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导入方法论文

2022-05-08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数学课导入方法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为了使得一堂数学课更有吸引力,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顺利的接受新知识,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课堂导入。所谓的数学课堂导入是指在讲解新知或数学教学活动开始之时,教师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一种方式,是课堂教学的启始环节,也是课堂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数学课导入方法论文 篇1:

数学课导入方法浅谈

数学教学课堂导入教学方法新课的导入方法是教学的一种艺术。新课的导入方法,应考虑教学内容的目的性、阶段性以及所提问题的针对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认识事物的规律性,学生信息反馈的真实情况,教学情景的构想等。此外,还得考虑导入方面的逻辑性、条理性、简洁性和艺术性。“万事开头难”,欲上好一节课,有一个好的开头是很关键的。所以,我一直努力探索、研究和试验着数学课的导入方法。

趣引法,它是依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以与新课题有关的趣味性事例或小故事导入新课的方法,叫做趣引法。此法的特点是以趣“创设情境,激发动机”。例如,学习“球冠”时,开头给学生讲这样一个故事,唐僧一行四人上西天取经,行至一个前不着村后不靠店的大山中,饥渴万分,让猪八戒去化缘,老猪在一个山沟里发现一大球型的西瓜,端起正要吃,一妖怪一刀将西瓜削去一部分,吓得他把手中剩下的西瓜扣在头上,腾云逃回,孙悟空、沙僧看着猪八戒头上的西瓜,笑着说:“好一个球帽子”。球帽子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球冠,冠乃帽也。

设疑发现法,它是依学生爱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依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创设一些疑问,使学生急于想了解“疑问”的结果(求知欲),而展开积极思维的导入方法,称为设疑法。其特点是:“巧设悬念,启迪思维”。例如,学习“球的面积”时,先给学生提出:我们能否用前面学过的扇形的面积公式推出球的面积公式呢?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使球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十分顺利。一上课就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让学生充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操作实验,建立表象”。例如,学习“空间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时,可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教室的墙壁、天花板等之间的位置关系,很快发现了空间两个平面的两种位置关系,学生心理上有了满足感,使后面的学习有饱满的热情。

实例法,它是依学生对周围事物易作直觉思维的特点,举出学生熟知的生活实例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联系实际,自然导入”。用学生生活中熟悉、关心的事例来导入新课,一来可充分发掘学生的生活经验,用来作为学生抽象思维的支撑。二来可使学生备感亲切,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习惯。例如,学习“二面角”时,先把一本书打开让学生看到书的两部分所成的角,对二面角有一个感性认识,使后面研究二面角方便。类比法,它是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类似地推出新知识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异中见同,类比推理”。

过渡法,它是从复习与新课有关的旧知识引路,拓广旧知识,把知识深化的方法。其特点是“以旧引新,温故知新”。例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法”时,在复习“同分母分数加法”与“通分”的基础上,学习新课,则非常容易。它是根据信息论的反馈原理,一上课就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依学生的反馈效果,给予肯定或纠正后导入新课的方法。其特点为“反馈调控,高效讲练”。数学课的导入方法不只限于上述几种,教学时,应紧扣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灵活选用。此外,在实践中尚需结合所教学科的特点,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导入方法。

作者:于艳丽

数学课导入方法论文 篇2:

初中数学课导入方法初探

为了使得一堂数学课更有吸引力,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顺利的接受新知识,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课堂导入。所谓的数学课堂导入是指在讲解新知或数学教学活动开始之时,教师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一种方式,是课堂教学的启始环节,也是课堂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一、课堂导入的原则

一个成功的导入应该遵循以下几点原则:导入必须服务于既定的教学目标;导入必须服从于教学内容;导入必须符合于学生的实际;导入必须简洁、紧凑。教学中,有许多老师,尤其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只图表现气氛热烈,闹闹哄哄,追求形式上的活泼,而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都引到看热闹上去,或过多的占用课堂教学时间,影响教学效果,结果偏离了主题,一堂课下来,费时不少,收效甚微。导入是新课中的一个过渡环节,要简洁、短小精炼,一般控制在5分钟以内,避免长时间的导入占据了最佳学习时间,使学生产生注意力的转移,而不能达到预期目标。

二、课堂导入的方法

1、温固知新导入法

温固知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获得新知识。这种方式不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为学生学习新知识铺路搭桥。教师在引入课当中应注意抓住新旧知识的某些联系,在提问旧知识时引导学生思考、联想、分析,使学生感受到新知识就是旧知识的引申和拓展,这样不但使学生复习巩固旧知识,而且清除学生对新知识的恐惧和陌生心理,及时准确的掌握新旧知识的联系,达到“温故而知新”效果。如教学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复习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引发学生思维,为梯形中位线定理证明奠定理论基础,通过对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思考,从而进行类比联系,引入梯形中位线定理。

