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金庸武侠小说有感

2022-08-26

第一篇:读金庸武侠小说有感

读金庸武侠小说有感

迷上金庸的武侠小说是从初中二年级开始,记得最早拜读的就是他的《射雕英雄传》。那栩栩如生的人物,那古怪离奇的武术招式总是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现在想来,还记忆犹新。

记得那时,我无意中发现一个同学在读《射雕英雄传》,出于好奇,我就借过来看看,没想到很快就被里面的故事和情节所吸引,总是抽些时间去阅读。开始父母也是反对,怕影响学习,最后看我成绩一直都名列前茅,非常稳定,也就没有加以约束和制止,只是约法三章:不能在学校里看,不能影响学习,不能上瘾着迷……说实话,也是从那时开始,我养成了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也无形中提高了我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金庸的武侠小说。

尽管这些年也读了不少名家的武侠小说,如:古龙、梁雨生、卧龙生、柳残阳……但我觉得都没有金庸的小说读起来耐人寻味,荡气回肠。比如古龙的小说,突出的是血腥的场面,很少有所谓的“侠气”,和精彩绝伦的招式。但金庸的不一样,他的小说主题比较分明,人物的刻画比较突出,尤其是对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来说,他着重的是对人性的描写,以及道德和伦理的描写。从他刻画的几

个英雄人物可以看出,他们是那么的善良和果敢,如此的侠义和仁慈、如此的卓绝和完美。如:憨厚淳朴的郭靖、侠肝义胆的乔峰、情深谊长的张无忌还有机灵古怪的令狐冲等。把中国原有的仁、爱、美等体现的淋漓尽致。这也是金庸与其他作家的最根本区别。

同时,金庸对武术招式的描写也活灵活现,精彩纷呈。其招式之多、名字之怪,威力之大是其他武侠小说作家所能望向其背的。什么降龙十八掌、打狗棍法、九阴白骨爪、一阳指……提及这些我们都耳闻能祥,据权威人士介绍,金庸笔下的招式在武侠小说领域内是最多的。也是描写最细、最精彩的。正如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孔庆东在百家讲坛中说的那样:读金庸的作品确实是一大享受,不读金庸就等于不懂一半中国文学。的确,金庸的作品除了在人物丰富,武功绝伦、故事生动的基础上之外,更让人读过有种回味悠长、令人深思、引人入胜的妙处。

另外,读金庸的作品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文字功底扎实,不管是对人物形象的描写,还是对景色的描写,或者是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都是入骨三分、出类拔萃的。词语之新颖、衔接之巧妙、描写之到位更是其一大特点。读他的作品,即可以陶冶情操又可以丰富知识,真是两全其美,其乐融融。

直到现在,我还抽些时间继续拜读他的大作,如《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神雕侠侣》……有的读了多遍,甚至每次读后的感受都不一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心情很舒畅。

读金庸的武侠小说心情真的很舒畅!

第二篇:听金庸小说课有感

说起金庸先生的小说,我想大概很少有人是不知道的吧!金庸先生是武侠小说作家中的老大,他的读者风靡全球,纵使有人没有看过小说书本,也看过许许多多由这些小说拍成的电视剧。从某些方面说,金庸先生的小说可是陪过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呢。就我而言,虽然看过金庸先生的小说并不多,但也深深地折服于金庸先生的才华。所以,知道这个学期有开“金庸小说研究”的课,我也就选了。听了十几周金庸小说的课,我有了许许多多的收获,也有不少的感想,下面就谈谈我的感想吧!

总的来说,看金庸的小说,不仅让人能获得一种心境上的休闲,还能让人体会到正义永胜,好人有好报,世间总有真情在,宽容善良、侠肝义胆、笑对挫折„„都可以让不同的读者去领略,去回味!至于他的作品为什么这样受欢迎呢?原因有二:一是故事好看;二是文学价值。前者是一般用来消遣的人认为的,后者是爱好文学的人认为的。而我属于后者。我认为看金庸作品不要只看里面的内容,还应细心地琢磨。所谓,要寻字中字,须得百年思。武侠小说虽是通俗小说,但金庸作品却在通俗中见不平凡。他的文笔新,介乎于古文与白话之间,这不但使人容易明了,还可以使读者由此而奠下古文的基础。

