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基本知识专题

2022-07-06

第一篇:党的基本知识专题

【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教案 第8专题:党的建设

第八专题

党的建设

一、古代的监察制度

1、秦朝:秦朝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2、汉朝: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东汉时期,刺史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东汉末年,刺史成为州的最高长官。刺史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监督控制,但后来剌史权力膨胀,形成地方割据势力。

3、宋朝:在地方上设立通判,监督知州。

4、明朝:设立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设立厂卫特务机构,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行为。

二、关于党风建设

1、1942年开展整风运动。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党八股。通过整风,全党从思想上清算了“左”和右的错误,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2、1949年春,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两外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

3、1951年在国家机关和企业中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教育了干部的大多数,纯结了干部队伍,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新政权起了重大作用。

4、1957年,中共中央在全党重新进行一次普遍的、深入的反官僚主义、反宗派、反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通过整风,要全党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利于社会主义建设。

5、1978年,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为党的指导方针,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会议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这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三、从党的历届代表大会来看党的执政能力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

①内容:确立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②意义: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之后出

第 1 页 共 7 页

现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2、中共二大(1922年7月)

①内容: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②意义: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3、中共三大(1923年)

①内容:决定国共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改组国民党。

②结果:与国民党进行了合作,国民大革命兴起,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由于中共放弃领导权及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而失败。

4、八七会议(1927年8月)

①内容

A.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C.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

D.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

②意义: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5、遵义会议(1935年1月)

①内容

A.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取消其军事最高指挥权。

B.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②意义: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瓦窑堡会议(1935年底)

①内容: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②影响: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推动了全民族的抗战。

7、洛川会议(1937年秋):

①内容: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第 2 页 共 7 页

②影响: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为抗日的前线。

8、中共七大(1945年春)

①内容: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指出当前形势下党的任务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

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②意义:为争取抗日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

9、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春)

①背景:人民解放战争取得战略决战的胜利,全国即将解放。

②内容

A.党今后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B.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

C.规定了革命胜利后党的基本政策和总任务: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D.告诫全党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

③意义: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问题。

10、中共八大(1956年秋)

①内容

A.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主要矛盾是人民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

B.确定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C.确定今后的总任务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

D.确定经济建设方针是既反冒进又反保守,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②意义: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的探索。

11、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①内容

A.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B.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第 3 页 共 7 页

C.决定拨乱反正,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以及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②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是在这次会上开始形成的。

12、十二大(1982年)

内容: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成为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13、十三大(1987年)

内容:①阐明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②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14、十四大(1992年)

①内容

A.提出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B.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意义:

为我国规划了本世纪前进航程,确立了迈向21世纪的行动纲领,大会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15、十五大(1997年)

内容:①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②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③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领域改革和发展作出跨世纪的战略部署。

附:

1、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表现和原因

①表现

A.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B.1923年中共三大,提出了统一革命战线,并在大革命中得到了实践。

C.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及时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向农村进军,开展土地革命,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正确道路。

第 4 页 共 7 页

D.1935年遵义会议上,纠正了王明的“左”倾错误,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则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E.1936年,中共又根据国情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调整政策,由“反蒋抗日”改为“逼蒋抗日”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实现全民族抗战奠定了基础。

②逐渐走向成熟的原因

A.中共能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明确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B.中共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实践,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经验。

C.中共排除了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的干扰,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2、中共三次工作重心转移

①第一次:由城市转向农村

原因

A.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敌我力量的悬殊。

B.三次武装起义受挫表明城市暴动的革命方式不符合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

C.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因此,只有开展土地革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才是革命取得胜利的基础和保证。

D.文家市会议决定进军井冈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从此,党的工作重心逐渐由城市转向农村。

②由农村转向城市

原因:A.1949年,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已成定局。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了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开始了城市领导农村的革命时期。

③由阶级斗争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原因:“文革”十年**给党和人民造成极大损失。1978年底,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3、建国后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改变

①从建国初到1956年后,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向单一的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

原因:为了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照搬了苏联模式、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主观

