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产业链打造创新链

2023-04-18

第一篇:围绕产业链打造创新链

围绕山水园林城市定位 推动住宅产业创新发展

作者:张晓强

站在陕南突破发展的战略高度,以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为目标, 我市大手笔编制了《安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规划区160平方公里,涵盖建成区、香溪洞风景区、周边山体和城区汉江段、黄洋河、吉河、月河下游河体。建成区及人口将由现在的30平方公里、30万人发展到2020年的55平方公里、60万人;远期建成区面积发展到72平方公里,人口80万人。届时山清水秀的安康市将成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重要辐射区;西安、成都、重庆、武汉四大都市圈的重要连接点以及具有生态环境优美、人文景观丰富、自然风光秀丽的山水园林城市。

新的城市总体规划为我市未来房地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持久的需求支撑。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结构和发展方向,我市的房地产业要以“体现人本思想,注重生态环境,展示安康精华,彰显城市灵魂”为指导思想,按照“打造核心、开发江北、西进东延、提升江南”和 “一江、两岸、三区、五桥、八景”的总体空间结构进行规划布局和开发建设。目前,我国正处在建造“健康住宅”,推广“低碳地产”,打造“低碳城市”的基础阶段。为此,今后我市住房品质应在坚持健康住宅有关标准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城市规划及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和旅游城市的功能定位,突出抓好节能住宅、智能住宅和景观住宅建设,从而打造安康住宅建设新品牌,引领安康住宅发展新潮流。

一、绿色引导 建设节能住宅

真正的“节能住宅”,不仅是低耗高能的住宅,更是全方位的立体环保工程。就安康而言,在城市用地紧张,能源匮乏等因素制约城市发展的严峻形势下,推进绿色节能建筑既显得迫在眉睫,更符合安康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我们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不断推进“地源热泵系统、恒氧新风系统、中央纯净水系统、外墙保温系统、屋顶太阳能系统以及低辐射中空玻璃”等环保节能措施,确保低碳经济战略的实施。在推进未来建筑节能住宅建设方面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实现土地节约使用。要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体控制作用,通过“拓展增量、盘活存量、提升质量、统筹利用”等途径,实行节约集约用地,并依托山体和江河科学造地,满足城市扩张的用地需求。要改变建筑形态,房地产开发要以多层为主向高层为主转变,合理布局城市空间结构,增强住宅小区规划建设的立体效果和视觉效果。要加强地下空间的规划布局,建设地下仓储、地下商场、地下餐厅、地下停车场等,有效推进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不断完善居住小区的配套设施。二是提高建筑使用寿命。我国建筑业每年消耗全球一半的钢铁和水泥,但是住宅平均使用寿命不足30年,远远低于设计寿命50年的标准,成为全球最大的建筑垃圾排放国。我市要克服建筑短命的通病,一方面要超前规划和设计,明确工程修建和控制的范围及节点,优化单体建筑的设计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前建后拆带来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要严把工程建设质量关,落实建设工程四项制度,建立住宅产业化政策法规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鼓励开发企业立足于建造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住宅,促进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三是全面推广低碳住宅。目前,我国每年新开工建筑面积占世界总建筑面积的一半,其中80%没有达到国际节能标准。因此,实现低碳住宅最关键的途径就是“节能”。在全球低碳经济的风潮下,我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确立低碳发展战略:首先,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的住宅产业,采用有利于外墙保温和室内恒温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进一步提高住宅设计标准化和住宅生产工业化水平,全面提高科技进步对住宅产业的贡献率。 其次,要逐步推广住宅一次性装修到位。在主体结构设计阶段统筹完成室内装修设计,采用土建、装修一体化施工,避免二次装修造成的污染和浪费。三是要积极推进集中供热和供冷系统,不断加大地源热泵等技术的运用,逐步推广恒氧新风、中央纯净水系统等环保技术,提高单位能量,提升生活质量。最后,要大力发展太阳能资源。据统计,建设1000万平方米的太阳能光热建筑,按15年使用寿命计算,可以节约1070万吨标准煤,可减排二氧化碳2643万吨、二氧化硫21万吨。省委、省政府已经将太阳能光伏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筑工程领域作为太阳能利用的主要领域,要加大力度推广太阳能与建筑同步设计、同步施工的一体化技术,积极推广太阳能的光伏屋顶、建筑一体化发电项目的建设,充分满足人们用水、用电和采暖等需要。