从写作角度来看,金庸的小说人物描写得栩栩如生,也从中表现出了各种各样的人物性格和精神。从金庸先生的小说中,我看到了爱国主义的精神,《射雕英雄传》中侠客们反抗金国入侵者的战斗,就是爱国的义举。郭靖在襄阳城中,率领全城军民,大战蒙古侵略者,更是保卫祖国的壮举。也看到了褒扬锄强扶弱,见义勇为的精神,就说《神雕侠侣》中的杨过吧,在后来的十六年间,他也是铲除了一个个危害江湖的人。 对于郭靖,有时候我觉得他真的有点“傻”,但对于他还是蛮喜欢的。江湖义气的郭大侠让我心驰神往,冰雪聪明的黄蓉让我怦然心动。如果只看《射雕英雄传》,郭靖大概也只会是我比较喜欢的角色之一。不过到了《神雕侠侣》里对这个角色的感情却开始由开始的喜欢达到了敬佩。《神雕侠侣》里我看见了一个已为人夫,已为人父的中年郭靖。他的品行如往的正直谦虚,却比以前更加的成熟稳重。他被人们称之为大侠,并非他已有高强的武功,高深的武学。更为重要的,是他能够真正做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八个字。以郭靖的性格,他绝对不是一个贪图功名之人。如果是在太平盛世,他应该更有可能与蓉儿隐居桃花岛,过着神仙般的生活吧。但面对着一个山河破碎,社稷累卵的时代,郭靖挺身而出,全家到襄阳守城,这一守就是几十年。而这期间他的作为让我从中隐隐约约看见了民族英雄岳飞的影子。一身正气,大义凌然,还有那颗始终未曾改变的赤子之心,这也表现出了真正的忠义。

金庸的写作手法多变,不拘于一格,或倒叙、或插叙、或补叙、或布悬念等等,使得奇峰迭起,引人入胜,复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这也是为什么金庸先生的小说会这么受欢迎的原因。以上就是我听了“金庸小说研究”课后的小小感想了。

第三篇:金庸武侠小说赏析

金庸的小说塑造了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郭靖,杨过,张无忌,韦小宝,也创造了很多爱情故事比如郭靖与黄蓉,杨过与小龙女,同时金庸小说里还蕴藏了更为深刻的哲学思想,而这些哲学思想正好体现了是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与国民习性。下面我们来一一具体分析。

金庸小说里唯一有关联的就属射雕三部曲,射雕三部曲其实也是英雄三部曲,这三部小说里面描述的都是英雄人物,都是大侠,先说说《射雕英雄传》。这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巨作,里面的武有武的精彩,侠有侠的感人,情有情的魅力。金庸的武侠思想在这部著作里得到了最好的体现,那就是宣扬一种反侵略,反投降的基本立场,宣扬一种朴素的爱国主义,深沉的人道主义。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正确与否是以是否造福于民为标准的。英雄的出现就是为了救民于水火中,这就是一种侠义的精神。

《神雕侠侣》可以说是一部爱情百科全书,里面的爱情之美,爱情之壮,爱情之甜蜜,爱情之悲苦都写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特别是杨过与小龙女的爱情在曲曲折折之后最终走到了一起,在经历血雨腥风的江湖后最终归于平淡,“平平淡淡才是真”,两人为国为民后就告别群雄携手归隐。《神雕侠侣》里最感人的一段莫过于杨过与小龙女十六年后相见的那一刹那,经历十六年的漫长等待,杨过成熟了,从一个玩世不恭的少年成为了一个真正懂得爱情的男人。

《倚天屠龙记》里的张无忌其实算不上一个合格的英雄。他既没有英雄气概,又没有政治才能,在爱情上又是拖泥带水,唯一的强处就是武功高强,可以说张无忌是政治与爱情上是无能的。这部小说最感人的不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更多的是在于男子与男子间的情义,张三丰对张翠山,谢逊对张翠山父子,武当七侠间的兄弟情谊都在这部小说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张无忌虽不是英雄,但我们反而觉得他更为亲近,更为可爱,因为他跟我们普通人一样,有一样的缺点,有一样的无奈,他可以做我们的朋友,而且是那种善良的,又可以帮助我们的朋友。

《天龙八部》是金庸小说里篇幅最长的两部小说之一,这部小说结构宏伟,人物众多。刻画最为显著的还是里面的三位主人公——顶天立地的萧峰,痴情善良的段誉,浑金璞玉的虚竹。“天龙八部”在佛学上指的是世界上的芸芸众生,而整部小说里透露出一种“无人不冤,有情皆孽”的思想,笼罩着佛法的无边大超脱,而在每逢动人处,我们会感到希腊悲剧理论中的所谓的恐怖与怜悯。正好验证了西方哲学中关于人类生存的荒诞性的理论。

