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区建设规划

2022-07-16

第一篇:和谐社区建设规划

以党的建设引领和谐社区建设

---关于滑县产业集聚区锦和新城社区开展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滑县产业集聚区锦和新城社区紧密结合新的历史条件下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的实际,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着力构建新型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探索和积累了一些经验。为全面总结锦和新城社区以党的建设引领、推动和谐社区建设的经验,由省委政研室组成的调研组对锦和新城社区开展党建工作进行了调研。

一、锦和新城社区的发展现状

(一)社区的基本情况。由省委书记卢展工命名的新型农村社区——锦和新城,已成为我省目前规模较大的省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该社区共整合33个行政村,可容纳4万多人居住。一期工程整合18个行政村, 4737户,1.9万人,目前,已有2940户居民搬入新城,占一期搬迁总户数的62.06%,其中原暴庄、睢庄实现了全部搬迁,其余居民预计今年底前可实现全部入住;二期工程整合15个行政村、5206户、2.4万人,将在两年内完成。社区设1个党总支,于今年4月17日挂牌成立,下辖6个党支部,党员826人。

(二)党组织设置模式。锦和新城采取城市社区化管理

1 模式:1.成立社区党总支;由集聚区党工委选派党总支书记,原各村党支部书记任委员。2.党总支以小区为单位下设6个党支部,每个党支部设4个党小组,党支部下设片区党小组、楼宇党小组、商业网点党小组和行业协会党小组等;其中6个小区党支部按照独院划片、楼房分设的办法,根据党员住所分布情况设立若干个党小组。同时,完善妇联、计生、志愿者、红白理事会等群团及民间自治组织,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日常管理实行居民自治办法。

二、锦和新城社区开展党建工作的主要做法

总结锦和新城新型农村社区党建工作,可以简要归纳为“1345”。

(一)建好一个阵地,搭建服务平台

社区党建阵地建设是党组织开展工作、服务群众的有效平台和载体,是社区党员参加组织活动、履行党员权利义务的集聚地。锦和新城社区把阵地建设作为新型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的首要环节,先后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建成了锦和新城社区服务中心,为社区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奠定了基础。锦和新城社区服务中心面积达到1800多平方米,设立了“党建办公室、总支办公室、党员活动室、党员电化教育室、图书室、党员志愿服务队工作室、党员群众谈心室、党员爱心超市、党员管理服务站”的“七室一市一站”建设,全面实行“敞开式办公、一站式服务”。社区服务中心还设立了党建宣传橱窗、社区宣传大型喷绘图等,展示党建工作活力和居民良好

2 精神面貌,增强了党群共建合力,提升了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党在社区工作的影响力。

(二)健全三级网络,夯实组织基础

社区组织建设是社区各项建设的基础,是实现社区居民自治的重要载体。针对锦和新城社区由多个村庄整合而成,涉及人口、党员、村党组织都比较多的情况,锦和新城社区成立了三级组织网络,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和组织管理。一是建立党总支。升级社区党组织设置,成立了锦和新城社区党总支,在产业集聚区党工委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其在社区服务与建设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总支书记由产业集聚区领导班子成员担任。二是成立党支部。打破原有村党支部设置,以居民居住片区为单位,建立6个社区党支部,重新划分、调整了党员归属。党支部书记由原村党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干部或其他符合条件的优秀人员担任,并把一批年富力强、有管理经验、热心社区服务、广大群众公认的同志充实进社区管理队伍。党支部在社区党总支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组织、落实社区党建工作的各项任务措施。三是设立党小组。根据社区党员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党总支建立了24个不同类型的党小组,进一步健全了“片区党小组”、“楼宇党小组”、“商业网点党小组”等地缘型组织管理体系;依托不同党员群体的功能和特点,形成了“再就业培训党小组”、“文体活动党小组”、“治安党小组”等功能型组织管理体系,实现了社区党员网格化管理,消除了社区党建的“空白点”,使党的力量覆盖到社区每个角落。

