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资源低碳经济论文

2022-05-09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煤炭资源低碳经济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山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煤炭资源型城市占很大的比重,朔州市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由于煤炭资源具有不可再生的特征,其总有枯竭的那一天,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这些“因煤而兴”的城市如何防止“煤竭而亡”的悲剧发生并实现新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煤炭资源低碳经济论文 篇1:

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

【摘要】当下,社会大众所关注的热门话题则是低碳经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伴随“青山绿水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提出,低碳经济逐渐走入了社会大众的视野。近几年,我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文章则是以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研究中心,进而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其目的在于,通过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状况研究,从而对其进行透彻的分析,以便更好的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低碳经济 发展模式 研究

一、低碳经济的主要内涵和误区

(一)低碳经济的主要内涵

低碳经济,其最大的特点在于低碳二字,具体则指,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低碳经济是当前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其实质则是合理有效的利用能源,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从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低碳经济发展关键的因素,则是技术创新,可以这样说,低碳经济的发展无疑是一次制度创新和发展观念的转变,是一次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革命。目前,我国大力的推行低碳经济的发展,其目的在于,一方面,保证经济持续性增长,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从而为实现扶贫工作的开展奠定物质经济基础;另一方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呈现出生态以及经济双赢局面,坚持可持续发展之路,从而进一步的实现我国经济绿色发展。

(二)低碳经济的误区

低碳经济是我国近几年才提出来的,发展时间不长,社会大众还不能充分的理解低碳经济的内容,还存在着误区,主要表现在:其一,低碳经济就是限制经济的发展,即贫困经济;其二,低碳经济就是限制高能耗产业的发展;其三,低碳经济需要投入较大的成本来减少温室气体;其四,低碳经济在现有的技术下难以实现;第五,部分人认为低碳经济离我们很遥远,不涉及个人利益。这些误区使得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受阻。低碳经济并不是限制经济的发展,更不是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而是大大提高能源的使用率,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当下,在我国现有的技术下,在一定的时间内,低碳经济必然实现,且低碳经济的推广,需要每一个社会公民的积极参与,是全民运动,事关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

二、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和方法

(一)实现低碳生产

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首先就要确保低碳生产,低碳生产是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实现低碳生产,并不意味着大范围的节能减排,针对我国现行的经济发展而言,大范围的节能减排不切实际,此时,我国要实现低碳生产就要强调节能优先,从而实现节约能源以及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生产的各个环节入手,每一环节都遵循低碳原则,在控制工业低碳生产的同时,鼓励社会大众减少个人的碳排放量。我国实现低碳生产是循环渐进,在逐步转变经济结构的过程中,实现“轻生产”,适当的摆脱传统的重工业生产,从而转型为服务业发展,进而使得我国碳排放总量进一步减少。实现低碳生产,从源头上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进一步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二)实现低碳消费

动员全民参与低碳经济发展当中,从而便于实现全民低碳消费。一方面,从社会大众的衣食住行出发,每个公民都要有低碳意识,在消费时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从而避免浪费,出行时选择小排量汽车或者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工作当中尽量多的使用电话、电子邮件等即时通讯工具,减少打印机以及传真机的使用,外出以及休息时及时的关闭电脑或者显示器;另一方面,在进行城市建设过程中,推行循环经济,实现低碳城市建设,利用科技实现城市群体效應,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因此,实现低碳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三)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则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我国传统的能源结构则是以煤炭为主,煤炭的消耗在能源中占比达到了70%。传统的能源结构造成了我国在能源消耗的过程中,大量的释放了温室气体,从而使得环境恶化,这种以牺牲生态环境来取得经济发展的模式已经不在适应现代世界的发展。因此,我国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结构的革新,从而使用新型能源以及清洁能源,尽量的较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从而实现生态以及经济的双赢。发展可再生能源,一方面要充分的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另一方面,要提高能源使用率,使得能源能够充分的燃烧,以便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四)做好宣传教育普及舆沦监督工作

加大对低碳经济的宣传,可以唤醒社会大众的低碳意识。一方面,政府要利用自媒体以及新兴媒体,来宣传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公民如何从自身出发做到低碳生活以及低碳工作,鼓励社会大众积极的参与到低碳经济的发展当中,激发公民的责任感;另一方面,政府要出台一系列的政策,以保证低碳经济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公民加大低碳经济的宣传教育,发挥社会公众的力量,实现全民参与低碳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加大舆论监督工作,对低碳经济的负面舆论进行解释,从而引导舆论方向,发挥低碳经济舆论的积极作用,从而向社会公众传播正能量,开展低碳经济发展的网络通道,及时的与社会公众就如何更好发展低碳经济这一问题开展讨论,调动社会公众的参与性。

