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言文合一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3-01-27

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教育始终是一个难点, 也是初中语文教育的一个重点。古人云:“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 意思是, 我们今人如果不明白古之“言”, 恐怕就无从知晓古之“文”。在文言文教学中, 单纯教学“文”或者单纯教学言肯定都是片面的, 言是基础, 文是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言文合一才是我们追求的境界。

1 什么是言文合一

言即为文言文的言, 是文言文中的字词, 是构成文言文的基础, 随着时代的变迁, 字词在文章中所代表的意义也不同。因此在文言文教育中对字词的教育一直被放在首位。文, 即为文言文的文, 作者通过对言的整合, 完成对自己思想感情的表达。言文合一, 就是文言文教育中将对表面字词的翻译与对文章内在的思想内容的理解充分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感知中学习文言文。

2 言文合一的意义

现代文言文教学中, 往往只重视对文章字面层次的翻译, 而不去深入文章内在思想。造成了文言文教学的枯燥, 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无法激起教师的教学激情。

言文合一的理念的提出, 一方面通过对字词方面的学习, 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对文章的作者及其所处环境、文章产生的历史因素等方面的学习, 让学生更能深入理解文章的本质。从而最大限度引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对历史、人物等各方面的理解。真正实现文言文教学的目标。

3 如何做到言文合一

要想实现言文合一,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尝试。

3.1 教学手段的改革

(1) 学“文”中带动习“言”。就是说, 要学生完成上位目标解“文”, 带动对下位目标语言的研习。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例如:在进行《木兰诗》的教学中, 先大概介绍下文章的出处, 文章的代表的时代背景。然后让学生先通篇阅读文章并自行结合书中注释、词典等工具对文章进行大概的了解。通过学生复述及分组探究等方式, 体会诗歌中情节曲折, 富于戏剧性, 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最后, 教师对通篇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进行总结。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大多数的文章在语言上并不难, 完全可以在探究文章本质的过程中结合注释、工具书顺带解决其中一些语言问题。更为重要的是, 立足于“文”, 可能让学生产生对基础知识也就是“言”的学习兴趣。

(2) 学“文”中捎带教“言”。就是说, 教师在引导学生解文过程中, 对有些重要文言词句有意识地结合文本理解捎带提示、指导或解释。仍旧以《木兰诗》为例:教师和同学们一起朗读文章, 朗读过程中, 教师要带表情朗读, 并对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以提高音调等方式, 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朗读中, 对重点词, 如“策勋十二转”中的“转”字, 读“zhuàn”古代指勋级, 每升一级叫一转, 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着我旧时裳”中的“裳”字, 读“cháng”, 古代指少女穿的裙子;“可汗”, 读kèhán, 我国西北古代少数民族君主的称呼等加以重点解释, 然后让学生自行大声朗读文章, 要求读准音, 疏通文义, 把握情感。这样的方法, 可以让学生在了解“文”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中掌握文言文中的“言”。

(3) 学“文”前集中释“言”。这“言”是指文章中直接构成学生阅读障碍的“言”, 是指不预先予以解释就直接影响学生对文本理解的一些词句, 而并非指文中的所有词句。集中释“言”, 针对的往往是难词难句较多而注释不多或不够完整的文章而言。仍旧以《木兰诗》为例, 通过对文章诵读, 对重点字词的解释, 学生已经对文章内容有了基本的了解, 此时, 要深入课堂内容, 对整篇文章进行逐字逐段的翻译, 而在此之前, 由学生或教师针对难解词句提出疑问, 生或师予以解决, 此为集中释“言”, 通过对语法语义的集中解释, 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把握文章中对思想感情的表达, 更容易深入文章的内在了解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4) 学“文”后集中归纳“言”。对于一些词句相对浅显的文章 (相对于学生而言) , 完全可以将解决“文”这一层面的问题作为首要目标, 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一些有价值的较常见的语言现象进行集中归纳。对一些不影响对“文”的理解的词语, 可以在采取第一种方法处理好“文”的问题之后, 再有选择地指导学生归纳总结这些语言现象, 以便以后触类旁通。另外, 这样处理还会使学生产生一种醒悟心理——这些词读来大意理解, 或者不太在意, 原来这里还暗藏“玄机”——容易激起兴奋点。

(5) 阶段教学后再梳理“言”。在以学“文”为主的一个阶段教学后, 如单元教学、学期教学之后, 学生的语料和语感有了的积累, 有了对语言进一步理解的基础, 教师可以引导同学对这些文言文中出现的重要语言问题加以归纳和总结。

3.2 学生文化底蕴的培养

在中学文言文学习过程中, 应将文言文知识与文中所蕴含的人文思想、审美价值紧密结合起来, 将文言文中的情、境、语等有机地统一起来, 让我们在掌握文言和读写方法的同时, 陶冶情操, 丰富知识, 增强美感, 培养对文言文的领悟力和学习主动性。

