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

2022-12-24

中国是一个多项文化历史悠久的古国, 音乐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一直被奉为中华民族之瑰宝,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作为中国人的精神动力, 支撑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不断创新、前进和发展。然而, 在现代高校声誉而教学中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并不理想, 多数为西方音乐文化。为了能够切实发挥本民族音乐文化的良好传承与发展, 在声乐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便势在必行。

一、传统音乐文化的特点

1、追求“字正腔圆”

在中国传统的音乐文化中, 其重点将“字正腔圆”作为音乐鉴赏的标准。产生这种音乐鉴赏思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 “字正”。确保观众对内容的清晰认识, “字正”的音乐表达方式能够清晰的还原音乐教学的内容, 让观众更加清晰的明确音乐中所吟唱的内容, 并在优美的旋律中感悟音乐的故事背景文化, 在古人的音乐欣赏思想观念中, “字正”才能够好的促进观众对音乐文化的接受。第二, “腔圆”。“腔圆”与字正不同, 其不是一种音乐表现技艺, 更偏向于一种艺术感, 加强音乐赏析中的“腔圆”能够更好的促进表演者做到音乐的“圆润如珠”, 使歌曲中的各种情绪表现的充分[1]。

2、强调个性化的音色

强调音色个性化发展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特征之一, 这亦成为了我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文化的最大差异点。在西方音乐文化中, 其更加重视音乐中音色的融合性, 在集体的表演与演唱中亦追求音色的融合, 从而表现出音乐文化中的“天然一体”之感。然而, 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 其更加重视音乐的个性化音色的表现, 即表演者在进行吟唱中需要着重对个性化的音色进行彰显, 促进音乐表现的更加突出, 并希望能够通过这种音色的个性化来引起观众的音乐赏析共鸣性。在情感表现中, 我国的传统声乐情感重视音色自身的细腻性, 而欧洲音乐在情感表达上比较直接和强烈, 这亦是二者之间个性化差异。

3、重视“润腔”的创新

“润腔”是音乐表达中辅助歌曲的整体旋律并附注在旋律周围的高音变化的“小音符”。“润腔”在音乐表演中的运用十分重要, 其能够将音乐表达中的细节之处进行刻画, 并通过细节的来展现出音乐作品本身的特色, 从而通过创新性的音乐特点来激发与受众之间的共鸣, 并促进受众对作品本身的良好印象的提升。在中国传统音乐表现手法中, 广大的音乐表演者一直将“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融入音乐表达中去, 从而促进“润腔”音乐表现手法的出现[2]。为此, 在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 其音乐表现形式中十分重视对“润腔”表达手法的运用, 并在不断的革新和发展中对其进行创新, 使得其音乐作品具有更加丰富的已经和音乐形象。

二、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性分析

1、利于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

音乐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众多文化组成部分之一, 其不仅能够以独特的民族特色激励着民族精神, 更能涉及到一个民族的历史、地理和文学等多方面的文化传承。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不仅是高校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综合音乐艺术鉴赏能力的要求, 更是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兴盛不衰的重要保证。通过一个国家的音乐文化能够对一个国家的历史进行清晰的了解, 音乐文化作为我国非物质遗产保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其在现代化素质教学中的应用十分必要, 通过传统音乐文化的表现对我国传中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宣扬有着重要的意义。

2、利于高校声乐教育丰富性的提高

高校声乐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让高校学生能够在丰富多彩的音乐艺术表现形式中提高个人的艺术素养, 从而促进其成为一个综合性的人才。我国作为一个音乐发展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拥有着丰富的音乐艺术文化。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声乐教学过于运用欧洲的古典文化实施教育, 对关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教学比例较少, 使得高校音乐教学的单一性表现十分明显, 十分不利于学生音乐综合鉴赏能力的提高[3]。在声乐课堂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对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化和多元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我国高校声乐教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3、利于高校人才综合素养的培养

随着现代化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素质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为此, 在现代化高校教育中亦着重从多元化的教学角度推进教育工作, 并借此来提升学生多样化文化的接触。其中, 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便能够让学生更加充分的了解音乐文化, 并在音乐鉴赏能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提高个人的综合素颜。在中国教育的观念中, 一直对传统文化秉承着“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的继承理念。为此, 在高校声乐教育中的传统音乐文化均是我国的传统优化文化, 在音乐组成部分中处于精华部分, 对其继承对我国高校人才的综合素养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4]。

三、提高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有效路径分析

1、重视情感教学

音乐作为一种情感上的表达艺术形式, 若想充分加强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声乐课堂教学中的融入, 便必须要重视情感教学工作的贯彻与落实。将课堂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中的美感元素进行整合, 并结合学生们对音乐之美的诉求进行传递, 从而促进学生的情感与音乐文化产生共鸣。为此, 教师作为声乐教学的主导者, 其在对传统音乐文化中的某一部音乐作品进行教学时便可以带领学生对音乐作品本身的故事背景进行了解, 从情感经历方面促进学生对作品更深的感悟, 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加强感知能力教学手段的应用

音乐学科在高校教学中没有任何限定, 其不仅没有数学公式的条条框框, 更不受人们思想的限制。作为一种情感表达的艺术, 学生们对音乐作品本身的领悟形式亦存在个性化的差异, 有的学生可以将音乐理解成为爱情题材, 有的可以理解成为爱国题材, 有的还可以理解成为亲情题材等, 然而, 这些思想上的差异是无关紧要的, 其重点培养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感知能力, 唯有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本身的感知, 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对音乐产品本身的体会。对此,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对音乐的感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 并在声乐课堂中将这些问题进行逐一讨论, 从而在讨论中促进学生感知能力的提高。再次, 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选取更多的音乐题材, 让学生更好的体会不同传统音乐中的节奏、音色和力度等技术要素,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5]。

3、强化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学音乐素养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引导者, 在高校声乐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性作用。鉴于当前我国高校教师的音乐素养不高的现状, 必须加强其师资队伍建设, 切实提高教师本身的音乐赏析能力, 从而促进传统音乐文化在声乐课中的融入与运用。对此, 教师本身应该对传统音乐文化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此外, 需要教师在声乐教学中勇于创新, 不断对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实践改革和创新, 积极将欧洲古典音乐与我国的传统音乐进行对比教学, 从而促进不同文化魅力的感染力在对比的下充分彰显。

四、结语

综上所诉, 传统音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化高校教育中有效将其融入声乐教学中, 不仅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血脉的继承, 更是促进当代大学生音乐赏析范围不断扩大, 进而提升个人音乐鉴赏能力的有效保障。为此, 高校声乐教师作为声乐教学的主导者, 必须转变传统高校教学思想, 积极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 将其提到音乐教育日程中改革道路上。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 现代化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其中, 声乐教学是高校重点推进的科目之一, 学校也在不断加强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传统音乐文化作为高校声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备受广大师生的重视。基于此, 本文就传统音乐文化的特点与中心要进行综合分析, 并针对性的整合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有效对策, 希望能够促进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学,传统音乐

参考文献

[1] 常建萍.高校声乐教学中如何融入传统音乐文化策略分析[J].黄河之声, 2013, 01 (21) :26-27.

[2] 于洋.漫谈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J].赤峰学院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7, 02 (04) :163-165.

[3] 侯芸莉.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合探析[J].音乐时空, 2016, 03 (10) :121-122.

[4] 刘琨.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融入研究[J].黄河之声, 2016, 04 (06) :21.

[5] 杨琳.如何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J].音乐时空, 2014, 11 (18) :190.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加快北碚区农村水电发展论文下一篇:新捷公司LNG产业定位及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