三、低碳经济对于中国发展的挑战

(一)能源结构的挑战

我国传统的能源结构,则是以煤炭为主,这就造成了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大量的浪费了不可再生资源,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难以预料的灾难。“高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且我国重工业发展迅猛,对煤炭资源的消耗过大,这都极大的制约了低碳经济工作的开展。因此,可以这样说,传统的能源结构使得我国低碳经济工作的开展严重受阻。但是,由于我国低碳经济意识的觉醒,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能源结构的转变,寻找更加清洁的能源,可燃冰、太阳能等新型能源广泛的使用,进而使得煤炭的使用在减少。总而言之,低碳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能源结构而言,是一项严峻的挑战。

(二)产业结构的挑战

以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是以工业为主,因此,大力推行重工业的发展,使得能源消耗过大。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就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则是工业,且工业生产技术水平的落后,进一步加重了中国经济高碳的特征,从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造成了环境的恶化。所以,低碳经济的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但是,随着生态意识的觉悟,且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一方面,我国一改变传统的以牺牲生态为代价发展经济的模式,从而更加重视经济与生态双赢发展;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由原来第二产业拉动经济发展转变为第三产业拉动经济发展,从而更加突出服务业的发展,减少重工业的发展,或者是利用现代科技实现重工业“轻”生产。

四、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总体战略

(一)控制碳排放总量

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时,首先要控制碳排放总量。控制碳排放总量,一方面,要从生产角度考虑,利用现代科技,实现重工业清洁生产,即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利用更加先进的生产设备等,从而从源头上减少碳的排放量;另一方面,从消费角度考虑,实现低碳消费,无论是政府还是公民个人,在消费时都要先考虑低碳,即从消费出发从而减少碳排放量。我国人均能源拥有量不高,这种先天不足再加后天的粗放利用,从客观上要求我们要发展低碳经济,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我国势在必行。对于碳排放总量的控制,可以使得我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从源头减少危害气体,极大的有利于推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二)锁定连锁效应

连锁效应,即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初始路径和规则的选择具有依赖性,一旦做出选择,就很难改弦易辙,以至在演进过程中进入一种类似于“锁定”的状态。锁定连锁效应,就是意味着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在对能源使用的过程中,都是时时刻刻的以“低碳”为中心,将“低碳”贯彻经济发展的始终,使之成为习惯;除此之外,重视低碳经济发展的连锁效应,将低碳理念深入到社会大众的生活当中,并在生活习惯中体现低碳理念。政府要对低碳经济加大宣传教育,并完善奖励机制,促进社会大众参与到低碳经济的发展中,从而极大的发挥低碳经济的连锁效应,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五、结束语

文章以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研究中心,进而开展了四大方面的研究,即低碳经济的主要内涵和误区、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和方法、低碳经济对于中国发展的挑战、以及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总体战略。其目的在于,通过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深入,结合我国现行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措施,以达到发展我国低碳经济地目的,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共赢局面;另一方面,通过对低碳经济深入研究,突出其重要性,进而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鼓励并呼吁发挥一切积极的力量,投身于低碳经济发展当中,从而促进我国经济朝绿色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汪传雷,蒋孝成.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低碳交通创新发展模式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6年第7期.

[2]潘云.低碳经济背景下的无锡旅游发展新模式研究.[J].《中國商论》.2016年第13期.

[3]郭延平.分析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知识经济》.2017年第8期.

作者:程瑶 周墨

煤炭资源低碳经济论文 篇2:

经济新常态下煤炭资源型城市低碳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研究及对策

摘 要:山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煤炭资源型城市占很大的比重,朔州市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由于煤炭资源具有不可再生的特征,其总有枯竭的那一天,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这些“因煤而兴”的城市如何防止“煤竭而亡”的悲剧发生并实现新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煤炭资源型城市;低碳可持续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三谈“中国经济新常态”,就新常态的主要特点、发展机遇、战略举措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系统性论述,要求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煤炭资源型城市现有的发展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发展需要。从宏观角度来看,经济的中低速发展和对能源消费量的控制将对煤炭行业带来新的挑战。如何认识宏观形势,如何认识煤炭行业新常态的特征和表现形式,对于煤炭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朔州市为例,就如何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实现转型升级,从发展现状、转型的必要性、发展瓶颈和解决对策四方面入手进行探究。

