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改革农田水利论文

2022-04-28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业改革农田水利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中国水资源日益短缺,使得我国政府推进农业水价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达到农业节水的目标。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程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本文以南北方、东西中部、七大区域的3种区域视角,对全国、各区域农业水价改革。

农业改革农田水利论文 篇1:

沈阳市农业补贴改革现状评价及对策研究

摘要:目前,关于农业补贴改革绩效的评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仅在研究方法上缺少对综合效益的评价,而且缺乏对某一地区具体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对策。以沈阳市农业补贴改革为研究对象,以效益评价相关原则为基础,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进行实地调查及向相关专家咨询,结合沈阳市近几年农业补贴政策改革的特点,从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三方面选取了9个指标对沈阳市农业补贴改革绩效进行评价分析,构建了一套量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对各个指标赋予权重,并运用模糊分析法从定量的角度分析该政策综合效益,最终得出客观、真实的绩效评价结果。

关键词:农业补贴改革;绩效评价;德尔菲法;模糊分析法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改善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程度、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保障人民粮食安全,是我国政府一直以来的工作重点。农业补贴不仅可以推动农民增收,还能促进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改革的目的、改革的方向、改革的方式,都是农业补贴改革中应当注意的首要问题,如何评价农业补贴改革的绩效又成为了制约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发展的关键。本文在学习和总结以往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试图建立一套针对沈阳市农业补贴改革绩效评价体系,为政府明确农业补贴改革重点提供科学依据。

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指标的构建原则遵从针对性、可验证性、时效性和实用型。指标体系的构建依据农业补贴改革的目标,以促进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保障农产品的供应和粮食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具体建立的指标体系如下几点。

1.1经济效益指标

经济效益是指农业补贴对于农民收入、粮食产量等的投入效益,是评价农业补贴改革绩效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咨询相关专家以及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在评价农业补贴经济效益时,具体指标及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单位面积耕地平均年产值增加率(C1)=(农业补贴改革后单位面积耕地平均年产值一农业补贴改革前单位面积耕地平均年产值)/农业补贴改革前单位面积耕地平均年产值×100%

粮食总产量增加率(C2)=(农业补贴改革后粮食总产量—农业补贴改革前粮食总产量)/农业补贴改革前粮食总产量×100%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率(C3)=(农业补贴改革后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补贴改革前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补贴改革前农民人均纯收入×100%

1.2社会效益指标

社会效益是指农业补贴对整个社会带来的影响,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咨询相关专家以及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在评价农业补贴社会效益时,具体指标及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农田水利建设增加率(C4)=(农业补贴改革后的农田水利建设面积一农业补贴改革前的农田水利建设面积)/农业补贴改革前的农田水利建设面积×100%

农业机械化程度(C5)=(农业补贴改革后农机购置数量一农业补贴改革前农机购置数量)/农业补贴改革前农机购置数量×100%

播种面积增加率(C6)=(农业补贴改革后播种面积所有量—农业补贴改革前播种面积所有量)/农业补贴改革前播种面积所有量×100%

1.3生态效益指标

生态效益是衡量农业补贴对生态环境带来影响的指标,体现了农业补贴强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特点,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咨询相关专家以及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在评价农业补贴生态效益时,具体指标及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绿色植被覆盖率增加率(C7)=(农业补贴改革后绿色植被覆盖率一农业补贴改革前绿色植物覆盖率)/农业补贴改革前绿色植物覆盖率×100%(不含林地)

土地平整度(C8)=土地平整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林地覆盖率增加率(C9)=(农业补贴改革后林地覆盖率一农业补贴改革前林地覆盖率)/农业补贴改革前林地覆盖率×100%

2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在对农业补贴改革绩效分析和评价的过程中,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尤其重要,本文绩效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采用的是德尔菲法,依据选择专家的经验,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咨询农业补贴的专家,对建立的农业补贴绩效评价指标进行赋权,通过计算得出各指标之间的权重关系,为最终的绩效评价结论提供更科学的依据。具体方法如下:

(1)向农业补贴方面的专家发放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农业补贴的基本情况及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表,请其独立给出各指标的权重。调查问卷20份,均全部收回且有效。