例如:在讲切割定理时,先复习相交弦定理内容及证明,即“圆”内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然后移动两弦使其交点在圆外有三种情况。这样学生较易理解切割线定理、推论的数学表达式,在此 基础上引导学生叙述定理内容,并总结圆幂定理的共同处是表示线段积相等。区别在于相交弦定理是交点内分线段,而切割线定理,推论是外分线段、切线上定理的两端点重合。这样导入,学生能从旧知识的复习中,发现一串新知识,并且掌握了证明线段积相等的方法。

2、史话导入法

在人类数学发展的历史上,产生了许许多多值得颂扬、脍炙人口的数学故事和数学家轶事。结合课本内容适当的介绍一些古今中外数学史或有趣的数学故事,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从中学习数学知识,领略数学家的人格魅力,接受思想教育。如在讲述《勾股定理与平方根》这一节时,可以通过下面的故事导入本课:在1876年一个周末的傍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郊外,有一位中年人正在散步,欣赏黄昏的美景,他就是当时美国议员伽菲尔德。他走着走着,突然发现附近的一个小石凳上,有两个小孩正在聚精会神地谈论着什么,时而大声争论,时而小声探讨。由于好奇心驱使伽菲尔德循声向两个小孩走去,想搞清楚两个小孩到底在干什么,只见一个小男孩正俯着身子用树枝在地上画着一个直角三角形。于是伽菲尔德便问他们在干什么?只见那个小男孩头也不抬地说:请问先生,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和4,那么斜边长为多少呢?伽菲尔德答到:是5呀。小男孩又问道:如果两条直角边分别为5和7,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又是多少?伽菲尔德不假思索地回答到:那斜边的平方一定等于5的平方加上7的平方。小男孩又说道:先生,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伽菲尔德一时语塞,无法解释了,心理很不是滋味,从而激发学生对勾股定理的学习兴趣。

又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可以用中国古代著名数学问题“鸡兔同笼”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被这种有趣的问题吸引,积极思考问题的答案,以“趣”引思,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状态,不但能诱发学生主动学习,而且能增长知识,了解我国古代数学发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3、创设活动情节引入法。

创设适当的活动情节,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去学习数学,构建新的知识,因势利导,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合并同类项》时,可以这样活动,先拿出一小纸袋纸币,要求同学们帮我数一数这一小纸袋纸币共有多少钱。同学们争先恐后,非常积极,第一个把纸币一张一张从小纸袋里拿出来,边拿出来边数,0.5角、1.5元、2元……几分钟后,结果是10元。另一个学生把1角的纸币拾张拾张地拿出来,把5角的纸币两张两张地拿出来,二分钟后,结果也是10元。再另外一个学生把桌面上的纸币分堆,一堆全是5角、1角、1元的,然后分别数出每一堆的数量,时间用了1分钟,结果也同样是10元,学生的兴趣正浓厚,因势利导,这时马上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如果纸袋里的纸币不是那么小,比现在要多。你们会怎么样去数数呢?以上三位同学的方法选择哪一位好呢?学生中有很多声音都在说,选择第三位同学的数法比较好。接着问他们,为什么呢?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因为他懂得去分类、寻找规律,计算快。很自然地引出了同类项的概念。

作者:吴世友

数学课导入方法论文 篇3:

浅谈初中数学课导入方法

课堂导入在课堂教学中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音符。课堂导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桥梁作用,更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和关键。俗话说:“凤头、猪肚、豹尾”,一节好的数学课的课堂导入就好比“凤头”,新颖的导语,巧妙的导入,一开课就能吸引住学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去获取知识。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该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要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因此,如何设计课堂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我们一线数学教师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几年来,我一直在教学岗位上努力探索和试验,对初中数学课的导入方法有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现总结如下:

一、温故知新导入法

从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问题,在我们的教学中是被大家经常和广泛应用的一种引入新课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为学生学习新知识铺路搭桥。教师在引课当中应注意抓住新旧知识的某些联系,在提问旧知识时引导学生思考、联想、分析,使学生感受到新知识就是旧知识的引申和拓展。这样不但使学生复习巩固旧知识,而且消除学生对新知识的恐惧和陌生心理,及时准确的掌握新旧知识的联系,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例如:在讲一元一次方程时,先复习什么是方程,即“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然后举例让学生判断板书出的式子是不是方程,最后引入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及其应用。如此教学,学生容易理解,知道运用方程解题的好处。再如:在讲分式时,先复习在小学时大家所学的有关分数的一些定义、基本性质以及分数的混合运算,之后再给出分式的定义和它的一些基本性质以及相关的混合运算。这样的导入,能够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发现新知识,并且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二、设置悬念导入法