二、提升内涵 建设智能住宅

所谓智能化住宅,是指利用系统集成方式将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网络通信技术、智能仪器仪表技术、现代控制技术与建筑艺术、环境设计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各种信息资源的处理、对使用者的各种信息服务的优化组合,构成一个安全、高效、便利的生活环境。随着21世纪信息时代的来临,智能化将像家用电器一样,成为住宅不可缺少的部分。或许不少人会觉得智能化住宅离我们十分遥远,其实人们习以为常的宽带入户、有线电视、保安监控、可视对讲等都属智能化技术范畴且早已普及。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智能住宅应当具备类似人脑一样的控制中枢,具有完善的感知能力和执行系统,让房子变得越来越聪明,可以使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够进行电子购物、网上医疗诊断、浏览虚拟图书馆、观看家庭影院,甚至在千里之外远程控制家用电器。目前,我国的智能化住宅主要包括综合布线系统、信息通信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家庭报警系统、视频点播系统、可视对讲系统、车辆出入系统、设备监控系统、物业管理系统等。虽然智能化住宅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是它代表着住宅建设的潮流,我市住宅产业应在新一轮城市扩张发展中顺势而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探索出一条适应居民需要的智能化住宅发展道路。在推进智能化住宅小区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创新思路。实施住宅品牌领先战略,开发商要将住宅职能技术逐步渗透到建筑设计和建设中,把培育和建设智能化住宅小区作为住宅创新的重要路径和最大“卖点”,不断抢占住宅品牌创新的制高点。二要政企联动。 智能化住宅小区的建设是一项跨行业、多学科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建筑设计部门、施工部门、软件开发商、系统集成商、网络产品供应商通力合作,共同研究,广泛参与。因此要采取行政推动、政策带动、企业行动的联动机制推进实施,确保职能技术在房地产领域的广泛应用。三要技术支撑。住宅小区中智能化技术所带来的先进的服务理念及独特的操作模式是在其运营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最终是通过物业管理实现的,所以,物业公司及业主必须紧密跟踪掌握该领域的每一项技术,确保职能产品的有效使用。智能化水平较高的小区还要组建出具有较高专业水准的智能化住宅工程队伍,从整体上提高智能化住宅的管理水平。

三、依山借水 建设景观住宅

景观住宅就是将住房与环境溶为一体,把自然的、人工的功能性和审美性因素巧妙结合,凸显居住环境优美、建筑形态艺术的住宅。景观住宅中山、水、绿是构成景观环境的核心成分,也是创建园林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秦巴两山夹峙,汉水谷地居中,青山绿水覆盖,人文历史厚重,是一个典型的山水城市,城市规划区一江(汉江)三河(黄洋河、月河、吉河)赋予了景观住宅不可抗拒的魅力。打造景观住宅应着力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把借景与造景结合起来。为确保园林景观的质量,可以借真山真水和森林绿化之景色,也可以是人工造景的假山假石、流水小溪和盆景绿树等。同时合理配置必要的文化体育娱乐等健身设施,使休闲、运动、交流等人性化的空间与设施融合在园林景观中,营造良好的生态娱乐环境。二是把功能与审美结合起来。景观住宅代表着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品位,使居住者享受自然美景,又能感受到舒适的生活环境。开发企业要像做艺术品一样做住宅产品,注重建筑的立面造型设计,实现功能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注重住宅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做到造型、色彩、风格的协调一致,打造“山在城中、城在绿中、绿在水中、人在园中”的景观效果,让景观成为住户身边的艺术品,让业主在家门口体验高端环境。三是把绿化与美化结合起来。要在降低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的基础上,提高绿化率。注意园林植物与雕塑、水景等园林小品的搭配,根据园林植物的季节变化规律进行植物配置,利用植物的色、香、韵等特色创造美的意境,做到“四季有绿、三季有花、秋季有果、冬季有香”,实现居住区的绿化、彩化、香化。要充分考虑居民享用绿地的需求,建设人工生态植物群落,利用植物群落生态系统的循环和再生功能,维护小区生态平衡,在满足园林审美需求的同时,创造出健康向上的生活区域,形成独具安康特色的园林绿色住宅。四是把水景和山景结合起来。 要依托安康城区独特的自然山水环境以及外围自然山体资源和丰富的汉江水系景观,完善安康城市绿化系统,形成“山水环绕、城景交融”的景观格局。特别是在一江三河独特的景观轴线辐射下,溶山亲水,规划建设高尚住宅,真正把安康打造成为重庆的朝天门、上海的外滩、香港的维多利亚湾。

