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医学论文范文

2022-05-13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大学生医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急救的最根本目的是挽救生命。正确实施现场急救可为进一步的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因此急救知识的普及和掌握对于提高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现场急救是否及时、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l]。我国许多医学专家指出,向民众普及急救知识可以使危急重症的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把对生命的威胁减低到最低限度,因此,提高全民的急救知识势在必行[2]。

第一篇:大学生医学论文范文

大学生医学竞赛对培养医学人才的影响

摘要:文章对浙江省大学生医学竞赛进行研究,认为竞赛培养了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专业知识技能、心理素质、医学人文素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和院校合作,促进教学改革、改善实训条件以及医学院校间的交流。

关键词:大学生;医学竞赛;人才培养

自2010年起浙江省教育厅已连续三年主办了浙江省大学生医学竞赛。在这三届竞赛中,我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共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2012年第三届大学生医学竞赛的临床技能考核部分,我校临床医学专业的两支参赛队伍在全省本、专科学校的三十四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分别取得第一名和第四名的好成绩。现将我们对竞赛的体会总结如下。

一、医学竞赛实施办法

1.竞赛对象。浙江省高等学校普通全日制本、专科在校大学生。专科学校不超过两支参赛队伍,本科学校限报三支参赛队伍,每支参赛队伍由四名学生组成。

2.竞赛内容。第一部分:临床病例分析与处理,占总分的30%;第二部分:临床技能考核,占总分的50%;第三部分:综合答辩,占总分的20%。取得第一、二部分综合成绩前50%的参赛队伍进入第三部分比赛。本部分由必答题和抢答题两部分组成,必答题以临床问题为主,抢答题以辅助检查(心电图、化验单、胸片、四肢X线片)为主。

3.奖项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数量分别占参赛队伍总数的8%、15%、25%。

二、体会

1.竞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浙江省大学生医学竞赛进行的是团体赛,而非个人赛。竞赛的第一部分是临床病例分析与处理,采用闭卷方式,但同队成员之间可以相互讨论,共同完成一份答卷。竞赛的第二部分是临床技能考核,其中许多操作都需要两人或两人以上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如双人徒手心肺复苏、脊柱损伤的急救处理与转运,等等。队伍中的每位学生在专业知识技能上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这就要求学生在竞赛中要有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取长补短,增强整个团队的综合实力,也只有取得第一、二部分综合成绩前50%的参赛队伍才能进入第三部分比赛。

2.竞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专业知识技能。通过竞赛,学生对临床医学知识有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竞赛中的获奖同学在招聘时很受用人单位青睐,这促使其他学生也想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

3.竞赛培养了学生的心理稳定性和应变能力。在竞赛中,心理因素可以影响学生临床技能的发挥。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成功起关键作用[1]。有些学生平时技能操作非常熟练,但在比赛现场,可能是由于环境的改变,操作物与平时使用的不完全一样,使得学生比赛时紧张,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为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教师和学生都将每次训练视为比赛,进行计时,训练结束后再点评。此外,在平时训练中,老师经常设计一些意外情况,让学生做出分析与处理。通过以上训练,学生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有明显地提高,若正式比赛中碰到此类情况,他们就能应对自如了。在训练的最后阶段,我们还组织了两场模拟比赛,邀请相关校领导、医院临床专家和专业教师现场观摩并作评审,以便加强选手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4.竞赛推动人文关怀教育。现代医学模式已由过去的“以治疗为中心”转向“以病人为中心”,不仅要为病人提供治疗,还要与病人进行有效地沟通,给他们以关怀,满足病人心理、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需求[2,3]。浙江省大学生医学竞赛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在考核临床技能时还增加了对选手语言表达能力、行为举止等人文素质的考查。通过比赛显现了选手在进行临床技能操作时缺乏对病人的人文关怀,表现为埋头干活,简单地完成某项操作任务,不与病人交流,也不关心病人的反应;或者与病人沟通时只是机械地背诵某些台词,没有灵活、自然的表达;心肺复苏后部分选手不整理病人的衣服,以致暴露病人的身体。因此,教师应提高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在实践教学中将人文精神融入到操作的各个环节,在理论教学中传授人文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5.竞赛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目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薄弱环节是缺少对学生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认为医学是“死记硬背”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时,不是主动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把问题推给老师,好像解决问题是老师的职责,这说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是被动地接受现有的知识,而不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4]。竞赛的第一部分是临床病例分析与处理,要求学生根据病人的病史和辅助检查结果,对疾病进行诊断,并提出治疗方案。该题型就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临床医师必须具备的临床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式学习[5]。在教学活动中采用讨论法、病例教学法、实践锻炼法等多种方法,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竞赛加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和院校合作。临床医学专业的“双师型”教师是指既有教师职称,又有临床医师职称的专业教师[6]。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新的仪器设备和治疗方法不断涌现。医学竞赛的内容与临床工作密切相关,因此,我校要求临床医学系教师定期进入医院,参加临床实践,获得临床医师资格,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并将临床上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典型病例引入课堂,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目前,我校临床医学系有“双师型”教师17名,占教师总数的85%。此外,学校还聘请医院的临床专家参与教学方案的制定,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开展教学或带领学生实践操作,使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

