行公开买卖。

剪纸艺术作品虽然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应得到跟一般作品相比更特殊的保护,但是如今著作权法对其的保护跟普通作品的保护根本没有区别,不能体现其特殊和紧迫需要保护的现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权利保护时间的方面,剪纸作品跟别的作品同样保护时间为五十年,保护时间后剪纸作品进入公共领域,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第二,在酌定赔偿金额方面,在面对侵权后剪纸作品的赔偿计算方法和普通的作品被侵权时的计算方法一样,没有特殊的规定。第三,在认定实质性相似方面,现今的著作权的司法解释没有对剪纸作品的世代相传,并在传承中的丰富和创新等做出相关的规定。近年来,艺术品市场上把剪纸作品抄袭、复制或翻版成其他的艺术形式的行为泛滥,而在知识产权法中没有相关的法条和司法解释对这种行为进行界定,这种行为能否构成侵权,如果构成侵权又承担什么样的侵权责任。

二、对民间剪纸艺术进行法律保护

民间的剪纸技艺不是一朝一夕得来的,都是经过长期的积累,甚至其中不少人在孩童时代就开始学习剪纸,直到年老终止。剪纸的意义并不只是能够获得经济收入,而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与寄托,现在社会侵权的方式多种多样而且非常简单,复制的技术也非常高超,剪纸作品的创作人付出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侵权者很短时间即可获取。这种行为除了经济利益的纠纷,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后果,就是影响创作人的积极性,会导致原生态作品的流失。

(一)剪纸作品的保护主体

民间剪纸艺术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我国的知识产权法没有明确地规定剪纸民间艺术的权利归属于谁,也就是它的权利主体得不到确定,这是民间剪纸艺术进行法律保护最核心的问题。

知识产权中的权利主体的确定主要是指作品的独创性,而民间剪纸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群体性,它的产生、创作和传承都有很多群体的特征,从而无法具体确定剪纸作品的独创性。从剪纸作品图案中可以看出上面的内容包括生产劳作、日常事物和神灵神兽,而且地域不同图案也有很大的区别,这也就形成了一种集体的习惯。比如说一个地域的生产生活的方式和礼仪等因素决定这一地域的剪纸形状和图案,这种习惯经过流动和传承在被集体加工后产生的就是如今我们看到的剪纸作品。

综上所述,现在的知识产权法对权利主体的规定并不适用民间剪纸艺术,笔者认为,民间剪纸作品的归属权应该按照不同地域的剪纸作品风格来划分,归属权应该属于不同地域的集体,再根据作者对剪纸作品的贡献度来确定其获得的权利。另外,还有很多不同的主体参与了剪纸作品的保护、保存、传承等工作,那么这些主体以及剪纸民间组织也应该享有相应的权利,把权利归属问题从以前的单层次改变成更具体的多层次。

(二)剪纸作品的保护期限

如今我国的著作权的保护期限为五十年,这个期限对普通作品来说兼顾到各方的利益,没有明显的缺陷。但是,根据对民间剪纸艺人这种需要特殊保护的群体,这种需要传承创新的技艺,应该是无期限的保护,这有利于民族精品文化源远流传的发展理念。

(三)剪纸作品的保护方式——地理标志

地理标志作为表示商品来源的重要标志,代表了商品的特定品质、声誉或其他相关特征,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的文化以及形象的重要代表符号。地理标志的综合价值包括社会价值、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常只注重经济价值从而忽略了地理標志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

世界上有两种地理标志保护模式,分别是商标法保护模式和专门法保护模式。我国实行的是商标法和专门法并行的双重制保护模式。也就是说,在我国地理标志即可使用商标法保护也能用专门法保护,当事人能够自由地选择适合的保护模式。通过相关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大多数地理标志申请人选择专门法的保护,目前为止,我国有1 000多个地理标志在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检验总局注册使用。

申请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无论是选择商标法保护还是专门法保护,对申请人都有同样的要求,那就是地理标志的申请人必须是组织,通常是经过当地政府授权的商会团体或者行业协会。民间剪纸属于手工艺品,是属于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要申请的话,只需要通过现有的已经经过文化行政部门批准的省级民间文艺家协会,就可以成立行业协会进行申请。

剪纸艺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代表,现在我们讨论的是怎样对剪纸艺术进行更深层次的保护,希望经过大家的努力,可以让剪纸艺术和它蕴含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得到非常好的传承、保护和传播,扩大剪纸艺术的文化影响范围,所以应该提倡在剪纸地理标志保护以外的地域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学习剪纸艺术,传承剪纸艺术。同时,我们应禁止地理标志权利以外的人,在未经作者许可也没有支付报酬的情况下,将剪纸作品以商业性的活动为目的行为。

