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贵看病难的原因

2022-09-26

第一篇:看病贵看病难的原因

“看病贵、看病难”的主要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中国医科大学95期

“看病贵、看病难”的主要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首先,什么是看病难、什么是看病贵?

看病难一般是指患病后,无处就医,无法就医,或者需经过长途坐车船才能就诊,或者在就诊过程中等待时间过长、或者多次就诊仍无法诊断、或者医生相互推诿,重复检查等等,实际上是指看病过程中的困难。

看病贵主要指诊治费用昂贵,超出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主要指常见病、多发病在诊治过程中的费用昂贵而言。

我认为看病贵、看病难的主要根源有以下几点:

1、 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卫生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我国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严重不足,而且优质资源少。

2、 医疗资源分布失衡,医疗服务的社会公平性差。我国医疗资源的80%都集中在县、市级以上医院。城乡居民就诊流向进一步向上级医院集中,使大医院的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大医院看小病、看常见病,人满为患,也是造成“看病难、看病贵”,等候时间长的原因。

3、 医疗卫生筹资机制改革滞后,多数老百姓自费就医。“ 看病贵”受到普遍关注的社会基础是有11亿多中国人完全自费就医。在目前的卫生总费用中,政府投入仅占15%,医院收入的80%以上直接来自患者个人。

4、 国家政策调整或新的行业规范,增加了病人的医疗负担。政府把医疗机构推向市场,拨款越来越少。医院要养活自己、留住人才、购置设备、改善环境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其发展成本最终必然转移到患者身上。

5、 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覆盖面太小。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管理存在不完善之处。同时,我国医疗保障覆盖水平不高,享受各种形式医疗保障的主要是机关、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有一半的城市居民和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据调查统计,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的人口仅占9.35%。

6、 医疗机构市场主导,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我国医院目前基本上属于市场主导型。由于财政补贴不足,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偏低,药品收入成为医院的主要经济来源。医院为了生存和发展,必然产生强烈的逐利冲动,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照企业化管理运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老百姓很难得到真正的实惠。

以下是我对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的几点建议:

1、 从政府层面考虑:

①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药品生产流通秩序。加强对药品、医疗服务的价格监管。规范医院、医生的医疗和用药行为,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医药费用。

②增加财政投入,确保医院的正常运转,彻底改变以药养医,以病人养医的现状,改变医院以经济效益第一的管理方式。

2、 从医院层面上考虑:

①在财政不能完全保证医院经费的情况下,医院要牢固树立卫生服务为人民的宗旨,社会效益第一,兼顾经济效益,在此指导下增收节支。

②坚决杜绝不规范医疗行为,严禁临床促销,临床促销是推销虚高药价的药品行为,不仅滋生医药腐败行为,更增加了看病贵的问题。

③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制定学习培训制度,提高治愈率,减少患者查治支出。

④制定全国医疗网络的联动制度,在医疗技术水平范围内使各地方内病人按医疗网络转诊,减少患者流动而使费用下降。

3、 从医生个人的层面上考虑:

2010/11/26

医疗费用支出,药品使用,医技检查,都是医生实施的结果,而医生才是控制医疗支出

的真正守门人,只有医生具有良好的医德,树立社会效益第一,经济利益第二的观念,才能使医疗费用真正下降,否则要降低医疗费用只能是空话。加强医德修养教育,把医德修养教育,控制医疗费用作为医院政治教育的重要工作,使医生真正在治疗中用最合理的药物对病人进行治疗。

以上这些是我对“看病贵、看病难”的一些认识。改变“看病贵、看病难”的现状刻不

容缓,它不只是政府、医院、医生的事情,而是全中国老百姓的事情。深化医疗卫生改革,造福中国百姓安康。

浅谈医患关系及处理

医患关系是社会生活人际关系中的特殊表现形式,是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患双方对彼此之间相互认同的一个衡量标准。目前,医患关系是当前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是医院与社会之间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医患关系的状况是医院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因此,医院要在日益激烈的医疗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以患者的需求为医院的工作中心,建立相互融洽、理解、信任和支持的医患关系。