7.竞赛促使教学改革和实训条件的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比较重视理论,轻视实践[7]。而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技能是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目前竞赛中临床技能考核占了总分的50%。为此,我们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加了临床技能教学的课时数,提高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临床技能实训室的环境和设备对实践教学的质量有重要的影响,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8]。因此,近几年来,我校加强临床实训基地建设,建立了外科、诊断学、内科、五官科等实训室,总面积为4842.93m2,拥有价值371万元的先进实验模型和仿真教具,如急救复苏模拟人、心肺听诊电子模型及综合模拟人等,让学生感受到生动、逼真的临床工作氛围。2011年,我校获得320万元中央财政支持的临床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基金,进一步加强临床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的临床技能培训提供良好的场所。

8.竞赛促进医学院校间的交流。竞赛已成为省内不同医学院校展示办学成果和交流经验的平台。通过竞赛,各个学校的指导教师看到了自己的成绩与不足,同时教师之间相互切磋教学方法和临床技能,加强合作,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竞赛培养了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专业知识技能、心理素质、医学人文素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和院校合作,促进教学改革、改善实训条件以及医学院校间的交流。

参考文献:

[1]刘美萍.参加护理技能比赛心得[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93-94.

[2]寇桂香,杨萍,张志钢,刑晓铃,李珊珊,康玉萍.从护理技能大赛结果回看与思考护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6):114-116.

[3]撒晓红.职业技能大赛对中职护理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意义[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12,22(2):74-77.

[4]潘正群,刘莉,郑萍.以“临床病案”为背景的护理操作技能比赛对护理实践教学的启示[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24):4110-4111.

[5]戴玉英,陈增良,沈清,高越明.护理专业构建以实践技能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94-96.

[6]关晓明,刘瑾,林杰.建设能力训练体系,打造专业特色品牌[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4):27-29.

[7]董淑雯,甄永强.分析比赛对培养高技能型口腔技工人才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1,24(5):1907-1908.

[8]慕琴玉.从护理技能操作大赛谈护理技能操作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2):63-64.

作者简介:韦思明(1971-),男,博士后,副教授,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医学教育及研究工作。

作者:韦思明 朱宁 蒋建平 戴玉英 朱佩琼

第二篇:非医学类专业大学生急救医学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急救的最根本目的是挽救生命。正确实施现场急救可为进一步的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因此急救知识的普及和掌握对于提高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现场急救是否及时、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l]。我国许多医学专家指出,向民众普及急救知识可以使危急重症的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把对生命的威胁减低到最低限度,因此,提高全民的急救知识势在必行[2]。大学生既是将来社会的重要成员,也是普及急救知识的主力军[3]。笔者根据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试论在高校非医学类专业大学生中普及急救知识与开设急救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就实施办法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推动急救知识在高校的普及方面作一点探索。

