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方式与技巧

2022-09-10

一、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可实现有效的提问

(一) 迁移式提问

不少数学知识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类似之处, 其间也有密切的联系。教师可以在提问或学生回顾旧知识的基础上过渡到对新知识的提问, 通过提问, 为学生架起从一个知识点到另一个知识点的桥梁, 将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思维方法迁移到新内容中去。例如, 在讲“分式的约分”这一内容时, 可以先让学生回顾分数的约分, 目的是让学生将小学关于分数约分的概念和方法迁移到分式, 再让学生独立练习, 最后总结归纳, 回答教师的迁移性问题:什么叫分式约分?分式约分的依据是什么?对约分的最后结果有什么要求?这一最后结果可以怎么命名?如此设问, 能使学生轻松地将新知识同化, 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教学实践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 发散式提问

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 不仅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而且还能促进其知识的内化。在教学中, 教师必须提出能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途径去思考, 纵横联想所学知识, 以沟通不同部分的知识和方法,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这类提问难度较大, 必须考虑并较准确地把握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都属于这一类型。例如, 在讲授二次函数与轴交点问题时可以把相关的问题改成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问题、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问题、二次三项式的恒等问题等, 从而建立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 递进式提问

基础较差的学生思考问题时往往无从下手, 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更是一筹莫展。尤其是面对一些较复杂的新问题是, 即使基础较好的学生也难于一下击破。而在教学重、难点时学生可能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困难了, 因此教师必须深入地研究教材, 全面了解学生, 估计可能出现的问题, 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通过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提问, 由浅入深, 化繁为简, 把教学的难点分化瓦解, 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发展。

(四) 激趣式提问

“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 而数学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乏趣味性的内容, 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的提出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 创造生动愉悦的情景, 激发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五) 激疑式提问

学生理解掌握数学概念需要经过形象感知到抽象概括的过程, 而学生在学习数学定义、定理、公式的内容时常常一知半解, 似懂非懂。这时教师应从知识的正反两方面来提出问题, 让学生自己动脑, 自己下结论, 以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 培养学生探索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六) 巩固式提问

在讲授完新课之后, 教师再针对本课的重点或难点变换角度提出问题, 以达到巩固知识、加深理解的目的。例如, 在讲完“反比例函数”一节后还可以问:在一个函数关系中, 如果自变量减小时函数值y反而增大;自变量x增大时函数值y反而减小, 这样的函数是反比例函数吗?从而让学生抓住反比例函数的本质, 巩固对反比例函数定义的掌握。

二、提问的技巧

(一) 定向点拨、启发思维

“定向”, 确定的方向、目标;“点拨”, 指点、启发、开导。定向点拨就是教师作为“指路人”“引导人”, 让学生的思路、回答朝教师要求的目标发展。教师的要求、确定的方向, 就是提问前已设计好的该问题的答案, 或者叫正确结论。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 应事先预测学生可能有几种回答, 怎样给予引导评价。对学生出现东拉西扯、节外生枝、离题较远的回答, 应定向引导、及时点拨, 诱发学生的思路步步触及问题的实质, 得到正确的答案。

(二) 转换点拨、举一反三

“转换”即改变、改换, 换一个话题, 从另一个角度。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往往对较难的问题迟迟不能回答。这时教师不要急于讲解, 全盘托出, 可以提出具体的、有启发性的问题, 或举与其类似的问题作比较, 举一反三, 帮助学生得出正确答案。

(三) 由此及彼、联系迁移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 常常会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这表明学生对所提问还不明白, 要求教师善用由此及彼、联系迁移的方式, 通过架桥铺路, 诱使学生把解决问题的知识、方法和思路, 用于解决此问题, 使学生温故知新, 触类旁通。

(四) 分解问题、化整为零

课堂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综合性问题, 或因含义深奥, 或因包容量大, 往往一下子摸不着头脑, “老虎吃天, 无从下口”。这需要教师把大问题, 以大引小, 从小到大, 让学生回答诸多小问题, 再综合探索大问题。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思维活动过程,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讲究提问的艺术, 是数学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提问,方式,技巧

参考文献

[1] 贾振堂, 刘梦其主编.课堂提问的目的及最佳方法.数学教师.[1]贾振堂, 刘梦其主编.课堂提问的目的及最佳方法.数学教师.

[2] 张奠宙等主编.数学教育概论 (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 (2010重印) .[2]张奠宙等主编.数学教育概论 (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 (2010重印) .

[3] 杨国全.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指导.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3]杨国全.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指导.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保险公司资金管理内部控制的应用研究下一篇:论中国环境法制建设对环保投资和环保产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