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缺陷质量管理模式在航天制造业中的应用

2022-09-13

在6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 中国航天工业始终将质量作为自己的生命线, 周总理的十六字方针“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早已深深烙印在几代航天人的心中, 自觉体现在工作中。近年来随着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 航天生产任务越来越重, 要求也更加严格。传统的质量管理模式显得愈发滞后, 因此, 急需找到一种更加有效的管理方式来保证航天产品的生产质量。

一、关于零缺陷管理思想的简介

零缺陷管理理论是由美国质量管理大师飞利浦·克劳斯比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1]。该理念在美国推行后, 风靡日本, 在日本制造业中得到大量应用。零缺陷管理又称为“缺点预防”, 已成为西方企业的主流价值观, 在很多领域得到了推广应用。这一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可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与三个需要。

(1) 一个中心:第一次就把正确的事情做对, 这属于零缺陷管理的中心思想[1]。在航天企业中要求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保证第一次做正确, 防止缺陷发生或流入下道工序或其他岗位中, 从而极大减少由缺陷与失误造成的成本。同时, 生产效率明显提高, 产品质量也大幅提高。

(2) 两个基本点:有用的与可信赖的。“有用的”表示输出一定是客户愿意为之付钱的。航天企业生产的每项产品均需满足客户的需求, 因此, 应从客户的角度来审视生产的结果。“可信赖的”是指全部工作与交易都是一次做对的, 与客户、供应商、员工间的关系都是成功的。

(3) 三个需要:这主要是指客户、员工、供应商三方面的需要。企业需要客户, 客户是实现企业价值的源泉。若没有客户, 企业就无从盈利, 也毫无存在的价值。除了要满足客户的需要, 还需满足员工与供应商的需要。员工属于航天产品的创造者, 供应商为产品的制造提供基本保障。三个需要构成了一个统一的价值链, 互相促进、互相制约, 必须协调发展方可实现共赢。因此, 航天企业必须统一对待客户、员工、供应商的需要。

二、零缺陷管理思想在航天制造业中的应用

(一) 高度重视, 培育全员零缺陷意识

航空制造业领导首先必须重视零缺陷管理, 充分认识到这一质量管理模式的意义与作用。设立专门的零缺陷项目工作指导委员会与零缺陷项目推进办公室等机构, 为零缺陷管理模式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2]。在推广起步阶段可组织零缺陷管理动员大会, 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氛围。随后加强对管理人员、班组长、员工的强化教育, 讲解零缺陷的概念与意义, 零缺陷标准与实施办法等, 增强全体员工的零缺陷意识。

(二) 与TPM/6S相结合, 加强现场管理与设备管理

设备是生产产品的基本要素, TPM是操作工参照专家的指导意见, 对设备进行日常预防性维护。TPM设备自主保全管理能够有效防止设备故障出现, 大幅提升了设备利用率。这主要包括日点检、周清扫、月检查、常年自主保全等措施。此外, 还有助于节约设备使用与维护成本, 逐步实现零故障、零事故的目标。现场管理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难点。将6S现场管理理念引入作为零缺陷管理的一部分, 是做好现场管理的前提。根据产品生产特点, 参照零缺陷管理要求, 明确具体的质量控制目标与工作思路, 具体包括下列内容:根据产品对象、识别核心环节、进行工艺风险分析、明确核心环节量化控制要求等。从产品生产、试验到总装测试、靶场飞行试验等所有环节均从管理、工艺、过程三个层面予以量化, 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三) 生产管理严格化与精细化