第 5 页 共 7 页

上急于求成等。

具体做法: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建立起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高速度。

评价:这种体制在在建国初期对恢复国民经济,建设工业化起过积极作用,取得一定成 但其弊端日益暴露,使企业失去活力。在农村则挫伤农民积极性,农业长期落后。

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原因:客观分析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实际,正确总结建国以来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借鉴外国经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具体做法: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在城市: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管理模式,实行政企分开等。

评价: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在城市增强了企业活力,工业得到发展,经济生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

③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原因:党中央进一步认识国情和总结经验教训,决定加快改革开放,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具体做法:把企业推向市场。

评价: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

4、建国以来,党先后制定的三条经济建设的基本路线

①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提出背景

A.经过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运动等,新政权已得到巩固。

B.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影响:三大改造完成后,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②1958年,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提出背景: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B.党中央领导人片面追求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

影响:片面求快,急于求成,轻率发动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

第 6 页 共 7 页

误严重泛滥。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影响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③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提出背景:A.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中共认真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正反方面的经济教训,提出目前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实事求是,作出正确的决策。

5、中共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索

(一)第一阶段:(1949-1978)

特点:借鉴苏联经验,建设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

政治上的探索:

①追歼残敌,剿匪作战,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运动,巩固了新生政权。

②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大会制定宪法,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③外交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④中共八大作出科学正确的论断。

经济上的探索:

①建国后,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大力发展农业和工矿业生产,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为国家有计划经济建设奠定基础。

②进行三大改造,建立起高度集中的单一公有制经济,制定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二)第二阶段:(1978年后)

特点: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政治上的探索: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进行拨乱反正,提出四项基本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经济上的探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高。

第 7 页 共 7 页

第二篇:第八专题:党的建设

4、八七会议(1927年8月)

①内容

A.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B.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C.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

D.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

②意义: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

了巨大贡献。

5、遵义会议(1935年1月)

①内容

A.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取消其军事最高指挥权。

B.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②意义: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瓦窑堡会议(1935年底)

①内容: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②影响: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推动了全民族的抗战。

7、洛川会议(1937年秋):

①内容: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②影响: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

人的后方变为抗日的前线。

8、中共七大(1945年春)

①内容: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指出当前形势下党的任务是:放手发动群众,壮

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 统

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②意义:为争取抗日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

9、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春)

①背景:人民解放战争取得战略决战的胜利,全国即将解放。

②内容

A.党今后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B.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

C.规定了革命胜利后党的基本政策和总任务: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革

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D.告诫全党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

③意义: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问题。

10、中共八大(1956年秋)

①内容

A.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主

要矛盾是人民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

B.确定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C.确定今后的总任务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

D.确定经济建设方针是既反冒进又反保守,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②意义: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对建设社会主义道

路的一次成功的探索。

11、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①内容

A.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B.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

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决定拨乱反正,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以及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

问题。

②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

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 时期。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是在这次会上开始形成的。

12、十二大(1982年)

内容: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成为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

想。

13、十三大(1987年)

内容:①阐明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②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14、十四大(1992年)

①内容

A.提出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集中精力

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B.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意义:

为我国规划了本世纪前进航程,确立了迈向21世纪的行动纲领,大会形成了以江泽

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15、十五大(1997年)

内容:①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②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③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领域改革和发展作出跨世纪的战略部署。附:

1、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表现和原因

①表现

A.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B.1923年中共三大,提出了统一革命战线,并在大革命中得到了实践。

C.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及时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

国共产党人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向农村进军,开展土地革命,创立了“工农武装 割据”的理论,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正确道路。

D.1935年遵义会议上,纠正了王明的“左”倾错误,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

原则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E.1936年,中共又根据国情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调整政策,由“反蒋抗日”改为

“逼蒋抗日”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实现全民族抗战奠定了基础。

②逐渐走向成熟的原因

A.中共能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明确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

路。

B.中共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实践,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经验。

C.中共排除了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的干扰,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2、中共三次工作重心转移

