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德育论文

2022-05-06

小编精心整理了《班主任的德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道德教育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是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教学实践中,老师经常与学生打交道,对学生的影响力是巨大的。班主任要做到言行一致,要善于观察,把握时机进行道德教育,把每一位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班主任的德育论文 篇1:

浅析职业院校班主任的德育素养的重要性

摘 要: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而作为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所从事的是幼儿园的教师工作,那么学前教育专业的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管理者,更是肩负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也是学校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关键因素。班主任的德育素养不仅直接影响着班级管理的成效,也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文章结合作者多年来担任学前教育专业班主任工作的具体经验,从政治思想品德素养、关心爱心耐心素养和责任担当素养三个方面,刍议班主任的德育素养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学前教育;班主任;德育素养

引言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阵地,承担着为国家、社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任。班主任是班级管理者,肩负教书、育人双重责任,是学校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关键环节。做好班主任工作,要求班主任本人具有较高教育教学素质和技能,有些班主任学历高,知识丰富,也不乏热情,但在实际班级管理工作中,管理成效并不理想。可见仅凭学识或渊博远远不够。“无知误人,无德毁人”,班主任的德育素养与工作能力之间是相辅相成,是辩证统一的。班主任的德育素养如何,是做好班主任工作、提高班主任管理技能的核心内容。班主任的“德育素养”,并不是抽象空洞的“观念”,而是一个具体的完整结构,它应该包含教师的品德(亦称师德)、德育观念、德育责任心、德育目标追求、德育因素利用、德育途径方法、德育对象的了解、德育效果的评价等方面,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德育理論素养。将以上的班主任德育素养归纳为三点就是:政治法律素养、爱心耐心素养和责任担当素养。

一、合格的政治思想品德素养,有利于树立积极向上的班风

政治思想品德素养,是班主任德育素养的主要内容。学前教育专业的班主任面对的学生年龄大都在16、17岁左右,正是世界观和人生观逐步形成、巩固、稳定的关键时期,对人和社会的认知和感知、思想品德倾向等也趋于成熟,班主任的政治思想品德素养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身教重于言教”。一方面要求班主任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坚定的政治方向,同时在班级管理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好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行为与班级形象之间的关系。如果教师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思想品德方向,对学生的教育就会发生偏差,就会给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二、合格的法律素养,有利于规范班级的班风

法律素养,是班主任德育素养的重要内容。学期教育专业班主任面对的学生 年龄大都在16、17岁左右,正是世界观逐步形成、巩固、稳定的关键时期,班主任的合格的法律素养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身教重于言教”。也要求班主任要具备法律素养,特别是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法律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主要的行为规范,是教师的气质和素养的主要内容。班主任所面对的学生,正处于由未成年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感性多于理性,遇事欠思考、易冲动,加之学生法律意识淡漠,法律知识缺乏,很容易出现违纪违法的行为。近年来在一些中职院校出现的学生违法现象,主要原因 就是疏忽了对学生的法制意识培养,普法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班主任首先要承担起这责任,从新生入校第一天的第一节班会入手,普及学生的法律知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学生做一个守法的公民、守法的学生,减少乃至杜绝学生的违法现象发生,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树立积极向上的班风。

三、博大的关心、爱心和耐心素养,有利于营造和谐团结的班风

关心就是关注每一个学生,全面地、准确地把握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和特点,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非常关键的环节。在实际工作中,本人对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全面深入的了解后发现,他们在入学态度、学习方式、人生阅历以及年龄特征等有别于中学时期,也有别于高中时期,有自身特点。在入学态度上,大多数学生比较不积极,中考成绩的不理想,没能升入较满意的高中,进入高师学习,实属无奈,情绪上比较低落,从而影响入学后的学习态度;五年制不存在升学的压力,学习动力不足;而处于这个阶段学生的人生阅历浅,对社会的充满好奇,想急切走入社会,但对社会复杂性又缺乏深刻的了解,其年龄正值青春期的后期,性格上的叛逆、自尊心强、想做成年人,这就使得班级管理工作变得复杂与艰难,不是仅凭简单的说教和严厉管束就可以解决得了的,要针对他们的特点,班主任要真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待学生一视同仁,把每一个学生视为自己的弟子,不厚此薄彼,不偏爱,不偏袒某些学生或冷落、歧视某些学生,让每个学生感到心灵的愉悦,使其“亲其师、信其道”,针对不同学生制定相应的措施,注重对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学习态度教育、心理教育以及耐挫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有用之才。这是班主任工作的职责所在。

