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2022-10-20

从教师的角度讲,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阶段, 因为初中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基本的阅读能力, 与小学生相比有一定的自觉性, 还缺乏深入思考的能力和较强的意志力。在这一阶段如能加强对自学能力的培养, 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将会大有好处。一个有成就的人总是有着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习惯养好了受益终身, 习惯养不好就成不了大的业绩。同样, 对语文来说, 需要有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如何培养良好的学语文的习惯呢?

一、要求备齐工具书, 养成勤查字典、词典的习惯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 也是一门工具学科, 字词典是无声的老师, 字音字义及相应用法字典都说得非常清楚。因此, 备齐工具书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首要。有了字词典, 学生在学习当中遇到生字词还要勤查字词典, 教师要督促学生勤查字词典。有些学生遇到不明白的生字词喜欢问老师, 教师成了学习中不可丢的拐杖, 这种现象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因此, 如果学生一旦对生字词向老师发问, 一般情况下老师可以拒绝作答, 让学生自己在字词典中去寻找答案。

二、要动脑、动手、动口, 注重练习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 不管是对文章的阅读或是汉语知识的练习, 都渗透了各种思维能力的训练, 要求学生多开动脑筋。如果是写作, 那更是一种创造能力的培养, 因为你的语言表达、你的写作意图、谋篇布局, 也许有借鉴别人作品的成分, 一旦经过自己的脑子安排, 用你的手写出来, 那将是独一无二的一种创造。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在开动脑筋的同时, 调动眼耳口鼻各种感觉器官, 几种器官协调工作, 加强练习, 有利于自学能力的提高, 大脑就好比刀一样要经常用, 经常磨砺, 头脑越用越灵活, 越用越想用, 正如我的学生在不断训练的过程中, 不少孩子有想写小说的冲动, 遇到这种学生我就不断鼓励他, 有不少学生的习作由原来写不出, 到能够写一些, 最后还写得不错。学生在学习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调动诸多感觉器官。例如, 让学生不只是单纯地阅读思考, 而要让学生把阅读思考的结果写出来, 不断练习后, 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普遍的提高。让学生坚持写日记、周记、读书笔记, 特别是随笔。做到深入生活, 有感而发。这种用手把自己的思路整理清楚, 形成条理性的文字, 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三、要立足训练,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第一, 在课前预习训练中培养自学能力。学生的课前预习对教师来说有很大作用,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叶圣陶说:“练习阅读的最主要的阶段是预习”使教师的教学有了针对性, 避免了讲课的重复, 其实对学生本身也不乏重要意义, 通过预习, 自己动手动脑, 明白了什么已懂, 什么不懂, 增强了听课的有效性。学生有了收获, 便会产生成功的快感, 从而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一环, 不可放松。教师应指导好预习方法, 教会学生预习的一般步骤:首先, 了解作家、作品, 课文的写作背景、题材等。其次, 细读课文, 进一步理解文意, 划出文章的段落层次、关键之处、重点而精彩的句子, 在这基础上考虑课文的思路及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包括文章结构、写作方法、表达方式、语言特点等。最后, 针对具体的课文, 教师要先行设计一套体现课文内容和行文思路的自读思考题, 引导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这样, 通过长期训练, 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第二, 在课堂上阅读训练中培养自学能力。传统课堂教学采取“满堂灌”的方式, 不管学生的具体情况, 一切问题都在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中迎刃而解, 整个课堂死气沉沉, 缺少生气和活力, 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出来, 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只有通过预习提出问题, 才能有效地理解课文。要知道, 质疑的能力是一个人具有初步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前提条件。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 教师要设法引导, 在必要的情况下, 由教师提问来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共同性的问题, 在课堂上留足时间让学生共同讨论解决, 个别性的问题, 教师作个别指点, 让学生自我领悟。问题提出后, 尽量让学生讨论回答, 答不完整或解答不了的, 由教师补充或解答, 教师在讨论的关键处要点拨、引导, 使学生的思维呈主体化, 学生一旦冲破思维的障碍, 茅塞顿开, 豁然开朗, 就会更加激发起学习的兴趣。这样, 既节约教学时间, 提高教学效果, 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三, 在课后练习训练中培养自学能力。要把学到的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 就需要学生自己“历练”和自我检测。只有练习, 才能巩固和掌握知识, 才能发现学习的不足之处, 才能形成能力和促进知识的迁移。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不可缺少的一环。当然, 练习的题目要有思考性、启发性, 形式要多样, 每做一题都要深切体会, 明白个中原因。也可以用评价法。学生自学一个阶段, 比如一节课、一个单元、一个学期、一个学年之后, 要总结自己的学习效果, 检测自己是否达标, 这就是评价。评价的方法很多, 有练习、检测、解决实际问题等。还可用调整法。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学习。调整就是根据评价的结果, 对不足之处加以矫正和补救。或者转变学习理念, 或者调整学习计划, 或者改变学习方法, 或者加大力度等。

摘要:从教师的角度讲,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阶段, 因为初中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基本的阅读能力, 与小学生相比有一定的自觉性, 还缺乏深入思考的能力和较强的意志力。在这一阶段如能加强对自学能力的培养, 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将会大有好处。教师教学也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就对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学能力,培养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烧结矿强度影响因素的试验分析及机理研究下一篇:基于成本控制的企业物流管理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