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措施论文

2022-04-12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措施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中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要把握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核心、认清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两条路径,兼顾学校想做什么、学生喜欢什么、学校能做什么三种取向,明晰四大要素,抓好五个环节,重视立足校本来开发课程。

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措施论文 篇1:

中等职业学校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2005年11月,江苏省教育厅制定了《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把制定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作为“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地理课作为文科类、艺术类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必修课程之一,必须紧跟职业教育发展步伐,深化课程研究,加大改革力度,实现课程改革目标。在深入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地理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中职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最近,笔者在江苏省内8所开设地理课程的中职学校(江苏省戏剧学校、江苏广播电视学校、南京市财经学校、南京莫愁中等专业学校、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苏州吴江市职业高级中学、南通市中等专业学校、苏州张家港职业教育中心校)进行了学生问卷调查,并对9位中职地理教师进行了访谈。从调研结果来看,中职地理教学正面临困境与挑战,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职业学校需要校本课程中等职业教育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综合素质在个人就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愈来愈大,一个专业技能突出、综合素质强的学生往往竞争优势明显,所以职业学校在加强学生专业课程教学的同时,同样希望学生能学好包括地理在内的文化基础课程,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但在职业学校中,专业技能训练占据了大量教学时间,文化基础课程所占课时较少,理科类职校基本不开设地理课,文科类、艺术类职校中,地理课程大多只开设一年左右,占2~8学分不等。长期以来,除少数旅游类、金融类职业学校之外,大多数职校都选用高中地理教材,同时压缩课时,降低要求,完成中职地理的教学任务。随着高中地理新课改及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无论是在课程目标、教学模式还是在教学评价上,高中地理与中职地理已产生较大的差异。因此,职业学校应开设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地理课程,这是中职地理课程改革面临的紧迫课题。在中职地理课程改革中,开发针对职业学校及专业特点的校本课程,可以弥补中职地理课程的不足,满足职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职校学生需要校本课程职业教育的绝大部分毕业生将直接就业,只有少部分学生继续升学。由于巨大的就业压力,学生在专业学习上投入了大量精力,以掌握一技之长,很多学生产生了重专业技能、轻文化知识学习的思想。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中职学生无论是文化学习的自觉性还是学习基础都较差,在地理课程的学习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为了拿学分或应付任务而学习。加上目前职业学校大多选用普通中学地理教材,对职校学生来说,课程难度偏大,要求偏高,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职业学校的地理教学同样不能脱离学生实际,在调研中,很多学生希望地理课程能联系专业特点,贴近生活实际,学到一些对他们今后生活与工作有用的地理知识与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社会,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开发校本课程是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途径与普通中学不同,职校地理教师没有升学考试的压力,但没有了“高考指挥棒”,也给教学带来很多困惑,甚至难以对地理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质量进行准确定位。很多中职学校的地理课教师常常有一种边缘化的感觉,有些教师习惯于照本宣科,考试前划个范围,考试时降低要求,教师和学生都只是为了完成任务。长此下去,学生不在乎、不重视甚至讨厌地理课的情形时有发生,使地理课程在职业学校的地位和作用受到很大的质疑。随着课程改革在职业学校的不断推进,文化基础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中职地理课应该在职校学生心目中确立其应有的地位,这是教师的职责所在。地理课教师只有积极投身课程改革,从学生实际出发,参与开发符合学校、专业、学生特点的中职地理校本课程,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地理课程的学习中有所收获,才能使职校生成为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和谐发展的合格毕业生。