爱心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关心、爱心是班主任的基本德育素养和工作技能。对于班主任而言,没有关心,谈何爱心,也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心,就不能称为师。有了爱心,班主任工作才有可能勤奋、扎实;有了爱心,班主任才会有一颗宽容之心;有了爱心,班主任才会有耐心;有了爱心,班主任才会时时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积极去探寻更多、更好、更适合不同学生的教育手段和方法。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人变好的教育是好教育”。可见班主任不应该偏爱、溺爱学生,而是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这是一种激励,对学生成长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师生之间亦师亦友,师生之间平等的交往与对话,那么融洽、和谐的关系便会在班级中逐步确立。班主任若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来俯视学生,以圣人的威严口吻来训导学生,为了班主任自己的尊严,不去理解学生、关注学生,甚至缺乏对学生的尊重,动辄就对学生进行训斥、体罚,甚至用变相的体罚和言语的辱骂来对待学生。那么,教师与学生之间就无话可说,学生就会对班主任的话置若罔闻,师生之间就会产生隔阂,若不及时解决,会越来越深,最后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紧张,给班级管理带来困难。爱本身就是一种无言的沟通。同时班主任还需要用“耐心”准确地、全面地把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实施公正、公平的关爱教育,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非常关键的环节。高师学生在入学态度、学习方式、人生阅历以及年龄特征等有别于中学时期,也有别于高中时期,有其自身特点。在入学态度上,由于大多数学生中考成绩不理想,没能升入高中学习,进入高师学习,实属无奈,因此学习态度不积极,情绪比较低落,从而影响入学后的学习态度。再者,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性格倾向于叛逆,自尊心强,想做成年人,但人生阅历缺乏,对社会复杂性缺乏深刻的了解,对社会充满好奇,渴望早日走入社会。这就使得班级管理工作变得复杂与艰难,不是凭简单的说教和严厉管束就可以解决得了的。班主任要针对他们的这些特点,耐心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厚此薄彼,不偏爱、不偏袒某些学生,不冷落、不歧视某些学生,做到一视同仁,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到心灵的愉悦,使其“亲其师、信其道”。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接受你的管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才能亲密无间,才能营造和谐团结的班风。

四、强烈的责任担当素养,有利于形成比学赶帮的班风

所谓责任心,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对家人,对企业乃至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的认知态度。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明确指出:“培养一种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手段。”责任心是一种态度,也是“道德评价最基本的价值尺度”。责任心是一个人做人的基础。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往往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有的甚至不顾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可见,强烈的责任担当素养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必备的核心素质。高师学生带着家人的期盼,远离父母,进入高师学习,要独立面对处理个人的学习、生活、交际等诸多问题,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生。“在本位,尽本分”。在班级管理上,班主任尤其要本着对学生的未来、对学生家长以及对社会负责的理念,依据班级具体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可以提出“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修成人”的“三自”管理理念,并把这个理念一直贯穿于班级管理的整个过程中。“自主学习”,就是要让学生明白,学生以学为主,这是永恒的主题。过去的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更多地强化了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的功能。教师用灌输的方法,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教科书上的知识,使学生远离社会生活,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自主学习”则倡导尊重学生学習的主体作用,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要在班级提出以“课堂学习为主”转变为以“课堂学习、课前、课后自学并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让每一个学生认识到学会学习、学会终生学习的重要性。要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教育模式。“自我管理”,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行动起来,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