一 我国高校大学生急救知识普及教育工作的现状

就目前的情况看来,我国大学生急救知识还比较缺乏,大部分的大学生还不知道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根据2013年一项对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知识技能的现状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心肺复苏、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的技能掌握率均低于6%[4]。另一项调查表明,大学生不会心肺复苏等初级救生术者占80.0%,对溺水、电击、CO中毒等不会救护者占76.2%,对出血、骨折不会救护者占88.9%[5]。由此可见,在校大学生的急救知识与技能极度缺乏。但同时,学生们通过系统学习获得急救知识的机会十分贫乏。学生们只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讲座或者网络等宣传媒体对某些知识有简单了解,而没有系统、科学地学习和实践。但同时,学生们也表现了对获得急救知识的渴求。2006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在校大学生中,95.1%的学生对急救课程内容十分感兴趣; 98.5%的学生认为课堂上的操作训练十分必要,而且非常有效;85.5%的学生认为如能成为必修课、增加学时会更好;82.3%的学生认为在大学一年级学习院前急救知识,对大学的学习与生活会有所帮助[6]。在校大学生年轻好学,活动面广,易接受新生事物。一旦出现突发灾害或面对危重病人时,接受过急救培训的大学生即可成为积极施救的第一目击者。从跨时间角度考虑,率先向大学生普及急救知识,并试图通过他们,采取“滚雪球”的方式逐渐向社会推广,整个社会人群的急救知识普及率必将大幅升高。这对增强整个国民的健康素质,提高全体大学生的自救互救水平,具有积极的、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 开设急救医学课程的可行性及优越性

我校为一所以医学为主,医理工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高校。学校一向坚持质量立校,不断提升学科专业水平,在教学上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在急救医学教学中更是走在前列,急救技能已列入医类专业学生实习考核范围。同时,学校拥有完备的临床技能中心,3家附属医院和多家教学医院,为非医学类专业大学生急救医学课程教学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及师资配备。学校教务处还组织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较高教学水平的一线医务人员,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和多年的心得体会,精心编写了《公共急救医学知识》教材,配备了必要的教学模型、急救器材等。经过3年的教学,在教材逐渐完善、实验室建设陆续补充、教学经验不断丰富的过程中,获得了宝贵的教学实践经验,为我校在各个非医学类专业普及急救知识、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备了一定优势。

急救医学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大学生已经成年,在智力、体力方面具备了学习急救知识、掌握急救技术的能力。在我校各专业开设急救医学课,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其眼界,启发其思维,增强学生“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意识、“现场急救技能就是救命能力”的救命意识。在实践操作训练中,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动手能力,激发每个人无限的潜能,培养学生勇于助人的精神、乐于助人的品质、冷静坚毅的性格和临危不乱的应变能力。

学校教育中开设急救医学课程,对非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比较系统地学习基础医学知识、急救知识,进行严格规范的现场急救技术的训练,使我们培养的学生比之于接受过公益性短期培训的人而言,更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正确、有效的现场急救技术。

三 急救医学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

应该说我校非医学专业类学生急救医学课程的师资力量还是非常雄厚的。目前担任教学任务的讲师均为各附属医院及教学医院急诊医学科的一线临床医师,尤其是担任理论教学的均为高级职称的医师,多位急诊科主任亲自担任主讲。他们通过自己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实践经历,给学生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提高了教学效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笔者认为,我们的师资队伍建设仍存在一些不足,亟待提高。我们的许多讲师虽然在临床急诊医学专业方面具有较高的造诣,但很少与其他的学校教师进行过教学经验交流活动,多数没有接受过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培训,基本处于独立发展状态。要在我校各专业普及急救医识知识,提高急救医学课程教学质量,必然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就目前我校现状,可以从4个方面解决师资问题: 第一,抓好教研室建设,形成教学龙头。通过教研室来团结和领导全体成员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并在备课、讲课、辅导诸方面起到学科教学的核心与指导作用。第二,更新观念,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各位讲师应经常性地引进一些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材料,更新教学观念,与时俱进。第三,讲评结合。由教研室牵头,每学期组织听课、评课,对课程教学作出评估,可在听课、评课的基础上开展示范观摩教学活动,对表现突出者予以奖励。第四,开展教学检查,检查要认真仔细,提出问题,共同解决,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四 急救医学课程的教材建设