(1) 理解文言文的历史悠久与现实意义的关系。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 在历史的长河中, 通过一代代文人墨客的辛勤笔耕, 留下了一卷卷不朽的篇章。这些作品对我们后学者来说, 可谓博大精深, 但却因为年代久远及时代变革而造成了较大的学习困难。这除了语法结构的差异之外, 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 是我们对文言文的时代背景及蕴含其中的深刻道理难以理解。因此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 要求我们不能光从词语解释、语法结构、篇章布局进行学习, 还应该尽可能详尽而生动地透过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 进入文章藉以产生的年代中去, 使自己有身临其境之感, 从而明白作者因何而发, 为何而叹, 萌发出探究作者如何叙述, 如何论证的冲动。我们也应入情入理, 谈古论今, 把文言文中表达出的情感、理喻, 融化到自己的心境中, 品味其语言美, 鉴赏其因事而发的思想情感, 以及亘古难移、影响至今的文人思想, 进而理解文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现实意义。 (2) 理解文言文的博大精深与生动形象的关系。中国几千年积累下的灿烂的古典文学为我们展现了我国古代历史和古代文化的特有的价值, 折射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文学风格, 创造了无与伦比的丰富优美的民族语言。我们应在拥有了一定的形象思维和审美情趣的能力之后, 去充分感受古代文学的文质兼美、形神俱佳的意境和美感。其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点。

(1) 激情诵读。以声传情、声情并茂, 使自己融汇于作者所创造的艺术境界, 只有身临其境才能让学生体验到作品所饱含的感情和情境。

(2) 情境感受。中学文言文有不少篇目的情境, 都涉及到祖国的名胜古迹, 如岳阳楼、滕王阁、石钟山、小石潭、兰潭等, 我们应通过内容的赏析, 领会作者笔下生活的丰富多彩, 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以及如何运用语言描写生活, 把古代的“彼情彼景”变成眼前看得见、耳边听得到、心中想得透的生动情境, 进而感受到作品的意境, 达到化深为浅、化虚为实的学习效果。

(3) 理清文言文学习过程与人生启迪的关系。中学课文中选用大量文言文, 其目的不仅仅是要培养我们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更主要的是帮助我们学会赏析优秀古典文学作品, 从中吸收优秀文化和道德修养, 从而塑造完美的人格。若能在学习过程中, 将自我主动地融入教师所创设的“美、智、趣”的学习环境中, 融入“亲、助、乐”的师生人际关系中, 激发出自己学习文言文的主观能动性, 吸收历史人文的思想, 关注自己的价值取向, “披文入情”、“以析促评”, 就一定能以优秀作品反映直接美感、深刻哲理、思想火花, 来启迪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养成自己对真理、对事业、对完善人格的执着追求的优良品质。

(4) 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有机延伸和补充, 初中语文教学历来强调重视课外阅读, 但是, 对文言文的课外阅读训练却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文言文教学中, 对于词汇, 语法的教学只是为了给学生阅文言文打下基础, 最终, 文言文教学的目的, 还是引导学生去阅读, 理解文言文。而现在的文言文的教学工作往往只在课堂上进行, 教师不作要求, 学生自身不会追求, 导致课堂的教学内容仅仅变成了应付考试的工具, 背离了教学目的。这样的情况下, 学生即使在课堂上把教学内容中的文言文学懂了, 形成了一定的能力, 没有后期的跟进训练与补充, 也很容易退步, 结果往往劳而无功。因此, 加强文言文的课外阅读是很必要的, 使学生通过把课堂上学过的文言词语和句式在阅读实践中的运用, 并在运用中巩固、加深、提高, 使精读和博览相结合, 这样, 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才能逐步提高, 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才能真正形成。

4 结语

综上所述, 教育决非单纯的文化传递, 唤醒人的心灵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这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 它的突出特点就是激活教育对象的心灵。学校语文教育中的绝大多数文本 (包括议论文在内) , 其内容都是涉及人的。在这一点上, 的确与历史学、伦理学、心理学等人文学科相同;但它与上述各学科也有很多不同之处, 其根本不同在于它所涉及的是人的心灵。探究人的心灵得花费巨大的精力, 得依靠一代代的巨匠大师, 才能有一点点发现。语文课的任务之一就是用作家心灵产生出来的东西, 去触及学生的心灵, 在这种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中, 使学生从中认识社会, 认识自身, 逐步激活学生的心灵。激活学生的心灵, 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 从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入手, 以提高学生读写能力为目标, 真正实现“言文合一”。从而达到实现教学目标与提高学生自身素质的双赢。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教育始终是一个难点, 也是初中语文教育的一个重点。古人云:“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 意思是, 我们今人如果不明白古之“言”, 恐怕就无从知晓古之“文”。在文言文教学中, 单纯教学“文”或者单纯教学言肯定都是片面的, 言是基础, 文是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言文合一才是我们追求的境界。

关键词:言文合一,初中,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 李杏保, 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7.

[2] 叶圣陶.叶圣陶散文乙集[M].北京:三联书店, 2004:627.

[3] 叶圣陶.在中学语文教材改革第二次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学语文教学, 2000 (12) :31~32.

[4] 余应源.要语感, 还要不要训练[J].中学语文教学, 2003, 2.

[5] 潘菽.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48.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经济权力与企业本质的若干思考下一篇:《红楼梦》音乐中配器的民族元素