“做”是关键。“自我管理”不是班主任不管不问,而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让学生行动起来,由过去的“被管”转变为现在的“自管”,善于处理自己在学习、守纪、做人和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实现自我管理自己,在“自我管理”中,提升他们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实施“自我管理”,形成人人关心集体,人人为集体争光的良好的班级氛围。“自修成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朴实的语言道出了教育的真谛,也给我们学校和老师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学会知识、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既是学生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的职责所在,而学会做人是关键。“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在班级管理中,在学习生活中,班主任要秉承生活化德育形式,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抓手,提高学生的认识,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自觉地把自己的命运、前途与国家发展前途联系起来,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而读书的意识。通过实施“三自”管理,学生的进步意识会逐渐浓厚,比学赶帮的风气就会悄然形成。

结语

诚然,班主任的德育素养的重要性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班主任素养的内涵也非常丰富。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教育对象特点的不断被变化,新时期的班主任一定要有创新意识,边管理边摸索,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管理“招式”。所谓是“辛勤耕耘,乐其中”、“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希望拙文能抛砖引玉,以期得到广大同仁的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陈文生(1968.12-),男,江苏宿迁人,宿迁高等师范学校教师,高级讲师。

作者:陈文生

班主任的德育论文 篇2:

浅谈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的开展

摘要:道德教育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是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教学实践中,老师经常与学生打交道,对学生的影响力是巨大的。班主任要做到言行一致,要善于观察,把握时机进行道德教育,把每一位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关键词:初中德育;教学方法;班主任

前言:初中生心智尚浅,不能独立思考,不善于分辨是非,而中学阶段正是一个成长的关键时期,必须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品德教育。文章从当前我国道德教育所面对的问题、对初中生实施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对中学班主任应怎样做好思想品德建设等几个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剖析,以期对广大师生具有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初中生道德教育面临的问题

1.对德育的关注不够。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学生道德问题也随之产生。现在,中学生在学业上的压力日益增大。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文化课的学习中。父母和教师自己也在不断地向自己施加压力,因此道德教育只是他们每天的一项工作。即使是很多班主任也宁愿让他们的孩子在课堂上学习文化知识。学校为迎接上级的视察,高呼道德教育的口号,但是实施得不够好。由于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学生之间的学业和测试结果要求都是一样的。大部分父母都把德育工作交给了学校,但是平时,教师和学生很少关注德育教育,这就使得学生所接受的德育教育不够全面。

2.道德教育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大多数的学校都设有德育处,各个学校的道德教育制度在数量、形式上都已基本健全,但是健全的管理体制并没有得到良性的运转,学校德育工作单一,处理事情效率低下,缺少切实的反馈。甚至有些学校德育处主任及工作人员是由其他学科老师兼任,缺少专业知识。

3.理想化道德教育评估

因为平时没有做好思想品德建设,所以在年终考评中,班主任会潜意识里倾向于成绩好的同学,觉得成绩好的同学品德好,老师觉得成绩不好的的同学品德一般,这样一来,学生们就只注重提高成绩,而忽视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此外,有些学校对道德评价指标的设置过于苛刻,导致了学生道德评价的不尽如人意。

二、论初中生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1.对培养初中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具有积极作用

道德教育虽没有传授文化科技那样迅速有效,但却是关系到学生将来发展的关键。通过对学生进行日常的道德教育,既不会浪费学生的文化课时间,又能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从而使学生受益。比如,有了班长的训练,许多同学都可以在课后做好充分的预习、复习、参与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利用业余时间为社会服务。好的习惯能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少走弯路,快速实现自己的目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思考,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降低对别人的依赖性,拓宽自己的眼界。

2.以责任型教师为主体的道德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新高潮

在全面深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国家已经明确地提出了“以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要求。由此可见,国家非常重视青少年的综合素质,而这只有靠道德教育来完成。初中班主任在工作中进行德育工作,对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学生不但要智体美劳发展,还要注意品德方面的培养,否则就是一场空。在中学阶段,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而不是单纯的提高他们的文化课成绩。

