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农村留守儿童论文

2022-05-04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西部农村留守儿童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西部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普遍比较差、教育资源短缺、师资力量薄弱、教育理念失当、教育机制不够健全等困境严重制约了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因此学校必须从评价机制、师资配备、校园活动等方面寻求出路,以保证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

西部农村留守儿童论文 篇1:

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接受能力现状及对策

摘 要:在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迁徙的大背景下,留守儿童的教育接受能力现状堪忧。笔者结合自身执教经历,深入分析了目前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接受能力现状及其深层次的原因,然后从家庭、学校和政府多个层面提出了改善这种状况的建议。

关键词: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接受能力

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起,西部地区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向东南沿海,加入城市化的热潮中去。然而,由于多种现实因素的制约,农村的儿童很难随父母一起流动,因此这种日益壮大的人口流动潮使越来越多的西部农村未成年人成为留守儿童。研究表明,长期留守对儿童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社会化能力、心理健康、人格发展等都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其核心问题是教育问题[1]。为此,笔者通过多年的亲身体会,归纳总结了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接受能力的现状,分析了造成这种现状的基本影响因素,并结合目前全国各地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提出了能够改善这种悲观现状的基本途径。

一、留守儿童教育接受能力现状分析

儿童受教育情况由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等部分有机组成。其学校教育接受能力主要表现在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学习习惯和受辅导情况等方面。笔者结合多年的农村执教经历,分析了目前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接受能力现状。

1.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决定教育接受能力。双亲外出之后,对子女的监护力度下降,留守儿童的学习态度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并且这种负面影响随着留守时间的增长而不断被放大,他们逐渐对学校教育的“反胃”,甚至产生“读书无用”的危险想法。

2.学习目的

大部分农村非留守儿童的学习目的是“考大学”,而农村留守儿童则更倾向于两种学习目的:其一是父母离家时许诺年终回家会给他们带来礼物,因此学习的目的就是争取好的礼物;其二是“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这种在认识和价值取向上的偏离非常不利于其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

3.学习习惯

笔者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大部分非留守儿童能在放学后马上完成家庭作业,而留守儿童能马上完成家庭作业的比例远低于非留守儿童的比例。管中窥豹,从整体情况来看,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普遍不如非留守儿童。

4.学习辅导状况

由于上一代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再加上长期外出务工,父母对孩子的学习辅导情况几乎为空白。因此留守儿童在面临学习困境时,遇到了“不知道该向谁求教”的尴尬局面。长此以往,当他们遇到困难时往往既不问老师、同学,也不问其监护人,得过且过,对学习上遇到的困难采取回避态度,逐渐跟不上进度,厌学、辍学的倾向凸现。

根据分析可知,目前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接受能力堪忧。因此需要进一步分析造成这种局面的深层次原因,集合全社会的力量来保证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二、留守儿童教育接受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一般而言,导致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接受能力低下,无法融入社会的基本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学校教育力度不够;社区教育空白;政府扶持治标不治本等[2]。因此改善这种劣势也必须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第一课,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儿童今后的发展[3]。目前西部农村地区除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外,还存在另外一群特殊的群体——空巢老人。因此作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第一课堂的家庭教育就自然成了隔代教育。很多祖父辈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即使有,其知识结构也很陈旧,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这种现实状况条件下的隔代教育是造成儿童家庭教育先天不足的重要原因[4]。

学校是留守儿童最主要的活动场所,学校教育是培养留守儿童教育接受能力的关键所在[5]。从笔者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分析,学校通常仅侧重于学生在校时段的管理,对学生的非在校时段则缺乏约束和教导。

笔者认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归根结底属于社会管理问题。作为社会资源的分配和调节者,政府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起着一个责任主体作用。就目前西部农村教育现状而言,政府对留守儿童的引导教育措施大部分只是停留在政策层面,很少有实际意义上的行动干预。主要表现在:对留守儿童在财政上予以支持,但支持力度仍然不够;目前政府对留守儿童采取的多为“一刀切”的教育政策,不注重多元化和差异化,导致政策本身与留守儿童的需求相矛盾;政府针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普法意识淡薄,对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安全关注不够;农村学校基础设施不完善,缺少对外部环境的正确认识。

