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毕业论文范文

2022-05-12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审计学毕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本科生毕业设计不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它是以前期的教学过程为基础的,因此毕业设计改革也不应单单针对毕业设计过程本身,而应是结合专业特点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的改革。

第一篇:审计学毕业论文范文

设计学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研究

摘 要:本文论述了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现存问题,并从专业、管理的角度提出设想,同时也探讨了艺术设计专业跨学科毕业设计团队合作模式的优势和必要性。提出了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能力,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使学生更能适应并服务于社会。

关键词:设计学;毕业设计;艺术学科;跨学科

本科毕业设计是教学过程中最后阶段采用的一种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毕业设计,学生可以将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串连,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技术及基本能力的训练。对于学生而言,能否将大学里所学内容应用于实际,对接于市场,服务于社会,毕业设计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学校而言,本科毕业设计环节是检验学校能否培养出适应当代社会的新型人才的工具。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文化创意、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的扶持力度和政策支持,设计学科以及设计产业和行业的对接越来越快,高校在培养综合性人才的责任也越来越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材料、新工艺的大量出现,不断迫使艺术设计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改进,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艺术专业毕业设计作为独立的一套体系,不同于其他设计、写生等实践环节,单一地考核学生所学的某一门课程,而是针对大学所学的所有课程的综合应用。

一、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现存问题

1. “一对多”模式,指导效率低。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而由于学生的扩招,老师的短缺,导致一名老师需要指导10多位学生的毕业设计,也就是“一对多”模式。不少高级职称的老师另外还要指导研究生,所以工作量也非常大,学生从老师那学到的知识也很有限。此外,同一导师指导的课题重复或具有相关性,会造成研究课题的狭隘性以及某种程度上的实验资源竞争。

2. 毕业设计作品空洞。我们在看历届学生的作品时,会发现不少同学的毕业设计很空洞,完全停留在概念式、形式化和表象化的视觉层面,或者缺乏背景学科的支撑,因而使得设计显得缺乏内涵,没有内容。事实上,毕业设计作为大学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它需要运用跨学科的知识作为铺垫。由于科技的进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设计学科同样需要其他学科的支撑。如果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学习了园林、生态等专业的知识,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学习了家具、材料等专业的知识,那么他们的设计带给人们的将不仅仅是美的享受,而且是经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同样,如果研究装置艺术的学生了解了电子控制、传感器、机械原理等知识,那么他们的设计作品将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3. 学生缺乏求知欲和探索精神。由于当前社会发展正日益加快,竞争也日益激烈,不少同学正越发浮躁、功利,越来越迷失自我。很多同学仅仅是为了分数而看书,为了拿学位而学习,不求学到多少知识,但求完成任务。如在外实习的同学,有不少直接将公司的图纸、设计作为自己的本科毕业作品,企图蒙混过关。更有甚者,直接通过网络找枪手,付费为自己完成毕业设计。

4. 与求职高峰冲突。由于毕业设计环节通常都是安排在大四最后一学期,这个时期也是同学们求职的高峰期。因此,不少同学会请假去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或去单位实习,从而牺牲了大部分毕业设计时间。与毕业设计相比,学生更重视就业和实习。

二、艺术类本科毕业设计的改革设想

1. 加强毕业选题前瞻性和学术性。建议学生关注国际性设计问题,打破思维的局限,提升设计的高度。 同学们可关注北欧的自然与传统、东亚的哲学与美感、美国的商业与技术、德国的严谨与创新[1]。这些关注将大大拓宽设计事业,启迪设计实施的灵感。了解产业发展趋势,以其为方向指引,选择具有实际意义的设计选题。

2. 进一步加强毕业展展览方式的多元化,展板、实物、多媒体进一步结合。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展在美术界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各大高校每年都集中在5月、6月举行。展示方式的多样、艺术形式的多元和表现方法的新颖,应该是本科毕业展的重要特色。然而,与艺术类院校相比,综合性院校的本科毕业展在展览形式上较为单一。事实上,综合性院校完全可以借助自身的优势,运用优势学科的力量,将艺术设计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3. 加强团队合作,特别是跨专业或跨学院的合作。团队合作式的毕业设计是一种新型的指导模式,其要求指导教师队伍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调动学生学习及工作的自主性锻炼团队协作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方式,掌握经济分析能力,技术可行性,从而使学生从单一的专业性人才向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转化。这种毕业设计模式既可以避免毕业作品的抄袭,又可以也有效地缩短大学生适应社会生存的时间。