《笑傲江湖》中的“笑傲”指的是一种乐观超越的态度,用这样的态度来笑眼看人生,笑眼看江湖。小说里面的主人公令狐冲是一个追求自由,追求个性解放的隐士。他虽然从小接受规规矩矩的教育,但不符合他的个性,所以他不自觉的喜欢结交朋友,喝酒,说话也很随意,这才是他的本性。这部小说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反面人物的刻画,通过反面人物的塑造来揭示人性恶的一面。岳不群是一个伪君子,左冷禅是一个恶人,而东方不败是一个病态的人,被政治虐杀了人性。反面人物的刻画中还体现了金庸的人性观:正中有邪,邪中有正,正邪相克相生,又相互转化的的人性辩证法。坏人并不是一直都坏,好人也会变为坏人,人是在逐渐转变的,而这个转变很大程度上又是权力对人性的腐蚀,这就体现出政治对人的束缚,道出了政治的可怕,可以说这部小说把专制体制批判到了极致,反而更像一部超越武侠小说的政治小说。这就是一部呼唤人类自由天性,批判人被政治异化的伟大政治寓言。

令狐冲:浪子风姿 英雄本色

西晋皇族欲向阮籍提亲,阮籍大醉三个月,媒人不得与言,废然而返。令狐冲拒绝当日月教副教主,情形与阮籍相似。只是令狐冲是正面跟任我行发生冲突,情势更加惊人。是以《笑傲江湖·拒盟》中任我行与令狐冲的言辞交锋,是金庸小说中最惊心动魄、最令人回肠荡气的一段对话。

令狐冲得上官云赠“寿比南山,福泽无穷”四字,忍不住嗤一声冷笑,“委决不下”之心,“突然一片明亮,再无犹豫”,说出两件事:一是决不能将恒山一派带入日月教,二是求教主将其女儿盈盈许配给他。而任我行也是非常之人,竟然全部答应,眼看可以两全其美,令狐冲却还是拒绝加入日月教,并决心与任我行“誓死周旋”,说得斩钉截铁,绝无半分转圜余地。“一时朝阳峰上,群豪尽皆失色”。

当时任我行扫平五岳剑派,“炙手可热势绝伦”,要恒山派全军覆灭只是举手之劳,但他对令狐冲除了威逼,还有利诱,授以高位,视作接班人,许以女儿,答应传授消除异种真气的法门,应允保留恒山一派,可谓至矣尽矣,蔑以加矣,即使惊才绝艳如东汉蔡邕,恐怕也要为之感动,会像哭董卓似的要报答“知遇之恩”,令狐冲却不为所动,原因何在?

《绣花》一章中,令狐冲有段内心独白:“即以当世之士而论,向大哥、上官云、贾布、童百熊、孤山梅庄中的江南四友,哪一个不是奇材杰出之士?这样一群豪杰之士,身处威逼之下,每日不得不向一个人跪拜,口中念念有辞,心底暗暗诅咒。言者无耻,受者无礼。其实受者逼人行无耻之事,自己更加无耻。这等屈辱天下英雄,自己又怎能算是英雄好汉?” 推而广之,屈辱人,自己又怎算是人?令狐冲岂是这样无耻之徒?“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二十个字,用在令狐冲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

书中写令狐冲,最出彩的两处,除《拒盟》一段,还有为救仪琳而与田伯光斗智斗勇的部分,尽管通过仪琳之口叙述,虽多方照应,技术上尚有可商榷之处,但令狐冲的潇洒倜傥表现得淋漓尽致。其实令狐冲其人,小聪明是有的,华山面壁后,剑法可算独步天下,湖底脱困,内功也极其深厚,但他一没有王重阳的雄才大略,不是统帅之才,二没有萧峰的天生豪气,有时倒与无赖相近,三没有郭靖的凛然正气,即使岳不群并派,也有点无可无不可。对华山派还有那一份血诚。

这正是浪子的处境。他虽被开革出派,却一心梦想重入华山派。浪子总在流浪,却一心想家,浪子一心想家,却总在流浪。本文开头我以阮籍比令狐冲,正因在这一点上,他们也惊人相似。这里不能不提到嵇康,倒不是《笑傲江湖》之曲与他有关,而是他“非汤武而薄周公”,看似名教的叛徒,实际上是忠实的卫道士,他是时代的浪子,正如令狐冲是“江湖”的浪子。在秩序违背人性时,他们以挣脱和破坏秩序的方法维护理想中的秩序,这是浪子存在的意义。在小说中可以喜剧收场,在现实生活中,只能以悲剧了结。

