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政策论文

2022-04-11

小编精心整理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政策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衡时我国现阶段面临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本文分析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差距和原因,并提出相应财政方面的对策。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政策论文 篇1: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政策研究

摘要:伴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对于诸如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公共需求进入了一个全面快速增长时期。然而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间存在着严重的供给不均,因此本文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间供给非均等化现状加以研究,并提出促进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政策建议及其他措施。

关键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政策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国际地位也逐步提高。然而,城乡居民的福利水平并没有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而得以普遍提高,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现象日益显著,尤其是城乡居民获得的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现象对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带来了一定影响。

2017年3月1日,国务院《“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提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方面持續取得新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深化财政政策改革从而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和公共服务进行结构性调整,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统筹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因分析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失衡状况的形成,是现实社会中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的结果,本文着重从财政因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以及其他制度因素等方面来分析。

(一)财政因素

1.政府公共财政资源在城乡间的分配不均

城乡二元制度的设计奠定了政府公共财政资源在城乡间分配不均的基调。政府为了加快工业化发展,将大多数财政资源投向了城市。而与此相比,我国政府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的投入则存在着严重不足。

2.政府间事权划分不尽合理,基层政府财力不足

第一,政府间事权划分不合理,政府间事权与财力不对称。1994年分税制改革了中央与省级政府间的分税制财政关系。实际中,事权逐级下移,财力层层上移导致政府间事权与财力不对称,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缺乏充足的财力来提供各项公共服务。

第二,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转移支付的结构不合理,一般性转移支付支出规模过小,不利于中央均衡地方的财力。

(二)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因素

第一,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单一。从现行体制来看,政府仍旧是作为单一的供给主体来提供公共服务,私人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并不充分。

第二,农民缺乏有效的利益表达渠道。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农村绝大部分的公共服务实行自上而下的供给决策程序,农民很难有机会表达自己的需求偏好。

(三)其他制度因素

二元户籍管理制度通过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将城乡居民人为地分成两个经济利益上不平等的社会阶层,实行城乡有别的社会福利政策,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二元经济结构一方面制约了城乡经济的均衡发展,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现状。

三促进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政策建议

(一)加大对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支持力度

要统筹城乡的发展实现城乡间基本功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加大财政对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一方面要合理调整国家公共财政的支出结构,使国民收入和财政支出进一步向农村、贫困地区和社会弱势群体倾斜,逐步构建合理的公共财政支农机制;另一方面要对财政支农资金的结构进行适度调整,加大用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资金的比重,逐步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二)合理界定各级政府事权,提高农村基层的财政能力

首先,合理界定各级政府事权。具体而言,对于农村的基础教育,由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分项目、按比例来分摊农村基础教育经费;对于农村的医疗卫生事业,应该加大各级财政的投入力度,适度提高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支出比例;而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供给责任应该由中央和省级政府来承担,县乡基层政府则主要负责其管理工作等。

其次,确保各级政府的财力与事权相统一。在中央税、共享税以及对宏观经济调控影响程度较大的地方税立法权由中央集中管理的大前提下,明确地方税的主体税种,并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权管理自主权,适度提高现行共享税的地方分成比例。

(三)提升转移支付制度的均等化能力

首先,优化转移支付的结构,逐渐建立起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专项转移支付为辅的转移支付体系。其次,适度降低专项转移支付的规模,并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并且适度向农村倾斜,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创造有利条件。

(四)相关配套政策建议

首先,深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制的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绩效考评机制,建立起以基本公共服务为导向的政绩评估体系,并将公众的满意度纳入到考核指标体系之中。

其次,改变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由政府承担起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供给责任,将农村公益事业的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纳入到公共财政支出范围。并且,建立起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 Tiebout C M. 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s[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56, 64(5): 416-424.

[2] Buchanan J M. Federalism and fiscal equity[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50, 40(4): 58

[3] 郁建兴, 秦上人. 论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化[J]. 中国行政管理, 2015, 4: 011.

[4] 田发, 周琛影. 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财政体制测度: 一个分析框架[J]. 改革, 2013 (1): 50-57.

作者简介:

馮丽娟(1992-),女,山西晋城人,山西财经大学2015(财政学)学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政理论和政策。

陈晓燕(1992-),女,山西晋城人,山西财经大学2015(财政学)学术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政理论和政策。

作者:冯丽娟 陈晓燕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政策论文 篇2:

浅谈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衡的财政政策

[摘要]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衡时我国现阶段面临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本文分析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差距和原因,并提出相应财政方面的对策。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差距 对策

目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制度实行的是一条城乡分割的发展道路,除国防、外交等公共服务外,其他众多的公共服务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明显失衡,主要表现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总体不足、结构失衡、效率低下。