(2)根据收回的问卷进行数据整理,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

(3)将计算结果及其它相关资料反馈给专家,请其再次进行权重赋值,使结果更加准确。

(4)重复上述步骤(3),进行3轮专家打分,使得各个专家的意见趋于一致,最终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经过三轮专家打分,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如表1所示。

由于农业补贴改革绩效无法得出较为直观的量化结果,因此,本文选择德尔菲法和模糊分析法将相关指标进行量化。具体方法为:向二十位专家提供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数值的变化范围,请其为评价经过进行模糊定级,经过三轮征询,专家意见逐渐趋于一致,最终得出结果如表2所示。

益B1单位面积耕地平均年产值增加率(C1)4.36%4.29粮食总产量增加率(C2)3.43%6.43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率(C3)12.33%13.035合计23.76经济效

益B2农田水利建设增加率(C4)34.76%3.36农业机械化程度(C5)67.73%6.03播种面积增加率(C6)2.41%5.214合计14.604经济效

益B3绿色植被覆盖率增加率(C7)10%5.04土地平整度(C8)15%0.935林地覆盖率增加率(C9)30%6.84合计12.82总计51.184即沈阳市农业补贴改革的综合绩效得分为51.184分,对应等级为“中”。

5结果分析及对策

根据上述构建的指标体系,经过绩效评价计算,最终得出沈阳市农业补贴改革的综合绩效得分为51.184分,对应等级为“中”,由此可见该项政策取得的综合效益不是特别明显,并没有达到预期成效。尤其在社会效益方面,通过农业补贴改革,农业机械化程度有较大的提高。但经济效益和生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个别指标结果并不理想,拉低综合效益主要有:“粮食总产量增加率”和“土地平整度”这两个指标,因此,在今后的农业补贴改革过程中应将提高这两项指标作为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补贴改革仍存在挑战。

5.1改革补贴管理,保护农业生产和经营者利益

第一,立章建制,使我国农业补法律化。只有农民所享受的保障成为了一种法定权利,而不是国家、政府和社会的福利或慈善,农民才可以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获得相应的救济。第二,建立并完善农业补贴综合管理体制,进行农业部门职能划分。第三,设立农产品专业协会,保护农民的补贴利益。第四,实施农户直接补贴上墙制度。

5.2改进补贴方式,提高财政资金的效率和效益

第一,积极探索新型补贴方式,适应时代发展。第二,以财政补贴的方式建立长久有效的农业投入激励机制。第三,同时应用保护价政策和农民直接收入补贴。

5.3优化补贴结构,发挥补贴政策的激励导向作用

第一,加大“绿箱政策”中农业保险比例。第二,加大“绿箱政策”中的生态农业补贴力度。第三,将补贴重心转移到对农村人才的培训。

5.4运用黄箱和绿箱补贴,增强政策实施的整体成效

第一,有效利用黄箱补贴,发挥政策的整体效能。第二,拓宽绿箱补贴内容,完善绿箱补贴结构。第三,加快农业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实行农业补贴法制化。参考文献

[1]李维林.转轨期中国农业补贴及其效应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

[2]马爱慧,张安录.农业补贴政策效果评价与优化[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3337.

[3]曹帅,林海,曹慧.中国农业补贴政策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12,(04):5563.

[4]赵梦涵,李维林,李森.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的思路与对策——以山东省为例[J].东岳论丛,2010(2):134.

作者简介:徐鹏程(1990-),男,湖北黄冈人,广西大学商学院财政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政与公共资源管理。

作者:孙承志 王晓丹

农业改革农田水利论文 篇2:

谈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有效途径

摘要:中国水资源日益短缺,使得我国政府推进农业水价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达到农业节水的目标。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程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本文以南北方、东西中部、七大区域的3种区域视角,对全国、各区域农业水价改革。

关键词:新时期;农业水价;改革

前言:

我国属于农业大国,农业生产过程中会大量消耗水资源,而在技术、工程、管理、节水意识以及水价等多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导致我国农业用水量大,用水效益低,节水潜力巨大。因此为了建立健全的农业水价机制,达到农业节水目的同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1农业综合水价改革的重要性