①第一次:由城市转向农村

原因

A.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敌我力量的悬殊。

B.三次武装起义受挫表明城市暴动的革命方式不符合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

C.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因此,只有开展土地革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才是革命取得胜利的基础和保证。

D.文家市会议决定进军井冈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从此,党的工作重心逐渐由城市

转向农村。

②由农村转向城市

原因:A.1949年,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已成定局。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了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

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开始了城市领导农村的革命时期。

③由阶级斗争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原因:“文革”十年**给党和人民造成极大损失。1978年底,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

三中全会,果断地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

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中国历史进入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3、建国后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改变

①从建国初到1956年后,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向单

一的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

原因:为了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照搬了苏联模式、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主观

上急于求成等。

具体做法: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建立起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片面追求工业发展高速度。

评价:这种体制在在建国初期对恢复国民经济,建设工业化起过积极作用,取得一定

成但其弊端日益暴露,使企业失去活力。在农村则挫伤农民积极性,农业长

期落后。

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

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原因:客观分析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实际,正确总结建国以来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教训,借鉴外国经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具体做法: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在城市:发

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管理模式,实行政企分开等。

评价: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在城市增强

了企业活力,工业得到发展,经济生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

③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原因:党中央进一步认识国情和总结经验教训,决定加快改革开放,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具体做法:把企业推向市场。

评价: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

4、建国以来,党先后制定的三条经济建设的基本路线

①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

业化,并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提出背景

A.经过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运动等,新政权已得到巩固。

B.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影响:三大改造完成后,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②1958年,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

路线。

提出背景: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为大规

模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 B.党中央领导人片面追求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

高速度。

影响:片面求快,急于求成,轻率发动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

误严重泛滥。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影响了建

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③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提出背景:A.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

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B.中共认真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正反方面的

经济教训,提出目前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实事求是,作出正

确的决策。

5、中共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索

(一)第一阶段:(1949-1978)

特点:借鉴苏联经验,建设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

政治上的探索:

①追歼残敌,剿匪作战,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运动,巩固了新

生政权。

②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大会制定宪法,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③外交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④中共八大作出科学正确的论断。

经济上的探索:

①建国后,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大力发展

农业和工矿业生产,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为国家有计划经济建设奠定基

础。

②进行三大改造,建立起高度集中的单一公有制经济,制定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

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二)第二阶段:(1978年后)

特点: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

政治上的探索: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实行改革开放,进行拨乱反正,提出四项基本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经济上的探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发展社

会生产力,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高。

第三篇:党的光辉入党思想汇报专题

今天,好范文党团网的小编为你搜集到了的入党思想汇报书信息,内容齐全,敬请收看!xiexiebang.COM;

敬爱的党组织:

2012年6月9日,我迎来了我预备党员生涯的第一堂课--***员必须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这堂课是由李天保老师给我们讲授的,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了解到了我在党理论知识和应当具备的理想的不足,更重要的是我知道了我今后可以努力的方向,受益匪浅。

***员必须要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这就要搞清楚什么是党性?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性,是阶级性最高和最集中的表现。党性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是千百万***员为了完成党在各个时期的任务,英勇奋斗,忘我牺牲,开拓进取实践的升华。从党性的概念上我们就知道了,党性作为一个因素在我党中到底担任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占据了什么样的地位。一个政党要想巩固它的地位,实现它的政治理想,首先要真正的保护它所在的阶级,努力的维护和提高本阶级的利益,实现本阶级的需求,然后才能去为政党理想所奋斗。那么党性就是就是为了实现党的最高理想的必经的道路,就是为了实现阶级需求的必然要求。***尤其如此,刘少奇曾指出:“***员的党性,就是无产者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就是无产者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利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现。”中国***所固有的党性明显区别于其他政党,:中国***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然后我们必须要搞清楚构成党性的因素有哪些。加强***员的党性修养就是要加强他的政治理论修养、组织纪律修养、思想作风修养、文化知识修养、领导艺术修养和治理能力修养等等,而这一切的一切就是要我们的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那么如何加强党性修养呢?从根源上说就是必须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时还要去了解中国是实情,了解中国以及中国人民已经有了什么,还缺少什么,中国的阶段的发展需要什么等等。具体的来说就是: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锤炼自身的思想品德,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