(三)探索“四联共议”,促进民主决策

新型农村社区涉及人口多、党员多,遗留问题也相应较多,必须建立民主科学的决策议事办法,才能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因此,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锦和新城社区以“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为蓝本(四议两公开:村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在锦和新城社区试行了“四联共议”决策机制,即:“党支部联提,党工委、党总支联审,党总支、支委、居委联席会联议,党员代表、居民代表联定”。党工委安排部署的中心工作、编制社区规划、处置集体资产、发放救济款物等重要事项,均通过“四联共议”决策。相比“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该决策办法更适用于社区,特别是多村合并新成立社区,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扩大了提议范围。多个党支部“联提”既保证了提议事项来自基层、体现群众意愿,又最大化地体现了大多数支部的意见与建议,确保了提议事项的群众性、针对性。二是提升了审议层次。产业集聚区党工委、社区党总支“联审”,使提议事项更趋规范性、合理性,更加符合社区的实际情况和上级精神要求。三是健全了商议制度。建立了由社区党总支牵头,社区总支、支委、居委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通过“联议”使提议事项更具科学性、操作性,为议案顺利通过决议奠定了基础。四是充实了决议主体。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共同“联定”,明确了党员和群众在决策中的主体地位,使民主决策更具代表性和广泛性。

(四)完善五项机制,确保工作实效

4 制度建设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建工作的重要保证。在新型农村社区试点建设中,锦和新城社区坚持把制度建设贯穿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着力推进党建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确保各项工作取得良好实效。

一是建立共驻共建的社区协调机制。社区党总支成立了社区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制定下发《关于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内单位党组织共驻共建工作的意见》,积极协调单位党组织参与配合、支持社区工作,使社区与辖区单位党组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高了社区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效益,达到了共驻共建的目的。

二是建立“双向”联系的党员管理机制。凡在社区居住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共产党员,除接受所在单位党组织的教育监督管理外,还要接受社区党组织“八小时以外”的监督管理,形成了对社区党员的双重管理,使党员时刻置于党组织的监督管理之下。

三是建立全方位的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在社区成立服务站,各支部成立服务点,实行站点服务;划分了党员责任区,明确了“倾听呼声、帮贫助困、志愿服务、示范带动”“十六字”职责,结合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对党员实行“一岗双责”;建立了社区、支部和个人“三位一体”的社会帮扶体系,广泛开展帮困助贫送温暖活动,对辖区居民给予物质救助和精神慰藉;社区组建了“党员义工”、“帮扶孤寡残疾”、“调解民事纠纷”、“就业培训”和“共建绿色环保”五支党员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开展经常性服务活动。今年以来,已开展服务活动

5 150多人次,解决各种问题30多个,开展就业培训2000余人次。

四是建立互帮互助的党员教育机制。在加强日常培训教育的同时,创新社区党员教育载体,制定实施了“社区党员中心户”联动教育制度。要求每个社区党员中心户联系7—10名社区居民党员和1—2名社区流动党员,经常性的组织集中学习、开展学习竞赛。定期组织外出创业党员回乡座谈发言,介绍异地党组织的先进经验和创新工作,开阔居民党员的工作思路。目前,社区已设立了11户社区党员中心户,共联系社区居民党员110名,联系流动党员27名。

五是建立奖优罚劣的考核激励机制。我们结合三级联创,把党建工作作为考核社区领导班子的重要内容,实行目标管理。以荣誉表彰为主,经济奖励为辅,激励社区干部干事创业;每半年评选一次社区“十大明星党员”,发挥其典型示范引导、辐射带动效应,切实增强党员创先争优活力;深入开展以“支委述职、无职党员述岗,党员、村(居)民代表评议支委、评议党员”为主要内容的“双述双评”活动,对不称职的支委或不合格的党员给予组织处理,起到了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

三、锦和新城社区开展党建工作的几点启示

锦和新城社区以党的建设引领、推动和谐社区建设的成功探索与实践,对新形势下加强对新形势下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党的建设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只有创新党建工作格局,社区党组织才能在和谐

