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过程心得范文

2022-06-03

第一篇:考研过程心得范文

2018考研心得:会计考研全过程复习计划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2018考研心得:会计考研全过程复习计

我是跨专业考的会计硕士,快十月份了才匆忙开始准备,最后才考了215分,不是很高,不过所幸还是通过了初试线,并经过复试被成功录取。

去年我是硕考论坛的活跃分子,也受益于论坛里面师兄师姐们的经验贴,让我很快就摆脱了迷茫。在此,我也效仿一下师兄师姐,回顾一下我的考研经历,就当回报论坛吧。

我觉得对于英语和专业课基础比较好的同学,不用花费太长时间复习,半年就绰绰有余。但是如果你是快专业的考生,就一定要提前准备专业课,楼主就是一个典型的专业课基础不牢的例子,过了初试线之后就被专业课搞得各种焦头烂额。

关于初试

初试准备的时候,不妨在早期报一个专业课辅导班,以帮助自己快速入门,当然,对于那种本专业的当然不必多此一举,除非你大学一直是逃课过来的。专业课里面数学其实很容易,基本都是初中内容和难度,一个大四学生根本不用害怕。练习册的话一本就够了,随便哪本都可以。逻辑学的话就要引起重视,从9月份开始,每天都要坚持做30道题目。到了后期三十道题错误在三道以下就差不多了。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逻辑题不要太讲究所谓的方法,很多时候用所谓的方法反而更慢,到了后期我们需要的是题感,而不是哪种题目有多少种方法,哪一种可以解答,要见到题目就能知道该如何解。英语的话关键还是单词,考的也比英语一要简单一些。如果六级成绩在500+的话,我觉得英语你肯定会没有问题的。单词要天天背,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对于练笔,我觉得把英语一和二的真题全做了就好了。

关于复试

复试比起初试,让我觉得更加头痛,特别是像我这样跨专业的。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可能是我考的学校不够热门,网上和论坛里面没有多少经验贴,只能一个人慢慢摸索,充满了恐惧和烦躁。建议如果有像楼主这样的人,不知道复试如何准备的时候,可以查一下报考学校往年的录取名单,在校内找一下,联系一下考上的前辈。好好说明自己的情况,问一下大概的复试流程。如果这样还不行的话,就过短报一个复试保录班吧,我是考完之后才知道硕考商城有这个班的,否则的话我肯定一开始就报了。

觉得我还算挺幸运的,复试和初试分都不怎么高,特别是复试,笔试和面试都很没有底,提醒师弟师妹们一定要做好准备,切勿跟我一样最后只能靠运气。最后,预祝大家2018考研成功。

第二篇:我想分享一下我个人在复习考研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考研过来人经验分享:功到自然成

万学海文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个人在复习考研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我的经验和教训能给各位正在紧张备战2012年考研的同学们带来一定的帮助。

英语:两个重点+三个阶段

我的英语复习,可以用两个重点和三个阶段来概括。两个重点是词汇和阅读,它们贯穿了我整个英语复习备考过程。而三个阶段则分别是词汇强化记忆和阅读积累阶段、真题研读阶段、模拟和作文准备阶段。阅读是考研英语试卷的重头,无论是传统阅读、新题型、完形填空都是在直接或者间接考察我们的英语阅读和理解能力,而要攻克考研英语的阅读,足量的英语词汇和阅读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在英语备考的第一个阶段,我认真、踏实的记忆了海文的词汇书,严格按照计划定每天要记忆的词汇量,并且不停的重复记忆。同时,我每天也会阅读一两篇模拟阅读,一般是精读一篇泛读一篇,但不管是那种读法,文中的生词我都会摘抄出来,注义并将其消化。在这一阶段,海文的吴耀武老师的讲授的阅读方法对我帮助很大,大大提升了我阅读的速度和信息获取量。这一阶段一直持续到暑假结束,为我的考研英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英语复习的第二阶段我开始使用张健老师额黄宝书研读真题,第一轮以赠本为主,用做真题的方法查漏补缺,并重点记忆真题中的高频词汇和短语。之后的第二轮我开始使用黄宝书研究真题的出题思路和篇章结构,这个阶段我的做法是先做真题,再全文翻译,然后分析篇章结构和文章选项,重点把握文章的行文逻辑并搞清楚每道题的出题思路,以及为什么选此选项而非彼选项。这个阶段一直持续到十二月份左右。这时候我开始做一些模拟题,基本上两天一套,但也要同时回顾真题,模拟只是用来保持做题的手感,而真题依然是我研究的重点。同时,我开始背诵历年的英语真题高分作文,大概背了十几篇,并从这些范文中总结了几种类型的模板。

