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路径探索

2022-09-14

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 改变了原有的生活方式, 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入了强劲的血液。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 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 也要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 以网络平台为支撑, 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是当前我们需要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就是以互联网为平台, 利用互联网的特点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引领社会思潮, 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

二、利用“互联网+”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深入理解“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运用好“互联网+”这把利刃,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时代的召唤, 也是历史的必然。

(一) 顺应时代, 建设“网络强国”的需要

利用互联网的特点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不仅有利于发掘互联网自身优势, 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步伐, 而且也能培养一批专业过硬、立场坚定、绝对忠诚、勇于担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澎湃力量。

(二) 与时俱进, 创新思政工作的需要

2015年7月, 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明确提出“鼓励学校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及教育服务平台, 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利用“互联网+”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是时代赋予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 也是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深刻体现。

(三) 全面发展, 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与重点是传播政治理论和政治价值观, 帮助受教育者建立政治信仰。”高校作为宣传党思想的主要阵地, 不仅承担承担着教书育人, 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任务, 同时也肩负着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历史重任。利用“互联网+”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不仅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 促进其全面发展;同时也能够不断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 增强其使命感、责任感, 从而培养一批具有崇高革命理想、坚定革命信仰、对党和国家高度忠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赢得青年就是赢得未来, 塑造青年就是塑造未来。抓住网络机遇, 紧跟时代步伐, 积极主动利用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

三、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 做好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工程, 更是为我党生存发展奠基的固本工程,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铸魂工程。但当前某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不可避免的出了一些问题, 降低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 阻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步。

(一)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水平参差不齐

三尺讲台系国运, 一寸丹心铸民魂。但当前,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水平参差不齐, 教育质量难以把握。高校教师肩负着科研、教学的双重责任, 部分教师为了谋求自己更好的发展, 可能出现重视科研成果, 忽视思想教学的情况。同时, 某些教育者不能及时适应网络发展速度, 网络技术掌握不够娴熟, 不能将网络平台与日常教学接轨, 不能熟练运用网络技术处理日常工作中的问题等。

(二)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内容滞后、效率较低

当代大学生同时具有“互联网时代主力军”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点对象”的双重身份, 他们更希望接受通俗易懂、内容丰富、接地气的教育方式。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主要以教育主体的理论灌输教育为主, 受时空限制较大, 方法单一、模式单调, 内容也较为陈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并未与互联网信息深度融合, 内容生硬、缺乏针对性及互动性, 大大降低了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

(三) 思想政治教育力量分散、经验不足

随着国际环境变得日趋复杂, 社会思潮也逐渐多元化, 一些消极思想不断腐蚀着当代青年的大脑, 一些错误的信息也模糊了大学生评判是非的标准, 在大学生成长发展中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而高校作为弘扬社会主旋律的主要阵地, 不仅需要承担教书育人的责任, 更要肩负起立德树人、为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的重要使命。但只凭学校一己之力, 资源分散、经验不足、缺乏支撑, 成效较慢。这就需要高校间建立强有力的联盟组织, 相互合作, 共同进步, 才能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越是攻坚时刻, 越需要思想引领;越是奋进征程, 越需要步调协同。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 一系列现象表明,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手段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 亟待为其注入新活力。

四、利用“互联网+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路径探索

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塑造青年才能塑造未来。在新形势、新背景下, 就需要与时俱进, 探索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及方法。

(一) 培养一批更加科学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 知识获取方式和教授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也对教师队伍水平能力提出了新要求。高校要结合自身情况, 加大资金投入, 强化思政教师在职培训, 要加快培养一批政治强、素质高、业务精、熟悉网络交流技巧及使用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育者要调整角色, 不应该是说教者, 应该是学习向导、学习的支持者和合作者。”德高为师, 学高为范。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作为大学生们思想道路的引路人, 必须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及科学能力素养, 以更加谦逊的态度不断学习了解网络知识, 提升技术能力, 主动追上时代的脚步。

(二) 以网络为载体,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及内容

大学生们作为网络时代的最大原住民, 从小就接受网络文化的影响。他们“知网、懂网、迷网、恋网”, 以网为家, 与网相随。有针对性的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就必须深入大学生们的生活,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在传播渠道上, 可以利用微博、微信、QQ等大学生常驻的网络互动社区, 充分实现网络虚拟平台的组织凝聚、教育引导和服务管理功能, 多管齐下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教育手段上, 科学利用网络云数据, 了解学生的现实需求, 因材施教, 筛选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信息知识, 有针对性的开展授课;同时也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大学生们的思想状况和情绪波动, 从而能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最新思想观念及动态, 最终及时地解决问题。

在教育内容上, 运用互联网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 创造出更多优秀的文化产品作为教育载体。

一方面能够解决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滞后闭塞的问题, 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断自我更新;另一方面也可以改变以往思想政治教育枯燥乏味的授课特点, 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丰富多彩的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 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联盟, 形成育人合力

通过“互联网+”联合全国范围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各大高校, 强强联合, 建立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联盟。一方面, 联盟成员目标一致、资源共享、形成育人合力;另一方面, 联盟成员又能各具特色、优势互补, 增强联盟整体及各自的传播力以及影响力;同时, 联盟作为一种思想传播平台, 能够引导主流方向, 掌握舆论话语权, 占领思想高地。各大高校以此为中介, 既能通过互联网实时互动、相互合作, 又能相互借鉴吸取有利经验, 从而实现整体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果, 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齐奋进、共发展。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入了新活力, 同时也提出了新要求。深刻理解“互联网+”内涵, 充分认识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的重要性及优势, 解决好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道路,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要性,挑战,路径

参考文献

[1] 刘彤舟.‘互联网+’时代下开展有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学园, 2016 (5) :35.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信息技术条件下师范生应具有的能力及培养下一篇:国家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定位与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