跨学科毕业设计的内容设计多个学科的专业内容,因此参与的人员也要包括多个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学生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设计团队中的重要性,任何一个成员的设计质量以及进度都会影响到团队总体的设计质量与进度。老师也要及时跟踪,合理把握设计的大方向。然而与传统的毕业设计模式相比,跨学科毕业设计难度较大,内容较多,适当提前毕业设计的布置时间。

4. 加强毕业设计过程的管理,严格要求及时返校投入设计,将之列入考核范畴。学院要组织各教研室、指导教师、学生及教学管理人员认真、深入地开展中期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做好检查工作记录。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5. 可实行二辩、三辩模式,防止同学心存侥幸,避免毕业设计的粗制滥造。指导教师审查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期间的出席情况,如缺席时间达到或超过1/3,则通知学生不可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环节,只能推迟到后面二辩、三辩。

三、结语

毕业设计是艺术设计教学后期的重点环节,是检验学生四年收获的有效途径。无论是学校、教师、学生还是家长都应重视其重要性。我们也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运用学校优势学科的特色,立足国际视野,尊重学生的创意,为学生提供平台,从而推动艺术设计学科的教学进程。

(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钟蕾.综合性大学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跨学科联动模式探索,商场现代化,2012:100-101.

作者:狄文和

第二篇:“教、学、研”相结合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质量

摘要:本科生毕业设计不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它是以前期的教学过程为基础的,因此毕业设计改革也不应单单针对毕业设计过程本身,而应是结合专业特点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的改革。课题以常州大学材料专业为例,结合专业特点、教研资源与能力,确定了提升毕业设计专业内涵的改革思路,提出了以“教”促“学”,以“学”促“研”,“教、学、研”相结合,相互促进,以提高学生能力为主,既保证毕业设计质量,又促进教师科研的双赢策略。

关键词:毕业设计;质量;教学研

本科生毕业论文是工科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最后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获得学士学位的必修学分,毕业论文本应由学生独立完成。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研究生教育“本科化”,本科生教育“职业化”。再加上当前大学生的就业考研压力大等原因[1],很多学生的毕业论文敷衍了事,甚至捏造数据,由此还曾数度引发毕业论文的存废之争[2],以及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质疑。在当前大环境下,我院学生与教师在本科生毕业设计环节上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一些问题:老师“教”的环节仍不足,学生“学”的气氛不够浓烈,师生“研”的水平还不够高。因此,为了保证本科生培养质量,本文将以常州大学材料专业为例,从教师、学生和专业实际情况谈谈对毕业设计改革过程的一些感悟。

一、结合专业特点、师资结构和科研水平,确定总体改革思路

在毕业论文出现问题时,首被问责的是监管部门。故很多高校教务处建立了自己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对毕业设计过程进行统一监管;建立从选题、开题到论文撰写的统一规范;加强论文的审核制度,控制查重率,从省级校级各层面开展不定期的抽检。但是,只监管不改革只会让形式化蔓延,无助于论文质量的提高,各个学院还应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毕业设计改革。

常州大学材料学院是学校的品牌专业,历经三十多年的建设,建有数十个省级重点、省级、市级、校级实验室、测试中心、教学示范中心等,有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有博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近90%;先后承担和完成包括国家863、973、国家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近200项[3]。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材料专业的本科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更要有研究改进材料性能、开发新材料的能力;材料学院的专业实验室和设备可以支持本科生进行大量的研究性实验与初步探索;材料学院的师资结构决定了教师们有能力在毕业论文过程中指导其选择较新的课题,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索,进一步提高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学院对本科生培养的目标应是研究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并重,而非只是就业型人才,毕业设计的改革思路应是提升其专业内涵,具备一定的创新性。