1 医患关系概述

医患关系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患者、家属与医生、护士及医院各级各类人员之间的关系。具有许多人文因素,当整体的社会文化发生变化时,医患关系改变是不可避免的。医患关系不仅复杂,而且多变,随时间、病情的变化而发展 [1]。医患之间存在医疗关系、道德关系、文化关系、经济关系和法律关系等,要改善和发展医患关系,首先应该认识到医务人员在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要充分尊重病人的选择权,又要树立极端负责的精神,克服不良作风,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更新知识,向患者宣讲防病知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另外,医务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服务技术,使医患关系不断向着和谐文明的方向发展。2 医患关系的现状和特点

2.1 医患关系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近年来,各级医疗机构都非常重视医患关系,加强医患双方的沟通,采取了许多积极有效的措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从总体上说,医患关系的紧张并非医患关系的主体反映,主要是因为医患关系问题涉及面广,发生少数事例容易引起社会共鸣,加上舆论的扩大宣传,往往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因此对当前医疗卫生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 医疗服务的“多元化”要求。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服务需求及质量越来越高,最基本的核心服务已不能满足病人需求的物质或服务的利益,各项服务的不断完善和扩展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化医院经营思想,在服务同一性原则的指导下,医患双方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各自多元化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2]。但在目前药品价格、就医环境、医疗设备、服务流程等方面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这说明药价过高与医院投入不足是影响医患关系的重要因素,因此,

这些方面需要引起重视。

2.3 医务人员方面的因素。医疗技术仍是影响医患关系的主要因素,但非技术性服务因素的影响日益突出。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上的缺陷,一直是患者不满和引起纠纷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对工作不负责任、自律性差、不注意自身形象、说话随意、态度冷漠、语言生硬、相互推诿等。

2.4 医患关系的特点。在医疗工作实践中,医患关系通常分为3种类型,即主动———被动型,指导———合作型,共同参与型。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疗卫生改革的发展深入,新的管理理念和医疗模式相继出现,这些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但出现一些夸大患者利益,甚至出现病人选药、医生照开处方的主动———被动型医患关系,它既损害病人利益,也不利于医务人员技术水平提高 [3]。因此,要建立合理的医患关系。

3 如何改善医患关系

3.1 加强宣传教育。应当把握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要从大局出发,在不损害医患关系的前提下,客观公正地反映事实。多做一些化解矛盾促使医患双方相互理解的工作,积极倡导“在服务上以病人为中心,在交往中相互尊重理解”的医患模式。

3.2 加快医疗体制改革步伐,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医患关系是一个涉及多种因素的社会概念,要构筑一个新的医患关系,就必须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体制改革。针对普遍关注的药品价格问题,应当从流通环节入手,在控制源头的基础上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以保证广大老百姓享受基本的医疗服务。医疗机构要把服务领域从单纯的疾病诊治向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转变,并进一步开展心理咨询、健康指导、预防保健等各项社会服务,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保证满足病人各种合理需求。

3.3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医德医风问题是社会关心的热点,其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从强化制度,建立健全各项监督机制入手,增强法律意识,牢固树立为病人服务的思想,明确医务人员的权利和义务,提高自律意识,自觉维护医院和自身形象,营造以敬业奉献为荣的良好工作氛围,以做好医务工作才能真正体现自身价值为人人追求的目标 [4]。

3.4 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不到位或沟通不当在医疗纠纷中占比重较大,部分医务人员存在不重视医患沟通,语言表述不准确,随便评价他人的诊疗和交代预后不客观等现象,因此,要注重加强医患沟通。加强医患沟通是解决医患矛盾的现实需要,是提高医疗质量,建立医院现代服务理念的需要 [5]。建立指导———合作型的医患关系,医患双方处于平等地位,增强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增进相互理解,从而减少冲突。

如何有效防范护理差错事故发生

2011-06-03 14:17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护理差错是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的过失或疏忽,给患者带来或轻或重的伤害和痛苦,影响其治疗甚至生命。如何有效降低护理差错成为医护人员关注的焦点,现总结如下。1 护理差错发生的原因