1.1提升农业灌溉效率

目前我国已经有很多农村地区实施了水价综合改革,农田灌溉条件较之前已经有明显的改善。希望采取更科学的灌溉方式,降低部分成本,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效益。

1.2帮助解决水事纠纷问题

每年灌溉用水的时间比较集中,用量较大。在这个时间段就会出现其他行业或区域用水困难的事件,需要妥善解决此类纠纷,在矛盾尚未激化的时候就找到解决办法,确保每年的农田灌溉活动顺利进行。

1.3缓解水资源紧张带来的压力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水资源都比较紧缺,一部分原因是水资源匮乏,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水资源的利用率过低。水价综合改革能让水资源的使用更趋于合理化,各项用水实施定额政策,严格查处非法用水案件,规范水资源的使用,调节水资源供需关系,让水资源的保护和使用工作进入可持续发展状态。

1.4有利于约束农民节约用水

水价改革就是为了让水费的收取更加合理,将水费的征收标准制定在既不會影响农民生产生活用水,又避免水资源浪费的范围内。因此必须综合考虑问题,将供水工程的运营成本和农民的承受能力和实际用水情况结合在一起,制定最科学的水费收取计划。

2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政策

《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简称《意见》,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目标进行明确,是利用10年时间基本建立合理且健全的供水成本与节水管理的农田水利管理机制,加强制度创新,与新时代发展过程中的投融资体制相结合,建立更适合未来发展的农业水价价值;将农业用水价格达到与运行维护成本持平,推进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开展用水定额管理,通过持续性精准补贴、节水奖励机制的有效建立,鼓励农民养成节水意识;推动适合农业节水目标的技术措施,优化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将农业用水管理从原有的粗放式管理转变为集约化管理。《意见》中不仅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目标加以明确,也明确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对于节水目的达成的作用效果。不同年份降水量差异,会使农业灌溉用水出现一定差异,而根据重庆、新疆、黑龙江等地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经典案例分析证实,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对于农业节水具有重要意义。

3实现我国农业综合水价改革的途径

3.1制定科学水价管理制度

在制定农业水价计费标准的时候,一定要存在一个梯度,不同区域的水价按照不同的标准收取,四季的水价也不能按照统一的标准计算。水费收取标准要详细,每一项收费标准都要明确地列举出来,并且将相关标准及文件分发到农民手中,明确用水需要收取水费,收费的标准是什么。与此同时,出台相应的奖励政策,对节约用水,年平均用水量较低的农户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奖励。

3.2采取特殊推进措施

针对水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导致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无法落实的地区而言,针对改革进度超慢地区应采取特殊的推进措施,以华中等地区为代表,此区域内各地区的改革进程推进远落后于预期目标。需要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分析改革进程推进缓慢的原因,采取特殊的改革政策,进一步推进改革进程。华中地区的经济水平偏低,降水量相对丰富,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过程中地方财政无法在改革中投入过多资金,也是导致发展较慢的主要原因。因此,针对华中地区的特殊性,不仅需要加大中央财政补贴力度,也需加大考核督导力度,提升农民的节水意识,进而推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程加快,尽快达到预期目标。例如我国山东省推行的农业用水精准补贴政策,在完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与节水成效、调价幅度、财力状况相匹配的农业用水精准补贴机制。在发挥水价促进节水杠杆作用的同时,确保总体不增加农户定额内用水的水费支出,保障农户台理用水权益,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建立健全精准补贴机制,以水价调整为前提,补贴与承受能力挂钩,农业用水超出定额、农业水价调整未达到要求或未超出农户承受能力的不予补贴。精准补贴对象主要为在定额内用水的种植粮食作物的用水主体,包括不同规模的农民用水户、正式登记注册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依法设立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以及小型灌排设施和配套计量设施管护主体。补贴标准,根据定额内用水成本与运行维护成本的差额,统筹考虑农业水价调整与农户承受能力,制定不同的补贴标准。可以直接对工程运行维护费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也可按照运行维护成本与水价改革前终端水价的差价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具体补贴标准、程序、方式以及资金使用管理等,由各市自行确定。兑现补贴,可以在用水户认可的前提下,对维修养护主体采取按项补贴、据实报销等方式兑现补贴;也可以对各类用水户按照扩大或改善灌溉面积或用水量,在灌溉周期结束后或年终统一发放。这样的政策能够有效的践行水价综合改革目标,促进用水科学性,水价科学性。