在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中,我们不能忽视榜样的力量。其实,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党性的修养上就是一个杰出的伟人。马寅初通过与周恩来几十年的交往,得出一个结论:“周恩来是最得民心的***员。”为什么周恩来能得到人民那样广泛、挚烈的爱戴和深切而持久的怀念?这不仅因为他为人民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且还因为他具有极为高尚的品德,他是中国***坚持党性的楷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是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的化身,是率先进入“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境界的领导人。周恩来在党性修养中表现出的突出特点就是高度的自觉性、持久性、实践性、彻底性、开放性和科学性。 周恩来在党性修养方面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财富。学习“周恩来精神”,像他那样自觉地进行党性修养,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就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此致

敬礼

汇报人:xiexiebang.COM

201210-17

第四篇: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专题党课

党的十九大于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胜利召开。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这次大会在回望历史、聚焦当下、展望未来的历史贯通中,在揭示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当前,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压倒一切的重大政治任务。我有幸作为十九大党代表,参加了会议,身处现场,让我对领袖充满敬意,对国家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向往,让我觉得身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值得骄傲,值得奋斗。这里,我和大家交流四个方面的认识,与同志们共同学习提高。

一、十九大精神的重大意义

十九大精神核心在十九大报告,这是一篇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光辉文献,是一个举旗定向、引领复兴、兴党强国的政治报告,必将指引我们胜利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航程。

十九大报告是“宣言书”,具有重大政治意义。报告明确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宣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鲜明立场,这是有针对性的,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充满定力、充满自信。今后我们全党都要聚焦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根本主题上来。这个政治意义是深远的,表达了聚焦、自信和定力。

十九大报告是“领航灯”,具有重大思想意义。报告明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理论上的重大突破、重大创新、重大发展,为我们继续前进指明了方向。路通了,路灯亮了,走起来自然是方向明了,自然会风驰电骋,我们深信在党的十九大的确立的旗帜下奋勇前行,一定能走出一条光明大道,走出一个美好未来。

十九大报告是“动员令”,具有重大实践意义。报告规划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总蓝图、总部署,具有重大实践意义。有了伟大的目标,有了科学的决策,有了可行的方法,有了坚强的领导,我们必将按照党的规划,紧锣密鼓开展工作,认认真真求索求变,张弛有度推进工作,众志成城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胜利。 十九大报告是“思想库”,具有重大理论意义。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完备系统的理论。科学正确地告诉了我们真理,将务实指导我们的工作。有了这样强有力的思想武器武装头脑,就能够化作无穷的强劲动能。有了这样的先进理论指导把关,完成任务必是乘风破浪,一举成功。

十九大报告是“远景图”,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十九大描绘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是美丽的,令人向往的。图中有我们以后的幸福生活,图中有我们强国富民的系统规划。只要我们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万众一心,顽强拼搏,就一定会把蓝图变成现实。

二、十九大精神的内涵实质

党的十九大报告高举旗帜、立论定向,把握大势、总揽全局,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的总设计、总定向、总指引,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立起了新的历史坐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新的战略指引。我结合现场聆听总书记作报告的体会和下来后的学习理解,作一个简要解读。

第一,深刻理解把握“新变革”。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反“四风”抓铁有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更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反腐败重拳出击,不仅遏制了腐败蔓延势头,更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反贫困发起总攻,不仅促进了共享发展,更彰显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抓发展一心一意,不仅做大了经济总量,更在新常态下提高了发展质量和效益;抓改革蹄疾步稳,不仅架起了四梁八柱,更实现了“全面推进”;抓文化激浊扬清,不仅积蓄了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更彰显了坚定的文化自信;抓生态史上空前,不仅实现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更塑造了美丽中国新形象;抓“一带一路”共建共享,不仅唱响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让“中国前所未有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五年的成果、五年的变革,激励我们在新时代创造更多、更大的新辉煌。