6 社区建设中充分发挥引领主导作用。锦和新城社区在实践中构建了社区党建工作的新格局,社区党总支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组织配置,决策大事、服务协调、指导自治的工作方式,形成了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巩固了党在基层的政治核心地位;通过党小组建在楼宇、商业网点、片区等地缘型组织管理,分类管理党员,改进基层党组织设置,打牢了党在基层的组织基础;通过功能齐全、优质高效的服务,发挥了党在基层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通过理论武装、领导示范、创新载体,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了党在基层的凝聚力和影响力。这一党建工作格局使党的核心领导作用在城市建设发展、管理体制改革、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和谐社区建设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只有把服务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情系居民群众,社区党组织才能在和谐社区建设中充分发挥凝聚吸引作用。社区是居民群众居住、生活、工作的地方,社区党组织与居民群众最接近,联系最直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靠社区党组织贯彻落实,党的形象要靠社区党组织的实际行动来体现。在新型农村社区工作中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社区党组织必须从忠实代表居民群众利益的高度去开拓和优化社区服务,为居民群众排忧解难。锦和新城党总支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服务群众作为党的建设的工作目标,通过创建完善的

7 社区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不同层次居民对社区管理、居住环境、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方面提出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让群众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从而密切了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提升了党在社区群众中的形象。社区党建工作必须立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改进工作方式,增强服务的多样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只有这样,社区党组织才能在和谐社区建设中增强凝聚力、吸引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只有把握社区党员队伍的新变化,改革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党员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示范导向作用。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各种类型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以及民间社会团体在社区内蓬勃发展;进入社区的离退休人员中的党员、外来党员不断增加,还有大量居住在社区的党员,他们的社会生活时间主要在社区。这就要求社区党员教育管理从单一的领导向协调、指导、服务转变,从过去的以条为主、条块分割向条块结合转变。锦和新城社区党建工作正是适应党员队伍的新变化和社区新特点,在党员教育管理和工作方式方法上探索创新,确立了凡是在社区工作、生活的党员都要纳入社区党组织教育管理范围的工作思路;健全了以片区为基础,以社区各单位为依托、横向到边、纵

8 向到底,全员覆盖的党组织网络;推行了以“楼宇党小组”社区服务为载体,党员活动室为阵地,以及寓党员教育管理于社区建设、精神文明创建、基层民主建设之中的工作方式,从而较好发挥了党员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二篇:和谐社区建设讲话

在全区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全面提升和谐社区建设水平,在全市X个旗县区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的示范带头和引领作用。对于这次会议,区委高度重视,区委常委会专门听取了相关工作汇报,并作了明确的安排和部署。刚才,XXX同志传达了XXX省、XXX市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会议精神,XXX作了关于和谐社区建设的工作报告,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结合实际加以贯彻落实。会议还表彰了在全区和谐社区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下面,我就和谐社区建设讲几点意见。

一、切实增强做好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年来,X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系列要求和部署,在深入实施“三带三区”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以“三个1000万”工程和好事实事等民生工程为着力点,不断加大推进社区建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工作力度,组织领导有了新加强、组织结构有了新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干部待遇水平有了新提高、服务功能有了新增强,和谐社区建设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荣获了2009年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区荣誉称号。

-1-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要求相比,与兄弟旗县区及先进地区相比,我区社区建设工作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整体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比如,一些部门和同志对社区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态度不够认真;社区工作体制和机制还不够健全,还没有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社区建设的合力;公共资源整合程度不高,部分社区基础设施尚不完善,办公用房、活动场所尚未解决,配套设施建设还相对滞后;部分社区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社区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还不够高,服务网络还不够健全等等。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切实增强和谐社区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推动社区建设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更广领域发展。

二、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和谐社区建设进程

和谐社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围绕中心、统筹安排、突出重点、打造特色、全面推进,扎扎实实做好各方面工作,开创和谐社区建设新局面。

(一)科学规划、狠抓基础。社区建设要着眼现实,立足长远。按照“先进引路、全面展开”的要求,从实际出发,树立各具特色的典型,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继续加大“三个1000万”工程实施力度,努力完善各级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基础。着力改善文化服务站、卫生服务站等文体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在现有的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和街道司法所的基础上,改扩建街镇社区服务中心,将各项公共服务职能集中到街镇社区服务中心,