三、对剪纸艺术进行保护的建议

第一,政府应该加大对剪纸等民间艺术的宣传,从而提高公众对剪纸艺术的认识,了解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魅力,进而自发保护。剪纸艺术的创作土壤不是在现代,而是源自原生态的环境,带有一定的文化歷史底蕴,必须依附民众相关的文化背景及生活环境而产生的。现代的快节奏、经济社会生活是与剪纸自身的发展环境不同的,快节奏多元化復杂多变的现代生活环境如何与慢节拍的剪纸艺术衔接起来,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剪纸艺术如何创造自己的艺术价值及经济价值,也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有了发展空间,才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

第二,应该重视对剪纸艺术的创新性、流传性、适应能力研究。在保护剪纸这种传统艺术的同时,还要注意它本身所具有的创新性、流传性特点,传统艺术遇到现代社会的土壤,必然会出现一些不适应性,加强它自身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提高其传统性在现代社会的融合性也非常重要。想要让民间剪纸艺术在艺术的长河中屹立不倒,除了依靠外界的支持可鼓励外,更需要的是借助剪纸艺术本身的特殊形式和自身的艺术质量给自己夺得一席之地,这就需要通过适应机制在文化传统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合理调整,根据已有的成果进行选择、取舍,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民族保留住这世代相传的独特审美亲情感和永世不朽的民族精神。结合现代生活和现代意识,创新出新的作品,更要完善已有的精品,在原有的基础上求新,在变化中求美、求生存。

第三,对剪纸艺术继承人的保护。继承人的消失是对传统民间艺术最沉重的打击,剪纸艺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由于它是非物质的、没有形态,所以继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因此只有拥有继承人才可以传承发展。保护剪纸技术的继承人就是在保护民间剪纸艺术。同时给予奖励,鼓励他们积极培养继承人,将优秀的剪纸技术传承下去。政府可以酌情对剪纸技术传承人的资助标准进行提高,对比近年的社会工资的上涨比例来调整,让剪纸技术传承人们能真切地感受到政府的帮助和重视,从而进一步提高传承人创作的热情。

第四,对于民间剪纸艺术进行特别的政策扶持。比如,政府可以把有关剪纸作品的诉讼中剪纸作者的诉讼费用适当地降低或免除。在剪纸作者关于剪纸作品申请专利时,也可以酌情减免申请费用,并且扶植和鼓励有关剪纸的生产企业和商业项目,鼓励关于剪纸艺术的创新和创业,给予减少税收、提供补贴等优惠政策,让剪纸作者可以更多地获得收益。

参考文献:

[1] 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性原则[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25).

[2] 郭玉军,唐海清.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新突破——以地理标志为视角[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3).

[3] 赵方.知识产权制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冲突与契合[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0,(2).

[4] 赵虎敬.非物质文化遗产著作权保护机制初探[J].学理论,2011,(36).[责任编辑 李春莲]

作者:丁孝国 潘光达 潘翠云

明清时期民间剪纸艺术论文 篇3:

陕北文化风格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摘要】陕北文化是陕北黄土高原各族人民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历数千年而创造的具有浓厚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物质创造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研究陕北文化不仅具有一般文化研究的理论意义,在实践上也是对陕北区域社会经济与文化建设发展的关怀与探索,使陕北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成为一种内在自信与自觉。

【关键词】陕北文化 陕北民间艺术 当代价值

陕北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华夏文化的源头之一,在经历了秦至明清以及近代资产阶级思想解放启蒙运动等漫长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作用与发展后,陕北以其独特的历史地理条件和经济政治因素积淀、创造,逐渐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陕北文化风格。研究陕北区域文化风格对于认识区域文化特殊性和中华整体文化普同性,促进陕北区域经济建设、推进陕北民间文化继承与创新有重要的现实指导价值。

陕北文化及其风格

陕北,位于河套以南的生态脆弱区,特指包括延安市在内的13个区县及榆林市的13个区县的行政区域,境内因历史上自然气候整体干冷和长期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植被沙化,从而形成陕北黄土高原特有的“千沟万壑”的自然地貌景观。从文化区域的角度看,由于民族与历史的变迁,陕北文化区域是一个不断动态变化和具有模糊边缘的概念,这个意义上陕北是指北至鄂尔多斯高原,南接关中,东尽黄河,西临六盘山东麓的黄土高原,它不仅是中国东西部的结合处,还是黄河黄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明的融合处。①陕北黄土高原各族人民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和长期的文化融合氛围中,形成了具有浓厚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心理状态、伦理规范与物质财富的一个完整体系,并从陕北文化的发展渊源、民俗民风、生产生活环境、语言现象和由此形成的陕北人的思维方式、性格特点等方面彰显着陕北文化风格。