设置悬念的导入手法,在影视剧和小说当中经常被应用,我们对此并不陌生。悬念就是灵感集成的火花,它能使人们产生心理追踪,造成一种“欲与知不得,欲罢不能”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诱导人们兴致勃勃地去猜想,激起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乃至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悬念的设置,在技巧上应是“引而不发”、令人深思、富有余味。如数学上一些缺乏趣味性的内容,教师就需要有意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探求问题奥秘所在的心理。例如,我在教学《有理数乘方》这一课时,是这样导入的:出示一张纸,问学生:“谁来说说这张纸大约有多厚?”让他们讨论一阵子后,指名几位学生估计厚度,大致统一后,我说:“刚才同学们估计它的厚度大约为0.09毫米,假如把这张纸对折再对折,这样经过500次对折,它的厚度能否超过你的身高?”大部分学生回答:不可能!有个别学生回答说:也是有可能的。不可能,可能,不可能,可能……这样学生争论了起来。然后,我说:“认为可能的坐左边,认为不可能的坐右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学一定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好!下面我们一起到《有理数的乘方》这知识的海洋里去寻找正确的答案吧!”这样学生为了让自己能有一个争论的结果,自然而然就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了。

三、故事导入法

故事是学生的最大动力,生动的数学故事令人终生难忘。如教学《利用影长、相似测量物体长度》一课时,向学生讲述泰勒斯是怎样测量大金字塔的高度的故事:胡夫金字塔是埃及现存规模最大的金字塔,被喻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观之一”。塔的4个斜面正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塔基呈正方形,每边长约230多米。据考证,为建成大金字塔,共动用10万人花了20年时间,原高146.59米,但由于经过几千年的风吹雨打,顶端被风化吹蚀,所以高度有所降低。在古希腊,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叫泰勒斯,一天,希腊国王阿马西斯对他说:“听说你什么都知道,那就请你测量一下埃及金字塔的高度吧!”,这在当时条件下是个大难题,因为是很难爬到塔顶的。你知道泰勒斯是怎样测量大金字塔的高度的吗?学生一边欣赏金字塔图片,一边听故事……教师借助古代难题的故事引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动手实践导入法

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去学习数学、构建新的知识,教师因势利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合并同类项》时,我是这样组织活动的:先拿出一小纸袋纸币,要求同学们帮我数一数这一小纸袋纸币共有多少钱。同学们争先恐后,非常积极,第一个学生把纸币一张一张从小纸袋里拿出来,边拿出来边数,0.5元、1.5元、2元……三分钟后,结果是10元。第二个学生把1角的纸币拾张拾张地拿出来,把5角的纸币两张两张地拿出来,二分钟后,结果也是10元。第三个学生把拿出来的纸币分堆,一堆全是5角、1角、1元的,然后分别数出每一堆的数量,时间用了1分钟,结果也同样是10元,学生的兴趣正浓厚,这时教师因势利导,马上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如果纸袋里的纸币不是那么少,比现在要多。你们会怎么样去数数呢?以上三位同学的方法选择哪一位好呢?”学生中有很多声音都在说,选择第三位同学的数法比较好。接着问他们,为什么呢?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因为他懂得去分类、寻找规律,计算快。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同类项的概念。课后,有同学说:原来合并同类项和数钱是一个道理。不错,数学就是从实际生活中来的,并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作为数学教师,我们理应让学生意识、体会到这一点,让学生对数学有“源头”意识。

五、创设情境导入法

创设学生熟悉的、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问题的潜移默化作用下,让数学知识降临来的自然、恰当,这样学生能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例如,在学习《负数的引入》时,我是用这样的一个例子引入的:有一位探测者正在北极作调查工作,有一天他戴着帽子、围巾、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正在雪地里艰难地行走,白色的雪花不时地飘落在他的身上……同学们,如果你是天气预报员,请问:此时此刻的温度大概是多少度?学生们抢着回答,是零下15摄氏度,零度以下10摄氏度……虽然“天气预报员”的误差较大,但在同学们的模仿中,用了“零度以下”或“零下”的字眼,这就比较自然地引出负数的概念。如此引入,把僵化的课堂教学变成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总之,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课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有针对性的运用。课堂导入是数学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颖别致的导入设计必然会先入为主、先声夺人,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激活学生的思维,迅速使学生进入“角色”,从而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使整个教学气氛立即活跃起来,教学随之进入最佳境界。高超的课堂导入是一种创造,是教师智慧的结晶,它为整堂课的成功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学生能顺利接受新知识创造有利的条件。

作者:刘露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软件业投资分析论文下一篇:产业结构城市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