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综合实践课

2022-11-12

第一篇:小学语文综合实践课

水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课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感受“水”这一单元主题,加深对水的认识,理性地对待水。

2、增强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将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进行有机地整合。

3、通过赞美水、亲近水从而发出“珍惜水”的呼唤,深刻地体会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

4、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善于交流的能力。

二、活动重点: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调查周围世界的水,并主动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为理性地对待水及节约用水奠定基础。

三、活动准备:

1、课前收集与水有关的诗、词、文章、歌曲等,并练习背诵、积累。

2、布置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收集关于淮河水质污染的内容。

活动过程

一、 赞美水

1、同学们,水是大自然赐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世界没有比水更重要的了。这节课我们就以水为主题开展一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下面,咱们一起来欣赏几幅与水有关的图片。

2、(多媒体出示图片)教师复述:

①这是闻名中外的桂林山水。

②夕阳映照下的水面如火一般的绚丽。

③气势磅礴的浪潮给人以震撼的力量。

④瞧,快乐的小溪让人心情愉悦。

⑤五彩池的水是那样的神奇。

3、其实,古往今来,与水有关的诗词文章更是让人难以忘怀,你们还记得其中的哪些呢?

4、学生交流收集的古诗、词语、文章片段、故事、歌曲等„„ (教师出示“五彩池”相关段落,学生朗读、欣赏。)

5、看来,水给了大家不同的感受,或柔和、或磅礴、或多彩、或动听,其实,在我们家乡,也有许多这样的水,你们看:(多媒体出示珠园、龙湖、张公山公园、淮河四个地方,学生指认。)

二、亲近水

1、在这其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处呢?为什么喜欢?课前同学们已经做好了准备,请先和同桌说一说。

2、学生练说。

3、指名说。教师指导学生把话说通顺,用词准确,抓住地方的特点等。

4、学生表达完后,教师小结:

是的,是水滋养了我们的土地,点缀了我们的生活,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但是,现在的淮河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曾经的淮河和现在的淮河到底是怎样的状况呢?我们班的同学上个星期对此展开了社会调查活动,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三、珍惜水

1、指名小组代表交流收集的资料。

①交流网上收集的关于淮河水质污染的状况。

②交流实地考查的见闻,如:在淮河边看到的情形。

③学生展示收集的图片。

④学生交流收集的简报。

⑤学生出示取来的淮河水。

⑥学生展示拍摄的淮河污染照片。

2、为了更好地了解淮河污染状况,同学们积极地行动起来,有的上网进行了搜索,有的进行了实地考察,还有的拍摄了照片,听了同学们的调查结果,看看着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3、学生自由表达,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珍惜、保护水资源的重要。

4、下面就请同学们拿起笔来,用你喜欢的方式告诉人们保护环境,珍惜水资源。

5、学生用笔创作自己的作品。

①写倡议书。

②写公益广告用语。

③画简笔画。

④写节水小窍门。

6、 学生上台展示,全班交流。

四、教师总结,憧憬未来

目前,淮河污染已经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制定了专门的法律,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淮河一定会变得河水清澈,景色宜人!

第二篇:小学语文综合实践课案例(四年级)

-————走进唐诗,沐浴文化精华

教学目的

1 了解唐诗的文化背景。

2 了解代表诗人杜甫的生活环境。

3 了解《绝句》诗中的赏析评论。

4借助网络查阅整合信息,培养相互合作的学习精神。

教材分析

《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居住在成都浣花草堂时写的。诗中描绘了草堂周围壮阔优美的景色,表现了诗人欢快的感情和宽阔的胸怀。本次活动是以杜甫的《绝句》为突破口,让学生借助网络了解唐诗更多的文化内涵。教学难点:借助网络筛选整合信息,利用网络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

教学准备

学习古诗《绝句》,激发学生对唐诗和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设想

当前我校正在开展创建书香校园的活动,各类儿童喜爱的课外读物正悄悄走进学生的生活。华夏民族的灿烂文化诗词歌赋也渐渐崭露头角。当他们摇头晃脑地背诵这些诗歌的时候,传统文化也悄悄的熏陶着他们幼小的心灵。为了让儿童进步了解华夏民族的灿烂文化。本堂课开展了以“绝句”为突破点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诗歌声声,如溪水潺潺,汇入我们的心间,熏陶我们的灵魂。诗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在我国历史上,唐朝是诗歌的繁盛时期。今天物品们就来当一回唐诗历史的解说员,带领大家走进那段辉煌的历史。