第二,深刻理解把握“新时代”。这个新的时代,内容是很丰富的,这里面有几个关健词。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这个新的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二是我们提出了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的目标是要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时候,我们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三是共同富裕,我们搞改革开放、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全体老百姓、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最终的价值指向;四是民族复兴,中国共产党人扛起了中华民族复兴的责任;五是世界舞台,新的时代,我们前所未有地进入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最重要的是回答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要走什么样的道路,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要做出什么样的贡献。

第三,深刻理解把握“新矛盾”。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现在我们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这个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是什么呢?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我们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里面有几个关键词,一个我们要分析矛盾的一方,矛盾的一方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人民群众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就是我们的发展上去了,人民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向往的层次也上去了,这是矛盾的一方。另外一方是什么呢?我们发展不平衡,我们的发展不充分,这里面不平衡大家也知道,我们面临着几个比较大的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比如我们的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的问题。不充分是什么?不充分是我们现在的发展还没有满足很多人民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第四,深刻理解把握“新使命”。十九大报告中对历史使命有明确界定,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本世纪的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这里面我觉得是六个关键词,可以用“5+1”来概括。“5”,就是我们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富强,对应的是经济建设;民主,对应的是政治建设;文明,对应的是精神状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谐,是社会建设,社会的公正与和谐;美丽,这次我们第一次加上美丽,美丽对应的是生态建设,我们国家不仅经济要富足,政治要民主,社会要文明,社会要和谐,人民的精神要文明,最重要的还有一条——美丽中国建设。“1”,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共产党人从1949年建国以后,到后年就执政了整整70年。中国共产党人,从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之后,我们的一个目标是什么?就是现代化,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我们不仅仅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且是现代化的强国。我们共产党人要敢于担当,要担负起这个历史使命。

第五,深刻理解把握“新思想”。十八大以来的这五年,我们逐步形成了中国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报告里面讲,“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基于对这样的新时代的判断,我们就有一个新的理论,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相结合,我们产生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第一次历史性的飞跃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关于革命的;第二次历史性的飞跃,就是我们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次我们讲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报告中用“八个明确”“十四条基本方略”指出了基本内涵、阐释了精神实质。这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明确回答了发展为了谁、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等重大问题,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根本遵循。

三、十九大精神的贯彻落实

伊宁市城乡规划局于2017年11月14日至12月1日集中开展了理论学习,为进一步深化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既深刻把握其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和精神内涵,又把握核心要义、领会思想精髓,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关键要达到“神解、心会、意领、情通”的目的,与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思想上共通共鸣、精神上高度默契、感情上同频共振、行动上步调一致。

第一,要准确把握学习内容,切实用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全面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首先要认认真真、原原本本地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章修正案,着力在掌握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学深学透上下功夫、在融会贯通上下功夫,完整准确地领会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今后的工作中,要在反复学、持续学上下功夫,重点学习和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的主题、深刻领会过去五年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重大政治论断、深刻领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特点、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深刻领会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深刻领会贯彻新发展理念等一系列重大部署、深刻领会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深刻领会党章修正案的内容和意义、深刻领会中纪委工作报告的主要精神、深刻领会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这十三个方面的精神,大家一定要深入学习,认真领会,确保入脑入心,做到真懂真信真用。 第二,要全面推进宣传教育,确保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当前,我们工作总的要求就是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推动形成生动实践,更加奋发有为地推动新发展。大家要迅速行动起来,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第三,要着力提升本领和能力,向党的十九大精神聚焦看齐。总书记强调,“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面对党的十九大新精神新任务新部署,我们要持续锤炼本领,为推动各项工作提供保证。要增强学习本领,就是要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着力打造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干部;要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就是要坚持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发挥好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要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就是要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提高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工作的能力,提高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的能力;要增强科学发展本领,善于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要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就是要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要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就是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要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要增强驾驭风险本领,健全各方面风险防控机制,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矛盾,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第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切实提高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要立足我国改革发展、党的建设的实际,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体现到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和安排好明年工作之中。