《鹿鼎记》是金庸的最后一部小说,也是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小说,这部小说与以往不同的是主人公并不是一位大侠,相反却是一位不学无术、见风使舵、溜须拍马的流氓无赖,如果一定要称侠的话我们可以称其为“反侠”。小说里也刻画一些英雄豪杰比如说韦小宝的师傅陈近南,但这些英雄都不能实现他们的胸襟和抱负,最终还落得了一个死不瞑目的下场,这就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英雄主义,理想主义,堂堂正正的道德主义基本无用,而恰恰像韦小宝这样的实用主义的人却能飞黄腾达。这部小说里的主人公除了韦小宝外,还有一个人物那就是康熙,康熙是作为一个正面人物来渲染刻画的,他是一位精明强干,宽厚仁慈的君主,他与韦小宝之间不是简单的君臣关系,不是简单的敌我关系,也不是简单的兄弟关系,而是这几种关系的交叉综合。康熙与小宝其实反映出人的两面性,康熙虽然是一位精明的君子,但他不自由,康熙遇到小宝其实对他来说是一种人性的解放,他可以肆无忌惮地骂出一句“你爷爷的”,而到其他场合又得恢复那副正襟危坐的样子。所以他羡慕小宝那种自由随意的生活。而韦小宝则表现出人的低层状态,他羡慕那种正直高尚的人。这也反映出人性的两面性,而这两面有时又是很矛盾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身不由己。在这部小说里也蕴含着深刻的批判思想,那就是对中国社会体制与国民性的批判,这一点继承了传统的五四精神与鲁迅精神,除了国民性批判外,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对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反思,为什么那些正人君子,风流才子在事业爱情上不能成功,而像韦小宝这样的流氓无赖却能一统天下,事事如意,很典型的就像《书剑恩仇录》里的陈家洛,先失去霍青桐后失去香香,该爱的不敢爱,该争取的不敢争取,最终是一无所有,而像韦小宝这样的人死皮赖脸的却都能得到。这也说明了我们民族缺乏那种锐气,那些朝气,那点血气。这就告诉我们做人要有一点决断,有一点担待,有一点倔强。

金庸小说里最出彩的地方在于“大侠”的塑造,而这个侠又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型,像郭靖这样为国为民的侠是“侠之大者”充满了儒墨两家的入世精神,而像杨过、令狐冲这样的“游侠”则是带有道家气质的逍遥之侠。除了这两种侠之外还有“伪侠”如岳不群,“无侠”如《侠客行》里的石破天,“反侠”如韦小宝。“侠”在古代指的是一种牺牲自我,救助他人的高尚情怀,这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所呼唤的一种精神。有些人认为侠义精神不符合现代的法制时代,其实侠义与法制并不冲突,一方面社会需要法制规则,但同时这个社会也需要正义,特别是在一个法制不健全的社会里,我们需要正义来主持公道,而正义自在人心。

金庸的小说其实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在每个主人公身上都能找到相应的传统思想烙印。金庸的早期作品中体现了儒家的入世精神。这个时期的作品里描写的主人公多是年轻气盛,为国为民,建功立业的侠之大者。如陈家洛,袁承志,郭靖。这也与我国50年代的国民面貌相契合,那个时候新生的共和国正充满了无限的活力与朝气。而到六十年代,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失误与曲折,也引发了很多人的思考与反思。人到中年的金庸这个时期的作品透露出道家与佛家的思想。这个时候的主人公也不再一味的为国为民,他们会把个人追求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杨过,张无忌都是这样,他们最终选择了归隐,离开了那个血雨腥风的江湖,留下了仍然充满了苦难的世界。金庸后期的作品却又充满了佛家的冤孽思想,《天龙八部》就是最好的体现,每个人都是有冤的,每个人都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萧峰曾发过誓不再杀人,却在聚贤庄一战中枉杀那么多英雄豪杰,段誉与好几个女孩情愫朦胧后来却发现都是他妹妹,而立志要当一个好和尚的虚竹却破了各种戒律,这里也恰好与西哲里人类生存荒诞性的思想不谋而合。佛学里认为练武功只是为了更好的修习佛法,就如“过河拆桥”一样,武功只是那个桥而已,一味的追求武功反而会丧失人生的目标。就像鸠摩智一样,最后在“枯井底、污泥处”被废武功后终于大彻大悟,最后成为了一代佛学大师。其实整部《天龙八部》就是一部研究佛学的经典之作。处处散发着佛学的思想光芒。

金庸小说里的爱情也是写的十分深刻,爱情之深,爱情之广,爱情之奇都写得淋漓尽致。他把爱情上升到宗教的程度去拷问爱情本身。“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我们是不是与小说里的主人公有一样的感受呢?