三、改善留守儿童教育接受能力现状的基本途径

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集合全社会的力量,才能使留守儿童的教育接受能力得到改观。针对笔者就职的西部农村地区,为了让留守儿童能够健康发展,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家庭方面

建议父母双方仅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照顾家庭。不应永久性让男方外出或女方外出,应轮流交替,保证父母双方同孩子都有足够的沟通和交流;父母外出至少每月和任课教师进行电话沟通,随时交流学生在思想和学习方面遇到的困难。

2.学校方面

学校不应只关注学生在校时段的活动情况,更要对非在校时段的思想状况、学习情况做简要了解,以便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纠正某些老师对成绩较差的留守儿童的偏见,一视同仁给予每一个学生温暖和关爱;逐步培养专业的心理教师,开设专门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课程。

3.政府方面

细化教育政策,加大对留守儿童教育差异性的研究,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的社会管理责任主体作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西部落后山区的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加强法制宣传,保证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不被侵犯;如有需要,可以培养和发展非政府组织对留守儿童进行疏导[6]。

总之,目前西部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接受能力方面主要表现出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习惯养成难、家庭辅导欠缺等不利特征。这些不利局面的形成得因于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因此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来采取有效措施改进留守儿童的教育接受能力,使这一特殊群体在现代化进程中不落伍。

参考文献:

[1]王 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2]许立华.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理性思考[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5,28(6):60—61.

[3]段 婧.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4]李 强,臧文斌.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健康的影响[J].经济学,2010,(1).

[5]刘春环,丁 宇,谭 凝,等.基于学校管理视角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模式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 2014,(3):137—138.

[6]殷世东,朱明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基于皖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6, (2):14—16.

作者:郭永永

西部农村留守儿童论文 篇2:

西部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困境探析

摘要:西部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普遍比较差、教育资源短缺、师资力量薄弱、教育理念失当、教育机制不够健全等困境严重制约了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因此学校必须从评价机制、师资配备、校园活动等方面寻求出路,以保证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

关键字:西部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困境

留守儿童是西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由于家庭固有生态系统发生变化,亲子关系失谐,导致这些儿童学业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衡、道德失范、安全失保,面对这一严重局面,学校承担着艰巨的使命。然而,西部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普遍比较差、教育资源短缺、师资力量薄弱、教育理念失当、教育机制不够健全以及措施不够得力,严重制约了西部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开展。因此,探讨西部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出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西部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困境

1.1地方教育部门对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缺少关注

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留守儿童要接受良好的学校教育,离不开当地政府的积极关注。而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当地教育部门的教育态度不是很明确。好多地方虽然要求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并要求每年基础教育汇报里对留守儿童人数做出详细统计,但在规范留守儿童学校教育行为方面,没有制定翔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根本没有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当中。

1.2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不力

1.2.1学校只有制度而没有行动根据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特征,对留守儿童开展富有针对性的学校教育,这是当前形势对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要求。学校教育要在课堂上关注留守儿童,在课外还要为留守儿童提供必要的发展空间和机会。目前大部分西部农村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规章制度,部分学校在中国妇联和中国儿童少年发展基金会的援助下,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但在课外没有为留守儿童提供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学校教育工作没有落到实处。

1.2.2学校缺乏经费支撑虽然国家实施了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但现在大部分农村中小学面临生源紧缺的局面,学校经费维持正常的教学活动都已捉襟见肘。如果再加上留守儿童教育经费开支,这就使得本身比较贫瘠的西部农村学校教育难释重负。

1.2.3学校缺少必要教学设施西部农村学校校舍建筑紧缺,除供教师办公和学生上课外,几乎再没有其它室内空间供学生从事课外兴趣活动。学校体育、音乐、美术教学设备不能满足正常教学的开展。学校均图书偏少,自然科学实验仪器老化,药品短缺,致使学生(包括留守儿童)的实践操作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1.2.4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的工作量过大在西部农村学校,没有配备专业的音乐、美术、体育教师,更没有心理辅导教师,部分学校开设英语课都存在困难。小学教师的平均周课时量在18节以上。部分村级学校由于师资紧缺,采用复式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教师整天不停的上课,晚上还要备课、批改作业、政治学习、业务研修。教师工作量过大,对教学缺乏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留守儿童出现的一些问题只能漠视对待。