(1)简单重复劳动造成惯性思维,凭印象感觉和常规去操作、思维、工作。

(2)粗心大意,没有严格三查七对。

(3)因各大医院护理人员短造成紧张繁忙的工作和紧张情绪导致差错。

(4)工作不严谨,缺乏法律责任意识和保护意识,工作疏漏或对疑问药品或消毒用品使用,使用了上一班未交清药品。

2 护理差错易发生的对象

(1)工作时间长、年资高的老护士已形成定势思维,容易凭借经验工作,造成差错。

(2)刚刚参加工作(3年以下)的年轻护士,操作不熟,经验不足,造成差错。3 护理差错容易发生的时间

(1)工作繁忙时;

(2)交接班时;

(3)节假日。

4 对策

(1)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对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诊断、用药、护理措施等做到心中有数。

(2)严格查对制度,规范操作程序。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对每日工作进行排序,减少疏漏,可将每日工作以口诀执行,如搬床时要执行“七单,三个一,两个牌”,七单是指长期、临时各两联单,注射单,小治疗单,护理记录单;三个一是指一是搬病历,二是搬电脑上的床位,三是搬黑板提示;两个牌是指诊断牌、床头牌。工作中应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用适合于自己的方法工作,减少护理差错。

(3)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增进彼此沟通确保措施及时,经常征求患者意见,及时为患者诊治,提升护理品质,优化护患关系。

(4)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对新护士进行岗前培训,技术考核,工龄在5年内的护士实行规范化培训,同时要求一年内的护士跟高年资护士进行每一项操作,减少失误,定期进行法律知识学习,明白自己和患者的责权利。

(5)实施弹性排班,确保护理到位,护士长排班做到新老搭配,根据患者病情、工作量等安排每日不同的上班时间护士人数。

(6)严格落实制度坚持三交、三接、三清,即书面、口头、床旁交接班,病情交接,治疗护理交接,抢救器械使用交接,口头讲清,书面写清,床旁看清,使护理工作有条不紊,

减少和杜绝差错发生。

第二篇:看病难 看病贵

>> 热点分析

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找到治本之策。

目前,“看病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到大医院就诊难,那里经常是人满为患,病人像是天天在医院赶“集市”;二是找专家看病难,病人往往要排几个小时的队,有的甚至要等上几天十几天;三是农民看病难,基层尤其是乡村,像样的医院不多。“看病贵”,贵就贵在城市大中型医院药价贵、检查费用高,脏器移植、介入治疗等新技术和高精尖设备的应用价格昂贵,部分低收入人群和没有医疗保障的人群难以承受。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成因复杂,既有政府的责任,也有卫生部门的问题,还有社会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卫生资源总体不足,结构不合理

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但卫生费用仅占世界卫生总费用的2%。在总量不足的同时,卫生资源结构明显不合理。一是预防资源与医疗资源失衡。长期以来,预防为主的方针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重治轻防,政府对公共卫生投入不足,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比较薄弱,服务能力有限,预防资源没有发挥应有的防病效益,一些重大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没有得到有效预防。二是城乡卫生资源分配不均。一些贫困地区仍然存在缺医少药、因病致贫返贫现象。三是城市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卫生资源大多数分布在医疗领域,过度集中在大中型医院,基层社区缺少卫生资源。城市医疗机构区域分布不合理,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条件差,没有合格的全科医生,城市居民得不到就近、便利、价格合理的医疗服务。

第二,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些环节偏离了公平原则和群众可承受的能力

我国2000年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同步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体制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三项改革。但在改革的实践中,由于配套政策措施没有跟上,改革举步艰难,很多方面没有到位,有的甚至出现了偏差。一些地方把产权改革作为城市医疗改革的核心内容,把医疗改革理解成政府甩包袱,将政府办的医院推向市场,断奶断粮,甚至一卖了之。由于财政补偿不到位,医院在市场经济冲击下,偏离正确的办院方向,公益性淡化,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医药费用增长过快,群众就医负担加重,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得不到保障。