陕北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陕北地区拥有产生远古人类文明及夏文化的客观自然条件,这可以从当地的传说口碑、史书典籍记载和文物考古实物得到充分的印证。陕北古代是个水草肥美,宜牧亦农的地方,草原、森林等植被覆盖率高。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上郡之地,畜牧为天下绕。”汉武帝时期六大养马场之一—天苑马场就在今天的神木县境内。油坊头等旧石器时代遗址发现大量兽类化石,无定河、延河等流域一带和长城沿线的新时期时代的遗址中众多农业生产工具的发掘,以及新时期时代孢粉数据分析资料体现出远古时代陕北地区亚热带和暖温的地理气候特点,这种自然地理气候适宜农牧生产和人类早期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据考证夏文化就诞生于此,《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便利。禹行自冀州始。冀州:既载壶口,沿梁及岐。”原陕西延川县的禹居村以“禹居”命名,宜川县阁楼乡衣锦村禹王庙的修建,以及陕西地区丧葬仪式中的“炝葬”是夏后氏“堲周”葬俗文化的沿用与体现。如果说以上一些传说不足以说明陕北是夏文化的发祥地,那么陕北大量的古代文物遗址的发掘就有力的说明了这点。在1987年至1988年的延安地区大规模文物普查中,共发现诸如古村落遗址、古城遗址、关塞遗址、古墓、古石窟等2956处古文化遗址,这些遗址充分说明古代的陕北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汉族与匈奴等北方少数民族经济贸易、精神文化等充分交流与融合的区域。

陕北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形成与保留了陕北形式多样的民间艺术,这些民间艺术在体现远古时期陕北人的生存与哲学思想的同时,传承和创造了陕北民间民俗艺术。诸如:陕北的延安五鼓即安塞腰鼓、志丹扇鼓、宜川胸骨、洛川蹩鼓、黄龙猎鼓的豪迈奔放体现出陕北人坦荡、憨厚、豁达、朴实务实但又不失浪漫的人生态度与性格特征;剪纸中抓阄娃娃、娃娃双鱼的剪纸纹样体现和传达了远古时期陕北人的阴阳哲学思想和人类生生不息的生命观、宇宙观,是陕北古文化原始性和历史延续性的体现;而陕北逢年过节或红白喜事在窗户、炕头上贴的以红色为底色的剪纸、窗花中诸如“鲤鱼跳龙门”、“送子观音”、寿桃仙鹤”人窗户、炕头上贴的剪纸、窗花等追求欢快、祥和、圆融的纹样则是陕北人功利世俗、注重当下性情感的生动写照;民歌也生动鲜明的表现了陕北人真实、质朴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绥德的炕头石狮子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对于研究陕北民俗、陕北历史和陕北文学等有着重要的价值②。

陕北沟壑纵横、干旱少雨、风沙寒潮的区域地理环境在促进陕北古代文化积淀与保留的同时造就了陕北人吃苦耐劳、安贫乐道又有些悲苦与矛盾的“黄土精神”,这在陕北人的日常饮食居住与陕北文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历史上,陕北距离古长安较近,受传统文化和传统礼仪规范的浸染较持久深远,同时陕北较为封闭、落后、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生活条件又使得在表现陕北历史、现实与未来的陕北文学中体现出特有的、厚重的黄土地精神。

崇文崇理,尚实尚武的精神。陕北人自尊、自强、自在的生活态度与陕北崇文崇礼、尚实尚武的文化风格是分不开的。自远古到商周、秦汉魏晋以及唐宋、明末清初,陕北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使得该地区一直战乱不断,体现出鲜明的军事文化色彩。秦时在今河套及榆林北部建四十四县、设上郡,并派扶苏、蒙恬统兵三十万驻守屯田戊边,修筑长城、驰道和直道。西汉卫青募民徙朔方十万口(《汉书·武帝》记载),东汉时期陕北农牧业随着中原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势力强弱而交替成为发展的重点,陕北游牧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在不断的相互融合中酝酿与奠定了陕北文化的产生、发展。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宋与西夏长期混战,频繁的民族迁移及匈奴与汉族杂居,使得汉化与胡化并行,佛教在陕北的盛行使汉族和匈奴逐渐淡去了原本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等民族色彩,经历百余年的融合最终实现彻底的同化。

