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2023-01-07

第一篇:电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电脑改变了我的生活

初一班十三

景正宇

电脑把人们引入一个包罗万象的世界,它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透过网络,我看到的是一幅五彩缤纷的画卷。电脑,改变了我的生活。

美丽的童话

我因为喜欢看童话,第一次接触了电脑。小时候,我酷爱童话,翻来覆去的总也看不够,我尤其喜欢《海绵宝宝与派大星》,我羡慕海绵宝宝与派大星之间的纯真友谊,虽然,他们也曾有过伤心,他们也曾有过失落,但这两个好朋友能手拉手肩并肩的走向成功,靠的是什么呢?靠的是真诚,靠的是用真心去抚摸对方的伤痛。从他们身上,我找到了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因为生活中我有我所在乎的朋友,也有在乎我的朋友!童话因友谊而美丽,美丽的童话伴我成长!

有趣的农场

妈妈帮助我开通了QQ农场。放学回家我做完作业就去我的农场逛逛,给农作物浇浇水,施施肥,打打药,收摘一下成熟的农作物。有一次,我刚进入农场,便看到了一幅硕果累累的场景,啊!我种的农作物成熟了!可是,正当我满怀喜悦的伸手采摘时,旁边跳出一个窗口:有人来偷过我的东西。我非常气愤,那可是我的劳动成果啊!我气喘吁吁地换上了告示牌:“劳动光荣,偷窃可耻!”虽然,这只是游戏,但是QQ农场却让我明白了“一分耕耘,一份收获”的含义!

给力的QQ聊天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总会有各种调味剂:酸甜苦辣!当我遇到烦恼时,

1 我会打开电脑登上QQ,向我的好友诉说,他们会给我安慰,给我力量!当我遇到开心事时,我也会和他们通过QQ聊天分享!QQ聊天给了我快乐,给了我力量!

电脑,改变了我的生活,让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电脑,屏幕之间,精彩无限!世界因你而精彩!

王玉兰)2014 年1月3号2

(指导教师

第二篇: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当我们坐在沙发前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机时;在电脑上上网时;在台灯下写作业时;乘汽车,坐高铁,乘飞机出游时……有没有想过这些是怎么来的?对,是那些勤劳而又聪明的人类创造的。

几百年前,人们想给远方的亲人问候或者报平安时,需要派人把信或话千里迢迢地带到亲人的家里去,有时还用飞鸽传书,这样既费力又浪费时间,可能需要一个多月……才能传到亲人手里。人们的交流变得非常的困难。但在今天,人们都不再用这些传统的方法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原来,在1945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两位教授-莫奇利和埃克特设计和研制出来了电脑。随着电脑的出现,现在看看人们都在做些什么呢?爱学习的人,他们不断的从电脑上汲取知识,并非常的快捷、准确的获得想要的知识;还有的人们忙碌后,玩玩游戏,让紧张的生活放松下来;还有的在给远方的亲朋好友聊聊天,网上购购物……电脑让人们的生活充满了勃勃生机和无限乐趣。

以前,人们忙碌了一天后,到了夜晚却无事可做,人们的生活变得空虚、单调、乏味。但聪明的人类,发明了电视,这个发明,不但改变了人们单调的生活,同时还让人们通过电视了解了大千世界,看见了以前从未看见的景色和事物,让人们的眼界大开,人们的生活随之改变,变得多姿多彩。

在古代,人们想去远方,那是相当困难的。那时,有许多人赶考,由于交通不便利,必须提前一个月……才能赶上时间,使考生非常疲劳,甚至还有人没赶上而遗憾终生。以前的人们,看见月亮,总是在遐想月亮上的美景,而出现许多美丽的传说,登月亮,那只是一个梦想。可如今,科学家们用聪明的头脑解决了许多难题,成就了人们遥不可及的梦想,他们发明了汽车,火车,飞机,火箭……,现在,出远门时,人们不用再提前半年时间;想出国,也就是在1天时间左右就能到达,想登上月亮,那就直接坐上火箭,去瞧一瞧月亮的真面目,探索月亮的奥秘。这时人们才发现,我们的距离其实很近。

