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平台设计分析论文

2022-04-24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通信平台设计分析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办公自动化系统是一种实用性较强的系统,在机关事业单位当中所能够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分析OA系统的含义以及其事业单位运用该系统的意义,并探讨机关单位与事业单位OA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通信平台设计分析论文 篇1:

“微平台”在包装设计课程资源共享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微信不仅仅是现代通信工具,也可以应用到现代教育实践中,特别是其免费、快捷、多人互动沟通模式,突破了时空局限而为现代教学提供了优越的辅助平台。包装设计课程教学资源与微信平台的融合,能够在突出课程教学特色,突出课程资源共享等方面,从知识单向传授到学习者自主获取的转变,增进了包装设计课程教学的普适性、综合性、交互性发展。

关键词:微平台;包装设计;课程资源;共享平台

包装设计作为艺术设计的重要分支,随着包装材料、包装结构、包装功能的不断发展,对于包装设计课程教学资源的整合提出更高要求,艺术院校在传统教学方式上,多从图书、学术文献、网站资源平台等方面来拓宽教学资源,缺乏对学习者黏度的吸引。微信平台作为现代通信技术的免费沟通工具,在包装设计课程资源整合上提供了崭新的辅助平台,更有助于提升学科教学的实效性。“微平台”与包装设计课程教学的融合,将师生交互、生生交流与学习共享成果作为教学特色,增强了学生对包装设计的学习黏度,也营造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实现了对包装设计课程教学的有利补充和扩展。

1 “微信平台”在包装设计课程资源共享中的作用

微信平台在包装设计课程资源共享中的应用,主要从包装设计的软件学习、包装设计结构、平面构图、色彩搭配等方面,立足学科知识内容来搭建丰富的、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共享平台。如在包装产品设计中,将不同类型的包装材料特性进行资源整合,形成专门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从中来选择和学习。同时,针对课堂教学需求,教师可以从包装设计教学内容优化上,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拓宽与延伸,学生通过微信平台来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下载、阅读和分享,从中发现疑难并进行互动沟通与交流,教师、学生的共同参与,从不同见解、观点的探讨中形成有效的互动环境,增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同时,微信平台的应用,贴近学生日常学习实际需求,随着移动手机通信技术的普及,网络化交互平台在课程资源共享中的应用,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案例、教学课件发送到微信平台上,学生可以在课下根据自我实际来学习。如对于包装设计软件的使用技巧进行汇集,让学生能够从中来学习和应用。对包装设计中的表现作品创意、理念的相关资源进行传送,引导学生从中来独立思考,深化主题交流与讨论,增进包装设计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2 微信平台在包装设计课程资源共享中的搭建

包装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主要是利用“微信平台”公众号,将与之相关的包装设计教学资源与网络课程教学资源进行对接,拓宽了包装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渠道,实现了与课堂教学的紧密关联。如通过构建“包装设计微课堂”、“包装设计软件”平台,利用不同包装设计资源、设计赛事、教学资料、视频再现等功能,增强学生对包装设计的学习兴趣;利用包装设计相关教学中的问题解决方案,搭建师生互动交流平台,便于学生及时从中发现问题,增强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微信平台作为即时性通信工具,利用其资源传播特点,可以将包装设计教学资源进行快速传递,便于学生从中搜寻和整理,获取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资源信息。以“三维建模3DS MAX”软件微信交互平台为例,根据该软件教学特色,在整合软件资源共享中,结合当前包装市场常见的设计案例资料,并从调查分析、设计思路、资源学习、设计讨论、方案写作等方面来建立资源体系,突出包装设计创意。以包装设计概念设计分析为例,一要做好设计需求的分析,特别是根据包装产品特性,来研究和深化包装设计的价值体现。二要细化包装结构设计,从概念到创新技术参数确定上,来细化包装设计的流程,突出包装设计的竞争力。如对包装设计风格的确立、对包装设计色调的确定,对包装物品特性、包装材料、包装方式、包装层次的细化,体现包装设计的合理性。三要细化包装设计方案,从方案的提出、汇总意见、优化包装设计,特别是包装外观、细节、颜色、特征等方面要素。四要做好数字建模环境,通过虚拟模型来进行设计和修改,突出对包装设计不同需求的改进与协调优化,最终确定包装设计方案。

