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养下语文综合论文

2022-04-30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综合素养下语文综合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要以“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职业道德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紧密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来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

综合素养下语文综合论文 篇1:

综合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语文学科包罗万象,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拥有庞杂的体系和多元化的知识。尽管如此,小学语文学科同样包括着一定的规律,需要学习者从自身角度发掘和总结学习规律,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进而真正做到提纲挈领,找到语文学习的关键和技巧,深刻的感悟语文的魅力和精妙。由此可见,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能够让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得到显著提升,进而推动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发展。为了增强小学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效果,教师可以立足综合素养对学生进行习惯引导,进而推动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共同进步。

一、立足综合素养,培养识字写字习惯

必要的语文知识是语文综合素养的基础组成要素,而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当中基础的语文知识就是文字。那么在综合素养视角下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习惯,首先就需要将侧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方面,奠定学生语文知识积累和发展的基础。识字写字是语文的基本功,同时也是个人文化素养的直接体现,正所谓字如其人。在小学语文这一基础的语文教育阶段,教师更是要将侧重点放在识字和写字教学方面,在潜移默化当中锻炼学生的内在品质。第一,在识字教学当中,教师要将关注点放在指导学生把握识字方法与规律方面,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和积累当中找到与自身学习特点相符合的识字方法,并将其进行积累和总结,形成独立识字能力和主动识字习惯。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留心生活当中的报纸、书籍、宣传广告等,让学生看到汉字就产生识字的主动性,并自觉识记和积累文字。第二,在写字教学当中,教师要教育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做到笔画端正,姿势正确,合理安排文字的结构,力求美观整齐。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采用示范教学指导方式让学生形象直观的获得多元化的写字技能,进而让学生找到自己个性化的写字方法。

二、立足综合素养,培养预习复习习惯

掌握丰富的语文学习技巧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语文综合素养的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来说在语文学习当中需要认真完成预习和复习的学习任务。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立足综合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和复习习惯,让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学生的一种本能。很多学生由于缺少预习复习的习惯,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才知道自己学习的内容,可以说是毫无准备的投入语文学习活动,进而极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学习效果。而课前预习能够让学生把握新课的目标,初步了解新课当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还能够提前将自己的疑问总结出来,带着问题听课才更具学习效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预习习惯,并通过为学生安排预习任务的方式督促学生将预习变成自主学习当中的一种自觉。例如,在学习《曹冲称象》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这样的预习任务:课前阅读本篇文章,了解文章大致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记录下在预习过程当中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除此以外,课后的复习工作也是十分关键和必要的。虽然在课堂上学习到了丰富的知识,但是课后如果不及时复习巩固的话就会遗忘。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鼓励学生做好读书总结,将零散分散的知识进行条理化和系统化处理。

三、立足综合素养,培养阅读写作习惯

熟练的语言技能尤其是综合性的语言技能是语文综合素养的核心要素,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关系到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综合语言技能的培养,关注学生阅读和写作习惯的养成。阅读和写作考查的是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只有当学生熟练的掌握了这些综合性的语文学习技能,才能够在习惯塑造方面获得更大的进步。阅读与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突破语文学习难题,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读书经验交流会、故事比賽、评选阅读之星等活动,让整个班级充满浓厚的读书氛围,从而督促学生主动阅读与积累。另外,教师还需要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正确方法的指导之下正确阅读。而在培养学生写作习惯时,教师先要改变学生抵触写作的不良心理,让学生意识到写作的乐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欣赏优秀的作文范文,让学生体会语言文字之美和写作的魅力,同时还可以为学生介绍大量优秀的作家和作品,让学生受到熏陶从而产生写作兴趣。另外,教师还要将阅读和写作整合起来,既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又发展学生的写作技能,实现以读促写。

四、立足综合素养,培养参与课堂习惯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确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条件。要想让学生得到自主和个性化发展,教师就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养成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习惯,从而提高综合素养,完善语文学习能力。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没有确立学生在课堂学习当中的主体地位,缺乏对师生互动沟通的重视,进而影响到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而在新课程改革和语文教学模式创新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参与课堂的正确学习习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实践参与当中获得能力的锻炼。一方面,教师要注重运用分层教学策略,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分层,确保目标和内容的设计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这样就能够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语文课堂学习活动。例如,教学《春晓》时,教师可以让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掌握全诗的大致内容,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可以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掌握各个诗句的翻译方法,把握全诗主题,并搜集与本诗主题相关的诗句。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在课堂教学当中的应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多姿多彩的语文课堂活动,推动学生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