随着人类越来越聪明,科技越来越进步,但是我们却忽略了许多东西,看看我们的身边,人类发明的现代武器,正让处于战争中的人们遭受灾难,生活变得恐惧;工厂大规模的生产,环境变得越来越差,地球也变得痛苦起来……. 所以,在21世纪,科技的发达满足了许多人的需求,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我希望这些改变都是积极的,带给人们有益和快乐的,而不是灾难和痛苦。

第三篇:科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十小三年级三(3)班翟钰莹

日日如梭,一眨眼就到2011年,从此之后就摆脱了之前落后的社会。现在有许多高科技的东西。有了这些东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以前,就说我的爷爷小时候的那一年代,许多人连温饱都成问题,更别说有漂亮的衣服和像我们一样可以幸福地上学,学习丰富的知识。你看,我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小天地,各种各样的资料书已经堆得满哥房间都是。我家有许多电器,连那个电视也只像一块布似的挂在再墙上那电视播完之后,还可以重播看。我家还有两台计算机,那网络可以方便了,发送一封信给朋友,还不到5秒钟。要是像以前那样。寄送一封信要好几天。电脑网络还有拼图这种游戏玩,能促使人们动手动脑,开发大脑,使每个孩子都成为国家栋梁,每过20分钟之后。屏幕上就会出现教你做眼保健操的一段小知识。这样你的眼睛就没有那么劳累,不会近视。我们还可以网上购物,即使下大雨,吹大风,我们也可以不出家们就可以买到东西。还会送货上网。网上的东西不仅便宜,还很漂亮,五花八门的货物随你挑,琳琅满目的衣服随你选。

这就是科学带给我们的幸福生活和方便。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创造更多的东西。让我们学好科学,进入科学的世界吧!

第四篇:改革开放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引下取得的。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作出了历 史性伟大贡献。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并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和政治体制改革。”这就明确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改革的任务。邓小平根据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果断地作出了实行对外开放的决策。

邓小平理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部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992年的十四大,在阐述“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时,明确指出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根本问题,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997年的十五大,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称谓时,对这个理论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指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邓小平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在当代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从党的文献学来考察,对党的理论作这样高度的评价是很罕见的。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是1981年邓小平主持制定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首次明确提出的。

邓小平讲:中国社会主义处在一个什么阶段?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十三大阐发邓小平的思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0年之后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十五大报告中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作了新的界定,强化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

2007年2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表《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一文,强调讲初级阶段,不光要讲生产力的不发达,还要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够完善和不够成熟,必须认识和把握好两大任务: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一是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促进社会和谐。这个思想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国家既保持快速持续发展,又没有超越阶段犯过去“左”的错误,与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密切关系。这个理论的创立,既为构筑邓小平理论体系大厦,也为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厦奠定了第一块理论基石。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邓小平自改革开放始,就在研究这个问题。他前后讲了10多次,认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有那回事”,“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他再次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并且要求社会主义应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

这是一个伟大的理论创造,使我们党不仅实现了对于经济体制改革认识的飞跃,而且对于整个社会主义的认识也有巨大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是对马恩科学社会主义观的重大发展,也是邓小平理论构建成为一个新的理论形态的根本标志。同时,它的实践价值也非常突出,我国这些年的快速、持续发展所取得的震惊世界成就是最好的诠释。

只有坚持改革开放 才有国家繁荣富强。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不但使我国经济和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身边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身边的变化告诉我们,我们是改革开放的受惠者。改革开放带给我们住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资料显示,1978年上海人均住房面积仅为4.5平方米,到了2007年上海人均住房居住面积达16.5平方米,实现了翻两翻。在行的方面,改革开放前,上海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公交车。直到1994年底,上海第一条地铁全线才建成开通。如今,上海地铁发展迅速,已经基本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地铁网络体系。上海的马路也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从1991年南浦大桥的贯通到1992年杨高路拓宽改建,再到1994年内环线,1995年南北高架路,1996年延安高架路西段,1997年延安高架路东段,再到如今的越江隧道的贯通。

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各级各类教育迅速发展,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就业规模日益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不断健全,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管理逐步完善,社会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改革开放后,人民切实享受到种种优惠。由于天气恶劣物价大幅上涨,政府干预调控,基本稳定能接受,生活有了保障。这些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能切切实实感受到的政策,不得不感叹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满幸福。

盘点过去,居民生活已经从温饱跨进了小康,展望未来,我们相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一个经济更加发展、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全面小康社会,离我们越来越近,生活将会越来越美好。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改革开放,圆我们美满幸福生活!