二、以“教”促“学”,让毕业设计所需的基本技能贯穿于专业课学习的始终

本科毕业设计本应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总结、应用和提升的过程。目前国内各高校普遍的做法是:在第八学期指导老师给出具体课题题目,学生通过查找文献制定实验方案,开展实验工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整理,最后撰写毕业论文。这一过程变成了一个独立的教学过程,与前期的专业课教学鲜有联系。

实际上,如果大部分学生此前并未接受过相应的科研训练,一个学期的时间做毕业设计非常短。学生甚至根本不理解题目内涵,就盲目选题,简单阅读几篇文献,对现有研究成果一知半解,实验方案不具体甚至不正确,实验结果欠分析,最后是草草完稿。整个毕业过程中,面对从未接触过的课题,学生经常感觉无从下手;面对一脸盲然需要从查文献教起的学生,教师也时常感觉颇多无奈。如果学生一开始接触专业课开始就了解最后一学期的毕业设计安排,就会明确平时应在哪些方面下功夫。我院教师大都接触到各自学科的前沿,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可积极介绍最新的研究成果,培养学生科研兴趣,使学生在后期选题时,不会无的放矢。这样,现有的自主选题与分配题目相结合的政策才有实际意义。改革课程教学过程,多进行分组讨论,并在课后安排一些小课题。特别是在基础知识的应用环节,鼓励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独立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分析解决问题。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更是不能忽视教师“教”的作用,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教会学生整理分析实验数据。毕业论文不是一朝之功,期望在最后一个学期一蹴而就,是不现实的。所需的技能应在平时的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贯穿进去,才能为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以“学”促“研”,“学”有所思,让学生对毕业设计的思考成为常态

本科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本来就是对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成果、创新能力和自身素质的综合检验。毕业设计的质量的提高,只靠教师的“教”是不可能完成的,还需要学生用心去“学”。让学生对毕业设计的思考成为常态,在他们的整个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会经常地思考该专业课与毕业设计的关系,在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能培养哪些技能,哪些问题还未解决,涉及哪些技术前沿,还会用到什么方面的知识等等。所有这些思考,不是强制的,是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顺其自然进行的。

学生在前几个学期的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已经掌握了毕业设计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如文献检索和实验分析等,并且培养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随着专业课程学习的深入,他们对问题的思考会越来越深入,加上平时课堂教学过程中对相关的最新研究方向、研究成果的介绍,以及每学期学院组织的各类科研讲座,这些都会引导学生在某个方向上的兴趣,学生对将来自己的毕业设计的目标也会越来越明确。进而,教师也可以选择一些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提前参加到自己的科学研究当中来,实践证明,这会致使毕业设计成为一项轻松的、可兼顾完成的工作任务。

四、“教、学、研”结合,让毕业设计选题更有针对性、可行性

毕业论文成败的关键是选题[4]。通过前几个学期的学习和训练,加上合理的毕业设计安排,顺利地选题开题会是水到渠成的事。学生的能力水平、兴趣爱好是因人而异的,不能期望每个学生的毕业设计都能达到高标准,所有论文都具有创见性。归根到底,毕业设计还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应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这个过程中受益并有所提高。因此,毕业设计题目应兼顾各种程度的学生,应保证各类学生都能选到合适的题目。选题原则是:自主选题和分配题目相结合,鼓励学生自主选题。

针对今后仍从事科研的学生,应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为目标,重点强调选题的科学性,题目设计应兼顾教师的研究方向和学生的研究兴趣。比如,指导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已有研究课题给定一个题目的大方向,学生在老师给定的大方向内自主选题,由老师把握题目的难易度、工作量和可行性,避免学生选的题目过宽过泛或不切实际,既关注了学生兴趣,又保证了教师可以进行有效指导。针对今后从事技术工作的学生,应以培养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主,强调选题的实用性5]。选题尽可能同其将来工作内容相联系,侧重选择和企业实际课题相关的题目。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让学生的工作能力获得较大提升,尽快地学以致用,帮助学生实现从学校到实际工作的顺利过渡。