五、立足综合素养,培养质疑问难习惯

完善的语文思维能力能够让学生突破语文学习的诸多困难,而且思维能力和完善的思维品质也是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要素。站在综合素养视角下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就需要从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着手,只有当学生具备大胆质疑的意识和能力,才能够不断开拓思维,完善思维能力。受到传统师道尊严的影响,教师通常会将提问的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选用的是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的方法。这样的模式会影响到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降低学生质疑问难的主动性,从而难以达成完善学生思维品质的目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将提问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不同见解和对文章的疑惑大胆的表达出来。例如,在学习《秋夕》时,有的学生主动提出前两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这样的问题,而面对学生的提问教师要避免直接作答,而是让其他同学积极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见解,为学生搭建自我表现的平台。最后经过同学的认真讨论了解到前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用来表达诗人情绪。

在当前倡导终身学习的大背景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把握语文学习的规律和技巧,能够帮助学生完善语文学习策略,奠定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在课程改革和全新的教育发展形势之下,教师要坚持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增强语文课堂的启发性、开放性和主体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学习过程,并立足综合素养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完善学生语文综合素质,也让学生终身受益。

窦艳云,孙志平,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齐都花园小学教师。

作者:窦艳云 孙志平

综合素养下语文综合论文 篇2:

新课改下小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要以“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职业道德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紧密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来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所以,要说教师的综合素养,我想在座的每一位都比我更清楚,我只是想把其中一些重要的方面,比如关于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教育教学能力相关的一些因素等,联系新课程目标和语文教学心理学的一些原理做一点分析,强调其作用机制和重要性,以引起大家对这些方面素养的重视。

新课程目标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较之过去的突出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再附加一个思想教育目标的双基教学来看,从重视学习的结果改变为更重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更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也由过去的一味重视终结性评价,看重评价的甄别选拔作用而转向更重视形成性评价,重视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过程。这可以说是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一大进步,一个亮点。这样的设计更科学合理地反映了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规律,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其实,我们如果细究我们过去的语文教学,不难看出,许多时候,语文教学已经失去了它作为人文学科应有的灵性和感性,变成了冷漠的、肢解式解剖式的学习。字词的考究、章句的拆解、知识的传授、思想的分析,样样不拉,但却惟独失去了文学的灵性、感性,文学中所表达的人的天性、心性、性情,人的灵思、灵感、灵悟,个体生命特有的精神探索和情感世界,价值观念等,在压倒一切的任务面前统统被小视了,甚至完全忘记了。学生学习文学的快乐、感受生活美好的心态在这样的学习过程里无形中就被压抑了,忽视了。新课程目标的设计,正是针对着这一点,首先希望语文学习能重新回归感受生活美好,领略人文风采,沟通人类心灵的本质。第二是要解决学生的会学和乐学问题,回归学生自主學习,感受美的人事物时的那中愉悦快乐的心态,最终达到使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其他个性品质整体和谐发展的目的。

语文新课程目标里面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目标从其内在的联系和作用的机理上看,获得知识能力是学习的一个目标,为此,学生就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经过一定的语文学习和练习的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一样,既是语文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又对学生的学习发生着重要的影响,这后二者都有着双重的身份。

(一)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理

从知识和能力与过程和方法这二者的关系和作用机理看,知识和能力是相互联系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反过来可以使人自主地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更广泛的能力。有的人可能要说了,为什么我们给了学生那么多那么系统的知识,我们的学生却总是容易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呢?为什么国外教育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很大,他们却能出那么多优秀的科学家,拿到那么多的诺贝尔大奖呢?

在认知心理学中,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三大类。陈述性知识陈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程序性知识则交代步骤、过程、动态,是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的;策略性知识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情境中对学习任务的认知,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及对学习过程的调控。重视学习的过程也就是要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既享受学习的快乐,体验美的事物,受到感情的熏陶,同时又要注意了解学习的具体步骤,知道怎样学习。方法掌握了,过程熟悉了,经过一定的练习,知识自然就转化成为能力了。