金庸小说蕴含着深刻的批判思想,既包括政治批判,也有民族批判与国民性批判,还有对知识分子的一种批判,这种批判思想在金庸后期的小说如《笑傲江湖》、《鹿鼎记》里表现的尤为明显。

为什么金庸的小说里塑造了那么多大侠,而在最后一部小说里却塑造了一个反侠的角色,这让很多读者百思不得其解,而我恰恰觉得最后一部《鹿鼎记》才是最精彩的,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什么最厉害?世界上最强大的不是什么刀什么剑,不是什么武功,最强的是谋略智慧,洞悉他人的人心才是最强大的,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就是这个道理。

第四篇:金庸武侠小说武功排名

金庸武侠小说武功秘籍排名 1 葵花宝典

解释:东方不败以这种武功竟然轻松战败令狐冲、任我行、向问天等众大高手的联手,可见其威力之大,不愧为天下第一的武功!

2九阴真经

解释:一部博大精深的武学秘籍。郭靖、黄蓉、杨过、小龙女、洪七功、欧阳峰、周伯通等各大高手都相继修炼过,皆因此武功大增。其诱惑力令人无法抗拒,欧阳峰更因其变得神智不清,且武功更加诡异莫测!

3 易筋经

解释:这个应该没意见吧,少林寺至高无尚的武学。

4九阳真经

解释:张无忌练成这种武功,以其力败六大门派中的高手!后来一人单挑少林三大前辈神憎的联手还能打成平手!而且武当、峨嵋两派之所以能成为继少林之后在武林中最有威望的门派,皆因为两大门派的掌门人都炼过部分的九阳真经,武功高深莫测!因此将九阳真经排在第四无可厚非。

5 侠客岛神功

解释:能够让前往侠客岛的各个英雄豪杰废寝忘食地钻研其中奥秘,并深陷其中难以自拨!最后石破天练成了,在迷糊中竟然轻松击毙两大岛主,可见其威力巨大!

6 六脉神剑

解释:天龙寺的至高武功,段誉练成后凭其轻松击败武功高强的鸠摩智和慕容复,且连武功绝顶身经百战的乔峰都对段家的六脉神剑忌惮三分!

7 独孤九剑

解释:在剑法中可排为天下第一了!原创者独孤求败凭此剑法打遍天下,求一败而不可得!令狐冲在内力尽失的情况下,以此剑法竟能击败武功高强的方生大师,并险些取其性命!内力恢复后,更凭此剑法轻松击败嵩山派各大高手以解救恒山派。武当掌门冲虚道长亦在此剑法下输得心服口服!真是一套空前绝后的厉害剑法!

8 降龙十八掌

解释:至刚至阳的厉害掌法,丐帮历代帮主的镇帮绝学!郭靖也凭此威震江湖,列入前十名应该没有意见。

9 乾坤大挪移

解释:明教历代教主修炼的至高武功心法。阳顶天才练到第四层便能威震江湖,足见此武功之威力!张无忌七层都练成后加上九阳神功更是天下无敌!

10 北冥神功 解释:其实可排前三名,但因其本质是吸人内力,并不产生破坏力,与以上武功相比属不同类别,无法直接比较。但其虽然不直接产生破坏力,却能令人内力尽失虚脱而死,还能将吸来的内力供为已用,真是一举两得的诡异武功,无论如何也得列入前十名!

11 斗转星移

解释:虽然小说里那2位慕容的表现让这神功平凡无奇,但其实按书上所写真的练成足可斗转星移,扭转乾坤

12 龙象般若功

解释:金轮才练了一半就可以与诸小强PK,如果练到第13层最高境界具有13龙13象的功力岂不是无敌于天下

13 左右互搏术

解释:周伯通自创绝学,这个武功还是因人而异,理论上可以达到增强一倍功力的目的,但是实际效果并不那么明显。

14 黯然销魂掌

解释:杨过自创绝学,可惜表现机会太少

15 太极拳

解释:因为创造者是张三丰,无论怎样都该提一下!

第五篇:金庸小说全集

金庸全集读书笔记

很多人说读金庸小说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几乎所有的语文老师都说读金庸的小说不能提高语文水平,不如多看看其他的世界名著。但是作为一个男生作为一个看到武侠小说就精神百倍的金庸迷来说,这个时间花的值得。

有许多人都看过金庸的书,却极少有人把他的书全部看完。“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个包含了所有金庸小说的对联成为了我在初三下的上半学期的书单,因为对金庸小说的爱,对武打小说的执着,在开学仅仅一个月我就看完了金庸的所有武侠小说。

武侠小说之巅峰为金庸小说,金庸小说之巅峰无非是《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鹿鼎记》、《笑傲江湖》《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罢了。所以读完所有金庸的武侠小说以后我也再无心去看那些其他人写的了。

为什么?因为金庸小说比其他人写的好。好在哪里?

