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2023-01-22

第一篇:广东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广东省低碳经济全民行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7部委《关于印发低碳经济全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环资〔2007〕2132号)精神,进一步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低碳经济工作,形成政府推动、企业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低碳经济工作机制,结合我省实际,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经贸委、省委宣

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7部委《关于印发节能低碳低碳全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环资〔2007〕2132号)精神,进一步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节能低碳低碳工作,形成政府推动、企业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节能低碳低碳工作机制,结合我省实际,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经贸委、省委宣传部、省人大办公厅、省府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总工会、共青团广东省委、省妇联、省科协、广州军区联勤部、省财政厅、省国资委、省环保局、省文明办共同研究制订了广东省节能低碳低碳全民行动实施方案。

一、节能低碳低碳家庭社区行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区是社会的基层组织,是推动节能低碳低碳的重要依靠力量。要改变当前家庭生活中与节能低碳低碳不相适应的观念、行为方式,大力倡导节能低碳环保新理念,形成健康、文明、节约、环保的生活方式,通过家庭影响社区,以社区带动全社会参与节能低碳低碳工作。主要活动包括:

(一)重塑家庭生活消费新模式。结合妇女学校上课和出版宣传栏、黑板报等,组织广大妇女学习家庭节能低碳低碳知识,大力倡导“使用节水器具,使用节能低碳电器,使用无磷洗衣粉,使用菜篮子、布袋子,拒绝过度包装,注意一水多用”等家庭节能低碳环保行为,引导城乡妇女从自己做起,带动家庭成员积极投身节能低碳低碳行动。

(二)搭建节能低碳低碳社区平台。在社区组织开展资源节约居民志愿活动,建立家庭节约资源光荣榜,及时总结交流家庭节能低碳低碳的好做法、好经验。结合实际在社区做好垃圾、废物的分类回收,积极发挥居民的监督作用,把家庭和社区的节能低碳低碳工作落到实处。

(三)开展节能低碳低碳家庭社区行动宣传活动。结合“百万妇女卫生健康行”活动,深入社区和家庭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咨询活动,指导居民建立健康文明、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组织妇女和家庭参与全国妇联举办的节能低碳低碳家庭社区行动知识大赛,营造家庭和社区节能低碳低碳的良好舆论氛围。

(四)树立“节能低碳环保家庭”典型。结合五好文明家庭、学习型家庭、绿色家庭等创建活动,组织广大家庭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并热心参与的才艺比赛、知识问答、手工展示等

1 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家庭和社区节能低碳低碳的良好氛围。积极配合全国妇联评选“节能低碳环保家庭”,注意培养和树立我省家庭和社区先进典型,广泛宣传,发挥好示范作用,带动更多的家庭和社区参加到节能低碳低碳家庭社区行动中来。

(五)创建“节能低碳低碳家庭行动”示范社区。借助全国妇联将于明年命名一批全国节能低碳低碳示范社区的契机,组织广大社区积极开展创建节能低碳低碳家庭社区工作,将节能低碳低碳的理念贯穿于社区管理的各项工作中,使社区居民树立节能低碳低碳的科学观念,自觉选择简约环保的生活方式。

(六)完善“文明家庭”、“文明社区”创建活动评比办法。将节能低碳低碳活动开展情况作为评选表彰文明家庭、文明社区的重要依据。

主办单位:省妇联

省文明办 省经贸委 省环保局

二、节能低碳低碳青少年行动

青少年思想活跃,分布面广,是推动节能低碳低碳工作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发挥青少年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动员全省的青少年积极参与到节能低碳低碳实践中来。主要活动包括:

(一)加强节能低碳低碳教育。在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学校、社区、村镇设立共青团和少先队节能低碳低碳宣传栏,张贴宣传报、宣传标语,散发宣传手册,采取报告、征文、演讲、板报等方式,利用电视、报刊、网站等媒体形式,大力宣传节能低碳环保知识。强化青少年的节能低碳观念,树立环保意识,增强参与节能低碳低碳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开展现场宣传活动,推介节能低碳低碳新知识、新产品,引导青少年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学习应用。

(二)提高节能低碳低碳能力。采取技能培训、技能竞赛、参观学习等方式,提高青少年节能低碳增效能力。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帮助青年职工在岗位上学习掌握节能低碳低碳知识和技能。举办节能低碳发明竞赛,使广大青年职工、科技人员依托企业、学校、科研机构,为节能低碳低碳献计献策。开展青年农民技能培训,掌握节能低碳低碳知识和技能。

(三)强化节能低碳低碳实践。在青年职工中开展争创节能低碳标兵、节能低碳岗位和创新创效活动,引导青年职工发明节能低碳低碳技术,创新节能低碳低碳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节能低碳低碳。举办青年节能低碳低碳创新成果展,展示青年职工的发明创造。广泛开展“我为企业节能低碳低碳献计策”活动,组织青年职工积极参与企业节能低碳低碳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开展“做节约先锋,展青年风采”为主题的青年文明号节约示范行动,动员优秀青年集体带头节能低碳低碳。在少先队员中开展以“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米、一度电”为主要内容的节约资源“四个一”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保护母亲河行动,动员青年和社会力量植树造林,建设绿色家园。

(四)培育节能低碳低碳文化。在青少年中大力提倡崇尚节俭、合理消费、绿色消费等理念,养成节约、环保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鼓励青少年通过日记、征文、墙报、书法、绘画、摄影、摄像等,记录参与节能低碳低碳的经历,展示参与节能低碳低碳的做法和体会。动员青少年结合工作和生活实际,设计通俗易懂的节能低碳低碳标语口号,提出节能低碳低碳警句公约,努力在青少年中营造人人争做节能低碳标兵的良好氛围。

(五)开展节能低碳低碳志愿者活动。充分发挥环保NGO、NPO组织的作用。组织青年志愿者向社会宣传节能低碳低碳意义,介绍节能低碳低碳知识。组织青年志愿者监督和举报违法用能、排污现象和行为。采取记录家庭能耗、水耗,采用节能低碳节水产品,减少垃圾排放等方式,动员青年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自觉节能低碳低碳。

(六)组织开展青少年节能低碳低碳评选表彰活动。评选一批在节能低碳低碳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青年,授予“青年节能低碳低碳标兵”称号。举办“青年节能低碳低碳标兵”先进事迹报告会,宣传先进典型,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生动局面。对在节能低碳低碳青少年行动中表现特别突出的个人,按程序申报“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

主办单位:共青团省委 省经贸委 省环保局

三、节能低碳低碳企业行动

企业(单位)是节能低碳低碳的主体,职工是节能低碳低碳的主力军,要从岗位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积极投身节能低碳低碳活动。主要活动包括:

(一)企业节能低碳低碳宣传教育活动。要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优势,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宣传国家有关节能低碳环保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开展资源警示教育,不断增强广大职工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感、使命感,积极投身到节能低碳低碳活动。在广大职工中积极倡导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滴油、一块煤、一张纸,自觉养成节能低碳环保的好习惯。组织重点耗能企业开展节能低碳知识竞赛、召开节能低碳降耗经验交流会,为企业提供节能低碳低碳技术培训,引导企业开展以节能低碳降耗为主要内容的全民节约共同行动,积极创建节约型企业文化。

(二)积极开展我为节能低碳做贡献活动。要把节能低碳低碳活动作为工会开展“我为节能低碳做贡献”活动的重要内容,紧密围绕企业节能低碳低碳目标,突出主题,大力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和“五小”和推广“四新”活动,通过活动,层层树立先进典型,总结经验和做法,推广先进技术、先进操作法和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并列入开展创建全省“工人先锋号”活动和评选全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中,及时进行表彰,大力宣传节能低碳低碳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先进事迹,以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三)节能低碳义务监督员行动。在市、县和大中型企业设立节能低碳义务监督员,聘