第二篇:突出高新区特色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

突出高新区特色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新升级国家高新区建设专题研究班上的交流材料 营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11年3月28日

营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营口高新区)于1992年筹建,1994年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高新区,201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高新区。自建区以来,始终坚持把发展高新技术作为首要目标和根本任务,不断打造一流投资环境,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近年来,营口高新区始终坚持“以升促建”的工作思路,在创建国家高新区的同时,不断促进自身综合实力的提升,带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营口乃至辽宁沿海经济带新一轮的蓬勃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起到了较大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

一、推进自主创新和发展特色产业的思路、做法及成效 营口高新区位于辽宁省营口市主城区西部、大辽河南岸,处于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的叠加区域,地理位置优越,政策优势突出,距营口鲅鱼圈港(2010年吞吐量达2.25亿吨)40公里。园区规划控制面积20.47平方公里,入驻企业420家,员工2.98万人。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尤其是“十一五”期间,营口高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壮大,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呈现出产业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突出、资源集聚明显、投资环境优异和机制运行顺畅的发展态势。2010年,全区实现营业总收入457.8亿元,同比增长41.7%,五年平均增长42%;工业总产值429.8亿元,同比增长40.1%,五年平均增长43.2%;工业增加值144.1亿元,同比增长41%,五年平均增长47.1%;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96.4亿元,同比增长43.3%,五年平均增长37%;全口径财政收入4.61亿元,同比增长31%,五年平均增长52.2%;新增固定资产投资60.45亿元,同比增长45.3%,五年平均增长52.7%。

(一)产业特色鲜明

营口高新区内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两大特色产业集群颇具规模,2010年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78%。已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产业。目前,拥有辽宁卓异科技有限公司、营口洪源玻纤科技有限公司、纳米克斯(营口)能源有限公司等新材料领域企业78户,以高性能泡沫碳化硅材料制备和应用技术以及表面工程技术为依托,进行关键装备和部件的研发生产;以金属镁制造技术为依托,进行镁合金轮毂等汽车零部件、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外壳等3C产品、航空航天关键零部件等的研发生产;重防腐涂层材料、能源动力材料、玄武岩超细纤维等在国内行业中技术领先的产品100余种。先进装备制造方面,辽宁德马重工有限公司、马勒发动机零部件(营口)有限公司、营口冠华机床有限公司、辽宁船舶工业园有限公司、中集车辆(辽宁)有限公司、营口锻压机床有限公司等101户企业先后入驻营口高新区,重点研发重大装备所需的关键基础元件和通用部件的设计、制造和批量生产的关键技术,拥有专用机床、高铁车体车架、汽车关键零部件、特种车辆、船舶、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综合利用装备等先进装备制造产品200余种。

(二)投资环境优异

营口高新区多年来累计投入资金30多亿元,全面完成了域内供水、供电、供热、通讯、道路、场平等“七通一平”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为企业入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同时,全区上下牢固树立“亲商爱商”理念,不断完备税务、金融、法律、财务、公共事业等投资服务体系建设,全力为投资者提供安居乐业的外部环境。特别是投资3亿元建设的海防堤工程,结束了营口“临海不见海”的历史,与国家湿地保护区、清朝西炮台遗址及大辽河入海口等共同构筑了八大自然景观和人文景区。