第五篇:读经改变了我们家的生活

我先生和我都四十多岁了,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我们小时候除在中小学课本里读到一些唐诗、宋词和古文外,很少接触传统文化经典。虽然我们俩都上到硕士研究生毕业,但觉得肚子里空空的,缺乏文化底蕴,工作中常常感觉力不从心。200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有幸看了台湾王财贵教授关于儿童诵读经典的教育理念光盘,顿开茅塞,原来高深的古代经典可以很简单地读和教。于是就买了教材一边自学一边教九岁的儿子。从那时起,经典成为我们一家人共读的内容,是我们天天不能缺少的精神食粮。读经典改变了我们全家人的命运。

先说说我儿子吧。

儿子刚开始读经典的时候,觉得很好玩,几天就把《论语》中“学而第一”整篇会背诵了。但时间久了,他的兴趣逐渐减少,还由于学校作业多,在家不做作业的时间很有限,很难长期坚持读这些好书。读经典几乎停了下来了。

眼看着孩子一天一天长大,这么好的书不能读,我们当家长的非常心焦着急,经过反复思考,我们决定自己办一个传统文化学堂,让儿子停学读经典。2005年8月底,我们在北京昌平区一个农家院里,因陋就简,建立了一个读经学堂。老师基本上是我先生一个人,还有一个懂数理化的女老师,她每周去教两天。

最初,我儿子加上亲戚朋友的孩子共六个学生,年龄最小的七岁,最大的是个初中毕业没有考上高中的孩子,十五岁。我们的课程设置很简单,每天安排四个小时的中文读经典时间,一个小时的英文读经典时间,一个小时的科学学习时间,其它时间是体育运动与自由阅读。中文读的是《大学》《中庸》《论语》《老子》《易经》《孟子》《中学生必背古诗文》等,也背《三字经》《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等童蒙读物。英文是听、读、背《仲夏夜之梦》的原文。科学学习是每人自学科学方面的内容,可以学习中小学数、理、化教材,也可以阅读趣味性的科普读物。有问题问老师,老师不安排进度,不留作业,学生完全随意学习。在自习与一些安静的学习时段,我们都播放一些沉静安祥的中外古典音乐作背景。

儿子每天很轻松愉快,除读经典之外,就是看自己最喜欢看的书,体育课玩得很开心。他在这个学堂总共读了两年半时间,上述的中文经典除《易经》和《孟子》读了一部分没读完之外,其它都读背完毕。他自学初中数、理、化的效率很高,有一天,我亲眼看见他只用一节课时间,把初中数学里的“二次根式”学完,相关的题都会做。他出于兴趣还把初三的化学内容也自学了。

2008年过完春节,也就是初二下学期开学的时候,先生和我商量让儿子回公立学校读书,准备考高中。于是中途转学。由于儿子几年内也没有学过中小学的语文、英语课,数、理、化也是凭兴趣学点皮毛,回城后,好的学校进不去,我们就近给他找了一个比较差的中学。到了学校,他的英语学习最吃力,虽然他会背《仲夏夜之梦》,但连最常用的英语单词如:I,you,he,she,what等,他都不知道什么意思。但他学习很用功,上课专注力很高。一个学期下来,他的总成绩考到全年级前三十名,成绩变为了中上等,所有任课教师都喜欢他。初三第一学期期未考了年级前十八名,初中毕业考试,他考了全学校第二名,被北京四中录取。大家可能知道,四中是北京市最好的中学。这是儿子所在的学校建校三十年来第一个考上北京四中的孩子。他只上了一年半初中,就轻松考上了四中,说实话,我们当初还没敢奢望他能考这么好。

从我儿子的成长中,我亲自体会到经典对他的巨大作用。

第一是孩子的人品明显好。经典都是圣贤教诲,告诉做人做事的道理,虽然他理解不深,但也能懂不少,对他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他初中任课老师们的评价说:他人品好,一团正气,对老师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恭敬有礼,对同学和善友爱,乐于助人。初三评“北京市三好生”的时候,本来他因为初一和初二在学堂上学没有参评为区“三好”,所以也没有资格被评为市“三好”,可他的班主任老师及其它任课老师极力推荐,学校校长到教委专门为他争取了一个市“三好”的名额。若不是他的德行感动了老师,老师和校长怎么会为此下那么大功夫呢?