逐步构建三级社区服务中心分工协作、覆盖社区全体居民的社区服务网络。大力改善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设施和环境条件,解决社区内道路、垃圾、污水、供热供水、供电供气、节能环保等实际问题,力争在较短时间内社区建设总体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加强党建、狠抓核心。社区党组织是社区工作的领导核心。加强社区党的建设,是我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社区建设和管理落到实处的有力保证。按照“一社区一支部”的要求,建立健全党组织活动载体、活动制度、活动体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动员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大力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支持和保证社区居委会依法履行职责,组织和动员广大党员和居民群众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加强对退休人员、流动人口、失业人员、人户分离党员的管理,充分发挥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带头作用。积极做好社区党员发展工作,不断扩大党的基层组织和队伍。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加强对嘎查村“两委”班子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增强政治觉悟、提高政治意识,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执行力,以干事创业、狠抓落实的精神,全面加快“村改居”工作进程。

(三)拓展服务、狠抓龙头。服务群众是社区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本着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为目标,努力实现社区服务的社会化、网络化、产业化,真正做到“民呼我应、民需我帮”,重点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在拓展服务内

容上下功夫。以开展“六进社区”为载体,以拥军优属、扶贫济困、扶弱助残、便民利民、医疗保健等为重点,开展系列服务项目,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二是要在扩大服务主体上下功夫。整合社区服务资源,创新社区服务方式,建立社区养老托老、幼儿助学等服务机制,广泛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不断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系。三是要在突出服务重点对象上下功夫。从社区居民迫切要求解决和关注的特殊群体的救助服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及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等问题入手,急居民所急,想居民所想,注重实效,使居民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真正享受到社区服务带来的便利。

(四)保障民主、狠抓关键。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社区建设的灵魂,实现社区居民自治是社区建设的方向。要进一步完善居民自治组织,积极推进基层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保证居民群众当家作主。要建立和完善嘎查村、社区居(农)民代表大会、社区居(村)委会等自治组织,规范民主自治工作程序,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实施政务公开、财务公开和重大事项公开,保障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内重大事务的管理、决策和监督的权利。建立相关制度,完善有关政策,动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居民自治,开辟民主渠道,让社区居民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和谐社区建设取得实效

加强社区建设是一项制度创新、城镇工作格局全面改革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难度大,责任重。各街镇党(工)委要高度重视,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在全区形成狠抓落实的强大合力。

一要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切实加强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努力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社区所在地各方面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扎实有效地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各街镇要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和任务,建立目标责任制,加强督促检查,及时总结社区建设的经验。同时,要建立领导干部、有关部门定点联系社区制度。各级领导干部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深入社区、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虚心听取居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切实解决社区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做到思想上重视、组织上保障、工作上落实,做到常抓不懈,常抓常新。

二要协调一致,密切配合。社区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各相关部门要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全区一盘棋的要求,分工协作,互相配合,切实转变职能,实行重心下移,加快法律服务、科教文体、社会保障、卫生保健、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社区环境整治等社会性工作向社区延伸,不断丰富社区建设内容。进一步加大和谐社区建设投入力度,继续实施好“XXXXX”等民生工程。区人大、政协和各民主党派也要做好相应的监督协调工作,为社区建设献计出力。区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把各个方面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形成齐抓共建的合力。要积极引导和发动广大群众共同建设社区,充分发挥社区建设的整体效能。社区范围内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各界要按照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原则,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对社区建设给予大力支持,形成军民共建、警民共建、校街共建、厂街共建的良好局面。

三要抓好队伍,提高素质。全面加强社会工作者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社工”队伍。改革社区干部选任制度,培养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的社区干部队伍。继续采取招聘大专院校毕业生、民主选举、下派干部、竞争上岗等办法,选聘社区干部,尤其要把那些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较高、工作能力较强、热爱社区工作的年轻干部选聘到社区领导岗位上来。优化社区干部队伍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加强社区工作人员岗位实践和工作培训,逐步实行社区工作人员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更好地适应社区管理服务工作需要。

同志们,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我们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切实把和谐社区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组织上充分保障,措施上切实可行,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和谐家园,为深入实施“XXX”发展战略,全力构建XXX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和谐城管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社区是城市社会的最基本单元,和谐社区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构建和谐社区是创建和谐社会和文明城市的基石。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和今后社区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区,应是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社区。就“环境优美”来讲,是一项系统而庞大的工程,涉及到规划、市政、园林、建设、房产、市容等各个部门,就街道职能而讲,在现有范围之内只能就市容管理(行政执法)服务社区、管理社区。从公共管理角度看,社区是城市管理的“神经末梢”。 切实把城市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居民社区,是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途径,也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必然要求。