政治:克服三大复习误区

关于政治的复习我更多的是想告诉同学们几个误区,这算是我的一点小小的教训:

第一,不要认为政治不重要。第二,不要觉得政治很简单。第一点和第二点其实是一个问题,正是因为觉得政治简单所以才会产生政治不重要得想法,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文科生身上,大家要明确的是,大学的政治虽然和高中的政治有相似之处,但其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已远非高中政治可比拟。所以,收起你的轻敌之念,和其他的理科同学一道,早早开始复习,给政治足量的时间,充分重视大纲解析和历年真题。

所以,对于政治复习,踏踏实实的复习好大纲解析,把里边的知识点搞透背熟,再辅之以一定量的练习,相信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专业课:希望大家注意以下五点

一、真题的风格。其实专业课应该是最早开始准备的,你确定学校和专业时要考虑的因素,除了历年的报录比,就业前景和个人兴趣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真题的风格,看看这所大学这个专业的真题是不是符合你的风格,这可能是很多同学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是都忽视掉的一点。拿我个人来说,我比较喜欢背,在硬背的基础上辅之以一定的理解效果会很好,所以这就注定了我不可能去冲刺北京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因为北大的真题非常灵活而且没有参考书目,注重理论基础上对问题的分析和应用,这对于我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而武汉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真题恰恰比较对我的胃口,因为武大行管比较注重理论的把握。

二、从宏观到微观。专业课的学习,最好从宏观到微观,也就是先掌握整本书的脉络,然后再向下延伸到章节,直至各个知识点。因为每一本书的编写都是以一定的逻辑顺序展开的,从宏观到微观便于把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衔接,这样的背诵,不仅背得快,而且背得牢。

三、理解和背诵同等重要。在专业课的复习方面理解和背诵是同等重要的,如果一个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印象将会是非常深的。

四、巧背胜过笨背。背书也是讲究方法的,你可以用谐音记忆,用首字记忆,用绕口令的方法记忆。总之这里边的门道是很大的,就看你能不能巧妙的开发你的智商了。

五、不停的反复。记忆也就意味着遗忘,但是当一个知识点就快要被你忘记的时候你又再次看到了它,那会是什么效果呢。所以,复习专业课,减少单遍的时间,提高遍数,这是复习专业课制胜的法宝。

考研其实是一个相当艰苦的过程,所以考研重在坚持。“功到自然成”,不管是多久,不

管多辛苦,只要你的功夫下到,只要你有了足量的积累,成功自然是属于你的!

第三篇:2016考研政治 认识的过程1

考研交流学习群【198233974】

考研政治中马原是重头戏,其中考点众多,而且考察频率相当高。2016考研的小伙伴们在基础复习中应该注意把这部分考点吃透,把基础夯实。今天中公考研带领大家一起复习一遍2016考研政治其中的一个考点:认识的过程。

1.从实践到认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第一次飞跃)

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这既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既是它的可靠性所在,也是它的局限性所在。感性认识的局限性是只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而认识的任务却要求把握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这是认识过程中首先遇到的一个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理性认识形式上超越了客观事物,而在内容上则更深刻、更正确、更完整地反映了客观事物。这是它的特点和优点,但也造成认识脱离现实的可能性。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质的区别。所以,"熟知不等于真知","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相互联系的: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②在实际的认识中公考研

http:// 考研交流学习群【198233974】

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一方面,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同样接触客观事物,由于理论准备不同,感受就可能大不一样。所谓"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另一方面,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感性认识丰富的人与经验贫乏的人相比,对事物理解的深度是不―样的。黑格尔说过,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割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会产生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①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②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2.从认识到实践: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第二次飞跃)

由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是否可靠,能否转化为现实,理性认识本身无法回答,而必须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这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

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①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把一般的理论和具体的实践结合起来;

②要把关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合理的实践观念;

③要把理论的正确性与现实的可行性统一起来,寻求实现理想客体的具体途径和工作方法;

④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3.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在人的实践和认识过程中,人的理智、情感和意志是融合在一起的。认识过程主要是理性思维的过程,同时又包含非理性因素的参与。

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①指导作用。认识课题的选择、认识工具的使用以及认识结果的总结都离不开理性因素的指导。②解释作用。借助科学理论,对纷繁复杂的现象做出系统的说明。③预见作用。以科学理论为依据的科学预见具有更大的可靠性。

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也属非理性因素。它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①动力作用。②诱导作用。③激发作用。

中公考研

http:// 考研交流学习群【198233974】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肯定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强调非理性因素要受理性因素的制约,同时也承认并重视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