一、煤炭资源型城市朔州市现状概述

1.经济结构特征。朔州市三次产业结构的基本情况和变化是符合产业演进的一般规律的。从下图中可以看出,自2003年以来第一产业的产业比重呈稳步下降的趋势,八年间下降了8.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比重虽有小幅波动,但仍居高不下,保持在50%以上;第三产业每年基本呈现小幅度上升的趋势,有良好的发展态势。朔州市经济仍以第二产业为重,产业结构单一,经济结构不平衡,长此以往,会形成经济“断层”。

2.能源结构特征。朔州市矿产资源丰富,煤电工业实力雄厚,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煤炭、石灰岩、高岭土、铁矿石、铝矾土、长石、石英等28种,其中煤炭储藏量430亿吨,分布面积1 60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4%。2008年煤炭开采数量、产量和销量在全国名列第二,仅次于鄂尔多斯。从能源结构来看,如下图所示,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86.58%;电力占能源消费总量的4.56%;煤矸石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05%;石油制品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93%。从行业消费上来看,在规模以上工业46个中类行业中,能源的消费主要集中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规模以上工业能源加工转换效率为39.2%。

3.环境结构特征。全市大气和水环境质量处于高污染状态。2004年全市4个监测点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标准0.35倍,二氧化硫年日均值超过国家二级标准1倍,2004年市区大气环境二级以上天数达199天,全市大气综合污染指数为4.26;全市地表水污染严重,6个监测断面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和石油类的年均浓度分别超过国家标准的2.6倍、0.08倍和4.4倍,除神头泉监测断面为中度污染外,其余5个断面均为重污染。

二、朔州市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以中高速增长为标志的“新常态”,煤炭行业的发展也出现新的常态,城市转型发展压力陡增。以煤炭企业为主导的朔州市实现低碳可持续的转型发展亟不可待。

1.国内煤炭需求增速放缓。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煤炭行业大约以十年为周期呈现峰谷交替的发展状态。自2001年始,山西迎来煤炭发展黄金十年,年均增速达12%,一煤独大的经济格局形成。到2012年,山西煤炭再次进入低谷,增速呈现逐步回落态势,未来增长潜力已弱化。

2.环境制约的强化作用加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尖锐,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制约资源型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高能耗,高污染”的煤炭企业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损害,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地污染的损害无法挽回,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由此看来,传统的、粗放型的煤炭生产和利用方式将面临巨大挑战,推行煤炭绿色开采,向社会提供洁净的煤炭产品,保护和改善矿区生态环境,任务十分艰巨。

3.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艰巨。经济新常态强调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在这个方面,朔州市近些年已经做出了一些努力。一方面,从2008年开始,全市大力推进实施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优化资源分配,优胜劣汰,对生产效能低下的小煤矿进行了整改,淘汰了一大批小煤矿,煤炭经济不断复苏,然而小煤矿数量减少,大煤矿、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却越发激烈,结构调整难度加大,继续依靠行政手段淘汰落后产能的难度加大。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化煤化工技术产业化发展,必将进一步拓展行业发展空间,给煤炭产业机构调整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4.产能过剩和库存的压力加大。煤炭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吸引了数十多个行业进入该领域投资,仅八年的时间里,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就达到3.1万亿之巨。全社会煤炭库存大幅增加,连续30多个月保持在3亿吨以上,市场不断加剧的压力正在逐步击垮煤炭企业。

三、制约朔州市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探究

1.资源问题。煤炭的开采无法避免水资源的破坏,据统计,每开采1t煤,就要造成2.48m3水量的流失,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合适的解决办法,而与煤炭紧密相关的电力工业也是用水大户。因此,水资源紧缺成为制约朔州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2.环境问题。随着煤炭资源开采程度的增强,煤炭城市烟尘、粉尘、大气、水体污染、煤矿过度开发造成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表塌陷等日益严重,就目前来看生态环境的治理工作做得非常少,远远不能满足环境恢复的需要。煤炭城市生态环境日恶化,严重阻碍了煤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产业结构问题。从目前发展状况来看,煤炭产业仍旧是朔州市的支柱性产业,主导产业过于单一。新兴产业的增长相对于能源产业的增长仍显得微不足道,整个工业的构成甚至更趋于重型化,自从建市以来经济的发展态势与煤炭产量密切相关。