三、中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1.组织开展专题班会,开展德育工作

在大部分的学校里,每个星期都举行一次专题的班级会议。班主任应在此期间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许多老师认为,没有必要召开专题班会,不如让学生用这个时间多学些东西,就把珍贵的班会时间留给同学自习,这样做是不正确的。教师应该要把握好主题班会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创造一个良好的班会气氛,使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全心投入,积极主动,更好的接受道德教育。

2.通过与学生的沟通来实现道德教育

在德育工作中,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交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可以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身心状况,从而“对症下药”,从而达到更多的实践效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3.选择人生楷模,做好学生道德模范

陶行知先生的“人生即教育”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与现实生活有着斩不断理还乱的联系。为此,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可结合生活中的道德模范进行教学,让学生可以根据道德模范一样规范自己的言行。

4.开展激励学生持续进步的科学评价

通过对学生的科学评价,可以激发他们的持续学习和进步。教师要在教育活动中,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制度,以促进学生的道德行为。首先,要建立健全的评价制度,对班级活动中成绩优异的同学进行主动、客观的评价,使他们认识到教育的本质,并在激励与赞扬中不断进步。其次,教师可以采取“一评”和“全评”的方法来科学地评定学生,在道德教育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信,使他们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保持良好的道德习惯。为此,班主任既要激励、教育学生,又要扩大教学效果,不断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让学生们提升自己的道德精神。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进行系统、科学的评价,既能让学生了解自身的缺陷,又能提高学生的品德、语言和实践能力。

5.探究道德教育教材,促进学生内化知识

中学里的各个科目都含有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它能很好地融入到学生的道德教育之中。在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要注重从教材中汲取道德教育的材料,运用“因材施教”的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在全面地吸收和消化道德教育的同时,获得一定的知识。教师要对教材足够的了解,从教材中提取文明行为、尊重他人、敬老爱幼、爱国、诚实可信等方面的教育事例,并将各个学科的内容和道德教育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结语:德育教育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作為最关注学生、最关心学生的教师,我们要加强对初中生的道德教育,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创造一个良好的道德氛围。我们坚信,经过不懈努力,我们的同学们必将在不知不觉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品德,并最终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朱莉群,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学教学参考,2017-04-21.

[2]罗卓邦.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J].中华少年,2015-05-25.

[3]唐烈喜.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构建与探索[J].华夏教师,2015(02):83.

[4]张琳娜.沟通艺术在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教书育人,2019(25):76.

[5]刘萍.走进学生心灵打开学生心结——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探析[J].生活教育,2015(013):59-60.

作者:汪家明

班主任的德育论文 篇3:

试析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效力的提升

【摘 要】本文发现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不足主要存在于:班主任在德育上的工作观念太传统;初中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内容上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初中班主任在德育方面的理论认识比较弱;初中班主任在德育方面的科研水平较弱。根据多年来的实践经验,笔者发现初中班主任道德教育工作的提升策略有:转化道德教育的理念;实际行为的感染性;调节道德教育的目的;适时调节德育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 德育 提升

一、前言

以学生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素质教育对于培养现代人才是非常必要的,德育教育则应放在第一位,注重教育的实际性成果。德育教育对学生以后的人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初中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与组织者,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初中班主任应该有针对性地构筑德育班组织,有效提升学生们的道德修养。

二、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不足

1.初中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内容方面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

初中班主任对道德方面的教育和集体主义的教育都非常重视,但是却忽视了学生在心理品质方面的教育需求,以及需要适应时代进步的新观念的教育。有的班主任甚至都没有提到过这样的内容。而现在,初中班主任在德育方面的内容教育上还只是老生常谈,忽视了学生人生观的形成,理想的明确和怎样做一个有道德品质的人等比较深入的教育。

2.班主任在德育上的工作观念太传统

德育是在道德的认识上、道德的情感上、道德的意志方面以及道德的行为方面进行统一化的教育,而对道德的深入认识并不能够将思想转变成道德方面的行为。说教方式的德育只能够让学生掌握如何从道德的理论上去陈述,但是,道德的实际效果最后是需要体现在实际的行动上的。所以,说教方式的德育模式并不能很好地让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3. 初中班主任在教育方面的科研水平较弱