创建和谐社区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城市管理方式在社区延伸的变革过程。和谐社区的管理模式,应该是在政府的控制和引导下,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的一种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主要目标在于增强城市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和高效原则,从而使各系统之间分工合作、相互协调,以保持社区长期、健康和持续发展。这些目标正是和谐社区的内涵和关键所在,因此,构建和谐社区,对于城市管理职能定位、城市管理的资金筹措、城市管理的政策定向、城市管理观念的变革、城市管理机制的创新问题1 以及城市管理与市民参与等问题,有重大的改善和促进作用。

我们南京市鼓楼区华侨路街道地处南京市最繁华的新街口商业中心,面积3.68平方公里,下设7个社区居委会,人口约10万人。街道辖区特点一是景观路、主干道多,同时因处在老城区,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多,管理压力大。街道紧紧围绕和谐社区建设的总体要求,特别是在和谐社区创建工程中,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加强老旧小区出新后的自治管理,强化小区院落保洁卫生,在和谐城管促进和谐社区建设中探索出一定的经验。

一、和谐城管在构建和谐社区中的政策导向

1、改变城市管理行政化倾向。加强社区建设必须坚持社区居委会的自治性质,改变城市管理工作中的行政化倾向。因此,各级城市管理部门(包括街道办事处)在行使城市管理职能过程中,应该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自身行为,增强服务意识。要依法尊重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自治地位和社区居民的意愿,依法保障社区的自治权和对国家行政机关贯彻执行法律法规的监督权。要支持社区的工作,支持社区居民委员会履行其工作职责,努力为社区建设创造条件,提供服务,不断增强社区内在活力。城管部门作为职能部门,要积极配合社区搞好社区环境治理,科学指导社区建设,努力在健全社区运行机制,强化社区功能,发挥社区作2 用等方面提出有益的指导意见。街道办事处更应在做好辖区卫生工作过程中,指导社区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引导社区通过自治管理社区。

2、坚持依法行使管理权。构建和谐社区,创建和谐城市,必须遵循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社区建设走上法制化轨道。要把社区建设纳入城市管理工作的总体规划,在制定和谐社区评判标准中,细化城市管理的的具体规范性、可操作性项目,保障社区建设的顺利进行, 为构建和谐社区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和良好的操作平台。城市管理部门应加强与属地街办的业务联系,建立起联动机制,在城市管理职能方面形成良性互动,构建城管一体化格局。

3、加大和谐构建的资金支持。目前的社区建设基本上属于政府主导型建设模式,政府资金投入力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社区建设的进程。因此,为构建和谐社区,为创建和谐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政府必须加大对社区建设的资金投入。一方面要继续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社区建设专项资金,用于社区的日常环境治理等,并列入财政预算,其额度随经济增长同步提高。 另一方面,切实保障城管部门的日常工作经费,确保各项管理工作扎实到位。

二、和谐城管在和谐社区构建中的途径

1、推进社区自治。民主是社区建设的灵魂,自治是社3 区建设的方向。城管部门应坚持政社分开的原则、把社区环境治理工作的主导权放在社区方面。从实现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目标出发,理清政府和社区的职责。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剥离那些原本属于非政府的社会组织应具备的社会职能,把城管部门作为社区环境治理工作中的组织规划者、裁判者和执法者的行政管理角色。扩大社区民主,实行居民自治,保证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社区内的环境治理和决策,充分保障居民对社区建设行使的管理权、参与权、监督权、知情权,使社区居民委员会由政府的“腿”逐步成为居民的“头”,使居民真正成为社区自治的主体,成为社区的主人。

去年南京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在全市掀起了创建热潮,社区环境卫生工作是其中最为基础的一项。华侨路街道在加强社区环境整治力度的同时,积极引导各社区在有条件的小区实行居民自治,实现自治管理。我街道在4个社区的5个小区实行了自治管理,通过召开居民自治会议,确定自治章程,由小区自管会自治管理小区。首先由自管会确定每户每月缴费数额,然后在本小区居民中安排门卫,并落实卫生责任制。街道作为奖励,资助部分费用给其建立公共自行车棚。通过这种形式的小区自治,既解决了卫生问题,小区居民关心的安全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2、创新体制机制。要创新体制机制,切实实行执法重4 心下移,推进城管综合执法的构建模式,更好开展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实施城市管理联合执法工作片区管理制。