为了配合急救医学课程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学校组织3家附属医院具有丰富经验的急诊科专家编写了《公共急救医学知识》教材。此后又根据教学实践,统一编制了教学PPT。根据2010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学生们最想学习的急救医学知识依次为常见病急性发作的救治(占61.25%)、常见外伤止血骨折的外置(占53.75%)、心肺复苏术(占47.5%)、自然灾害自救(占37.5%)、其他急救医学知识(占7.5%),85.92%的同学希望学习实用强的急救医学知识、4.23%的同学希望了解一下就行,还有9.86%的同学希望学习专业强一些的急救医学知识[7]。这说明我们教材内容的设置基本上是符合学生需求的。作为非医学专业类的大学生,通过比较系统的基础医学知识的学习和充分的实践操作训练,能初步了解常见病症的急救处理、准确快速地实施现场心肺复苏、处理外伤急救等急救知识。通过4个章节的系统学习,利用模型和急救器材进行操作指导,学生能够增强急救意识,掌握急救知识,准确熟练地实施现场急救。但其中部分内容过于专业化,可进行适当调整。同时,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临床医学,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每时每刻都会有新的理论和新的技术产生。作为一本现场急救的教材,要时刻关注学科研究新的进展,时刻进行更新和补充。教材建设任重道远。

五 急救医学课程的实验室建设

目前我校的急救医学实验室主要利用临床技能中心开展实践教学。临床技能中心拥有多个教学场地,实验室设备包括: 心肺复苏训练模拟人7具,三角巾、止血带、绷带、夹板等教具若干。目前每班有来自各专业的约100名学生,现有场地基本可以进行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等内容的实际操作训练。但为了更好地普及急救医学知识,实验室建设应加大投入,心肺复苏模拟人达到8~10人一具,止血、包扎、固定达到4~6人一套。由于心肺复苏模拟人容易损坏,临床技能中心应加强对教具的及时维护。同时为了实际搬运等教学内容的教学,应进行医用担架、颈托等教具的添置。

大学生是最具活力和潜力的社会群体之一,能够较快地接受新知识,最适宜作为急救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对象。重视对大学生急救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在高校开设急救医学课程,是实施普及急救医学知识,推广现场急救医学技术,提高公众急救医学知识普及率的最佳途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我们学校在这条路上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我相信,通过努力,我们将在推动急救教育的探索上取得新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陈梦洁,张丽萍.大学生急救护理知识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 2010,10(30): 187-187.

[2]何琨,魏金星.大学生急救知识现况调查及培训效果[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 45(4): 661-663.

[3]GREEN AC, WALLINGFORD SC. Childhood exposure to ultraviolet radiation and harmful skin effects:Epidemiological evidence[J].Prog Biophys Mol Biol, 2011, 107(3) :349-355.

[4]楼婷,江智霞,李昌秀,等. 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知识技能的现状调查与思考[J].中国医学创新,2013, 10(2): 118-119.

[5]费国忠,钟厚德,姜庆五,等. 上海市“120”医疗呼救号码和急救知识抽样调查[J].中国急救医学,1997,17(4):51.

[6]邹圣强,许化溪,郑金旭,等. 综合性大学开设《院前急救医学》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9): 794.

[7]石越,孔庆滨,陈铁梅,等.东北某高校大学生院前急救能力调查与对策[J].航空航天医药,2010, 21(12): 2134-2135.

作者:赵峻峰 张婷

第三篇:医学人文视阈下的医学院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策略研究

[摘 要] 媒介素养已成为现代公民尤其是大学生必备的综合素养之一。受到专业背景、学习经历、生活经验、媒介素养教育缺失等因素的制约,医学院校大学生尚未接受系统而成熟的媒介素养,针对其所开展的媒介素养教育较为缺失。在对新媒体时代医学院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剖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医学院校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的实际情况,尝试从医学人文教育的角度针对性地提出医学院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策略。

[关 键 词] 医学人文;医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策略

进入“互联网+”时代,由“新新媒介”引领的新媒体时代正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媒介的使用和消费不仅影响大学生的知识生产、获取及日常消费方式,同时还在无形中塑造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乃至世界观。大学生群体涉世未深且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型,针对这一媒介使用活跃群体开展长期、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成为当务之急。由于学校定位、专业背景、课程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医学院校媒介素养教育较之于综合类、师范类、政法类等类别的高校还显得十分薄弱,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尚需提升。在医学人文教育中尝试性地融入媒介素养教育,使媒介素养课程成为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医学院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的提升。

一、医学院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面对日新月异各类新兴网络媒介和海量的媒介信息,大学生群体展现出亲切感强、接受程度高等特点。然而,由于大学生群体所固有的开放性、多元性、主观性、注重消费、防范意识差等特点,有计划地开展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引导大学生合理认识和使用媒介信息、提升综合素质,就显得十分必要。对于未来从事救死扶伤事业、守护人民健康的医者而言,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学会如何辨别媒体信息、利用各类媒介加强医患沟通、塑造良好的医生形象,尤为重要。

