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信息技术教学

2022-09-12

当前, 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到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 信息时代也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 教学也开始摆脱传统的模式, 向高效、趣味性发展。可以说,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信息技术也已经应用于教育, 它使教学变得更活泼, 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要做到信息技术新课程的教学改革, 我认为,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有意识地创设情境, 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本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 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力, 培养学习兴趣。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 最大的动力;兴趣是通向学习乐园的领路者, 在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的心理特点,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不同的导语, 引发学生好奇心, 使之快速进入教材, 带着兴趣去学习。如发问式导语:你能把你的名字“写入”计算机里吗?你知道怎样用计算机画出美丽的图画吗?你能用计算机听歌曲吗?你能用计算机制作动画吗?这一系列的问题, 扣住了学生的心弦, 引发了他们的确好奇心, 接下来去讲新课, 学生的学习更主动, 并且容易接受。因此说情境教学, 能起到举一反三, 融汇贯通的目的。

2 设置问题, 自主学习

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依靠教师, 而实践操作却很大部分需要学生自行解决, 在教学中设置相关任务, 通过自主操作、集体讨论, 解决问题, 这是信息技术课教学常用的方法。跟其它学科相比, 软件的操作变化多端, 而且这些操作之间常常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所以如果仅仅单独的罗列这些基本操作会使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如果教师通过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来把这些操作串接起来讲解, 学生就容易接受和掌握, 在实际操作中碰到类似的问题就能自己去分析解决。例如在w o r d文档中的艺术字、剪贴画、自选图形教学中, 我首先把自己制作的几张贺卡放映给学生看, 再说:“同学们教师节快到了, 你们想不想把自己的作品送你的老师呢?这节课我们就去教大家怎样用w o r d制作一张漂亮的贺卡。”当我将自己的步骤介绍给同学们时, 他们都已经嚷着要自己做了。看到大家有这么高的热情时, 我紧接着道:“大家要尽量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不能套用我的。”同学们看到通过自主完成的作业就是自己的一件作品, 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和喜悦感, 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电脑的兴趣。这种方法更能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 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互动研究, 合作学习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 没有哪个学科在体现学生的差异方面有信息技术课明显。合作学习是实施主体发展性课堂教学的重要策略, 生生互动是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生生互动主要是指在小组内部、小组之间的学生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协调、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相互学习、相互发展。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参与中, 学会合作, 学会倾听, 学会分享, 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 达成学习的目标。如:学完了Front page的基本操作后, 我组织学生开展自己动手做班级别网页的活动, 同学们可以自由组合, 分成几个小组, 大家有明确的分工, 各负其责, 有负责策划的、有负责搜集资料的、有负责制作的等等。同时需要各小组成员“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充分发挥特长和爱好, 大胆创新才能设计制作出好的班级网面。各个小组在完成了各自的作品后还在局域网中共享。这样不仅共享了知识, 同时分享了快乐, 并在分享中体验了自身价值, 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4 强化实践、自主创新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的学科, 因此要加强学生的上机实践能力。为了提高上机实践课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教师必须设计好上机实践的任务。那么, 如何来设计上机实践的任务呢?任务不宜定的太死, 可根据具体的教学模块设计科学的任务。例如:在“Powerpoint”软件学习中, 为了引导学生设计出有各自特色的幻灯片, 我仔细观察学生作品中的创新闪光点, 即使很少, 也通过多媒体教学网, 演示给他们看, 并鼓励他们大胆去做。长期的实践过程使学生认识到了动手操作、手脑结合的重要性, 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大胆创新的能力。同时教师在上机实践中要科学引导, 因人而异地进行个别辅导。任务设计得好, 直接激发学生的上机实践热情与创作的激情,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并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得以开发与培养。另外, 要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创作电脑作品, 并适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测, 公开赞扬每位学生作品的优点与创新之处, 个别指出不足之处。鼓励学生互相学习, 培养协作精神。通过这样的上机实践, 必然使学生信息素养不断进步, 从而提高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

5 拓宽认知, 促进发展

《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纲要 (试行) 》明确指出,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更主要的是通过使用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为适应社会的学、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因此, 教师应在原有知识基础上, 充分利用所学工具软件, 进行教学。信息技术课本中所讲的知识面毕竟有限, 而实际应用却是不断发展的, 软件的开发及应用日新月异, 能否利用所学软件进行加工处理所需信息, 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体现, 如网页制作、杀毒、3 6 0安全卫士、图形图像的处理、影音播放等。教学中要加强工具软件教学, 如I E浏览器、Acdsee、Photoshop、Flash、3ds MAX, Mediaplay、金山毒霸、瑞星杀毒软件等, 教学中虽然不要求面面俱到, 但是要使学生掌握一两个常用软件, 这些工具软件的学习能巩固所学知识, 提高各种应用能力, 熟练操作。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 我们应当随时更新现有的技术水平, 紧跟计算机发展的步伐, 在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 以操作技能培养为主线,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使学生在实践中尝到成功的快乐, 这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所在。

摘要:在我国, 信息技术教育还处于发展和变革的初级阶段, 要求教师充分认识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 积极应用, 提高教学效率;指出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 要求教师科学而有效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以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最优化。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 信息技术应用与基础[M].方圆电子音像出版社.

[2]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 [Z].

[3] 教育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Z].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下一篇:墩柱模块化施工关键技术与实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