第三,对医院管理不规范、不科学、不严格

公立医院分别隶属于各级政府、部门、行业和企业,条块分割,卫生全行业管理无法真正实现,区域卫生规划、医疗机构属地管理难以实施,医疗机构分类管理不严格。在这种状况下,一些医院盲目发展,扩大规模,重复建设,无序竞争。许多医院贷款建房、购买大型设备,将沉重的债务变相转嫁给患者。有的医院内部管理松懈,医疗服务环节多、效率低,基础服务质量比较差,尤其是财务管理比较混乱,不合理检查、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收费的现象比较严重。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依法管理不严。

第四,药品和医用器材流通生产秩序比较混乱

生产企业数量多,流通环节多,监管不力,无序竞争。一些企业违规操作,搞虚高定价,一些药品和医用器材定价高于成本几十倍,甚至上百倍。销售利润大多通过回扣、提成流向批发商、代理商、医药代表等中间环节,医务人员拿回扣、提成的现象也比较严重。加之我国多年实行医疗服务低收费政策,允许医疗机构销售药品加成15%—20%作为补偿,诱导医院买卖贵重药品、医生开大处方。同时,由于国家采取鼓励开发新药的政策,一些企业将常见药品改头换面申报新药,替代降价药品,获得较高价格,成为滋生腐败的源头。第五,广大群众医疗保障水平不高

目前,全国有44.8%的城镇人口和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基本上靠自费看病。同时,医疗保障的筹资水平比较低,特别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低,保障水平不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的问题。

>> 对策链接

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履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义务,卫生部门更是义不容辞。要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作用。实行医疗机构属地管理,实施区域卫生规划,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强化卫生全行业监管。严格实行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建立健全社区卫生组织、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合理分工的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调整城市大中型综合医院布局,严格控制发展规模,适当减少公立大医院的数量。增加财政投入,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社区卫生,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平可及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医疗机构,作为公立医院的补充。

二是建立财政补偿政策机制。要保持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制定由中央和地方分级负责的财政投入政策。政府应向全体社会成员免费提供包括计划免疫、传染病控制、地方病控制、妇幼保健、职业卫生、精神卫生、环境卫生和健康教育等在内的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应以政府投入为主,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健康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政府要控制公立医院的收费标准,公立医院的经济收入要与职工的福利脱钩,取消“以药养医”的补偿政策,不要再提“以医养医”,对公立医院实行差额补偿和服务价格补偿政策。

三是制定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政策。要组织有关专家制定基本医疗服务目录和基本医疗服务药品目录,其价格由国家制定。调整不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提高技术劳务费,降低过高的大型医疗设备检查费,适度放宽特殊医疗服务价格。要拉开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服务价

格档次。要考虑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的特点,并适当提高中医、民族医的技术服务价格。改变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方式,逐步实行单病种收费。

四是改革药品和医用器材的生产流通体制。加强对药品和医用器材的开发、生产、销售等环节的管理。严格生产和销售企业准入,规范新药的研制、开发和生产,严防出现“换名不换药、改剂型、改包装的药品”生产;改变药品和医用器材销售方式,鼓励直销,推行政府采购、配送,减少流通环节,对基本医疗服务药品由国家专营专管,医院不加价;加强药品和医用器材价格管理,严格成本核算,控制价格虚高。

五是加快建立城乡医疗保障体系。要从国情出发,分步实施。目前,要继续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实现基本医疗服务的广覆盖。对于城镇下岗职工、低收入居民、学生、老弱病残等群体,要由政府投入。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扩大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重点解决大多数农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问题。建立城乡特困居民的大病医疗救助制度。今后,要逐步向建立全民医疗保险制度过渡。

六是加强卫生全行业监管。卫生行政部门要转变职能,依法实行卫生全行业管理。严格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医疗技术等服务要素准入。加强卫生监督,推行综合执法,严禁各种非法行医,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加强医疗广告监管。特别要加强医院内部管理。严格规范医院诊疗行为,改进服务流程,简化就医环节,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严格财务管理,加强医院物价和收费管理,努力降低运行成本,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减轻群众经济负担。严格限制大型医院规模和大型设备购置,防止卫生资源浪费。加强职业道德、职业责任和职业纪律教育,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