(一)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必然要求

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8年9月17日发布的《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4号),是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63号)之后,国家为加强医学人才培养所发布的又一项纲领性文件。这份指导我国医学人才培养、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将“全面加强德医双修的素质能力培养”作为培养大批卓越医学人才的首要内容,而“加强沟通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提升学生促进健康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信息管理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又成为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1]。从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来看,媒介素养教育着重培养的媒介认知能力、媒介使用能力,对媒介信息的选择、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利用媒介达到自我完善、参与社会发展的能力,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信息管理能力,而这反过来又可以涵养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继而引导他们注重终身学习,最终有利于解决临床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实现良性循环。

(二)媒介素养教育是深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63号)到《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4号),“医学教育改革”始终是我国在加强医学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途径,而“推动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开展‘医学+X’复合型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又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之一[2]。作为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媒介素养教育对于医学生岗位胜任力和职业素养的构建、医德医风的培育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而且与“大健康”背景下医学教育由“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促进健康为中心”转变的趋势不谋而合。无论是开展基于问题导向的小组讨论式教学(Problem-Basde Learning,簡称PBL)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还是发展智能医学、尝试“互联网+健康医疗”和“人工智能+健康医疗”,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常识和技能。因此,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是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夯实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高层次医学人才的必由之路。

二、医学院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

从性质上看,医学院校的媒介素养教育属于医学人文教育,而医学专业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使医学院校在人文教育方面较为薄弱。在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十分明确,即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医风端正,能够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医疗服务和开展医学科研工作的综合性人才。目前,我国医学院校的本科教育普遍实行4~5年的本科教育或7~8年的本硕连读教育,与其他类型的高校相比,医学院校的学业繁重,除了理论课程还包括各类实训课程,专业课开课门数多达30门甚至更多,这使学校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医学类课程上。以某市属应用型医学本科院校A校为例,该校15个本科专业涵盖医、护、药、技四大门类,门类设置基本齐全。临床医学专业(5年制)必修课共52门,总学时3299学时;口腔医学专业(5年制)必修课共56门,总学时3133学时,即使是4年制的护理学专业、药学专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必修课也在40~45门,课业压力十分艰巨。如此庞大的专业课程量,加之执业医师考试、医学水平测试的应试需要,使医学院校只能设置少量医学人文类课程,且均以公共基础课为主。以A校为例,该校的人文课程共13门,主要包括英语、军事理论、形势与政策、安全常识和思政课程。

由于大部分医学高校尚未形成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媒介素养教育通常被纳入安全常识、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中,作为预防网络诈骗、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合理规划职业生涯的重要能力。以A校为例,媒介素养教育主要有两种途径:首先,有关信息安全的内容被列为“安全常识”课程的一部分,从学分、学时分配上看,该课程仅为16学时(理论学时10学时、实践学时6学时,计1学分),其重要性远不如医学类必修课,甚至还不如英语、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边缘化的位置,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学习兴趣不高,上课目的主要是为了学分。其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医学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开展的重要途径,这一教育过程主要由輔导员、班主任、团委书记等学生思政工作者来完成。相关的教育活动主要集中在新生入学、学期初与学期末、实习前、毕业季以及相关纪念日,如“世界电信日”“全国反诈骗宣传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与常规的课程相比,该教育模式虽然具有长期性、阶段性的特点,但仍缺乏系统性。

三、医学院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提升策略

结合目前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仍然较为缺失、医学生媒介素养较为薄弱的现状,考虑到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和医学院校在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方面所面临的现实压力,尝试性地融入媒介素养教育,使媒介素养课程成为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提高医学人文教育在医学院校现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和教学质量,是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可行路径。具体言之,这一过程又可细化为以下两个层面的内容。

(一)明确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有针对性地改进当前医学人文教育的边缘化地位

“医学人文”(Medical Humanities)最早由美国医学家奥斯勒(William Osler)于1919年提出,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它是一个涵义丰富的概念,既可以指人文精神、人文关怀,又可以指人文学科、人文素质。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教育则是为了培养学生理解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从而使其具备基本的医学人文关怀能力所开设的课程,这类课程主要包括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医学社会学等。医学人文教育并不是医学和人文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尽可能地打破学科的界限,采用多学科的研究路径和分析方法,创造性地回应医疗服务和医学研究所关注的时代议题,并尝试在此过程中提出新的问题和关切。