中职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

中职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目前,江苏省五年制高职和中职的语文、数学、英语、德育、物理、化学等课程都已开发了相应的课程标准与教材,并在不断完善和推广之中,地理和历史课程的校本开发相对落后。在笔者调查的8所学校中,除3所外都选用普通高中地理教材。由于开设地理课程的学校专业不同,地区分散,学生学习情况各异,短时间内开发出面向所有职校生的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有很大的困难,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支持。现阶段,地理教师大多只能以学校为基础,或以相同、相近专业为出发点,开发具有各校专业特色的地理校本课程。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已开始尝试校本课程的开发,并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虽尚在探索之中,但毕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校本课程开发从广义上可以划分为三大类: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新编。目前,很多职业学校的地理课教师尚停留在筛选已有的地理课程,或者对已有课程进行“修修补补”阶段,这种校本课程开发相对比较容易,花费的精力较少,属于低层次的校本课程。开发高层次校本课程需要全体教师参与,需要整合学校教师的集体智慧、经验与能力,需要体现最新的学术动态与课程开发理念。

在地理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的角色首先,教师应由课程改革的“局外人”变成“参与者”。教师的积极参与是中职地理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目前还有不少职校地理教师缺少课程意识,认为课程开发是专家学者的事,教师只要按照规定的时间与进度教授规定的内容,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因而成了课程开发的“局外人”。新课改强调教师课程改革的意识,教师要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人,不再只是课程的实施者,还应在课程决策的过程中充分体现教师应有的专业自主。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使教师将个人专业智能转化为学校课程发展的智能,将课程发展理论的原则转化为课程实践。中职地理课教师应转变观念,积极投身课程改革之中,通过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不断领悟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也是教师体验新课程的过程,使教师成为推进中职地理课程改革的“发动机”。其次,教师应从“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现代职业教育呼唤“研究型”教师,课程改革更是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中职地理课教师不仅要跟踪地理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还要不断研究职业教育发展新动向与职校生的新变化,仅靠过去的经验已经难以实现较高的教育目标。在中职地理课程改革中,教师要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与探究,认清自己教学中的强项与弱项,在已有的教学优势上加以发展,重新认识不同的教学策略、探索新的教学技巧、建构富有个人意义的知识体系。在参与中职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教师需要最新教育教学理论的支撑,需要借鉴他人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会遇到各种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可促使教师不断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中职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环境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开发成功的校本课程,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在中职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前和开发中,教师应进行必要的环境分析,以保证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可以从学校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方面着手研究。学校内部环境分析的内容主要有:了解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家长的期望、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及行业对文化课程的规划及要求,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与身心发展特点,了解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技能等。学校外部环境分析的内容主要有:了解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未来经济形态与行业结构变化,了解终身教育、生计教育、回归教育等理论,掌握最新地理课程改革动态,了解科学知识与信息数量迅速增长对地理教学的影响等。通过一系列的环境分析,可为教师准确定位中职地理校本课程的目标,合理组织与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职地理校本课程开发措施

中职地理校本课程在开发、组织、实施与评价中显得困难重重,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缺少专业指导,缺少理论支撑,缺少研讨机会,缺少科学评价,影响了相当一部分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热情,也影响了中职地理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要实现中职地理校本课程高质量的开发,可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运用“拿来主义”,丰富课程开发资源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比,中职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不可能耗费大量时间、财力、物力和人力。根据这种情况,应运用“拿来主义”,不断丰富课程开发资源。教师应认真研读普通高中地理新课标,分析比较高中地理与中职地理在课程目标、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异同,收集普通高中地理新课改的有关资料,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可以借鉴学习职业学校与普通中学校本课程的开发经验,了解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程的教育目标,寻找与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同点。还应多了解兄弟职校地理课程开发信息,在此基础上,认真思考并构建符合本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地理校本课程目标。

组织校内团队,争取得到指导与支持在中职地理校本课程开发中,绝不能闭门造车、各自为政。很多职校都有专门的教科研机构,负责推进本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教师应主动申请课改课题,把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纳入学校课程改革中,积极争取学校教研部门专家的支持,并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积累课程开发经验,解决实际困难。教师通过组织校内科研团队,可以找到一群同道者,同道者之间不但可以交流参与改革的思想,还能彼此提醒和相互帮助,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共同成长。教师在学校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有关课程的评价信息,采纳学者、专家、教师、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不断调整、修改课程目标,使之符合课程发展的需要。