(三)创新能力突出

营口高新区始终坚持“大服务体系建设”原则,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体系建设。我们结合辽宁渤海科技城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加强各种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截至目前,已拥有公共服务平台13个,已建成3个,在建10个;拥有大连理工(营口)研发服务中心和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工程中心在营口分支机构20余家。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服务中介机构5家,孵化面积达10余万平方米,累计申请专利420余项,获取专利380余项。建立企业研发中心24个,拥有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个,银行、担保、贷款、律师(会计师)事务所和咨询服务公司等机构10余家。目前,正在积极探索硅藻土产学研战略联盟,依托东北大学等科研机构,主要从事硅藻土新型高效功能材料九大关键技术攻关,进行硅藻健康生活功能新材料等五大类新型高效功能材料的生产,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最终成为新材料产业的引领技术,打造硅藻土特色产业基地。

(四)资源集聚明显

营口高新区已吸引来自国内及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入区建厂,并成为鞍钢、五矿、中冶、华能等一批央企和世界五百强企业进行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目前,全区企业2.98万名员工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18882人,占员工总数的63.2%。其中,学士5224人,占员工总数的17.5%;硕士406人,占员工总数的1.36%;博士312人,占员工总数的1.04%。

(五)机制运行顺畅

营口高新区始终坚持“科技经济特区”、“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创新型园区”的发展方向,探索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特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和自主创新要求的新型管理体制和市场化运营机制,实行政企分离和公司化运作。管委会作为政府派出机构,主要做好政策扶助和行政服务工作,强化了高新区的“服务器”功能;同时开发了社会化支撑服务体系,以“政府控股、公司运营”的模式,大力推进域内的规划建设、产业投资、企业招商等工作。同时,通过不断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形成了能够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激励机制和人才保障机制。目前,已出台了《辽宁渤海科技城鼓励投资和促进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和《辽宁渤海科技城暨辽宁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规定》,吸引了众多科技研发和新兴产业项目及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到辽宁渤海科技城落户;在原有1家参股担保公司的基础上,新注册了控股担保公司;设立了创新发展基金,对进驻科技城的科研机构及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项目予以重点支持;同时设立了“种子基金”,用于鼓励科技人员初期创业,促进孵化器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从事高新技术研发的科研机构快速孵化。

(六)产业布局合理

从2005年开始,营口高新区就把加快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对原有的产业进行了改造提升,大力培育和发展了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特别是2010年初,辽宁省政府为快速推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好地发挥高新区科技支撑和产业引领作用,决定依托营口高新区的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人才队伍建设辽宁渤海科技城。辽宁渤海科技城的建设,拉开了营口高新区二次创业的序幕,实现了从传统工业园区向以自主创新和发展新兴产业为特征的国家高新区转身。辽宁渤海科技城规划控制面积15.5平方公里,实施“1+2”布局,即一个科技研发总部基地与两个新兴产业集聚区。在科技城核心区(起步区3平方公里),围绕营口市六大主导产业和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引进国内外具有核心技术的科研院所、工程中心、研发中心及科研企业,打造科技研发总部基地。在科技城南部重点引进硅藻土、碳化硅、氮化硅、镁质材料深加工、镁合金表面处理应用等项目,打造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在科技城北部重点引进LED、建筑一体化太阳能、节能灯具和环保设备制造等新能源(节能环保)项目,打造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区。力争经到2015年,新材料和新能源(节能环保)两大新兴产业集群颇具规模,实现园区产值超千亿元。辽宁渤海科技城——一个以科研总部基地为依托、新兴产业化为支撑的特色基地正拔地而起,显著提升了营口地区乃至辽宁“楼宇经济”和“智慧工厂”的比重。

二、积极探索、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打算 “十二五”期间,营口高新区要牢牢抓住“十二五”大有可为的重大机遇,明确“国家高新区”定位,重点围绕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大力发展科技研发总部基地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城起步区各项功能完善,努力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末期,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00亿元,年均增长29%;工业增加值450亿元,年均增长30%;全口径财政收入14亿元,年均增长25%;一般预算收入7.7亿元,年均增长25%;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年均增长20%。营口高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实现集聚科技研发总部基地项目200户,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突出,实现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两大新兴产业产值超千亿,将高新区打造成为滨海、生态、宜居的科技新城,成为营口乃至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创新引擎和新的经济增长极。