3.3强调协调管理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建立完善、健全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促进农业节水。改革过程中要建立完善改革机制、对农业用水总量进行控制,利用先进的农业科技设备,对现有的种植结构进行调整,通过上述措施的合理应用,可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程有效推进,实现节水目的。改革过程中要建立多部门协调管理,重视多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加强管理力度,从而提升农业水户的节水意识,更好促进改革的落实。

3.4实现灌溉设备和计量设备的科学化

目前导致农民灌溉用水量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就是灌溉设备不够先进,农民无法准确掌握灌溉的程度,计量设备只能测量大致的用水量,很多农民缺乏科学灌溉意识,不了解农作物最佳蓄水量,盲目灌溉。分摊或按亩数收取水费的水价计量方法导致农民产生各种不满情绪,觉得多用水才划算,最终造成水资源的浪费。需要政府组织科技人员走进田间,帮助农民实现科技种田,使用适合的灌溉设备,同时要引进先进的计量设备,更加准确地计算农民的用水量。

3.5进一步夯实改革基础

健全的工程体系和用水计量设施是推进改革的基础,是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硬条件”。各地以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等项目为重点,大力完善灌区骨干灌排工程体系,截至2020年年底,规划内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任务目标如期实现,大型灌区和中型灌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分别提高到0.513、0.529,大中型灌区灌水周期与改造前相比平均缩短3~5天。2020年,全国新建、改建灌溉用水计量设施12.6万处,大型灌区和重点中型灌区渠首基本实现供水计量,已实施改革的区域按照管理需要配备了计量设施。部分地区探索形成一批以电折水、以油折水、计时折水等经济实用、群众普遍接受的计量方法,显著降低了管理成本。

3.6不断完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

各地有序推进农业水价核定和调整工作,水价形成机制逐步建立。水利部积极推进大中型灌区供水成本核算,大型灌区和重点中型灌区已完成供水成本核算,为农业水价调整奠定了基础。在各级发展改革等部门的推动下,已有300多处大型灌区完成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其中240多处完成水价调整;970多处重点中型灌区完成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其中900多处完成水价调整。政府定价农田水利工程的执行水价与运行维护成本差距逐步缩小,部分已完成改革的区域水费收入加精准补贴后基本达到运行维护成本。部分地区通过改革减少了层层加价环节,提高了用水管理水平,减少了农民用水费用支出。

3.7因地制宜确定改革验收標准

因地制宜是确保改革符合实际、取得实效的关键。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地理条件、种植结构方式存在很大差异,如南北方水资源条件不同,地表水灌区和井灌区工程计量要求不同,水价占大田作物与经济作物收益的比例不同等等。“十四五”期间,各地将有序开展已改革面积的验收,验收标准是对改革目标的细化,应对不同区域或工程类型分类制定标准。比如小型灌区多为群管工程,一般不属于政府定价范围,这类工程的改革重点在建立和落实工程运行维护机制上,而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的改革重点在完善工程体系、加强用水管理的基础上,要向价格机制倾斜。

结束语: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有效落实,不仅可达到节水,保护水资源的目的,对于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均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因此,针对改革进程超慢地区采取特殊推进措施,重视对已经获取的成果进行巩固与提升,强化协调管理,重视多渠道资源整合,从而进一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程。

参考文献:

[1]王蔷.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挑战与效应评价——基于四川省武引灌区的案例数据[J].农村经济,2020,(03):102-109.

[2]姜翔程,解小爽,孙杰.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利益相关者分析[J].水利经济,2020,38(01):49-53+67+87.

[3]余根坚,郭静,王鹏,侯淑媛.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管理信息系统研发与应用——以德令哈市怀头他拉水库灌区为例[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9,(12):16-19+24.

[4]孙天合,严婷婷,罗琳.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现状及其展望[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7,(12):136-139+144.