加强校际合作,提高校本课程的开发质量地理课程在中职学校是一门“小课”,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师资有限,规模较小。要提高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质量,应打破学校、行业、地区的限制,与其他职校地理教师加强联系,开展校际合作。如运用网络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参与市、县职教系统教研活动,组成地理学科教研组,开展职校地理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等。通过校际合作,校本课程可以从“点”到“面”传播开来,从一个教师传播到多个教师,从一个学校传播到相同或相近专业的兄弟学校。在校本课程的传播与推广中,必将推动校本课程不断完善,并逐步使中职地理校本课程开发不断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

参考文献:

[1]夏志芳.地理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杨明全.革新的课程实践者——教师参与课程变革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3]罗厚辉.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4]王斌华.校本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5]黄显华,等.课程领导与校本课程开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朱琰(1969—),女,安徽师范大学地理系教育专业硕士,江苏省戏剧学校教研室主任,高级讲师,主要从事中职地理教学与科研工作。

作者:朱 琰

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措施论文 篇2: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若干建议

摘 要:中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要把握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核心、认清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两条路径,兼顾学校想做什么、学生喜欢什么、学校能做什么三种取向,明晰四大要素,抓好五个环节,重视立足校本来开发课程。

关键词:校本课程;课程开发;建议;中小学

在国家课程逐步得到落实之后,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校本课程的提出,使得中小学教师在传统的“课程实施者”角色之外,多了一个“课程开发者”的身份。由于强调“自主开发”和“校校不同”,校本课程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搭建了一个实施教育创新和创新教育的大舞台。我们不主张给校本课程过早地给出一个权威性的定义,因为这样会限制教师的实践创新。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理论演绎和实践总结,寻找到校本课程开发应该遵循的某些规则和范式。

一、把握校本课程建设的一个核心

什么是校本课程的核心价值?简言之,就是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地全面发展。开发校本课程,核心就是要更好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可以说,培育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校本课程的灵魂和生命。

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素质提高,无疑也是国家课程的中心任务,那为什么还要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呢?我们知道,在任何一个教育系统中,课程都是居于核心位置——教师为落实课程而教,学生为掌握课程而学,领导为优化课程而管理,社会为促进课程而评价。所以课程结构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目标能否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是为全国所有的某学段学习者的基本素质标准而设计的,难以承受全面而富有个性的素质教育之重,故需要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作为补充。因为离开了个性发展的全面发展,也就不存在整体的全面发展。

二、认清校本课程形成的两条路径

笔者认为,校本课程的形成和开发,主要有两种模式,即演绎式和归纳式。分述如下:

一是“自上而下”的演绎模式。基本过程为:确立学校教育哲学(办学理念和核心价值)→进行学校课程整体规划→进行具体校本课程的开发。它是由学校管理者来推动科任教师实施校本课程开发。

浙江省嘉善县的西塘镇中心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地处有“吴根越角”之称的水乡古镇西塘。学校将古镇文化与学校课程的有机结合作为办学特色,让学生认识与古镇有关的著名人物及历史事件,以激励学生学会做人和陶冶情操。在这样的办学理念指引下,学校编制了《走进古镇文化》的校本课程规划,并引导教师逐步开发出相应的系列化的校本课程,通过了解本地区历史沿革、西塘由来、著名人物、传说故事、风俗习惯、风味佳肴、土特产、旅游产品等,体会古镇人勤劳、善良、淳朴的民风,体验古镇名产“八珍糕”和“荷叶粉蒸肉”的制作生产过程。

二是“自下而上”的归纳模式。基本过程为:教师自发进行课外活动实践→课外活动课程化→确定校本课程整体结构→提炼学校课程文化和特色→确定学校教育哲学→指导校本课程的进一步完善(改旧和促新)。它是在科任教师自发的实践活动的推动下,学校管理者组织进行的校本课程规划与开发。