1.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要推动全党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自觉地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2.切实推动改革发展。要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转化为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要着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精心做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工作,及时解决好群众合理利益诉求,妥善化解社会矛盾,及时消除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

3.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保持战略定力,始终绷紧从严从紧这根弦,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落实好管党治党责任,不断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全党深入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更加自觉地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而不懈奋斗。要全面增强执政本领,着力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第五篇:专题学习“党的政治建设”心得体会

(范文2篇)

专题学习“党的政治建设”心得体会1

今天通过集中学习了《习近平关于“**”论述摘编》第一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中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及第一、二、三章,围绕党的政治建设这个研讨主题,以及全区“**”主题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王书记、刘区长、孙区长在会议上的讲话,结合近期的学习收获,我就个人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共同交流一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开展“**”主题教育有其重大意义和现实需要。开展“**”主题教育,是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做出的重大部署,是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的迫切需要,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目标任务的迫切需要。对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对我们当前创新发展、攻坚爬坡、推动企业转型高质量发展有着现实意义。我们要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认真学习,查找不足,积极整改,推动工作。

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我们始终要把党的建设摆在首位,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对党的绝对忠诚作为首要政治原则,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定“四个服从”确保在政治上不迷失。要始终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绝对忠于核心、坚定维护核心、时刻紧跟核心、坚决捍卫核心,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认真落实上级党委各项工作部署,不折不扣地贯彻好落实好实施好。我认为这就是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个基层工作领导者必须应该具备的思想认识和政治要求。

代表、科学发展观到今天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始终不变,始终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最纯粹的理想信念。为了更加坚定这个理想信念,当前就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武装头脑,常补精神之“钙”,常固思想之“元”。开展“**”主题教育,就是要我们毫不动摇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坚持党的领导,服从党的领导,改变改进工作作风,扎实工作,做一个坚定的马克思者,做一个纯粹的共产党人,做一个忠诚的信仰者和坚定的执行者。

专题学习“党的政治建设”心得体会2

根据省委《关于抓好第二批主题教育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的工作方案》要求,今天我们召开第**次集中交流研讨会,主要是围绕党的政治建设专题进行学习研讨。下面,结合工作思想实际和近期的学习收获,我先谈几点认识体会。

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和极端重要的地位,抓住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和关键。对于我们领导干部来讲,讲政治不仅仅是一种政治要求,更是实实在在的政治能力。诚如习总书记指出的,领导干部“要炼就一双政治慧眼,不畏浮云遮望眼,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党事业兴旺发达的生命线。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要认识到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重要性,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政治纪律既是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纪律建设的根本内容。紧紧围绕党中央和总书记关于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那么,如何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呢?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六点看法:

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是坚定理想信念,要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要强化理论武装,持之以恒、全面系统地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尤其是要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二是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握党的政治方向。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所谓政治方向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简言之: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在实践工作中,经常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坚决纠正偏离和违背党的政治方向的行为,确保党和国家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发展。

有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必须要积极维护核心,始终对党忠诚。政治忠诚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前提,政治忠诚是党员的政治操守和政治生命。从严治党,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首先要确保党员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任何时候都对党忠诚。对党忠诚,就是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自觉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十八大以来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看齐。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等方面,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切实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坚守的生命线,时刻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

四是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夯实政治根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站稳人民立场,和人民在一起。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必须要坚持人民立场,始终为人民服务。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就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谋幸福。

态好,党内就会正气充盈;政治生态不好,党内就会邪气横生。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突出政治标准,打扫政治灰尘,净化政治灵魂,增强政治免疫力,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践行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营造良好政治文化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六是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党的政治建设。党内绝不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不搞同乡会、同学会、战友会,不该聚的不聚,不该吃的不吃,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手,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明制度与前,重威刑于后。特别是我们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在守纪律、讲规矩上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自觉作政治上的明白人。总之,通过第一次集中研讨的学习,我深感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与党的政治建设血脉相连,相依相靠,相互相存,相互联系,只有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才能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道德讲堂身边好人下一篇:电大物流管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