在创建包装设计教学资源共享微信平台过程中,要突出信息化及时交互优势,在借鉴传统教学设计课程资源整合网站的特色,来创建微信平台的共享性、免费性、及时性、交互性。如对于传统教学资源网站访问量不足问题,很多包装设计资源利用率不高,且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时间、精力来进行优化,缺乏教学资源的空间快速适应性与传播性。利用微信平台,可以实现对包装设计教学资源共享的同时,还能促进持续性教学服务目标的达成。利用微信开放免费的端口,将包装设计教学资源进行充分共享,并帮助学生提供教学参考与借鉴、学习,增强微信平台的教学黏度。学生能够从自主学习上,自觉参与到微信平台教学资源的访问与交流中,还能从探讨中增进知识点的学习,特别是在服务课程教学、延伸课下教学实践中,利用微信平台能够最大化的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与在线服务。通过微信平台来推送包装设计教学资源,学生虽然是被动接受微信资源,但却可以从资源推送的持续性、持久性上,突出教学资源共享性,再者,利用微信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来自主学习,以多种方式的阅读来轻松地获取知识,增进对包装设计教学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另外,在微信平台朋友圈功能的应用中,可以通过转发、收藏等能够,还可以对自己关注的学习资源进行再转发、再学习,利用对不同教学资源的内容评论,来突出信息交互功能,满足不同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

3 微平台在包装设计课程资源共享中的三维空间向度

包装设计课程资源共享微信平台的设计,旨在从包装知识三维向度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特别是在延伸知识阅读,优化学生关注趋向,拓宽包装设计知识维度等方面,来营造广博、开放的知识空间。对于微信平台自身的通信特色,结合学生手机移动终端,来自行建立对包装设计知识空间的关联,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学科知识认知,特别是在综合性、立体化、全方位人际关系协同中,结合不同学生对不同设计知识的不同观点,来增加知识维度的交融,从而获得更深的知识渗透与能力养成效果。

3.1 实现包装设计知识性资源普适性推广向度

包装设计所涵盖的知识体系较广,而微信平台以其便捷化传播方式,受众面更广、及时性更强,加之微信服务公众号的独特展示方式,既能够突出包装设计知识点资源的整合,还能够从包装作品的设计细节,来对相关文字、图片、图例、视频等专业知识进行直观呈现,因此更具吸引力和受知度,拉近了学生对包装设计专业的情感认知和学科体验,增强了学生从知识资源的分享与交流中获得学习趣味。

3.2 拓宽包装设计行业资讯的综合性宣传向度

包装设计本身具有较强的行业性特征,既有包装设计理论研究、也有包装设计行业资讯,利用微信平台,可以从包装设计的学科定位、包装行业领域资讯等资源共享中,针对不同学习者的实际来进行推送相关信息,增强学生对微信账号的学习关注度和使用黏度。如利用微信平台“裂变式”资讯推送平台,可以结合包装设计行业内的发展资讯,技术研究前沿知识、设计课程教学创新等信息进行快速、有效的传播和更新,便于学生从中了解行业现状。同时,在宣传向度上,微信平台以其共享课程的方式,对学科教学内容进行拓宽,有效补充了课堂知识,突出了信息媒介传播优势,增进学生与行业的关联。

3.3 个性化操控平台实现了包装设计资源的传承向度

微信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创新载体,其及时性、快速回应性、个性化操控性提升了微信平台的应用深度,特别是在包装设计资源共享教学中,利用微信平台来挖掘个性化知识信息呈现方式,突出包装设计学科知识资源的共享特色,从独具创意、个性化服务方式来强化微信平台在知识构建与学习交互中的黏度。正是凭借微信平台的普遍性、快速交互性特色,才让包装设计知识得以深度挖掘与传播。当然,对于包装设计课程教学资源的共享,还需要从传承设计知识的教学模式与传播方式是行,利用学生用户群的订阅和参与,拓宽朋友圈等信息传播载体,提升微信平台在包装设计课程资源共享中的服务质量。