[5]田贵良,顾少卫,韦丁,帅梦蝶.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对水权交易价格形成的影响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7,(02):66-69.

[6]冯欣.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

[7]赵发权.泰安市岱岳区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探讨[J].山东水利,2020,01:56-57.

[7]夏玉慧,王江.通辽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建议[J].内蒙古水利,2020,08:77-78.

[8]齐竟辰.基于全成本法的兴凯湖灌区水价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20.

作者:汤磊

农业改革农田水利论文 篇3:

山东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实践与经验

摘要:深化农业水价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制度,构建农田水利良性运行保障机制,是目前农田水利发展最关注的重要课题。山东省2014年农业水价改革在禹城市、安丘市、博兴县、沂源县、莒南县5个县(市)展开。文章介绍了不同试点县农业水价基本情况,分析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具体内容,总结了在改革中积累的典型做法,为制定针对山东省不同区域的可复制易推广的农业水价综合机制体制创新模式,推动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积累经验、奠定基础;为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提供政策参考。

关键词: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践;经验

文献标志码:B

论文编号:ciasl5100003

0引言

深化农业水价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制度,构建农田水利良性运行保障机制,是农田水利发展目前最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加快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创新农田水利管理体制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大力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对于缓解山东省日益突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山东是中国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和经济大省,在保障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山东省农村改革和水利改革进程的加快,山东省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农业生产集约化发展、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行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农业水价、水权划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与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尝试,为山东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有学者对山东省在农业水价制度、终端水价、阶梯水价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关于农业水价的综合改革尚未开展。山东省水资源匮乏、地形复杂、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种植结构多样、农田灌溉水源条件差异大、节水工程不完善、计量设施不配套,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综合考量全省地形、水源、种植结构等因素,山东省2014年农业水价改革在禹城市、安丘市、博兴县、沂源县、莒南县5个县展开,探索形成了适合不同水源、不同区域的可复制易推广的农业水价综合机制体制创新模式,明晰农业初始水权,明确水价形成机制,建立有效的精准补贴机制和节水奖励机制。本研究对该创新模式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山东省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积累经验、奠定基础;为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提供政策参考。

1.农业水价基本情况

试点县按照地形分为山区、丘陵区、平原区;按照水源分为引黄灌区、井灌区、水库灌区、小水源灌区。项目区覆盖面积7600 hm2,涉及119个行政村,总投资约5200万元。

安丘市2014年度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区位于兴安街道西北部。项目区内共有受益村庄25个,农户4466户,受益人口1.58万人,灌溉面积1466.67hm2。试点项目区结合己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重点县建设,农业灌溉以牟山水库为主,灌溉模式为泵站提水管道输水灌溉。项目区内主要以种植大姜为主。

博兴县2014年度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区分为两片,即引黄自流项目片区和引黄提水项目片区,灌溉面积分别为133.33 hm2和1333.33hm2。项目区一年两作,即夏玉米和冬小麦,复种系数达95%。

莒南县2014年度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区为陡山水库灌区西干渠的七支渠片和十支渠片。灌溉面积1333.33hm2。灌区内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花生和大棚蔬菜。

沂源县2014年度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区涉及沂源县燕崖镇、西里镇、石桥镇、鲁村镇、大张庄镇和历山街道6个乡镇,灌溉面积1400 hm2,以种植苹果、樱桃、蔬菜为主。

禹城市2014年度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区位于辛寨镇北部及房寺镇南部徒骇河两岸,涉及35个村,灌溉面积1933.33hm2,包括引黄提水项目片区1260hm2、机井提水项目片区686.67hm2。项目区内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

2.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内容

2.1农业水权分配

2.1.1明确农业用水总量和定额5个试点县在实施方案中均明确了项目区农业用水总量和定额。禹城市项目区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在858.48万m3,年灌溉定额控制在3600 m3/hm2。博兴县项目区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在500.8万m3,其中引黄自流项目片区用水总量控制在50.8万m3,农田灌溉综合定额为3600 m3/hm2,引黄提水片区450万m3,定额为3375 m3恤。。安丘市项目区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在361.01万m3,农田综合灌溉定额为2100m3/hm2。沂源县项目区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在441.9万m3。莒南县项目区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在460.29万m3,综合净灌溉定额3 195 m3/hm2