在广东省佛山市的九江镇中学,一些任课教师多年来自发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不仅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而且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此基础上,学校结合九江镇地域文化和学生需要,逐步确立了将科技创新教育作为特色和品牌的办学思路。该校建立了由校长和教科室主任负责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编制了校本课程整体规划,一方面对原来的课外科技活动进行课程化改造,另一方面开发出一批新的科技类校本课程。

三、兼顾校本课程价值的三种取向

对校本课程进行分类是学校课程整体规划的需要。从涉及领域看,有科技类、生活类、社会类、人文类、艺术类等;从内容特点看,有知识型、活动型、研究型、技艺型等;从学科范围看,有主题融合式、主题平行式和单一学科式等等。但不管如何分类,都不外乎以下3种价值取向:

一是目标主导,即学校想做什么。校本课程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这就要求学校必须为自己的发展正确定位。学校教育哲学反映的是学校信奉的教育理念,应该渗透在学校环境、学生日常生活、课程设置、教育教学过程和学校管理当中,是成熟型学校的重要标志。

广州市天河区的石牌村是广州最大、最著名的城中村,建筑密度超过70%,村内道路狭窄,外来人口多,结构复杂。但石牌村在其历史变迁中却孕育出一种“石牌精神”——60年前时任中山大学法学院院长的郑彦棻教授就提出“发扬石牌精神”的倡议,并指出:石牌所表现的精神,第一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创业精神;第二是共同生活、共同学习的集体精神;第三是向民众学习、为民众谋福利的服务精神。石牌小学在学校发展目标规划中,注意发掘“石牌精神”这一社区文化资源,将其融入学校的校本德育课程之中,希望通过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三者间的多元融合互动机制,增进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深化“城中村”学校德育的变革。

二是需求主导,即学生喜欢什么。校本课程要尽量满足学生合理的需求,这就要求学校应通过调研来了解同学们喜欢什么和不喜欢什么。调查的项目应包括喜欢什么样的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喜欢的理由和希望达到的学习目标等等。

前面提及的佛山市九江镇中学,将学生发展的需要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通过家长会了解到,该校学生家长对自己子女有强烈的成才愿望,尤其看重孩子科技素质的提高;同时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多姿多彩的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很感兴趣,特别是航天技术、网络技术、生物科学和生活科技,有的同学还有在外面请家教、学特长的经历。这些都为该校《科技与创新》课程的开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今该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结出了累累硕果,比如学生已经获得26项国家发明专利,学生代表队两次获得世界头脑奥林匹克竞赛单项冠军。

三是条件主导,即学校能做什么。这有两层含义:其一,学校想做的和学生喜欢的,最后都还要通过学校的现有条件来实现,即所谓量力而行;其二,学校要根据自身在教学设施、文化传统、师资力量、社区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来考虑自己能做些什么。

珠海市的金海岸中学依山傍海,山上生长着一种食虫植物“猪笼草”,海边生长着一种海岸植物“二叶红薯”,生物教师就充分利用这一便利条件,开发出生物学科类的校本课程,指导学生对这些特殊的植物进行较为系统的观察和实验研究,取得了令人称道的研究成果,该项教改在2005年的“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评奖活动中还被评为仅有两个一等奖获奖项目之一。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三种价值取向在具体的校本课程开发中既不能顾此失彼,又不可能平分秋色,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突出其中一个方面同时兼顾到其他两个方面。

四、明晰校本课程叙事的四大要素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经常要对课程进行案例叙述。课程叙事,既可以作为一种研究的范本,又可以作为一种交流的手段。一般认为,案例应包括真实的背景、具体的行为、完整的过程和隐含的思想这样四个基本构成要素。