长期以来,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水平和速度明显滞后于医学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空谈人文理论和理念而对实践操作重视度不够,与医学学科的融合度不高,导致学生较难从医学人文教育中吸取到“营养”,医学院校也往往将此类课程予以边缘化,将其列入选修课的行列,而且是可选可不选的课程。在大多数学生看来,选修课的地位远不及必修课,不愿投入较多精力,甚至出现了翘课、在课堂上温习专业课等。这使大多数学生无法全面了解课程本身对个人成长和专业发展的意义,“身边同学的推荐”“任课老师是否点名”等因素都能成为他们选课的理由,教学管理部门对选修课的管理也不如专业课、必修课规范,这又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在合力的作用下,医学人文课程陷入“选而不修”的尴尬境地。

在本研究中,近七成的医学生将“公共课的学习”列为在校期间接受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甚至要高于“学校统一组织学习(讲座、研讨会)”“辅导员日常教育”和“社团交流”等途径。从具体内容来看,这些课程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大学语文、心理健康、安全教育和思政课。然而,正是由于媒介素养教育归属于人文课程,后者若长期处于一种边缘化的地位,则不利于媒介素养教育的进一步开展。因此,顺应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逐步回归“人的医学”,提升医学人文教育在医学院校中的重要性,是医学院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前提。

(二)在现有的媒介素养教育模式下,根据学生成长周期系统地规划媒介素养教育的重点和内容

如果说改善医学人文教育在医学院校教学体系中的边缘化地位,提高医学人文教育与医学专业课程的结合度,鼓励医学院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中设置的医学人才综合素质需要开设医学人文课程,是改进医学院校媒介素养教育所处的大环境的话,那么变革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便是对媒介素养教育另一条路径的有益探索。在新生入学、学期初与学期末、实习前、毕业季以及相关纪念日开展媒介素养教育,重点主要集中在“抵御和防范有害信息”方面,即提升大学生媒体信息的辨别力。此类教育方式虽具有周期性、阶段性,但如果能与学生的成长周期相结合,按照学生所处的不同年级和不同年龄段所面临的心理状态进行系统规划,由浅入深对相关知识加以系统化。在本研究中,课题组通过对300余位学生的问卷调查也表明,近六成的学生认为学校目前的媒介素养教育属于“零散教育,缺乏系统性”,还有近四成的学生认为其“特色不鲜明,内容不集中”,而在“希望提高自我媒介素养的途径”这一问题上,有近六成以上的学生希望通过“学校开设相关课程(选修课或讲座)”这一形式来提升个人的媒介素养。显然,变革现有的媒介素养教育这一策略有助于解决当前医学院校媒介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能与医学生的整体期待相吻合。

与此同时,利用相关纪念日开设系列讲座,讲座既可以围绕保护国家信息安全、防诈骗、防个人隐私泄露等传统内容,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将知识点加以深化,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以保护个人隐私权为例,对于高年级学生可以考虑进一步介绍公民个人隐私权保护在新媒体时代所面临的新特点和新挑战、社交媒体“转发”功能与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无意识”的隐私披露之间的关联和困境等议题,甚至可以开展线上、线下的讨论。而课题组的问卷调查也从侧面反映了医学生利用媒介素养教育提升批判思维能力的迫切需求。在课题组开展的问卷调查中,在“知识结构”“观点思维”“人际交往”“人生价值观”几个选项中,医学生认为大众媒介对自我素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观点思维”和“人生价值观”方面,而在面对自我媒介素养缺失这一问题时,医学生则认为其个人的媒介素养缺失主要体现在“媒介评判意识和辨别意识”“媒介道德和法律意识”和“媒介使用技术”三个方面,其中“媒介评判意识和辨别意识”占比最高。因此,根据学生的年级情况深化知识点,是提升医学生媒介素养水平的又一途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Z].2018-09-17.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Z].2017-07-11.

[3]张大庆.医学人文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4]刘俊荣.人文视野中的医学[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

◎编辑 司 楠

作者:徐思凡 罗鑫 蔡颖雯 杨海丽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本科生会计论文范文下一篇:工程师评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