3 请具有从事节能低碳相关工作经历,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在职或退休职工组成义务监督员队伍,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对本企业节能低碳低碳工作进行监督,监督企业是否制定了节能低碳低碳目标考核制度,做到严格考核,节奖超罚;是否有严格的节能低碳、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制度;监督企业各环节是否有浪费能源的现象;是否淘汰了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设备等,为政府和企业的节能低碳低碳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四)发动职工参与企业节能低碳低碳管理。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主人翁意识,积极主动为本企业的节能低碳低碳工作出谋划策,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提升技术水平、改进生产工艺、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奖惩措施,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水平,加强“三废”利用和处理,减少污染排放,促进企业节能低碳低碳。

(五)“专家巡诊企业”活动。组织节能低碳低碳专家,深入重点耗能企业开展节能低碳低碳咨询、用能诊断和能源及减排审计,挖掘节能低碳低碳潜力,提出切实可行的节能低碳低碳措施,帮助企业制定节能低碳及清洁生产规划,推动企业加强节能低碳低碳技术改造和节能低碳低碳管理,努力实现节能低碳低碳目标。

(六)开展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开展与国际国内同行业能效先进水平对标活动,包括分析企业技术水平与能耗现状,确定对标内容,瞄准先进水平,寻找差距,制定和实施提高能效的工作方案。把节能低碳压力和动力,传递到企业中每一层级的管理人员和员工身上。

(七)省属国有大型企业节能低碳低碳表率行动。省属国有大型企业特别是重点耗能企业要带头履行社会责任,在节能低碳低碳工作中发挥表率作用。在省属国有大型企业深入开展创建节约型企业活动,以督促规划、考核推动、调研指导、抓好典型为重要手段,大力推动国有大型企业节能低碳低碳取得新成效。

(八)树立节能低碳低碳先进典型。评选和表彰企业、职工节能低碳低碳先进典型,总结经验和作法并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推广。在开展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和评选“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中,突出节能低碳低碳主题,评选节能低碳环保班组、节能低碳环保标兵,对在节能低碳低碳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集体和个人,按程序申报省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奖章。大张旗鼓地宣传节能低碳低碳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先进事迹,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主办单位:省总工会 省经贸委 省国资委 省环保局

四、节能低碳低碳学校行动

学校在培养学生树立节能低碳环保意识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采取节能低碳低碳措施的同时,通过积极开展以节能低碳低碳为内容的学校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营造节能低碳低碳校园文化,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节能低碳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主要活动包括:

(一)加强节能低碳环保基础教育。结合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在义务教育中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尤其注重资源和环境危机教育,加强学生节能低碳低碳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节能低碳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加强环境教育师资建设。

(二)积极开展以节能低碳低碳为内容的学校主题教育活动。在中小学校、幼儿园组织开展“节能低碳伴我在校园,我把节能低碳带回家”活动、节约能源体验与创意活动、“节约一二三”活动、“爸爸妈妈听我说节能低碳”演讲比赛等,引导中小学生、幼儿从小树立节能低碳环保的观念,不仅从自己做起,还督促父母等家庭成员节约用电、节约用水、爱惜粮食。

(三)开展节能低碳环保社会实践与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学生到科普基地或社区参加节能低碳环保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节能低碳环保知识和技能。在大学中评选节能低碳低碳社会实践优秀学生,参加国家在2007年至2010年每年组织的“大学生节能低碳低碳社会实践与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并积极参加2010年举行“大学生节能低碳低碳社会实践与科技创新成果展”。

(四)营造节能低碳低碳校园文化。在全省各级学校中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建设节约型学校的通知》,加强节约管理,利用各种方式,在广大师生中开展节能低碳、环保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编写适合中小学宣传节能低碳环保教育的挂图和光盘,免费发放到中小学校。各高等学校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学校的建设节约型校园管理与技术导则,将学校的节能低碳低碳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

(五)推广教科书的循环使用。结合农村义务教育试行免费教科书制度,在全省范围内制定分科教科书的循环使用方案,选择个别地级市作为试点,开展教科书的循环使用工作,并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主办单位:省教育厅 省经贸委 省环保局

五、节能低碳低碳军营行动

广州军区驻粤部队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军委总部的统一部署,自觉服从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把节约资源的要求,贯彻到决策计划、资源配置和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努力走在全社会的前列,创建节约型军营。主要活动包括:

(一)广泛开展群众性节约活动。把强化节约意识、提高节约本领,作为推进驻粤部队资源节约工作深入发展的重要基础,不断加大资源节约工作宣传教育力度,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介,采取知识讲座、观摩交流、典型示范、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进行资源节约宣传教育,普及节约知识,进一步增强广大官兵节约的自觉性。驻粤各部队要深入持久地开展节约一分钱、一滴水、一度电、一两油、一块煤、一粒米和“好当家、小管家、小行家”活动,倡导小革新小发明,大力营造人人珍惜资源、处处节约资源的浓厚氛围。

(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建立资源节约工作统计报告、评估考核等长效管理机制,完善相应的管控制度和评估办法,细化资源节约工作实施计划和规章制度,分解量化各类消耗定额;建立完善各类资源消耗台帐制度和统计、考评、激励机制,每半年上报资源消耗情况,推进资源节约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

(三)推广运用节能低碳新技术新手段。贯彻“生态节约型”营区建设理念,落实建筑节能低碳设计标准,提高新建扩建营房节能低碳效益。组织对部分老旧营区的建筑围护结构、水电煤气管线、重点用能设备和营区环境进行综合整治,达到节能低碳型营区建设标准。科学核定营区用电负荷,优化营区电网布局和配线方式,推广应用节能低碳型灯具和办公生活电器,扩大安装智能化室内照明自动控制器和道路照明控制系统,逐步更新淘汰国家明令禁用的高耗能变配电设备。推进营区供水管网改造,推广中央空调使用循环冷却水、营区绿化喷灌滴灌、高压水枪洗车等技术,鼓励安装节水型水龙头、冲洗阀和淋浴装置,以及用水集中场所IC卡节水装置。积极推进重点用能设施设备节能低碳改造,更新淘汰高耗低效的老旧锅炉,研究开发适合南方地区使用的节能低碳灶具。更新改造油库站设施设备,推广应用滑片泵抽真空底油设备,采用内浮顶和隔热防腐涂料技术,减少油料蒸发损耗。

(四)大力推行科学管理。强化科学决策、科学计划、科学供应、合理消费,推行集中集约保障,减少分散保障、重复建设造成的损失消费。大力压减行政消耗性开支,规范资产核算办法,建立钱物结合的管理机制,实现资产价值动态管理。深化物资采购改革,推行“绿色采购”和网上采购。制定医院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推行医疗单位全成本核算管理。加强军运计划管理,统筹安排好各类运输任务,积极开展物资串换、联供运输,优化货物运输流向,提高运输效率。推行规划、设计、招标、施工、验收全过程节能低碳审查,组织开展大中型竣工项目节能低碳情况检查。组织开展资源节约审计,对经济决策、经费管理、物资采购、工程建设、实物资产管理等节能低碳降耗和增收节支情况实施重点监督。

(五)积极培养示范单位。加强分类指导,着力抓好资源节约典型的培养、宣传和推广工作。认真发掘和培养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有代表性的油料节约、医疗卫生资源节约、节能低碳型营区建设和压减行政消耗性开支等示范单位,注重刻样板、树典型,促进部队养成良好的节约风气。

主办单位:广州军区联勤部 省经贸委 省环保局

六、节能低碳低碳政府机构行动

政府是社会行为和公共道德的示范和标杆,政府机构自身对节能低碳的重视程度影响着公众观念。政府机构工作人员要带头增强资源忧患意识、节约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形成崇尚节俭、合理消费的机关文化,为全民节能低碳低碳发挥表率作用。主

6 要活动包括:

(一)加强对机关工作人员节能低碳低碳意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学习全国节能低碳低碳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节能低碳低碳综合性工作方案》,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我省建立节约型社会的有关精神,增强做好节能低碳低碳工作的自觉性。充分利用板报、张贴宣传图片、印发资源节约手册和内、外网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资源节约的重要性,增强干部职工节约资源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邀请专家讲课、召开座谈会、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普及政府机关节约资源的各种知识,努力在政府机关营造起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浓厚氛围。

(二)加强日常节能低碳管理。以节能低碳低碳为主题,带头创建“节能低碳环保办公区”,从节电、节油、节材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促进机关各项服务保障向节约化、效能化发展。在节约用电方面,要合理设置空调温度。所有办公场所夏季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摄氏度。养成随手关灯习惯,杜绝“长明灯”现象。降低用电设备耗电,长时间不用或下班时应即时关闭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用电设备,切断电源,减少待机能耗。节约用水方面,要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绿地用水尽可能采用喷灌、微灌、滴灌等节能低碳灌溉方式,提倡使用再生水。节约燃油方面,购置新车时按照国家规定优先选用节能低碳环保型车辆,科学合理确定车辆使用年限,报废、淘汰环保不达标、油耗高的残旧车辆;集体公务活动尽量集中乘车。节约办公用品方面,要合理配置办公设备用品,不盲目采购使用高档的办公设备用品,积极推进无纸化办公,尽量在电脑上修改文稿,降低纸张消耗,提倡双面用纸,注重信封、复印纸再利用,提倡使用钢笔或可更换笔芯的笔,减少圆珠笔或一次性签字笔的使用量,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先进技术的应用,构筑无纸办公平台,尽快实现无纸办公。

(三)开展技术改造提高能效活动。加强水电设施的技术改造。在机关单位路灯、办公楼公共通道线路应加装定时控制开关或红外线感应开关,杜绝“长明灯”现象;开展照明灯节能低碳改造,配电房安装电容自动补偿装置,并根据用电负荷情况,进一步调整电容补偿装置,提高用电功率因数,减少无功损耗。逐步更换已经老化的供水管,安装节水龙头、水箱或自动感应开关,合理调节绿化区自动喷淋系统,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四)开展资源循环利用活动。倡议全省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使用节能低碳环保铅笔、再生纸等节能低碳环保办公用品,使用再生纸名片,开展废旧电脑、打印机、电池、灯管等办公用品的回收利用。

(五)加强监督检查,落实节约资源责任制。成立节能低碳低碳工作小组,落实节约资源责任制,明确详细部门和专门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加强节能低碳工作日常巡查,定期检查办公场所和宿舍区的节约用水用电情况,发现不符合节约原则的现象,及时进行整改。

主办单位:省府办公厅 省人大办公厅 省政协办公厅 广州军区联勤部 省经贸委 省环保局

七、节能低碳低碳科技行动

节能低碳低碳科技行动以科技创新为主线,整合社会资源,调动公众开展节能低碳低碳的积极性,围绕“从我做起,从每天做起,从周边做起,从点滴做起”,形成“科技支撑,社会参与,全民动员开展节能低碳低碳”的工作局面和良好社会氛围。主要活动包括:

(一)组织科技宣传活动。开展以“从我做起,从每天做起,从周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为主题的节能低碳低碳科技宣传工作,使国家和省对节能低碳低碳的要求转变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利用报刊、电视和网络媒体,分阶段、有重点、有步骤地加大宣传力度。

(二)科技教育推广。开展“节能低碳低碳小专家”活动,让中小学生把节能低碳低碳知识从课堂传播到千家万户。免费发放国家编写的《节能低碳低碳公民手册》等材料,广为传播、普及节能低碳低碳科学知识和方法。组织社区、机关、企业职工学习《节能低碳低碳科技行动指导手册》,指导开展节能低碳低碳活动。选择节能低碳低碳先进单位典型,作为节能低碳低碳科普教育基地,面向全社会开放。

(三)研发节能低碳低碳适用技术。组织科研院所和企业研究开发一批节能低碳、节水、节地、节材方面的适用新技术及产品,在机关、学校、社区、家庭推广使用。面向电力、钢铁、化工、建材等节能低碳低碳重点行业,围绕节能低碳、新能源应用、废物处理等节能低碳低碳重点技术领域,研究、开发一批先进的适用技术、装备和产品。

(四)加快节能低碳低碳技术成果集成、推广和应用。加强对国内外成熟适用节能低碳低碳技术的筛选与集成,建设“节能低碳低碳适用技术成果库”,通过网络和培训等手段实现技术成果的传播、推广和应用。

(五)培育技术服务体系。积极培育节能低碳低碳技术服务市场,加强专家队伍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节能低碳低碳技术服务产业发展,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低碳低碳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六)综合科技示范。组织开展节能低碳低碳综合科技示范工作,选择一批典型作为节能低碳低碳科技示范基地,面向全社会开放。

(七)综合成效评估与社会监督。根据国家制定的节能低碳低碳成效评估办法,科学客观地开展节能低碳低碳成效评估工作。开设节能低碳违法行为和事件举报网上信箱,畅通信息渠道,便于百姓反映意见,提出建议,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监督作用,建立有效的节能低碳低碳公众监督机制。

主办单位:省科技厅 省发展改革委 省经贸委 省环保局 省科协

八、节能低碳低碳科普行动

围绕百姓日常生活中资源节约方面的问题,主要面向中小学生和广大居民,宣传科技知识、实践经验、先进典型,介绍相关的先进实用技术、科技成果和节约小窍门,以提高公众的资源节约意识,促进资源节约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帮助广大居民和中小学生掌握资源节约的基本知识,提高相关本领,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共同努力。主要活动包括:

(一)组织群众性节能低碳低碳科普活动。广泛动员和组织全省各级科协、所属学会、协会,利用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活动日、“科教进社区”等重大活动,组织科普志愿服务队、专家服务团深入社区、企业、农村、学校开展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为主题的群众性科普活动。

(二)举办科普巡回展览。组织“节能低碳、环保、安全”大型科普图片全省巡展;在广东科学馆和全省中小科技馆、科普教育基地设置“建设节约型社会”常设展览厅。

(三)编制系列科普宣传品。组织编印《节能低碳低碳,全民参与》科普图书;组织编印节能低碳、节水、节电、节地、节材、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和我省“节能低碳低碳”企业成功案例等内容的系列科普宣传挂图,统一在全省城乡3000多座科普画廊张贴,开展全省“节能低碳低碳”万米科普画廊宣传大行动。

(四)举办“节约能源资源——院士讲坛”。邀请有关院士、专家、科技工作者深入到企业、社区、学校等开展建设节约型社会科普巡回报告;在全省中小学校组织开展“大手拉小手——节水从我做起”科学体验活动。

(五)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在电视台、广播电台、报刊、网站等开设科普宣传专栏,系统介绍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有关科普知识、节约小窍门和有关新技术、新产品。开展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主题的网上座谈。组织建设节约型社会科普知识有奖征文活动。

(六)“节约亚运”科普活动。宣传广州2010年亚运会在节能低碳环保方面准备采取的主要措施。将建设节约型社会科普知识宣传纳入到2010年广州亚运的宣传之中。举办亚运志愿者资源节约科普知识宣传培训班,介绍有关的资源节约知识和技巧。

(七)开展节能低碳低碳“百会千厂”技术协作行动。围绕企业节能低碳低碳需要,组织全省各级学会专家,深入中小型企业,实行“厂会”挂钩,开展节能低碳技术改造的攻关、咨询、培训和指导等技术协作活动。

主办单位:省科协 省经贸委 省环保局

九、节能低碳低碳媒体行动

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要按照全省进行节能低碳低碳全民行动的统一部署要求,灵活运用各种宣传方式,营造舆论氛围,达到动员和组织全社会投入节能低碳低碳行动的目的。

9 主要活动包括:

(一)突出重点做好节能低碳低碳日常宣传。广泛深入持久地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节能低碳低碳工作的方针政策和重大部署,宣传我省节能低碳低碳工作的成就、做法和经验;宣传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形势,突出节能低碳低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抓住群众所关心的热点和焦点问题,通过明查暗访等形式,对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各种行为和现象展开批评,对严重的典型案例予以“曝光”。充分发挥公众及舆论监督的作用,对举报属实的,予以适当奖励;对不正常运转治污设施、偷排、漏排的违法企业,予以曝光。通过宣传,进一步提高公众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集中力量积极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动员、组织全省的媒体力量,深入宣传报道节能低碳低碳全民行动。将节能低碳宣传纳入重大主题宣传活动,组织好每年一度的节能低碳宣传周、城市节水宣传周及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水日等宣传活动。每年要集中一段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入采访和报道,突出宣传报道节能低碳低碳全民行动九个专项行动的进展与成效,展现企业、社区、家庭、机关、学校等开展节能低碳低碳全民行动的进展,及时报道宣传各行各业节能低碳低碳的先进典型,普及节能低碳低碳知识,宣传动员全民参与和共同行动,大力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

(三)发挥特色形成节能低碳低碳的宣传合力。我省各地各类媒体要发挥自身特色,结合我省实际,制订详细的报道计划,运用多种表现形式,开辟专栏专题,积极配合做好有关宣传报道工作。电台、电视台要制作播出节能低碳低碳的公益广告,新闻网站要发挥网络宣传的优势,正确引导网上舆论,合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细致组织扎实推进节能低碳低碳宣传活动。各地党委宣传部与经贸局(委)要加强本地区节能低碳低碳宣传的组织协调,抓紧建立协调机制,扎实推进宣传工作。要根据每个阶段的节能低碳低碳工作要求和全民行动内容,制定可操作的节能低碳低碳宣传报道计划和方案,做到长流水、不断线;周密部署,认真组织,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搞好节能低碳低碳宣传报道工作。

第二篇: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现状

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现状:未上马已脱缰 无一合格

在过去的一年里,“低碳城市”这4个字在中国远比全球变暖升温更快。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它独占10%的提案;将它敲入中文搜索引擎百度,会在0.004秒的时间里蹦出3600万个搜索结果。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至少有100个城市提出了打造“低碳城市”的口号,没有一个省份缺席。最新的成员是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计划成为以应用太阳能为主的“太阳城”。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的研究员姜克隽在接受中国青年报独家专访时表示:“我国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低碳城市。”

在11月29日开幕的坎昆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他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有项明确的任务——积极参加以“低碳城市”为主题的边会,与各国代表“学习并交流经验”。但他坦言,将不会在边会上进行主题发言。

哥本哈根会议之前也许还是政治风险,哥本哈根会议之后就变成政治机遇了

低碳城市不仅在数量上遍布了中国的版图,发展路径的选择也颇为多样。在河北省保定市,浑身覆盖着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的“电谷大厦”成为这座历史名城的新地标;山东德州的“太阳城”名声俨然有赛过“德州扒鸡”之势,太阳能路灯立于大街小巷;深圳市政府选择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进行共建,让这座城市有了“低碳生态示范市”的底气;在浙江省建德市,一场消灭空调外挂机的全城总动员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

在姜克隽看来,这些热情值得鼓励,但要“名副其实”很难。

目前业界公认的低碳城市标准是,将建筑、交通、工业这三大碳排放源的低碳规划纳入城市的整体运行规划中,并能使整个城市的碳排放量有明显下降。

这一概念发轫于伦敦市前市长利文斯顿2007年发表的减碳计划书——《今天行动,守候将来》。在计划书中,利文斯顿将伦敦二氧化碳的减排目标锁定在2025年降至1990年水平的60%。丹麦的哥本哈根市堪称“低碳城市”的典范。自1995年到2005年期间,这座拥有120万人口的城市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20%。

在我国,不仅没有一座城市有过可以量化的减排历史,还出现了诸多建设低碳城市的怪现状。有的是“旧瓶换新酒”,以低碳之名行地产开发之实;还有的是“低端不低碳”,一些打着低碳旗号的新能源产业园区,还停留在设备制造的低端加工环节;还有的“挂羊头卖狗肉”,“烧着高碳的煤,生产低碳的节能灯”。

“就算是形象工程,也比没有要强,起码说明重视这个形象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庄贵阳认为。在他看来,低碳城市的理念能被广泛接受,本身就很不容易。

几年前,他所在的研究机构曾就低碳城市发展项目的合作事宜,与多个省市的相关部门接触,但大部分负责人都以“不知道国家在气候谈判上的态度”为由婉拒了合作邀请。去年年底在哥本哈根召开的全球气候大会成为分水岭。这次会议的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此次在墨西哥度假胜地坎昆召开的气候大会,是缔约方第16次会议。

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强度减少40%~45%。庄贵阳说,在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有超过100个中国城市明确表示愿与低碳“联姻”。“哥本哈根会议之前也许还是政治风险,哥本哈根会议之后就变成政治机遇了。”他分析道。

早在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博士生王克所在的课题组就与国家发改委、英国大使馆联合举办了一个气候变化战略能力建设项目,邀请各个省份的发改委官员来北京参加

研讨。

据王克回忆,参会的地方级官员们,不是直接走人,就是在研讨会上处理公务,或者干脆质疑说:“这课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怎么不找气象局的来?”

时隔8年,这一项目再次启动,明显换了种待遇。在半年的时间里,研讨会就已经在北京和苏州举办了两次,受邀的近40位地方发改委官员全部赴会,而且还带来了各种问题和思考,光是自由讨论会就持续了一个上午。

做好基础性工作,能比“神七”上天还难吗?

面对这股热潮,去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发改委气候司曾起草了一份《关于低碳经济发展指导意见》。相关负责人并不讳言这份意见的目的:“旨在为低碳热降温,现在众说纷纭,缺乏统一的指导性文件。”

时至今日,这份意见并未出台,取而代之的是8月10日公布的《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中,国家发改委对进入试点的五省八市明确提出了5项具体任务,其中一条是“明确提出本地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和具体措施”。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这恰恰折射出我国建设低碳城市的困境:地方发改委没有经验,寄希望于意见出台,以向中央取经;国家发改委同样没有经验,寄希望于通知落地,以观地方试点。

“低碳城市被炒得那么热,其实,真刀真枪的工作还没起步,还停留在摸索阶段。”王克分析道。

据悉,碳排放指标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确定。执行方式可能是建立在省份级别的领导签署“军令状”的基础之上,即作为一种约束性的硬指标,分解到各地区。

据王克回忆,在今年6月举行的研讨会上,地方官员向国家发改委的研究人员频频提问。他们的问题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第一,城市基础碳排放量的统计与检测方法;第二,中央与地方如何分配财政投入;第三,是否存在可以学习的现实案例。

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顾朝林教授看来,这些都是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最基础性的工作,就像“做生意之前要摸清家底、算好账”一样。

事实上,我国省市一级的碳排放清单长期处于空白状态。试点中的五省八市,还未提交任何具体规划。至于财政投入是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节能减排任务中2000亿元的中央财政投入看齐,目前尚无定论。

“做好基础性工作,能比‘神七’上天还难吗?”顾朝林反问道。

一些城市的规划小组还将“低碳”简单地理解为节能减排,甚至在方案上也部分照搬“十一五”中的节能规划。

但类似于通过大批淘汰落后产能而减排的方式潜力并不大。仅在“十一五”的最后一年,各省累计淘汰的小火电机组已超过1000万千瓦,这一规模超过了英国全国的火电装机容量。“低碳建设应该进入统领性的整体城市规划,而不仅仅是工业减排的附属品。”王克说。建设低碳城,绝对不是政治任务,而是一种责任

“大家都想建设低碳城市绝对是好事情,但不要把它当做是政治任务,而要视为一种责任。”作为中国最早研究低碳城市的学者之一,姜克隽曾不止一次地在公开场合宣扬低碳城市的意义,那就是创造宜居环境、保障能源安全、在新能源经济领域实现我国技术上的后发优势。