一是要陈述真实的背景,即说清为什么要开发该门课程。毫无疑问,学校都是基于一定的理由才开设某个校本课程的,这个理由可能来自学校的教育传统和办学特色,可能来自地域性的文化或自然资源,也可能来自教师的特长或学生的需要。校本课程强调既要有“国际视野”更要有“校本行动”,案例的叙述要能够说明课程事件的时间、人物、地点和前因后果,将具体的课程事件置于特定的时空框架之中。

二是要说明具体的行为,即说清课程事件中的行为方式。行为叙事离不开行为的主体和行为的对象,离不开课程开发者的困惑与思考、行为与态度。案例的叙述要让他人体会到校本课程开发的复杂性,以便从中获得感悟和受到启发。因此,案例的描述要具体详细,要把改革的目标设计、涉及的人和事等行为叙述清楚。

三是要展示完整的过程,即说清课程开发的程序和策略。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由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复杂过程,问题的提出总是基于一定的指导思想,解决问题必然要经过科学决策、制定方案、实施控制、结果分析等步骤,最后还要进行总结和评价。案例叙述要对具体课程事件进行完整描述,要让人们了解该课程的来龙去脉。

四是要发掘隐含的思想,即说清课程事件带给我们的启示。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也是形成新思想、产生新理念的过程。我们在叙述实践者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的同时,要注意发掘其中隐含的有价值的课程思想和教学理念。这些思想又常常隐藏在事件细微之处,需要我们善于发现和提炼,善于引导他人一起来品味和分享。①

五、抓好校本课程开发的五个环节

课程开发包括了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环节或阶段。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注意落实好下面的每个环节:

1.明确选题背景。每一个校本课程的形成,都有其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①是否有值得发掘的地域文化?②是否有较具特色的地域自然资源;③是否有特殊的地域经济结构?④学校的教育传统和办学特色是什么?⑤本校学生有什么样的兴趣和需要?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哪些方面需要补充?⑦本校教师有何专长?⑧社区是否有可以借用的能工巧匠?

2.确立课程目标。校本课程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或艺术素养,在这个总目标下要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具体教学目标既要全面又要突出个性,既要准确又要具有可操作性,一般可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来进行发掘和细化。

3.设计课程内容。围绕校本课程的主题和目标来逐步展开,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内容的组织可以采用章节结构、主题结构、课题结构、层级结构等等。但不管是哪一种,都应使课程内容呈现出地域性、开放性和生成性。

4.关注课程实施。校本课程的实施涉及到课程的管理、师资的配置、教材的编写、器材的准备、场地的选择、时间的安排等诸多具体问题。比如需要哪些教学资源,应通过调查研究来联系学校内部条件、外部环境、人文地理、风俗民情、历史典故、旅游资源、特殊经济、能工巧匠等来进行资源整合。

5.重视课程评价。主要涉及校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与成绩效用等问题。对实践效果进行检测,包括对学生的评价,也包括对教师的评价,还包括对课程设计本身和实施效果的评价。评价校本课程的成败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学生素质是否因此而有所发展?②教师素质是否因此而得到提升?③建立的校本课程是否可以继续循环滚动?④自己的经验是否可供他人学习和借鉴?

六、重视校本课程实践的六个问题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这里仅强调以下几点:

1.注意立足“校本”来开发“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必须紧抓“校本”和“课程”这两个关键词。“校本”就是以校为本,校本课程因学校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学校因校本课程的形成而彰显特色。开发校本课程时要进行基于学校现实的教育学分析和需求评估,要综合考察学生自发的个体需要和素质发展的教育需要、学校的教育传统和社区的课程资源等因素,逐步实现内容的地域化和校本化。“课程”就是要具备课程的基本要素,比如要有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计划、教学建议和学业评价方案等等。