我们街道的模式是建立分片包干制,按地理位置将7社区分成10个片,成立相应的联合执法工作站,执法工作站由城管执法队员、城管协管员、社区主任、社区卫生干事、社区保洁员组成,工作站点所在的社区居委会主任担任片长。定期由片长召集相关人员互动办公,社区民警每次必须列席会议,一般性的问题现场解决,难度较大的统一由城管局与街道办事处协调各职能部门解决,由片长跟踪落实问题解决情况。片区工作站使社区互动参与,简化了工作程序,减少了管理层次,变垂直管理为扁平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3、多种模式加强环境管理。一是创导式管理,为有效提升社区环境管理品位,城管部门要加强对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分批次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业务指导;二是前期介入式管理,组织对辖区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培训,介入式明确要求、规范管理,力求环境管理水平上台阶;三是堵疏结合式管理,“堵”即联合驻街工商、城管、城警等各单位进行联合整治,“疏”即疏导式帮扶,切实帮助社区弱势人群解决实际困难,以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四是投入人力、物力,因地制宜、实事求事抓好长效管理。

4、加大设施投入。 一是多方筹集资金,改扩建道路。全面推进小街小巷改造工程,协调开发商、物业公司,对居5 民小区卫生、休闲设施进行合理布局和兴建,对老城区居民区进行综合改造。二是修建景点式小区绿化,形成社区绿化品位;三是限时尽力、想方设法牵头组织多部门协作,解决小区居民生活中的不便,重点帮助弱势群体解决生活保障问题,集体处理小区养狗、噪音扰民、破墙开店等难点。

去年文明城市创建期间,街道广泛征求社区群众意见,共发放社区居民意见征求表2万余份,主要集中反映在小区环境、配套设施、安全问题等与居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一些问题。街道从中筛选了“为民服务10件实事”,拿出建设资金50余万,集中解决了这些长期困扰社区的疑难杂症,受到社区居民的广泛赞誉。今年,街道又列出了“为民服务10件实事”,其中大部分已建设解决完毕。通过街道的逐年投入,社区面貌得到很打改变,社区群众的凝集力日益增强。

5、加强违章建筑管理。很多老社区由于没有及时阻止居民违章搭建的行为,使社区的违章搭建泛滥成灾,造成社区环境乱七八糟,居民怨声载道苦不堪言。新社区,尤其是新城区的居民社区基础设施条件好,环境优雅。如果管理不当尤其是违章搭建不及时处理,不出几年老社区的处境将会在新社区当中重蹈覆辙。因此要在新社区目前违章现象刚刚萌发时期一定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违章的管理,采取行政执法手段强行拆除和行政处罚,确保社区整洁和优美,推进和谐社区构筑。

6

6、增强服务理念。城市执法管理直接与社会底层群众面对面接触,其中部分居民为弱势群体,执法不是简单地解决表面问题,而要尽可能设身处地为执法相对人解决生计问题。如:为合适条件的人进入低保,帮助有条件者安排工作,充分吸收部分有劳动能力的人从事社区公益岗位等。努力将执法管理与亲情服务融为一体,让居民群众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开始刚刚起步,建设城市和谐社区是其中的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付出不懈的长期努力。当前应着重加快推进城市和谐社区建设及其运行机制的重建与再造,保障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的有序进行。我街道正在努力争创“南京市和谐社区示范街道”,通过这两年的和谐城管促进和谐社区建设的尝试,我街道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下面的工作中,我街道将紧扣和谐社区创建的主题,在和谐社区创建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7

第四篇:和谐社区建设自查报告

今年以来,我社区按照街道创建和谐社区活动的总体要求,以“和谐社区”建设为突破口,围绕大局,全面推进社区各项工作,使我社区各社区的“和谐社区”创建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社区党的建设 (一) 和谐社区建设