4 包装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微平台的建设理念

4.1 强调微平台教学服务与课程教学资源的互补与共享

包装设计学科课程教学资源的共享,需要从多个维度来拓宽优质课程资源渠道,尤其是在共享资源建设上,要能够实现微平台资源与学科教学的互为补充。如利用微信平台来融入行业名家、名师的学术讲座资源;利用微信平台来统合同类专业优质教学视频资源;利用微信平台来丰富本校学科教学资源情境,特别是通过对国内外包装设计专业教学设计资源的融入,使其能够从资源平台化、资源系统化中不断更新和完善。同时,借助于包装设计学科专业教学资源共享微信平台,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及网站教学资源的并行发展,实现对包装设计领域行业知识、设计知识、教学资源的综合运用。

4.2 强调微信平台课程资源共享的交互性建设

知识的传播与传授是两个问题,课程教学与课程资源共享也是两个问题。课堂教学多依赖于教师的组织,来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与交流,而微信平台作为独立的教学方式,其根本在于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单一模式,突出了教师、学生各自的主体性。教师利用微信平台来整合相关教学资源,并进一步延伸学科教学领域,丰富微信平台课程资源的共享方式;学生利用微信平台,通过关注和自主学习,变被动知识传递为主动知识获取,尤其是在教师、学生、知识三位一体化交互过程中,教师以“教”来呈现知识,学生以“学”来参与学习,并通过三方多层次、多元化的整合,从知识资源的共享与管理中重构了课程教学资源要素,提升了课程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

4.3 实现课程教学资源混合式学习模式的转变

以微信为载体的包装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可以满足不同学生不同学习模式的需求,尤其是在知识资源共享课程教学上,以其短小、灵活、集中、全面的知识传播模式,便于学生在线阅读、课下学习等自主选择。微信平台上,学生可以根据自我时间,自主参与到课程教学资源学习中,查找相关的课程教学背景资料,对关注的学习专题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并从实时互动交流中来获得知识的学习与分享。教师也可以通过微信平台来融入课前预习资料,便于教师从微信辅助教学中来构建动态化、综合性、普遍性教学。另外,利用微信平台这一独特的学习空间,便于学生参与专题学习,增强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苏弘扬,赵义泉.教师微课学习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6(09).

[2] 程思岳.微信公众平台:网络教育平台的延伸服务[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4).

[3] 沈卓娅.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以《包装装潢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J].创意设计源,2013(05).

[4] 张国民,郭福春,吴国平.网络教学交互视角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和应用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3).

作者:彭光荣

通信平台设计分析论文 篇2:

机关事业单位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 要: 办公自动化系统是一种实用性较强的系统,在机关事业单位当中所能够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分析OA系统的含义以及其事业单位运用该系统的意义,并探讨机关单位与事业单位OA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关键词: OA系统;机关事业单位;设计

在机关事业单位当中,所需要处理的事务正变得越来越多,而为了高效处理各项事务,采用办公自动化系统进行管理是一种大势所趋。自动化办公系统,英文缩写为OA;OA在发达国家的日常管理当中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单位的办公当中[1]。OA系统有机结合了现代网络技术、办公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综合办公手段,本文分析了机关事业单位OA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希望能够为单位管理方式的完善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1 自动化办公系统介绍

办公自动化系统指的是将先进信息技术运用到现代办公设备当中,实现各类办公信息的自动以及高效处理。具体而言,就是连接单位内部的所有现代办公设备以及办公微机,在以上硬件实现连接的情况下,不同地点以及不同时间的单位内部人员便可以同时办公,也可以充分共享各类信息。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OA系统是一种较为高效的办公手段,在事业单位以及机关单位的日常办公中运用该系统,将能够获得许多益处。首先,OA系统的应用将有利于信息发布以及通信平台的建立,使传递信息的流程得得到规范,并加快了流转信息的速度,从而提高单位内部的办公效率。其次,OA系统的应用有利于分布办公以及自动化工作流程的实现[2]。分布式的办公方法方便于单位内部人员随时随地办公,使集中办公的方式得以改变,且信息交流可以随时进行;此外,自动化工作流程的实现,能够有效减少部分复杂的办公环节,使办公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再次,OA系统的应用能够使单位领导监控办公的能力得到有效增强。在OA系统当中领导更方便管理以及监控办公程序,从而有效预防办公中出现差错以及低效办公情况的发生。最后,OA系统的应用能够有效节约办公经费。办公实现无纸化,网络审批各项事务,使用纸的费用支出、打印的费用支出、复印的费用支出以及话费的支出得到有效减少,从而在根本上减少了经费支出,有利于实现现代化管理。