1.2.5学校对留守儿童的认识不够,评价机制不合理学校把留守儿童的教育认为是让他们接受更加扎实的文化知识教育,把由于缺失亲情和监护不当造成的情感发育不足忽视。衡量学生发展的好坏只以考试成绩为标准,缺少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关注。

1.2.6学校与监护人缺乏交流留守儿童身边的监护人一般在家庭事务方面起不到决策作用,他们对留守儿童的约束与教导不具有示范性和威慑性,留守儿童对他们的教育管理往往表现出轻视和不配合的态度。学校或教师下达给监护人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任务不能有效完成。教师因监护人发挥的作用不够而忽略了与监护人交流,留守儿童出现的成长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富有针对性的学校教育难以开展。

1.3西部农村教育观念落后

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和教师的业绩考评以学生的文化课考试成绩为标准,西部农村群众普遍认为只有学生文化课考试取得好成绩,将来才会有出路。评价机制和社会要求的双重影响,使得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以文化课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健康成长的标准,严重背离了素质教育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阻碍了西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2西部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发展的出路

2.1改善农村的办学条件

西部农村经济不发达制约了教育的发展,要让学校教育功能得到全面发挥,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改善办学条件,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①当地政府在落实国家基础教育经费保障制度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大地方性教育经费投入。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主要应集中在学校校舍的建设和教学设施的配备上。只有为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宽敞的学习工作环境,学校教育工作才能正常开展;只有为学校配备足够的教学设施,才能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能的全面发展。②当地学校校长要转变观念,自主探索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的出路。学校校长不能关起门来搞教育,而是要扩大社交范围,宣传学校的办学特色,公开学校当前面临的困难,积极寻求企业、社会团体的资助。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2.2改革评价机制

不管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还是西部农村学校,要提高认识,明确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改变以往以学生成绩为考核标准的评价方法,简化考评制度。评价机制要注重过程评价,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特长培养。同时还要关注教师的全面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和完善有益于素质教育发展的评价机制。

2.3加大师资配备,促进学校教育专业化发展

师资短缺和专业教师缺乏是制约西部农村学校教育发展的瓶颈。只有扩大编制配备教师,确保教师教学工作量适度,教师才能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才能精准处理出现的各类问题;才能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引起关注;才能对学校开展留守儿童兴趣活动给予支持。在音乐、体育、美术课程方面配备专业教师,开齐开足所有课程,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得到全面提升,留守儿童的课外活动才能有吸引力。配备专业心理教师,针对留守儿童出现的不同心理问题给予及时疏导,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才会取得实效。

2.4学校要办成功的家长学校

通过家长学校对留守儿童家长开展家教培训,让其明确家庭教育对于留守儿童的重要性,传授必要的教育管理方法。加强学校与家长的交流,家长与家长的交流,准确把握了解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留守儿童培养方案。

2.5学校不仅要组织开展兴趣活动,还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积极组织开展兴趣活动,提高留守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增强留守儿童对自己的认同能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认识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增强留守儿童抗挫折的能力,培养留守儿童的感恩意识,促进留守儿童社会化和人格提升。

2.6制定留守儿童培养目标和过程发展档案

全面分析每个留守儿童的成长特点,发现成长不足,寻找理性的解决策略,制定翔实可行的发展目标;通过富有针对性的活动,暴露留守儿童存在的成长问题。整合每一个问题,记录每一个实现的目标,为下一步制定留守儿童学校教育计划提供依据。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意义深远,而西部农村学校更要以积极的态度投身到留守儿童的教育当中,社会各界也要对留守儿童学校教育建言献策,提供资金支持,营造良好氛围。留守儿童只有在这样一个和谐的大环境中才能健康成长,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袁强,陈丽.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缺失与应对[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5.

[2]黄颖,叶敬忠.家长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小学管理,2007.09.