2.1.2明晰农业水权各试点县已完成项目区水权分配,禹城市、沂源县水权分解到用水户,博兴县分解到农民用水协会分会,安丘市分解到行政村,莒南县分解到斗渠。禹城市、安丘市、沂源县项目区颁发了水权证,博兴县项目区颁发了取水许可证。

2.2水价形成机制

各试点县与物价部门紧密配合,以国家《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等制度为依据,计算成本,按补偿供水生产成本、费用和农民可承受的原则合理确定基础水价,在确保运行成本(国有工程水费+人工费+维修费+电费等)的基础上,逐步向全成本(运行成本+折旧等)市场运行目标迈进。禹城市项目区以粮食作物为主,种植作物单一,执行水价在运行成本基础上统一提高0.05元/m3。博兴县项目区以粮食作物为主,种植作物单一,执行水价在运行成本基础上提高0.01-0.05元/m3。安丘市项目区实行分类水价政策,粮食作物在运行成本基础上提价0.09元/m3,经济作物在运行成本基础上提价0.19元/m3。沂源县项目区以经济作物为主,种植作物单一,执行微利水价。莒南县项目区以粮食作物为主,种植作物单一,执行水价略高于运行成本水价(表1)。

2.3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

2.3.1精准补贴机制试点县将超定额累进加价、水费提价收入作为精准补贴资金来源,禹城市、莒南县资金来源还包括财政专项补助。禹城市、莒南县对不超用水定额农户和节约用水农户进行补贴,安丘市对不改变种植结构的种粮用水户进行补贴,沂源县对项目区农民用水协会和水利工程公司进行补贴,博兴县对用水协会所辖工程、设备的维修养护给予补贴。各试点均采取年终算总账的方式进行补贴。禹城市、沂源县出台相关政策,明确了补贴资金来源、补贴对象、补贴标准及补贴方案。

2.3.2节水奖励机制试点县将利用超定额累进加价水费收入、地下水提价收入、水权转让收入、企业社会捐赠等建立节水奖励基金,对积极采用高效节水技术的农户给予奖励。禹城市、沂源县出台相关政策,明确了节水奖励资金来源、奖励对象、奖励标准以及基金管理方式。

2.4用水合作组织建设

禹城市、安丘市、博兴县、莒南县等试点成立了农民用水协会,作为工程管护、用水管理、协商定价、水费计收的责任主体,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运行规范,其中安丘市兴安街道供水协会被评为全国用水示范组织。沂源县成立农民用水协会、水利工程公司、土地流转专业化公司3类用水合作组织,协会负责辖区内灌溉工程的运行、管理和供水调度;水利工程公司对各镇的工程实行承包管理,承包人按照公司确定的管理标准进行用水管理和工程维护;土地流转项目由土地流转专业公司运营管理。

2.5工程产权制度改革

各试点县均明确了工程产权分配方案。禹城市泵站灌区泵站内工程产权属农民用水协会,主管网及以下田间工程产权属农民用水协会各分会;机井灌区工程产权全部归属农民用水协会各分会。沂源县项目区燕崖镇双泉村的工程产权归燕崖镇双泉村农民用水协会所有,西里镇、石桥镇的工程产权分别归水利工程有限公司所有,鲁村镇安信农庄大棚滴灌工程、历山街道苹果大世界果树微喷工程、大张庄镇金钟山公司果树微喷工程产权归专业公司所有。安丘市、博兴县、莒南县项目区工程产权归农民用水协会,由协会负责管理、维护和使用。

各试点县出台了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相关文件,沂源县产权证已制作完成,待工程完成后正式发放。禹城市、安丘市、莒南县已完成项目区水利工程登记造册,待工程完成后再发放产权证书。博兴县作为全省农田水利产权和创新管护体制改革试点县,项目区工程产权改革与全县其他工程一并推进,一并完成。

3.典型经验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实施后,在项目区基本实现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明确化、管理信息化、计量精准化、水权明晰化和节奖制度化”的用水管理制度,取得一些典型经验。

