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比灵和异丙嗪联用佐治眩晕症的疗效观察

2022-09-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周围性眩晕症患者, 其中包括梅尼埃病和反复发作性眩晕各40例, 门诊32例, 住院48例;男性34例, 女性46例;年龄最小23岁, 年龄最大82岁, 平均年龄45.2岁。将80例患者分成2组, 治疗组和对照组, 其中治疗组40例, 平均年龄42.6岁, 对照组40例, 平均年龄39.3岁。

1.2 给药方法

成人每日西比灵10mg, 睡前顿服 (老年人酌减) 持续给药2周以上, 眩晕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者改用5mg, 作为维持量。异丙嗪1次25mg, 每日2次, 眩晕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者改用12.5~25mg每日1次, 作为维持量。用药5d以上观察疗效。2组病人均静脉滴注盐酸丁咯地尔、灯盏花素、川穹嗪、ATP、辅酶A。

盐酸丁咯地尔:用法用量:静脉滴注200~400mg加于静脉滴注液中缓慢滴注[1]。灯盏花素:静脉滴注每次4~8mL加入500mL静脉滴注液中稀释应用。因其辅料为甘露醇, 亦有轻微的脱水作用, 可增加梅尼埃病的治疗效果[1]。川穹嗪:用法:静脉滴注每日50~100mg稀释于250~500mL静脉滴注液中缓慢滴注[1]。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前2个月期间眩晕发作次数及眩晕剧烈程度与治疗后2个月的眩晕发作次数及剧烈程度进行比较, 以判定疗效。

眩晕剧烈程度分为3种:+++ (重度) :剧烈眩晕, 伴恶心, 呕吐, 不能起床;++ (中度) :眩晕重, 不能工作。+ (轻度) :轻度头晕;

治疗效果分为4种:显效:观察期间无眩晕发作或发作次数明显减少, 眩晕减轻 (++++) ;有效:发作次数减少, 且眩晕减轻 (+++++, +++) ;无效:病情无变化。恶化:病情加重。

2 治疗效果

西比灵和异丙嗪联用佐治经临床确诊为周围性眩晕症患者40例效果, 见表1, 总有效率为95%。

3 讨论

(1) 西比灵是一种新型的选择性第四类钙通道阻断剂。各种病所致的组织缺血缺氧, 可致大量钙离子跨膜进入细胞内而引起钙超载, 造成细胞损伤或死亡; (1) 红细胞钙超载可致细胞变形, 脆性增加和血流黏度升高。 (2) 血管平滑肌细胞钙超载可引起血管持续性收缩。 (3) 神经元钙超载可使神经小管解聚, 细胞膜受损, 膜转运能力下降, 导致神经元坏死。 (4) 血管内皮细胞超载致内皮细胞收缩, 细胞间隙加大, 通透性增强, 组织水肿,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西比灵能阻断上述各种病理状态的发生与发展, 从而起到良好的效果。由于西比灵不阻断正常生理的钙通道。故能保护脑组织, 防止血管痉挛性收缩, 对心脏没有抑制作用, 也没有降压作用。

(2) 梅尼埃病是一种特发性膜迷路积水的内耳病, 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耳鸣和 (或) 耳胀满感。其病因尚不清楚, 近年国外有的学者报道在引起实验性内淋巴积水的豚鼠, 其内皮淋巴和上皮细胞 (暗细胞和亮细胞) 的钙离子浓度升高。从而推测钙离子代谢障碍可能与梅尼埃病发病有关。西比灵能阻断钙离子进入内耳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 从而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周围性眩晕症患者, 最痛苦的症状是眩晕及呕吐, 这里异丙嗪的中枢镇静作用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痛苦。

目前眩晕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 其他治疗为辅, 发作时要卧床休息, 戒急噪, 选用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清淡低盐饮食, 限制入水量, 忌用烟、酒、茶。在间歇期间要鼓励病人锻炼身体, 增强体质, 注意劳逸调度适当, 和蔼通俗的给病人讲解此病的转归, 安慰患者不要紧张, 充满健康向上的心态, 战胜疾病。对久病频繁发作伴神经衰弱者多作耐心解释, 消除其思想负担, 心理精神治疗的作用不容忽视[3], 有时劳累睡眠不足, 压力等可以诱发眩晕发作。输液是一种常规治疗的方法, 临床验证部分病人能够缓解, 多数病人效果不好, 加用西比灵、异丙嗪能够大大提高治疗效果。近年来, 前庭康复治疗已成为治疗眩晕的重要方法, 这里眩晕的康复治疗主要是通过平衡训练促进前庭系统的代偿功能[2]。

综上所述:西比灵、异丙嗪联用能有效的控制和预防眩晕的发作, 疗效显著, 副作用少,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西比灵即盐酸氟桂嗪是比利时杨森公司70年代中期研制成功的新型选择性钙通道阻断剂, 对前庭系的眩晕有抑制作用, 可增加耳蜗内辐射动脉血流量, 改善前庭器官微循环。异丙嗪 (非那根) 为吩噻类抗组胺药, 作用较苯海拉明持久, 亦具有明显的中枢镇静作用, 但比氯丙嗪弱, 有镇吐作用。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0年8月门诊及住院选出80例周围性眩晕患者, 其中40例使用西比灵和异丙嗪联用治疗, 经追踪观察, 效果满意, 报道如下。

关键词:西比灵,异丙嗪,梅尼埃病,反复发作性眩晕

参考文献

[1] 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新编药物学[M].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10:305~307.

[2] 程雷.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诊断流程与治疗策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4:124.

[3] 孔维佳.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6:528.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位钻孔抽放瓦斯裂隙带位置的研究与应用下一篇:农村小学图书馆开展读书活动的困难和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