>> 延伸阅读

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但还存在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配置失衡,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协调,服务水平差距加大,医疗费用上涨过快,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突出问题。以科学发展观审视其原因,一是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增加。从1978年到2007年,全国医疗机构诊疗人次由10.1亿增加到28.4亿;住院人数由1907万增加到9827万。城市大医院和专科医院人满为患,找高水平医生看病难,引发群众不满。二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严重滞后。社区和农村卫生机构力量弱、条件差、水平低,缺乏优秀的医务人才,群众的信任度满意度不高。三是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全国有近3亿城乡居民没有基本医疗保障,群众看病负担重。四是医院公益性淡化。政府投入平均只占医院经常性开支的7%,人员工资、设备购置、基本建设和运行经费等都要靠医疗服务收费解决。这种“创收”机制导致医疗服务不规范、追求经济收益,引发医患关系紧张。五是“以药补医”机制导致药价虚高。长期以来,实行“以药补医”政策,靠药品加成弥补医院收入不足,导致医生开大处方、卖贵重药等问题,抬高药品价格,加重群众负担。

卫生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为人民健康服务,必须把维护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必须坚持公益性质。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改变不符合公益性要求的“创收”机制,加大政府卫生投入,严格政府卫生监管,强化宗旨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把广大医疗卫生人员的积极性引导到增加和改善医疗卫生服务上来。必须用改革发展的办法解决卫生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尽快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城乡全体居民。加大政府投入,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和政府补助标准。健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二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科学确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实行基本药物招标生产和直接配送,减少中间流通环节。规范基本药物使用,将其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降低药品价格,减轻群众负担。

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保障机制,由政府承担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和公共卫生业务经费,确保基层医务人员工资收入,对乡村医生给予合理补助,落实卫生公益性质,降低服务费用。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提高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努力做到农村居民小病不出乡,城市居民享有便捷有效的社区卫生服务。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建设,扩大公共卫生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疾病防控、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落实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政策,实行政府预算全额管理。

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改革医院创收机制,维护公众利益。加大政府投入,保障公立医院基本建设、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离退休人员经费和弥补政策性亏损,对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给予专项补助。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取消以药补医和药品加成政策。改革医院内部收入分配制度,鼓励多劳多得、优劳优得,不与医疗收入挂钩,控制医院工资总额。改革医院人事制度,实行全员聘任和绩效考核,并允许医生多点执业。

第三篇:看病难、看病贵

综合分析题

现在我国各地都存在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你是怎么看的。

答:“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老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目前我国的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重城轻乡。高新科技、设备,优秀的人才大部分集中在城市中的大医院,而有些农村、社区医疗机构还在用着传统的老三件,听诊器,血压计,温度计看病。

2、医疗保险能力有限:医疗保险对于一些癌症、器官移植等患者保险力度有限,病人的自费压力很大。

3、政府投入不足: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不足,医生的阳光工资不高,为了增加收入不可避免地的开大处方,过度检查、过度治疗。

4、药品、医疗器械价格虚高。药品、医疗器械生产厂家众多,流通环节多,再加上国家监管力度不够,导致价格虚高。

5:老百姓看病观念存在误区:老百姓的传统观念信名院名医,不论小病大病都爱往大医院挤,导致大医院人满为患,一号难挂。

天下大事,民生为重。“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关乎民生大事,我认为解决好这个问题要做好以下几点。

1:政府要做好宏观调控,合理配置城乡医疗资源,对于在资金、设备采购、人才引进方面给于农村、社区医院与倾斜,早日实现“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

2:加强医疗保险的保障力度,特别是提高对一些大病种的报销比例。

3:政府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还公立医院公益性,消去医务人员灰色收入,提高阳光工资。

4:出台方案,解决药品、医疗器械价格虚高问题,实现阳光采购。

5:利用各种媒体加强对“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宣传,并在医疗报销比例给于社区医院与倾斜。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任重而道远,相信在国家加大投入和主导下,全社会的积极努力下,会得到很好的缓解。