3.1禹城市结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水权证

精准核实用水户耕地,是实现水权分配和用水精确计量的前提。禹城市结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在市政府的协调下,市水务局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国土资源局和测绘公司获得项目区土地详细资料及图纸,以此为基础,核定项目区总水权858.48万m3,用水户水权3600 m3/hm~,逐户颁证,定额管理,定额内结余水量,农户可流转或结转下年使用。同时,将终端计量设施安装至斗口,通过物联网技术和自动监测系统确保精准计量,实现用水精细化管理。目前,项目区水权证已发放到户,共计3543套,极大提高了用水户对水商品化属性的认识,使其节约用水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

3.2沂源县强化产权制度改革,夯实水价改革主体责任

沂源县把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作为农田水利改革的“综合载体”,将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农业水权制度改革等在同一平台上推进,注册成立了供水协会、水利工程公司、土地流转公司。项目建设通过法人验收后,县水务局对工程产权进行登记、确认,颁发水利工程产权证书,并签订工程管护合同。水利工程公司,对工程实行承包管理模式,明晰工程所有权,落实使用权和经营权,承包人是村级水管员,根据管理工程范围和功能,公司与承包人签订合同。土地流转公司对工程实行公司专业化运作模式。每个公司选派3名懂技术、会操作、会管理的人员对辖区内的水利工程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水利工程长久发挥效益。

3.3安丘市“以经补粮”,建立水价形成机制

项目区试点面积1466.67 hm2,其中经济作物1173.33 hmm2,粮食作物293.33 hm2,农田综合灌溉定额为2100 m3/hm2。经测算,全成本水价为0.76元/m3,水费收入234.08万元。项目区水价综合改革执行分类水价,经济作物执行微利水价0.8元/m3,水费收入197.12万元;粮食作物执行水价低于全成本,为0.6元/m3,水费收入36.96万元,共计234.08万元。水费收入通过经济作物(盈利9.856万元)补贴粮食作物(低于全成本水费收入9.856万元)达到平衡,实现项目区全成本水价。

3.4安丘市建立水管员激励机制

安丘市项目区涉及的25个村,每个村设一名村水管员,负责该村行政区域内覆盖的工程设施管理、包括工程设施维护、水费征收、用水统计、水权分配到户、节水奖励政策落实等工作。这样就形成“水利局+水利站(协会)+村水管员”的三级管理模式,利于工作的开展。为实现“以水养水”总目标,从每方水费中提留0.15元管理费作为水管员的工资,充分调动了其管理的积极性,水管员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详细记录作物类型及种植面积、灌溉时间、亩次、用水量等信息,把水费精确细化到户,确保水费应收尽收,解决了单户种植带来的田块分散,结构复杂条件下超定额累进加价与奖补政策难操作的问题。

3.5莒南县积极探索测水量水技术在灌区的应用

用水量的精确计量是下一步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的基础。莒县项目区域面积约1333.33 hm2,即有支渠、干斗、支斗等计量点110处。在制定测水量水方案时,与有关院校、专业公司的专家、学者们进行了多次座谈,决定在测水量水的测流型式、电源配置、信息传输、软件处理系统等方面采取多种形式,计量分别为超声波水量监测和新型量水设施,以造价低廉、简便快捷、易于管理保护、可被用水户认可等为目标,探索适应当地实际情况的测水量水型式。

3.6博兴县以取水许可形式分配农业水权

考虑到水权证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依据,博兴县水利局依据现行水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等规定,建立完善的农业水权分配体系。为项目区农民用水协会各分会颁发了取水许可证(临),期限1年。使得水权分配更具严肃性、可操作性。

4.结论

本研究对山东省5个试点县水价改革进行探索,结论如下。

(1)山东省5个试点县水价改革按照要求配套了供水计量设施,基本实现了终端计量,在项目区初步建立起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制度,出台相关政策明确了奖补资金来源、对象和标准。(2)山东省5个试点县水价改革初步达到了节水增效的效果,不仅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农民收入、规范了用水秩序,而且提高了农业生产中的现代化灌溉水平。(3)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积累了若干成功经验,为山东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王薇 孙力 吕宁江 黄乾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阅读语文实践管理论文下一篇:放线管理水利施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