而事实是,不少地方官员将低碳城市的建设目的视为“为气候谈判服务”。在一些研讨会上,有些官员经常会借用我国代表在世界气候谈判大会上的发言词,以“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作为开场白。

据知情人士透露,国家发改委曾举行过一次研讨会,听取一些地方负责人预估的减排目

标。在讨论过程中,各省份代表均以其他省份代表的主流减排目标为参照,有的将目标从30%增加到了40%,也有的从50%减少到了45%。最终,几乎所有代表的意见都趋同于45%,这也是我国承诺减排目标的上限。

“每个城市资源禀赋都不一样,有些城市应该更激进,有些城市则太激进了,缺乏科学性!”一位专家评价道。

今年,王克所在的课题组帮助贵阳市制定了一份《贵阳市低碳发展行动规划》。而在东部某发达城市举行的一次规划研讨会上,王克发现,该市给出的规划方案,居然大部分抄袭自那份贵阳的行动规划。在提评定意见时,王克没好意思写明抄袭,只是委婉地表示根据该城市的发达程度,已经“不需要再延长产业链做深加工了”。

在姜克隽看来,城市建设主政者应该转变思维,“低碳不是包袱,是财富”。

去年,他到斯德哥尔摩开会。在清晨,他发现大批市民自发骑车上班,原本的两条机动车道一条变成了自行车道,剩余的也以公交车为主。姜克隽忍不住掏出相机拍下了这一幕。他告诉记者,这座古城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每个决策环节都必须考虑环境和气候变化因素。目前斯德哥尔摩已经实现了1990年基础上的25%二氧化碳减排,并计划在2050年成为零碳城市。

近日,一则来自北京近郊怀来县的新闻吸引了姜克隽的注意。新闻中提到,一条大街改造后全长4260米,车行道宽度24米,道路档次大大提高。今年年初,这座城市提出了要在经济开发区内建起新城,打造成中国第一个零碳城。

“太宽了!”姜克隽连连摇头,在他看来,一个人口不足20万的城市,建这么宽的大街走的还是“建汽车城的老路”。

11月29日,记者回访了这座“零碳新城”。除了一座占地7000平方米的两层生态新城规划馆外,这片方圆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依然荒草丛生。

而在展馆西侧那一排银白色的太阳能路灯下,那块印有“零碳城”字样的巨幅围墙式广告牌也已悄然撤下。

钱江晚报:低碳城市不是时髦“头衔”

庄贵阳

2010年12月03日11:11来源:《钱江晚报》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E-mail推荐:

中国城市目前的低碳实践具有零散性和尝试性,尚未形成系统的低碳经济发展框架。国内发展低碳城市、进行低碳试点的热情很高,都希望城市名片前拥有“低碳”这个时髦“头衔”。各地打造“低碳城市”的热情值得肯定,但要有科学的态度,目前必须走因地制宜、切合实际的道路。

城市是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政策实验室。实践证明,通过有意识的城市规划和管理,有助于减少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风险,促进城市向低碳经济转型。向低碳城市转型已经成为

世界城市发展的大趋势。即便是在缺乏国家政策和承诺的情况下,世界上很多城市和大都市地区正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一座城市能否在未来几十年里走到发展前列,开放、宜居、宜业并具有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在低碳经济时代的应对调整能力。

城市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城市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存在巨大的责任,决定了应对气候变化要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进展就必须把城市有效整合进来,就必须让资金、技术、政策以及社会意识等诸方面在城市层次上得到全面有效贯彻。

低碳城市虽然是一个比较前沿的理念,但离我们并不遥远。(庄贵阳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

人民日报来论:“低碳”不仅是标签

2010年12月03日00:00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E-mail推荐:

新闻背景:目前,全国有超过100个城市提出打造“低碳城市”的口号。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有关专家表示:“我国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低碳城市’。”

“低碳”不仅是标签

“低碳”,的确是城市发展应该追求的目标。百余城市提出打造“低碳城市”,某种程度上正反映了城市管理者对节能、环保型发展之路的迫切要求和积极探索。然而,“低碳”不应仅是标签,而应是城市建设时各项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减少碳排放的行动。

这就要求,一方面要明确“低碳”的内涵。如果不知道城市碳排放的基本构成,不明白能源、生产、消费和生活在城市碳排放中的权重,一边发展高能耗高污染产业,一边换几个太阳能路灯、修几栋低排放大楼,“低碳城市”难免成为形象工程。更重要的是,需要有权威机构研究制定“低碳城市”标准,需要具有公信力的机构进行测评和认证,使“低碳城市”真正可量化、能操作。否则,“低碳城市”将可能沦为空喊口号。

第三篇: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2009-12-15 14:25:32国际能源网 网友评论

低碳经济在中国发展前景广阔。其中新能源从生产大国发展为消费大国。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将为中国汽车产业开辟跳跃式发展之路。工业节能在政策驱动下稳步前进。建筑节能减排潜力巨大。

但我国离低碳社会还有着不小的差距,其主要原因一是低碳技术仍以中低端为主,二是低碳产业融资机制匮乏。

低碳经济孕育长期投资机会。从政策、技术、业绩增长潜力等诸方面考察,我们认为目前证券市场中的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核能、风能、太阳能、建筑节能、工业节能等众多子行业都有较大的投资价值。

低碳经济效应:改善环境,提升能源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

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高速增长,导致全球温度在上升,高碳经济不可持续。必须将气候变暖控制在2 摄氏度以内,世界经济必须向低碳转型。哥本哈根协议多方博弈可以达成最优解,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实现减排目标指定清晰的方向。

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低碳经济就是以解决气候变化问题,降低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关注点,发展特征是低排放、高能效、高效率,核心内容包括制定低碳政策、开发利用低碳技术和产品,以及采取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提升能源安全和国际安全,各国政府正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一场“低碳经济革命”正在悄然兴起。

1、改善大气环境。气候组织研究报告指出,低碳经济可以达到改善大气环境的目的,主要理由是:

1)约有70%的所需减排量都可以利用现有及接近商业化的技术在未来20年的时间里实现。

2)单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就可以减少20%至24%的能源需求量,并可每年节约数千亿美元。

3)目前已经有一些低碳能源,如风能、核能、太阳能等,在进行大规模的利用,并且还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4)利用甘蔗制造的生物燃料以及下一代纤维素生物燃料,由于比其他具有较低持续性的生物燃料对食品及土地的影响更小,在交通领域存在巨大潜力。

5)还有一些即将发展的新技术:比如碳捕获和封存技术(CCS)、新型交通燃料、以及对能源使用进行监控的信息技术等,都为大量减排提供了潜力。

6)保护世界自然的碳汇来源,即森林,具有巨大的效益。目前,森林砍伐所造成的二氧化碳当量排放占总量的15%至20%。

2、提升能源安全。随着全球能源需求量的迅速上升,未来是否可以长期供应、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往往储存在世界范围内政治最不稳定的地区等问题,提高能源安全已经被提到了很多国家议程的首位。不解决气候和能源问题将导致未来气候效应和资源匮乏之间冲突的不断升级。同时获取气候和能源安全则会提高能源供应的多样性,扩大本地能源生产的范围,并降低对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大幅降低能源依赖对于发展中国家尤为有利

3、扩大就业,促进可持续发展。如果向低碳经济的转型成本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获得,那意味着GDP的增长可能加速而不是放缓。对兴建CCS电厂、新能源、建筑节能、新能源汽车等方面的新的投资将促进产出并创造就业。如果边际成本可以通过融资获得,那么对其他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抵消将是很小的,因此总体GDP会提高。

4、新能源产业具备显著的低碳经济特征。新能源是与传统能源相对应的一种能源,它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氢能等,有时候还常常包括新