第四篇:也谈“看病难、看病贵”

当前,社会上所谓的“看病难、看病贵”,是针对上级大医院而言,而不是基层卫生院的状况。基层卫生院仍然是冷冷清清,医生做冷板凳,无病员可看。实际上,“看病难、看病贵”是医生故弄的玄虚,是为了忽悠患者的钱财,是全社会都在向“钱”看的结果。

受全社会向“钱”看大环境的影响,医院也不是“世外桃源”。为了吃饭,为了住房,有权的贪污受贿、进行权钱交易,而一般医生就只能千方百计地用自己的知识优势从劣势的患者身上捞钱。私立医院为了达到赚钱的目的,更是不择手段蒙骗患者。私立医院不是方便了群众就医,而是在竞争中加剧了坑骗患者的恶性循环。其原因是:病员数量是有限的(发病率基本稳定),而赚钱的欲望是无限的。为了争夺患者市场,私立医院采取虚假广告去骗取患者的信任,借助患者享受服务的心理,进行“暗箱操作”,使用“无中生有”、“偷梁换柱”、“自创药名”等手段坑骗患者。

造成“看病难、看病贵”,“暗箱操作”坑骗患者的根源就在于医疗机构的市场化和社会的私有化。为了创造私有财产,公立医院的医生坑骗患者,造成医疗利润空间特别大。私立医院见有利可图,立即千方百计地开办医疗机构。所以,在私立医疗机构领域中,也是“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的场所,给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部门提供了经济来源,为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部门滋生腐败提供了温床。

现在,不是社会办医“门槛高”,而是乱办医、办医滥。什么“黑诊所”,“黑”不“黑”,就看背后有没有“保护

神”,而不是看有没有资格。

如果卫生改革再强调医疗机构“市场化”,患者会更苦,卫生资源更浪费,腐败官员也会更多。

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不在于实行“医保”和一味地降低药价。必须用《孙子兵法》的战略管理思想,采取强硬的国家统一定价、统一管理,消除医疗机构“市场化”。把公共卫生、预防接种、妇幼保健、医疗康复等结合起来,把严明的纪律和人道思想的教育结合起来,把医生的医术、医德和患者的评价结合起来对医生进行考评,把马克思早就明确提出的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劳动者(医生)的生活进行保证,把“以人为本”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善待医生,医生才会善待患者,才能真正做到“患者至上”,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第五篇:申论热点:看病难 看病贵

>> 热点分析

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找到治本之策。

目前,“看病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到大医院就诊难,那里经常是人满为患,病人像是天天在医院赶“集市”;二是找专家看病难,病人往往要排几个小时的队,有的甚至要等上几天十几天;三是农民看病难,基层尤其是乡村,像样的医院不多。“看病贵”,贵就贵在城市大中型医院药价贵、检查费用高,脏器移植、介入治疗等新技术和高精尖设备的应用价格昂贵,部分低收入人群和没有医疗保障的人群难以承受。

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卫生资源总体不足,结构不合理

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得到有效预防。因病致贫返贫现象。三是城市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过度集中在大中服务。

度、但在改革的实践中,由于配套政策措施没把医疗改革理解成政府甩包袱,将政府办的医院推向市场,断

第三,对医院管理不规范、不科学、不严格

公立医院分别隶属于各级政府、部门、行业和企业,条块分割,卫生全行业管理无法真正实现,区域卫生规划、医疗机构属地管理难以实施,医疗机构分类管理不严格。在这种状况下,一些医院盲目发展,扩大规模,重复建设,无序竞争。许多医院贷款建房、购买大型设备,将沉重的债务变相转嫁给患者。有的医院内部管理松懈,医疗服务环节多、效率低,基础服务质量比较差,尤其是财务管理比较混乱,不合理检查、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收费的现象比较严重。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依法管理不严。