在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中,我社区严格街道党委的要求,制定实施方案,成立相关机构。领导机构的健全,为开展创建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通过学习,使全体党员明确了创建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创建活动的方法步骤,掌握创建活动的有关要求,为开展创建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创建“和谐社区”,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把完善制度作为切入点,在创建中促进党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紧紧抓住中心组学习这一关键环节,通过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学习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努力打造“学习型党组织”。目前,党员干部初步形成了“带头学、带头写、带头干”的学习氛围,党员干部对待学习态度积极,带动了广大党员的业务知识和理论学习,全社区上下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是把执政能力建设作为落脚点,在创建中提高党员干部统揽全局的能力,领导干部注意把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结合起来,总结经验,勤沟通、多交流,根据社区的实际,提出制作民情服务卡,来畅通居民利益诉求表达渠道。 (二) 思想建设 我社区加强思想建设,为“和谐社区”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在学习贯彻党的先进理论的同时,在辖区内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从“6.25讲话”到“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到“省市区党代会精神”再到“十七大”。社区全体党员通过各种方法,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研究,看报告,写笔记,谈心得,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努力提高理论素养。同时社区还通过宣传日、文体活动、党员大会等形式开展了深入的宣传,使广大居民群众紧跟党的步伐,关心社区建设,充实自己的生活。

(三) 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为“和谐社区”建设提供了坚强的保障。建立了民主评议制度,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保证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权利;建立了理论学习制度,提高工作人员服务群众的本领。在社区建立邻里诚信公约,实行了党务、居务公开,使工作进一步透明化。

(四) 社区党组各项创建情况

今年,根据区委目标责任书和区委组织部的要求,我社区确定前街社区争创“市级示范社区”;北街、后街社区争创“市级标准化社区”;前街社区、后街社区创建“三联三建”示范社区;中街社区、清水街社区争创“五好”社区党支部。

二、和谐居住环境建设 (一) 志愿者队伍建设

为了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做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经基础性工作,共建和谐社区,我社区按照区创建和谐社区的要求,成立了志愿者队伍,为社区居民服务。

(二) 社区环境 建设和谐社区,社区环境也是十分重要的。社区通过黑板报、入户、发放市民素质教育读本等形式,调动居民群众参与和谐创建的积极性,使爱护环境卫生转变为居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社区境界队伍还集中清理了卫生死角和垃圾池。

(三)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我社区和各社区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作用,以社区为平台,家庭为基础,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宣传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等文明规范有效的提高了辖区居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团委组织各社区团支部进行各种活动,加强了未成年人的教育。

三、治安环境 (一) 治安环境

安定祥和的治安环境是“和谐社区”的基本条件,今年以来,我社区治安状况良好,帮教工作到位,规章制度健全,目标责任明确。互谅互让精神已蔚然成风,和谐氛围浓厚,居民群众满意,治安状况良好。

(二) 矛盾调处

社区按照要求进一步细化矛盾调处机制,经常性的卡站法治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增强法制观念和安全防范意识。

(三) 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引领居民健康的文化生活。 各社区以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引导辖区居民正确对待健身活动,促使他们参加健康的文团组织,有效的杜绝了非法人员假借健身、练功之名迷惑居民群众,骗取钱财。社区工作人员闲暇时间开展电脑知识培训,不但能教育辖区青少年科学使用电脑,防止迷恋网络而造成伤害,而且能通过培训提高部分失业人员的劳动技能。 (四) 社区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建设“和谐社区”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年初各社区于辖区单位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食品药品安全、动物防疫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社区在街道的统一指导下,由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保证无食药安全事故和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确保了辖区居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四、社区服务 (一) 社区建设特色

全面考虑社区居民的真正需要,真正照顾到社区老年人、青少年、留守儿童的生活,是我社区建设文明社区的重要特色

(二) 提高服务质量,落实惠民政策

建设便民利民的服务型社区是“和谐社区”建设的必然要求,今年以来,我社区积极推广“一站式办公”,服务大厅工作人员业务水平过硬。社区卫生服务站点也在逐步完善。

(三)为民办实事

我社区各社区一直遵循“民思我想,民困我帮,民需我做,民求我应”的工作理念。通过一系列举措加强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充分的调动了居民群众参与“和协建设”的热情。