反复思考之后我认为有三点:

1、金庸小说的利益并不像其他小说一样只有狭义之情。

2、金庸小说的文学性以及对于细节的处理近乎完美。

3、人物的性格设计有一些夸张但恰到好处

以上的三点我会从我列出的个人认为最好的几部小说中取其部分进行探讨。

一、利益

金庸的小说从浅层次看只是狭义之情,用金庸先生本人很喜欢的人物乔峰来解释最为贴切。乔峰是鲁莽之夫,是豪杰,是狭义之士的典型代表,他有义与虚竹段誉出生入死,有高超的武功让人望尘莫及。但是他的内心是柔软的,他自己却一直发现不了。他爱阿朱,就像每一对小情侣一样缠缠绵绵,在阿朱病危的时候对她的照顾无微不至。在得知他是辽人后,他像狼一样怒吼着(如果有听过狼嚎的人都知道,这种嘶吼是歇斯底里的,是带着淡淡哀愁的)。许许多多的事情都能证明乔峰粗犷的外表下有一颗软弱的心,就像金庸小说一样看似激情却能从中悟到许多道理。

我从连城诀中看到人性的贪婪,从鹿鼎记中看到人信任与不信任之间的矛盾,从神雕侠侣中看到什么才是爱情真正对于彼此的坚持与守候,从射雕英雄传中看出教育的三种境界。

我看的最透彻的也许是教育,从小学的中国式教育到英特的为不可预知的未来的中西结合奇葩教育法,到杭外近乎放养的教育方法,经历了太多太多的事,所以我想重点谈谈教育。如果说金庸小说最贴切于现实的教育则是射雕英雄传中郭靖从一个愣头傻小子变成一代大侠了。郭靖三次偶遇是整部小说他命运的三个重要转折点。

第一次偶遇是与江南七怪的邂逅,从草莽汉子的儿子到初入江湖的傻小子,江南七怪可谓一把屎一把尿把他拉扯大,无怪在其余五个家伙惨死于桃花岛时郭靖哭成了泪人,连他最宝贝的蓉儿也无法止住他的忧伤。他对江南七怪的情感似乎要胜过师徒关系,而更像亲情。

七怪的教育方法可以说只是一味的填鸭——而且乱七八糟,五花八门。从柯震恶的暗器到韩小莹的越女剑法,六个怪人的“课程”各不相同,似乎有些语、数、英、科、历史、政治的影子。尤其是柯震恶和我初中数学老师朱老大简直一模一样:脾气古怪,但水平又在其余几个老师中独领风骚,令人又敬又怕。

虽说七人在江湖上成名已久,但给予郭靖的不过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三脚猫功夫。乍一看似乎并没有什么用,可是这却为郭靖的人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我看来这七个怪人就像我们的父母亦或是小学初中高中的老师们,苦苦培育我们到十八岁。在这过程中教育给我们的内容是强行迫使我们接受的,这个阶段有太多的痛苦和欢笑,这些知识是在之后 的人生道路上最基础的,是我们人生的起点。

十八岁,就当郭靖初出茅庐的时候,同样年龄的我们也逐步踏入了社会。带着青春年华的阳刚与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闯劲,他碰到了这个人生中最重要的贵人——洪七公。

洪七公在黄蓉的美食诱惑下授予了郭靖一生最有用的武功“降龙十八掌”。看过射雕的人都知道,洪七公在一开始就知道这个家伙是个脑袋不好使的家伙,所以教他降龙十八掌中最简单但威力却不容小觑的“亢龙有悔”。这招易学但不易练,正好符合他傻但肯吃苦的本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就是因材施教。

放眼未来十八岁的我们或是大学毕业的我们和郭靖一样,是迷茫的,是懵懂的,面临着失业的危机和茫然的选择,他们的“洪七公”在何方?