在研制航天产品的过程中最基本的准则就是“严格”与“精细”。为保证产品质量, 必须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比如, 从元器件的选择、采购、监制到验收、筛选复验、失效分析等整个过程进行统一管理。采取严格的技术状态管理, 全面贯彻落实技术状态更改控制五条原则。对试验的充分性与测试覆盖性进行分析、检查与确认。落实总体对分系统、分系统对单机的逐级验收与拒收拒付制度。通过制定具体标准, 细化相关制度, 确保各项管理活动的规范化与合理化, 将好的管理经验加以固化与推广[4]。在生产过程中绝不放过任何不合格点, 绝不让不合格工序进入下道工序中, 从而实现各道工序零缺陷。一旦发现不合格产品时, 应认真分析问题原因, 查找根源, 并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杜绝类似缺陷的出现。参照相关设计图样、技术标准, 在工艺文件中找到合适的检验控制点, 并对检验要求与试验要求、判定依据予以明确和细化。检验人员参照相关规定, 严格执行“三检”制把好产品的质量检验关。

(四) 健全规章制度, 追求管理“零缺陷”

质量管理要重视对管理制度的补充与完善, 对相关作业指导文件与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补充与修订, 进一步提高制度的约束力。长期以来, 重技术归零、轻管理归零的问题较为普遍。为改变这一现象, 在推进“零缺陷”质量管理模式的过程中, 航天制造企业可定期组织一次管理归零会议, 分析近期管理上的归零情况, 指出问题所在, 提出改进措施, 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如《靶场质量问题归零前后方联动机制管理办法》、《出室、出所技术文件质量把关实施指南》等。通过完善制度, 追求管理层面的“零缺陷”, 将问题式管理改为“零缺陷”管理。

(五) 打造零缺陷文化

我国航天企业始终坚守着航天精神, 也形成了质量第一的质量理念。零缺陷管理理念与航天企业的质量文化不谋而合, 正符合航天质量文化的核心[5]。因此, 航天企业应注重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质量文化, 从道德层面激发员工的质量意识, 使其自觉参与到质量管理中, 不断提高航天产品质量。为此, 航天企业团支部、党支部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在党团活动中融入零缺陷理念, 激发员工学习零缺陷管理的热情。首先, 以党团活动为载体, 渗透零缺陷理念。比如, 以某次生产任务为契机, 组织全体员工参与“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零缺陷保成功”的主题实践活动。

又如, 在党支部活动中, 开展以零缺陷为主题的工作交流活动。航天产品是非常复杂而系统的特殊产品, 各车间、班组的分工非常细。因此, 各车间与班组只了解产品生产的一部分, 而难以对产品上下游全部工序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

为此, 企业可在党小组之间开展“班组共建”活动, 鼓励各班组之间互相交流参观, 吸取好的经验。此外, 在班组中开展各种“零缺陷”活动, 活跃班组气氛, 营造浓厚的零缺陷生产氛围。

三、结语

总之, 质量是航天企业的生命线, 我们航天人要继续弘扬航天质量文化, 坚守航天质量标准, 大力推行零缺陷管理机制, 增强零缺陷观念, 使产品过程控制更加严格与精细, 最大限度避免缺陷发生。

同时, 借助零缺陷理论来诊断管理中的不足, 查找生产中存在的风险点, 找到问题根源, 找到有效的整改措施, 逐步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摘要:航天产品具有高精尖的特性, 研制周期长, 对可靠性能要求非常严格。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 航天产品生产任务重, 型号多、技术新、难度大, 时间紧, 对质量要求特别高。因此, 必须实施零缺陷管理模式, 加强质量管理, 确保航天制造任务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航天制造业,零缺陷管理模式,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 许达哲.中国航天质量管理创新与实践[J].中国质量, 2010, 36 (10) :12-15.

[2] 李明忠, 张秀萍.零缺陷管理的认识与思考[J].质量与可靠性, 2011, 23 (6) :50-52.

[3] 牛相林, 王恒山.零缺陷质量管理在航天科技工业中的应用[J].航天工业管理, 2006, 14 (5) :27-30.

[4] 胡哓军.航天产品电子元器件的质量控制[J].电子质量, 2009, 28 (6) :43-45.

[5] 伍梅仙, 石欣亚, 邵英强, 等.深入实践“零缺陷”质量管理工作探究[J].质量与可靠性, 2014, 12 (1) :36-38.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谈大港油田产能建设环境影响下一篇:简析从高校评估谈高校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

热门文章

缺陷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