2 机关事业单位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分析

2.1 OA系统的使用需求分析

在分析需求时,应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第一个方面为OA系统对于管理系统的平台需求。在分析此方面的需求时,应注意考虑本单位的具体办公流程,以便设计出简单易学的应用系统。在管理应用系统方面,应注意保证信息的绝对安全,因为事业单位以及机关单位在办公中会处理到许多重要政务信息,所以应确保此类信息的完整性以及机密性。在对办公系统规模进行分析时,应确保单位内部的信息共享能力以及交流能力能够满足管理要求。第二个方面为分析用户的需求。因为不同的机关单位以及事业单位具有不同的职能以及业务,所以应用OA系统的情况也不相同,所以应对其具体需求进行分析。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在对用户需求进行有效分析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应将电子邮件的收发功能加入到系统当中,以便于信息共享以及信息传递,从而确保系统实现自动化通信。2)OA系统应该能够支持自动化的工作流。在自动化的办公模式当中,要协调好办公状态、办公事务、办公资源以及办公人员这四大工作流元素,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顺利办公。OA系统不仅要对全过程办公工作信息进行操作与管理,还要实现办公流程的主动推进,以保证处理事务的效率得到整体上的提高。3)移动办公以及协同工作功能应在系统中有所体现。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利用信息时仅仅是关注信息本身还远远不够,还应进一步深化利用信息的程度,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则应确保人们养成良好工作习惯。对此,OA系统要能够为用户提供移动办公以及协同工作的功能。在具备以上功能的同时,OA系统的安全性也很重要。在机关单位以及事业单位当中,需要采用OA系统对一些机密性文件进行处理,所以必须却报系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如在系统中设置非法用户入侵的阻止功能以及相应的权限控制功能等,同时确保以上安全防护功能难以被黑客攻破,以防止信息外泄。4)OA系统要融入因特网技术以及其他实用业务,以方便事业单位以及机关单位发布宣传信息。在OA系统当中运用因特网技术,能够为办公工作提供网络方面的服务,从而有利于建立电子社区以及构建电子商务体系。

2.2 OA系统的设计分析

在开发适合事业单位与机关单位的OA系统时,应用了Web 技术,在该技术的支持下,开发OA系统的方式变得更简单,且容易实现该系统与其他应用系统之间的交流,在应用OA系统时,可以根据办公业务的需要,对其进行升级。此外,开发OA系统时无需花费太高的成本,正因为该系统具有许多的优点,所以在各单位中受到了欢迎。从另一方面来看,目前的OA系统还存在传输数据效率较低以及传输大量数据容易出现异常的缺陷,所以应通过对系统设计的方法进行完善,以解决以上问题。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应用C/S结构对OA系统设计进行完善,将能够使目前系统当中存在的不足得到有效改善。这是因为采用该结构,可以使OA系统能够适用于多种操作系统,IIS也可以在Web上发布。客户端在发送以及接收电子邮件时运用Outlook,编辑文档时可以采用Word,而在编辑地图时,则可以采用Auto CAD。在建立C/S结构时,应将Exchange作为基础,同时将I-IS作为辅助结构;将Outlook作为客户端上的平台软件;随后便可以控制OA系统当中的其他程序。以上设计方式能够方便不同程序数据之间的交流与共享。此外,因为系统当中的数据库可以存储系统当中的各项数据,因此该设计方法使数据具有更高的集成度。