(一)打造科技研发总部基地

围绕营口市六大主导产业和未来发展的新兴产业,瞄准科研院所,瞄准“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服务于营口乃至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以国家级工程中心为主的包括科研院所、研发中心、科研企业在内的科技研发总部基地。预计五年内引进科技研发和总部经济等项目300户,入孵科技型企业300户,总投资100亿元。

(二)培育发展两大新兴产业集群

一是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集群。依托东北大学、中科院金属所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连理工大学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运输装备轻量化工程研究中心等高校和科研机构,总投资230亿元,全力打造以硅藻土、碳化硅、氮化硅、镁质材料深加工为主的新材料产业集群。预计“十二五”末实现产值600亿元。

二是培育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集群。依托辽宁省能源研究所、营口博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研发机构,以九日高科(营口)太阳能有限公司和营口临潼维宁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总投资80亿元,从事LED、顶水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风光互补、风力发电、节能灯具等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新能源领域的研发和生产,逐步打造国内建筑一体化太阳能热水器、节能灯具和环保设备制造基地。预计“十二五”末实现产值200亿元。

(三)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要不断推进原有装备制造产业的升级改造,淘汰落后产能,推进海外并购工作,全面提高产业整体规模。同时,加大对老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间整合,做强优势特色产业,预计“十二五”末实现产值300亿元。

(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打造生态宜居的科技新城

“十二五”期间,一要完成南部配套区用地52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05万平方米,建设总投资94.1亿元,进一步提升和改造园区的生态环境及项目承载能力。其中,居住用地25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16万平方米,投资66亿元;公共服务设施用地4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9万平方米,投资18亿元;道路面积113万平方米,投资7.2亿元;绿化面积73万平方米,投资2.5亿元;水域面积44万平方米,投资4400万元。二要计划围海面积填岛30~60平方公里,拓展园区的发展空间。目前正在组织前期论证,待上报省、市政府许可后开始实施。

(五)突出服务创新体系建设

要全面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构建以金融服务为主体、人才服务为保障的“政产研金贸”公共服务体系。要更加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建立平台建设的稳定投入机制,2011年计划完成各类平台建设50个,其中重点推进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5个。要充分利用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的资源优势,用足用好国家有关政策,2011年计划新增孵化器面积8.5万平方米,引进入孵企业50户。在金融服务上,要抓紧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引导、全社会充分参与的多种主体协同的金融服务供给机制,注册更多的信托、小额贷款和担保公司等。下一步要抓紧建立科技引导基金,加快科技成果催化转化进程;抓紧建立产业引导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对进入产业化阶段的研发项目和企业予以重点支持。

(六)发挥四个平台作用

要通过建设国家高新区,推动园区整体实力的提升。一要充分利用辽宁渤海科技城这一特色产业基地,加强与省内其他特色产业基地的交流与合作;二要利用辽宁省唯一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中国海外学子创业周活动,促进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和高科技项目向营口汇聚;三要发挥辽宁省华侨创业基地的平台作用,吸引广大华侨企业家到营口高新区投资发展;四要借助国际青年(营口)创新创业论坛,整合各界杰出青年的力量参与营口高新区建设,最终形成全社会了解关注营口、参与建设营口、共同发展营口的浓厚氛围。

(七)继续探索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运行

要不断健全科技城公司的市场化运作机制,聘请职业经理人团队,从基本建设、招商引资、金融服务、资产管理、品牌推广、中介服务、管理咨询等七方面入手,确保公司化运作的平稳运行。管委会则专注于宏观规划、监督服务和依法行政,逐步实现政府归位、企业到位。同时要在创新机关用人机制上下功夫,积极探索档案工资封存的办法,在保持稳定性、调动积极性、体现公平性、提高透明度和充分保障待遇的前提下,实行管委会全员聘任制,体现层层负责和高效管理,努力实现干部按劳取酬、按业绩评优和“能上能下”的管理体制,确保顺利完成国家高新区的建设任务。