我们整天说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能力并不是从天而降,凭空得来的,它是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通过操作实践的形式转化而来的。过去我们传统教学培养的学生从考试的分数上看许多都应该是优等生,但往往却是高分低能,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结果呢?原因就是我们给学生的陈述性知识是大量的,他们知道的很多,但程序性策略性的知识却很少,也很少要求学生去注意和总结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所以,新课程的目标正是基于知识能力的转化关系这个原理,要求教师转变过去的教学方式,变讲为导,由讲授型向师生互动型转变。让学生更多地去注意学习的方法和过程,注意语文的实践练习,从而获得语文的基本能力。教师如果自己不清楚这一点,不转变观念,不善于总结学生学习的规律和方法、程序等,不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熟悉和把握这些方法规律,养成自主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教学自然就很难达到课程的目标了。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能力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知识能力之间也存在相似的的关系和作用机理。人的任何行为都是有动机有目的的。动机缘于自身生存发展的需求,而目的则直接表现这种需求。学生对学习抱什么样的态度,是由其自身的需求、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决定的。

总之,从作用机理上看,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应该是倒过来起作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决定他要不要学,用什么态度去学,爱不爱学,学得快不快乐;过程和方法决定他会不会学,能不能学,学的效果如何;知识和能力则是学习的终极目标,也直接体现前两者的水平。可见,三维目标中的前两者既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又是达于目标的基本保证,其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在这样的目标下,教师既要会教,更要教会,既要重视学生的智力发展,更得重视其非智力因素如情感、意志、态度、价值观等的培养了。因为这些东西在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比知识能力更为重要。

作者:薛晓艳

综合素养下语文综合论文 篇3:

语文综合素养视角下农村教学点绘本阅读策略

【摘  要】近几年,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大量农村人口不断进入城市,使农村地区在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后学生人数越来越少,无法设置完全小学,部分农村完全小学被撤并后成为教学点,即保留了只有一、二、三年级的小规模不完全小学,这些教学点学生人数大多只有20人左右。同时农村教学点的教师人数少,教师专业结构单一,各班级学生人数少,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交流、合作、互动等受到限制,导致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听说读写、口语表达的质量不高。小学低中年级段是学生语言能力和语文素养形成的起始階段,也是语文素养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能力、听写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关键言语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有效的阅读活动做保障,低年级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活动中参与积极性很高,但他们缺乏阅读经验,不会选择合适的读物,他们缺少方法指导,在阅读中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导致阅读效果不好。实践证明,通过有效的绘本阅读教学活动,能够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语文素养;绘本阅读;策略

一、绘本阅读对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意义

绘本俗称图画书,是由儿童文学作家和画家合作,通过故事文本和图画文本结合的形式编写而成的一种儿童故事书。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生动形象的图画能够更加完美地构建书中的内容。作为一种以图画为主要呈现方式的儿童读物,与一般的儿童读物比较,绘本图文并茂,故事阅读与图画视觉相结合,语言和图画特别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其中图画占的版面比例基本要比文字要大,绘本读物图画主题鲜明、构图精美、色彩丰富,具有鲜明的视觉形象,文字简洁生动、表述准确、富有韵律,幽默轻松,图画和文字相得益彰,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向儿童阐述一些平时难以理解和体验的诸如自然现象、生命意义、审美观、价值观等内涵,在让儿童看清读懂的基础上带来美好的视觉享受和文学审美。与一般的儿童图书相比,绘本更符合儿童阅读兴趣和阅读特点,对于儿童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一本好的绘本中,图画和文字中包涵了丰富的自然知识、科学原理、情感元素和价值观念,可以激发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意识。绘本阅读在培养和提高儿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情感体验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绘本阅读能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大自然、家庭、生命、价值观念、个性发展、人格培养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在绘本阅读过程中,可以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开展丰富多样的听、说、读、写、欣赏、想象、表演等活动,从而开发学生语言思维能力,提升语文基础素养。

二、选择适合低年级学生的绘本,激发阅读兴趣

开展有效的绘本阅读教学的前提,首先在于选择合适的绘本,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全面把握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和阅读习惯,用心选择符合儿童天性、能够满足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情感需求的优秀绘本,引导学生在阅读了适合自己的绘本之后,对绘本阅读产生兴趣,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适合一至三年级学生阅读的绘本应该涉及范围广泛、种类齐全,教师在选择时尽量选取具有代表意义的读物,反映真实人物故事的绘本如《小达尔文的故事》《飞行者——莱特兄弟》;体现妈妈形象的绘本如《我们的妈妈在哪里》《我的妈妈真麻烦》;体现爸爸形象的绘本如《爸爸,你爱我吗》《爸爸,你看我在做什么》;引导学生面对生命与死亡的绘本如《爷爷有没有穿西装》《我的外公》;引导学生理解友谊的绘本如《我有友情要出租》《大手握小手》;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现象的绘本如《小种籽》《一片叶子落下来》;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绘本如《在森林里》《再见小树林》等。合适的绘本,能够引导孩子们在阅读中充分感受家庭、亲情、友谊,认识大自然、生命,面对成长、情绪等话题,让学生在与绘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中,自由自在地遨游在充满人性光芒、蕴含社会、自然和人之间的和谐,包涵童心童真童趣的字里行间,进而丰富孩子的情感体验,为低年级学生搭建独有的精神空间与心灵家园,让学生在愉快的阅读中锻炼和提升听说读写等语文综合能力,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观察、思考、交流、表达,达到开阔视野,积累知识、丰富情感,升华思想,健全人格的目的。