一、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差距

1.中小学义务教育方面。由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政府财政投入实行乡财政或县财政负担的体制,而县乡财政普遍困难,所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普遍低于城市。1997年城市学生人均教育经费是农村学生的4倍,城市初中生的人均教育经费是农村初中生的近8倍。1998年,我国农村接收义务教育的学生1.23亿,占当年全国接受义务教育学生总数的65%,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占全国义务教育投入的比重仅为56%。2004年,全国城乡小学、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分别为1.4:1和1.3:1。

2.医疗卫生方面。我国城乡医疗卫生方面存在巨大的差距。2000年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3.7%,但农村卫生总费用占全国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仅为32.07%,农村人均卫生总费用只相当于城市的26.8%;农村卫生事业费占全国卫生事业费的比重仅为32.77%,农村人均卫生事业费用仅为城市的27.7%。1991年~2000年,全国新增卫生经费投入中只有14%投入到农村,而14%中的89%又成了人头费,真正专项的农村卫生经费只有1.3%。2005年,我国人均卫生总费用城乡之比高达3.53:1。

3.社会保障方面。目前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涉及到的保障项目已相当齐全,而农村社会保障项目十分缺乏。2004年,全国城市医疗保险覆盖率为42%,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仅有10%左右,80%以上的农民属于自费医疗群体。2002年~2006年,城镇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增长27.35%,而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却下降1.61%;截至2006年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为2240.1万人,农村为1593.1万人,考虑到城乡之间巨大的人口差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覆盖率远远低于城市。

4.公共基础设施方面。在传统体制中,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主要由国家提供,而农村的基础设施由农民自己解决,国家只给予适当的补助,造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改革开放以来,对基础设施进行了投资体制的改革,主要是引入了多元投资主体。积极引导私人经济主体等投资经营公共基础设施,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决定了农村私人投资主体的缺乏,而城市投资主体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很难将资金投入农村,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远远落后于城市。

二、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形成的原因

从总体上看,现行的中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平衡主要是政策主导与制度安排造成的。建国初期我国采取了“先工业后农业”、“先城市后农村”、“先工人后农民”的政策,在政策和制度上优先发展城市。资金、优惠政策多投向城市。政策制度上的原因是造成我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主要原因。

1.工农业发展价格剪刀差的政策对于城乡收入差距及公共服务差距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是牺牲农村、农民利益而加速工业化资本积累的不公平的分配制度,是人为加剧城乡差距的历史起因。通过这一制度将农民应获得的利益向城市居民发生了转移,也使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本不断的向城市地区转移。城市获得了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经济积累,而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了损害。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不公平和城乡差距。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就是表现之一。

2.现行财政体制的运行机制。现行财政体制名为分税制,却由于实施过程中的不完善,导致了许多地方财政体制的运转变成了分税制与财政包干体制进行机会主义结合的产物。由此导致县乡政府被迫虚报财政收入、财政困难和财政风险不断蓄积,从而挤占本应用于支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支出。

目前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重点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在资金政策上向三农倾斜。从贡献补偿的角度看,这是对工业化初期以“剪刀差”方式吸纳三农资金予以补偿,通过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对农民生产生活做出补偿。

三、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平衡的对策

1.改革不合理的政策,制度,消除造成城乡分割的体制方面的因素,打破城乡分割,建立统筹城乡的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制度。如取消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上学的借读费,农村合作医疗与城市医疗保险接轨等。

2.改革完善公共财政制度。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把资金更多的投向农村地区。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改革财政体制,建立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分类别、按比例合理负担农村公共物品的机制,采取以中央、省两级政府为主导,地方财政适当配套的方式解决当前农业经济发展、农民生活紧密相关的公共服务供给问题。建立以公共服务最低公平为基础的转移支付制度。

3.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提高公共服务的统筹层次,先实现区域内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逐步提高层次最终全国城乡各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4.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 搭建城乡统筹平台。打破城乡界限, 建立城乡有机衔接、一体化的社会保障模式可以更好地借助政府的力量, 在完成风险有效分散和损失分摊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稳定, 在最大范围内通过社会保障的转移支付功能达到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参考文献:

[1]谢来位: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8/04

[2]谢来位: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路径探析.农业经济,2008/01

作者:姚 尧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政策论文 篇3:

河北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研究

摘 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当前,在教育、医疗、卫生及社会保障方面仍然存在“非农业户口”与“农业户口”城乡差别服务。为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必须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城乡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体制。

关键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均等化;河北省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宏伟目标之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必须重视和解决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

一、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概述

基本公共服务是一个社会中人们生存和发展必需的基本条件,也就是满足人的最低的、无差别需要(生理和安全)的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具有普适性,人人享用,所以必须由政府来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社会文化、就业和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五个方面。公平、大致均等地享受这些基本公共服务,是每个公民更有尊严生活的保障。

所谓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在城乡间达到均衡,也即最终使得城乡全体公民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和结果大体相等。

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全体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责之一。一般来说,政府是社会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也是社会非基本公共服务的倡导者和参与者,同时更是整个社会公共服务的规划者和管理者。