二 活动激趣

师:今天我就是博物馆的馆长来这里招聘优秀的解说员。这里有唐诗历史优秀解说员的资格证,第一块证书是唐诗概况解说员的资格证,第二块就是介绍代表诗人杜甫生平事迹的资格证,第三块就是介绍《绝句》赏析评论的资格证。最优秀的解说员可获得“唐诗小博士”的称号。

三 上网查询,合作交流资料

为了当一个优秀的解说员,请同学们按照馆长发给你解说员必填表按要求填写,关于这些知识可以到网上查询,看哪一个小组配合的最有默契。

学生活动上网查询资料

(学生分为几个活动小组,大家

第三篇:小学语文综合实践课《学对联》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形式,历史悠久,学习对联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对联这种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希望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让对联像一条潺潺的小河流进的心学生的心田,并让我们的学生在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对联的相关知识。 2.欣赏优美的对联 3.尝试着对简单的对联。

(二)过程与方法

1.交给学生对对联的简单尝试

2.通过拟写对联,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对联的兴趣,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自豪感。

(四)教学重点

1、掌握对联的相关知识

2、能够根根据实际情况恰当的运用对联

(五)教学难点 学习对对联的知识,能对简单的对联

(六)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讲郑板桥当县令时看对联接济穷人的故事导入新课。 出示对联:上联 二 三 四 五

下联 六 七 八 九

横批 南北

学生猜郑板桥是怎么知道这家很穷的。 学生猜(缺一,少十,没东西) 通过这个小故事初步感受对联的魅力。

2、新授

(1)教师出示对联的相关知识,介绍对联的历史。 (2)学生展示环节

学生分组展示自己在周边看的对联

(如酒馆、药店等地方悬挂的对联,或家里过年贴的对联) (3)分类整理对联

学生分小组,每组整理一类对联

大致分为如下几个常见的类型:迎春联、励志联、贺联、行业联等 (4)交流与讨论

分小组交流自己整理的对联 (5)贴对联

拿出事先准备的对联让学生贴对联 注意两个问题

1、 根据前面介绍的对联的相关知识,按照对联的平仄要求区分上下联。

2、 上下联的位置要注意,上联在右侧,下联在左侧。 (6)对对联

出示对联歌,学生读总结对对联的额基本要求(字数相同,词性相对.字数相等、结构相称、平仄相谐、内容相关) 对一对

处处春光好——(家家气象新) 家中世界小——(网上天地宽)

冬去山清水秀——(春来鸟语花香)

出示小练习题让学生试着对一对。(学生刚接触这方面的知识,选一些简单的让孩子们树立信心,激发兴趣)。

注意方法的点拨:1.寻找同类 2.抓住特点3.联想想象4.对应修辞

(7)讲对联的故事

学生交流课前读到的对联的故事。 观看对联故事的视频。

(8)课堂小结:对对联真的太有趣了!今天我们能够简单的创作对联,知道了上联懂得对出下联的思路。希望同学们能做出好的对联来,真正地去领略对联文化的魅力!

第四篇:小学一年级语文综合实践课案例(走进自然,感受四季)

——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一年中四个季节的名称;了解四季的代表性事物:草芽、荷叶、谷穗、雪;感受四个季节的特征,体会温暖的春天,炎热的夏天,凉爽的秋天,寒冷的冬天,知道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2、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走进自然的热情。

3、能力目标:

培养团结协作的意识和相互合作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明确活动目的

1、课件展示小朋友身着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衣服,引导学生概念性地掌握四季的特征。知道各个季节的温度变化,体会春天的温暖,夏天的炎热,秋天的凉爽,冬天的寒冷,并识记“春、夏、秋、冬”这四个生字。

2、布置作业:留心观察你身边的事物,下节课告诉老师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是怎样知道的?