四、经济新常态下朔州市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建议

1.提高煤炭附加值,延伸产业链。煤炭资源型城市依赖于煤炭资源而生存发展,而煤炭资源又是不可再生资源,任何资源都是有限的,滥开滥采,不合理的、粗放的利用必将导致资源过早枯竭,随即煤炭资源型城市将走向衰竭。

2.发展多元化经济,优化产业结构。长期以来,朔州市以煤炭经济为主导经济,产业结构单一,“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减少了产业间的互补互利,使得朔州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延伸空间极其有限。在经济新常态下,发展多元化经济,增强经济活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现代服务业发展潜力大,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大力发展服务业,发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物流、信息、旅游、文化等产业,推进本市“商、旅、文”联动发展。逐步形成健康、合理的多元化产业结构,为经济转型奠定基础。

3.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加强生态建设。为有效应对经济高速发展和产业重型化给城市带来的环境的压力和困难,朔州市应在节能减排方面加大力度,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使得城市的发展和周围环境相适应。

五、总结

经济新常态下,朔州工业经济运行面临着“煤炭需求放缓,结构转换加速,生态环境限制,创新能力不足”等诸多挑战。为此,应该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争取战略主动,找到新的突破口,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在转型发展中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1]  李世玲.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研究——朔州发展循环经济案例[J].时代金融,2013,(35):372-376.

[2]  任菊香.山西省煤炭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态势及对策——以朔州市为例[J].资源科学,2008,(2):169-176.

[3]  牛冲槐,白建新.山西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思考[J].中国能源,2003,(7):43-46.

[责任编辑   陈凤雪]

作者:高燕 严勇

煤炭资源低碳经济论文 篇3:

包容性增长理念下庆阳市低碳经济发展路径

摘要 以能源开采和生产为主的工业城市由于碳排放量大,生态坏境相当脆弱。该研究以能源型城市庆阳市为例,通过对包容性增长和低碳经济相辅相成的内涵分析,指出了庆阳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困境,并提出了庆阳市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 包容性增长;低碳经济;产业结构;庆阳市

1 庆阳市概况

庆阳市是一个非常传统的西部农业小城市,即使在发现石化能源以后,也未能改变其农业占主要地位的经济结构。从1970 年9 月在庆阳县马岭镇打出第一口工业油井起,庆阳现在已经是一个年产原油659.39万t、煤炭180万t的一个能源型城市。虽然石化资源的发展对庆阳市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与其带来的负作用相比效果甚微。

石化资源的开发和加工是高污染、高投入、高排放的重工业,对大气、土壤和水资源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庆阳市境内8 条较大的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受污染的河流已占到辖区内河流总长度的48.08%,其中以庆阳市西侧及东侧的蒲河及马莲河最为严重,连续5年水质检测,这2条河流均为5 类或劣5类水,不仅人畜无法饮用,也不能用来灌溉农田。

另外,虽然石化能源行业是一个高收入行业,但是庆阳市广大民众并没有享受到好处,由于历史原因,地处庆阳市的长庆油田年产值绝大部分由国家和陕西省所得,而庆阳只得到很微小的地税部分。除了在石化能源企业工作的人员外,广大民众正真得到的是居高不下的商品、劳务和房地产价格这样的“负实惠”。

由此可见,必须改变庆阳市经济发展模式,让庆阳市的石化能源行业真正成为一个惠民行业,广大民众普遍能享受到能源产业带来的巨大利益,并且要尽最大努力降低石化能源行业的负外部性,不能将获得利益的行为建立在对空气、土壤、水资源等自然生态极大破坏的基础上。

2 包容性增长和低碳经济内涵

2.1 在包容性增长模式下发展低碳经济模式的提出

包容性增长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包容性增长寻求的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1]。包容性增长内涵为让更多的人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缩小社会贫富差距,重视社会稳定,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实行协调、持续的增长。低碳经济是相对于高碳经济而言的,高碳经济是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三高“生产方式,低碳经济是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三低”生产方式[2]。庆阳市除石化能源工业外,几乎没有其他工业,而能源是具有高产值的高碳行业。但为了追求地方经济发展和政绩,庆阳地方政府很支持能源工业发展,而忽视它的负作用,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需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并且要确保经济发展的结果能够被大众普遍享受,因此需要建立包容性增长和低碳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模式[3]。