河北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建立和完善符合省情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目标。实现惠及全省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适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建设全面小康的河北、富裕殷实的河北、山清水秀的河北的一项重大任务。

二、当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及其成因分析

1958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标志着我国户口迁移制度的基本形成。该制度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从而在事实上将拥有城乡不同户籍的居民分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身份。公民的人事关系、劳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等权益同户口性质挂钩,导致城乡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务的享用方面出现了严重的不均等现象。时至今日,这一制度仍然在发挥作用。

(一)基础设施方面

受城乡二元制度的影响,城乡间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城市中的基本公共基础设施主要由政府提供,建设资金来自于财政拨款;而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则主要靠集体经济和农户自筹资金解决,政府仅是给予一定的补贴。城市里到处是宽敞的马路、立交桥、高速公路;农村公路却等级偏低、抗灾能力弱、通行能力差,有的乡村道路破损严重、交通状况恶劣。在水、电、气以及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方面,城乡之间的差距还很大。

(二)九年义务教育方面

根据《2009年河北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河北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为99.7%,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9.95%,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45.1%,可以说到2009年普九目标已经实现。之后,全省义务教育都稳定和保持在这一水平。但是,农村义务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农村学校的校舍、运动场地、教学器材比较落后。二是农村师资队伍力量不够强、教学水平不够高。三是农村学校、教学点的设置还需要进一步的调研和调整。

(三)医疗卫生服务方面

城乡公共卫生和医疗资源配置严重失衡,突出表现在占总人口70%的农村居民仅享有20%左右的医疗卫生资源。城市优先建立了具有先进医疗设备的大型医院和遍布社区的社区医院,而农村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则因财政投入不足普遍存在着医务人员短缺、医疗设施差等问题,还存在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两种医疗制度,这两种制度,导致城乡居民在就医、看病报销方面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四)社会保障方面

社会保障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福利事业,主要是从居民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弱势群体救助等方面来维护社会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从本质上讲,社会保障是全民化的,不应有农村与城市之分。然而我国在城乡二元结构下,社会保障被人为地分成了城镇和农村两种类型。

目前,河北省城镇已基本建立了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社会保险为主体的社会保障体系;而农村只有养老和新农合医疗保险制度,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制度还没有建立。

三、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世界多数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经验表明,不失时机地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措施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此缩小城乡差距,完成经济社会结构转变,是带有普遍性的发展规律。从国内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的实践和经验来看,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责任主体是政府,为此,建议政府部门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发[2014]25号)精神,统一城乡户口登记,统一实施居住证制度,取消城乡户籍差别,扫除阻碍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的制度性因素,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改革公共财政体制

要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趋向,建立城乡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制,把更多的财力向基层转移、向农村投入。加强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健全公共文体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

(三)均衡城乡教育政策

公共教育资源重点要向农村、贫困地区倾斜,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四)构建城乡统一的公共医疗卫生机制

一方面,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实现医疗机构和卫生资源在城乡合理配置,逐步提高农民看病的报销比例,降低自费比例。认真落实人社部、财政部、卫计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尽快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实现全省范围内基本医保异地就医结算。深化县级和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基层卫生服务提升工程,提高农村医疗队伍水平,推进分级诊疗,解决农民看病难、看不起病的问题。

另一方面,要学习印度等国的成功经验,实行城乡统一的免费医疗制度。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卫生筹资与分配公平性评估排位,印度居第43位,中国却排在第188位(联合国成员国共计192个)。主要的原因是,印度政府将有限的财政资源投入到最需要医疗的穷人身上;而我国公共医疗80%的资金投入到了城市医院,农民生病一般情况下是不看病,有的农民为了看病筹钱,借遍了亲朋好友,负债累累,来到城市,人疲马乏,往往还得不到很好的医疗服务。

(五)完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政策

现阶段我国农村居民的基本养老、医疗等基本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要提高农村养老、医疗的筹资水平和给付标准,逐步完善农村养老、医疗和社会救济制度,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质量,真正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六)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政策

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政策,一是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的就业机会,将农村劳动者按常住地纳入城乡一体的就业规划,建立跨地区跨城乡的统一劳动力市场;二是为全体劳动者免费提供就业信息、职业介绍、就业登记;三是为全体劳动者提供劳动关系协调、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维权等服务;四是大力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在城镇化建设中,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人们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2015年4月,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上取得重大突破,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改革发展进程、共同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在这样的情况下,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之间、地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努力提高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就成为各级政府的一种理性选择。

参考文献:

[1] 刁述军,等.四川省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进一步均等化研究[J].商业时代,2013,(16).

[2] 颜德如,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路径探析[J].学习与探索,2014,(2).

[3] 赵云旗,等.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0,(16).

【责任编辑 兴 华】

作者:张书堂 张靖轩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印刷板块上市公司经营管理论文下一篇:电力通信工程设计质量控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