作者:胡花平, 陈行鹏

西部农村留守儿童论文 篇3:

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困境及对策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和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劳动人民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发达城市务工,尤其是在西部这种欠发达的地区,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导致了西部地区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而目前,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我国,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西部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及学习上存在诸多困境,亟需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予以解决。本文主要对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困境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对策,希望能为改善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率提供帮助。

关键词: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困境;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伴随而来的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的外出务工,而把自己的子女留守在农村,这样一来就产生了一个社会问题,那就是农村留守儿童。并且随着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发达地区的转移,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将会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数量逐年增多,居高不下,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关系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也影响着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因此,我国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有效解决西部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和学习困境,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一、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学习困境

(一)家庭教育缺失。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它是教育系统中无可替代的首要环节。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和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是培养孩子健康身心的摇篮。在地处偏远山区,一些监护人未接受过正规教育,家庭教育仅局限于浅层关怀——吃饱穿暖。西部地区农村的留守儿童与父母多通过电话沟通,但谈话时间一般较短,多集中在生活和学习方面,较少关心孩子的情绪和内心感受,这对孩子的成长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在和一些农村留守儿童平时的交流中发现,他们很希望父母能在自己的身边,爷爷奶奶或者其他监护人懂的知识不多,因而不能辅导他们的学习,最终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二)学校教育缺位。目前,留守儿童是教育缺乏针对性。另外部分教师只重视学生的共性教育,对共性中的个性教育往往忽略,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还有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与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与学校不能及时沟通,缺少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力教育,导致留守儿童这部分特殊的社会群体的教育令人担忧。

(三)学习上缺乏辅导和监督。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儿童,理应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完整的教育,但部分留守儿童往往因缺少父母有效地监管,会因为贪玩而对学习不感兴趣,不完成家庭作业、逃学、辍学等现象时有发生。一方面,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总体期望值较低,缺乏必要的监督和指导。另一方面,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父母外出务工后,对留守儿童学习上的辅导很大程度上出现了缺位现象。由于西部农村地区,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有的甚至是文盲、半文盲,加上很多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学习辅导也不够重视,这必然导致留守儿童学习辅导上的缺位,对留守儿童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

二、解决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学习困境的对策

(一)加强日常管理,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家庭关爱和教育的缺失, 西部地区农村留守儿童一般内向、自卑,性格比较脆弱,学习习惯不好。这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我们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常规管理,帮助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排除一些潜在的不利影响,让留守儿童把心思放到学习上来,在日常管理中想方设法切断一切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影响源。比如,学校要做好电脑的使用教育工作,让学生真正学会使用电脑,学会用电脑学习,而不是只知道用来玩电脑游戏。加强上网引导,让留守儿童学会用网络学习知识。其次,教师应加强课堂纪律管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然后,可以通过开展班级活动,在实践中引导学生认识到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二)建立健全学校关于西部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制度。学校要根据校情和西部的地域特点,建立校内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机制,成立以学校分管领导为组长,班主任为副组长,科任教师为组员的领导机制,营造良好的西部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氛围,让这部分特殊群体感受到学校的温馨和师生的关怀,在留守儿童的生活上和学习上都应该给予帮助。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扩充相关教学内容。教师是留守儿童接触最多的人群之一,是学校政策的实践者。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业务素质、个人修养等都对留守儿童影响很大。因此,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学水平,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增加安全意识、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和生存技能等方面的教学内容,重视对儿童心理的辅导,提高儿童的各方面能力。

(四)合理选择委托管理的对象。家长在外出务工之前,应当选好委托管理的对象,鉴于孩子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年龄较大,同时知识文化水平不高,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心无力,不建议作为首选的委托管理对象。如果同族中尚有较为年轻的长辈留在当地,建议将孩子委托给其管理,尽量还原家庭的温馨气氛,同时还能在孩子的学习上给予一定的辅导和帮助。同时,父母也要通过电话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关心其学习与生活情况,向其灌输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留守儿童在学习也存在一些困境。因此,我国政府和社会必须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视,留守儿童家长和教师也应对此提起关注,重视对留守儿童心灵上的关怀和学习上的指导,从而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唐延任.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分析--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为例[J].求知导刊,2015,(2):112-112.

[2]刘芹.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34):22-22.

作者简介:1、龙晓涛(1981- ),男,四川南充,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公共管理研究。2、崔晓琴(1981-),女,四川南充,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助教,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学与研究、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公共管理研究。

作者:龙晓涛 崔晓琴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人力资源档案管理论文下一篇:高校教师艺术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