三、存在及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

营口高新区着力于打造科技研发总部基地,重点培育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两大新兴产业集群,目前已有来自中科院、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多家研发机构落户园区。为推动科技城尽快成规模、出形象,请科技部和火炬中心帮助协调各类科技资源向营口集聚,并对入驻辽宁渤海科技城的项目予以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

第三篇:“五个一”助临颍产业延链升级

王胜辉

近日,世界四大粮商之首美国嘉吉公司与国家重点企业天冠集团合作设立的天冠嘉吉(临颍)产业园建设项目在临颍县隆重开工,该项目是临颍县委、县政府围绕产业定位,拉伸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立足招大引强取得的又一丰硕成果。

临颍县把产业集聚区发展定位为打造名企名牌荟萃的中国休闲食品产业基地,并总结出了“一套班子带干部、一批精英招项目、一个项目一落地、一个问题一解决、一项服务一督导”的“五个一”招商法宝,助推该县产业的延链升级。 一套班子带干部。把县四大班子整合成一套班子,全部集结到产业集聚区建设主战场。县级干部带头,各乡镇全部行动起来,实行项目分包代理制、一站式服务制等制度,人人分包项目、人人服务企业。6月15日,中国食品包装产业园、中大生物产业园、盼盼中部鲜食糕点生产及配送中心等多个标志着临颍拉长链条、丰富内涵的项目在该县集中开工。

一批精英招项目。精选一支招商队伍和十五个招商分局的招商精英常年奋战于闽东南、珠三角、长三角、大西南、京津唐等五大招商基地和项目建设岗位上。该县已从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岗位上推荐县级干部3名、正科级干部27名、副科级干部96名,2013年又精选了17名干部到招商一线。

一个项目一落地。在全县干部中落实“签约一个项目、落地一个项目、服务一家企业、联系一个乡镇”的“四个一工程”,同时,施行“项目不落地、帽子要落地”的责任制。该县15个乡镇进驻产业集聚区的亿元项目已有近40个。 一个问题一解决。相关责任单位要定期深入走访企业,全力解决好入驻企业的融资、用工及生产生活中的每个问题。如:该县壮大融资平台、做强担保平台、用好社会资金、搞好银企合作破解企业融资难;以校政企合作、“回归工程”引导帮助周边县市和本县百姓在临颍就业,有效缓解了企业用工难。该县已为企业融资100多亿,与8所大中专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

一项服务一督导。坚持 “先造环境再出让,先配套设施后入驻”的建设理念,开展“发展环境逐项行”、“涉企股室大评议”等活动,督促各级各部门为每个项目建设提供优质服务,营造出亲商安商氛围,打造出低成本生产空间。该县已实现基础、生产配套、生活服务设施“三到位”,休闲观光、污水、垃圾处理、综合服务、供热设施等同步到位。

目前,该县国内休闲食品企业前10强中已有8家入驻,中国驰名商标达到12个,省级著名商标达到17个,食品企业达到116家,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2亿元,迅速形成了一个从原料加工、休闲食品生产、食品天然色素提取延伸到休闲食品研发、检测、包装、物流等配套完善的产业链条。

第四篇:围绕水乡特色打造绿色水城

文章标题:围绕水乡特色打造绿色水城

围绕水乡特色打造绿色水城

__市地处里下河腹地,境内水网交错,河湖纵横,历史上文人墨客多有美誉,有着浓郁的水乡特色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近年来,__市委、市政府在城市建设中,注重围绕“五河”目标,打造绿色水城,尤其是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充分利用水域优势,依托水域绿化,

着重做好城区河道沿岸绿化规划建设,着力打造具有水乡特色的园林城市,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城区绿化现状