能源汽车。新能源是对传统能源的有效替代,可以大大缓解目前能源供应紧张局面,改善环境。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相比,优越性首先体现在资源丰富,大多是无限的,而传统能源都是有限的。例如世界原油平均还够开采41年,天然气还够67年,煤炭还够164年。另外传统能源大都排放二氧化碳等污染物,而新能源比较环保,是清洁能源。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前景广阔

低碳经济作为新的发展模式,不仅是实现全球减排目标的战略选择,也是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良方。气候变化和经济危机为中国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中国必须抓住这次机会,在发展和低碳中找到最佳的平衡点。中国已经意识到了这点,并且已经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实践低碳经济的先锋国家之一。

中国企业目前已经在多个低碳产品和服务领域取得世界领先地位,其中以可再生能源相关行业最为突出。2009年3月,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布绿色富豪榜,在上榜的全球100位绿色巨人中,中国内地占17席,在这17人中,11人从事太阳能产业。

◆中国已有超过150台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在网运行,是采用此种技术最多的国家之一;

◆中国是世界上风力发电装机增长最快的国家,在不到8年时间里突破了1千万千瓦,年增长速度接近翻番;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光伏组件出口国,供应着世界40%的光伏产品需求;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占世界总产量的50%和总安装量的65%,约95%的太阳能热水器的核心技术为中国公司持有;

◆中国企业生产出了全球首款单次充电可行驶400公里、并可容纳5位乘客的纯电动轿车;

◆中国水泥余热发电效率世界领先,已开始向国外出口技术和设备;

◆中国是国际碳市场最活跃的一员,并在北京、上海、天津三地建立了环境交易所。虽然目前,中国在很多的新能源技术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较大的差距,但中国正奋起直追,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低碳技术投资呈增长趋势。中国最近几年用于“绿色行业”风险投资差不多增加了一倍,占总投资的19%。2007年,中国的项目融资达到108亿美元,中国五大银行工业效率项目贷款达1063亿元人民币;清洁能源项目(不包括大水电)投资较2006年增长91%,达到108亿美元,据估计到2020年将达到2680亿美元,其中太阳能产业的开发利用世界领先。在2008年中国政府4万亿的经济激励计划中,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开发和能效提高为重点投资领域。

低碳经济的各细分子领域加速发展,早已不是“一枝独秀不是春”,而是“百花齐放春满园”了。其中:

1)可再生能源、核能等新能源:将从生产大国到消费大国。中国发展新能源具有更强的紧迫性,中国已经意识到必须更快、更彻底地完成从制造大国到消费大国的转变,不仅是为了构建平衡的产业结构,更是为了在寻找持久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应对能源和气候问题的挑战,实现国内和国际的双赢。

2)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将为中国汽车产业开辟非常规快速发展之路。根据政府规划,到2011年,中国将年产50万辆新能源车。中国可能成为未来电动汽车的中心可能将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

3)工业节能:政策驱动下稳步前进。中国计划在“十一五”(2006-2010年)期间,将单位GDP能耗降低20%,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等重点能耗工业领域的节能减排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据国家发改委公告,在中国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方面的投资达到2100亿。与其他领域相比,工业节能主要源于中央政府的政策驱动。

4)建筑节能:减排潜力巨大。“十一五”规划中规定,建筑节能的目标为1.2亿吨标准煤,占全社会总节能目标的21%。根据《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到2010年,新建建筑应全面执行节能50%的设计标准,直辖市及有条件地区实施节能65%的标准,加上对400亿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需求,中国低碳建筑的总体市场规模将可能达到数十万亿元。

远景令人鼓舞,但现实却依然很残酷。我们离低碳的未来还有着不小的差距,其主要原因有:

1)技术仍以中低端为主。以风力发电技术为例,它虽然是中国发展最快的新能源行业,已具有1.5MW以下风机的整机生产能力,但是一些核心零部件,如轴承、变流器、控制系统、齿轮箱等的生产技术难关却迟迟未能攻克。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一直是一大技术难题,其中重要原因是中国没有构建智能电网,没有先进的电网调控和调度技术。

我们在新能源发展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还要引起关注:(1)产业竞争无序,存在恶性竞争的情况应该引起警惕,市场准入有待提高,促进新能源产业的有序健康发展。(2)自主创新的动力和能力不足,目前大多数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的技术和产业研发投入不足,缺乏自主科学技术;(3)技术产业的示范与应用推广,市场推广度还不高。

2)融资机制匮乏。麦肯锡研究报告称中国构建“绿色经济”从现在到2030年需40万亿,也就是说年均需1.8万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投入,才能有效实现“绿色经济”。虽然中国政府不断加大财政预算,通过银行推动绿色信贷,还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国际CDM交易等新型融资方式,并与国际金融机构广开合作之门,甚至开始建立国内首个环境交易所,拓展融资渠道。但是,这些努力带来的资金非常有限。融资机制匮乏限制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速度,甚至可能损害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低碳经济细分领域观察:技术是关键

在当今社会,没有哪一种科学技术或解决方案,能够独立的解决全球碳排放问题,而是必须与运输业、制造业、能源行业、农林业、房地产、金融业等相互结合技术,才能使之可行。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相辅相成,因此积极开拓、发展并加速低碳技术应用成为必然选择。目前全球每年排放大约55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据IPCC估计,电力行业占了最大的份额,约为26%,工业19%,森林17%,农业14%和交通13%。我们需要到2050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要削减至200亿吨,这意味着现有基础上63%左右的削减。要达到我们的减排目标,除了减缓并且最终停止森林的砍伐,重点应该放在能源供应、交通运输等关键部门的低碳发展上。电力、交通、建筑、工业4大部门的减排量要分别占到2050年总减排量的38%、26%、17%、19%。下面我们主要根据气候组织的研究成果,重点分析一些低碳技术的发展现状、前景。

1、低碳能源供应:新能源发电替代传统发电。低碳能源供应技术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核能、碳捕获与封存(CCS)等。

下面我们详细介绍一下风能、太阳能光伏发电这2种技术的发展现状、前景。

1)风能技术现状:全球风力发电在2007年安装能力94GW(主要是陆地)。自2001年以来,全球风力发电装机容量每年增长了20-30%左右。装机容量大部分被安装在国际能源机构成员国德国、美国和西班牙等国家。风电在2006年略低于1%的全球电力供应总量。相比陆上风力发电技术,海上风力发电技术欠成熟,成本要高50%,但它能够提供更多的由于海上设施的较大规模而来的未来潜力。虽然风力发电越来越商业化,但是如果风力要充分发挥其潜力,达到提供充足的零排放的电力供应,还需要大量的研发工作。海上风力发电正处于商业化前的发展阶段,但正在推广中。

风能减排潜力:风电技术在2020年前可以减少1.25Gt二氧化碳eq(占电力部门减少排放量的36%)。到2050年,风力发电技术的减排量预计将增长到2.14Gt二氧化碳(4.5%的

全部能源有关的减排量或12%的电力部门减排量)。

风能投资需求:从现在到2035年,每年需要投资210亿美元(总投资包括公共和私营部门)从事研发、示范和推广,以达到全面商业化目的。2035年和2050年之间,每年需要670亿美元的商业投资,在全球推广风能技术。

2)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现状:太阳能光伏系统是直接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光伏发电系统,可并网或独立(离网)。离网光伏发电系统主要分布于偏远地区和发展中国家,这些构成了光伏市场总额的10%。在过去15年里,太阳能光伏市场急剧增长,未来发展速度将继续加快。2006年世界光伏总累积量为6.6WG。国际能源署成员国的光伏总累计量为5.7GW,自2000年以来,增长了8倍。德国、日本和美国约占全球光伏累积容量的70%、全球光伏制造产能的63%。要成为具有充分竞争力的能源,太阳能光伏技术需要进一步的研发,示范和推广。

太阳能光伏发电减排潜力:2020年之前,光伏发电可以减少减排0.33Gt二氧化碳eq(大约占电力部门的减排量的10%)。2050年,太阳能光伏减排量可以达到1.32Gt二氧化碳(约占电力行业减排量的7%)。