战国秦、隋、明长城等古代防御工事、宋代沈括、范仲淹在陕北驻军设寨的遗迹和李自成的陕北行宫,以及陕北各地的烽火台、军事古堡、关隘、墩堡、驿道、兵站和至今仍以堡、寨、屯、驿命名的乡村无不体现出陕北自古以来重要的军事战略位置,从中也道明了形成陕北人吃苦耐劳、骁勇智慧、忠烈豪爽、坚毅尚武的群体性格特点的历史原因,以及陕北文化中奋发图强、自强不息、尚武劲勇之风的由来。

近代,在错综复杂的蒙汉历史和清末民初帝国主义干涉下的蒙汉民族矛盾激发下,陕北成为了辛亥革命的早发地和近代启蒙思想的策源地以及中国革命的摇篮。《秦陇》、《夏声》对于外国经济学家的介绍以及对于国民发奋图强的呼唤充分体现了陕北人“崇文崇理,尚实尚武”的理念,榆林张季鸾、张崇基、张炽章、杨铭源等仁人志士就是近代陕北启蒙思想及关中与陕北复兴先驱们的优秀代表。

正是古代陕北军事文化的积淀与近代陕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文化的孕育,才养育了现代中国革命,培育了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诞生了“延安精神”、“圣地文化”,并且使“延安精神”超越地域与时空,至今仍然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显著的竞争力和鲜明的时代性。

开放多元包容。历史上对陕北文化多元性、开放性与包容性影响较早、较为深远的当从秦直道的修建开始。公元前212年,秦国将领蒙恬历时两年半修筑的秦直道跨越今陕西、甘肃、内蒙古,途经今天的24个市县80余乡,辐射今山西、河南、宁夏、四川等地,秦直道的修建是中原经济与草原游牧民族经济往来的通道,是草原文化和佛教东渐的重要渠道,是连接中西方经济、交通以及文化交流发展的“丝绸之路”,它的修筑对于巩固秦朝的北部边疆和以后各朝代中央政权的巩固奠定了基础。秦直道沿线发掘的大量秦、汉、隋、唐、宋等大量的齐家文化遗址、仰韶文化遗址等大量人类活动遗迹就是包括陕北一带在内的沿线区域对外交流、民族融合的有利实证。

由于屯兵、移民、民族迁移等多重原因,陕北自古以来就处于多民族融合的境遇中,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陕北人的饮食起居、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等。西汉时期,苜蓿等作物自秦直道从西域传至中原,荞面坨坨、手抓羊肉、奶茶、奶酪等具有鲜明蒙古族特色的风味小吃以及陕北人喜用生葱、大蒜、韭菜等调味品,喜食羊肉、鸡肉等传统肉食与契丹、女真以及后满族人的饮食习惯有关③。

陕北人“尚白”的穿衣习俗与古代曾在这里生活的戎狄族和自唐中期至宋大夏国统治陕北近500年的党项羌族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有关。陕北长城沿线出土的匈奴以及西夏国时期的大量文物和至今陕北妇女制作的具有异域民族风情的手工艺品,佛教自秦以来经直道传入陕北,对陕北人豁达、务实的人生观、朴素的小农经济意识以及忠义、果敢、坦荡的民族精神和道德准则的修养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榆林地区现存的许多佛塔、寺庙、石窟碑刻,颇具西域风格,当地众多的庙宇、道观等都是陕北儒、释、道文化交融的实证说明。

陕北文化的当代价值

研究陕北文化风格对于厘清中华文明发展脉络、民族融合规律、轨迹具有现实意义。探寻、研究陕北历史文化对于研究解决华夏文明的发源,黄河中下游地区石器时代以及陕北地区的历史文化序列的断代、类型、分期与特点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分析影响陕北文化形成的各时期的地质地貌及生态环境形成原因,对于探索陕北地区优化产业结构,实行可持续生态发展具有良好的历史借鉴意义。通过研究陕北文化对于陕北人思维方式和性格特点的影响,对于反思陕北文学创作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外来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中的出路与建构起到了有益的启示作用。

在探寻陕北各族人民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有利于理清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发展历史、民族交流的历史轨迹。在认识陕北重要军事战略地位的过程中对于了解陕北城乡聚落格局形成的缘由及整理、考证、保护古代军事遗迹提供了相当数量的实物依据。在探寻陕北古代军事文化对于继承与创新陕北民间舞蹈、剪纸等民间艺术提供了创作素材与精神感召。通过探寻与整理陕北崇文崇理、尚实尚武的文化风格,思考、摸索、利用和开发陕北军事及历史文化资源、发展陕北旅游经济,创新与传承陕北民间文化,正是研究陕北文化风格及其当代价值之所在。