2.避免校本课程被过度“文本化”。目前中小学有一种做法具有普遍性,就是把开发校本课程与编写校本教材等同起来。校本课程开发可以编写教材,但不等同于编写教材,因为教材只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结果之一,并不是课程的全部。传统教材的编写和使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滞后性,不太适应校本课程所应具有的时效性、开放性和生成性等要求。建议学校编写教师指导用书,或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讲义和活页式的学习材料,使课程内容在实践中滚动生成,而不能是“一次性买卖”。所以,校本课程原则上不主张为学生提供正式出版的教科书。

3.重视改进校本课程的教学方式。校本课程的教学方式应灵活多样,要注意引导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和大自然,尤其要避免过多地采用必修课的那种“口耳授受”的教学模式。教学形式除了必要的知识讲授和专题讲座外,应多开展科学实验、社会调查、小制作、小创造、读书活动、知识竞赛、技能训练、生产实践、公益活动、观摩考察、课题研究、专题研讨、头脑风暴等形式,同时应注意融入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元素。

4.注意建立相应的教师激励机制。在调研中发现,中小学教师对校本课程的教育价值是普遍认同的,但自主开发校本课程的积极性却不高,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学校没有提供制度性的支持。教师一方面要保证国家课程教学的量与质,另一方面又要自主开发新的课程,这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学校应主动建立激励机制和营造创新氛围,比如为校本课程开发计算工作量和出台奖励措施等,让教师因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而获得相应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并逐步引导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

5.注意建立校本课程的学业评价制度。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除了抓好选题和改进教学方式之外,将校本课程的学习成绩纳入学业评价考核的范围,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我国新的高中课程方案明确规定选修课程Ⅱ(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学分不得少于6分,但初中和小学的课程方案对此尚无明确规定。建议学校就校本课程的学业评价问题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并重视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在学业考核中的作用。

6.注意处理好不同形态课程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校本课程与其他类型课程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我们既要了解不同类别课程形态的区别,但又不要过分地在乎这些课程形态之间的分界。

校本课程是一种选修课程,与国家课程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并非每个科目都要弄出一个校本课程来。学校可以开发出多个校本课程,学生具体学习哪门校本课程,在完成学校规定基本学分的基础上应有自主选择权。同时,校本课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强调“校校不同”,同一地域有多所学校,这些学校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最好不要重复。初期的这种重复难以避免,但到后期这些相近的校本课程应合并后提升为地方课程。

校本课程是对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活动)的继承与发展,是过去的课外活动的课程化。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存在交叉性,彼此可以包含有对方的课程内容,但综合实践活动属于国家课程中的必修科目。依据新的课程计划,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可以结合起来安排和使用。

注释:

①常州市教研室.中小学优秀校本课程开发案例评选[EB/OL].(2007-08-10).

www.czedu.gov.cn/knowledge/contentview.asp?contentid=24993-32k

【责任编辑 韩四清】

作者:胡继飞

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措施论文 篇3:

浅谈初中德育课程校本开发

摘 要:初中德育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当前我国教育部门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笔者通过案例分析就影响初中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以及开发对策进行阐述。

关键词:初中;德育课程;校本课程;开发

1.前言

德育校本课程是新型课程管理模式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初中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是在国家和地方的支持下,以学生需求的正确评估作为基础,通过学校和有关部门德育资源的整合,将教师与学生作为主体,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和措施,制定出德育教材或者活动。初中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虽然面对重重困难,但是经过不断的调整,一定会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

2.影响初中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

2.1观念的影响

据调查,由于传统德育课程开发观念的影响,导致一些学校的教师和教育行政工作者认为初中德育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专家的工作范畴,其参与到课程的开发中会影响教学工作,增加自身负担。

从笔者查阅的资料上看,一些较为著名的期刊杂志如《思想理论研究》、《上海教育》等反应了一部分上海某些初中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但是没能达到理想状态,缺乏全面、综合的研究,也没能使有关部门重视。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初中德育校本课程开发较为落后,处于起步阶段。

2.2师资队伍的影响

初中德育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初中教师需要在课程中扮演探索者、参与者、引导者等积极的角色,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还需要一定的探索实践能力。但是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教师都不能满足这个要求。由于德育校本课程的决策权在于学校,使得很多教师不能及时适应。