第二是记忆力与理解力明显提升。我们的读经学堂一个普遍的规律是:经典读得越多,记忆力与理解力越好。学堂的一般的孩子,刚开始,在每天读四个小时《大学》的情况下,用一个月时间把《大学》一千八百字熟练背诵。背诵率是每月一千八百字。一年之后,一天就能背诵二百字,两年之后,一天能背诵四百字,到第三年,一天能背诵六到八百字。我的儿子也不例外。他背诵很快,有一次,我看见他自己发明即兴唱诵的方法读《易经》,刚读有十多遍,他就能把一页内容背诵下来了。同时他的理解力也大幅度提高。现在上高中,他告诉我,现在他读《语文》课本中的古文,像读白话小说一样轻松。但听说,没有大量读经典的学生,最头痛文言文。

第三是他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得到了保护。小孩在十三岁之前是逻辑思维能力较差的时期,如果在这段时间,过于让孩子学习逻辑能力达不到的内容,会扼杀孩子对科学的兴趣。我的儿子从上学以来,尤其是到了读经学堂,在理科学习方面,我们从来不强求,不硬性规定学习内容与进度,更不给他在外面报“奥数”之类的班。但他一直很喜欢科学。他自己订一套《哥白尼》杂志,经常翻看,他主动阅读其它科普读物。他在夜晚星星特别亮的时候,一手拿一张星座图,一手拿个手电筒照着星座图,一边看着天上的星星,对照看看什么星星在什么位置。他主动自学化学。由于他对科学的兴趣被好好地保护着,他回到学校,只用一个学期,他的数、理、化赶上并超过他的同学。

第四是他静定专注力好。我们学堂学生普遍的变化是经过一至两年的读经典,孩子们明显比以前能静得住,做事情的专注力明显提高。我儿子的老师问他为什么学习效率那么高,他回答说:我的注意力集中,学习时专注得如入无人之境。

儿子还小,人生的路还很长,我不能说他考上四中就是成功。但我相信读经典对他的益处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应该说他的潜力很大。

再说说我的先生吧。

我先生在学堂任教一年,他在教孩子的时候,认真地读了《大学》、《中庸》、《论语》和《老子》四本书,基本上能背诵。然后他就回城里工作了。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坚持一边自学经典一边加强个人道德修养。他的变化非常大呀!

第一他心态变得非常平和。在读经之前,他内心压抑、苦闷、迷茫。教一年经典之后,整个人都变了。原来他以为男子汉建功立业才叫成功,但他现在不这么认为了。经典告诉他“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还告诉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教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他明白了,他的根本是先修好身、做好人,把家庭搞和乐。如果身修不好,有很多恶习不能改,能力差,心胸小,德行不够,三口之家搞不和乐,那么给一个大的公司让他管理肯定也管理不好,更不用说让当什么党和国家领导人了。“为大于其细,图难于其易”,修身是一切的根本和起点。于是他就在修身上下功夫。他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努力的方向了,以前的迷茫与苦恼全没有了。

第二个明显变化是他君子之风很浓。他常常反省思过,见贤思齐,不允许自己道德上有污点。他现在能做到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符合道德及良心。他把二十多年的烟瘾也彻底诫了。他常说:“天作孽尤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君子畏因,小人畏果”,“经典是用来行的,不是用来说的”。

第三是家庭变得更加和乐了。先生是完美型性格的人,做事追求完美。我正好是活泼型性格,不太注重细节。以前我俩偶而会为鸡毛蒜皮的事吵几句,大多数是他挑我的毛病,我又不虚心接受。现在他再也不挑我毛病了,反过来经常赞美我,感恩我。他常常说“正已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也常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世间过,都是己之过。”,也常说“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他现在能严以律已,宽以待人。对我们俩来说,吵嘴已成为遥远的过去。家庭和乐无比。另外,先生比以前更加孝敬父母。我们把公公婆婆从农村接来,在北京郊区租一套农家院,吃、穿、住、用、医全管,并买来羊、兔子和一些家禽让老人养,以免寂寞,还给他们买很多戏曲光盘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只要有时间,周末肯定去看望他们。还把《王凤仪善人言行录》拿给父亲看,原来父母小吵不断几十年,现在也和睦了,经常乐呵呵的。一次公公对我说:“没有你们俩个,俺怎么会有这清福?”。看,公公也知道感恩了!