2.2 庆阳市低碳经济发展和包容性增长相辅相成

庆阳市低碳经济的发展与包容性增长相辅相成,它们具有相同的本质和内涵。包容性增长是共同增长,是各地区、各民族的共同富裕和繁荣[4];社会各阶层平等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平等享受社会各种就业机会,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缩小社会贫富差距,重视社会稳定,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注意生态的保护,实行协调、持续的增长。低碳经济的内涵是改变人类社会现有的生产方式,以减少生产、生活中碳的排放量为目标,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为宗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才能可持续增长,社会才能发展,人类才能追求公平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才能追求公平的就业机会。同样,包容性增长要求人类社会必须改变经济的增长方式,必须发展低碳经济模式,否则无从谈起共同增长和保护弱势群体,缩小社会差距。可见低碳经济和包容性增长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3 庆阳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困境

3.1 产业结构、尤其是工业结构不合理

庆阳市是一个传统农业地区,除了与石化能源有关的高污染、高排放的重工业外,几乎没有其他的工业。城市缺乏活力,服务业发展落后。同时,由于生态自然禀赋较差,旅游业更为落后,旅游景点寥寥无几。

由此可见,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不合理是庆阳市低碳经济发展困难的主要原因。因为地区发展离不开大量的资本投入,资本投入主要来自本地区的产值,产值来自三大产业,而庆阳市的农业、第三产业产值较低,也就是说庆阳市的地区产值主要依靠工业,而且是石化能源工业。石化能源工业是一个碳排放量很高的行业,对大气污染极为严重,而且严重污染水、土壤等自然生态环境,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2 民众对低碳经济认识的偏误

庆阳市是一个比较落后的西部小城市,人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差,对新事物认识缓慢、不全面,通常存在认识上的偏误。而低碳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庆阳市民众对其认识自然会有偏误。有些人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比较遥远的经济发展方式,需要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能走得模式,庆阳经济落后,还没有发展到走低碳经济模式的阶段,等以后再说;有些人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贫困经济,因为只有那些经济不发达、生产力落后的国家,碳排放量少,人们不开车,不消费,相当低碳,这种模式不能走;还有些人认为高低碳经济要用资金支持、发展低碳经济成本太高,庆阳本身就缺发展资金,搞不起低碳经济模式。这些错误的认识都影响了庆阳市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建立。

3.3 经济总量偏低不利于低碳经济发展

甘肃省是中国最贫穷的一个省份,国内生产总值全国倒数第一。庆阳是甘肃省的一个地级市,虽然地处庆阳的长庆油田年产值几百亿元,但是属于庆阳人民的却很少,庆阳地区有5个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庆阳市生产总值太低,没有充足的资金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一种低污染、低排放、低消耗的绿色经济模式[5],要改变庆阳现在的高碳经济模式,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除了思想和理念外,更重要的是要有雄厚的财力。因为减少碳排放量的技术研发和运用离不开大量资本的投入;低碳能源技术、产品的研发也离不开大量资本投入;对低碳思想、行为等的宣传、倡导和鼓励都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6]。而庆阳政府缺的就是资本,既使有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想法,也因为财力匮乏而止步。

3.4 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制约低碳经济发展

庆阳素有“甘肃煤仓,陕西钱仓”之称。庆阳丰富的石化资源并没有给庆阳市和甘肃省带来多少好处,因为由于是国企和历史原因,这些能源集团收入归属于国家和陕西省,而甘肃庆阳只能得到少量的地税收入。但是这些石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却给庆阳市带来了极大的负作用。首先是生态的严重破坏,地下水受到污染,不能饮用,作为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地区,当地人民生活用水成为严重的问题。其次是土壤污染严重,很多土地已不适宜农业耕作。最后还对当地人们生活造成了影响,由于能源行业是高收入行业,大众普遍认为当地人有钱,哄抬物价,使得当地居民生活成本大大提高,但实际上庆阳市非能源行业的员工根本没有得到益处,反而因为物价提高,生活境况更差。

煤炭资源归属权问题给庆阳市的低碳经济发展来了不小的困难。因为归属权是陕西,而开采地在庆阳,对于陕西来说,因为发展低碳开采模式需要大量投入,他们不愿投入,并且污染的是甘肃省,与他们省关系不大。对于庆阳市来说,资源归属权是陕西的,应该陕西投资走低碳道路,庆阳市当地政府没钱投资。归属权问题,最终还是社会财富分配问题,可见社会财富分配不均,严重制约了庆阳市低碳经济法发展。