2.3 OA系统功能的设计与实现分析

在事业单位与机关单位中,所使用的OA系统需要具有特殊的功能,以适应办公需要,在一般情况下,系统需要具有以下六个不同的子系统,即维护系统、电子邮件系统、公告板系统、文档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以及行政管理系统。以上六个系统需要具有以下功能,才能顺利实现OA系统的有效利用。维护系统功能为保护重要数据以及用户信息的安全;公告板系统的功能为内部论坛的建立以及发布政务信息等[3];电子邮件系统则主要负责电子邮件的收发,文档管理系统的功能为管理图书、业务信息以及档案资料;人事管理系统的功能为管理内部员工的晋升与调动。行政管理系统的功能是管理会议以及相关公文的审批以及收发等。

3 结语

综上所述,OA系统是一种实用性较强的系统,在机关事业单位当中所能够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因此要重视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提高办公能力。

参考文献:

[1]刘丽岩、马羚、隋云鹏,社科系统办公自动化的研究与应用——以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为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41(28):853-854.

[2]布巍巍、郭晓军、杨莉,对企业办公自动化常见误区的几点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36(13):941-942.

[3]李慧勇、郑艳明,国内外办公自动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0,34(17):1903-1904.

作者:李志刚 王光旭 关昌慧

通信平台设计分析论文 篇3:

新型智能一体化电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 要】新型一体化电源监控系统的科学设计,弥补了变电站传统电源系统存在的缺陷,更加智能高效。论文以xx项目一体化电源系统为例,简述其概况,围绕新型智能一体化电源监控系统架构,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智能一体化电源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此研究以探究智能一体化电源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为目的,有效增强一体化电源监控系统的作用。

【關键词】智能一体化电源;监控系统;变电站

1 引言

对于一般的变电站而言,主要涵盖了直、交流系统、通信电源系统以及UPS系统等站内常见电源。长期以来,独立、分散式的组屏设计方式,再加上提供设备的供应商有所差异,各专业人员负责相应的制造、安装、测试以及电力供应等不同的服务,由此形成一定的限制性。智能一体化电源监控系统的设计,实现了信息与数据采集、故障预警与处理、运行测定等统一体化管理功能,发挥出及时排查故障,保证安全性的作用。因此,将此监控系统应用到变电站当中具有一定实践意义[1]。

2 项目概况

为了满足施工现场、实验检测以及维护保养等方面的需求目的,此次研究设计项目以电力系统为目标,研发设计出一种针对并适用于野外场地运用的电源终端设备,即:一体式智能安全保护试验电源箱。依靠此电源箱所拥有的高集成性与便捷性等优势作用,可以使得电力系统的维修与保护效率与质量获得极大提升。同时运用红外管控与漏电保护等相关技术,确保安全稳定性。其中涉及的相关指标涵盖如下:输入电压是220V,输出电压是220V,最大的负载电流是15A,负载的漏电门限为30Ma,相应的温度在-25℃~60℃之间,而湿度则在10%~99%范围之内。所选用的设备材料如下:运用密封的ABS电源机箱。发挥出简便、防水以及防漏电的良好作用。同时采用一体式线筒,使处于箱底端的线筒可以自行完成收缩,运用双侧钢珠轴承的卷线轴和钢质的棘爪座的固定支架,确保其不会出现变形。而依靠自动伸缩的电缆卷轴,能够实现过流保护的功能。其高温达到100℃,耐低温-35℃,相应的国标橡套为2×1.5的20m缆线[2]。

3 智能一体化电源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1 功能检测模块设计分析

从智能一体化电源系统的相关设计规定中可知,要求电源系统对开关功能状态、电池与电压运行状况、交直流的模拟量情况以及充电机输出运行状态等数据信息加以监测与管控。由于电源系统现场的屏柜一般很多,较为常见的500kV电压等级的变电站,通常情况下,智能一体化电源系统的屏柜大概为30面屏,采用集中化的监控与管理,导致很多二次接线的情况形成,完全违背了统一化管理与分散监控的宗旨[3]。

此次针对智能一体化电源监控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了四类不同的测控模块,具体的相关功能和作用见下表1。