五、“教、学、研”相互促进,提升毕业设计质量

对学生来讲,经过前期的训练,有了合适的选题,学生有基础、有能力、有兴趣认真完成毕业设计。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把毕业设计真正当成对自己有益的工作来做,不会对其敷衍了事,甚至捏造数据,同时也会认真地撰写自己的毕业论文,以求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对教师来讲,毕业设计和与自己的科研方向结合,合二为一,使老师有时间、有精力、有动力指导毕业设计。目前高校均面临软硬件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依托教师的科研项目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可以缓解这一问题,并且可以避免虚拟题目、遗传题目等问题,还可以减轻指导教师的教学压力,进而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

“教、学、研”相互结合,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有了教师的认真指导,辅以学校对毕业设计过程的规范监管,毕业设计的质量将会得到持续提升。不仅如此,“教、学、研”还会相互促进,通过毕业设计与科研课题的结合,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毕业设计的含金量。反过来,学生的参与也会促进教师的科研工作。科研课题中的一些基础性和重复性工作由学生去做,教师就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同时学生在毕业设计中也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和思路给教师带来新的启发。

总之,要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只是靠加强监管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想办法让毕业设计的主体都能积极地参与进来,并在参与的过程中受益。同时,还应对学生、教师、用人单位强调毕业设计的重要性,让毕业设计真正起到全面总结所学知识,提升学生能力的作用,让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成为用人单位遴选人才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刘波粒,刘泽军.浅析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滑坡的原因及其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7,(7):89-90.

[2]杨卓娟,杨晓东.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存废之辨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9):160-162.

[3]彭秀英.立题和过程管理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保证[J].中国大学教学,2012,(3):75-76.

[4]曾永卫,蔡毅.工程应用型本科产学研合作的分析和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1,(Z2):70-71.

作者:赵晓兵 游静

第三篇:设计学类跨专业毕业设计团队教学模式改革

【摘 要】实施跨专业毕业设计团队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跨专业综合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等工作必备能力,也是培养复合型、高素质的创新型艺术人才的途径。本文将从设计学类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现状分析,探讨如何在设计学类毕业设计中实施跨专业毕业设计团队教学模式。

【关键词】跨专业 毕业设计 团队教学

在我国的本科教育中,各专业的毕业设计是本科学习的关键环节,是学生对大学阶段课程学习的总结,也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学生通过完成拟定的毕业设计选题,综合所学理论知识,并将其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同时可以了解社会,提升更快适应今后工作的能力。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专业之间的界限已逐渐模糊,复合型人才需求较大,而传统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在学生综合工作能力培养上已显现出了诸多弊端,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必须不断发展与创新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如何通过毕业设计锻炼学生的跨专业综合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以此,能扩大学生的专业领域,提升学生较为广阔的专业技术水平,培养复合型、高素质的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设计学类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现今,大多数高校的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一般是学生选题或教师指定题目,每位学生通过社会调查、文献阅读找出所选选题的问题所在,以教师分别指导解决问题,完成毕业设计,形成毕业设计说明书与毕业设计作品,并以答辩的形式结束毕业设计的课题。但是,这样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却存在如下弊端:

1.毕业设计选题方向主要以本专业项目为主,不利于学生跨专业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传统的毕业设计选题过程中,各专业的学生会选择与本专业相关的某一方向项目进行毕业设计的创作。这样的选题方向缺少对所学的各种专业知识,特别是跨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激发。

2.毕业设计完成过程孤立作战,不利于学生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每位学生都应具备良好的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这样才能快速的适应各种工作需求。但是,在传统毕业设计完成过程中,每位学生都独自完成既定的毕业设计项目,整个完成过程,学生孤立作战,继而导致学生之间讨论、交流不足,不利于学生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3.毕业设计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不利于学生设计实践能力主动性的培养

在传统的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确定选题,并帮助学生在该选题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大多数学生对教师的指导思想较为依赖,这样的模式对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较为欠缺。

3.毕业设计教师指导过程较为独立,教师相互之间学习交流不足

特别是对于高校青年教师,更需要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讨论,融合各专业思想,避免教师专业思维的局限性,以提高毕业设计的指导质量。