4 庆阳市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和方法

4.1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逐步、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庆阳市第一产业占主要部分,第二产业虽有发展,但主要是能源重工业,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因此在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不能一下放弃第一产业,大搞第二、三产业,而应在逐步减少第一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有地方特色的农、牧、畜经济农业,提高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第二产业发展也不能盲目,不能重复引进技术含量低、产出少的工业,而应眼光放高、放远,结合本地资源,引进技术含量高、产值高的行业进驻本地,带动本地经济发展。对于石化能源工业,不能一下子就限制其发展和生产,可以督促这些企业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减少生产过程中碳排放量,加强治理,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庆阳市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因此政府需要大力投入和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多思考,出新点子、花点子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使得第三产业成为带动经济发展和吸收就业的主力军[7]。

4.2 加强低碳经济知识的宣传教育

针对庆阳市民众对低碳经济认识的偏差,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和教育。首先让民众了解什么是低碳经济,低碳经济与高碳经济的差别,低碳经济能给民众带来什么样的好处。让民众明白低碳经济不是贫困经济,不是越穷低碳经济发展的就越好;而是反过来,低碳经济发展的越好,人们的生活才越富有,人们的幸福指数才越高。其次让人们知道低碳经济离自己不遥远,不是要等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能搞,而是从现在,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就可以做起。每天少用一度电,少点水资源的浪费,少开一天汽车,这些都是为低碳经济做贡献,因此说低碳经济离每个人都不远。低碳经济的发展是需要大成本的投入,但是不能因为需要资本的投入就不搞低碳经济,或是说等经济发展一定阶段再来搞。现在的经济都是高碳经济,等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再来发展低碳经济,用低碳经济来治理高碳经济造成的后果,这需要的成本更大,有些后果可能再也无法挽救和弥补。在低碳经济的宣传教育中,要让民众认识到低碳经济必须现在开始做,而且要大力做,时不我待,否则后悔晚矣。

4.3 深化改革,大力发展经济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经济总量大幅度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居于世界前列。作为大西部地区的一个落后小城市的庆阳市,经济总体水平虽然也大大提高,但就全国水平来看,仍然处于落后地位,经济总量偏低。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大量的投入,因为产业结构的调整、高碳经济的治理、低碳技术的发展等,都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需要政府的引导。但资本不能只依靠中央政府的支持,关键还是依靠地方经济的财政收入。

地方财政收入依赖于地方经济要发展。地方经济要发展需要资金支持,其中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吸引投资,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的投资均对地方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所以,当地政府要把招商引资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8]。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大修基础设施建设,架桥修路,吸引外来投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对内要多渠道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使劳动者拥有投资企业所需要的技能,吸引外资企业来当地投资。

4.4 建立公平的财富分配机制,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由于庆阳市的石化能源工业收入绝大部分都归陕西所有,庆阳当地百姓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惠。在能源行业工作的人员收入比庆阳当地其他行业的工作人员收入高出很多,他们的高工资导致了当地的吃、穿、住、行等物价居高不下,人们生活成本比其他类似地区高出许多。这些社会财富分配不公严重阻碍了庆阳市的低碳经济发展。所以需要寻找一种社会财富分配机制,让甘肃、庆阳和陕西均匀分配能源工业的财富收入,缩小能源行业员工与其他人员的收入差距。

既然陕西拿走了庆阳能源行业的绝大部分收入,那么陕西就应该负责庆阳市低碳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绝大部分的资本,大力治理能源行业高碳排放带来的环境污染,引进和研发先进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大力投入资本发展低碳经济。庆阳市政府对陕西治理高碳、发展低碳起到监督作用,监督和 督促其必需引进先进技术,减少碳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对于能源行业的员工和其他行业员工收入有差距问题,可以通过制定个人碳排放税的政策,平衡收入。因为能源行业碳排放量大,对环境污染严重,因此除了企业要上缴碳税以外,企业职工也有一定的责任,而且他行业由于碳排放量低,对环境污染少,需要缴的碳税少,甚至不缴。通过这些措施来平衡财富分配,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

参考文献

[1] 陈柳钦.包容性增长:中国经济从量变向质变切换[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1(1):6-13.

[2] 王韶华.基于低碳经济的我国能源结构优化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

[3] 艾晶晶.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包容性增长理论初探[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2.

[4] 朱春奎,严敏,曲洁.包容性增长的由来与理论要义[J].东岳论丛,2012(3):5-10.

[5] 肖韶峰.低碳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基于对政府与企业的博弈均衡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12):147-151.

[6] 王卫防.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规制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3.

[7] 郭勇.移动商务风险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8] 李连臣.东明县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6):37.

作者:吕迎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铁路工程工程投标论文下一篇:别墅项目园林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