研究陕北文化风格对于继承、创新陕北民间艺术具有现实指导价值。“每一种文化的研究都是对当地某一经济、政治发展问题的回答与解释,否则就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与价值”④,研究陕北文化风格对于当前陕北经济发展,特别是由陕北民间艺术带动陕北经济发展的启示,正是当前研究陕北文化风格的价值之所在。

一方面,当前陕北民间艺术发展遭遇瓶颈。近年来,在文化多样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中,陕北一些传统民间艺术赖以存续的基础遭到破坏,失去了其接受群体和生存土壤,导致意外的枯萎、干瘪。当前,因受西方艺术及现代化进程中的不良影响,陕北民间艺术遭到漠视、割裂甚至被曲解的命运,这种对民族传统文化价值的迷失,对陕北民间文化尊重与关怀的缺失使得国人对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陕北民间艺术文化丧失了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最终导致民族文化之根的枯萎和破败,这是我们进行陕北民间艺术创新与传承的时代背景。

另一方面,如何继承与创新陕北民间艺术?理论与实践证明,由民间艺术折射出的文化危机问题与割裂民间艺术和民间生活之间的原初联系有直接关系。因此陕北民间艺术的创新与传承就不得不重新审视陕北民间艺术特点及其与民俗生活的关系。

陕北民间艺术来源于生活实践,是生活与劳动实践积累、浓缩、表现与提升的群体性综合智慧,是将大众的生活态度、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审美与感受等生活气息以特有的表现手段在特定的区域和自然条件下展现并传承下来,具有当下性、世俗功利性的特点。只有置身于民间生活才能体验、领会民间艺术的丰满意义,这既是陕北民间艺术努力的目标,也是陕北民间艺术创新与传承之根本。

笔者认为,陕北民间艺术要实现由遗产向资源的转变,焕发出新的生机,首先是要将陕北民间艺术传承人和文化语境与陕北民间文化生活结合起来,这样才谈得上民间艺术的创新与传承。可从三个方面尝试:一是关怀、保护陕北民间艺术传人,关注他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需要,确立民间艺术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对民间艺人技能技艺的掌握、生活状况以及基本情况进行普查建档;培养他们的创作素养与文化理念,扩大他们的艺术视野,同时对陕北民间艺术工作者的艺术反哺给予相应的资助,为他们搭建更为广阔的艺术创作平台。

二是保护陕北民间艺术传承载体与媒介。挖掘、收集、整理、建立陕北民间艺术遗产目录,利用实物收集、文字记录、数字化文献资料等多种形式对陕北优秀民间艺术项目、传人、名作、绝技等进行原貌保存,对陕北民间艺术信息资源进行发布、报导与更新,建立陕北民间艺术人才库、民间艺术项目库,积极鼓励将陕北民间艺术引进全民教育课程,增强民众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文化自觉。通过民间艺术文化站、文化生态博物馆等途径使大众融入民间民俗生活中,营造出延伸、扩展与深化大众群体进行民间艺术创造与传承的环境。

三是开发与寻求陕北民间艺术生存土壤和社会市场。利用民俗民间艺术节、传统民间体育运动会、民俗民间商贸洽谈会以及民间传统节令等活动挖掘民间艺术文化资源,打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又适于现代社会的陕北民间艺术文化产业、医药产业、旅游产业等,使更多积极健康的民间艺术文化产品及服务惠及大众群体。

结语

历史上的陕北曾是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是华夏文明诞生并发展的地方之一,是各民族融合、繁衍的聚居地,是孕育中国革命的摇篮。如今的陕北则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地区,相信陕北特殊的文化风格必将在今后的区域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价值。

(作者分别为西安工业大学思政部讲师,中交西安筑路机械有限公司高级经济师;本文系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电竞游戏育人价值的生成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和2015年西安工业大学一般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依托校企馆所合作平台,夯实思政课‘兵工精神’育人的实践教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XJC710005、15JGY31)

【注释】

①郭琦,史念海,张岂之:《陕西通史》,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5页。

②曹世玉,谷溪:《绥德文库》,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第60页。

③郭冰庐:《窑洞风俗文化》,西安地图出版社,2004年,第82页。

④白凯,吴成基,苏慧敏:“陕北黄土高原窑洞文化与旅游开发探讨”,《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第25期。

责编/韩露(实习)

作者:赵东 苏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卫浴产品艺术特性分析论文下一篇:农村基层医疗财务管理论文

热门文章

明清历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