近年来,在市委的高度关注下,市政府不断加大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力度,城区绿化面积迅速扩大,仅2006年,城区绿化完成了迎丰桥沿河绿化、五里支路绿化、五里东路南都宾馆门前绿地、兴临路绿化、水乡西路绿化、米市河板桥路绿化、南绕城、严家三角区、__大道南延、杭州路、兴东路绿化改造、人民公园沿河、水利小区、中和路景观、城北新村、新城北村高压走廊、五里转盘、新区段、老城区段等,城区新增各类绿地面积达87.91万平方米,充分利用水环境,做好沿河绿化,目前已建成高质量的沿河风光带2条,一是海池河风光带。海池河在老城区穿城而过,南岸是__市最早的公园——人民公园,北岸是__市“昭阳十景”之一的拱极台,即现今的拱极台公园。内有玄武灵台、海光楼等名胜古迹及华江园。1998年经修整重建,其中的仿古建筑与南岸的园林管理处、市委老干部局等仿古建筑交相辉映,沿河两岸各建10米宽绿化带及沿河甬道,加之石驳岸、大理石栏杆,辅以亮化工程,整个风光带绿化面积1.5公顷。沿河两岸垂柳依依,灯笼高悬,月色倒影,流光溢彩,成为城区绿化、美化、亮化一大胜景。二是建成楚水湾绿带,在老城区南端,沿车路河一侧总面积达2500㎡的河岸绿化,内建亭台等园林小品若干,成为市民娱乐、休憩的好场所。三是在__市长安大桥北端,长安南路东侧,沿沧浪河两岸,建成开放式沧浪公园一座,占地50000㎡,建有亭、阁、土山及广场,喷水池及沿河通道等。目前已建成一批市民广场,即:沧浪公园、时代广场、五角广场、双梅园、市政广场、五里转盘、乌巾荡公园、新城憩园、开发区市民广场等,为市民晨炼、集会游玩、赏景提供了较大的便利。目前,我市城市绿化总面积达403.23万㎡。

二、城市绿化指导思想、思路、目标

(一)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中等城市的战略目标和“特色建市、生态立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全面突破、协调发展”的原则,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为抓手,整体推进公共绿地、单位绿地、居住区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和风景林地的发展,全面提高城市绿化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建成规划科学、总量适宜、布局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化体系。

(二)总体思路:围绕“完善城市功能,美化人居环境,塑造水体景观,提升城市品位”主题,进一步升华“水”的灵气,彰显“绿”的生气,提升文化内涵,改善人居环境,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市场运作,多方投资,加强管理,营造全民创建的氛围。

(三)总体目标:用一年时间,重点建设,迎头赶上,确保2008年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0,绿地率达到26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大于7.6平方米。

三、城市绿化建设项目措施

(一)建设项目

1、大力实施城市公共绿地、广场,让市民有休憩场所。按照城市居民出行500米就有一处2000平方米以上公共绿地的要求,规划建设多个城区绿化广场、小游园。一是继续完成2006年秋—2007年春绿化项目中未完成的公共绿地建设,包括新区市政广场、双梅园、板桥竹石园、朝阳湖公园、直港河、中心河滨河绿化、森林公园、王家塘沿河绿化、人民公园改造、南绕城绿色通道(高架桥以东)建设。二是实施2007年--2008年冬春项目中乡土植物园、樟园、水上公园、海池河西延等项目。三是加快乌巾荡风景区建设,完成乌巾荡风景区规划,按创建要求和序时进度分期实施乌巾荡风景区建设,完善景区功能。

2、沿河沿路插绿造景。沿河绿化主要实施:车路河滨河绿地、上官河滨河绿地(水厂至北过境路)、沧浪河水坊,道路绿化主要实施:上甸路、八里铺路、五里路东延、张家路、杭州路南延、紫荆河路、南亭路东延、李健路、创业路、文昌路、腾飞路、通港路、千垛路等。

3、大力实施苗木基地和防护林带,形成绿化大格局。苗木基地:近郊苗木基地,面积40万平方米。防护林带:热电厂防护绿地。

(二)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强化考核。创园指挥部将落实绿化责任制,对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中的投入、新增绿地指标等进行考核,并报请市政府对完成创建任务比较突出的部门、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

2、加大多元化投资力度,

积极筹措资金,加大绿化投入。

3、加强公共绿地、重点景区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对大型绿化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要进行公开招投标,对工程进行全程质量监理。

4、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违法侵占绿地、破坏绿化的事件,依法维护和巩固城市绿化成果。