中公考研

http://

第四篇:2015考研数学复习做题过程中的方法与技巧 中公考研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数学对于考研来说当做重要科目一点不为过,总以为考研的“重头戏”也是当之无愧的,那么要想肯下两个“重”,或许只有掌握到复习的要诀或者方法了,在做题过程中需要具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对于取得高分是很重要的必要条件。

首先是确定做题顺序

确定做题顺序,可以采用填空、计算、选择、证明的顺序。因为尽管选择题的分数相对要少一些,但它们一般对基础知识要求较高,选项迷惑性大,有时需要花很多时间去分析也难以取舍,而且有些选择题的计算量也是很大的,如果在做题的开始就感觉不顺而花太多时间的话,会影响考试的心理状态。证明题考查的是严密的逻辑推理,难度也比较大。把这两类题型可以放在后面做,而先做相对简单的。中公考研名师建议考生,平时复习的时候要尽量从自己薄弱的方面“榨取”分数,而正式考试时,先通观整个试卷,迅速客观地评估自己的实力,明确哪些分数是必得的,哪些是可能得到的,哪些是根本得不到的,再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才能镇定自若,进退有据,最终从整体上获胜。

其次是掌握答题方法

同学们可以先解答填空题,一般讲填空题是基本概念,基本运算题,得分比较容易,当然试题中计算题或者证明题以平时看书或者参加辅导班老师所讲的例题类似的也可以先做;其次做计算题;最后解单项选择题,因为有些单项选择题概念性非常强,计算技巧也比较高。中公考研名师指出,求解单项选择题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推演法;它适用于题干中给出的条件是解析式子。图示法;它适用于题干中给出的函数具有某种特性,例如奇偶性、周期性或者给出的事件是两个事件的情形,用图示法做就显得格外简单。举反例排除法;排除了三个,第四个就是正确的答案,这种方法适用于题干中给出的函数是抽象函数的情况。逆推法;所谓逆推法就是假定被选的四个答案中某一个正确,然后做逆推,如果得到的结果与题设条件或尽人皆知的正确结果矛盾,则否定这个备选答案。赋值法;将备选的一个答案用具体的数字代入,如果与假设条件或众所周知的事实发生矛盾则予以否定。

希望以上两点考生朋友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发现自己的不足,丰富自己的知识,来弥补自己的缺陷,进步自己的思维,升华自己的认识。最后,中公考研名师预祝大家2015梦想成真!

中公考研网http://

第五篇:考研复习过程中要力克“温水煮青蛙效应”!

引题:据说有人做了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仍进煮沸的开水里,该青蛙会马上弹跳出来得以逃生,然而当将一只青蛙放在清水里(青蛙此时不调皮觉得呆清水里好玩不跳出来),然后慢慢地将水加热,青蛙在在逐渐升温的温水里游来游去,最终当青蛙意识到受不了时想跳,可此时已经晚了,青蛙最后被活活地煮死在温水里。

大家如果不信可以去抓两只青蛙亲自做做这个实验。

反思:青蛙不是被最终煮沸的沸水,而是被长久的呆在的温水煮死的。

考研复习过程中的“温水煮青蛙效应”

考研的过程比较漫长,一般都在半年以上,很多考生在慢长的复习中已经自觉不自觉的走进了不瘟不火,不蔓不支,整日泡在考研复习的温水了,慢慢地进行着自己的复习,逐渐地已经快被考研复习这一温水煮熟了,而考生已经俨然成了这一温水里被煮的“青蛙”,煮熟之时就是“青蛙”上考场之日,正式考试就是考研复习这一温水沸腾了,考生平时没意识到也没经历过,结果被活活煮死在这一沸腾了的已经不再是温水的沸水里,其逃不过上面实验里的那只青蛙的命运,表面上看“青蛙”是被考试这一沸水煮死的,其实质是被考研复习这一温水煮死的。

“温水煮青蛙效应”的主要特征与表现

其主要特征就是整日的埋头复习却不及时调整自己,没有充分意识到考试与复习是有距离的,未能进行拉近这一距离的努力。其表现就是考生整日埋头复习,一成不变的复习方式与速度,复习中不总结自己的效果,没有及时调整自己的复习思路,平时多习惯看题而很少自己动手去做,总觉得时间还很长,没有充分想象到考场的残酷与可能的失控事件……等等。总之就是考生在漫长的考研复习这一温水中未能给予相当的警惕,慢性积诟,而只片面泡在复习这舒服的温水里,却不去想考试那一沸水的情况。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考试作文题目范文下一篇:考试标语口号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