第四,药品和医用器材流通生产秩序比较混乱

生产企业数量多,流通环节多,监管不力,无序竞争。一些企业违规操作,搞虚高定价,

咨询、报班、买书~~~随时欢迎联系广外华图服务专员

李海群QQ:86522629613434119841(669841)

关玉莲QQ:52501330913434123604(613604)

一些药品和医用器材定价高于成本几十倍,甚至上百倍。销售利润大多通过回扣、提成流向批发商、代理商、医药代表等中间环节,医务人员拿回扣、提成的现象也比较严重。加之我国多年实行医疗服务低收费政策,允许医疗机构销售药品加成15%—20%作为补偿,诱导医院买卖贵重药品、医生开大处方。同时,由于国家采取鼓励开发新药的政策,一些企业将常见药品改头换面申报新药,替代降价药品,获得较高价格,成为滋生腐败的源头。

第五,广大群众医疗保障水平不高

目前,全国有44.8%的城镇人口和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基本上靠自费看病。同时,医疗保障的筹资水平比较低,特别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低,保障水平不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的问题。

>> 对策链接

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作用。实行医疗机构属地管理,展规模,适当减少公立大医院的数量。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社区卫生,鼓

需要制定由中央和传染病控制、地方病控制、妇幼保健、多发病的诊疗。政府要控

适度放宽特殊医疗服务价格。要拉开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服务价

加强对药品和医用器材的开发、生产、销售等环节的管理。严格生产和销售企业准入,规范新药的研制、开发和生产,严防出现“换名不换药、改剂型、改包装的药品”生产;改变药品和医用器材销售方式,鼓励直销,推行政府采购、配送,减少流通环节,对基本医疗服务药品由国家专营专管,医院不加价;加强药品和医用器材价格管理,严格成本核算,控制价格虚高。

五是加快建立城乡医疗保障体系。要从国情出发,分步实施。目前,要继续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实现基本医疗服务的广覆盖。对于城镇下岗职工、低收入居民、学生、老弱病残等群体,要由政府投入。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扩大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重点解决大多数农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问题。建立城乡特困居民的大病医疗救助制度。今后,要逐步向建立全民医疗保险制度过渡。

六是加强卫生全行业监管。卫生行政部门要转变职能,依法实行卫生全行业管理。严格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医疗技术等服务要素准入。加强卫生监督,推行综合执法,严禁各种

非法行医,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加强医疗广告监管。特别要加强医院内部管理。严格规范医院诊疗行为,改进服务流程,简化就医环节,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严格财务管理,加强医院物价和收费管理,努力降低运行成本,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减轻群众经济负担。严格限制大型医院规模和大型设备购置,防止卫生资源浪费。加强职业道德、职业责任和职业纪律教育,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

>> 延伸阅读

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高强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但还存在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配置失衡,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协调,服务水平差距加大,医疗费用上涨过快,从1978年到2007年,全国医疗机构诊疗人次由10.128.4亿;住院人数由1907万增加到9827万。城市大医院和专科医院人满为患,引发群众不满。优秀的医务人才,群众的信任度满意度不高。3亿城乡居民没有基本医疗保障,群众看病负担重。常性开支的7医”机制导致药价虚高。长期以来,实行靠药品加成弥补医院收入不足,

必须坚持公必须用改革发展的办法解决卫生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城镇居民基本加大政府投入,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和政府

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保障机制,由政府承担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和公共卫生业务经费,确保基层医务人员工资收入,对乡村医生给予合理补助,落实卫生公益性质,降低服务费用。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提高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努力做到农村居民小病不出乡,城市居民享有便捷有效的社区卫生服务。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建设,扩大公共卫生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疾病防控、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落实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政策,实行政府预算全额管理。

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改革医院创收机制,维护公众利益。加大政府投入,保障公立医院基本建设、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离退休人员经费和弥补政策性亏损,对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给予专项补助。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取消以药补医和药品加成政策。改革医院内部收入分配制度,鼓励多劳多得、优劳优得,不与医疗收入挂钩,控制医院工资总额。改革医院人事制度,实行全员聘任和绩效考核,并允许医生多点执业。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兼职聘用协议书范本下一篇:考察干部谈话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