班主任在工作中,容易出现一个误区,就是只重视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而对学生出现的道德方面的不好行为通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只是一味地负责传授学生知识,而没有将教师本身的行为同学生的整体发展有效地融合到一起,也没有将教育当作是一项科学课题来进行研究。

4.初中班主任在德育方面的理论认识比较弱

班主任在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心理改变的掌握力和学生平时的实践方面的处理方法,在很多的时候会体现出班主任的教育观念和班主任的德育的理论水平。但是,大多数初中班主任在进行德育工作的时候,都缺少针对性,主要是缺乏对初中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发展中的特定的教育。另外,还缺少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教育的理念。

三、初中班主任道德教育工作的提升策略

1.转化道德教育的理念

教育的觀念就是对教育的目的以及行为的基本的认知与态度,这是导致道德教育没有实际性成果的内在因素。现阶段,道德教育的工作实效相对来说是较差的,没有明确的德育教育目的,主要的原因是长久以来人们的心理只重视考试的成绩却忽视了道德教育的传统理念。因此,要加强道德教育的实际性成果,就要转化教育的理念。

一方面,班主任应从新形势下的时代意义出发,明确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重新审视道德教育在总体初中教育中的位置。另一方面,班主任要积极从多个方面配合教育,将学校、社会、家庭等合理有效地统一起来相互补充,从而形成共同的力量。从班主任方面来说,就是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家访且做好相应的笔录。这样可以更深层地了解学生品德方面的问题以及发展的情况,依照学校的各个方面要求来凸显家庭的教育责任。

2.实际行为的感染性

初中时期的学生们年龄都不大,还缺少对某些事情的认知与判别,但是他们的模仿能力非常强。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核心领导人,是管理人员与组织人员,极易被学生们模仿,所以教学者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班主任要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用自己的切身行为来感染学生们,让学生能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在班级里通常就是卫生的问题,班主任要以身作则,无论是在哪里都主动将垃圾捡起来放进垃圾桶,这样来感染学生,让学生明确环境的重要,逐步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

3.调节道德教育的目的

正确调节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能够很好地提升班主任道德教育的工作效力。道德教育的目的能够体现出计划性以及内容、方法、教育的方向。依照国家的目的进行相应的转化调节,将道德教育作为调节的重点来发展,将重视知识的传授转化为良好素质的培养,这样学生能够获得较强的价值判别力,道德的择选力,自我的认知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让学生学会做人,懂得助人为乐,强化学生的心理素养,让学生树立新的观念,包括风险理念、承受理念,要让学生自信地面对困难,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理念,不可以退缩与逃避,要勇敢地往前走。

4.适时的调节德育工作的重点

想要提升整个德育工作的最终有效性,就要适时准确地进行德育工作重点的调节,因为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呈现德育工作的总体性与计划的有效趋势,还有着主要的内容以及教育的模式规定。班主任要时刻注重国家相关教育目标的转化,及时进行工作目标的有关调节。

其实,德育工作相关目标的调节最关键的就是将道德教育工作进行大规模的有效扩展与延伸,把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化为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们能够有其正确的价值判定以及道德的筛选能力、自我教育能力、自我反省的意识等。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使学生们学会做人、学会关爱团体、关爱社会,且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抗压、受挫、应对困难的承受力,让学生懂得自信、自强、自立,懂得更坚强地应对所有难题。

【参考文献】

[1]宋玉珍.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效力的措施[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2(4):76-76.

[2]赵新风.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效力助力学生成才[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41):34-34.

[3]曹伟星.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J].新课程(教研版),2010(3):127-128.

[4]徐霞.浅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J].东西南北·教育,2014(6):146-146.

[5] 陈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探析[J].新校园(上旬刊),2014(4):232-232.

作者:梁秀丽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蔬菜安全生产论文下一篇:数学课堂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