有人说我命中注定没有这样的贵人。我只是觉得他们没有把握住而已,或许当初没有想方设法留住洪七公,这位前辈高人也就会像过眼云烟一般飘然而去。所以首先机会是自己把握的,其次“洪七公”无处不在。

对于每个不同的职业来说,有许多不同的高手,上至坐在办公室里的成功人士,下至修自行车的或是炸臭豆腐的世外高人,在自己领域的有经验的人并且能把这些能力传授给你的就是命中注定的贵人。想方设法让这些高手对自己倾囊相授,把握每一个机会。

最终让郭靖成为真正的高手,一个一代宗师的是周伯通,可以说如果没有周伯通传授他左右互搏和九阴真经就没有华山之巅的那个郭靖。在看射雕的时候我就特别喜欢这个疯疯癫癫的老头,他对武学的喜爱可以说到达了“痴”这个境界,就像梁启超老人家所写的《敬业与乐业》一样,周伯通达到了乐业。他把毕生的精力都放在武学上怎能不成为大事呢?“一天可以不吃饭,但不可不练武。”这是无论哪个职业的最高境界——以之为乐。

是他教会郭靖应该用心去感受武学的博大精深,去用心感受九阴真经的奥秘,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使之自学成才。

与其说九阴真经是周伯通传授给他的,不如说这是他自学的,周伯通只是让他强记经文而已。

我们强调自觉,自觉其实是在到达一定时候,一定境界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种意识。这种意识来自于内心对于知识的渴望,只有这种渴望的动力才能使原本无法被接受的被接受,原本不可能的事情成为可能。

从射雕上悟出的教育三境界是填鸭、因材施教、自学成才,这三种教育是先后关系,并没有所谓的最好的教育方法,这也是我为什么不反感中国式教育的一个原因,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慢慢发展的过程。

二、文学性与细节处理

关于金庸小说是否有文学性这点知乎上面早就争议满满,所谓对于文学性的纷争说到底还是对于写作利益的争斗(对于金庸这样的作家要在纯文学上吹毛求疵也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摘自知乎

林鸿雪原文:“金庸小说缺乏直面人生无解困境的勇气。什么是二难无解的人生困境?悲剧设置是靠人物间立场、价值观、人生理念的不同差异造成的真实激烈的矛盾冲突,不管怎么选择,都会牺牲其中一方,而两方都是自己所重视的,这是两难的无解的人生困境,非常之真实深刻,很有现实人生的味道。人生总是会遇到让人不得不做出二难无解抉择的时候,这是真实的人生困局,我们无法回避。二难抉择只要做出选择就会牺牲一方,会让人物道德上蒙上污点,因此很多作品都是采取回避的态度”

对于这点,还有一位作家王威原文:“以《鹿鼎记》而论,韦小宝明显比阿q鲜活,但是为什么文学成就就不高呢?说到底,还是意思浅了,而且也被大量韦小宝式的功成名就给冲淡。要知道,鲁迅笔下的阿q可是处处倒霉。而韦小宝可是处处如鱼得水。这就是深度的区别。鲁迅直面了人类生存的困境。而金庸却将这些困境轻描淡写化了。

那么我就来谈谈《鹿鼎记》这部被金庸好友小说家兼评论家倪匡排为金庸武侠小说之最究竟是为什么。

如果说要用韦小宝与阿Q进行比较的话,韦小宝是更聪明更幸运的,同样是两个不起眼的悲剧性人物却有两个完全不同的结局。韦小宝在鹿鼎记中没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也没有真正的狭义心肠,他只是像每一个现代职场中的人一样,通过尔虞我诈,通过不断的利用与被利用才达到了他最后的境界。我们不能说他是一个正面的人物,因为他干了太多太多违背侠义之道的事,他只是为着自己的利益而活着,这又有什么不对的呢?从射雕英雄传全真七子的豪爽,江南七怪的仗义到鹿鼎记陈近南最终的悲剧,没有一个人的命运是错误的,他们只是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就像林鸿雪所说的那样,的确韦小宝是没有面对人生困境的勇气,甚至连面对自己的信心也没有,但是这就是一个小人物在那个年代想要抛头露脸的唯一机会。所以我不认为他的决定是错误的。从哲学上来讲人到底为了什么而活着,最基本是为了自己。一个连活在世界上的勇气都没有的人谈何直面困境?一个作家只有设身处地的思考才会写出最好的文章,像韦小宝这样的人换做是我们,我们会想到所谓的面对困境吗?苟活而已,所以我认为说出认为金庸小说缺乏直面困境的人应该更多的去考量时代与人物的背景。