2.3教育部缺乏指导性政策

初中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部门,如中央、地方与学校之间的分工不明确,权责不清晰,缺乏科学、权威的课程认证制度去监督德育校本课程质量。从政府的角度上分析,政府将课程决策权交给学校后,对其管理多于服务,教师的专业判断被政府的行政命令所阻碍。作为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中一个重要角色,教师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所拥有的权力或者对自身权力范围不明确。

2.4课程实施状态不理想

德育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一般表现形式为活动课、选修课。但是相比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德育校本课程大多没有纳入考试范围,导致学生、家长和社会对这些课程的重视度不高。我国实行的是应试教育制度,因此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不被高度重视,其被起到一個装饰的目的。正是因为内部缺乏自觉和自律,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质量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状态。

3.初中德育课程校本课程开发对策与案例分析

3.1德育校本课程开发原则

(1)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教师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间的差异性,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综合学生思想品德的特点使其各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2)运用自身专业技能,依据形势发展变化,灵活的对学生发展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删减。

(3)考虑全局,从实际出发,开发选修和必修德育课程、综合与分科德育课程、隐性和显性德育课程等,根据课程特点进行协调。

(4)结合不同地区之间的不同发展状况因教施才。一些发达地区网络发展迅速,要注重对中学生网络道德建设课程的开发。一些偏僻乡村地区发展较为落后,就根据当地情况开发学生艰苦奋斗的校本课程。

(5)教师在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中应当注意连续性、渐进性,从底层次开始施教。逐渐向更高水平的方式和内容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3.2初中德育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

笔者认为,在各种各样的初中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模式中,德育课程创编和德育课程整合模式是其中最主要的两种。

3.2.1德育课程创编模式

德育课程创编模式是根据学生自身德育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教育而进行的课程选择、设计以及评价。

案例:初三年级德育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

初三是一个学业上的转折点,关系到初中毕业以后的选择去向。这时应该调整学生的应考心态,帮助其在面对困难时能够不轻言放弃,并且协助其做好适合的人生规划。

(2)课程内容

1)正确看待“成功”。学生和家长都期待成功。由于多方面的环境和社会影响,学生对成功的看法有所不同。在学生选择下一个阶段的去向时,应该看得更远,扩宽思路,走好这步关键的路,才能提高将来成功的概率。

2)学会面对压力。面对紧张的中考,学生会面临社会、家庭和自身等多方面的压力。教师要教学生怎样面对压力,在不放松学习的情况下适当调整心态。

3)回望和感悟。教会学生回望初一、初二时走过的路,总结优势和劣势,发挥优势,改正自身的不足。感悟自身在母校所度过的日子,让这几年的时光在一生中难忘。

(3)课程方法

通过情感活动课程,让学生感受到其在初中三年学到的不仅是知识,也收获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人生价值观。

3.2.2德育课程整合模式

德育课程整合是在越过不同的知识体系去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所进行的课程开发活动。德育课程整合有三种模式。第一,将德育课程和其他学科相结合,将德育课程的功能用于其它学科上,如语文科目上讲解社会形象良好、起带头作用的人物的道德作用,历史课上讲解伟人的良好道德行为等;第二,通过活动课程的形式进行德育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第三,将德育校本课程与信息技术相结合,通过互联网进行德育教学。

4.结语

德育校本课程是一项新生活动,其深入分析学生的特点以及需要,通过德育教师引导学生开发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改的必然趋势。初中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促进了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提高了教学效率,为创建有特色的学校和学生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要利用自身优势和当地德育资源,开发更有效、有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为中学生的道德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董翠香.我国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2004(03).

[2]卢少军,朱跃民.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探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2).

[3]罗安佳.民办中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2011(04).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大林中学)

作者:钟发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农村经济论文下一篇:居民消费水平数据统计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