三、传授正确的绘本阅读方法,引导学生正确阅读

教给学生正确的绘本阅读方法,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趣、有效的绘本阅读活动。开展绘本阅读,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图画。在绘本中,图画不是文字的点缀,而是阅读的主体,图画和文字是相互补充的,大部分绘本中每页都有图画,这些图画能够充分表达空间、人物、动物、事物和发展变化过程,但不能形象地表现时间、感受、因果关系和心理活动,而这些缺陷正好是文字描写所擅长的。在指导学生阅读绘本时要教会仔细观察画面,引导孩子在面对这些图画的时候,从中发现和选择相关的信息,关注图画中的细节,理解绘本内容,体会绘本所表达的意思。

在绘本阅读指导中,要让低年级学生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每一本优秀绘本的封面、扉页、环衬、正文以及封底都是精心设计的,学生在拿到绘本后首先要从封面开始,了解书名、作者等信息,初步感知绘本,然后从目录开始,一页一页地向后轻轻翻看,仔细观察图画,轻声朗读文字,在观察图画中发现故事线索、理解故事情节,读懂故事大意、感悟故事内涵。绘本中形象逼真、丰富生动的图画和简洁传神、具体生动的文字,给孩子预留了思维想象的空间,当学生在读通读懂绘本内容之后,就要引导他们根据绘本所描绘的意境,对故事情节展开合理、丰富的联想,想象和推测书中人物的语言、表情、神态和动作,进而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

四、开展亲子阅读,开阔学生阅读视野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活动,不应该局限于学校和语文课堂,而是要积极拓展到家庭,提倡亲子共读,在家庭阅读中共享阅读乐趣共读。良好的亲子共读氛围和亲子阅读活动,不仅能够增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还能给孩子带来欢乐、知识和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勇气、信心及希望,使孩子的形象思维活跃,语言能力锻炼多元化,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不断滋养。学校、教师要利用多种机会向家长宣讲亲子阅读的重要性和绘本阅读的意义,让家长积极参与亲子阅读,指导家长学会挑选有意义的绘本,掌握正确的绘本阅读方法,在阅读中与孩子积极讨论交流与亲自示范,培养孩子主动阅读、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从而使亲子阅读成为学生未来语文学习与语言发展的“源头活水”。

五、引导学生多元化阅读,开发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有效的绘本阅读不应该局限于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要着眼于解决低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程资源问题,在多样化的阅读活动和综合学习中,启迪学生多元化的语言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可以通过组织学生以下几种形式来开发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一是要引导学生赏读绘本,提升语文能力。要选取一些语言优美、故事性较强的绘本,组织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和欣赏图画,反复朗读文句,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孩子进行充分交流,让学生自主挑选一些优美的语句去赏读,从而欣赏语言的神韵,培养良好的朗读语感。二是要引导学生积极展开想象,拓展阅读。一些讲述故事的绘本情节完整,故事发展过程曲折动人,人物形象特征鲜明,人物对话生动丰富,这一类绘本是小学生进行模仿表演的好剧本,在指导学生阅读这些绘本时,要把表演当做重头戏,给孩子们足够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对故事进行合理想象,给学生搭建平台,指导学生借助简单道具进行模仿表演,这些表演可以是全班师生同演,也可以是小组成员同演,当学生们在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表演能力的过程中,他们的语言能力就会得到巩固和提高,同时绘本阅读的兴趣会显著提高。

绘本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作用重大,只要我们用心选择适合学生的优秀绘本,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结合综合性阅读活动和亲子共读,一定能够让低年级学生在绘本阅读中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基于语文素养视野的农村教学点绘本阅读指导策略行动研究”(课题编号:GS〔2019〕GHB0935)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李 芳)

作者:黄明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教师教育与英语教育论文下一篇:城市档案数字化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