假如韦小宝与阿Q有不同,那么就是韦小宝具有最后一丝的良心与义气,这也是导致走向两个极端的原因。

对于韦小宝如鱼得水,而阿Q却结局惨败,所以金庸小说浅层次的言论我已无话可说。

1、《鹿鼎记》是一部武侠小说,而《阿Q正传》是一部讽刺性小说,两者的侧重点完全不一样。

就像我之前所说的那样武侠小说是要弘扬狭义之情,这是武侠小说的宗旨,韦小宝身上仅剩的这些狭义在官场上得到了皇帝的期许,在江湖上得到了天地会人们的信任。也许这是装出来的,但是在面对皇帝斩首之时:康熙冷笑道:“天父地母,反清复明!韦香主,你好大的胆子哪!”韦小宝但觉天旋地转,脑海中乱成一团,第一个念头便想伸手去靴筒中拔匕首,但立即想起:“他甚么都知道了!既然问到这句话,就是翻牌跟我比大小。他武功比我高,我一剑刺他不死的。就算能杀了他,我也决计不杀!”当下更无迟疑,立即跪倒,叫道:“小桂子投降,请小玄子饶命!”虽然不能仅从这一段话就判断出韦小宝这个人是狭义的,但是至少证明他不是一个会出卖朋友来换取自己些许苟活机会的人渣。这点与阿Q有本质性的区别,阿Q对于那些比他地位低的人是非常刁难的,发了小财以后对于别人的要求是苛刻的。

2、为什么一部小说以悲剧为结尾一定引人思考而以喜剧为结尾就不能让人发出感叹吗?

金庸以前的小说每一个主角都是光明正大的,体现的是一种中国人铁铮铮汉子的形象,但是《鹿鼎记》是清代通过对于韦小宝的描写体现的是狭义的衰败,江湖豪杰的穷途末路,政治舞台的黑暗。在这种大时代背景的情况下得到这样喜剧一般的结尾使人不禁思考:到底完全侠义之情值不值得?那些对于别人完全没有防备完全相信的人通常死得很惨,而韦小宝这样见风使舵的角色却活到了最后。文章的结局是说韦小宝的母亲觉得他很有可能父亲是个喇嘛,这个看似使人哭笑不得的结尾似乎有另外一层含义——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思想不再仅仅停留于信仰二字之上,不过分的越界有可能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成就一些从未想过的事情。

总而言之,金庸小说中对于情节上的处理是经过反复推敲的,并且从这些情节中我们可以读出一些值得思考的东西。

三、人物的性格

金庸小说世界中的人物性格特征都是极端化的,这也是为什么有很多人否认他小说的原因之一——太不贴近生活。神雕中爱情的感天动地,射雕中不朽的爱国情怀,笑傲江湖中政治斗争的残忍与血腥,连城诀中人们对于金钱的贪欲„„金庸写了太多太多对于人性善恶美丑的夸张。但我认为这种夸张的手法使人物性格中的优缺点被无限的放大了,使得读者们更能轻而易举地看到读到金庸先生所想表达的东西。

塑造人物形象最成功的一本书就是《笑傲江湖》,人物形象最鲜明的是岳不群。

在看这本书前半部分的过程中我一直以为岳不群是一个君子,到后来看完整本书的时候回头才发现有许多地方买下了伏笔,也许从安排岳灵珊到福州城外开始就开始预谋这个贯穿整本书的阴谋。岳不群对于权力与欲望的贪念远远不是征服的欲望,而是支配别人的成就感。他从一开始就设计以一个光辉亮丽的君子形象来掩盖他所做的丑陋的勾当,让别人根本不会往岳不群身上想。他以女儿为诱饵想骗林平之对他放下警惕心,又将令狐冲赶下华山为的就是让林平之与自己的女儿能够结成夫妻,这样自己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得到辟邪剑谱从而称霸武林。他想的太多太多了,导致最后一事无成,我有的时候不停的反省自己,是不是有的时候也想得太多了。如果一个人一生只和莫大这样潇洒纵横于江湖之间与琴作伴,无所依恋也无所贪图,做真实的自己,人生依然很美好,更不用像岳不群这样这么累。

太多太多的人拥有着占有的欲望,而自身的实力有限的不那么完美。我觉得左冷禅和岳不群这一个伪君子一个真小人都因为太过于缺乏自信(对于自己是否能够带领群雄实力的怀疑)而选择这条卑鄙的道路。而也就是在这尔虞我诈的时代,冲虚和方证这样的宗师都没有被推举为武林盟主之类的职位反倒是左冷禅差点成功了,这足以证明在真正虚伪的大时代背景下,那些仁慈只是阴谋之间的过眼云烟罢了。

金庸将岳不群的表面描写的光鲜艳丽,而内心世界又描写的极度黑暗,这种反差不仅让体现出了他内心世界对于霸权的渴望,也把他伪君子的形象描写的淋漓尽致。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带给我的不只是武打片段的快感,更有对于人性的思考。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第六轮三万活动总结下一篇:党建与服务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