5、加大宣传力度,发动全体市民积极参与创建

。创园指挥部办公室将重点宣传创建的目标、指导思想、重要意义以及各类绿地的建设要求,家庭养花知识等,以掀起创建热潮,使创建活动有声有色,形成全民动手、绿化美化家园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〇〇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围绕水乡特色打造绿色水城》来源于,欢迎阅读围绕水乡特色打造绿色水城。

第五篇:黔北电厂围绕生产抓党建,打造党建新亮点

黔北电厂围绕安全生产打造党建新亮点

记者 冯忠科

近年来,黔北电厂党委在面对经济危机,煤价飙升、电煤供应不足等严峻形势,党建工作紧紧围绕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中心,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三大作用”,努力实行低成本战略,团结一致,群策群力,来共同渡过难关,实现了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狠抓班子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近年来,黔北电厂党委始终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坚持“高、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坚持把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管理中去。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做到企业管理和党建工作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始终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企,严格执行“四好领导班子”要求和“三个务必”,制定了《黔北发电总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等,每年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建立了领导干部廉政建设保证金制度,干部廉政档案和礼品礼金登记制度。坚持“重大事项”申报制度,向职代会述职述廉、民主评议领导干部等制度,从源头、机制、制度上保证领导干部的先进性;

围绕企业发展、改革、稳定抓党建。黔北电厂党委一直坚持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进中心工作。企业的中心任务就是抓好安全生产、抓稳定发展、追求效益的最大化,要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融入到生产管理等岗位中去。近年来,相继推出了“党员身边无事故”、“党员责任区”、“一个党员一面旗”等活动。特别是具有黔电特色的“党员精品工程”,和在大修现场开展的“青安监督岗”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开展党建工作,成为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有效载体。每年围绕“急、难、险、重”的大修技改、服务等项目,把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生产岗位和职工面前实实在在地展示和发挥出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生产经营领域,近几年该厂把实施低成本战略与节能降耗工作结合起来,组织党员开展为我为“节能降耗”出一份力的活动,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充分发挥党员的聪明才智,把党建工作有效融入实施低成本战略工作之中,不断完善了对燃煤、脱硫技改工程、工程招投标、物资部门的管理制度和监督约束机制。燃料管理部门内部,从采样、制样化验到计量,结算都建立一套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并在燃料管理现场设立“党员监督岗”,这一套制度和机制的建立,确保了该厂在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电煤市场中培育出一片诚信和干净的土壤。

在创建优秀的企业文化过程中,黔北电厂党委充分发挥群众优势,开展提“合理化建议”活动,努力挖潜员工的自身潜力,不断提高职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认真抓好厂务(党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该厂在厂区主干道设立厂务公开栏,及时公布全厂生产经营、分配考核等职工关心的问题,并可通过合理化建议、BBS论坛、厂长信箱等渠道,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心愿,把企业的兴衰、荣辱与自己紧紧连接在一起。厂工会对职工合理化建议及时汇报处理落实,每季度认真组织评选和表彰,让职工对党组织信任、对企业充满信心。

近年来,该厂从职工多元化的精神需求出发,投资完成了厂区、生活区的绿化及道路修建,初步建成花园式工厂和生活小区。新建的职工医院、人行立交桥、标准足球场、网球场都投入使用。通过完善各种服务措施,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让职工有一个身心愉悦的工作、生活环境。企业完善了网络技术,让职工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为企业创造更大效益的同时也开拓了视野。重视和加强职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工会、共青团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职工既得到放松又可充分展示自己的文艺价值。

自建厂一来,该厂党委积极组织参与地方的社会活动,每年拨出10万元支持地方乡镇的党建工作,每年另拨出10万元资助当年考取大专院校的困难家庭的学生。在各党支部、团支部,职工个人热心助学,扶贫、捐助公益事业的事迹比比皆是,在地方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金元集团公司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工作启动以后,黔北电厂党委高度重视,按照公司的统一部署安排,成立了组织机构,制订了实施方案,完善了硬件设施,为广大党员建立了一个较为完备学习活动场所,得到来厂检查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集团公司领导的一致肯定。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卫生局副局长工作总结下一篇:卫生监督工作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