第四是工作中成为领导的得力助手。由于他读经典后心胸、眼界、智慧都开了,他有了正知正见,在处理一切问题中都能抓着问题的根本,显得成熟、稳妥。在单位,他的领导有问题解不开了,经常喜欢和他聊天,他会依道据德提出他的看法,结果按他的思路处理问题,问题都能圆满解决。他成了单位领导不可缺少的“外脑”。

最后,再说说我自己。

读经之后,我最大的感觉是幸福。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有这样有智慧的老祖先,太幸福、太自豪了!我经常会深深感恩泽被后世的圣人先贤。以前,从新闻媒体上听说:党中央提出要宏扬民族优秀文化以提高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当时我觉得这话很空。谁知读了经典之后,从内心深处发出来这种自信心与自豪感是如此地真实与强烈!

二是结交了很多善缘。读经典与办学堂,让我结识了很多有文化情怀、道德品质高尚的朋友,他们从各方面给我无私的帮助与真诚的友谊,他们不论年龄大小,个个都是我的良师益友,和他们在一起,灵魂得到净化、心灵得到提升。 “与诸上善人会聚一处”是一种高度的精神享受。但在读经典之前,我却没有这么多的善缘。真是“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哪!

三是心想事成,如有天助。在读经典与开办学堂的过程中,感觉很多事情是那么意想不到的顺利。2006年底,正当学堂发展受到场地限制的时候,我在偶然的机会发现了一个古色古香的有三十间房子的大四合院,做为学堂特别理想。当时动了想要在此地办学的念头。我就给那个村委书记写了一封信,结果半个月之内,村委答应几乎免费让给我们办学,而在此之前,据说有人要每年拿十几万元租金就没有谈成。一年前,我在四中听一个年轻优秀教师谈他践行传统文化经典的体会,当时听完之后,我发出一个感慨:“这么优秀难得的老师,要是我儿子能给他当学生多幸福啊!”结果,半年之后,我的儿子到了四中,正好是他所教班级的学生。这样的例子还有。

虽然,我们全家人与经典相见恨晚,只在经典的宝库里拣了一小粒珍宝,但我们感觉很幸福。我的结论是,如果您希望家庭和乐,读经典吧!如果您想个人幸福,读经典吧!如果您希望儿女优秀,读经典吧!

补充:

回过头来看,我们在教育儿子方面也有很多经验教训。

第一,读经开始的时间太晚。我们接触王财贵教授读经教育理念是2003年,当时儿子已经九岁,开学堂集中时间读经典时,他已经十一岁了。年龄越小,记忆力越好,读经典效果越好,如果他能从幼儿期读,整个小学阶段都能读经,那是最好不过的。另外,年龄大了牵涉升学考试等问题。由于我们不想让他脱离学校教育时间太长,初二下学期就转回学校了。两三年的文化积淀是不够的。所以尽早读经是有远见的家长明智的选择。

第二,应易子而教。当初儿子是在我和他爸办的学堂学习,由于他认为学校是父母办的,或多或少有点优越感,对老师缺乏敬畏感,对自己要求较松。如果当时把他送到别的学堂读书,他会各方面更好。古人说“书不教子”,此话真实不虚呀。

第三,英语应该学习口语及单词。语言是一种长期积累的过程。我们只注重了从听入手的英语语感的培养,却没有英语口语的学习,单词的积累,也缺乏初浅的英文阅读。以至于他的英语学习有些吃力。如果当初注重这些方面的学习,进了正规学校会更轻松。

以上是我们的教子得失,很粗浅,敬请有缘人批评指正。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读请给我结果心得体会下一篇:冬期施工安全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