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教材中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因素

2022-09-11

翻开现行小学的语文教材, 虽然里面仍然有一些老的课文, 但无处不体现教学目标的新思想、新理念, 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 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创造性的人才, 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一、关于语言的积累

人们往往会在工作中发出“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慨。从某种意义上讲, 就是认为自己的积累是有限的。然而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 过目不忘的人毕竟不多, 虽然小孩的记忆优于成年人, 可是小孩又属贪玩的年龄, 总是觉得玩不够。新编语文教材中要求学生积累的地方很多, 尤其是无论句子, 还是段落都没规定具体的内容, 都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积累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 这就让学生在文章中进行选择。这选择是学生之间独立进行的, 这记忆也是学生个人的行为, 这实质上也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二、关于课文内容的理解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讶开始的。”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 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新教材的许多课后题都是让学生:默读课文, 试着提出几个感兴趣的问题, 跟大家讨论, 这无疑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可它就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在讨论的过程中, 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既要发表意见就要思索, 既然可以或者必须发表不与别人雷同的见解, 不在别人的、以往的见解上创新又怎么能行呢?也许有老师要说:学生提的问无非是“这个字读什么?”、“这个词怎么讲?”其实不然, 只要老师训练得法、长期坚持, 学生是会提出高质量的问题的。如学习《小抄写员》一文, 我班的刘茜同学就提到“叙利奥一声不响地受着责备, 忍住了就要流出来的眼泪, 心里却很喜欢”这句话读不明白。我便组织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的前面部分, 再展开讨论。学生便七嘴八舌地讲开了, 关于流泪, 关于欢喜, 都能各抒己见。这问题, 这讨论, 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 不是也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了吗?

三、关于口语交际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人们交往更加频繁, 因而口语交际显得更加重要;随着就业机会与人们需求的发展, 用人单位与人才的双向选择更是层出不穷的新鲜, 及时的、临时的答辩、答题不断涌现。新教材顺应了这一历史的需要, 编进了“口语交际”, 它要求学生去“采访”, 去辩论, 去即席演讲, 的确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与口头表达能力。如辩论“小学生要不要多看电视?”这一命题, 要求学生在小组上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 许多小组的同学争得面红耳赤, 都力求驳倒对方。在这过程中, 每一论, 都得找到新的说词以驳倒对方, 他们不去创新、不去思维, 怎么能行呢?

四、关于写作

喜爱幻想时儿童的天性, 好奇也不失为儿童的特点。喜爱与好奇往往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感兴趣的事情就乐于去做, 而且认真做好。新教材口语说在习作上体现了儿童幻想与好奇的特点, 要求学生写“童年趣事”“二十年后的____”、“啊, 我发现了____”这几个作文题, 我班学生都写得不错, 批阅“童年趣事”时, 让我或笑弯了腰, 有趣极了。学生的发现呢, 有生活中的, 有自然界的, 有动物的, 有植物的, 更让人惊喜的是几个差生也写出了优秀的作文。“二十年后的____”更让学生展开了大胆的设想, 体现了题目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学生那种种美丽设想都是现实生活中所没有的, 难道他们在写作文的过程中, 没有进行创造性思维吗?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普通高校健美操选项课教学剖析下一篇:基于测绘产品质检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