对于智能一体化电源系统当中的测控模块来说,主要以测定目标作为依据,在不同的屏柜之中科学予以布设。例如:把绝缘测控模块合理设置于直流馈线柜里面,并且使开关量测控模块也被科学设置于不同支路的馈线柜里,对于相同种类和功能的测控模块而言,则依据基地址与偏移地址相结合的编址模式,从而完成通信组网构建。

实施数据建模的过程中,主要参考各个测控模块的具体功能情况,构成类模板,予以科学表述相应的模型文件信息。从试验中可知,其表示的为综合测定模块的相应模型文件信息,其中从模型文件信息中能够了解到有关设备的名称、装置表现、基地址、测控模块的具体数据测试数量、种类以及ID信息等等。通过以具体工程实施中的模块数量作为参考,科学配置系统相应的工具,完成实例分析,从而使相应的电源数据模型文件信息满足IEC61840的要求。实际上,不同的测控模块,以模型信息文件作为依据,均存在相应的数据结构体,而管控显示模块则以测控模块的数据结构体以及组态配置情况作为依据,达到对数据的内存块实时阐释的效果,依靠不同测控模块与开放式的通信协议,完成准确映射关系的构建任务[4]。

3.2 管控顯示模块的设计分析

在设计通信架构的过程当中,需要管控显示模块可以对相应各个测控模块的数据信息予以及时采集处理,实现本地显示与管控功能。此次研究设计涉及的管控显示模块将ARM、WinCE以及触摸屏紧密结合到一起,形成科学的设计方式,其中的通信接口主要供应了4路RS484接口,1路RS231接口以及1路以太网接口等。

实际上,管控显示模块在发挥功能时需要结合具体的状况,对配置文件信息予以读取,紧密依据系统模型的相应设计,形成相应的运行拓扑图,同时工作人员可以从其界面中获得电气量的关键信息,并以测定模块的具体种类与树木情况,自动形成对应的运行内存,从而构建和不同的模块间的实时通信运行内存的更新优化制度。

3.3 智能通信管控单元的科学设计分析

通过科学设计智能通信管控单元,使其按照IEC61840的要求把整个变电站的全部电源信息数据准确传递至信息一体化管理平台当中,同时依据科学的屏柜组态设计规定,完成准确的数据建模任务,并且帮助监控人员对变电站一体化的电源系统的整体组态设计情况予以详细掌握,此外还包括了不同专业电源的布设与电气量的运行数据情况等。

实际上,进行智能一体化电源监控系统的组网设计当中,智能通信管控单元发挥出重要的功效。此通信单元运用多种类型的通信接口,和相关的管控显示模块形成重要的通信通道,实时掌握整个变电站不同专业电源监控系统的运行情况,同时结合具体的需要,对有关的数据信息加以科学分析,完成通信操作。此次设计的智能管控单元充分发挥出CPLD模块、Hi3516处理器、存储电路模块、电源模块以及通信接口模块等诸多功能,体现出新型智能一体化电源监控系统的实际效果[5]。

4 结论

从此研究的分析与论述中可知,深入探究和分析新型智能一体化电源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十分关键。本文通过以xx项目一体化电源系统为例,简述其概况,围绕新型智能一体化电源监控系统架构,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智能一体化电源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功能检测模块设计分析、管控显示模块的设计分析、智能通信管控单元的科学设计分析。望此次研究的内容和结果,可以获得相关人员的重视,发挥出智能一体化电源监控系统的功效。

【参考文献】

【1】刘珍,刁守斌,陈曰印,等.分体式变电站一体化电源监控系统设计[J].山东电力技术,2016,43(10):48-51.

【2】张可,张令意,刘鸿涛.新型智能一体化电源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5,28(07):190-200.

【3】吴博, 吕晓平, 卢泽光,等.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电源监控系统[J]. 山东工业技术, 2016,27(14):159-160.

【4】张修华, 刘序军, 孟祥军,等. 变电站开放式辅助监控系统平台设计与实现[J]. 自动化仪表, 2016, 37(9):52-55.

【5】杨小杰.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电源监控系统[J]. 江西建材,2017,19(3):195-198.

作者:沈森焕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加强企业资金管理论文下一篇:商业银行信用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