太阳能光伏发电投资需求: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蓝图远景,为了实现全面太阳能光伏减排潜力,在2005年至2030年每年在技术研发、示范和推广领域投资81亿美元是需要的。2030年和2050年之间,每年555亿美元的投资是需要的。光伏系统的投资成本仍然很高,这是光伏推广最大的障碍。

2、低碳交通运输: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低碳交通运输关键技术包括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高效的生物燃料等。

1)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现状:混合动力汽车结合了汽车的效率优势、和部分时间通过发电机提供能量的混合优势。另一方面,电动汽车没有内燃机,因此,依赖发电设备的能源储存或电池组,而不是混合动力提供能量。目前电动汽车和混合电动汽车的数量还相当有限,虽然汽车制造商正在加大投资在该区域投资。例如,丰田公司最近推出了第一款完全混合动力汽车,500辆已制造出、并在销售。为了达到所需的推广和商业化,进一步研发、示范和推广的支持是必需的。

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减排潜力: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在2020年能够减少0.04Gt二氧化碳eq(占运输部门减排潜力的3.6%)。 在2050年,它们在减排量的份额提高到2Gt二氧化碳(约占4%的能源有关的总减排量或16%的交通减排量)。

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推广途径:研发估计减少电池的成本从目前的1000美元/kWhr达到300美元/kWhr。充电混合式试验汽车将在2010年全球达到10000辆,额外的成本降低可以通过2010年和2020年之间的研发、学习获得。混合动力汽车半商业的推广,需要在2020年前,在国际能源署成员国销售额提高5%的份额。2020年至2030年,混合动力汽车的商业化会累计销售量达到100万辆。纯电动汽车将需要在2030年开始推广,紧随着混动动力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而增长,并将在2050年纯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超过混合动力汽车。这项技术51%的减排量将在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和印度,49%将在经合组织国家。能源存储系统是需要获得进一步进展的主要领域。

2)氢燃料汽车技术现状:燃料电池车是基于氢转化为电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成本非常高,2007年只有非常有限的几个厂家生产,价格高达10万美元。另一方面,本田2008年开始了氢燃料电池车的第一商业生产,并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可在美国和日本制造出世界第一批二百辆轿车。氢燃料电池车仍需要大量的研发和示范的支持,以便把技术推广。

氢燃料汽车减排潜力:预计到2020年,氢燃料电池汽车仍然不能商业化。然而在2050年,它们在减排量的比例将提高到1.8Gt二氧化碳(约4%的全部能源相关减排量或14%的交通运输减排量)。

氢燃料汽车推广途径:到2020年,研发、示范、推广预计将燃料电池系统的成本下降到300美元/kW(而现在500美元/kW左右),以及能量储存成本下降50%。预计通过研发、示范和学习,进一步降低成本,全世界约1万辆试验汽车。这意味着氢燃料电池车2020年开始商业推广,2030年经合组织市场中的份额提高到10%,累计销售量达到100万辆。持续降低成本,估计它的价格到2050年下跌6倍。这项技术减排量的56%将在经合组织国家。44%将在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和印度。2020年降低成本的目标是相当具有野心的,将需要在能源存储附件上加倍努力研发、示范和推广。

3、中国低碳技术循序突破。由30多位专家构成的中国科学院能源领域战略研究组,近期编制了《中国至2050年能源科技发展路线图》(以下简称《路线图》)。《路线图》对于影响能源科技路线选择的多种因素,按照资源性—贡献度—环境性—技术性(自主创新度)—实现度—经济性的优先顺序选择。报告指出了10个旨在引领我国能源科技发展、造就中国特色新型能源工业、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技术方向。

《路线图》以2008-2020年、2021-2035年、2036-2050年等3个不同发展时期为时间节点, 给出了10个技术近期、中期、远期的阶段目标。从中可以看出,我国近期低碳经济与新能源产业领域最重要的发展领域为:清洁煤技术、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新能源规模发电等。

清洁煤技术放在低碳经济与新能源产业领域最重要的位置,这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中国相对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条件,决定了以煤为消费主体的能源格局短期内不会改变,决定了中国低碳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都必须优先考虑煤。中长期来看,发展无污染的清洁煤发电技术是中国实现低碳经济的关键,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IGCC)将成为未来煤电主流。目前我国IGCC相关项目刚刚启动,关键部件尚不能国产。超临界机组和超超临界机组发展迅速,已经基本完成国产化,具备了批量化建造的能力,这些新型的机组拥有更高的发电效率和更低的煤炭消耗,并从技术上给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和多联产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低碳能源供应、交通运输节能的重要举措,对缓解能源供需矛盾,改善环境的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2009年 1月中国汽车月销售量首次超越美国以来,稳坐世界汽车市场的头把交椅。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耗国,每年有85%的汽油和20%的柴油被汽车烧掉,汽车无疑成为能源消耗大户,能源紧张、环境恶化与汽车行业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新能源汽车在政府大力支持,产业面临快速发展,中国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电动汽车的世界中心。

发展智能电网,积极支持新能源的发展。智能电网计划是国家电网公司2009年5月21日首次公布的,其内容有:坚强智能电网以坚强网架为基础,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以智能控制为手段,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覆盖所有电压等级,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是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友好互动的现代电网。坚强智能电网的主要作用表现为,通过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提高电网大范围优化配置资源能力,实现电力远距离、大规模输送,满足经济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统一坚强智能电网与新能源的发展是紧密结合的。我国将加快推进风光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尽快制订风能、太阳能发电并网等相关标准规定。积极推动建立电网与清洁能源统一规划、统一审批、协调发展的新机制,加强汇报和沟通,促进新能源的健康有序发展。

新能源产业短期内由于经济危机导致有效需求的严重不足,显得生产相对过剩,这不是真正的过剩。新能源规模发电目前存在一定的技术瓶颈,一旦获得突破,应用前景不可限量,新能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目前成本较高,还不能广泛推广应用。但是中国发展新能源具有更强的紧迫性。中国能源禀赋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煤炭大量消费导致环境不断恶化;对海外

石油依赖度不断增加影响国家安全。因此新能源必须成为中国未来低碳经济重点发展的领域。

低碳经济相关上市公司投资策略:

政策、技术与业绩

目前沪深股市拥有低碳概念的上市公司众多,220余家低碳经济相关上市公司:谁最牛?我们建议从以下3个标准来考察证券市场中不同低碳细分行业、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

1、政策制度。包括政府的扶持力度,如直接财政补贴、价格补贴、税收优惠、政府采购政策、节能法规与标准的制定等等。低碳经济特别是新能源,前期投资额较大,融资政策非常重要,不同的低碳技术,成熟程度不同,风险程度可能差异很大,获得银行信贷、资本市场、私人资本和国际资本、节能专项资金支持或介入的程度都会不同。我们认为能够获得较多政府直接财政补贴、价格补贴、税收优惠、政府采购政策扶持,享受融资政策优惠的低碳细分行业和上市公司具有较强的投资价值。

2、研发实力、核心技术。低碳经济尤其新能源行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关键技术短期内可以获得突破的领域值得密切关注。具有核心技术、自有知识产权、具有可持续性技术优势的上市公司具有较好的成长性,可以获得高的估值溢价。

3、综合业绩成长性。低碳经济特别新能源公司技术还不是很成熟,风险可能很大,如果非低碳的常规业务具有较好的稳定增长业绩,可以提高公司投资的安全边界,因此在对低碳上市公司评级时候,对低碳业务、非低碳的主营业务都要作详细的分析,业绩明确、可持续增长的公司无疑更具投资价值。

低碳经济前景无限光明,孕育长期投资机会。从政策、技术、业绩增长潜力等诸方面考察,我们认为目前证券市场中的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核能、风能、太阳能、建筑节能、工业节能等众多子行业都有较大的投资价值。一般在低碳经济,特别是新能源发展的初期,由于整个行业的飞速发展,对上游的资源、设备的需求剧增,常常供不应求,因此目前我们更看好低碳上游产业。