五、存在的问题

通过自查我们发现,虽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改进和提升的空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辖区居民的参与率还有待提高,部分居民的参与积极性不高,这需要我们的工作人员继续探索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扎实推进创建工作。 (二) 资金缺乏,有些好的想法不能付诸行动,有些活动无力举办,一定程度影响了和协创建工作的开展。

第五篇:和谐社区建设情况汇报

晋城市城区民政局 关于和谐社区建设的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区和谐社区建设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直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取得了重大成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领导重视抓和谐;二是部门配合促和谐;三是拓展服务创和谐;四是打好基础为和谐;五是居民自治求和谐;六是抓好队伍搞和谐。可以说,通过这六个方面的工作,使我区涌现出一批和谐社区。我区现有社区居委会78个,其中涉农社区50个,非农社区17个,企业社区11个。创建国家级和谐社区1个,市级以上和谐社区21个,市级以上和谐社区占社区总数的30%。80%的社区达到了区和谐社区标准。

一是领导重视抓和谐。为了加强对和谐社区建设的领导,区里成立了由区政府区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有关单位为成员的领导组。各镇(办)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围绕“新文化、新环境、新生活、新风尚”四新总目标,打造四个中心:“矛盾调处中心、爱心救助中心、卫生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构造六大网络:“劳动就业网络、公共环境网络、平安建设网络、社会保障网络、公共卫生网络、公共文化网络”。的总体思路。围绕区委、区政府这个主要目标,主要领导亲自过问,亲自抓落实,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各镇办将和谐社区建设定为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抓落实,促进了和谐建设的开展。

二是部门配合促和谐。和谐社区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区直各有关单位按照自身职责,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形成了创建和谐社区的整体合力。区民政局全面负责全区和谐社区建设的整体规划,综合协调,监督检查,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的开展。

三是拓展服务创和谐。服务群众,造福居民是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积极推进以就业、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治安、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化、教育、体育、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政府公共服务覆盖到社区。妥善解决了社区居民群众就业、就学、就医、生活困难等方面的问题,有效促进了社区和谐。二是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全区共有注册社区志愿者5000多名。三是鼓励各类组织和个人举办社区服务业,构筑方便,就近,舒适的生活服务圈。四是繁荣社区文化,用先进文化占领社区阵地。

2 四是抓好基础为和谐。为了给社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社区服务,我区加大了对社区办公服务场所的支持力度。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70%的社区建起了集办公、服务、活动用房于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设立“一门式”服务大厅。社区内有健身活动中心、医疗卫生服务所,文化活动广场、图书室、棋牌室等服务设施。其中办公服务场所达到500平米的以上的有15个,200平米以上的有28个,100平米以上的有10个。

五是居民自治求和谐。我区健全了由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居民自治机制,开展了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居民自治实践活动。首先是健全了居民自治网络。居民委员会下设了居民小组,居民小组又分设了楼长、片长等,将居民自治的触角延伸到居民户,做到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其次是健全居民代表会议制度。实行了民主决策,所有涉及居民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比如:城乡低保、社会救助,医疗保险等都进行了民主决策。其次是健全了民主监督制度。各社区推选产生了民主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进行民主监督,并将社区事务向居民群众公开,还了干部一个清白,给了群众一个明白,促进了社区的和谐稳定。

六是抓好队伍搞和谐。和谐社区建设需要一支稳定的高 3 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才能将党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指导组织居民开展社区建设活动。一是严格社区工作者入口关。 所有社区工作者经考试、考核录用。二是强化对社区工作者的培训。定期组织培训社区工作者。每年最少两次,提高了社区工作者的整体素质。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师考试。现有中级职称的1人,初级职称的36人。三是加大社区干部的考核力度。将社区干部的生活补贴分为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部分。年终考核不合格,不发给绩效工资。 通过以上六方面的工作,使我区和谐社区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也还存在经费短缺,基层设施薄弱,共驻共建机制还没有形成等方面的问题。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 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2010‟27号文件《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及民政部„2009‟165号《关于进一步做好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为重点,以完善社区服务为目标,全面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不断总结和探索和谐社区建设的新经验和新方法,推动和谐社区建设再上新台阶。

2011年5月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回乡偶书阅读答案下一篇:化学工程与工艺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