(二)准备阶段

1、带学生到郊外进行一次秋游,引导学生观察树木和放暑假时你看到的有什么不同?田里的谷穗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天气呢?„„收集树叶、野花、小草等具有季节代表性的物品。

2、课余时间搜集有关春、夏、秋、冬的资料。如儿歌、舞蹈等。

(三)活动主体

1、对比夏季和秋季的不同,全班交流,结合秋游的感受说一说。

2、课件出示草芽图、荷叶图、谷穗图、雪人图,让学生区分四个季节。

3、教师范读课文《四季》。

4、朗读课文《四季》,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朗读:个人读、同桌对读、小组轮流读、分角色读、做动作读„„通过朗读表现学生自己的感受。如,“草芽尖尖”可读得轻细,表现出草芽的柔嫩;谷穗“鞠着躬说”,可读得谦虚的感觉;“雪人大肚子一挺”,可以做挺肚子的动作,以表现雪人顽皮的样子。对学生的创造,教师应充分给予鼓励。

5、教师提出问题:“鞠着躬”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动作表示一下吗?谷穗为什么要“鞠着躬”呢?

6、同桌讨论。

7、全班交流,体会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四)成果展示

1、分组

按照学生的不同兴趣,把学生分为手工组、绘画组、表演组、朗诵组四个小组。

2、各小组汇报成果

①手工组:利用在大自然中收集到的叶子、石头、野花、沙子等物品制作《我爱„„》,把你喜欢的季节告诉大家;

②绘画组:运用油画棒、彩笔、蜡笔等工具描绘你最喜欢的季节,让大家猜一猜这是什么季节?

③表演组:用歌曲或舞蹈的形式表现你最喜爱的季节;

④朗诵组:全组边做动作边背诵《四季》,用朗诵的形式告诉大家你最喜欢的季节。

3、教师小结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的创造,给予正面的评价。鼓励学生走进自然,感受自然。

第五篇:语文综合实践课教案

语文综合实践课初中二年级课时设计:XX中学朱XX

教学设想:

书籍,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在谈话;和名著对话,对中学生来说就是一次次灵魂的洗涤。针对目前学生对待读书的态度,我认真学习新课标,觉得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读名著的兴趣,积极挖掘教学资源,所以设计了这节综合实践课。我避免单纯传授知识,空洞讲解理论等脱离实际的倾向,选拔有表演才能的学生精心表演,使学生感受情境,从而在活动中增长才智,净化心灵,提升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及道德修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解读名著的能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②、引导学生选择知识性强的书籍,唤起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逐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③、通过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2、过程与方法:情境演示法、讨论法、问卷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名著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教学重点:

①、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解读名著的能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②、引导学生选择知识性强的书籍,唤起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逐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选择知识性强的书籍,唤起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逐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用具:多媒体报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约2分钟)

几名学生穿报纸服,站在前面扮演书橱(背对观众。第一排蹲坐;第二排坐;第三排站立)

师:每当站在书架前,面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鼓舞了几代人的小说,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保尔面对困难百折不挠的情景,眼前就会清晰的现出他的人生轨迹,心中仍能强烈的感受到他的痛苦与欢乐……。有没有这样的书使你有过这种体验?

这样的书,人们称之为名著,打开这样的书,就是和名著对话。听,有人正和名著对话呢!

二、演授新课:(和名著对话,学生表演)(约16分钟)

师:同学们表演的非常好,这么好的书,上哪儿去读呢?

三、指导读书:(多媒体演示)(约9分钟)

1、介绍中国图书馆(配音介绍)

2、读书的目的:增长才智,净化心灵。

误区:猎奇、炫耀。

3、读书的原则:“绝不滥读”。

4、如何选择:知识性强,切合自己水平的有益书籍。

摒弃:国家明令查禁的书刊;低级无聊、庸俗的书刊;思想平庸、水平低下的书刊。

5、名人谈读书:师列举高尔基、孙中山、歌德、陆游等人对读书的言论,引导学生交流补充。

四、研讨探究:(交流读书体会)(约10分钟)

请请几位同学向大家介绍读过的名著的主要内容,并就自己的体会谈一点认识,或背诵一段精彩片段,或谈一谈读书方法。

师:既然和名著对话有这么多的好处(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我们以后还要不要和名著对话呢!你想不想和名著交朋友呢!

五、拓展创新:(和好书交朋友)(约8分钟)

㈠、问卷调查:(收上问卷)

1、你家有几个书柜或书架?共有多少册书?可分几类?学习辅导类有多少?课外读物类有多少?摆放的顺序怎样?

2、电视和书籍对你的帮助有什么不同?你认为电视可以代替书籍吗?

3、你读过的名著有哪些?还计划读哪些?

4、

4、你知道哪些图书网站,请推荐给同学们。

师小结、推荐优秀篇目、推荐读书网站。

㈡、制定读书计划,塑造健全人格。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学校学习宪法的总结下一篇:小学语文期中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