4.学生专业知识掌握较为单一,毕业后就业选择面较窄

传统的毕业设计,过多关注的是学生对本专业已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而忽视了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学生跨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巩固,导致学生知识掌握的较为单一,毕业后就业选择面狭窄。

二、跨专业毕业设计团队教学模式

针对以上的问题,结合设计类学生特点以及其今后所从事工作必备的专业能力培养,特对毕业设计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提出跨专业毕业设计团队教学模式,将设计类不同专业,以小组形式进行毕业设计教学。

1.跨专业毕业设计团队教学模式

团队教学模式是指在由若干跨学科教学人员共同设计课程中的合作教学,其中“团队”可以指受教育者,也可指施教者。团队教学法具有学科传递、协作性和交互性等特点。跨专业毕业设计团队教学模式即是指在毕业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打破专业之间的隔阂,以不同专业的教师组成指导教师团队,以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学生团队,教师团队指导学生团队,完成既定的毕业设计项目。

2.跨专业毕业设计团队教学模式实施过程

(1)毕业设计的团队组成

实施毕业设计的团队教学,首先需要打破专业限制,由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旅游产品设计、动漫设计四个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组成指导团队,专业能力与科研素质高的教师担任组长。同时,每个学生团队由四个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并选定学生组长。以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个综合性设计实践项目。

(2)毕业设计的选题确定

选题可由各专业教师共同商讨确定,应区别于传统毕业设计选题的形式和内容,强调综合性与实践性,能融合各专业的知识与技能。由此才能提升学生的工作必备能力,拓宽其专业知识面。具体应兼顾以下几点:

①选题要求

以能体现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酒店、旅游专业特色的综合性、实践性项目为选题。

②选题内容

以尚未开发或正在开发的旅游景区、度假村、酒店或者特色古镇、博物馆等作为选题内容。

(3)毕业设计的教学实施方法

每组设计团队确定一个选题,通过团队的集体协作,共同完成毕业设计的创作。具体指导与完成步骤如下:

①同一选题分解为不同专业的子课题,由同组各专业教师分别对同专业学生进行指导。

②指导教师再将本专业子课题内容进一步分解成若干选题,根据学生能力,每个选题由学生单独完成,并进行指导。

③在指导过程中,加强不同专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同一选题内的各专业指导教师,指导同组学生不断完善设计方案。

④学生根据各自的完成项目,撰写完成毕业设计说明书。

(4)毕业设计的成绩评定

每位学生的毕业设计成绩都由平时成绩、毕业设计说明书成绩、毕业设计成绩(指教师成绩与评阅教师成绩)、答辩成绩等四部分组成。

与传统的毕业设计不同的是,团队教学模式,在答辩时采用团队答辩形式,由学生组长介绍整个团队的总体完成情况,再由组员根据自己毕业设计完成情况分别进行汇报。

(5)毕业设计展览

在展览时,以项目划分展览区域。完成同一项目选题的各专业学生在同一区域进行展览,保证项目完成情况展示与毕业设计展示的完整性。

3.跨专业毕业设计团隊教学模式的管理

(1)指导教师的管理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每组教师组长负责根据毕业设计时间安排,监督本组项目完成情况,把握毕业设计的整体完成质量,并定期组织本组各专业指导教师见面讨论、汇报毕业设计进展情况等。

(2)学生的管理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每组学生组长负责各专业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协调相互之间的关系。同时,加强学生与教师的联系。教师应不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维护学生团队合作、沟通的协调性,使学生在跨专业毕业设计团队教学模式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各项能力。

三、跨专业毕业设计团队教学模式的优势

通过跨专业毕业设计团队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实践能力,特别是跨专业综合能力,拓宽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强化了学生的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以团队的相互协作与影响,学生集体创作与讨论,加强了学生的主动实践能力。而学生知识面的拓展与知识结构的完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拓宽就业渠道。除此以外,各专业教师在专业水平与专业知识上的充分交流,使教师思维得到扩展,有助于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平.团队教学法在图书情报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图书情报工作,2010(18):44-46.

作者:王佳慧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物理艺术论文范文下一篇:西方文化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