第四篇:广东省物流发展现状

2012年广东省经济继续发展,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推进,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结构的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在推动现代物流业规模扩张和结构调整的同时,对物流服务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广东省物流产业正在逐步形成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运输技术、配送技术、装卸搬运技术、自动化仓储技术、库存控制技术、包装技术等专业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物流装备技术格局。专业物流将形成规模,共同配送成为主导。物流企业向集约化、协同化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力建设物流园区;二是物流企业兼并与合作。同时绿色物流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广东物流业的发展现状:拥有全国最大的港口群,是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基地和集散地,大量货物通过港澳完成进出口业务,进出口的物流运输基本上是以集装箱方式由陆路转海路完成。国内货物的集散量占货运总量的大多数,其中高时效、中高附加值的轻工业产品占主要地位。物流的主要运输方式目前是以公路运输为主,而铁路运输占有一定比重。在航空货物、邮政包裹以及快递的物流业务上,货值较高,运达时间短,形成快递网络。纵观广东地区的物流业渐趋多元化,形成以公路、港口运输为主,铁路、航空为辅的物流运输体系。

第五篇: 绿色低碳建筑的意义及发展现状

由于各种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使得很多资源面临枯竭,在这种环境下,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人们开始认识到环境和资源保护的重要性。绿色建筑则紧跟时代发展和环境恶化的需求应运而生,为环境保护,节省资源创造了条件。 1绿色建筑与低碳建筑概念与特征;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居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之一。而建筑则是人类居住的根本条件,现代建筑不仅仅是为了居住,有些建筑还是进行工作、娱乐等所用,而建筑从筹划设计开始,到建设,再到后来的装修使用,直至最后的拆除,这整个过程中,除了规划之外几乎每个步骤都要有资源的利用与输出,也有各种废物的排放等等。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提速,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各式的建筑拔地而起,资源的使用也非常的巨大,人们开始认识到建筑其实就是各种各种资源的堆积。为了节约资源,人们想方设法创新性的进行了绿色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根据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 /T50378 规定,绿色建筑其实就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中导入全生命周期评价体系和步入建筑新型产业化。在建筑的全生命过程中对碳排放进行盘查,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建造、施工装配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碳排放量,减少对化石能源的消耗,提高能效,并对碳排放进行有效管理。是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进行定量的过程和建筑模式,已将碳经济的理念引入房地产业,是一种更高级的建筑及产业经济模式和理念。

2绿色、低碳建筑的意义

以上两种建筑理念,都旨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创造高舒适度、高效、健康的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

2.1绿色建筑能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污染

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资源与能源,同时也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小的影响。有关统计显示,全球范围内有一半的资源和能源被用于建筑方面,而且在人类获取的自然物质原料中,有一半以上的资源是用来进行建筑建造以及相关辅助设施的建设。一些住宅公寓、办公大楼、景观等建筑对资源与能源的利用是循环往复的,不仅如此,这些建筑所造成的空气污染、电磁污染和光污染是环境总污染的33%之多,而且,人类生产和生活所产生的垃圾中有40%是由于建筑施工而产生的垃圾。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大量人流涌入城市,对住宅、公共设施、道路等建筑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而很多自然资源如石油、煤等资源却日益减少,使建筑与资源之间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绿色建筑则可以在消耗资源的过程中有效的节约资源和能源,缓和建筑建设和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

此外,建筑在消耗资源和能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二氧化碳,如对电能、汽油等的使用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而且排放量是巨大的。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随着人们对高水平生活的追求,对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人均耗能相对而言也在不断提高,产生的二氧化碳也越来越多,这就违背了环境保护的理念。就建筑施工中所消耗的火电而言,如果大力推行绿色建筑,将有可能减少25%的标准煤燃烧,这将很大程度上缓解温室效应,同时还保护了其他的资源。 2.2 绿色、低碳建筑能够提供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绿色建筑可以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这是不仅是绿色建筑本身的特点决定的,还与绿色建筑的配套设施有关。绿色建筑提供的舒适的环境,不仅包括建筑物的内部环境,还包括建筑物以外的环境,建筑物外的环境又包括社区环境,健康的生态服务和各种维护系统等。绿色建筑的外环境是指遵循绿色设计的原则,进行科学的整体设计,把植被、采光、通风,低碳新能源应用,低碳围护结构,污水处理利用,绿色建材和各种绿色低能高科技等应用于建筑设计。从而使得绿色建筑设计合理,资源利用率高,节能效果高,居住舒适,建筑物功能灵活多变,废弃物排放较少等。绿色建筑室内环境决定着人们的舒适度,因为绿色建筑充分利用了绿色材料,从设计到施工,再到装修,再到居住,这一系列的过程都以绿色低碳为标准,因地制宜的进行施工建设,从而使得建筑的室内舒适性大大提高,同时也为人们的健康生活提供了保障。 2.3以绿色、低碳建筑的“低碳”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从内涵和目标上讲,绿色建筑也将是低碳建筑,它把低碳或零低碳技术甚至是负低碳技术应用到建筑设计和建设中,从而实现了低碳、零污染等可持续发展,是更健康更环保的建筑。目前,全球气候变暖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作为消耗资源和能源较大的建筑业来说,节能减排刻不容缓,这一任务意义重大且较艰难,绿色建筑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手段和主要策略,它不仅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而且可以减少碳的排放,对应对全球变暖具有重要意义。

3绿色、低碳建筑的发展现状

绿色建筑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等多种理念的综合体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目前,虽然我国绿色、低碳建筑的发展才刚刚起步,但必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在绿色建筑发展的初期,由于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比较欠缺,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科学技术的指导下积极的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还需要建立相关的机构,去引导和确保政策的落实。绿色、低碳建筑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手段,它不是单纯的指建筑的节能减排,更重要的是它将能源的消耗与环境等因素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我们还要加强对绿色建筑、低碳减排的宣传力度,让整个社会都积极的关注绿色建筑,将绿色概念深入人心,促使人们去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从根本上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3.1 绿色、低碳建筑发展的积极因素

现阶段,我国绿色、低碳建筑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建筑开始奔着节能减排展开,所以,很多建材生产厂商,也逐渐开始关注绿色环保建材,只是很多新型的绿色建筑材料不断面世,绿色施工也不断受到重视。个建筑公司意识到绿色、低碳建筑将取代传统的建筑,所以也采取了行动,不断采取手段,进行绿色施工,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废弃物的排放量,合理的应用油漆,涂料等。很多企业还通过了环保认证。这样,就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同时,有利于规范和引导企业进行绿色施工。 3.2绿色建筑发展的不利因素 现阶段,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困境主要表现在,绿色建筑普及性还较低,普通百姓很难进行绿色建筑的施工建设,绿色建筑的建设费用要比普通建筑高,所以投入很大,普通百姓也承受不起,此外,绿色建筑建成后,常表现出经济效益不客观现象。因为绿色建筑常常不能进行高层楼房的建设,而城市发展的需要、求得是建设更多的高楼,以满足土地不足带来的居住危机。

4结论

总而言之,在资源日益减少的今天,绿色建筑已经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绿色建筑的根本是充分利用资源,并减少各种废弃物的排放,这样就可以有效节约各种资源,使得各种可利用资源可以循环使用,保护环境。但是现在绿色建筑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所以,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出台一些鼓励、补助政策提高绿色建筑实用性。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绿色建筑的快速发展,促进绿色、低碳建筑的设计和研发日新月异,形成良好局面。

以上内容由北京图建达低碳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低碳研发部收集整理。 TGT北京图建达低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网站 公众微信号:搜索中文名称:图建达低碳建筑设计;

微薄账号:TGT图建达低碳建筑; 欢迎转载,感谢关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工程质量评估报告表格下一篇:工程质量通病防止措施

热门文章

广东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